音乐常规参考文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段学生音乐课堂学习常规培养策略的研究作者:佚名时间:2007-5-24本文热度:1242等级:

『摘要』:本文对低段学生音乐课堂产生的学习常规问题,从学生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等方面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与归纳。在新课程以学生为本位,行为养成的理念下,实施了五条策略:1、从兴趣入手,音乐本位,内涵常规;2、创设情景,在活动中设置常规;3、榜样促进,鼓励学生向“优秀者”看齐;4、活动互动,让常规融入各处;5、学法传授,指导学生自主养成。指出了良好学习常规重在“培养”、“灵活”、“细化”和“凝练”,从而促使其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关键词:低段学生学习常规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自我校开展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创导新的实践,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听了关于学习新课程的讲座,观摩了多堂新课程理念下的低段音乐课,每一节课几乎都是那么的理想和完满。然而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回到自己的音乐课堂的时候,却发现完全不能达到像他们那样完满的课堂效果!细想,是自己教育教法不妥?是学生素质太低?是师生配合不密?……不排除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学习方式改变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常规却还是一个很大的漏洞,试想,在一个没有良好课堂学习常规的氛围里,教师的教学计划何以能正常的开展,课堂教学又何以能达到完满之成效呢?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常规,本人认为是一个不容忽视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值得每位音乐教师去深思、去策划。

对小学低段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新课程的介入让他们有了更多施展天性和才华的天地,但不难想象,在这样的大好形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常规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不,有!确切地说,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最常见的:聆听音乐不能做到静听;跟着节拍做动作时,部分学生过于兴奋自由,任凭老师喊破喉咙也停不下来;或者是耳朵不去听音乐,管自己乱跳,往往打破良好的教学氛围;回答问题时,只管自己的答案,而不愿仔细地去倾听其他小朋友回答的内容,或者是趁机乱说乱讲,忙成一团;为歌(乐)曲伴奏时,某些学生拿着乐器乱挥乱舞;同学间相互点评,很多学生往往不能正视同伴的行为,会出现相互取笑的现象……等等之类的出现在音乐课堂上的常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音乐课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的课程,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课里严格的学习常规,如孩子们聆听音乐时必须做到静听;唱歌时不应该大声喊叫;为歌(乐)曲伴奏时必须合着节拍;与人合作表演时应该有较好的合作意识等等。诸多的音乐教学常规慢慢引领着孩子们向音乐的殿堂迈进。而我们音乐追求的音乐性,也是在这些严格的、科学的音乐学习常规中才能进一步凸显出来。在新课程理念之下,我们不再崇尚传统教学中那一味求静、求齐的课堂模式,但也绝不能时髦而刻意地模仿“慢、吵、乱”的所谓的“新”课堂模式,我们所要追求是“参与、互动、共鸣”的课堂,在这个基础上,有效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势,打造新型课堂。因此,培养学生建立相应的科学的、良好的学习常规首当其冲成了教学最基本的要件。

二、概念的界定

何为常规?《现代汉语词典》里这样解释:“沿袭下来的经常实行的规矩。”对教育来说,学习常规就是要有组织、有系统地安排教学环境、材料及程序,使学生能从中有序的学习,获得各种知识与能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假如我们把学习比作是一个游戏,则出现人们常说的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音乐课堂也是如此,但要强调的是,这里我们所谈到的课堂学习常规,不等同于课堂纪律,或者是课堂秩序,确切地说,常规中包含着纪律、秩序。

小学低段音乐课堂学习常规: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和其他课程一样,必须养成课堂纪律,上课专心听讲,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等学习习惯,每位教师也都各有各的一套课堂常规训练,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有序的学习,但音乐课是一门审美性、灵活性、活动性都很强的课程,有其独特的特征,也涉及很多方面,就常规方面就有很多内容,在这里,我们所提出的要形成良好的音乐课堂学习常规,主要是指在聆听、感受、表演、歌唱、创编、律动、评价、合作交流、课堂问答等几个板快中所涉及的常规。

三、研究的内容

(一)、小学低段学生音乐课堂学习常规中出现的问题和状况的分析、调查与总结;

(二)、小学低段学生音乐课堂学习常规培养内容的罗列、设计与整理;

(三)、小学低段学生音乐课堂学习常规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四、研究内容的分析——低段学生学习常规问题的归因分析

根据研究内容,凭借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之所以存在多方面的学习常规上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学内容及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自身及教育教学方式上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育教学方式造成的原因

1、教师在课堂中缺乏适当的管理,也是引发学生课堂常规问题的重要因素。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放任学生,使课堂未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环境,学生也固缺乏指正的机会而出现违反课堂常规的行为;二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做出过敏反应,处处设防,动辄对学生大加训斥,甚至滥用海罚,让学生在课堂里感到压抑甚至害怕,这样一来,不仅无助于维持课堂秩序,而且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情绪。尤其是对低段学生来说,也更是容易产生因害怕而“听”老师的话情况,并未见好的效果。

2、教学操作上的偏差

教学方式过于呆板,千篇一律,缺少情趣,不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教学内容安排过多或过少;讲课的速度过快或过慢;表达能力欠佳;缺乏活力、精神不振等,因此,此类

因教育教学上的操作偏差,也造成了学生一定程度上的“违纪违规”。

(二)学生的身心因素

课堂中大量的常规问题还与学生的身心状况直接相关,可能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

1、性别差异

学生的性别特征对常规问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低年级中尤为明显。相对于女孩而言,男孩精力旺盛,活动量大,又喜好探究,而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低,集中注意的时间也更短,固而会更容易产生违纪违规的行为,特别是外向性常规问题.女孩易接受暗示,缺乏果断,较少自行其是的能力,而且集中注意的时间相对较长,因而她们的问题,尤其是外向性问题,相对男孩而言要少一些。据统计,男孩在探究性音乐活动中,要比女孩“大胆”得多,违反纪律的现象或次数也更多。可见,女孩在某些方面优于男孩,但男孩在内向性常规问题方面较女孩少,这是由于性别差异决定的。

2、生理障碍

学生生理上的障碍使学生容易产生问题行为。如学生视、听,说等方面的障碍,会削弱学生学习能力和动力,妨碍其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不敏感、不专心、退缩、低沉,甚至烦躁不安行为;学生发育期的紧张、疲劳、营养不良等也会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精神不振、担心害怕、神志恍惚,进而产生课堂问题行为。此外,神经发展迟缓或神经功能障碍也会造成学生的“多动症从而在课堂上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出现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大声怪叫、注意不集中等多种课堂常规问题。

3、心理缺失

心理缺失也是构成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它主要反映在焦虑、挫折和个性等方面。焦虑是一种恐惧和不安的情绪体验。由于焦虑,学生往往会出现灰心丧气、顾虑重重、徘徊不定等退缩性问题行为,也会出现厌烦,烦躁不安,无理发怒等逆反性行为。挫折是目标或期望受阻而又无法克服时产生的一种紫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会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如焦虑不安或者不满、冷漠、敌视等心理,使他们失去兴趣,将注意力转向非正常活动上。

(三)环境的因素

心理学家勒温(Lewin,K.)关于行为的研究表明,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除了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因素外,还与环境影响有关,比如:

1、课堂内部环境

课堂内部环境,诸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课堂中温度适宜、色彩明亮、气氛融洽,学生就可能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和积极的情绪,从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相反,如果课堂环境恶劣,气氛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