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的借鉴意义
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举措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举措以及对中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0f28bcd3186bceb19e8bb57.png)
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举措以及对中国的启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在世界范围内掀起。
这场席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公共部门管理变革运动有诸多称呼:“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或“企业型政府”。
到90 年代后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新公共管理”的概念。
这场运动从两个方面看是国际性的:首先,它已经从起初欧洲几个国家扩展到了蒙古、瑞典、新西兰和美国等一系列国家;其次,改革范围很广,政府已经利用管理改革来重塑国家的作用及其与国民间的关系。
一.英国的改革1.1 撒切尔改革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是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
它们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资产阶级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因而成为一种经济自由主义的复苏形式,自从1970年代以来在国际的经济政策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是撒切尔改革的思想基础。
主要的改革措施有三项:第一,国有企业私有化。
这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企业效率提高。
第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住房私有化,减轻政府的住宅支出,增加财政收入。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直接降低一些社会保障项目的补贴标准,减少政府社会保障支出;改革英国社会保障中的一些惯例。
例如:1980年,政府宜布津贴只能和物价挂钩而不能和工资挂钩;对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实行私有化。
私有化改革主要体现在国民医疗保健的改革上。
第三,教育改革:实行代全国统一课程,和“全国统一测试”;扩大家长择校权;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让私人企业参与教育。
第四,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地方政府管理引入市场机制;雷纳评审与下一步行动计划。
撒切尔的改革有效遇制了英国通货膨胀率的继续恶化,井使之有所好转,引领了当代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革的浪潮,减少预算赤字,提高政府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
但同时,公共开支井没有得到有效削减,失业率居离不下,贫富差距拉大,机构庞大导致协调控制困难。
论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论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5cee6c72cc58bd63186bdaf.png)
论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摘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传统行政历史的国家而言仅仅靠传统的思维定式、管理方式来控制或减少政府管理的不科学性来降低行政成本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只有借鉴国外新行政管理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构建具有国际行政管理先进水平的约束机制,才能促进我国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本文分析了西方的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方行政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启示自1887年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第一次明确提出应该把行政管理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研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100多年来,西方的行政管理理论不断发展创新,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经济的发展和科学进步。
研究西方行政理论变革,笔者认为,对我国进一步搞好改革和提升管理水平有借鉴意义。
一、西方行政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1.传统公共行政理论阐释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威尔逊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当时政党分肥制和日益扩大的行政机构运作效率低下问题。
而此时企业组织由于运用科学管理,重视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壮大,自然成为行政组织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作为他所提倡的新型公共行政研究的一部分,威尔逊提出,应该用行政管理的稳定原则——企业式原则——来指导公共机构的运作。
威尔逊认为,为了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应该以私有经济企业的行政管理为榜样。
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也是对工业革命前期社会的反映,韦伯认为官僚组织好像是一架精心设计的机器,旨在执行某些功能,而机器上的每一个部件都为机器发挥最大的功能起着它们各自的作用。
2.新公共行政理论阐释新公共行政理论来源于针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存在问题的探讨。
1968年在塞拉丘斯大学米诺布鲁克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其目的是让公共行政领域中最有前途的年轻学者走到一起来讨论他们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因此隐含了一种意味,即讨论他们的研究会与该领域成名学者的方法有何不同,后来他们提交的论文和评论被结集出版,命名为《走向新公共行政》。
西方公共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西方公共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c75dd9251e79b896802260b.png)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传统行政历史的国家而言,仅仅靠传统的思维定式、管理方式来控制或减少政府管理的不科学性来降低行政成本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只有借鉴国外新行政管理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构建具有国际行政管理先进水平的约束机制,才能促进我国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本文分析了西方的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西方行政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1、传统公共行政理论阐释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威尔逊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当时政党分肥制和日益扩大的行政机构运作效率低下问题。
而此时企业组织由于运用科学管理,重视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壮大,自然成为行政组织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作为他所提倡的新型公共行政研究的一部分,威尔逊提出,应该用行政管理的稳定原则——企业式原则——来指导公共机构的运作。
威尔逊认为,为了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应该以私有经济企业的行政管理为榜样。
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也是对工业革命前期社会的反映,韦伯认为官僚组织好像是一架精心设计的机器,旨在执行某些功能,而机器上的每一个部件都为机器发挥最大的功能起着它们各自的作用。
2、新公共行政理论阐释新公共行政理论来源于针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存在问题的探讨。
1968年在塞拉丘斯大学米诺布鲁克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其目的是让公共行政领域中最有前途的年轻学者走到一起来讨论他们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因此隐含了一种意味,即讨论他们的研究会与该领域成名学者的方法有何不同,后来他们提交的论文和评论被结集出版,命名为《走向新公共行政》。
它高举社会公平的大旗,关注意义和价值,着重建立规范理论,以期促使未来的人类社会放射出一线曙光。
新公共行政认为,公共行政的合法性是建立在满足受益者的需求和利益的基础之上的。
公共行政要关注公共利益的实现,更要关注少数族群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公共行政要关注和致力于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论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借鉴分析
![论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借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06aca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a.png)
论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借鉴分析1. 引言1.1 新公共管理的概念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模式。
它主张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强调运营效率和绩效评估、注重公众参与和社会责任等方式来改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新公共管理试图打破传统的官僚体制和行政惯性,推动政府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和社会效益,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在国际上,新公共管理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在我国的引入意义方面,新公共管理可以帮助我国政府提高行政效率、加强政府公信力、增强社会参与度,促进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提升。
通过引入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服务水平的提升。
新公共管理在我国的引入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1.2 新公共管理在我国的引入意义新公共管理是一种管理理论和实践方式,旨在提高政府部门的效率、效益和透明度,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
在我国,引入新公共管理可以带来以下几点重要意义:新公共管理可以促进政府部门的改革和转型。
传统的行政体制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时已经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而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治理需求,推动政府体制和政府工作方式的创新和优化。
新公共管理可以提升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以及注重结果导向和效能评估,新公共管理可以激励政府部门更加注重公众利益和需求,提高政府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质量,从而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公信力。
新公共管理可以促进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和合作。
在新公共管理的理念下,政府将更加注重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协作,促进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信和互动,形成政府、市民和企业之间的合力,共同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提升。
引入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价值。
论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搞好行政管理的借鉴意义
![论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搞好行政管理的借鉴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d3a3c8db9d528ea81c7797e.png)
3 完 善 和健 全 政 府 组 织 。鉴 于 我 国与 西 . 面 的差 异 , 完全 照搬 新公 共 管理 以企 业式 为 取 向的政 府 组织 改革 是 不 可 取 的 。但 是 这 种 改
原则 , 来指 导 公共 机构 的运 作 。威 尔 逊 认 为 , 理 所隐 藏 的是对 公 共 精 神 的损 害 和 对 公 民 权 方 发达 国家在政 治 制度 、 公共 行政 发 展水 平 方 业 的行政 管理 为榜 样 。而 韦 伯 的 官 僚制 理 论 二 、 方行 政管 理克 斯 ・韦伯 的 官 僚 制 理 论 。 论是 建立 在 民主社 会 的公 民权理 论 、 区 和市 公共 服 务的领 域 。例如 , 具有 自然垄 断性 质
电力 、 运输 、 铁路 . 自来水 和燃 气 供应 等 威 尔逊提 出政 治 、 政二 分法 的 目的 主要 是 解 民社会 模 型 、 织人 本 主义理 论 和组 织对 话 理 的 电信 、 行 组
理 论 探 讨
论 西 方 行 政 管 理 理 论 对 我 国 搞 好 行 政 管 理 的 借 鉴 意 义
陈 锋
( 福建警官职业学院 )
【 摘要】对于我 国这样 一个具有悠 久传统行政历 史的国家而言, 仅仅靠传统的思 维定式 、 管理 方式来控制或 减 少政府 管理的不科 学性 , 来
一
种 国际性 思潮 , 于 2 它 O世 纪 后期 发端 于英 公 共管 理将 竞争 机制 引入 政府 公共 服 务 领域 ,
一
、
西 方行政 管理 理论 的历 史 沿革
理产 生 的社会 动 因。在 9 O年代 末期 才 形成 一 供公 共 服务 的宏 观管 制 的同 时 , 竞争 机 制 引 将
英国“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践对我国政府的借鉴意义2011.5.29
![英国“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践对我国政府的借鉴意义2011.5.29](https://img.taocdn.com/s3/m/50021250a58da0116c1749b2.png)
英国“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践对我国政府的借鉴意义摘要: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兴起的政府改革运动,主要特点是引入私人部门和市场化的管理方法改造公共部门,并在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取得显著成效。
本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阐述,并归纳出英国新公共管理的实践内容,以期其对我国公共管理模式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实践;借鉴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为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及国际间竞争加剧的趋势,迎合国内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加以及提高政府效能的呼声,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热潮,促使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向“新公共管理模式”转变。
新公共管理是关于应如何管理公共部门的最新的范式变革的理论[1],是西方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作为一种新的公共部门管理方法与实践取向,新公共管理较好地适应了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对政府管理与改革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1979年,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以来,英国制定了一系列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践政策,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它们在英国行政改革中处于主体地位,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世界多数国家所纷纷效仿。
因此,我国充分吸收和借鉴英国行政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启示,对于完善我国政府的行政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概述(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公共管理已经成为西方“行政改革”浪潮中的重要实践和理论,传统的公共行政遭受到新的外部环境的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其近乎刻板、僵化的科层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和知识密集型社会和经济生活,政府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和困难,诸如政府财政危机,社会福利政策难以为继,政府机构日趋庞大臃肿,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能力失去信心等,“政府失败”论开始占主导地位。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新公共管理在70年代末在英美两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
与以往传统的公共行政框架内进行的变革不同,新公共管理不是对现存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进行某种程度的局部调整,或仅仅是为了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减少行政费用开支,更重要的是,它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一种全面清算和否定。
新公共管理思想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与借
![新公共管理思想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与借](https://img.taocdn.com/s3/m/6a35b8b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8.png)
新公共管理思想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与借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新公共管理是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至少有过四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它们都包含着重要的差别和明确的特征,代表了建立新公共管理理想类型的几种初步的尝试。
一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最早出现的效率驱动模式;二是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地位日益重要的小型化与分歧模式;三是反映了那种强调组织文化重要性的人际关系管理学派对公共部门管理的影响的追求卓越模式;四是公共服务取向模式。
这几种模式从侧面反映了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未来的趋势。
针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来说,需要汲取一些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中国的政体改革十分有必要,我们也能从中得到很多的借鉴方式,直接影响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方向。
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
政府服务应以服务需求量和市场需求量为导向,广泛应用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也要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强调成本与效益,汲取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增强自身能力,把竞争机制引进公共管理中来,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在必要的情况下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中国行政管理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的经济基础上,并为之服务;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遵循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充分保障各族人民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权力。
但是中国行政管理纵然有许多积极作用,但是也有些不好的影响,根据这些影响,我们来探讨汲取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必要性。
新公共管理思想最起初在西方国家形成并发展,有了一定的发展经验,而且对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西方国家都已掌握的比较熟悉。
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政体上与西方绝大部分国家都不符合,那么新公共管理思想是不是对两种不同政体的制度依然适合呢?答案是可以的。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再造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再造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9d0dcc8fad6195f312ba6fe.png)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再造的启示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及其间产生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各个国家的政府改革有很大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学内容,在各方面尚存在着较大的开发潜力。
因此,系统总结“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内容,与我国行政改革相结合而分析,对我国的政府再造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标签: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西兰、英、美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福利国家”制度带来的困境,进行了“重塑政府运动”、“企业型政府”、“国家市场化”等一系列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的政府改革。
这些改革运动是在对传统公共行政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将市场机制引入政府管理体系中,以提高公共管理的经济效率和效益,解决政府面临的财政、管理和信任危机。
澳大利亚学者欧文·E·休斯在将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统称为“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
①这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实施行政改革的代名词。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再造的内涵(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由于新公共管理在各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故不同的学者对其内涵的表述也各有千秋,以下列举的是国内外较具代表性的论述。
——胡德的观点英国学者胡德在担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的就职演说中将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归纳为:1.向职业化管理的转变;2.标准与绩效测量;3.产出控制;4.单位的分散;5.竞争;6.私人管理部门的风格;7.纪律与节约。
——奥斯本和盖伯勒的十大原则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伯勒在1992年发表的《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一书中描述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应具有以下十大基本原则: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3.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4.有使命感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5.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6.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7.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8.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9.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
“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e89ac0dce2f0066f4332265.png)
“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趋势是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即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
作为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替代物,“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的出现是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的一次重大突破。
这种实践模式尽管远非完善,但在西方公共管理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因而对于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标签:“新公共管理”;行政体制改革;启示20世纪后期,西方各国相继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西方各国也进入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改革的时代。
这场改革运动被称为“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后官僚制典范”、“企业型政府”等,不同的组织与学者对“新公共管理”有不同的概括和总结。
“新公共管理”起源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后逐步席卷了其他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
综合各国的行政改革,尽管在改革的内容、范围、规模、战略、力度等方面所有不同,但都体现了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即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利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重塑政府,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1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各国政府推进“新公共管理”的做法不尽相同,可是“新公共管理”的内容大体一样。
奥斯本和盖布勒在《重塑政府》一书中,把“新公共管理”概括为十个方面。
目标是建立:(1)掌舵而不是划桨的政府;(2)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政府;(3)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服务中去的竞争性政府;(4)有作为而不循规蹈矩的政府;(5)处处讲究效果的政府;(6)满足顾客需要的政府;(7)廉洁的政府;(8)有远见的政府;(9)注重分权的政府;(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
根据西方行政学者们的论述,“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政府角色定位。
“新公共管理”倾向于把决策制定(掌舵)和决策执行(划桨)分离的体制。
为了实现两者分离,“新公共管理”主张通过民营化等形式,把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交由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承担。
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ae36fe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2.png)
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引言行政管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并学习西方的行政管理理论,以期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本文将探讨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并分析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现状和发展提出建议。
一、美国的行政管理理论美国是行政管理理论的发源地之一,其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部门,提倡效率、透明度和问责制。
在我国的行政改革中,新公共管理的理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借鉴。
例如,推行政务公开和阳光政务,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提高政府效能等都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我国的体现。
2. 公民参与(Citizen Participation)公民参与是西方行政管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我国,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鉴西方行政管理理论,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民参与机制,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和政策制定,以实现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和民主性。
3. 制度分析(Institutional Analysis)西方的行政管理理论中,制度分析是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制度分析强调了行政组织内部和外部制度对行政行为的重要影响。
在我国,也可以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改进方向,以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德国的行政管理理论德国的行政管理理论也对我国的行政管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公共价值(Organization Theory)德国的行政管理理论在公共价值的研究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
公共价值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共组织的使命和目标,并提供了评估和改进公共服务质量的依据。
借鉴德国的公共价值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更加精确地衡量我国公共服务的质量,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2. 社会市场经济(Social Market Economy)德国提出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强调了市场机制与社会公平的结合。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借鉴意义与启示(阅)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借鉴意义与启示(阅)](https://img.taocdn.com/s3/m/0a19b3f208a1284ac9504306.png)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借鉴意义与启示殷晓彦潘鹏飞从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20多年来,我国行政改革已经在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下放权力、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行政区划、建立新的行政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开始了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
然而,虽然我国行政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因此,我们要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以推进我国行政改革的不断向前发展。
新公共管理运动首先在西方国家兴起,以英、美为主要代表,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英国政府自1979年撤切尔夫人上台后,开始了以注重商业管理技术,引入竞争机制,进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推行了西欧最为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
美国政府以奥斯本和盖布勒的《改革政府》为理论指导,于1993年克林顿时期,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重塑政府运动”,1994年,美国政府在此基础上颁布了《顾客至上:服务美国民众标准》,主张建立顾客至上的政府。
随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日本等国都把顾客导向作为政府改革的重要环节,掀起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浪潮。
归纳而言,当代西方国家政府再造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三方面:第一,社会、市场管理与政府职能的优化;第二,社会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务社会化;第三,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
总的来说,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包括:政府的管理职能是掌舵而非划桨,政府不应做执行政府,而应做一个“治理”政府;政府服务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政府须从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转变为面对顾客与市场,满足他们的需要的政府;政府应广泛采取授权或分权方式进行管理,使社会参与管理;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同时引入竞争机制。
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克服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它试图改革传统的官僚制管理结构,代之以市场竞争驱动型的合同管理。
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7cceeb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c.png)
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重要性和研究现状。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析了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概括了其主要内容,并探讨了其对我国的启示。
结尾部分提出了借鉴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经验和加强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对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加强对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需求,推动公共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完善,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西方、发展、主要内容、启示、借鉴、公共管理、体制改革1. 引言1.1 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重要性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于公共管理实践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公共行政理论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政府机构的功能和运作方式,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
在现代社会,政府作为最主要的公共管理者,其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公民的福祉。
公共行政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对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对于政府的治理效能和责任履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公共领域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和多元化,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通过研究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可以为政府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策略,加强政府的治理能力和责任履行,实现有效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1.2 研究现状当前,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和深化的趋势。
学者们对于公共行政理论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理论体系,而是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和理论视角下展开。
在西方,许多学者致力于理论的创新和扩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公共管理实践的需求。
也有学者对现有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a4abfc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7.png)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福利国家”制度带来的困境,都实行了政府改造运动。
虽然这一改革浪潮在各国的名称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将私营企业管理的一整套原理和技术运用于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
它对以往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采取了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要求建立与以往不同的公共行政模式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共管理组织。
虽然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条件,但是其独特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对世界任何国家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本文试图在对西方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基础和特征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挖掘可供当前我国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借鉴的经验。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内涵及实质“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国际性的思潮和运动,它起源于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并迅速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意味着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范式的转变。
有如休斯(O Hughes)在《公共行政与管理》一书中所说:“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管理已发生了转变,曾经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的那种刻板(僵化)、层级官僚体制形式逐步转变为一种灵活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形式。
后者并不是一种改革事务或管理方式的微小变化,而是政府作用以及政府与公民社会关系的一种深刻变化。
传统的公共行政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已受到怀疑。
新公共管理的采纳意味着公共部门管理领域中新范式的出现。
”总体而言,新公共管理具有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特征。
(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如果说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和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其理论支点的话,那么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首先,新公共管理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如从“理性人”(人的行动都是为追求自身的利益,都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利益)的假设中获得政府绩效管理的依据;从公共选择和交易成本理论中获得政府应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益的依据;从成本―效益对比分析中获得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的依据等。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83c8d79a45177232f60a22d.png)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启示摘要:从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而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
几十年来,我国行政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重大进展,西方的改革则使支配了20世纪大部分时间的以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以及西方的成功经验,以期从中寻找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借鉴意义的观点,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公共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深化我国政府改革。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西方国家行政改革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的产生是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理论危机以及现实实践过程中的挑战双重合力所导致的结果。
他们贯彻“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的经济学理论假设,认为市场可以取代政治或行政成为管治社会的主导机制,只有将“经济效率”奉为最高标准,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应用交易费用分析来节约交易成本,使代理成本最小化,才能使众多自利的个体走到一起,增加社会福祉,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当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位置。
其主要思想为:(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4)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7)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8)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
二、我国政府行政改革存在的部分问题和缺陷1、行政改革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和缺陷我国政府在干预选择失当,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过多过细,公共产品生产的比重过大;对各种政策工具选择及搭配不适当,过多地运用行政指令性手段干预市场内部运行秩序,结果非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论英美新公共管理的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论英美新公共管理的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b01773c10661ed9ad51f33f.png)
共事务管理活动) 、1990年开始的“大效率运 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
作”改革( 目的是提高文官系统的效率和削 共 事 务 并不 完 全 合 适 , 但 企 业 管 理 的 科 学
减预算) , 都具有明显的新公共管理特征。 性 、重 视 市 场 需 求 和 顾 客 的 反 馈 这 些 方 面
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通过将企业管
二 、新 公 共 管 理 的 中 国 借 鉴 意 义
理 的 讲 求 投 入 和 产 出 、讲 求 成 本 核 算 的 精
中国是发展中的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 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 可以提高政府
家, 有必要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 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
启
示 率 与 效 能 , 方 法 是 放 松 管 制 、分 权 、私 有 化
2.新公共管理把一 些 科 学 的 企 业 管 理
和引入商业管理模式及市场机制等。1982 方 法 , 如 目 标 管 理 、绩 效 评 估 、成 本 核 算 等
年 发 起 的 “大 手 术 ”改 革 ( 以 分 权 、放 松 管 引 入 公 共 行 政 领 域 , 对 提 高 政 府 工 作 效 率
经济·管理
德国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行政改革采取 划经济体制, 造成权力过分集中, 政府管了
了非连续性渐进主义模式, 即改革具有非 许多不该管, 管不好, 也管不了的事; 由于
论 英
连续性、渐进性和零碎性特点, 但其改革的 组织机构不合理, 机构重叠, 从而使得职责
美 新
基 本 内 容 — ——调 整 公 共 事 业 、“给 国 家 减 不 清 , 互 相 掣 肘、扯 皮 ; 由 于 行 政 法 规 不 健
最新 浅谈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精品
![最新 浅谈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9f412474336c1eb91a375d6c.png)
浅谈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组织组成的管理体系,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改革启示的,欢迎阅读查看。
【摘要】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开创了公共管理的新视角,该理论倡导的管理主体多元化,把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部门,在公共部门引入竞争机制等新观点对于我国公共管理有诸多借鉴意义。
文章通过总结新公共管理理论,结合我国政府网站评估实际,提出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政府改革;政府网站;绩效评估1.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上世纪西方国家发生的三大危机——权威危机、财政危机和管理危机促使西方发达国家实行政府改革,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重塑政府运动”、“企业型政府”、“政府新模式”、“市场化政府”、“代理政府”、“国家市场化”、“国家中空化”等,只是对这场改革的不同称谓。
“新公共管理”实践催生出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理论新范式——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理论和管理论。
前者包括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后者主要指一般管理。
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理论发展方向亦有所不同。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弗里德曼和哈耶克的“小政府理论”;哈默和钱皮则发展出“流程再造”理论,主要针对官僚制,强调对官僚制进行重新改造和超越;霍哲则把政府绩效作为切入点,提出把绩效评估作为改进绩效的一种管理工具;奥斯本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理论,在其著作《改革政府》中提出了政府改革的十大原则。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即强调服务提供者应对他们的顾客负责,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断进行革新,寻求减少成本和增进质量的方法,聆听顾客的呼声,授权顾客做出选择,把资源放在顾客手里让他们挑选。
新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虽然不同,但其本质却是相同或相似的,都认为那些已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门的管理中。
【最新精选】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
![【最新精选】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b50dec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d.png)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1】【摘要】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摆脱“福利国家”带来的困境,进行了持续的改革,在这过程中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吸收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同时又将私营企业的管理方式、技术和方法应用于政府管理,以解决政府行政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它以经济学为基础,以政府市场的协调为核心。
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相比,它在研究范围、方法、理论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创新之处。
它的理论及实践对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也在不断改革之中,但是在我国政府改革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
虽然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西方国家为了政府改革兴起的,但同样对我国的政府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要我们能够积极的借鉴其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一定会给我国的政府改革提供许多卓有成效的建议。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西方国家政府改革【Abstract】Nineteen eighties,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order to get rid of" welfare state" in trouble, for the reform,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to absorb fifty or sixty of public choice theory and new latitudinarian economics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vat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method used in government management,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to resolve the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t is based on the economics, with the government as the core market coordination.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the tradi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y is compared, in its research scope, method, theory basis, there are a lot of innovation.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stern countries' administrative reform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Compared with western countrie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also is in ceaseless reform, but in the government reform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lthough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movement in western countries is rising to the government reform, but also for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s long as we can adopt the suitabl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place,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will give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provides a number of very fruitful suggestions.【Key words】New public management; Western countries;Government reform一、导论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面临一系列的政府危机,包括财政危机,管治危机,信用危机等等。
探究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探究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3d60fa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c.png)
探究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兴起于英美国家的公共管理理论和改革运动,旨在提高政府的效率、透明度和服务质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以市场化、企业化和私营化的方式对公共部门进行管理,强调效率、市场竞争和绩效评价,强调市场机制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旨在提高政府治理效率。
一、借鉴意义1. 强调效率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市场竞争机制和绩效评价,倡导效率优先的管理理念。
在中国政府管理中,效率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理念,中国政府可以强调效率优先,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推动政府机构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效率提升。
在政府机构的人员招聘和晋升中引入绩效评价,激励官员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2. 突出公共服务质量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强调政府的责任是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践,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评价和监督机制,以此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加强公共服务机构的绩效评价,建立用户满意度调查体系,健全公共服务质量监督制度,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3. 推动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强调政府决策的公开透明。
在中国政府管理中,信息不透明和决策不公开一直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通过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国政府可以建立更加健全的信息公开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公民知情权的保障,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感。
4. 强调市场化管理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市场化管理,强调政府部门像企业一样进行管理。
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借鉴新公共管理的市场化管理理念,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政府治理效率。
5. 推进权责清晰二、思考与建议值得注意的是,新公共管理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引入新公共管理理念需要谨慎思考。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借鉴意义_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修改版]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借鉴意义_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c73e45c77da26925c5b0fe.png)
摘要:本文在概述新新公共管理思想基本内容,并归纳出其主要观点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行政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论述了中国行政管理改革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必要性。
笔者针对中国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应该借鉴的地方,突出了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特点。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借鉴意义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与传统的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的官僚制的行政管理理论不同,新公共管理思想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利用集权、监督以及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
严格说来,新公共管理尚未形成一种单一的理论,而只是一种理论思潮,所以我们在此将其称为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理论”。
根据西方行政学者p.格里尔、d.奥斯本和t.盖布勒等人的论述,新公共管理主要有如下思想: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
2.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
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将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权限通过参与或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元,让他们自我服务和管理。
4.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
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
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管理应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公共管理的实践对我国政府的借鉴意义
摘要: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新公共管理”的新政府治理模式。
本文通过对当代市场经济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比较分析,归纳出对我国政府治理模式转型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西方公共管理,改革,借鉴
一、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
根据西方行政学者P·格里尔、D·奥斯本和T·盖布勒等人的论述,西方公共管理主要有如下思想:
1.政府的治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与在传统公共行政治理中政府只是收税和提供服务不同,新公共治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治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该把治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只起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
“掌舵的人应该看到一切问题和可能性的全貌,并且能对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加以平衡。
划桨的人聚精会神于一项使命并且把这件事做好。
掌舵型组织机构需要发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划桨型组织机构倾向于不顾任何代价来保住‘他们的’行事之道。
”因此,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个“实干”的政府,不是一个“执行”的政府,而是一个能够“治理”并且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
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治理方法,如目标治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
通过将企业治理的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治理之中,可以提高政府治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治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治理。
政府应将社会服务与治理的
权限通过参与或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家庭、志愿者组织等,让他们自我服务、自我治理。
新公共治理认为,与集权的机构相比,授权或分权的机构比集权的机构有多得多的灵活性;比集权的机构更有效率;比集权的机构更具创新精神等等。
4.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治理手段和经验。
新公共治理认为,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
政府可以把巨大的官僚组织分解为许多半自主性的执行机构,把商业功能和非商业功能分开,决策与执行分开,移植私营部门的某些治理办法,如采用短期劳动合同、开发合作方案、签订绩效合同以及推行服务承诺制,主张对高级雇员的雇用实施有限任期的契约,而不是传统的职位保障制。
5.政府应在公共治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新公共治理强调政府治理应广泛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治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政府为了高效地实现公共服务的职能,应该让许多不同的行业和部门有机会加入到提供服务的行列中来。
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新公共治理主张政府治理的资源配置应该与治理人员的业绩和效果联系起来。
在治理和付酬上强调按业绩而不是按目标进行治理,按业绩而不是按任务付酬。
在对财力和物力的控制上强调采用根据效果而不是根据投入来拨款的预算制度。
即按使命作预算;按产出作预算;按效果作预算;按顾客需求作预算。
7.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新公共治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
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
二、新公共治理对中国行政治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虽起步时间不长,却已获得了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举世公认的成就。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如何运用市场的方法来治理公共事务,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治理的现代化,这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西方国家公共行政治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显然可以为我国的公共行政治理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普遍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体制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改革。
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最快,开创了具有渐进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
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提出了公共行政治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这一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政府也进行过多次机构改革,但这些改革主要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机构规模膨胀过快,超过财政承受力有关。
而从1978年开始,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则主要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相关。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更是主要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有关。
20世纪以前的政府机构改革都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其原因或者是因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