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教学院计算机学院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专业软件工程班级13软件工程姓名同组人员指导教师谢晋2014 年12 月10 日(完成时间)目录一.概述 (2)二.总体方案设计 (3)三.详细设计 (4)四.程序的调试与运行结果说明 (5)五.课程设计总结 (6)参考文献 (7)(“目录”要求必须自动生成)一概述(宋体,三号,加粗,居中)1.课程设计的目的(小标题,宋体,四号,加粗,左对齐顶格)1.理解和掌握该课程中的有关基本概念,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
2.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能力。
3.培养勇于探索、严谨推理、实事求是、有错必改,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全方位考虑问题等科学技术人员应具有的素质。
4.掌握从资料文献、科学实验中获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别人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悟性,初步培养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2.课程设计的要求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尚未掌握的知识点,需要查阅相关资料。
教师对本题目所提出的要求等。
(正文宋体,小四,行间距固定值20磅)二总体方案设计(本次设计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的整体设计思路,算法的整体思路、主要特点,具备功能。
你所承担部分的设计工作,主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三详细设计(所完成的具体功能及用到的算法(详细分析)。
程序流程图主要部分的详细流程图)四程序的调试与运行结果说明五课程设计总结(是否达到了要求、功能完善、特点、不足、进一步设想困难及解决途径)参考文献格式: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年月。
序号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卷,期,年,起止页码(如33—35)。
序号网址,文章题目,作者,年月。
(宋体,五号,行间距固定值20磅)如:[1] 谭浩强,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基于cv的人脸识别匹配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XXX班姓名:王XXX学号: 202415612546报告内容(1)课程设计要求要求:(1)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高安全性、便捷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本设计要求基于计算机视觉库(OpenCV)开发一套人脸识别匹配系统。
(2)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3)提取人脸特征;(4)进行人脸识别匹配;(5)输出识别结果;(6)训练自己的识别图集;(2)相关人工智能方法阐述和数据集(1)利用OpenCV库中的Haar级联分类器,通过加载预训练模型来快速且有效地检测图像中的正面人脸。
在人脸识别的应用中,OpenCV库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的工具和算法。
我首先采用了Haar级联分类器来检测图像中的面部区域。
这种方法通过加载预训练的Haar级联模型,能够有效地识别图像中的正面人脸。
Haar级联分类器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它通过训练大量的正面和负面图像来创建一个能够识别特定目标的模型。
这个模型是一系列级联的弱分类器,每个分类器都基于图像的Haar特征,即图像中相邻区域的亮度差异。
级联设计允许快速排除非面部区域,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2)我们使用OpenCV库对灰度图像进行多尺度扫描,通过缩放和进行像素分析,以适应不同尺寸和距离的面部,从而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性。
我运用OpenCV库中的函数对灰度图像进行多尺度扫描,以检测不同大小的面部。
这种多尺度扫描方法通过对图像进行缩放和像素扫描,来查找可能的面部区域。
一旦找到潜在的匹配,它就会使用更复杂的分类器来确定是否真的是一个面部。
这种方法能够适应不同距离和不同尺寸的面部,从而提高识别的准确性。
(3)在人脸识别过程中,提取面部ROI并转换为灰度图像是为了减少计算量,集中处理与人脸相关的关键信息,并加速识别过程。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地震勘探课程设计》报告院系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4年3月12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3)二、课程设计的容 (3)三、课程设计原理 (3)四、工区数据 (4)五、课程设计步骤 (5)1、建立工区 (5)2、资料加载 (8)3、层位标定和层位追踪 (10)4、断层解释 (13)5、构造图绘制 (14)六、心得体会 (15)一、课程设计目的地震勘探解释课程设计是我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训练我们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最终使我们达到:学会利用地震解释软件来进行地震数据的加载,地震层位的标定,地震层位的追踪对比,在地震资料上分析和解释各种断层,以及地震构造图的编制方法。
同时,还要学会综合地震地质资料对构造解释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含油气有利地带进行评价和预测,最终编制成果报告。
二、课程设计的容本次课程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表现,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对地震资料解释软件Discovery的使用,追踪解释层位数据;二、通过surfer软件学习成图。
使学生对地震常用的解释软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为毕业后从事地震勘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地震解释课程设计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
通过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具体要使学生达到:1.了解人机联作的基本知识;2.初步学会地震解释软件的操作流程(工区建立、资料加载、合成记录制作、层位标定、层位追踪、断层解释、断点组合);3. 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功;4.初步学会地震成果的地质分析;5.初步学会编写地震资料解释文字报告;6. 尽量利用所学的知识和得到的成果图写出建议钻探的井位及其依据。
三、课程设计原理地震资料解释是将地震信息转换成地质信息。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系统电路工作原理(二级题目,用黑体四号,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三级题目,用黑体小四,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结果与分析五、系统软件设计要紧包括的内容:系统整体软件设计框图及各模块程序设计框图,对程序设计思路进行介绍。如有软件仿真,附上软件仿真结果。六、总结(感想和心得等)七、七、要紧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格式是依照毕业论文对参考文献的标准列出)例:[1]易跃春. 风力发电现状进展前景和市场分析[J]. 国际电力,XX,(10):54-59[2]迟永宁. 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的稳固性问题研究[D]. 北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XX[3]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 (GWEC). Global wind XX report. Brussels,Belgium:XX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篇一:专业课程设计报告模板专业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学 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提交日期XX年月 日目 录一、设计目的(一级题目,用黑体小三,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 1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 1三、系统设计方案 .......................................................... 1四、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1系统电路工作原理(二级题目,用黑体四号,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 1? (三级题目,用黑体小四,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 1? ........................................................... 1
课程设计格式模板
课程设计格式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内容中的核心概念,如XXX(此处填写具体概念),并能够准确描述其定义及特点。
2. 学生能够理解课程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XXX(此处填写具体知识点)与XXX(此处填写另一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运用XXX(此处填写具体方法或理论)分析并解决XXX(此处填写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进行有效论证。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或技能,如XXX(此处填写具体方法或技能),解决实际操作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等。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本课程为XXX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2. 学生所在年级为XXX,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教学要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知识点讲解:- 章节一:XXX(如基本概念、原理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内容)- 章节二:XXX(如相关知识点、案例分析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内容)2. 技能训练:- 技能一:XXX(如数据分析、实验操作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训练内容)- 技能二:XXX(如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训练内容)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主题一:XXX(如团队合作、道德品质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培养内容)- 主题二:XXX(如学以致用、社会责任感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培养内容)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 知识点讲解:章节一- 技能训练:技能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主题一第二周:- 知识点讲解:章节二- 技能训练:技能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主题二第三周:- 综合训练:结合前两周所学知识点和技能,进行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主题一和主题二的综合实践教学进度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设计调查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第二章“生物的细胞”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包括细胞结构、功能和生命过程。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描述细胞的主要结构,解释细胞的基本功能,并了解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则侧重于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分析细胞图像,并参与实验活动,探究细胞的生命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旨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对生物学问题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依据教材第二章“生物的细胞”进行。
首先,学生将学习细胞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然后通过详细介绍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使学生了解细胞的组成。
接下来,将深入探讨细胞的功能,如代谢、遗传、蛋白质合成等,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
最后,结合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加深他们对细胞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将运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细胞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其次,通过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对细胞问题的探究能力。
此外,将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生物学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细胞知识。
最后,结合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一系列教学资源。
主要教材为《生物学》第二章“生物的细胞”,此外,还将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学术文章和网络资源,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材料。
多媒体资料包括细胞结构的三维动画和实验操作的视频,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细胞的概念和原理。
实验设备包括显微镜、细胞培养器具等,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增强他们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占评估总分的30%,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等。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c语言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c语言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掌握变量定义、数据类型、运算符等基础知识;2. 学会使用控制结构,如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3. 掌握函数定义、声明和调用的方法,理解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概念;4. 了解数组、字符串和指针的使用,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问题;2.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如规范命名、合理注释、代码缩进等;3. 学会使用编译器进行程序编译、调试和运行;4. 能够阅读和分析简单的C程序代码,提高编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编程经验;4.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C语言编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但对编程知识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编程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提高编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基础知识- 变量定义、数据类型和运算符- 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 控制结构- 分支结构(if、if-else、switch)- 循环结构(for、while、do-while)3. 函数- 函数定义、声明和调用-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递归函数4. 数组、字符串与指针- 数组的使用和操作- 字符串的基本操作- 指针的概念和用法5. 编程实践- 编写简单程序,解决问题- 分析实例代码,提高编程能力- 调试程序,找出并修复错误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C语言基础知识,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第二周:控制结构(分支、循环)第三周:函数的定义和调用,递归函数第四周:数组、字符串与指针第五周:编程实践与总结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教材相应章节紧密关联,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系统地掌握C 语言知识。
c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c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编程思想和编程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C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3)熟悉C语言的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4)理解函数的定义和调用;(5)掌握数组、指针和字符串的使用;(6)了解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7)掌握文件操作和数据结构。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2)具备阅读和理解C语言程序的能力;(3)掌握C语言程序的调试和优化方法;(4)能够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热爱;(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C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2.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3.函数的定义和调用;4.数组、指针和字符串的使用;5.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6.文件操作和数据结构;7.实际应用案例。
教学过程中,将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函数等内容;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掌握C语言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实验法:安排上机实验,让学生动手编写C语言程序,巩固所学知识;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程序设计语言》(K&R);2.参考书:《C Primer Plus》、《C和指针》;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4.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络环境。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设计报告册word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册word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理解学科基本原理,并能够准确运用相关术语表达。
2. 学生能够总结并描述本章节重点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3. 学生能通过案例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本章节所学方法,进行问题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对本学科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信、合作、尊重他人等。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级阶段,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和原理,选择以下内容进行系统教学:1. 教学大纲:a.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本章节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b.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课程核心概念、原理,结合教材章节,涵盖以下内容:- 知识点1:概念定义与性质- 知识点2:原理及其应用- 知识点3:相关案例分析c. 课堂实践:设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d.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e. 总结与拓展: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逐一讲解各知识点。
b. 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时间为1-2课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调整。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优秀7篇)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书(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书(优秀7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报告题目:OA办公自动化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项目实践》
任课教员:唐志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152013113021 152013113025
姓名:程浪谭小江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四日
说明
一、报告内容
课程设计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课题概述(任务、目的、要求)
2.设计思路及采取的方案
3.取得的结果
4.总结与体会(包括: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设计中产生的错误及原因分析;设计体会和收获)
5.主要参考文献
6.附录(原程序代码及注释等)
二、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课程设计报告采用统一封面,以左侧为准装订成册。
2.课程设计报告一律使用标准A4开复印纸打印。
3.报告打印的格式要求:
报告标题(使用隶书二号加黑;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分别使用宋体三号、四号及小四号并加加黑)
摘要、关键字(需使用宋体小四号)
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
参考文献(使用宋体五号)。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石家庄铁道大学课程设计基于J2EE的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科研项目管理模块设计单位分院(系)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年月日摘要进行科研信息管理是高校重要工作之一。
传统的科研信息管理由于是手工操作,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和院校都拥有自己的科研管理系统,而采用B/S架构的科研管理系统进行科研信息管理则是其趋势。
J2EE技术的基础就是核心Java平台,它有许多优点,例如:“编写一次、随处运行”的特性、方便存取数据库的JDBC API, CORBA技术以及能够在Internet应用中保护数据的安全模式等等。
J2EE体系结构提供中间层集成框架用来满足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的应用需求,为搭建具有可伸缩性、灵活性、易维护性的网络应用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机制。
本文基于J2EE平台技术、采用Browser/Server结构,设计并实现了该系统中的项目管理子系统。
论文首先介绍了系统开发涉及的相关技术,主要围绕J2EE的相关技术和系统的体系结构。
其次,介绍了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总体分析与设计,包括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分析和数据库设计。
最后,利用JSP+JavaBean模式对项目管理子系统进行了实现,并作了详细描述,主要采用图片与代码结合的方式详细地叙述了系统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科研信息管理系统,J2EE,JSP,组件目录1 绪论 (4)1.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4)1.2 课程设计的内容 (4)2 系统设计 (4)2.1设计思想 (4)2.2系统完成功能及功能框图 (4)2.3系统操作流程图 (6)2.4详细设计 (6)3 系统实现 (6)4总结 (7)参考文献 (8)1 绪论1.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Java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要深入理解Java语言,单靠上课是不够的。
必须通过课程设计,设计一个比较大的程序,才能更深一步地理解Java 语言。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XX(具体概念),并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XX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如XX(具体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3. 学生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能够概述XX(学科主题)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并实施XX(实验/调查/项目)。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交流、分享、讨论,提高问题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工具和资源,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形成自己的学习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主动学习的动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XX学科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课程性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喜欢探索和发现,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知识点的学习:- 教材第X章:基本概念与原理- 教材第X章:XX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 教材第X章:XX学科在现代社会的应用2. 技能训练:- XX实验/调查/项目的策划与实施- 小组合作与交流分享- 多媒体工具和资源的运用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认识XX学科的社会价值-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习动机与兴趣的激发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本章节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基本概念与原理,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学号101040248 姓名周如莹班级10网络2班题目指导老师史振华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目录第1章概述 (1)1.1 课程设计的核心任务 (2)1.2 课程设计工作进程 (2)第2章需求分析 (3)2.1 用户需求 (3)2.1.1 业务需求 (3)2.1.2 商业需求 (3)2.1.3 特殊需求 (3)2.2 可行性分析 (3)2.2.1 技术可行性 (3)2.2.2 经济可行性 (3)2.3 系统功能 (4)第3章概要设计 (5)3.1 系统设计思想 (5)3.2 系统(或网络)总体结构 (5)3.3 数据库设计 (5)第4章详细设计 (6)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7)参考文献 (8)第1章概述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使得校园网的应用非常普遍,可以使先进的教学模式轻松地得以实现。
校园网的建设是学校的“纲”,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变革,更是思想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
校园网投入运行后。
应对现存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教学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充分发挥其作用。
校园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总体规划可以保证各个系统的集成与协调发展,避免重复投资、不合理地利用资源。
在总体规划下分层次按步扩大,使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校园网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拓宽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面,所以一定要注重实际效果,选择急需解决、见效又快的环节作为建设校园网的突破口,能够提高师生对校园网的热情。
本文就此问题谈谈笔者的体会。
1.建设校园网,要服务于管理。
校园网管理包括教育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等。
但最重要的是服务于教学,校园网应用的核心是教学。
如果建好了校园网,只是把粉笔、黑板换成了计算机、投影仪,仍然沿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采用过去的灌输式教学形式,那么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质的变化。
所以,大趋势应该向自主式教学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侧重点,这才是网络教育带来的本质上的区别。
2.校园网要重视多方平衡。
校园网的建设不能单纯地看成购买各种现代化设备,要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它。
课程设计模板 学校课程设计方案优秀5篇
课程设计模板学校课程设计方案优秀5篇课程设计篇一1 网络课程特点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教学形式,有自身的特点,概括起来网络课程主要有如下特点:1.1 明确的教学目标: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除了学习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1.2 丰富而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网络课程的内容一定要丰富而具体,应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选取和组织学习内容,不应该是简单的照搬课本。
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形式应充分将学科内容特点与网络的共享性好、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1.3 体现使用者特征:网络课程是为特定的教学对象开发的,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网络课程的设计在表现形式、内容选取的深度和广度、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特点。
1.4 良好的交互功能和教学环境:网络课程的交互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利于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为教学反馈提供有效的渠道。
1.5 友好的操作界面:网络课程良好的操作界面和导航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网络课程,使学生能快速、准确地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2.1 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原则。
网络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认知主体,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意义建构的过程。
网络课程设计要以学生自主学2.2 协作学习的设计原则。
协作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支持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以小组形式,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协作,学生通过合作过程共同完成学习。
协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基于资源学习的设计原则。
网络教育具有利用学习资源的有利条件,网络课程应该是一个以学习资源利用为特点的开放系统,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可以采用引进、合作开发与自建的办法。
课程设计方案报告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课程代码:3. 学分:4. 学时:5. 开设学院/系:6. 开设年级:7. 开设专业:8. 课程类型:必修/选修二、课程设计背景与目标1. 设计背景:(1)社会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领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2)学科发展: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本课程将(介绍课程涉及的主要学科发展动态)。
2.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1. 课程内容:(1)模块一:基础理论1.1 介绍(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1.2 分析(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3 探讨(专业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模块二:实践技能2.1 实验室操作技能;2.2 计算机应用技能;2.3 项目设计与实施。
(3)模块三:综合应用3.1 综合案例分析;3.2 课程设计;3.3 毕业论文。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4)实验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5)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设计与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2)期中考试(30%):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40%):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运用能力。
2. 评价标准:(1)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2)能力培养效果:评价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3)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纪律、团队协作、责任心等方面。
课程设计报告写作模板
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书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软件工程班级2010级03 班题目资源管理系统教师XX学生XX XX XX XX题目资源管理系统摘要本系统基于vs2010开发模式,采用XXXXXXXX框架,结合C#编程技术,设计开发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了,文件的复制、粘贴,删除,新建,保存,打开以及对于图片保存等功能模块。
本论文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对该软件系统进行了分析,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 XXXXXXXX。
关键词:浏览查看;文件处理;图标;列表;鼠标左击;鼠标右击;。
同组同学任务的分配方式及工作量百分比:本系统的总体流程设计由柯玲完成,工作量约为20%treeview由叶超设计,工作量约为20%listview由王豪设计,工作量约为20%宋超主要进行系统的总体整合。
工作量约为30%。
目录第1章绪论 (1)1.1本课题的开发背景 (1)1.2本课题的研究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 XXX系统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需求背景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功能性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软件功能模块结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数据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系统模块功能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7.物理计量单位及符号要求
应按国务院198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GB3100~3102的规定执行,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2、仿真结果分析,按照任务书中对仿真结果分析的要求进行。
3.1
3.
3.
3.
3.2
3.2.1电路工作原理
3.2.2
3.2.3
四、本设计改进建议
五、总结(感想和心得等)
六、主要参考文献
关于格式说明
1.目录:请用自动生成目录,不会的同学问人。目录中显示的各级标题要与正文部分的各级标题一致。
2.正文:1.5倍行距,段前、段后无空行(即空0行);中文用宋体小四,数字和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4)图题及图中文字用5号字体,中文用宋体,数字和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举例:
最近几年(1998年——2006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如图1-1所示。
图1-1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8-10]
4.公式(用mathtype软件编写)要求:
(1)居中书写。
(2)后面要标明序号“(1-1)—(第1部分-第1个公式)”;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按照(1-1)、(1-2)……(2-1),(2-2)……这样的顺序排序。
(3s New Roman字体。
举例:
表2-2多路输出电压测试表
标称电压
+15V (2A)
+15V(1A)
+15V(1A)
课程设计的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的设计报告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理解(学科名称)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了解(学科名称)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能够运用(学科名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
•能够运用(学科名称)的基本工具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独立完成(学科名称)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学科名称)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对科学探究和方法论的尊重和认识,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培养对社会责任和伦理意识的认知,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介绍(学科名称)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概念,例如(举例)。
2.(学科名称)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讲解(学科名称)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例如(举例)。
3.(学科名称)的应用领域:介绍(学科名称)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和应用领域,例如(举例)。
教学大纲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引言:介绍(学科名称)的背景和意义。
•章节1:讲解(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章节2:讲解(学科名称)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章节3:介绍(学科名称)的应用领域和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系统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4.实验法: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如《(教材名称)》。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参考书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勘探课程设计》报告院系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4年3月12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3)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3)三、课程设计原理 (4)四、工区数据 (5)五、课程设计步骤 (6)1、建立工区 (6)2、资料加载 (8)3、层位标定和层位追踪 (11)4、断层解释 (13)5、构造图绘制 (14)六、心得体会 (16)一、课程设计目的地震勘探解释课程设计是我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训练我们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最终使我们达到:学会利用地震解释软件来进行地震数据的加载,地震层位的标定,地震层位的追踪对比,在地震资料上分析和解释各种断层,以及地震构造图的编制方法。
同时,还要学会综合地震地质资料对构造解释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含油气有利地带进行评价和预测,最终编制成果报告。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本次课程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表现,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对地震资料解释软件Discovery的使用,追踪解释层位数据;二、通过surfer软件学习成图。
使学生对地震常用的解释软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为毕业后从事地震勘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地震解释课程设计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
通过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具体要使学生达到:1.了解人机联作的基本知识;2.初步学会地震解释软件的操作流程(工区建立、资料加载、合成记录制作、层位标定、层位追踪、断层解释、断点组合);3. 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功;4.初步学会地震成果的地质分析;5.初步学会编写地震资料解释文字报告;6. 尽量利用所学的知识和得到的成果图写出建议钻探的井位及其依据。
三、课程设计原理地震资料解释是将地震信息转换成地质信息。
核心就是依据地震剖面的反射特征和地震信息,应用地震勘探原理和地质基础理论,赋予其明确的地质意义和概念模型。
地震解释的发展阶段: 地震构造解释阶段——在构造地质学和地震成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确定地下主要反射界面的埋藏深度,落实和描述地下岩层的构造形态特征,为钻探提供有力的构造圈闭是其主要目的;地震沉积解释阶段——以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思想方法)为基础,以落实隐蔽油气藏、描述地下储层空间几何形态为主要目的;地震资料综合解释阶段——以地震资料为基础,综合一切可能获得的资料(包括地质、钻井、测井以及地球化学和其他地球物理资料),合理判断和分析各种地震信息的地质意义,以达到精确重现地下地质情况。
构造解释的主要内容:包括剖面解释、空间解释、综合解释。
剖面解释是构造解释的基础,主要在时间剖面上进行,剖面解释的主要任务是在时间剖面上确定断层、构造、不整合面和地质异常体等地质现象。
剖面解释还包把时间剖面转换成深度剖面,为局部构造和区域构造发展史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
包括基干测线对比、全区测线对比、复杂剖面解释。
空间解释主要是指断层的平面组合、构造等值线的勾绘、等深度构造图和地层等厚度图的制作等。
即要把各条剖面上所确定的地质现象在平面上统一起来,这样才能较全面地反映地下构造的真实形态,也是构造解释的最终成果。
综合解释是在剖面解释和空间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其它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对含油气盆地的性质、沉积特征、构造展布规律、油气富集规律作出综合评价和有利区块的预测。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具体步骤:1确定反射标准层,主要依据地震剖面的反射特征,选择特别明显的反射同相轴,结合地质解释赋予其明确的地质意义;2波的对比,运用地震波在传播规律方面的知识,对地震剖面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把不同剖面间真正属于地下同一地层的反射波识别出来;3根据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结合各种典型构造样式类比与分析,解释剖面上同相轴所反映的各种构造地质现象,以及其相关的地质响应与成因机理等;4根据工区内地震剖面解释,作出反映某一地层起伏变化的构造图;并根据有关含油气方面地震地质信息,对其含油气性作出评价。
四、工区数据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的地震工区位于黑龙江省松辽盆地北部龙南油田(大庆市泰康县境内),对工区采集数据处理成的三维数据体,进行切片,通过对其进行构造解释。
地球坐标:东经124°18'—124°24';北纬46°09'—46°14'本工区勘探程度较高,从“五一”型地震仪到模拟磁带仪、直到数字地震仪勘探都在这里进行过。
1986—1987年在工区内完成了2×4Km测网的数字地震详查工作,1991—1992年在此地区进行了1×2Km测网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工作,工区内现有四口深井。
龙南油田主要储层为葡萄花油层和黑帝庙油层。
沉积相研究表明葡萄花油层属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是层状岩性—构造油藏。
目的层T06层位地震地质层位特征:龙南油田T06层位反射:相当于嫩二段顶面反射,T06反射波为3个同相轴组成,南部反射能量相对弱,北部反射能量相对较强,但其连续性都较好,全区可容易连续追踪对比。
本工区内共有四口井:G13井、G36井、G38井和G40井地震剖面参数说明:采样间隔:4 ms;道间距:25m;最小跑检距:50m最大炮检距:1525m;采样基准面:120m。
五、课程设计步骤1、建立工区一般来说,地球科学解释工作流程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就是确定一个勘探/开发区和建立一个项目工区文件。
在这一步,将用ProjectExplorer 建立和激活一个GeoGraphix Discovery 工区。
工区的建立包括为工区命名、进行说明、分配存储位置(在计算机上或在网络硬盘驱动器上)、规定数据库和地图坐标系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及任意初始南北和东西范围(边界)。
建立一个工区,按以下步骤使用ProjectExplorer:选Start >> Programs >> GeoGraphix >> Discovery >> ProjectExplorer.ProjectExplorer窗口打开。
如果是第一次启动ProjectExplorer,只有实例工区列出。
1点击New Project 按钮或从菜单条选File >> New >> Project 。
出现New Project Wizard(新工区向导)的工区对话框。
在Project Name(工区名)框中,输入工区名称。
在Description(描述)框中,输入对工区的描述(如:位置、远景区、数据源等)。
出现New Project Wizard的Database Coordinate System (数据库坐标系统)对话框。
用Database Coordinate System 对话框,为工区选Region (区域)、System(系统)、Hemisphere(半球)、Zone(区)、Datum (基准点)、和Area(地区)。
工区的所有数据都将用选择的坐标系统存储。
在Map Coordinate System对话框中,可以选择GeoAtlas 的查看地图中所用的显示坐标(地图投影),包括在地图上显示的坐标系统、区域、地区、基准点、和工区。
ProjectExplorer建立新工区要用几分钟。
工区建立以后将自动激活。
左板面中Stratton Tutorial的旁边出现黄色箭头,和ProjectExplorer标题条上出现名字证明已经激活。
在右版面中列出新工区的一些组成,比如GeoGraphix Discovery Database (gxdb.db)等。
2、资料加载当一个地区的地震数据准备好后,在地球科学解释流程的下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地震解释。
从Discovery模块的菜单条上选Tools >> GeoGraphix >> SeisVision 。
如果当前没有GeoGraphix Discovery模块在运行,选Start >> Programs >> GeoGraphix >> Discovery >> SeisVision.在界面中选择Load Seismic>>Load 3D Date 出现以下对话框,Dataset和Version填入任意信息,Input SEG-Y中打开pg-lm.sgy文件。
在新的对话框中输入以下数据:first和last分别输入1000和1600点击3 points ,在里面输入任意三个角点的坐标。
在下面对话框的FileName中选择存储路径,文件名称,点Load,开始加载。
加载完毕后,点结束。
3、层位标定和层位追踪要打开Interpretation Manager(解释管理器)增加地震数据,从菜单条选Interpretation >> Show Interpretation Manager。
在Interpretation Manager(解释管理器)中点击3D Seismic 标签,单击上部列表框附近的Add 按钮。
出现3D Seismic File Load Wizard Step 1 of 2(三维地震文件加载向导第一步)对话框。
单击Trace File Name (道头文件名)列表框旁边的Browse(浏览)按钮。
在SampleFiles目录中找到StrattonTS.3dx(改成你自己命名的文件),即由综合安装程序确定的默认位置找到文件后,点击Open 返回3D Seismic File LoadWizard(三维地震文件加载向导)。
关闭Interpretation Manager(解释管理器),点击右上角的X 按钮。
现在工区网格显示在Main Map View(主地图视图中)。
然后开始定义层位,选择Horizons>>Horizons Manager在界面中点Add,在新的对话框中Horizon一栏填H1然后ok。
接着定义断层,选择Faults>>Manager,在Add中,输入F1,选择颜色,关闭。
然后开始层位追踪,从菜单条,选Seismic>>Open Seismic Window。
出现Open Seismic Line (打开地震测线)对话框,打开3D Seismic标签。
Line number (测线号)下输入测线号。
接受其它缺省,单击OK,打开剖面。
主测线从10到300每隔10做一条剖面,共30条,联络测线从1020到1600每隔20做一个剖面,共30条,下面为解释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