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实验室制法 (过氧化氢法)

合集下载

过氧化氢制备氧气 方程式

过氧化氢制备氧气 方程式

过氧化氢制备氧气方程式
过氧化氢(即H2O2)是一种活性氧,通常用于人体免疫以及除臭等方面。

它还可以用于制备氧气,这一过程也被称为“过氧化氢加氧”。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原理及方程式。

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基本原理是“亲和力”。

过氧化氢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氧一及碳二氧化物。

当过氧化氢与空气中的氧一和碳二氧化物发生反应时,它们会形成氧气和水:
2H2O2 + O2 + 2CO2 4H2O + 4O2
其中,H2O2是过氧化氢,O2是氧气,CO2是碳二氧化物,而H2O 是水。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氧一和碳二氧化物被用来完成反应,最终产生的氧气可以直接用于人体呼吸。

此外,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一种称为“细颗粒过氧化氢”的物质。

这种物质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以更有效地与空气中的氧一和碳二氧化物反应,从而更快地产生氧气:
2H2O2 + O2 + 2CO2 4H2O + 3O2
从上面的方程式可以看出,在使用细颗粒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过程中,与传统过氧化氢一样,仍会产生水和氧气,只是产生的氧气量更多。

总之,过氧化氢制备氧气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技术,而且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挑选最适合自身要求的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方法。

只要正确使用,就可以显著提高氧
气制备的效率,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实验室中有三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一、氯酸钾制取氧气;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方法)。

氧气,化学式O₂,相对分子质量
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

熔点-218.4℃,沸点-183℃。

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式:2KClO3==(催化剂MnO2写在横线上方)2KCl+3O2(气体上升符号)
优点:利用率高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式:2KMnO4==(反应条件:加热)K2MnO4+MnO2+O2(气体上升符号)
优点:不需要催化剂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方法)
化学式:2H2O2==(催化剂MnO2写在横线上方)2H2O+O2
优点:不需要加热,环保节能。

实验室制氧气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氧气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氧气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氧气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项目。

下面我将依次介绍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并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1.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aq) → 2H2O(l) + O2(g)制备氧气的实验通常使用过氧化氢(H2O2)作为反应物。

过氧化氢在反应过程中会分解为水和氧气。

这个反应是一个单一替代反应,过氧化氢的氧原子被水分子替代。

反应物即是过氧化氢,生成物则有水和氧气。

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HCl(aq) + NaHCO3(s) → NaCl(aq) + H2O(l) + CO2(g)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中,通常使用氢氯酸(HCl)和碳酸氢钠(NaHCO3)作为反应物。

氢氯酸和碳酸氢钠反应时会产生盐、水和二氧化碳。

这个反应是一个酸碱中和反应,氢氯酸的氢离子和碳酸氢钠的碱性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以上是实验室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两个常见化学方程式。

接下来,我们将对制备过程进行详细解释。

首先,制备氧气的实验中使用的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

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是一种氧化剂。

实验中,我们可以直接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或者使用催化剂(如锰dioxide)来加速反应。

反应过程中,过氧化氢分子中的O-O键会断裂,产生水和氧气。

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我们使用氢氯酸(HCl)和碳酸氢钠(NaHCO3)来制得二氧化碳。

这个实验常见于化学教学实验中,用于展示酸碱中和反应。

在实验中,将氢氯酸和碳酸氢钠混合,会产生气泡和冒烟现象,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收集和使用。

简单总结一下,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aq) →2H2O(l) + O2(g),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HCl(aq) + NaHCO3(s)→ NaCl(aq) + H2O(l) + CO2(g)。

制备氧气的实验使用过氧化氢作为反应物,而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则使用氢氯酸和碳酸氢钠作为反应物。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一、引言氧气是生活中常见的气体之一,它在医疗、工业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取氧气。

本文将介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及相关过程。

二、过氧化氢的性质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产生氧气和水。

过氧化氢在储存和运输时需要特殊的注意,避免其分解或爆炸。

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1. 催化分解法过氧化氢可以通过催化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

一种常用的催化剂是二氧化锰(MnO2),它可以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当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接触时,会发生以下反应:2H2O2(过氧化氢)→2H2O(水)+ O2(氧气)2. 热分解法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利用过氧化氢的热分解。

当过氧化氢受热时,其分子内的氧气键断裂,分解为水和氧气。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例如使用催化剂加热或通过电加热。

3. 光解法光解是指利用光能使化学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的方法。

过氧化氢也可以通过光解来制取氧气。

当过氧化氢受到紫外线或可见光的照射时,会分解为水和氧气。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室中小规模制取氧气的需求。

四、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1. 准备实验装置:需要一个适当的容器来储存过氧化氢,可以使用试管或烧瓶。

同时需要一个催化剂,如二氧化锰,以及一个收集氧气的装置,如气球或气体收集瓶。

2. 加入催化剂:将适量的催化剂加入容器中。

3. 加入过氧化氢:将过氧化氢缓慢地加入容器中。

4. 观察反应:观察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进行,可以观察到氧气的产生。

5. 收集氧气:将产生的氧气通过管道或导管引导到收集装置中。

6.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应避免与易燃物质接触。

同时,实验操作要小心,避免剧烈分解或爆炸。

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常用于小规模制取氧气的需求。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制取氧气是一项常见的实验,通常使用过氧化铁(II)和过氧化
氢的反应来制备氧气。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玻璃烧瓶、橡胶塞、吸管、水槽、过滤纸、
过氧化铁(II)粉末、过氧化氢溶液。

2. 在玻璃烧瓶中放入适量过氧化铁(II)粉末,然后加入适量的
过氧化氢溶液。

3. 立即用橡胶塞封闭烧瓶口,并用吸管将烧瓶口放入水槽中。

4. 随着反应进行,氧气会从烧瓶中析出,通过吸管进入水槽。

5. 当烧瓶内的反应停止产生气体时,可以停止实验,并用过滤
纸验证气体为氧气。

需要注意的是,制取氧气的实验涉及到氧气的收集和安全使用,实验者应当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同时,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反应的速率,避免产生过多的氧气,以免发
生意外。

另外,实验后要妥善处理残余物品和化学废液,做好实验
室的清洁工作。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报告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报告

氧气的制备与性质一、实验原理 1.氧气的性质在通常情况下,O 2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情况下,O 2比空气的密度大。

不易溶于水(每升水溶解O 2约30ml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它不仅可以助燃,而且在点燃或高温条件下可以和大多数金属(如铁、镁)、非金属(木炭、硫、磷、和石蜡等)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2、制法主要方法:(1)过氧化氢法:2H 2O 22MnO ===2H 2O+O 2↑(2)高锰酸钾法:2KMnO 4∆===K 2MnO 4+MnO 2+O 2↑ (3)氯酸钾法:2KClO 32MnO ∆===2KCl+3O 2↑其他方法:(4)氧化汞法:2HgO ∆===2Hg+ O 2↑(汞蒸气有毒,不采用)( 5)过氧化钠法:Na 2O 2+2H 2O===4NaOH+ O 2↑(原料昂贵一般不采用) 2 Na 2O 2+2CO 2===2Na 2CO 3+ O 2二、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现象 1、O 2的制取与收集(1 )加热分解高锰酸钾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取3g KMnO 4加入硬质大试管, 装置如上,管口放好脱脂棉,以防药品喷向试管口。

再准 备6只集气瓶装满水后一毛玻璃片横切瓶口盖住,不留水 泡,然后倒置于水槽中。

如图连接装置,点燃酒精灯后先 预热试管,后集中于试管中下部加热,待气泡快速均匀冒 出时开始收集,集气瓶口冒出第一个气泡时表示收集满, 以毛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面。

连续收集完后,先移除导 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2)催化分解H 2O 2如图连接实验装置,锥形瓶中加入0.5g MnO 2,瓶上加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中装入稀释过的H 2O 2(30%H 2O 2与水的体积比为3:1),控制滴加速度,收集气体。

2、O 2的性质(1)硫在氧气中燃烧取一只洁净的燃烧匙,放入黄豆粒大小的硫,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此时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然后将燃烧匙慢慢深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此时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SO 2生成。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一、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步骤如下:
1、组装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3、塞好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
4、向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二、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取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取

K2MnO4
MnO2
O2
3、用氯酸钾制氧气
氯酸钾
(白、固)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 +
(白、固)
氧气
KClO3
KCl
O2
制取氧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反应原理 2.收集方法 3.实验装置 4.实验操作步骤
5.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装置及仪器:
试管 铁架台 导管 集气瓶 酒精灯 水槽
2、选择收集方法
⑥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是防止固体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
⑦.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出导管后熄 灭酒精灯. (防止加热停止后, 装置内压强减小,水倒流而炸裂 试管)
⑧.收集氧气采用排水法(不易溶 于水)和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 气略大)。
1)反应原理
2H Cl=CaCl2+H2O+ CO2↑ CaCO3 +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分 解 过 氧 化 氢 溶 液
原理
②加 热 高 锰 酸 钾
③加 热 氯 酸 钾
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过氧化氢 (无、液)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黑、固)
H2O2
MnO2
H2O
O2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高锰酸钾 暗紫色固体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绿色固体 黑色粉末
KMnO4
检验 与 验满
检验: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验满: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5、注意事项
• ①要先点燃酒精灯,给试管预热。 • ②试管口应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倒 流而使试管炸裂)。
• ③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
④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 (增大受热面积) ⑤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能太长,应 只稍伸出橡皮塞即可. (便于气体排出)

2020年中考化学-第二单元-制取氧气

2020年中考化学-第二单元-制取氧气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过氧化氢分解法制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实验探究]操作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再把带火星的木条伸进去。

实验现象:加入二氧化锰前,木条没有明显变化.加入二氧化锰后,放出大量的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1)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

(2)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氧气的速度加快。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要点提示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要明确以下四点:①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

“一变”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改变”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加快”,因为有的催化剂在反应中能减慢反应速率,只有对某一具体的反应,催化剂才能说“加快”或者“减慢”其化学反应速率。

“两不变”是指物质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不变”是指“变化前后”,不能理解为“变化过程中”,大多数人认为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参与了反应,只不过反应后,又回到原来的物质。

“化学性质” 不能简单理解为“性质”,因为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②催化剂不是只专用于催化作用。

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时作催化剂但不能说二氧化锰就是催化剂,在其他反应中也可能作反应物,也可能作生成物。

③同一反应,可用不同的催化剂,如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也有催化作用。

④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在反应物质量一定时,加不加催化剂不能增大或减少生成物的量。

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也可以制得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实验探究]实验原理: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所用仪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铁夹、带导管的橡皮塞、水槽、集气瓶、导管。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是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是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是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过氧化氢分解:将过氧化氢H2O2注入装有氧化银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加热至80-100摄氏度,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反应方程式为2H2O2 -> 2H2O + O2。

2. 过氧化锇分解:将过氧化锇K2O8加热至180-200摄氏度分解,生成氧气和金属锇的氧化物。

反应方程式为2K2O8 -> 2K2O + 5O2。

3. 碳酸钠与二氧化锰反应:将碳酸钠Na2CO3与二氧化锰MnO2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二氧化碳和锰酸钠。

反应方程式为4Na2CO3 +
2MnO2 -> 4Na2MnO4 + 2CO2 + O2。

这些方法都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注意操作时的安全防护和废气处理。

同时,实验室制取的氧气品质较高,适用于许多化学实验和其他应用。

制备氧气的实验-过氧化氢分解

制备氧气的实验-过氧化氢分解

实验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实验现场,确保实验室安全卫生。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避免残留物影响下次使用。
控制反应温度,避免过热导致溅出伤人。பைடு நூலகம்
使用干净的玻璃器皿,避免杂质影响实验结果。
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过氧化氢溶液。
环境保护措施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气、废渣等应妥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操作步骤: a.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b. 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搅拌均匀 c.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过氧化氢完全溶解在水中 d. 配制完成后,将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加入催化剂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后处理
停止加热:关闭加热设备,使反应停止
收集氧气:将导管移出水面,收集氧气
清洗仪器:用清水清洗反应器和导管,去除残留的过氧化氢和氧气
准备材料:过氧化氢、水、量筒、烧杯、玻璃棒
a. 操作过程中避免剧烈摇晃,以免产生过多的热量导致溅出伤人b. 配制完成后,应立即密封保存,防止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注意事项: a. 操作过程中避免剧烈摇晃,以免产生过多的热量导致溅出伤人 b. 配制完成后,应立即密封保存,防止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a.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b. 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搅拌均匀c.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过氧化氢完全溶解在水中d. 配制完成后,将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添加标题
实验误差的影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误差的来源: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环境误差等
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选择高精度仪器、规范操作、控制环境等因素
实验误差的评估:通过重复实验、对比实验等方式进行评估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的比较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

氧气的 物理性质
不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
收Hale Waihona Puke 装置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的工业制法
方法一:分离液态空气法
空 气 多次压缩 液 低温蒸发 态 降温 空 气 一定压力下 富集氧气 有富集氧功能的薄膜 氮气 N2 液氧 O2
方法二:膜分离技术
空气
氧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不易溶于水。 (3)同一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1.43g/L)。
二氧化锰
实验室制取氧的发生装置
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过氧化氢 溶液制氧 气 液体 不需加热
固液不加热型 固 固 加 热 型
发生装置
氯酸钾制 氧气
固体 高锰酸钾 制氧气 需要加热
学会整合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固液不 加热型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固固要 加热型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收集装置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你知道那是什么气体吗?怎样制取的呢?他的性质是什么?
那是氧气,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1、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 2O 2 H2O O2 二氧化锰 2、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加热 KClO3 KCl O2 3、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铁+氧气
加热
四氧化三铁
3Fe+2o2=Fe3o4
3.氧气的性质
硫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 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O2 = SO2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步骤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步骤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1 材料准备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要来做个有趣的实验,看看怎么用过氧化氢来制造氧气。

首先,我们得准备好一些材料。

你需要一些过氧化氢(别担心,药店就能买到),还有一些酵母,这可是咱们的“秘密武器”哦!除此之外,还得准备一个大玻璃瓶和一个气球,别忘了,还要点水。

1.2 工具准备接下来,找个搅拌棒,没事的话,拿个汤勺也行。

实验过程中咱们会用到一些量杯和漏斗,毕竟,搞得一团糟可就不妙了。

准备好这些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了,心里默念:“科学就是我的超能力!”2. 实验步骤2.1 混合材料首先,把过氧化氢倒进大玻璃瓶里,大约倒到瓶子的三分之一满就行。

要小心,别把自己搞得一身都是。

然后,在另一个小碗里,先用水把酵母搅匀,没啥特别的,别把它当成魔法药水就好。

把搅拌好的酵母水慢慢倒进玻璃瓶里,记得用漏斗哦,别一不小心把它洒得到处都是,搞得像个小化学家似的!2.2 观察反应这时候,你就可以静静地等着奇迹发生。

过氧化氢和酵母开始反应,气泡冒出来了!看着那些小气泡,真是让人兴奋,简直像是小精灵在瓶子里开派对。

气体产生的速度还挺快,别慌,这正是氧气在欢快地出来。

3. 收集氧气3.1 气球的魔力现在,咱们来用气球收集氧气。

准备好一个气球,慢慢把它的口套在瓶口上,别把瓶子弄翻了哦,心里默念:“稳住,稳住!”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开始填满气球,等你看到气球慢慢鼓起来,心里的成就感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3.2 观察成果等气球鼓得差不多的时候,赶紧把气球从瓶口拔下来,别让氧气跑掉了!现在,你手里有个充满氧气的气球,简直就像拥有了小型气象站。

用这个气球,你可以给朋友们表演一场“氧气之舞”,让他们惊叹不已。

4. 实验总结4.1 反思过程好了,实验结束了!回顾一下,从一开始准备材料,到看到气球鼓起来的那一瞬间,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魔法秀。

科学其实也可以很有趣,别让那些枯燥的公式吓到你,动手实验,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式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式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式
氧气的制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可以满足人类室内空气质量的需要。

通常来说,氧气是通过氧化氢(简称H2O2)这一氧化过程制取出来的。

一、氧化氢制氧气的理论基础:
氢氧化物可以像氧一样,具有相对强的氧化力。

因此,在反应性气体中形成H2O2时,H2O2就会把氧原子氧化抢占出来,以形成H2O和O2的反应。

二、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过程:
1、H2O2电解反应:
H2O2 + H2SO4 = 2H2O +O2↑
2、K2S2O8还原反应:
2K2S2O8 + 1H2NO3 + 2H2O2 = 4KHSO4 + 2H2O + 3O2
3、铝粉还原剂反应:
4Al + 2H2O2 = Al2O3 + 3H2O + 3O2
三、氧化氢制氧气的优缺点:
优点:
1、制取的氧气纯度高,清洁、安全;
2、反应过程温度较低、无有害气体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3、比其他制氧方法投资较少,建设周期较短,处理效率高,能满足大量氧气供应。

缺点:
1、技术复杂,运行成本较高;
2、H2O2和K2S2O8腐蚀性较大;
3、废弃物处理费用较高。

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双氧水是一种化学物质,其分子式为H2O2。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双氧水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将稀盐酸和过氧化氢(即双氧水)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置于加热器中进行加热。

加热时,过氧化氢会分解,放出氧气和水。

其化学方程式如下:2H2O2 -> 2H2O + O2↑
该方程式表示,每当两个分子的双氧水分解,就会产生两个分子的水和一个分子的氧气。

由于氧气是一种气体,因此它会在反应中以气态逸出。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备氧气的过程中,需要小心处理双氧水和稀盐酸的混合物。

因为过氧化氢是一种极易挥发、易燃易爆的物质,如果温度过高或混合物浓度过高,就有可能引起爆炸。

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方法具有简单、便捷、成本低等优点。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医疗卫生、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

氧气的制取

氧气的制取

• • • • • • • •
3、药品为什么要平铺在试管底部? 扩大药品的受热面积 4、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 书P40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 炸裂试管 5、铁夹为什么夹在距管口1/3~1/4处? 防止烧坏铁夹的胶套。 6、试管中的导管为什么稍露出橡皮塞既可? 便于导出试管中的气体。
• 7、如何给固体药品预热? • 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酒精灯。 • 8、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为什么不宜收集?何时开始收集? • 开始的气泡是装置内排出的空气 泡。当气泡连续并均匀地放出时, 再收集气体。
气体不干燥
3、验满方法 排水法:当集气瓶外有气泡放出时,证
明已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
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4、放置方法:正放在桌子上,并盖
上毛玻璃片
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步骤
(用排水法收集)
• 1 、查(装置气密性) • 2 、装(装药品在试管中,塞紧单孔塞) • 3 、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同时准备好收集 氧 气的集气瓶) • 4 、点(酒精灯加热药品) • 5 、收(收集气体) • 6 、移(导管出水槽) • 7 、熄(灭酒精灯) • 可简单归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 用。
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MnO2
水 + 氧气
符号表达式:H2O2
H2O + O2
【说明】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 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种催化剂,应算 作一个反应条件,所以二氧化锰写在箭头 的上方。
【课堂练习】
【例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催化剂就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B.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分 解放出氧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₂O₂(MnO₂催化剂)=2H₂O+O₂↑。

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₂O₂,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

过氧化氢它的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的,在常温下能少量分离出氧气,在加入二氧化锰的情况下能剧烈反应,分解出大量的氧气,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这种方式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在常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水(缓慢分解),在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后能加快反应,催化剂有:二氧化锰、硫酸铜、碘化氢、二氧化铅、三氯化铁、氧化铁,及生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等。

关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关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1.概述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医疗、清洁和工业生产中。

其分解反应可以产生氧气,这在某些场合下是十分有用的。

本文将探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原理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反应如下:2H2O2 -> 2H2O + O2这个反应是一个单替反应,从反应式中可以看出,每两个分子的过氧化氢(H2O2)分解后会生成两个分子的水(H2O)和氧气(O2)。

3.实验方法过氧化氢可以通过电解或稀硫酸催化分解来制备。

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稀硫酸催化分解的方法制备过氧化氢。

制备过氧化氢反应方程式:2H2O2(aq) -> 2H2O(l) + O2(g)在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酸性硫酸铜催化剂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生成氧气。

4.应用场景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医疗、制药和实验室中。

医疗器械中的一次性注射器、腹膜灌洗液、消毒布等往往都含有过氧化氢。

在医疗领域,该物质被用作消毒杀菌剂。

另外,过氧化氢也可以用于制备氧气,满足实验室中氧气的需求。

5.注意事项在进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控制试验条件,保证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佩戴防护用具,避免接触过氧化氢导致皮肤灼伤。

- 在分解反应后,要及时清理实验设备,避免残留的过氧化氢造成意外伤害。

6.结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一个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通过本文的探讨,相关行业人士和化学爱好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实验方法。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深对这一领域的了解,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7. 实验室中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过程在实验室中,过氧化氢可以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制取氧气。

需要准备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其与稀硫酸或其他催化剂一起放入反应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Page 器装置的选择
问题思考:
1、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应放在 什么仪器内? 2、怎样把氧气导出来? 3、加一种什么样的仪器可以随时添 加过氧化氢溶液并能控制反应的速 率?
Page 11
可选仪器
广口瓶 锥形瓶
双孔橡皮塞 单孔橡皮塞
物质是( A )
A.氯化钾KCl C.高锰酸钾KMnO4
B.水H2O D.氯酸钾KClO3
Page 6
无明显现象
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 带火星木条复燃
Page 7
你认为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哪一组? 药品: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黑色固体、难溶于水) 二氧化锰是反应物吗?它起什么作用呢?
催化剂:凡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 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一变两不变)
Page 21
验满 想一想:这两种收集方法在使用中,如何 知道收集满了?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
到集气瓶口,若木条
复燃表明已满)
Page 22
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
检查气密性(?)
装药品(先固后液)
收集气体

检验 验满
放置
撤离
Page 23
连检装收验放撤
补充
利用其他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例如高 锰酸钾(KMnO4)、氯酸钾(KClO3) 等也可以制得氧气。
A
B
C
D
E
(1)在实验室中,用__过_氧__化__氢__溶__液_和 _二_氧__化__锰_制取O2,可选
用的发生装置是__B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D_、__E___(填序号)
若想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采用的收集装置是__E___
(2)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到液面以下,原因是防_止__氧_气__从长颈 漏斗末端逸出
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Page 18
在线测试2:实验室收集CO2 和H2这两种气
体时,各需要什么方法?为什么? 已知CO2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H2的密度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H2: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Page 19
收集气体时的注意事项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Page 12
气体发生装置
小结: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从两个方面考虑:
(1)反应物的状态 (2)反应的条件
Page 13
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长颈漏斗
适用于固体药品长和颈液漏体斗药下品在不 加热的条件下制端取应气伸体到液
面以下
Page 14
探究2
加热氯酸钾KClO3(固体)与二氧化锰 (固体)的混合物或加热高锰酸钾KMnO4 (固体)的方法也可以获取氧气时,此时 应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
固固加热型装置
Page 15
如何才能收集一瓶氧气?
集气瓶
Page 16
常用的气体收集方法
排水法
适用于难溶于水或 不易溶于水,且不 与水反应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于气体密 度>空气
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于气体密 度<空气
Page 17
常用的气体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依据:
气体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思路
药品
反应原理 仪器装置 实验步骤
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注意事项
Page 4
●原料的寻找
主要成分 NaCl
甲烷 CH4
H2O
H2O2
过氧化氢溶液
氯酸钾
二氧化碳
高锰酸钾
KMnO4
KClO3
CO2
原料中必须富含所需的元素
●合适的制取氧气的方法Page 5
在线测试1
1.下列物质中,一定不能获得氧气的
(3)实验室里可用Zn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来制取H2,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收集装置是 C、E 。
H2的密度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Page 26
Page 24
小结:O2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
反应原理 2H2O2 MnO2 2H2O+O2
气体发生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
气体的收集装置

气体的验满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木条复燃表明已满。
实验步骤 连检装收验放撤
Page 25
在线测试3
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注意事项:
1、采用排水法时,导气管末端应伸入集气瓶口;且要
等气泡连续并均匀地冒出时,再收集。
原因:排尽发生装置和导管内的空气
2、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末端要伸入集气瓶底部, 便于排净空气
Page 20
检验 想一想:如何知道收集的气体就是氧 气呢?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若木 条复燃,表明该气体为氧气。
课题3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
这你些知方道法哪适些合可在以实获验 室制得取氧一气瓶的氧方气法吗?
电解水
氢气
分离液态空气法
Page 植2 物的光合作用
电解水
耗能大 反应慢
分离液态空气法 耗能大,设备要求高
植物的光合作用 反应慢,受植物制约
那这在些实都验不室适合中实如 何验制室取制氧取气氧气??
Page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