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半导体(MS)接触

合集下载

金属半导体接触

金属半导体接触

PART 06
参考文献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参考文献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电阻
金属与半导体之间的接触会产生电阻,其大小取决于金属与半导体 的种类、温度、压力和表面状况等因素。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整流特性
金属半导体接触通常具有整流特性,即电流只能在一个方向上流动。 这种现象称为整流效应。
响电子的传输和转移。界面态和表面态的数量和性质对金属半导体接半导体接触中,电子的传输和转移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实现,如热
电子发射、隧道效应、光电导等。这些机制在金属半导体接触中的具体
作用取决于材料和接触条件。
PART 03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性质
REPORTING
光学性质
反射和透射
01
金属半导体接触对光的反射和透射特性与入射光的波长、金属
和半导体的种类以及接触面的微观结构有关。
光吸收
02
金属半导体接触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系数取决于金属
和半导体的种类以及费米能级差。
光电效应
03
当金属半导体接触受到光照时,会产生光电效应,即光生电流
或电压的现象。
热学性质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电子器件
1 2
晶体管
金属半导体接触在晶体管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 控制金属与半导体的接触电阻,实现电流的放大 和开关功能。
集成电路
在集成电路中,金属半导体接触被用来连接不同 半导体器件,实现电路的逻辑运算和信号处理。
3
太阳能电池
金属半导体接触在太阳能电池中用于吸收光能并 将其转换为电能,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目前,金属半导体接触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探索最佳的金属材 料和制备工艺,以提高器件性 能和稳定性。

金属-半导体接触

金属-半导体接触

金属-半导体接触1.金属与半导体接触概论以集成电路(IC)技术为代表的半导体技术在近十几年来已经取得了迅速发展,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信息科技进步,没有哪一种技术能像它一样,带来社会性的深刻变革。

半导体技术的实现依赖于半导体的生产与应用,而在半导体的应用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半导体与金属电极的接触。

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铝-硅接触就是典型的实例。

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一种是具有整流特性的肖特基接触(也叫整流接触),导体中的电子将向金属转移,使金属带负电,但是金属作为电子的的“海洋”,其电势变化非常小;而在半导体内部靠近半导体表面的区域则形成了由电离施主构成的正电荷空间层,这样便产生由半导体指向金属的内建电场,该内建电场具有阻止电子进一步从半导体流向金属的作用。

因此,金属与半导体接触的内建电场所引起的电势变化主要发生在半导体的空间电荷区[2],使半导体中近表面处的能带向上弯曲形成电子势垒;而空间电荷区外的能带则随同E FS一起下降,直到与E FM处在同一水平是达到平衡状态,不再有电子的流动,如图1.1.3。

图1.1.3:W M>W S的金属与N型半导体接触前后的能带变化,(a)接触前(b)接触后相对于E FM而言,平衡时E FS下降的幅度为W M-W S。

若以V D表示这一接触引起的半导体表面与体内的电势差,显然有qV D=W M-W S(1.1)式中,q是电量,V D为接触电势差或半导体的表面势;qV D也就是半导体中的电子进入金属所必须越过的势垒高度;同样的,金属中的电子若要进入半导体,也要越过一个势垒。

高度为式1.2,式中,qφM极为肖特基势垒的高度。

qφM=W M-χ=qV D+En(1.2)当金属与N型半导体接触时,若W M>W S,则在半导体表面形成一个由电离施主构成的空间电荷区,其中电子浓度极低,对电子的传导性极低,是一个高阻区域,常被称为电子阻挡层。

(2)金属与N型半导体接触,W M<W S时若W M<W S,由于金属与半导体的费米能级不平衡,电子将从金属流向半导体,在半导体表面区域形成负电荷空间区。

12第四章MS结

12第四章MS结
半导体器件物理
第四章
金属 — 半导体结
1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半导体器件物理
引言
• 金属—半导体形成的冶金学接触叫做金属—半导体结(M-S结)或金属-半导体 接触。把须状的金属触针压在半导体晶体上或者在高真空下向半导体表面上蒸 镀大面积的金属薄膜都可以实现金属—半导体结,前者称为点接触,后者则相 对地叫做面接触。 • 金属—半导体接触出现两个最重要的效应:其一是整流效应,其二是欧姆效应。 前者称为整流接触,又叫做整流结。后者称为欧姆接触,又叫做非整流结。 • 非整流结不论外加电压的极性如何都具有低的欧姆压降而且不呈整流效应。这 种接触几乎对所有半导体器件的研制和生产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所有半 导体器件都需要用欧姆接触与其它器件或电路元件相连接。
2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半导体器件物理
4.1 肖特基势垒
4.1.1 肖特基势垒的形成(考虑金属与N-半导体)
qS -半导体功函数 qS qm
的。
qm -金属的功函数
S -半导体的电子亲和势。
假设半导体表面没有表面态,接触是理想的,半导体能带直到表面都是平直
3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 在实际的M-S接触中,当E0>EF时,界面态的静电荷为正,若E0<EF时 ,界面态的静电荷为负。
6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半导体器件物理
4.3 镜像力对势垒高度的影响 镜像力降低肖特基势垒高度(肖特基效应):
q2 q2 F 2 16k0 x2 4k0 2x
镜象力引起的电子电势能为:
23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Ei x EF Ei x Ei 0 Ei 0 EF q ( x ) KT n(x) n i e xp n0e( x ) VT ni e xp n0e KT KT

第7章 金属半导体接触和MIS结构分析

第7章 金属半导体接触和MIS结构分析

内建电场的方向N型半导体指向金属。与p-n结一样,产生了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表面势垒。又称电子阻挡层(容易形成肖特 基接触)。达到平衡后,空间电荷漂移与扩散平衡,净电荷为零, 净电流也为零,接触电势差为属的功函数小于N型半导体的功函数,即金 属的费米能级高于半导体的费米能级,同样的分析可得, 金属中的电子向半导体流动,在金属一侧带正电(一层 高密度的空穴层),半导体一侧形成带负电一定厚度的 电子积累区,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电子高导电率的空间 电荷区,成为电子高导区,又称反阻挡区。 (容易形 成欧姆接触)
接触后,虽然金属的电子浓度大于半导体的电子浓度,但金 属的费米能级远低于半导体的费米能级,所以,电子向金属扩散, 使金属表面电子浓度增加,带负电;另一侧的半导体表面,则带 正电。半导体和金属保持电中性,正、负电荷数相等,构成了一 个统一的电子系统,具有共同的费米能级,提高了半导体的电势, 降低了金属的电势。 电子从半导体流向金属后,在半导体表面留下一定厚度的正 电层(施主离子),而流向金属的电子,由于正电离子的静电吸 引,集中分布在接触界面层的金属一侧,与施主离子一起,形成 了一定厚度的空间电荷区,从而形成了内建电场。
金属材料的功函数Wm 金属材料作为导体,通常没有禁带,自由电 子处于导带中,可以自由运动,导电能力强。在 金属中,电子业服从费米分布,与半导体一样, 在0K时,电子充满费米能级(Efm)以下的能级, 费米能级以上的能级全空。当温度升高时,电子 吸收能量,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而极少的高 能级电子吸收了足够的能量后,可跃迁到金属体 外。 一个金属电子跃迁到体外所需要的最小能 量Wm为: Wm=E0-Efm 一般金属的功函数只有几个电子伏特,铯最 低(1.93eV),铂最高(5.36eV)
半导体材料的功函数Ws 同样,对于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从导带, 或价带跃迁到体外,也需要一定的能量.Efs是半 导体的费米能级。

第四讲 金属半导体接触和MIS结构..

第四讲 金属半导体接触和MIS结构..

15
内建电场方向
N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
Wm>Ws
S-M
阻挡层 反阻挡层 (欧姆接触)
反阻挡层 (欧姆接触) 阻挡层
Wm<Ws
M-S
16
解决办法

形成反阻挡层(引起需要的载流子顺利通过界面) 半导体表面形成重掺杂层,势垒区宽度变得薄,电子 通过隧道效应产生相当大的隧道电流,当隧道电流占 主导地位时,电流具备双向导通性,接触电阻可以很 小,并且可以忽略,可以用作欧姆接触。
P N

1 PN结的形成
在一块本征半导体在两侧通过扩散不同的杂质, 分别形成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此时将在N型半 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结合面上形成如下物理过程: 因浓度差 多子的扩散运动由杂质离子形成空间电荷区 空间电荷区形成内电场 内电场促使少子漂移 内电场阻止多子扩散
1 PN结的形成
2 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
PN结的单向导电性只有在外 加电压时才会表现出来
(一)、PN结加正向电压 P-正, N-负。正向电压或正向偏置(简称正偏)
耗尽区
扩散运动大于漂移运动
多数载流子形成的扩 散电流起支配作用
正 向 电 流 IF

外电场
内电场 U UB-U

少数载流子形成的漂 移电流方向相反,很 小,可忽略。
E0
EF
金属功函数 半导体功函数
Wm E0 ( EF ) m
Ws E0 ( EF ) s
11
MS结构形成的本质



任何两种相接触的物质的费米能级(或者严格意义上来说 化学势)必须相等。(不患寡而患不均) 接触金属和半导体会有不同的功函数 当两种材料相接触时,电子会从低功函的一边流向高功函 的另一边,电子从费米能级高的一边流向费米能级低的 一边直到费米能级相平衡。 费米能级高的一方为电子输出方,随着电子的输出和迁移, 其表面留下一定厚度带正电的施主离子 输出到对方的电子则会被这些正电离子吸引,聚集在另一 侧的边缘,形成内建电场。 内建电场方向从费米能级高的一边指向低的一边。 整个金属-半导体系统保持电中性,输出电子的一方电势 升高,聚集电子的一方电势降低

半导体物理金属半导体接触

半导体物理金属半导体接触

半导体物理金属半导体接触半导体物理中的金属半导体接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金属和半导体之间的界面现象和电子输运过程。

金属半导体接触在半导体器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例如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和光电二极管等。

了解金属半导体接触的特性和行为对于理解和优化半导体器件的性能至关重要。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基本原理是金属和半导体之间的电子能级对齐。

在金属中,电子能级是连续的,而在半导体中,电子能级是分散的。

当金属与半导体接触时,金属的导带和半导体的导带会发生能级的重叠,形成能带弯曲。

这种能带弯曲会导致金属的电子向半导体中流动,形成电子注入。

同时,金属和半导体之间会形成能带弯曲敏感的空间电荷区,也称为肖特基垒。

肖特基垒的形成使得金属半导体接触具有整流作用。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性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金属和半导体材料的选择、接触面积和温度等。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电流输运机制可以通过肖特基势垒理论来解释。

根据肖特基势垒理论,金属半导体接触的电流主要由两个成分组成:扩散电流和漏电流。

扩散电流是由肖特基垒两侧载流子的扩散引起的,而漏电流是由肖特基垒两侧的载流子隧穿引起的。

通过调节金属半导体接触的参数,可以控制扩散电流和漏电流的大小,从而优化器件的性能。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界面特性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界面特性包括接触电阻、势垒高度和界面态等。

接触电阻是衡量金属半导体接触电流输运效率的重要参数,它取决于金属和半导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质量。

势垒高度是指肖特基垒的高度,它对电流输运和器件性能有重要影响。

界面态是指金属和半导体接触处的能级不连续性引起的局部能级,它对电子输运和界面反应有显著影响。

在半导体器件中,金属半导体接触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器件的性能。

为了提高器件的性能,研究人员通过优化金属半导体接触的材料和结构,以及控制界面特性来改善器件的性能。

例如,通过引入衬底工程技术和金属工程技术,可以减小金属半导体接触的接触电阻和势垒高度,提高器件的性能。

半导体物理MS接触习题参考答案

半导体物理MS接触习题参考答案
q 2 Ei Fi d d 16 Si 2 16 Si x x x

q 2
以空穴为例,空穴能量为:
E ( x) qs ( x) q2 16 Si x
势垒降低后的图如下所示:
(C) 如果在 M/S 界面半导体 Si 禁带中距价带 1/3Eg 的位置存在无穷大的界面态密 度,则费米能级被钉扎(pinned)在距价带 1/3Eg 处,势垒高度满足:

电中性条件:
din dx

x xn
dip dx
x xp
0
qNd xn qNa x p ,得
解泊松方程得:
xn N a xp Nd
qN d ( x ) ( x xn ) 2 in ( xn ) ( xn x 0) in 2 n ip ( x) qN a ( x x p ) 2 in ( x p ) (0 x x p ) 2 p

泊松方程:
qN d qN a
( xn x 0) (0 x x p )
d 2in qN d 2 n dx 2 d ip qN a dx 2 p
( xn x 0) (0 x x p )
在 x xn 和 x x p 处电场为零,即:
则:
qN d 2 in in ( xn ) in (0) 2 xn n ip in (0) in ( x p ) qN a x p 2 2 p ( xn x 0) (0 x x p )
qN d 2 x xn p N a p in 2 n n 有: ip qN a x 2 x p n N d n p 2 p

第4章_金属半导体结

第4章_金属半导体结

J RT e J0 e

2 b VT

V VT
1

e
V VT
1

(4-5-15)
J RT e J0 e
其中

2 b VT

V VT
1

e
V VT
1

J 0 R * T 2 e b VT
R* 4m * qK 2 h 3
R*称为有效理查森常数,它是在电子向真空中发射时的 里查森常数中,用半导体电子的有效质量代替自由电子 质量而得到的。代入有关常数,最后得到
E0为真空中电子的能量, 又称为真空能级。
E0
qm
(EF)m 功函数大小标致电子在金属中被束缚的强弱
2、半导体的功函数
E0
E0不费米能级之差称为半导体 的功函数。
χ
qs
En
Ec
(EF)s
即:qs E0 ( EF ) s
用Χ表示从Ec到E0的能量间隔:
Ev
s E0 Ec
qs En
接触后电势差 以半导体体内中性区为零 电势点,半导体表面不体 内电势丌相同
0 m s
s 0 s m
qN DW =2
2
半导体一边的势垒高度为:
q0 qm qs
金属一边的势垒高度为:
qb q0 En qm qs En qm
由上图可以看出,载流子可以自由的通过仸 何一斱,这种MS结为非整流结。
应用:半导体器件中利用电极进行电流的输入和输出 就要求金属和半导体接触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在超 高频和大功率的器件中,欧姆接触是设计和制造的关 键。
实现:丌考虑表面态的影响,金半接触形成反阻挡层, 就可以实现欧姆接触。实际中,由于有很高的表面态, 主要用隧道效应实现半导体制造的欧姆接触。

第十四章MS接触和肖特基二极管

第十四章MS接触和肖特基二极管
结论:Wm<Ws形成欧姆接触 实际要形成欧姆接触时,要求半导体重掺杂,使空间电荷层 很薄,发生隧道穿透。
7.1 金属和半导体接触及其能带图
欧姆接触能带图
7.1 金属和半导体接触及其能带图
金 属 和
p
型 半 导 体 接 触 的 平 衡 态 能 带 图
整流接触
欧姆接触
7.1 金属和半导体接触及其能带图
7.2 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的整流理论
外加电压后,金属和半导体的费米能级不再相同, 二者之差等于外加电压引起的电势能之差。
金属一边的势垒不随外加电压而变,半导体一边, 加正偏,势垒降低,反偏势垒变高。
7.2 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的整流理论
WM>Ws,整流接触
正偏,半导体势垒高度变低,电子从S注入M, 形成净电流I,I随VA的增加而增加。
金属一边的势垒高度:
E( C 界面) EFM Wm
ns EFM EV (界面)
(EC
EV)(Ec
(界面) EF

M
Eg Wm
7.1 金属和半导体接触及其能带图
结论
Wm>Ws Wm<Ws
n形半导体 p形半导体 整流接触 欧姆接触 欧姆接触 整流接触
例2:受主浓度为NA=1017cm-3的p型Ge, 室温下的功函 数是多少?若不考虑界面态的影响,它与Al接触时形 成整流接触还是欧姆接触?如果是整流接触,求肖特
元素 Si Ge
GaAs AlAs
亲和势(eV) 4.05 4.13 4.07 3.5
7.1 金属和半导体接触及其能带图
Ws Wm
金属
N型半导体
金属和n型半导体接触前的平衡态能带图
7.1 金属和半导体接触及其能带图

半导体物理金属半导体接触

半导体物理金属半导体接触
能带弯曲
金属和半导体的费米能级在接触处会发生重合,这是金属半导体接触能带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
费米能级
在金属半导体接触中,载流子可以从金属注入到半导体中,或者从半导体注入到金属中,这取决于两者的费米能级和功函数。
载流子注入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能带结构
隧道电流
01
在金属半导体接触中,隧道电流是一种重要的电流传输机制。当金属和半导体的费米能级相差较小时,电子可以通过隧道效应穿过势垒,形成隧道电流。
研究意义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对其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金属半导体接触的物理机制和优化技术,可以推动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技术进步,为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02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基本理论
当金属与半导体接触时,由于金属和半导体的功函数不同,会导致能带弯曲。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化学稳定性
04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制备技术
在真空条件下,通过加热蒸发材料,使其沉积在半导体表面形成金属薄膜。
真空蒸发镀膜
利用高能粒子轰击金属靶材,使金属原子溅射出来并沉积在半导体表面。
溅射沉积
通过离子束将金属离子注入到半导体表面,形成金属薄膜。
离子束沉积
物理制备技术
利用电解原理,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电流作用,使金属离子在半导体表面还原成金属并沉积。
热电子发射
02
当金属和半导体的费米能级相差较大时,电子可以通过热电子发射穿过势垒,形成热电子电流。
直接隧穿和间接隧穿
03
根据隧道效应的性质,金属半导体接触的电流传输可以分为直接隧穿和间接隧穿两种机制。Biblioteka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电流传输机制

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后费米能级一样吗

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后费米能级一样吗

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后费米能级一样吗1. 引言1.1 金属与半导体的能级特性金属和半导体是两种在电子能带结构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的物质。

金属通常具有高导电性和良好的电子流动性,其能带结构呈现连续的态密度分布,电子几乎填满了费米能级以下的能级,而在费米能级以上则存在着大量空缺态,使得金属能够轻易导电。

相比之下,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则具有明显的带隙,使得其电导性较差。

在绝对零度下,半导体的价带全满,导带空缺,费米能级处于带隙中。

金属与半导体的能级特性差异导致它们在接触时会发生电荷转移和费米能级的调整。

当金属与半导体接触时,由于费米能级一致性原则,两者之间的费米能级会趋于一致。

在接触处形成的Schottky接触或Ohmic接触会导致电子从金属流向半导体或者从半导体流向金属,最终使得两者之间建立起稳定的电荷平衡态。

1.2 费米能级的定义费米能级,又称费米面能级或费米面,是固体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在热平衡时,电子系统中电子的能级达到50%的概率,也就是说费米能级是将电子分布的概率分为两等分的能级。

通常情况下,费米能级是指在零度时电子能级最高的能级。

在绝对零度时,费米能级以下的所有能级都被电子所填满,而费米能级以上的能级则为空。

费米能级在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电子的导电性质,还决定了物质的电子输运、化学反应等性质。

在金属中,费米能级通常位于导带底部,这意味着金属中的电子能够自由传导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而在半导体中,费米能级则位于禁带中部,处于导带和价带能级之间,这使得半导体表现出了半导体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但电阻相对较大。

费米能级的位置不仅取决于材料的性质,还受到温度、掺杂等因素的影响。

在研究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后费米能级的调整过程中,费米能级的定义和性质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费米能级的理解,可以更好地解释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后电子态的变化和界面特性的形成。

2. 正文2.1 金属与半导体接触的费米能级调整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后费米能级调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现象,它直接影响着材料的电子输运性质和器件的性能。

《金属半导体接触》课件

《金属半导体接触》课件

蒸发法:通过加热金属或半导体材料使其蒸发,然后在真空中 沉积在半导体表面
溅射法:利用高能粒子轰击金属或半导体材料,使其溅射到半 导体表面
化学气相沉积法:通过化学反应将金属或半导体材料转化为气 体,然后在半导体表面沉积
离子注入法:将金属或半导体材料离子化,然后注入到半导体 表面
外延生长法:在半导体表面生长一层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形成 金属半导体接触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 体之间的物质,如硅、锗等
金属和半导体接触时,会产生接触 电阻,影响器件性能
金属半导体接触:金属与半导体之间的接触 形成原因:金属与半导体之间的电荷转移 形成条件:金属与半导体之间的电势差 形成过程:金属与半导体之间的电子或空穴的转移
半导体器件的基础:金属半导体接触是半导体器件的基础,决定了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材料性质:金属半导体接触的电导和热导还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如材料的导电性和热导 性等
光电导效应:金属半导体接触在光照下产生光电流 光生伏特效应:金属半导体接触在光照下产生光电压 光致电阻效应:金属半导体接触在光照下电阻发生变化 光致热效应:金属半导体接触在光照下产生热量,影响接触性能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 制备方法
离子注入技术:将离子注入半导体表面,形 成掺杂层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利用化学反应,在半导 体表面形成薄膜
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利用物理方法,在半导 体表面形成薄膜
化学机械抛光技术:利用化学和机械作用, 对半导体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 应用
半导体二极管: 金属半导体接 触作为二极管 的电极,实现 电流单向导通
金属半导体接触的 研究进展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 和热导率,可作为新型金属 半导体接触材料

半导体物理第七章半导体和金属的接触

半导体物理第七章半导体和金属的接触

EC
EF
EV
p (0 )=p0
⎛ exp ⎜

qVD k0T
⎞ ⎟ ⎠
>
p0
扩散
M
n−S
漂移
一、少数载流子的注入
在正向电压作用下,金属和n型半导体接触使得半导体中空穴浓 度增加的现象称为少子的注入。
实质上是半导体价带顶部附近的电子流向金属,填充金属中EF 以下的空能级,而在价带顶附近产生空穴。
注入程度:
<1>正向电压: J= J ST
⎛ exp ⎜

qV k0T
⎞ ⎟ ⎠
<2>反向电压: J = − J ST
− J ST
Ge、Si、GaAs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较大的平均自由程, 主要是热电子发射。
整流理论对比
扩散理论
热电子发射理论
¾厚阻挡层 ¾电流源于半导体一侧电子的 漂移或扩散
J
=
J SD
⎡⎛ ⎢exp ⎜ ⎢⎣ ⎝
中的电子数:
⎪⎩vz ~vz + dvz
( ) dn'
=
n0
⎛ ⎜ ⎝
mn∗
2π k0T
3
⎞2 ⎟ ⎠
⎡ exp ⎢−
⎢⎣
mn∗
vx2 + vy2 + vz2 2k0T

⎥ ⎥⎦
dvx
dvy
dvz
三、热电子发射理论
能够运动到M-S界面的电子数为:
( ) vxdn'
=
n0
⎛ ⎜ ⎝
mn∗
2π k0T
扩散方向与漂移方向相反
无外加电压: 扩散与漂移相互抵消——平衡; 反向电压: 漂移增强——反偏; 正向电压: 扩散增强——正偏

第13讲 金属-半导体接触和MIS结构.

第13讲 金属-半导体接触和MIS结构.

• •
• 7.2 欧姆接触 • 欧姆接触:电流和电压关系遵循欧姆定律,欧姆接触 好坏的参量是特征电阻,又称接触电阻。(好的接触,特 征电阻小于10-7 Ώ.cm) • 金属的功函数小于N型半导体的功函数、金属的功函 数小于P型半导体的功函数,形成高电导区(反阻挡层)。
N型半导体
金属的功函数小于N型半导体的功函数

• 肖特基二极管(SBD)

具有整流效应的金属-半导体接触,称 为肖特基接触。 • 以此为基础制成的二极管称为肖特基二 极管(SBD),它比一般的半导体二极管 特性更好。
• • • • • • •
肖特基二极管(SBD)特性: (1)高频性能好,开关速度快 SBD电流取决于多数载流子的热电子发射;(功函数差) P-N结电流取决于非平衡载流子的扩散运动。(浓度差) SBD:不发生电荷存储效应; P-N结:电荷存储效应。 电荷的积累和消失需要时间,限制高频和高速器杂接触 • 金属与半导体的接触处,扩散或合金法,掺入 高浓度施主或受主杂质,构成金属-N+-N或金属P+-P结构,形成高掺杂接触。 • 流过金属-N+-N接触电流主要是电子电流,空 穴电流小,非平衡载流子(空穴)注入可忽略。 • 接触处存在势垒,掺杂浓度高,势垒宽度薄, 容易发生电子的隧道穿透,不能阻挡电子运动, 实现欧姆接触。 • 大多采用高掺杂接触。

理论上,选择功函数比N型半导体的功函数 小、功函数比P型半导体的功函数大的金属,形 成高电导区(反阻挡层),阻止整流作用。

• •

• •
实际工艺,常用的欧姆接触制备技术有:低势 垒接触、高复合接触、高掺杂接触。 (1)低势垒接触 选择功函数与半导体的功函数接近的金属, 接触势垒小,足够载流子互相进入,整流效应小。 金与P型硅势垒高度0.34 eV,Pt与P型硅势垒高 度0.25 eV。 (2)高复合接触 金属与半导体的接触面附近,引入复合中心 [打磨(缺陷)、Cu、Au、Ni合金扩散(杂质)], 形成高复合接触,复合掉非平衡载流子,没有整 流作用。

功函数之差

功函数之差

功函数之差
很早学的,快忘了都。

大概就是金属(Metal)和半导体(Semiconductor)接触(MS接触)的时候,两边电势不同,可以分为4种情况。

先简单说明下别的:功函数,就是E0(电子能量)和Ef (费米能级)能量只差,就是电子在介质内部逸出到介质之外需要的能量。

记金属功函数为Wm=E0-(Ef)m,半导体功函数为Ws=E0-(Ef)s所谓的4种情况就是n型半导体:Wm>Ws;Wm<Wsp型半导体:Wm>Ws;Wm<Ws当金属和半导体接触时,由于电子系统统
一,两边费米能级持平。

以n型半导体,Wm>Ws这种情况为例:因为Wm>Ws,所以(Ef)m<(Ef)s,即电子容易从半导体流向金属,使半导体表面带正电,金属表面带负电。

接触的时候产生了电势差
Vd=Vm-Vs=(Ws-Wm)/q。

简单来说,金属-半导体功函数差导致了它们在接触后界面的电势差,由于这个电势差的存在,一般的MS结会具有特定方向的整流特性(例如金属和n型半导体结,导通电流只能从金属流向半导体);而更重要的是,对于重参杂半导体,由
于势垒区宽度变得很薄,会有隧道效应,结果就是刚才说的整流特性失效,这种接触称为欧姆接触。

这里一般ms结的整流特性和欧姆接触结的特性对集成电路制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呃。

不知道明白了没有啊~~。

MS-2

MS-2

Vs0 VA 压提高到使半导体到金属的电子流可以忽
qns
qVD VA
略不计时,反向电流将趋于饱和值。
EFM qVA
EC 0 EFS
(b) VA<0时金半接触能级图
V
电流电压特性在正反电压条件下差别显著 “整流作用”
2.1 非平衡态金半接触能级图
(4)金属-p型半导体接触能级图(Wm<Ws)
q ps
2.1 非平衡态金半接触能级图
(3)外加电压VA<0金属-n型半导体接触能级图(Wm>Ws)
Vs 0
反向偏置VA:
qns
qVD
EC 0
EF
V
(a) VA=0时金半接触能级图
EFM EFS qVA
qVD VA
JS-M减小,形成一股很小的由半导体到金
属的反向电子电流(JM-S - JS-M)。当反向电
qVD VA
EC EFS qVA
Vs0 VA
势垒高度qns保持不变。
0
➢电流JS-M增大,JS-M> JM-S,形成从金属到
半导体的正向电流:由n型半导体中多子Biblioteka V 构成,随外接电压的增大而上升。
(b) VA>0时金半接触能级图
➢正向偏置:通常指使半导体中势垒降低 的偏置。本例中为金属接电源正极。
这个由于接触而产生的电势差称为接触电势差。 对于本例,符号为负。
1. 金属半导体接触能带图
紧密接触时 电荷绝大部分分布在两个靠近的表面附近。 金属自由电子密度高,电荷分布在一个原 子薄层;半导体中电荷分布在一定厚度的 表面层中,该带电薄层称为空间电荷区。 空间电荷区内,电场从表面到内部逐渐减 弱,表面和体内产生相对电势差,能带随 之弯曲。常称空间电荷区两端或半导体表 面和内部之间的的电势差为表面势。 接触电势差一部分降落在金属和半导体表 面之间,另一部分降落在半导体表面的空 间电荷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φM,半导体的功函数为φS,亲和势为χ
热平衡情形下,M和S之间电子的运动达到动态平衡。 热平衡时,电子从1到2(F1→2)和从2到1(F2 → 1 )的 流量应该相等,即 F1 → 2=F2 → 1 fD1g1(1-fD2)g2=fD2g2(1-fD1)g1 fD1= fD2 则 Ef1=Ef2
其中fD1和fD2为电子的费米分布函数,g1和g2为电子的态密度
qφ B = q (φ M − χ )
qφi = qφ B − (EC − E f ) = q(φM − φS )
§6.1 金属/半导体接触
6.1.4 理想肖特基(Schottky)势垒 半导体表面电子的再分布和半导体表面势的形成,与金属的 功函数相关。M/S之间形成的肖特基势垒通常会形成如下图 所示的特征。
§6.1 金属/半导体接触
6.1.2 M/S接触的形成 M/S结构通常是通过在干净的半导体表面淀积金属而 形成。利用金属硅化物(Silicide)技术可以优化和 减小接触电阻,有助于形成低电阻欧姆接触。
§6.1 金属/半导体接触
6.1.3 理想M/S接触的平衡能带图 1. 热平衡条件:形成统一的费米能级,即Ef = Const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说明,任意半导体系统 在达到热平衡时,费米能级在空间范围内保持平直, 即Ef=常数。相关的能带图特征,在非均匀掺杂的半 导体系统(PN结)中已有演示。这一法则在两种不同 类型的材料接触形成的系统中仍然适用。 考虑两种材料:金属(M)与半导体(S)形成接触 ,设其各自费米能级分别为Ef1和Ef2。金属的功函数为
6.3.2偏置的肖特基二极管的电容特性 外加偏置为VA时,耗尽区上有:
Q = A 2 qε Si N d (φ i − V A )
q ε Si N d dQ C = = A dV 2 (φ i − V A )
2 (φ i − V A ) 1 = 2 C q ε Si A 2 N d
§6.3 肖特基二极管的偏置及其IV特性 6.3.2偏置的肖特基二极管的电容特性
M/S接触(Contact)为金属(M)与半导体(S)接触形成的 基本结构,通常形成肖特基势垒 (Shottky Barrier),其中肖特 基势垒是M/S肖特基接触的主要特征。在特定的条件下M/S接 触可形成欧姆(Ohmic)型接触。 影响肖特基势垒的因素有:金属和半导体的功函数、金属感应 的镜像电荷产生的镜像势、界面的陷阱态能级及其密度等 6.1.1 M/S接触的应用领域 •在金属与半导体之间实现低电阻的欧姆接触,可为半导 体器件之间的连接提供的低阻互连 •作为整流结(肖特基势垒)器件(肖特基二极管)使用
− q2 Eim = ∫ Fim dx = 16πε Si x x

§6.2 实际肖特基势垒高度的调制
6.2.1 M/S中的镜像力和镜像力引起的势垒降低 假设在不考虑镜像力时,电子的能量为:
Es = − qΦ S ( x) = EC ( x) = Ei ( x)
其中EC(x)是导带在x的能量( 势能)。根据电势叠加原理, 考虑镜像力引起的能量因素后 ,总能量为:
镜像势
E = Eim + Es
E ( x) = − qΦ S ( x) − q2 16πε Si x
半导体 金属
§6.2 实际肖特基势垒高度的调制
6.2.1 M/S中的镜像力和镜像力引起的势垒降低 镜像势极 大点xm 镜像势极值点处在半导体内部,其位置和大小 由下式决定: q xm = dE ( x) / dx x = xm = 0 16πε Siξ m 其中 ξ 表示电场 ξ m = 势垒降 低量
dEC ( x) dx
x = xm
镜像势引起的势垒降低量下式决定:
Δφ = qξ m = 2 xm 4πε Si
上面的结果导致在反向偏置下势垒有所降低而在正向 偏置下略有增大,通常Δφ 很小,Δφ ≈ 25 − 50mV 但它和φB 成指数关系,因而不可忽略。
§6.2 实际肖特基势垒高度的调制
6.2.2 M/S接触中的界面(表面)态及其对势垒高度的调制 前面所说的功函数差指的是理想的金属半导体二极管情形。 实际上,M/S界面态(Si表面态)往往也会影响肖特基特性。
第六章 金属/半导体(M/S)接触(Contact)
本章我们将介绍金属与半导体接触的能带特征以及载流子在 M/S结构中的输运规律。
§6.1 金属/半导体接触和肖特基势垒 §6.2 实际肖特基势垒高度的调制 §6.3 肖特基二极管及其IV特性 §6.4 M/S的欧姆接触 §6.5 异质结
§6.1 金属/半导体接触和肖特基势垒
表面态的存在使得接触界面处产生界 面电荷陷阱作用(和前面考虑的产生-复 合中心相似),影响表面势和势垒高度, 费米能级 Ef 可能会偏移理想情况。界面 陷阱态可分为施主和受主型两类: 施主型:有电子填充时为电中性,无电子 填充时带正电; 练习题:在Si表面存在表面态, 其能级位于禁带中距导带1/3Eg 处,画出其平衡能带图。 受主型:无电子填充时为电中性,有电子 填充时带负电;
d 2ψ dξ q q [(n − p ) − (N d − N a )] ≈ − N d =− = 2 ε Si dx dx ε Si
从任意点 x 到 x=xd 积分得: 在 x=0 处,电场ξ 取最大值,为:
ξ (x ) = −
qN d
ε Si
( xd − x )
ξ max = −
qN d (xd − x )2 2ε Si
截距为 φ i ,斜率与 Nd 相关,如果 Nd 是位置的函数,可以 通过测量电容算出Nd (x)。
§6.3 肖特基二极管的偏置及其IV特性 6.3.3 肖特基二极管的IV特性
肖特基电流可能既包括热电子(Thermionic)电流又包括扩散电 流。基于两种观点可以建立各自的肖特基二极管输运理论讨论其IV 特性。其一是,假设热电子电流占主要成分,忽略扩散电流。
φBN = φM − x
φ BP = E g − φ M + x
§6.1 金属/半导体接触
6.1.5 M/S接触的电势分布和Poisson方程求解
为简单起见,做以下假设(耗尽近似):
1)忽略空穴浓度,p=0 2)在 x=0 到 x=xd的半导体表面势 的范围内,n=0 (耗尽近似) 3)当 x>xd 时,n=Nd(完全电离) 4)在空间电荷区总电荷为 Q=qNdxdA
q (φ −V A)
i
B
qV
qVA
A
正偏
反偏
外加偏置影响半导体的表面势及空间电荷区厚度,但不影响势垒高度。
§6.3 肖特基二极管的偏置及其IV特性
6.3.1 肖特基二极管的偏置
1938年,W. Schottky提出了基于整流二极管的理论,称为肖特 基二极管理论。这一理论以金属和半导体功函数差为基础,考虑 表面态的影响因素,用 φ B 代替 φ MS 来表示势垒
φBn ≈ 2 / 3Eg φBp ≈ 1/ 3Eg φi ≈ 2 3 Eg − (EC − E f )
实际上,由于很难对 Et 进行理论预测 (依赖于工艺), B 和 φ φ 通常需要通过实验进行测量 (将在下两节中进行分析)。
i
φ
Bn
≅ 2 / 3 Eg
φ
Bp
≅ 1/ 3 Eg
§6.2 实际肖特基势垒高度的调制
6.2.2 M/S接触中的界面态及其对势垒高度的调制 可以看出,由于表面 φ 态的钉扎效应, B 和 φ M
φ
φ
经常没有依赖关系。
Bn
金属和N型与P型半 导体分别组成的金属半 导体接触的势垒高度与
Bp
金属功函数的关系如左 图,每根线段上面点表 示N型势垒高度,下面
(Ref:S.Swirhun.PhD.Stanford Univ.1987)
电荷密度
2ε Siφi xd = qNd
电场
耗尽层电荷量为:
qN d
Q = qAxd N d = A 2qε Si N d φi
其中A为半导体耗尽区横 截面积
εSi
xd
电势
1 qN 2 d xd 2 εSi
等同于PN结的单边突变结的结果
§6.2 实际肖特基势垒高度的调制
实际测量的M/S肖特基势垒参数与理论结果不一致,为了解 释实验结果,人们探讨了各种可能影响和调整肖特基势垒 的因素,建立相应的理论。这些因素包括:
点表示P型势垒高度
§6.3 肖特基二极管的偏置及其IV特性 讨论:空间电荷区中准费米能级的变化 6.3.1 肖特基二极管的偏置
在半导体上施加外压,由于耗 尽区阻抗比金属和半导体体内 的阻抗都要大得多,所加外压 几乎全加在耗尽区上。
平衡态

s
φ
B

M

x
B

i

q (φ − V A)
i

B
§6.1 金属/半导体接触
2.金属和半导体中允态和填充态与能级位置的关系 金属半导体结 金属 半导体
=填充态=fD(E)g(E)
=允态=g(E)
金属的 Ef 在导带中,有很多自由电子 ;半导体的 Ef 在禁带中 ,价带近满、导带近空。
§6.1 金属/半导体接触
3. 热平衡情形下M/S接触的能带图 假设金属与半导体功函数差为: φMS = φM − φS 且一般情况下: φMS ≠ 0 当金属和半导体形成接触时,如果二者的功函数不同(费米 能级不等),则会发生载流子浓度和电势的再分布,形成肖 特基势垒。通常会出现电子从功函数小(费米能级高)的材 料流向功函数大的材料,直到两材料体内各点的费米能级相 同(即Ef =常数)为止。半导体体内载流子的再分布会形成 载流子耗尽或积累,并在耗尽区或积累区发生能带弯曲,而 在金属体内的载流子浓度和能带基本没有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