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白及、重楼)栽培技术_2
中药材白芨栽培技术规程
![中药材白芨栽培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7c890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2.png)
中药材白芨栽培技术规程一、引言白芨(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是中药材之一,具有补脾胃、祛湿化痰、健脾胃、利水湿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与此白芨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其栽培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总结白芨栽培的技术规程,帮助种植者更好地进行白芨的栽培工作。
二、生长环境白芨适生于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对土壤及气候要求较高。
栽培地选择应尽量选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水稻田、菜地等盐碱土地。
气候方面,白芨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的地区应有充足的降雨量和阳光照射。
白芨对光照的要求较高,适宜光照时间每天在8小时以上。
三、繁殖方式白芨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种子繁殖是指利用白芨的种子进行繁殖,适合在春季进行。
分株繁殖是指将成熟的田间白芨植株进行人工分株繁殖,适合在秋季进行。
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皆可采用单行栽植或条带栽植的方式,种植后需及时浇水保湿。
四、田间管理1. 地面准备:在进行白芨栽培前,需要进行地面的准备工作,包括开垦整地、施肥等。
2. 施肥:在白芨栽培的过程中,需要适时进行追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合理施肥有利于白芨的生长和发育。
3. 除草:在白芨生长期间,应及时进行除草工作,避免杂草对白芨的影响。
4. 病虫害防治:白芨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因此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防治。
五、收获加工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白芨植株生长达到成熟期后,可进行收获加工。
一般在秋季进行收获,应选择气候晴朗、无雨水的日子,将采摘的白芨进行切断、清洗、晾晒等加工工序,最终获得成品白芨。
六、总结白芨的栽培技术对于种植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注意生长环境选择、繁殖方式、田间管理和收获加工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本文所述的《白芨栽培技术规程》旨在为广大种植者提供参考,帮助种植者更好地掌握白芨的栽培技术,提高白芨的产量和质量。
中药材白芨栽培技术规程
![中药材白芨栽培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091cb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3.png)
中药材白芨栽培技术规程白芨,又称白芨草,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散瘀的功效。
白芨的栽培技术对于保证其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白芨的栽培技术规程,包括选地、繁殖、管理和采收等方面。
一、选地白芨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对土壤要求较高。
选地时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积水和过于酸碱的土壤。
同时,要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避免阴暗潮湿的环境。
二、繁殖白芨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种子繁殖是常用的方法,但由于白芨的种子较小,发芽率较低,所以需要进行种子处理。
可以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浸泡时间为24小时左右,然后晾干备用。
分株繁殖则是将成熟的白芨植株进行分株,每株保留2-3个芽眼,然后将分株移植到新的土壤中。
三、管理白芨的管理主要包括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白芨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也不能过度浇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一般情况下,每周浇水2-3次,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施肥方面,可以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有机肥的追施,每次施肥量为每平方米5-10公斤。
病虫害防治方面,白芨容易受到蚜虫和红蜘蛛的侵害,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四、采收白芨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当地上部分枯黄时即可进行采收。
采收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根部。
采收后,将白芨晾干,然后进行初步加工,去除杂质和不良部分。
最后,将白芨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
五、市场前景白芨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认可度提高,白芨的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好。
白芨可以用于制作中药饮片、药膏等,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同时,白芨还可以作为保健品的原料,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总结白芨的栽培技术规程对于保证其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选地、繁殖、管理和采收等方面的规范操作可以提高白芨的生长状况和药用价值。
随着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增加,白芨的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好。
希望本文对于白芨的栽培技术有所帮助,为中药材的种植和利用提供参考。
白芨种植技术和栽培要点
![白芨种植技术和栽培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2cf72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f.png)
白芨种植技术和栽培要点白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
在种植白芨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和要点,以确保白芨的品质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白芨的种植技术和栽培要点。
一、土壤要求白芨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pH值在6.5-7.5之间。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该避免在盐碱地、酸性土壤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上种植。
如果土壤质量不好,可以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和肥料,并进行灌溉和排水处理。
二、适宜的气候条件白芨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中。
在种植时,应该选择气温适宜、降雨充沛的季节,避免在干旱或者寒冷的季节种植。
在夏季的高温天气中,需要注意对白芨进行保湿和遮荫,以防止叶片受到烧伤。
三、繁殖方式白芨的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种子繁殖需要选用健康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后进行播种。
分株繁殖则是将成熟的根茎进行分割,然后进行移栽。
在进行繁殖时,应该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
四、栽培管理1.肥料施用在种植白芨时,需要注意肥料的施用。
在种植初期,应该施用有机肥料,如腐熟的鸡粪、牛粪等。
在生长期间,应该适量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促进白芨的生长和发育。
2.病虫害防治白芨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白粉病、叶斑病、蚜虫等。
在种植时,应该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者化学农药进行喷洒,同时保持通风和排水良好,避免病虫害的滋生。
3.灌溉和排水在种植白芨时,应该注意灌溉和排水。
应该避免过度浇水或者积水,同时保证白芨的根系充分吸收水分和养分。
4.采收和贮存白芨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当根茎逐渐变黄时就可以进行采收。
采收后应该进行洗净、晾干和贮存。
白芨应该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防止霉变和质量下降。
五、结语白芨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种植白芨需要注意土壤、气候、繁殖方式、栽培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种植过程中,应该注意科学管理,以确保白芨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也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保护环境和健康。
白芨栽培技术
![白芨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370a85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a.png)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白芨栽培技术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白芨栽培技术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白芨栽培技术(大纲)一、白芨概述1.1白芨的生物学特性1.2白芨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二、栽培环境与选址要求2.1栽培环境2.1.1气候条件2.1.2土壤条件2.2选址要求2.2.1地势与排水2.2.2光照与风向三、繁殖方法与种苗选择3.1繁殖方法3.1.1分株繁殖3.1.2种子繁殖3.2种苗选择3.2.1种苗质量标准3.2.2种苗处理与保存四、栽培管理与技术要点4.1栽培时间4.2栽培方式4.2.1地栽4.2.2栽培基质选择4.3栽植4.3.1栽植密度4.3.2栽植方法4.4田间管理4.4.1水肥管理4.4.2病虫害防治4.4.3修剪与疏苗五、采收与加工5.1采收时间与方法5.2加工与储存5.2.1加工流程5.2.2储存条件与方法六、白芨栽培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前景6.1经济效益分析6.2市场前景展望七、附则7.1常见问题解答7.2相关政策与法规7.3推荐阅读资料一、白芨概述白芨概述白芨(学名:Bletilla striata),又称刀豆花、山豆根,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兰科白芨属。
白芨原产于我国,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等地。
白芨植株高约20-50厘米,叶基生,呈带状,花紫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白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
![《白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1103e2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6.png)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白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白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白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一、白芨概述白芨的药用价值及经济意义白芨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其主要应用于中医药领域,被誉为“中药大熊猫”。
白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胃溃疡、痔疮出血等症状。
此外,白芨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备受关注。
由于白芨的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逐年上升,种植白芨具有良好的经济意义。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白芨等中药材的扶持力度,鼓励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因此,掌握白芨高效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白芨的生长习性及分布区域白芨生长习性喜阴湿、忌阳光直射,适宜在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林下、山谷潮湿处种植。
白芨对土壤要求较高,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
白芨种植周期较长,一般需要35年才能收获。
白芨分布区域较广,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如四川、贵州、云南、广东等地。
此外,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有分布。
随着中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白芨的种植面积也在逐渐增加,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二、白芨高效栽培技术白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地与整地、种苗繁殖、栽植时间与密度以及田间管理四个方面。
首先,选地与整地是白芨栽培的基础。
在土壤选择方面,白芨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
中药材白芨种植技术
![中药材白芨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98ecc2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b.png)
中药材白芨种植技术1. 引言中药材白芨,也被称为川白芨、白芨草,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尿、止血等功效。
白芨的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白芨的种植技术,包括选址、土壤要求、繁殖方式、种植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选址白芨适宜在海拔1000-2000米、年均气温10-20℃、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的地区种植。
在选址时,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过湿或过干的土壤。
3. 土壤要求白芨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壤土中。
土壤的pH值应在5.5-7.5之间,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在土壤改良时,可以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4. 繁殖方式白芨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4.1 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是常用的繁殖方式,适用于大面积种植。
选用成熟、健壮的种子,进行浸泡处理,提高发芽率。
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育苗盘或育苗床上,覆土约1-2厘米厚。
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发芽后,可以进行移栽,定植到田间地块。
4.2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适用于小面积种植或扩繁。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将其根茎分成若干个分株,每个分株应具有完整的根系和芽眼。
分株后,可以进行修剪,去除多余的根和茎叶。
将分株定植到田间地块,进行适当的浇水和管理。
5. 种植管理白芨的种植管理涉及到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5.1 浇水白芨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需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在生长期间,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增加浇水量,防止土壤干裂。
5.2 施肥白芨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因此需要适时施肥。
在栽培前,可以根据土壤的养分情况进行基础施肥,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在生长期间,可以进行追肥,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
5.3 病虫害防治白芨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白粉病、红蜘蛛等。
在种植过程中,要定期巡查植株,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中药材(白及、重楼)栽培技术PPT精选文档共60页
![中药材(白及、重楼)栽培技术PPT精选文档共60页](https://img.taocdn.com/s3/m/ecd578e42f60ddccdb38a04e.png)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Hale Waihona Puke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0
中药材(白及、重楼)栽培技术PPT精 选文档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如何种植重楼_重楼种植方式(2)
![如何种植重楼_重楼种植方式(2)](https://img.taocdn.com/s3/m/2125d8e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8.png)
如何种植重楼_重楼种植方式(2)重楼种植方式种子种植:用成熟的种子撒播或点播,播种两年后出苗,细苗达两年龄进行大田移栽,药材成材期约8——10年。
用鲜种种与用干籽种何种出苗率高,还在实践探索中。
根种种植:用带芽的根茎或根苗种植。
冬春两季用根茎种植,春天出苗,夏秋两季用根苗种植。
秋天种下后很快消苗(倒苗),次年春季出苗。
成材期由苗龄决定,一般为2——3年。
在当地,野生重楼的生长海拔在1800米——4000米的山区,为喜阴植物,成材期在8年甚至10多年,海拔越高,生长越慢。
进行人工种植后,出苗时间比野生者提前一两个月。
由于水分、光照、温度、土壤肥力等自然条件得到改善,生长速度比在山上生长的(野生)快两三倍,产量也能明显提高,我见过有人已种出单个鲜重达一两公斤的重楼。
重楼的栽培技术一、生长习性重楼喜欢生活在海拔500~3000米左右,气候湿润,雨量适当的林下蔽荫处。
一般种子萌发,根生长发育和顶芽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8℃~20℃,出苗为20℃,地上部植株生长为16℃~20℃,地下部根茎生长为14℃~18℃。
重楼生长要求蔽荫的环境,光照较强会使叶片枯萎。
一般种子萌发和幼苗阶段要求遮荫较好,而成熟前二年要适当减少遮荫增加光照,有利于次生代谢物和干物质的积累。
土壤含水量过低,易造成茎叶失水,根系干枯而死,而过高则易发生病虫害,根茎腐烂。
重楼宜生长在透水性好的微酸性腐殖土或红壤土中,粘重,易积水和板结的土壤不宜种植。
二、种植方法选地整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林下空地或坡地,旱地,土质为富含腐殖质的腐殖土或酸性红壤土,作为重楼种植基地。
重楼为多年生浅根作物,生长缓慢,根系少但较长,一般移栽第一年要将地深翻,有利于根系生长。
在冬季选择晴天,田块较干时翻耕,翻耕25厘米左右,翻耕时将土块打碎并捡去石块,杂草。
翻晒一两天后每公顷施入30~35吨腐熟的农家肥作积肥,平整作畦。
畦面宽12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25厘米,沟泥待下种后打碎铺在畦面上,沟要畅通,利于排水。
中药材重楼种植管理技术
![中药材重楼种植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078cbb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e.png)
一、种植地块选择1. 重楼喜温、湿、耐阴、惧怕霜冻及阳光直射,适宜选择在背阴坡地、河沟边等含腐殖质、有机质丰富的疏松砂质壤土种植。
2. 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块是最佳选择。
冬季选择晴天,地块较干时进行翻耕,深度约25厘米,将土块打碎,捡去石块、杂草。
3. 可利用林地、果园套种重楼,提高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二、整地施肥1. 整地后,每亩施入腐殖农家肥2000~2500公斤,同时选用杀虫、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
2. 平地做畦,按宽1.2~1.5米、高25厘米做畦,沟宽30厘米,畦周围沟沟相通,并有出水口。
三、搭建阴棚1. 重楼喜阴,人工栽培需采用阴棚种植。
棚高1.8-2米,四周桩固定,边缘桩子定牢,拉铁丝固定,铺盖遮阴度70-80%的遮阳网。
2. 遮阳网可收拢、展开,便于出苗遮阴,倒苗后收拢。
四、播种与移栽1. 播种:月上、中旬透雨后,在整好的墒面上以行距30~35厘米,株距20~25厘米打3~5厘米深的小浅塘,每塘下种2~3粒。
2. 育苗移栽:于4月上旬在有水潭的旱地或菜园地中选择苗床,翻挖土地前用五氧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然后把墒面整平整细后,在墒面开5厘米左右深的播种沟,在沟中按株距5厘米摆种,然后覆土3厘米,盖细粪2厘米,浇透水并覆盖地膜,1~7天即可出苗。
五、间苗补苗1. 种植在5月中、下旬对直播地进行间苗,同时查塘补缺。
2. 间苗前要先浇水,用木撬取苗,补苗时浇定根水,充分利用小苗,保证全苗和足够的密度。
六、中耕除草1. 重楼地上部分长势较弱,要特别注意松土除草。
2. 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暴雨多,土壤易板结,要及时排水防涝,要勤中耕、浅松土,随时注意清除杂草。
七、适时遮荫1. 重楼喜阴蔽、惧强光,全生育期均以进光度40~50%为好。
2. 出苗、移栽后就要采取遮荫措施,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遮阳网,没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插树枝遮荫的办法。
八、追肥培土1. 重楼有上面开花、下面块茎就膨大的生长规律,一般6月中、下旬到8月生长最快。
中药材白芨种植管理技术
![中药材白芨种植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6914e6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3.png)
一、选地整地1. 选地:白芨适宜在温暖、稍阴湿的环境下生长,不耐寒。
选择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
要求土壤为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
2. 整地:将土地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
若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或有机肥100公斤。
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
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二、繁殖方法1. 块茎繁殖: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
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保持土壤湿润。
2. 组培苗繁殖:大面积发展时可选用组培苗繁殖。
三、田间管理1. 中耕除草:白芨在田间管理中,除草要求严格。
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白芨苗出齐后,5-6月份进行除草。
除草时结合搂松畦面,浅锄,以免伤根。
2. 追肥:白芨喜肥,每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
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仍需防止杂草丛生。
3. 灌溉和排水:白芨喜阴,保持土壤湿润。
干旱时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
白芨怕涝,注意排水。
4. 防病虫害:定期检查白芨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四、收获与加工1. 收获:白芨一般在种植后3-4年收获。
选择晴天,挖出块茎,去除杂质,洗净。
2. 加工:将白芨块茎洗净,切片,晒干或烘干。
总之,中药材白芨种植管理技术要求严格,从选地、整地、繁殖到田间管理、收获与加工,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操作。
只有掌握好这些技术,才能保证白芨的品质和产量。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白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解析》
![《白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15b2c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6.png)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白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解析》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白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解析》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白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解析》一、白芨概述白芨,学名Bletillastriata,又称白及、白芨草、白芨花等,属于兰科植物。
白芨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栽培历史悠久,在我国多个地区均有种植。
本文将从白芨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价值两个方面进行概述。
白芨的生物学特性白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喜阴、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环境。
在自然条件下,白芨多生长在海拔50015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下等地。
白芨的生长发育周期较长,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需34年。
其根茎呈扁圆形,表面灰褐色,有环节状凸起,质坚硬,断面类白色,呈放射状结构。
白芨花期46月,果期79月。
白芨的应用价值白芨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主要成分为白芨胶,具有收敛止血、生肌、愈伤、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创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症状。
此外,白芨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用于园林绿化。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白芨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栽培前景广阔。
总之,白芨作为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植物,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
了解白芨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价值,对提高白芨栽培技术、发挥其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白芨栽培环境要求气候条件:白芨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
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生长。
同时,白芨对阳光的需求较高,应选择阳光充足或半阴的环境进行栽培。
中药材白芨的种植技术
![中药材白芨的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958433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7.png)
中药材白芨的种植技术白芨是一种有药用功效的中药植物,是我们常用的中草药,对许多病症多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药材白芨的种植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中药材白芨的种植技术1、选地整地。
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
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
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
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
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
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块茎繁殖较易。
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
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
亩用种苗100公斤,3、田间管理①中耕除草。
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白芨苗出齐后。
5---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除草。
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
②追肥。
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是要防止杂草丛生。
③灌溉和排水。
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
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白芨种植技术白芨不仅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外形美观,花色艳丽,也是很好的观赏植物。
花色有红白蓝黄粉等多个色系,可栽培与室内或庭院,都是很好的装饰植物。
白芨的花序呈轴状,少数为Z字状。
白芨种植技术讲究的是施肥和松土,白芨喜肥,块根肥大,若不注意保持根部透气良好很容易引起烂根。
白芨的块根常被磨为粉状作为生药,生药呈淡黄色,遇碘变蓝。
白芨种植技术并不难,于是不少家庭选择种植,一来气外表美观,再者其根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
白芨栽培技术(完整版)
![白芨栽培技术(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2b462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5.png)
白芨栽培技术(完整版)一、栽培时间根据白及的生物学特性,在不同种植地区、不同种植环境,种植时间也不一样,根据我们腾冲市多年的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无灌溉条件的种植地,每年的6-9月份为适宜,苗种植在雨水季节为宜,以利于加速生根。
有灌溉条件的种植地,全年均可种植。
二、基地的选择《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对中药材的种植产地的生态环境包括大气、水质、土壤环境等生态因子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此外,中药材生长环境的光照、温度以及土壤的化学性质、生物学特性等也在随时地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中药材的质量。
所以白及种植基地选择,毕竟是一种中药材,中药材的种植是要讲究道地性的,尽管目前还没有人对道地性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总结,但肯定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就来种植。
第一,要远离污染源,目前城市污染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最好能远离城市。
第二,根据白及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环境自然条件(气候、土壤、水资源等)。
第三,种植基地四周最好不要种植其他的农作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沙质土壤(或者透气、透水良好的腐质土壤)。
第四,应选择在交通方便山区、半山区、水源充足、电源便宜的地方。
第五,海拔宜在600-2200m之间,沙质土壤(或者透气、透水良好的腐质土壤)平坝地、沟谷、溪边及疏林下。
第六,选择阔叶林下、针叶林下,松树人工林、野生林下,树龄在5年以上,阴闭度0.3-0.5,松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土壤肥沃,腐殖质土层深的林地、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营造一个种植环境好的林地。
土壤湿润、腐殖土及肥沃的沙质壤土,要求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土地。
选择坡度<20°,坡向朝东或东南的山坡中下部地段。
林地坡度<6°,宜开挖深度30cm以上的排水沟,避免林地积水。
坡度>6°,可以顺着坡向起畦种植,不必开挖排水沟。
白及习性为喜生于阴凉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8℃生长旺盛,极端最高温36℃,极端最低温9℃,全年无霜冻。
中药材(白及、重楼)栽培技术 2
![中药材(白及、重楼)栽培技术 2](https://img.taocdn.com/s3/m/57fda87802768e9951e738f9.png)
律、掌握种植技术后再进行大面积扩种。
(六)捕捉信息,掌握销售最佳时机 • 根据自己的种植情况及时与本地各医院、药店联
系或与供种单位联系,及早采收交货。俗话说
“货多招得远客来”。如果是大面积种植,持久
发展下去就能引得客商上门求货。只要把握准销 售时机,绝对不会造成积压。
中药材(白术、重楼、白芨) 栽培技术
2013年5月
白术栽培技术
一、品种特性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状茎。为多年生草本,株 高30~80厘米。根状茎肥厚粗大,略呈卷状,灰黄色。叶互生,
茎下部的叶有长柄,叶片3深裂或羽状5深裂,边缘具刺状齿; 茎上部叶柄渐短,叶片不分裂,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头 状花序单生于枝端,管状花,花冠紫色。瘦果长圆状椭圆形, 稍扁,表面被绒毛,冠毛羽状。花期7~9月。白术喜凉爽气候, 怕高温多湿,根茎生长适宜温度为26-28℃,8月中旬至9月下 旬为根茎膨大最快时期。种子容易萌发,发芽适温为20℃左 右,且需较多水分,一般吸水量为种子重量的3-4倍。种子寿 命为1年。
状,粗可达3厘米,具多数环状结节,棕褐色,具多数须
根。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基部常带紫色。
重楼与独角莲的区别:
首先,独角莲和重楼是两种中药。 (1)独角莲块茎供药用,能祛风痰、逐寒湿、镇痉,治 头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跌打劳伤、肢体麻 木、中风不语、淋巴结核、蛇虫咬伤等。中药中的“白附 子”即系独角莲加工而成。该品有毒,宜慎用。 (2)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凉肝定惊。作于疔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 痛、惊风抽搐。(在云南的民间老百姓多用来治拉肚子以 及肠炎等症,像你知道的"云南白药"里面就含有这种植物, 同时云南也是这种植物较为集中的产地。)
中药材白芨栽培技术规程
![中药材白芨栽培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a908dc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f.png)
中药材白芨栽培技术规程一、引言中药材白芨,又名天麻、白芷,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以其根茎入药,具有祛风活络、清热解毒、镇痛、安神等功效,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白芨的产量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有必要对白芨的栽培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以保证其品质和安全性。
二、土壤和气候条件1. 土壤:白芨耐寒能力较差,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如松石土、黄壤、红壤等。
2. 气候:白芨适应性广,但对温度、湿度有一定的要求。
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为年均温度12-17℃,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的温和气候。
三、良种选择和繁殖1. 良种选择:选择生长势旺盛、外形整齐、无病虫害的良种进行繁殖。
应当选择经过育种改良的优良品种,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2. 繁殖方式:以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和植株培植繁殖相结合。
分株繁殖是主要方式,种子繁殖用于良种繁殖,植株培植繁殖用于快速扩大规模。
四、田间管理1. 地块选择:选择坡度适中、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为了减少病虫害发生,建议采用轮作种植。
2. 施肥:白芨栽培初期和大量地施于春季,以有益于增加根茎生长和吸收养分。
施肥主要应用有机肥料,有条件的地区可适量施入化肥。
3. 病虫害防治:防治白芨病害主要有白粉病、枯萎病等,防治白芨害虫有斑潜蝇、天牛等,采取轮作、清茬、灭虫、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
五、收获和加工1. 收获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不同,一般在白芨茎叶部分成熟时,即秋季9-10月进行收获,以保证根茎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2. 加工处理:采收的白芨根茎应当及时清理泥土、晒干或低温干燥、整理,以保证其质量。
六、贮藏和运输1. 贮藏条件:白芨根茎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储存,避免阳光直射和水分渗透。
2. 运输措施:白芨栽培成功后,需进行冷藏、干燥或其他保鲜处理,并采用车辆运输保证其质量。
七、技术示范为了提高广大农户的技术水平,可通过成立农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无偿向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示范种植,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白芨种植技术与栽培
![白芨种植技术与栽培](https://img.taocdn.com/s3/m/6361ae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7.png)
白芨种植技术与栽培【摘要】白芨,是一种重要的草本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经济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白芨种植技术与栽培的相关内容。
在先介绍了白芨的概述和重要性。
在分别详细阐述了白芨的生长环境要求、播种方法、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与加工的技术要点。
在展望了白芨种植技术与栽培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白芨的种植技术与栽培方法,为推动白芨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白芨种植技术、栽培、生长环境、播种方法、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发展前景、建议、白芨的概述、白芨的重要性1. 引言1.1 白芨的概述白芨,学名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t Hoffm,属五加科白花类白花族白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白芨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滋阴清肺、补脾胃、润肠、安神等功效。
白芨的根茎肥厚,富含多种药用成分,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白芨生长在海拔1000-2500米的山地草甸、林缘疏林地和荒草地。
其耐寒性强,适应性广,喜光半阴,怕干旱,宜湿润多雨气候。
白芨生长期要求较长,生长迅速,开花结果早,种植较容易。
白芨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栽培记载。
现代人们对白芨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栽培技术。
随着中药材市场的不断扩大,白芨的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提升,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中医药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2 白芨的重要性白芨,又称为“白芨蕊”,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其根部富含多种活性成分,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白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抗炎抗菌等功效,对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了解白芨的重要性,对于推动白芨种植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充分认识到白芨的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才能更好地引导相关科研机构和种植户加大对白芨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促进白芨产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白芨的生长环境要求白芨,又称为羌活,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重楼种植的生态环境要求与栽培技术
![重楼种植的生态环境要求与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6e0d80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8.png)
重楼种植的生态环境要求与栽培技术重楼,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对重楼药用需求的不断增加,重楼的人工种植也逐渐受到关注。
要成功种植重楼,了解其生态环境要求并掌握相应的栽培技术至关重要。
一、重楼的生态环境要求1、气候条件重楼喜欢阴凉、湿润的气候环境。
它一般生长在年平均气温 13 18℃,无霜期 240 天以上的地区。
在生长过程中,重楼对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高温和低温都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土壤条件重楼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
土壤的 pH 值在 55 65 之间最为适宜。
同时,土壤中应富含腐殖质和有机质,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3、光照条件重楼属于喜阴植物,忌强光直射。
在自然环境中,通常生长在林下、山谷阴湿环境中。
在人工种植时,需要提供适当的遮阴措施,以保证重楼能够接收到散射光。
4、水分条件重楼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喜欢湿润的环境,但又怕积水。
在生长期间,土壤应保持湿润,但不能过于潮湿,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二、重楼的栽培技术1、选地与整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林地或山地作为种植地。
在种植前,要进行深翻整地,清除杂草和石块,并施入足量的基肥。
基肥可以选择腐熟的农家肥、复合肥等。
2、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重楼的种子具有明显的后熟性,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提高发芽率。
一般在秋季采集成熟的种子,将其与湿沙混合,贮藏在低温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在春季进行播种。
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覆盖一层薄土,保持土壤湿润。
(2)根茎繁殖在冬季或春季,选取健壮、无病虫害的重楼根茎,切成小段,每段带有 1 2 个芽眼。
然后将切好的根茎段种植在事先准备好的土地中,注意保持适当的株行距。
3、田间管理(1)遮阴重楼生长需要适当的遮阴,在种植地周围可以搭建遮阴棚,或者种植一些高杆作物,如玉米等,为其提供遮阴环境。
(2)除草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以免杂草与重楼争夺养分和水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药歌诀中有“外耳道疖疼痛多,重楼配用酒精磨”,“家种七叶 一枝花(重楼),毒蛇咬伤不怕它”的说法。
重楼栽培技术
安顺市农业科学院 钟成飞
重楼品种选择
• 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为百合科植物华重楼的根茎。别名: 蚤休、蚩休,重台根、整休,草河车,重台草,白甘遂, 金线重楼,虫蒌,九道箍、鸳鸯虫,枝花头,螺丝七、海 螺七,灯台七,白河车,螺陀三七(湖南),土三七、独 角莲(安顺)。 •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状茎粗壮,圆锥状或圆柱
种植前景
• 白术是一种常用重要的大宗中药材,具补脾健胃、燥湿利 水、止汗安胎等功能。现代研究表明,白术根茎含挥发油,
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苍术醇、白术内酯等,对治疗肝
硬化腹水、原发性肝癌、美尼尔氏综合症、慢性腰痛、急
性肠炎及白细胞减少症等有一定疗效。白术用途广泛,除
了医疗配方用药外,又是40多种中成药制剂的重要原料。
一、品种特性
白术喜凉爽气候,怕高温多 湿,根茎生长适宜温度为
26~28℃,8月中旬至9月下旬 为根茎膨大最快时期。种子 容易萌发,发芽适温为20℃ 左右,且需较多水分,一般 吸水量为种子重量的3~4倍。 种子寿命为1年。
二、高产栽培技术
• 整地施肥•ຫໍສະໝຸດ 繁殖方法 • 田间管理二、高产栽培技术
(一)整地施肥
状,粗可达3厘米,具多数环状结节,棕褐色,具多数须
根。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基部常带紫色。
重楼与独角莲的区别:
首先,独角莲和重楼是两种中药。 (1)独角莲块茎供药用,能祛风痰、逐寒湿、镇痉,治 头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跌打劳伤、肢体麻 木、中风不语、淋巴结核、蛇虫咬伤等。中药中的“白附 子”即系独角莲加工而成。该品有毒,宜慎用。 (2)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凉肝定惊。作于疔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 痛、惊风抽搐。(在云南的民间老百姓多用来治拉肚子以 及肠炎等症,像你知道的"云南白药"里面就含有这种植物, 同时云南也是这种植物较为集中的产地。)
(三)、中草药栽培技术的多样性
• 由于不同中药材的药用部位不同,对环境的要求 以及栽培年限的不同,形成了中药材栽培技术的 多样性。如半夏和绞股蓝在栽培时要遮荫;西红 花为防止种茎退化,生长期间要除芽;菊花为增 加分枝要打头;根与根茎类药材如何首乌、桔梗 要摘蕾;枸杞、钩藤要整形修剪;芍药、桔梗采 上时需趁鲜去皮等。因此,不同的中药材栽培技 术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如不了解或不掌握一些中 药材的生产技术要点,很难保证能生产出高产、 优质的中药材产品。
产地生态环境建立了相互适应的紧密联系,如果
新引种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原产地基本相似,植物
能很快适应,生长发育正常,反之若差异悬殊则
会使品质受到影响。所以,发展药材应以地道产 区为主,选择与地道产区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发
展为好。
二、中草药栽培技术要点
• (一)中草药生产讲究产量、质量并重的原则
• (二)中草药有忌连作的的特点 • (三)中草药栽培技术的多样性
目前市场价为20-30元/千克。
经济效益
• 白术亩产干货300-350公斤,目前白术关注商家虽多,但 介入大货者较少,行情暂时保持稳定,货源走动一般,目 前市场浙江产统货个子23-28元,亳州地产统货个子售价 26元左右,饮片走销较前些时日略显好转,统货售价在 23-28元;河北安国产统货个子售价22.5元左右。平均每 亩白术产有收8000元入,是一个不错的中药材种植发展项 目。
种植,其结果好坏却难以预料。
(三)注意掌握发展周期性种植
• 中药材与其他农产品类似,库存量少价格就高,
价格涨高又促使种植面积增加,导致产大于销, 因而价格又会很快下降。根据历年经验,每个
品种的价格变化约每5年一周期。若善于分析,
掌握其周期性,抓浪头赶高峰,方能取得很好 的收益。
(四)注意正确分析广告,购种莫贪便宜
(三)田间管理
(3)大田管理 ①中耕除草:幼苗出土至5月份,田间杂草众多,中耕除草要勤, 头几次中耕可深些,以后应浅锄。5月中旬后,植株进入生长旺期, 一般不再中耕,株间如有杂草,可用手拔除。 ②施肥 :现蕾前后,可追肥一次,667平方米于行间沟施尿素20千 克和复合肥30千克,施后覆土、浇水。摘蕾后一周,可在追肥一次。 ③灌水排水:白术生长时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根茎膨大时 期更需要水分,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灌溉。如雨后积水应及时排水。 ④摘蕾:6月中旬植株开始现蕾,一般7月上、中旬在现蕾后至开花 前分批将蕾摘除。摘蕾有利于提高白术根茎的产量和质量。应该注 意的是除草、施肥、摘蕾等田间操作,均应在露水干后进行。 ⑤盖草:7月高温季节可在地表撒一层树叶、麦糠等覆盖,调节地 温,使白术安全越夏。
• 3.药用部位与种植技术
由于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不同,栽
培技术也不一样。根及根茎类药材,栽培时常需选肥沃深厚、 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并要求深耕。叶类和全草类药材,应 多施氮肥,适当配合磷钾肥。而花、果实类药材,一般要求 多施磷钾肥,注意修剪整形。 • 4.繁殖方法的多样性 药用植物的繁殖方法也多种多样。约
• 一些不法种子经营者,广告言词违背科学
规律,夸大亩产量,虚报市场价,利用别
名使部分药农如坠雾中,用别名使人误认 为这是贵重药材,所以任意标价,使人上
当受骗。
(五)注意科学总结种植规律
• 许多中药材是野生野长的,现在需求量大了便
引种进行家种。由于其自然规律很难掌握,所 以可先少量种。要注意观察,待摸准其生长规
2014年11月
白术栽培技术
一、品种特性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 燥根状茎。为多年生草本,株 高30~80厘米。根状茎肥厚粗 大,略呈卷状,灰黄色。叶互 生,茎下部的叶有长柄,叶片3 深裂或羽状5深裂,边缘具刺状 齿;茎上部叶柄渐短,叶片不 分裂,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管状花, 花冠紫色。瘦果长圆状椭圆形, 稍扁,表面被绒毛,冠毛羽状。 花期7~9月。
(三)田间管理
(1)白术栽地的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除草并按 株距4-6厘米间苗。如天气干旱,可在株间除草, 以减少水分蒸发。有条件的地区,可在早晚浇水抗 旱。生长后期如发现抽薹,应及时摘除。 (2)病虫害 常见的有立枯病、叶枯病、白绢病 (根茎腐烂)、根腐病、锈病、术籽虫、菌核病、 花叶病、粘虫、蚜虫、根结线虫、小地老虎、南方 菟丝子等。
三、发展中草药生产的注意要点
• (一)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品种 • ( 二)慎种稀、奇、贵品种 • ( 三)注意掌握发展周期性种植
• (四)注意正确分析广告,购种莫贪便宜
• (五)注意科学总结种植规律 • ( 六)捕捉信息,掌握销售最佳时机
(一)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品种
• 注意认准用量大的品种则收入无风险。用量大的
律、掌握种植技术后再进行大面积扩种。
(六)捕捉信息,掌握销售最佳时机 • 根据自己的种植情况及时与本地各医院、药店联
系或与供种单位联系,及早采收交货。俗话说
“货多招得远客来”。如果是大面积种植,持久
发展下去就能引得客商上门求货。只要把握准销 售时机,绝对不会造成积压。
中药材(白术、重楼、白芨) 栽培技术
• (四)中药材的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中草药生产讲究产量、质量并重的原则
• 种植者在中草药栽培过程中,除大力提高
产量外,更要注意药材的质量。再生产过 程中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施入以求获得
“绿色中药材”。
(二)中草药有忌连作的的特点
• 很多中药材,特别是一些根茎类药材如白 术、太子参、地黄、丹参等都不宜连作。 一方面是由于土壤肥力、土壤结构改变的 问题,另一方面是病虫害严重。此外,中 药材在生长过程中分泌一些有毒物质在土 壤中,也使得连作的效果不好。一般中药 材的前作以禾本科植物为宜。
繁殖方法:
(一)种子繁殖(育苗移栽) (二)根茎繁殖
(一)种子繁殖:最好采用直播,但为节种和密植高产,可采 用种子育苗移栽。直播; 于1月上、中旬透雨后,在整好的 厢面上以行距30—35厘米,株距20—25厘米打3—5厘米深的 小浅塘,130厘米的窄厢打4行,150厘米的宽厢打5行.播种 前将种子冷泡24小时后,拌草木灰播种,每塘下种2-3粒,播 后覆盖细粪细土各半的肥土2-3厘米,土干应及时浇水,7— 10天萌发出苗。 (二)育苗移栽:是节省种子和争取节令的重要措施.于4月 上旬在有水潭的旱地或菜园地中选择苗床。翻挖土地前最好 用5%氧硝基苯。每平方米5--10克拌细土撒DS,进行土壤消毒 ,然后反复翻挖表土层,把墒面整平整细后,在墒面上按, 厘米的行距开5厘米左右深的播种沟,在沟中按株距5厘米摆 种,然后覆土3厘米,盖细粪2厘米,浇透水并覆盖地膜,1-7 天即可出苗.育苗1月后,按直播规格、把小苗移栽大田。
有35%的药用植物采用无性繁殖,如分根、分株或用鳞茎、 块根、珠芽等繁殖,
(二)产量与质量并重
• 中草药种植除要求一定产量外,更应重视
质量。有效成分的高低是质量优劣的主要 指标,因此,在中草药种植的全过程中,
每一个环节都应按技术规程进行,不能疏
忽。
(三)重视中草药的道地性
• 中草药在长期的生存竞争及双向选择过程中,与
选地整地
重楼对大气候和土壤类别的要求不严,但力求有生长 发育的特殊小气候。首要的要选择日熙较短的背荫缓坟地 或平地,和质地疏松,保水性、进水性都比较强的夜潮地、 灰泡土、腐质土地种植最为理想.重楼根系不深,采取一 般整地后,理成120—150厘米宽的墒,每宙施土杂肥或森 林腐殖质肥3000—5000千克.然后捞沟盖肥,浅锄1遍, 使耕作层肥土均匀,整平整细待种。
(二)繁殖方法
• 用种子繁殖。生产上主要采用育苗移栽法。 • (1)育苗 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 新种,在30℃的温水中浸泡1天后,捞出催芽播种。条播或撒 播。条播者,在播种前,按行距15厘米开沟,沟深4-6厘米, 沟内灌水,将种子播于沟内,播后覆土,稍加镇压,畦面盖 草保温保湿,然后再浇1次水。每667平方米用种5-7千克。播 后7-10天出苗,出苗后揭掉盖草,加强田间管理。至冬季移 栽前,667平方米可培育出400-600千克鲜术栽。 • (2)移栽 当年冬季至次年春季即可移植。以当年不抽叶开 花,主芽健壮,根茎小而整齐,杏核大者为佳。移栽时剪去 须根,按行距25厘米开深10厘米的沟,按株距15厘米左右将 苗放入沟内,牙尖朝上,并与地面相平。栽后两侧稍加镇压, 栽后浇水。一般667平方米需鲜白术50-6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