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情况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一)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开卷)
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
1.本题满分的人数不多,其中第5小题出错率最高,选学校保护或司法保护的比较多。1-3题为时政题,其得分情况也不容乐观。
2.填涂问题比较严重。①个别用水笔填涂②填涂不规范③出现多选现象(可能是填涂是上下空格图错④更改答案后,橡皮没擦清楚,留有痕迹⑤出现个别题目没涂,可能是先在试卷上做好忘记填涂
第21题
(一)学生答题总体情况
总体而言不很理想,六、七分居多,满分较少,特别是第(3)问失分较多。(二)学生答题典型错误:
1.第(1)问②美国人少地多的国情适合-----粮食生产。许多学生答----小麦、玉米、大豆。而参考答案是----机械化
2.第(2)问C、1933年美国利用政府干预手段摆脱经济危机。许多学生答-----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而参考答案----罗斯福新政。
3.第(3)后半部分,从两国发展道路看,启示我国现代化建设应立足于?许多学生回答----改革开放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而参考答案----立足本国国情
(三)创新题
21题第(3)问①我国现代化建设应立足于自身地理条件优势与基本国情。②只有走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才能更好地发展
(四)造成错误的原因:
1.审题不仔细,没有完整看完本题全部文字内容,从而造成误判。如第(1)问②美国人少地多的国情;第(3)后半部分,从两国发展道路看,启示。
2. 没有抓住关键字:如(2)学生没有注意1840年,只是看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故答《南京条约》的签订。
第22题
(一)学生答题出现的创新题例:
一般答案导引上都有,创新不多。如: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
(二)学生答题出现的典型错题:
见评分细则,还有把“事变”写成“事件”,“合作抗日”写成“合伙抗日”的。(三)剖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及教学建议:
1、战争、战役、事变的三者的从属关系模糊。
2、审题不清,没有准确的读问题,不关注问题中的关键字:“结合材料”的要求,所以照抄很多。
3、表述不规范,比如甲午战争。
4、审题能力有待加强,读材料,还要读问题。
5、完整复习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其中要注意历史事件的时间、名称、原因、影响、过程、意义等诸因素。
第23题
(一)答题情况分析:
总体答题还可以。
(二)具体来看出错情况有:
23(1)第一问:原则写多了,或写原则的含义,或写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第二问: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概念理解不清晰。“违背哪一原则”,忽视了“哪一”,多写而出错了。
23(2)答题时,学生将从资源国情、环境问题危害两个角度写成了一个角度;分别写了资源国情、环境问题的表现、危害;较多的是将环境问题危害误写为环境问题的表现。
23(3)“可行的维权方式”,没有重视“可行”2字,提出的方式比较笼统,或者已经是材料中已经出现的“与商家协商”;“推荐一种”也不关注“一种”,写了好多种方法;部分学生漏题,第二问没有作答。维权方式中的几个专业名词混淆,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诉等。
(三)原因及建议:
1.审题不仔细,没有针对问题做答。上课中要注意审题意识和审题能力的培养。
2.基础知识不扎实。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巩固。
3.归纳能力较差,第2小题中,有些学生整段的抄写,不做归纳,写得累,又易错。平时的练习中要注意答案的简洁要求的贯彻落实。
第24题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表
1、总体情况:本题难度系数在0.75左右。第一问学生总体回答较好,得分率较
高;第二问学生审题不清,答案照抄书本离题者较多;第三问自创世界组织名称者较多。
2、创新体例:由于本题问题设计的原因,书本上有紧扣问题的答案,给予学生
创新的空间不大。
3、典型错误:答题口语化,没有用学科专业术语回答;没有紧扣问题,整段盲
目抄写。
4、错误原因分析:学生要学会审题,紧扣题目回答问题;课本知识点不熟悉。
第25题
(一)学生大题的总体情况:
学生大题总体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打分在8分以上、但满分的较少,极少部分的学生没有答题得分为0分。
(二)学生答题出现的创新题例:
个别学生能够很好结合材料来回答问题,而且分析的非常详细。
(三)学生答题出现的典型错例:
第1小题学生错误的回答为个体经济、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或者非公有制经济的制度。第2小题绝大部分学生没有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吴英为什么是犯罪行为,第3小题回答为其他的内容,学生看到书上一段就全部抄写上去。(四)剖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及教学建议:
原因: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没有仔细审题,教师平时没有强调这方面的问题。
建议: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说明分析材料的重要性,而
学生应在这方面加强训练。
第26题
(一)总体情况:本题在总体上难度不高,答题情况较好。
(二)创新体例:
(1)、答出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体现民意的,如父母工资低,哥哥就业难(2)、因为民生问题反映了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因此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因为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3)、我市无牌无证车辆比较多,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我市房价太高了,建议政府加强对房价的宏观调控,大力加强保障房的建设。(三)典型错误:(1)、没有紧扣题意,如家庭个人情况、离婚;只写出具体的方面,没写出具体情况,如教育、房价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没有体现“党和政府”的行为的、不属于民生范畴的,如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初级阶段的主要表现;民生的重要性。
(3)、照搬示例,如将示例中的少年改为老年或妇女,其他基本不变
(四)原因及建议
1、审题不清,没有按照题目的要求作答。教师复习时要注意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2、答题不规范,照抄材料、口头语、网络语言较多。教师复习时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归纳复习和规范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