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育传统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一、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

贝雷迪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提出著名的“比较四步法”而闻名于世,他的方法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其1864年出版的代表作《教育中的比较法》中。他认为,比较教育的系统研究氛围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区域研究并不是比较研究,它主要针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是比较研究的基础和预备,而比较研究则同时面对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他看来,区域研究包括:描述和解释两个阶段;而比较研究包括并置和比较两个阶段。上述四个阶段构成了其著名的比较四步法。

1.描述对外国学校教育制度和实践进行描述是比较教育研究的第一步。贝雷迪认为这一阶段需要进行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不断地收集各种文献资料;二是进行学校实地访问。

2.解释在这一阶段,贝雷迪主张比较教育研究者运用其他社会科学的成果,对这一阶段收集资料中所展示的教育现象做出分析,揭示影响这些教育现象的种种因素及相互关系。因此他要求比较教育的初学者至少要掌握少则一门、多则两到三门其他学科的知识,以便他们能将社会学、历史学或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相关的教育问题的研究中去,便于研究者不仅对各种教育事件本身作出说明,也能对这些事件产生的原因及相互联系作出评价。

3.并置一份只涉及一个国家的报告无论是描述性的还是解释性分析,都只能属于区域研究。并置是比较教育研究的真正开始。这一阶段的工作是统一概念,提出假说。就说,通过上述两个阶段有目的对各国教育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之后,必须将资料系统化,从中确定共同的比较标准,然后对各国资料分类并置,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形成比较分析的假说。贝雷迪提出两种具体形式的并置:一是图表式或竖列式,二是文字式或横列式。

4.比较比较是比较教育研究的最后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对所有比较对象国同时进行研究,据此对并置阶段形成的假说作出验证。贝雷迪将比较分为两种类型,首先是平衡比较,它指的是在不同研究区域之间作对称得比较,从一国获取的信息必须有从另一国家获取的可比信息相对应,强调资料的对等和平衡。当平衡比较不可能或不可取时,贝雷迪认为可以进行另一种比较,即“阐释”比较。它指的是将不同国家的教育实践随意取来,用比较的观点对资料的意义进行说明。在进行阐释比较时,不可能作总体概括,也不可能得出或推导出任何法则。

二、霍尔姆斯

他提出比较教育研究的资料收集框架四个模式。规范模式,体制模式,精神状态模式和自然模式。指出问题研究的程序,参照杜威的的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问题或困惑,可能的解决方法,分析说明问题,研究相关资料分析问题的背景,提出精确假设,在特定背景下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性假设和预言,如有必要对全程各阶段或某个阶段进行再检验。

第四章英国教育

●第一节英国现行教育制度

●第二节英国教育的基本特色和发展动态

●第三章专题探析:说长道短论公学

第三节专第三节专题探析:说长道短论公学

题探析:说长第三节专题探析:说长道短论公学

道短论公学

第一节英国现行教育制度

●一、教育行政体制

●(一)教育行政概述

●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协商、相互妥协、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

一、英国教育行政制度

● 1.中央教育行政

一、英国教育行政制度

●教育与技能部职务架构

一、英国教育行政制度

●教育与技能部组织架构

●2007年6月教育和技能部一分为二:“儿童、学校与家庭部”和“商业、创新与技能部”

●以下机构:

●(1)教育标准处

●(2)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

●(3)学校考试和评价委员会

●(4)高等教育基金会

一、英国教育行政制度

●地方教育行政

英国现行地方政府体制,以都市郡的区、非都市郡、内伦敦和外伦敦的市为地方教育行政单位。地方教育当局从总体上负责协调本地区教育的管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其主要职责是:为本地区的学校制订目标,对学校系统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维持部分教育经费的分配与控制权;管理和规划本地区的继续教育。地方教育当局包括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局。

(二)教育行政特点

●1.偏向集权的合作体制

●2.各方协调的运作方式

●3.大权旁落的地方当局

●4.不同以往的学校自主

二、学制及教育概况

☆思考:英国学制的特点?

(一)双轨制1945年前

1.双轨制的含义

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是指:一轨自上而下,沿—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路线发展而成;另一轨自下而上,沿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路线发展而成。

根据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英国逐渐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双轨学制:一轨是为资产积极和贵族子弟设立的,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设立的。

2.双轨制的利弊

双轨制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培养模式,其优势是,两轨学校系统之间分工明确,分别承担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等,且学术性的一轨具有比较高的水平,特别体现在它的高等教育水准上。但它均背离了现代教育普及化、公平化的基本精神。受教育者能够进入哪一轨,主要取决于其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而且,双轨制的这两个平行系列,既不想通,也不相接,这样就剥夺了在国民教育学校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这既不利于中等教育的普及,更有损于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平等。这种双轨制造成不同阶级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具有明显

的阶级性。

(二)1945年,英国学制的改革

•▶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推广综合中学

•▶改变重视人文学科,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

• 1.中学阶段为职业技术教育打基础

• 2.新建大学或学院

• 3.加强职业训练

•▶改革高等教育制度,发展高等教育

二、英国现行学制

(一)学制的结构

各级各类教育

●学前教育

▶托儿学校(nursery school):2~5岁

▶初级学校附设托儿班(nursery class):3~5岁

▶小学附设学前班(reception class):4~5岁

●初等教育

▶幼儿学校(infant school):5~7岁儿童;

▶初级学校(junior school ):7~11儿童;

▶小学(primary school):5~11岁儿童

英国小学教育

学生没有固定的座位,上课多以讨论为主,孩子们围坐在地板上或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桌子周围。每个教室有一块白板和一、两台电脑和打印机,学生可随时使用。上课时没有任何教材,教师根据全国教学大纲决定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分别来自互联网或专业资源网站和生活事例。

一个显著特色。英国中小学的教室里,总是摆满了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教具和玩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活动相当一部分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这些教具、玩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