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一、概况1、A8标段整体土质良好,仅在局部地表存在素填土,在沟塘底部存在0.2m-0.6m厚的淤泥,在局部存在弱膨胀土。
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构造物的设置情况以及路基施工工期,特殊路基处理分别采用加铺碎石垫层、掺灰等处理方法;对于桥头高填地段采用碎石桩处理。
2、全线平均路基填土高度2.15m;特殊路基处理长度为593m;其中特殊路基处理碎石桩107208延米,冲击夯实4061m2。
特殊路基的处理方法有:碎石垫层处理、预压、强夯处理和冲击夯实等处理方法。
本标段在施工时应尽量安排特殊路基处理地段先期开工,以保证施工期及预压期,确保特殊路基的处理效果。
二、特殊路基处理原那么(1)软弱地基处理原那么软弱地基处理从稳定、沉降两个方面进展分析。
路堤稳定计算采用有效固结应力法。
地基沉降量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主固结沉降,并采用经历系数对其进展修正。
地基的固结度采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计算。
根据沉降及稳定的需要对桥头高填土路段、涵洞、通道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2)膨胀土处理原那么对于弱膨胀土填料,在试验的根底上,提高掺石灰剂量处理;对于低填路段为膨胀土的,采用超挖后回填石灰土处理。
三、特殊路基设计方案(1)膨胀土路基处理对于弱膨胀土填筑路基根据路基填土高度,对路基填料作以下几种情况处理:①当路基高度为H<1.53m时,路床上部40cm采用6%石灰土处治,路床下部40cm采用5%石灰土处治,压实度均N96%,路床底面下超挖40cm掺4%石灰土,压实度均N94%。
②当路基高度H N1.53m,去除15cm耕植土后,进展原地面碾压,压实度N90%,压实补偿按10cm计,然后回填4%石灰土至清表前地面标高〔回填厚度为压实补偿10cm+去除耕植土15cm〕,然后铺筑路堤及路床。
下路床采用5%石灰土处治,上路床采用6% 石灰土处治,压实度均大于^96%,路基中部填筑素土。
(2)构造物基底处理①盖板涵、通道根底落在素填土、饱和软粘土、膨胀性土等不良地质岩土上时,采用换填一定厚度的碎石垫层处理;假设构造物落在一般性粘土上,但地基承载力或沉降不能满足构造物对地基的要求时,也采用换填一定厚度的碎石垫层处理。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XX市XX区,路基处理的总长度为X公里。
路基处理的特殊之处在于路段经过一片湿地区域,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来保护和处理湿地环境。
二、施工目标:1.保护湿地环境,减少施工对湿地的影响;2.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3.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三、施工方案:1.路基处理前的调查和设计:在施工前,进行湿地区域的详细调查和设计,确定湿地的范围和类型,并做出合理的处理方案。
2.施工前的环境保护准备:在施工前,建立临时设施,包括施工道路和施工区域的标识和隔离措施,以确保施工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3.路基处理:在湿地区域进行路基处理时,需采取以下特殊措施:(1)湿地保护:根据湿地类型确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建设湿地保护围栏,禁止施工车辆和人员进入湿地区域。
(2)土壤改良:根据湿地的土壤类型和水分状况,进行土壤改良工作。
例如,对于湿度较高的区域,可采取排水措施,如开挖排水沟或设置排水管道。
(3)路基加固:对于较为软弱的湿地土壤,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加厚路基,填充石方填料等,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保护植被:在施工完毕后,对湿地区域的植被进行保护和恢复,可以进行绿化工作,种植适应湿地环境的植被,以促进湿地的生态恢复。
四、施工措施:1.施工车辆限制:在湿地区域设置临时标志和警示牌,禁止施工车辆进入湿地区域,仅允许必要的施工车辆和设备进入。
2.施工时间安排:在湿地区域的施工时间应相对较短,尽量选择封闭湿地区域较少的时间段进行施工,以减少对湿地环境的影响。
3、环境监测:在施工过程中,设置环境监测点,定期进行施工环境变化的监测,如土壤含水量、水质、噪音等,及时采取调整措施,以确保施工不对环境造成破坏。
五、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在施工前,进行相关的施工安全教育,告知施工人员湿地区域的特殊性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安全设施设置:在湿地区域设置安全警示牌和围栏,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特殊路基施工方案
特殊路基施工方案在道路建设领域,路基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道路用途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路基施工方案来满足工程需要。
特殊地段的路基施工更需要精心设计和施工,以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地貌复杂地区路基施工方案地貌复杂地区指的是地势崎岖、地形多变的地区,如山区、丘陵地带等。
在这些地区进行路基施工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坡度、水土流失等因素。
针对地貌复杂地区的路基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几点:1.地质勘察:在进行路基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构造、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信息,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依据。
2.路基加固:对于地势较陡的地区,需要采取加固措施,如设置挡土墙、加设支撑桩等,以增加路基的稳定性。
3.排水设计:地形多变的地区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问题,需要设计排水系统,及时将积水排除,防止对路基造成损坏。
4.防护工程:在山区或丘陵地带施工时,需要考虑山体滑坡和坡面塌方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设置护坡网、灌浆加固等。
水域跨越路基施工方案在水域跨越的道路施工中,对道路路基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到水体对路基的影响,以确保路基的安全稳定。
水域跨越路基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几点:1.桥梁设计:对于较宽水域的道路,需要进行桥梁设计,选择适当的桥梁类型和跨度,确保桥梁结构牢固耐用。
2.桥台桥墩施工:桥台桥墩是桥梁的支撑结构,在施工时需要考虑水体流速和涨落,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法和防护措施。
3.水下施工:对于部分水域跨越路基的施工需要在水下进行,施工人员需具备水下作业技能,采取合适的封闭施工方式,确保施工质量。
特殊地质区路基施工方案特殊地质区指的是地下水位高、土质松软或者有坍塌危险的地区,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进行路基施工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和道路的使用安全。
特殊地质区路基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几点:1.处理地下水: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需要进行降水处理,保证施工现场的干燥,避免地基液化和塌陷的风险。
特殊路基处置施工方案
特殊路基处置施工方案1片石、砂夹碎石(1)片石、砂夹碎石施工前应将基底清理、整平,并按设针要求做好基底碾压及土拱。
(2)片石、砂夹碎石应采用级配良好且未风化的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吸等杂质。
(3)片石、砂夹碎石施工前应对施工的范围、深度进行核实。
(4)片石、砂夹碎石采用分层铺填,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现场试脸确定。
(5)片石、砂夹碎石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
标高不同时,基坑底面应挖成台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施工,搭接处应夯实密实。
2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铺设前,先按幅宽在铺筑层划出白线,然后用铁钉固定格栅的端部(每米宽用钉8根,均匀距离固定)。
固定好格栅端部后,用铺筑机将格栅缓缓向前拉铺,每铺10米长进行人工拉紧和调直一次,直至一卷格栅铺完,再铺下一圈。
在铺的过程中,以卷长为单位作为铺设的段长,在应铺格栅的段长内铺满以后,再整体检查铺筑质量,然后接着铺筑下一段。
下一段铺筑时,格栅与格栅搭接10~15cm,并用铁钉或木屑固定后继续向前进方向铺第二段。
以此类推,操作要求同前。
第一层土工格栅铺设完成,填筑上层材料至0.2m并压实后,将土工格栅边缘位置回折 2.0m,并及时用级配碎石覆盖,用同样的方法再施工第二层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铺设完成后,应尽快铺筑上层材料,以免日光暴晒老化。
3碎石土(1)在碎石土施工前,首先对下层进行复验、量测修整,其质量不符合技术技术要求之处应整修到规定要求,并应检查排水设施是否完好,检查修整运输道路,补钉遗失或松动的测桩;在结构层两侧设置指示桩,用红漆标出垫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2)碎石应用质地紧韧、耐磨、具有一定级配的透水性良好的材料,软硬不同的材料不得掺合使用,不允许使用同粒径碎石、山皮石、风化石子及不稳定矿渣。
碎石应为多棱角块体、清洁无土、不合石粉及风化杂质。
(3)下层复验合格后要及时摊铺,运到工地的碎石排平后,大小颗粒应分布均匀,虚铺厚度一致,按虚铺厚度一次铺平,不得多次找补。
复杂地形条件下半填半挖特殊路基的处理方案
复杂地形条件下半填半挖特殊路基的处理方案在复杂地形下修路,尤其是遇到那种半填半挖的特殊路基,真是让人头疼又让人着迷。
哎呀,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感?路基的处理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在地形复杂的地方,得花不少心思。
比如说你一边要填土,一边又要挖掘,表面上看似两个简单的动作,实际上却需要非常精准的技术。
说白了,这就是在大自然的挑战下与技术的博弈。
那种一边是山坡,一边是沟壑,简直就是“风水轮流转”的典型局面。
做这一类路基,简直就像是在玩“走钢丝”,你稍不注意就会跌个跟头。
尤其是对于那些山路或者是丘陵地区的项目来说,施工可真是一大难题。
什么叫半填半挖?简单说,就是一部分路基需要填土,而另一部分则要挖土。
这里面可有讲究了,不是随便填一填,挖一挖就行了。
你得考虑到土的性质、坡度、湿度,甚至是气候条件。
比如有些地方的土质松软,挖一挖就塌了;有些地方土壤很黏,填一填容易滑坡,弄不好路基就会出现大问题。
所以,咱们得用心去搞清楚,合理设计,才能把这个路基“调教”成最合适的模样。
半填半挖还涉及到一个“平衡”问题。
这个平衡不是说你填土和挖土的量要一致,而是要让路基的结构达到稳定。
好比盖房子,基础做得不好,房子就容易歪,路基也是一样。
如果一边挖得太多,一边填得太少,路面就可能出现不均匀的沉降,久而久之,路面就会出现裂缝,甚至塌方,真是“祸从口出,路基塌了才知道”。
所以,设计师得有“火眼金睛”,能在这些复杂的地形中找到最适合的平衡点。
如果我们走进施工现场,就会发现这类工程的挑战真不少。
施工难度大,设备的选择也要非常讲究。
有些地方路基一开始就很松软,机械一开工就容易陷进去。
再比如,土方运输也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在山区,车辆行驶困难,运输周期特别长。
所以,在这些地方搞路基施工,不仅得考量施工工艺,还得考虑如何解决这些“硬骨头”问题。
半填半挖的特殊路基,往往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相协调。
比如在一些山区,生态环境很脆弱,周围可能有植被、河流,或者是野生动物栖息地。
特殊路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特殊路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交通不断发展,人们对道路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特殊路基处理成为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特殊路基处理的专项施工方案,为交通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二、问题分析特殊路基处理包括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常面临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等挑战。
如何有效处理这些问题,提高工程质量,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施工方案1. 路基设计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路基设计方案,包括路基宽度、坡度等参数,确保路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同时,考虑到特殊地形和环境因素,调整设计方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施工工艺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如机械化施工、自动化施工等,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保证施工质量。
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3. 材料选用选择优质的材料,如优质混凝土、耐磨路面材料等,提高路基的耐久性和抗压能力。
同时,根据特殊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路基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
4. 质量监控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5.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合理处理施工废弃物,减少污染排放,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四、总结特殊路基处理是城市交通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本文提出了基于路基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用、质量监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施工方案,以期为特殊路基处理提供有效指导。
只有不断完善施工方案,才能保证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这份文档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路基施工技术方案(3篇)
路基施工技术方案永丰至得莫利段是同三公路佳哈段的一部分,是___年已建成部分封闭,部分立交的汽车专用二级公路。
现采用左侧加宽至___m,将其改扩建成四车道、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
我单位现负责永丰至得莫利段第十四合同段中K370+500-K378+500段计___km的路基施工任务,该段地处松花江流域,地形多变,沟谷交错,起伏连绵,地质构造复杂,但地质稳定性较好,填挖工程量较大。
一.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技术方案1、恢复定线施工恢复定线测量及施工放样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技术工作,首先___本单位工程测量人员对路线的主要导线点、路基中线点、水准点等施工控制点使用比较先进的测量仪器进行恢复、复测,放出路基用地界桩、弃土堆位置。
对全线左幅原地面进行定点测量,重新绘制横断图对全线工程量进行复核。
同时与两侧施工单位___进行联测,建立公用水准点、导线点,避免路基错位或竣工后的台阶现象的发生。
2、人员、机械设备的准备在我单位接到哈同公路改扩建指挥部下达的施工任务后,我们马上根据工程实际情况,___相关人员进场,目前技术人员进场:___人,后勤人员进场:___人,管理人员:___人;随着人员的进场,我单位又积极从其他项目调遣机械设备,目前完全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3、清基挖槽针对本段路线地处山岭重丘区鸡爪岗较多的特点,在清基挖槽前首先对沿线的地形进行详细调查,选择小的鸡爪岗较多的沟底进行开挖,这样小的不良地段处理和路槽处理可以连成片,有利于作业面的展开。
开挖时根据设计图纸首先进行挖台阶,然后根据测工放样尺寸,进行清基挖槽,在开挖过程中适当配备民工做清边处理,清基的原则是挖掘机挖到原地面以下承重层为止。
4、路槽清基验收路槽清基结束后对槽底进行碾压,然后___测量人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高监办进行路槽验收,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煤矸石回填。
5、路槽回填路槽回填时需按照正常路基填筑程序分层填筑,分层碾压。
正式回填前要做进行试验段铺筑,以便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备和施工___,松铺厚按30cm试验。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笔记本上,我开始构思这个特殊的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这个方案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对这个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这是一条穿越复杂地形的道路,路基的稳定性是施工的关键。
我们的目标是确保路基的坚固稳定,同时考虑到环境保护和施工安全。
1.项目背景这条路位于多山地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样。
路基需要穿越多个山谷和河流,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对路基进行特殊处理。
2.施工目标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满足长期使用需求;同时,施工过程要符合环保要求,确保施工安全。
二、路基处理方案1.路基加固(1)换填处理:对于软土地基,采用换填处理,替换掉软土,填充以砂石等材料,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2)注浆加固:对于岩石地基,采用注浆加固,将水泥浆注入岩石裂缝中,提高岩石的整体稳定性。
(3)预压处理:对于软弱地基,采用预压处理,提前施加荷载,使地基提前固结,提高承载能力。
2.路基排水(1)设置排水沟:在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及时排除路面和路基的积水。
(2)设置盲沟:在路基底部设置盲沟,增加排水通道,减少地下水位对路基的影响。
(3)路面排水:采用合理的路面横坡和纵坡,使路面水迅速排出。
3.路基防护(1)坡面防护:对于路基边坡,采用植被防护、喷浆防护等手段,防止坡面侵蚀。
(2)坡脚防护:对于路基坡脚,采用重力式挡墙、抗滑桩等结构,防止坡脚位移。
(3)桥梁防护:对于跨越河流的桥梁,采用桥梁防护措施,如设置防撞栏、防护网等。
三、施工工艺与流程1.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对路基进行处理,包括清理场地、测量放样、施工材料准备等。
2.施工工艺(1)路基加固: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进行施工。
(2)路基排水: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畅通。
(3)路基防护: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路基稳定。
3.施工流程(1)路基加固:施工顺序为换填处理→注浆加固→预压处理。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填方穿越水田地段较多,为高液限非适用性材料软基;亦有经过水塘地段,为淤泥软基。
软土地基主要位于沟谷内或水塘,上部为水田,积水,表层多为耕植土,分布非适用性材料、淤泥。
根据设计本标段共需处理软土及淤泥88052m³。
根据设计要求,非适用性材料软基和淤泥层必须挖除后,选择最佳的机械设备组合清运淤泥、排干积水,再从基底按要求换填适合路基填筑的材料。
二、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1、编制依据⑴、《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⑵、《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⑶、《公路施工手册》⑷、设计图纸⑸、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安全施工标准化指南》2、编制原则⑴、认真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确保本合同段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目标的实现;⑵、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和设计标准;严格执行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行业及业主制定颁布的规范、规程、技术标准和法规文件等;⑶、认真、充分研究施工环境,妥善解决施工生产与各方面关系协调,应用新技术,制定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案;⑷、施工方案编制尽量做到与总体施工部署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思路清楚;⑸、合理组织平行、交叉、流水作业,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力求均衡生产;⑹、实施项目法管理,应用动态网络控制技术,实施施工全过程严密监控,优化配置施工所需各项资源,做到统筹安排,均衡生产,降低工程成本;⑺、坚持文明施工,规范化管理,减少植被破坏,控制水土流失和污染,切实做好保护环境工作。
三、施工准备(一)准备工作1、组建施工作业队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任务,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促使工程运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施工前,在路基两侧开挖纵向排水深沟,主排水沟深约1.5米、次排水沟深于1.2米,并在路线一侧红线外挖一条排水沟将水排出路基以外,降低软基路段纵横路基地下水位和排走地面积水,对软基地段进行晾晒;在路基另侧修建纵向施工便道,淤泥挖除时运输车从施工便道行驶,淤泥层挖除后将便道一并挖除。
特殊路基处理及路堤填筑施工方案 - 副本
特殊路基处理及路堤填筑施工方案一、软土路基施工1.排水施工前先对软土路基进行排水处理,排水采用排水沟引流的方法,将软土路基中的水排至路基施工范围外。
2.测量放线为保证换填路堤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性,直线段边桩设置间距20m,曲线段边桩设置间距10m,并用红油漆标明里程桩号。
根据近似计算结果,测设路基边坡线,测量出各桩左、中、右三点的高程,做好记录,计算出各桩号左右两侧的路基填筑宽度。
按路基设计顶标面宽度加余宽50公分(以保证边坡密度和压路机械的安全而增加的宽度。
)放边线点,再用白灰沿边线播撒形成两条白色的边线作为填筑范围的明显标记。
画好平面图,报监理工程师核查、签认后作为工程量计算的依据。
3.清淤清淤自上而下,由区域边缘向中心方向推进,清土必须干净彻底,不留死角;清理时必须把淤泥全部清除;清土过程中严禁超挖,破坏稳定土层。
清淤采用挖机开挖,自卸车转运至指定弃土场堆放。
4.基底清理回填前应清除坑内浮土、积水和泥浆,基坑边坡必须稳定,防止塌方。
在挖除基础下一定深度内的软弱土层时,应避免坑底原状土层受扰动,为此可保留300~500mm厚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换填料前再挖至换填高程。
应防止基坑边坡坍土混入填层。
5.基坑检查检查基坑开挖是否达到要求,基础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基坑开挖尺寸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达到设计要求后报验。
6.换填材料检验设计软基路基处理方法为换填砂砾,砂砾采用外购,最大粒径不大于50cm,砂砾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7.分层铺换填料回填材料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高程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按规范挖成台阶或斜坡搭接,搭接处应夯实,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做成斜坡型,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等重要部位。
8.分层压实为保证换填材料压实的均匀及密实度,在重型辗压机辗压前,应用较小石块填塞整平层面。
控制辗压机械的速度,经静压2遍后,采用强振6~8遍。
换填材料太干燥时,应洒水,以保证上下材料结合良好。
特殊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 编制依据-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规范。
- 项目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
- 现场地质勘察报告及施工图纸。
- 同类工程的成功经验。
2. 编制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质量至上,确保路基稳定。
-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期。
-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二、工程概况1. 总体概况- 本项目位于某地区,全长XX公里,道路等级为XX级。
- 路基土质复杂,部分路段存在特殊地质条件。
2. 特殊地质条件- 软基:部分路段地基承载力不足,需进行地基处理。
- 高填深挖:部分路段路基填筑高度较大,挖方深度较深,需进行特殊施工。
- 高边坡:部分路段存在高边坡,需进行边坡支护及防护。
- 水文地质:部分路段受地下水影响较大,需进行排水处理。
三、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 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培训,熟悉施工图纸、规范及施工工艺。
-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及安全措施。
2. 人员准备- 组建专业施工队伍,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
-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设备准备- 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边坡支护设备等。
四、施工方案1. 软基处理- 采用换填、排水固结、预压等处理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
2. 高填深挖施工- 严格控制填筑材料质量,分层填筑,确保压实度。
- 设置排水系统,防止路基积水。
- 加强边坡监测,确保边坡稳定。
3. 高边坡施工- 采用锚杆、挂网喷浆等支护措施,确保边坡稳定。
- 设置防护设施,如挡土墙、排水沟等。
4. 水文地质处理- 设置排水系统,排除地下水。
- 采用防渗措施,防止地下水渗透。
五、质量控制1.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确保路基质量。
2. 加强原材料、施工过程及成品的检验,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3.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定期进行质量检查。
六、安全保证措施1.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2.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特殊路基处理(一)浅层处治换填施工应符合下例规定:换填料应选用水稳性或透水性号的材料。
(2)回填应分层填筑、压实。
抛石挤淤泥施工应符合下例规定:选用不易风化的片石,片石厚度或直径不宜小于300mm。
软土地层平坦、软土成流动状时,填筑应沿路基中线向前成三角形方式投放片石,再渐次向两侧全宽范围扩展。
当软土地层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侧向低侧填筑,并在低侧坡脚外一定宽度内同时抛填形成片石平台片石抛填出软土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并碾压密实。
(二)砂(砾)垫层1、垫层材料宜采用无杂物的中、粗砂,含泥量应小于5%;也可以采用天然级配砂砾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50mm,砾石强度不低于四级(即洛杉矶法磨耗率小于60%)。
2、垫层宜分层摊铺压实,碾压到规定的压实度。
垫层采用砂砾料时,应避免粒料离析。
3、垫层宽度应宽出路基边角500~1000mm,两侧宜用片石护砌或采用其他方法防护。
(三)软土地区路堤施工1、软土地区路堤施工计划宜考虑第几固结工期。
2、施工时不宜破坏软土地基表层硬壳层。
3、路堤压实宽度应不小于设计值,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填筑过程中,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应不大于10~15m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应不大于5mm。
应结合沉降和位移发展趋势对观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填筑速率以水平位移控制为主,超过标准应立即停止填筑。
5、采用排水固结法施工时,桥台、涵洞、通道以及加固工程应在预压沉降完成后方可进行施工。
路堤与桥台衔接部位、路堤与锥坡预压填土应同步填筑与碾压,填料宜选用透水性材料。
应按设计要求的预压荷载、预压时间进行预压。
在预压期内,除添由于沉降而引起的沉降补方外,严禁其他作业。
6、在软土地基上直接填筑路堤,应符合以下规定:水面以下部分应选择透水性好的填料,水面以上可用一般土或轻质材料填筑。
填筑路基的土宜从取土场取用,必须在两侧取土时,取土坑距路堤坡脚的距离应满足路堤稳定的要求。
反压护道施工宜与路堤同时填筑。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一、引言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是道路建设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遇到特殊路基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特殊路基处理的概念、分类和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二、特殊路基的概念与分类特殊路基是指在建设道路过程中遇到的地质条件或工程环境因素与常规路基设计标准不符的情况。
根据特殊路基的不同性质和原因,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软弱地基处理:包括软土、淤泥、泥炭等地基条件,需要采取加固措施以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
2.高湿地区处理:在湿地或高湿区域建设道路时,需要采取防渗措施,防止路基受到水分侵蚀。
3.高原路基处理: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建设道路时,需要考虑高原气候和地质条件对路基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河岸路基处理:在河岸地区建设道路时,需要考虑河流对路基的侵蚀作用,采取加固措施以确保路基的稳固。
三、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根据不同类型的特殊路基条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是确保道路建设质量的关键。
以下是针对不同类型特殊路基的处理施工方案:1.软弱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在软弱地基条件下,首先需要进行地基勘察和评估,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措施,例如土石方加固、搅拌桩等。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加固层厚度和建立质量监控机制。
2.高湿地区处理施工方案:在高湿地区建设道路时,需要采取防渗措施,包括设置防渗帷幕、排水系统等。
此外,选择适宜的路基材料和路基结构设计也是关键。
3.高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在高原地区建设道路时,需要考虑高原气候对路基的影响,包括温度变化、氧气稀薄等。
因此,选用耐高原气候环境的路基材料和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4.河岸路基处理施工方案:在河岸地区建设道路时,需要加强河岸的护坡和设置防滑措施以确保路基的稳固。
同时,施工过程中要小心防止河流侵蚀导致路基损坏。
四、结论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的制定对道路建设至关重要,可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特殊路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年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工程特殊路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单位:1 编制目的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指导特殊路基段的施工,克服质量通病,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按照“优质、高效、安全、绿色”发展的要求,全面落实“双标管理”制度,树立单位企业形象,创造良好的信誉。
2 编制依据2.1 公路建设项目工程施工设计图纸;2.2 《公路路基施工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2.3 我公司下发的有关施工管理、技术文件规定;2.4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机具设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以及多年从事类似工程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3 工程概况采用双向两车道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米;四级公路。
3.1自然地理情况3.1.1地形、地貌3.1.2气候、水文情况水文:3.2工程地质3.3施工条件4 特殊路基处理4.1 特殊路基设计根据设计图纸,本标段特殊路基主要包括低填浅挖路段的处治、软基处治。
采取措施分别是换填砂砾石、换填碎石。
4.2 特殊路基处治措施4.2.1 高液限膨胀土针对低填浅挖路段的特点,所在路段为挖方路段,采取的处治措施是:(1)膨胀土不能作为路堤填料,全部废弃;(2)路床范围内超挖80cm,换填级配碎石。
(3)在路测边沟底设置碎石盲沟。
盲沟与级配碎石贯通,以利于排水。
4.2.2软基处理针对全线路基范围内软基埋藏深度浅、厚度薄的特点,采取清淤换填处理措施,处治方案是:挖除淤泥后,换填砂砾石、碎石。
5 施工准备5.1施工准备5.1.1 对设计文件进行现场调查与核对,做好截排水设施,永临结合设计排水系统。
开工前,先调查山体在自然状态下的稳定状况,分析施工期间边坡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5.1.2 复测已经完成、水准点及导线网的布设满足施工需要;5.1.3 项目部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完成对施工班组下发技术交底工作;5.1.4 本标段安排了五个路基综合作业队伍,负责路基土石方工程、防护工程及便道维护整修。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1. 引言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是指在道路建设中,针对特殊地质条件下的路基进行处理的施工方案。
特殊地质条件包括软基、湿地、高原地区、沙漠地区等。
这些特殊地质条件给道路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路基,以保证道路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的内容,包括软基处理、湿地处理、高原地区处理和沙漠地区处理等内容。
2. 软基处理2.1 软基处理概述软基是指路基中存在有机质高、含水率大、抗冻性差等特点的土层。
软基的存在会导致路基的不稳定和变形,进而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软基处理的目标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提高软基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软基处理的方法包括增加路基宽度、加设加固层和加固桩等。
增加路基宽度可以增加软基土的有效宽度,分散荷载,减小荷载对软基土的影响。
加设加固层可以在软基土的上方加设一层较硬的材料,使得荷载能够更均匀地传递到下方。
加固桩则是通过在软基土中钻孔、灌注浆液或灌注混凝土等方式,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湿地处理3.1 湿地处理概述湿地是指地下水位处于地表以下,土壤饱水状态较长时间的地区。
湿地的存在会导致路基的软化和变形,使得道路失去稳定性。
湿地处理的目标是通过排水和增加路基的强度来解决湿地对道路建设的影响。
湿地处理的方法包括加设排水系统和加固路基等。
加设排水系统可以通过排水沟、排水管道等方式将湿地中的水排除出去,减小湿地对路基的影响。
加固路基可以采用加固层的方式,或者加设排水槽、加固钢筋等方式,增加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4. 高原地区处理4.1 高原地区处理概述高原地区是指海拔较高、气候条件特殊的地区。
高原地区的特点是气温较低、大气压力小、氧气含量低,这对道路建设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高原地区处理的目标是通过采取合适的施工措施,保证道路在高原地区的使用性能。
4.2 高原地区处理方法高原地区处理的方法包括改善土壤条件、采用特殊材料和增加通风系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惠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TJ11合同段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12月一、工程概况河(源)惠(州)(东)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金段(K89+500~K95+880)线路长 6.38km,软土路基主要为淤泥和黄泥土,设计处理措施为换填石渣、挖砂沟堆载预压、砂垫层堆载预压、袋装沙井堆载预压、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水泥搅拌桩、素砼桩、超挖回填及包边处理。
二、编制依据本施工技术方案主要依据《河惠莞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路基施工规范》等。
三、施工准备情况(一)现软基路基施工机械设备已满足施工要求,具体施工机械见下表:表1 路基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注:其他小型设备均已到场(二)路基施工人员配备表此分项工程所需人员已到位,现安全、技术、质检人员施工人员已到场,具体见下表:表2 路基施工人员配备表四、施工准备及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对特殊路基处理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核实,软土埋深普通不大于3米的涵洞、桥头段落、软土埋深普遍不大于3米且填土高度超过6米的一般路段以及局部埋深不大于6米的山间洼地、半填半挖路段、软土分布横向变化大的路段。
2)收集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
3)施工前应确定段落的施工工艺、特殊路基的处理方式。
对有积水进行排水处理,排水采用排水沟引流的方法,将水排至路基施工范围外的排水沟,无法排出的水采用功率4KW污水泵抽至排水沟。
4)清淤:排水完成后,测量原地面高程,填写测量资料。
用挖掘机将淤泥挖除,并运至指定位置。
清淤至设计标高后,检测基底承载力并测量清淤后的基底标高,如果承载力达不到规范要求,联系设计及地勘单位进行处理。
地基承载力合格后,进行基底标高测量。
(一)换填处理1.测量放样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要求,放出软基处理地段各特征点(起点、终点桩号,两侧宽度),并复核处理宽度和原地表标高。
画好平面图处理的施工方法,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施工。
2.基底清理(1)施工前应清除坑内浮土、积水和泥浆,基坑边坡必须稳定,防止塌方。
(2)开挖采用全断面开挖,完成后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3)在挖除基础下一定深度内的软弱土层时,应避免坑底原状土层受扰动,为此可保留300~500mm厚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换填料前再挖至基底实土层。
应防止基坑边坡坍土混入填层。
4.基坑检查检查基坑开挖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基础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基坑开挖尺寸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5.换填材料检验本合同段软基路基处理方法为换填回填石渣,之后用素土进行分层回填至路床顶面,分层厚度30cm。
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分层铺换填料(1)回填材料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高程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按要求挖成台阶或斜坡搭接,搭接处应夯实,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2)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做成斜坡型。
7.素土分层压实(1)为保证换填土压实的均匀及密实度,在重型辗压机辗压前,应整平层面。
(2)控制辗压机械的速度,经静压2遍后,采用强振6~8遍。
(3)换填材料太干燥时,应洒水,以保证上下材料结合良好。
(4)夯实应先四周后中间。
8.找平验收(1)最后一层辗压完成后,应检查高程和平整度。
(2)低洼处应及时补充填料。
(二)挖砂沟堆载预压1.用于软土存在硬壳层,软土底部埋深普遍不超过3米,填土高度不大于6米的路段(涵洞、桥头、半填半挖、鱼塘等路段不宜采用此法)。
2.砂沟沿道路纵向每10米设一道沿道路横向由路基中心线向两侧至路基坡脚每6~8米设一道,最外侧两道砂沟间距可以作适当调整,砂沟深度不大于1.5米,且砂沟至少进入土层内50cm.3.砂沟层及砂沟采用无杂物的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不小于2.7。
4.砂垫层应设置至坡脚外70cm的位置,并用30cm宽的粘土封层,坡脚位置处的泄水管入水口设置土工布包裹碎石反滤层。
反滤层土工布满足设计要求。
5.施工顺序:先横向砂沟,后纵向砂沟,逐段开挖,逐段填筑的原则。
挖出的软土和泥炭土将用于绿化用土、中央分隔带用土和复耕,闲置时需弃于指定的弃土场。
6.砂垫层、砂沟及基底的压实要求:不小于90%。
7.土工格栅铺设:视路基稳定情况而定,最多不超过3层,设置多层时,最底一层置于砂垫层顶面,土工格栅幅宽不小于2米,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并用U型钉每隔2m按正方形将格栅拉紧固定,格栅层间距30cm.格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三)砂垫层堆载预压1.用于软土直接裸露于地基且软土底部埋深普遍不超过3米,填土高度不大于6米的路段;或者软土底部埋深普遍不超过3米,但不适合换填的路段。
2.砂垫层厚度:一般为50cm,砂垫层采用无杂物的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大于3%,系度模数不小于2.7.3..砂垫层应设置至坡脚外70cm的位置,并用30cm宽的粘土封层,坡脚位置处的泄水管入口设置土工布包裹碎石的反滤层。
反滤层土工布符合设计要求。
4.土工格栅铺设:视路基稳定情况而定,最多不超过3层,设置多层时,最底一层置于砂垫层顶面,土工格栅幅宽不小于2米,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并用U型钉每隔2m按正方形将格栅拉紧固定,格栅层间距30cm.格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四)袋装砂井堆载预压1.用于填土高度不超过8米,软基底部埋深普遍超过3米的一般软基路段和适宜该工法的桥头、涵洞路段。
2.粘性土包边待路基沉降基本完成后再实施;排水沟做成临时排水沟,待沉降基本完成后再做成永久性排水沟。
3.袋装砂井的编织袋要求:符合设计要求;砂井采用的砂要求:风干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系度模数不小于2.7,不均匀系数小于4.4.砂井的施工方法:沿路基横向宽度上,路基两侧外多打设一排袋装砂井,沿深度方向上,当软土埋深不超过20米时,沙井要求穿透软土层进入硬土层中;当软土埋深超过20米时,砂井长度采用20米。
5.砂垫层要求:砂垫层厚度通常为60cm,干净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不小于2.7.6.砂垫层位置及要求:砂垫层应设置至坡脚外70cm的位置,并用30cm的粘土封层,坡脚位置处的泄水管入水口设置土工布包裹碎石的反滤层,反滤层土工布符合设计要求。
7.土工格栅铺设:视路基稳定情况而定,最多不超过3层,设置多层时,最底一层置于砂垫层顶面,土工格栅幅宽不小于2米,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并用U型钉每隔2m按正方形将格栅拉紧固定,格栅层间距30cm.格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五)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1.用于填土高度不超过8米、软土底部埋深普遍超过3米的一般软路基路段和适宜该工法的桥头涵洞路段。
2.塑料要求:原生材料,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料芯板舌型撕裂强度不小于20N,纵向通水量不小于50cm³/s.其中粘性土包边待路基沉降基本完成再实施,排水沟做成临时排水沟,待沉降基本完成后再做永久性排水沟。
3.塑料排水板的施工方法:沿路基横向宽度上,塑料排水板打至路基坡脚外各1m。
沿深度方向上,当软土埋深不超过25m时,排水板要求穿透软土层进入硬土层中10cm左右,当软土埋深超过25m时,最大打设深度按25m控制。
4.砂垫层要求:砂垫层厚度通常为60cm,干净的中粗砂,渗水系数不小于5*10-2cm/s,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不小于2.7.5.砂垫层位置及要求:砂垫层应设置至坡脚外70cm的位置,并用30cm的粘土封层,坡脚位置处的泄水管入水口设置土工布包裹碎石的反滤层,反滤层土工布符合设计要求。
6.土工格栅铺设:视路基稳定情况而定,最多不超过3层,设置多层时,最底一层置于砂垫层顶面,土工格栅幅宽不小于2米,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并用U型钉每隔2m按正方形将格栅拉紧固定,格栅层间距30cm.格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六)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1.用于一般的软土路基和寖水软土路基.2.砂垫层要求:洁净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不小于2.7.3.桩体:桩体所用水泥为42.5R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宜为0.45-0.55,水泥掺合量为12~15%,其中桩顶6m范围内设计水泥量为55kg/m,其余为50kg/m.桩底应进入下卧硬土层0.5m以上。
4.桩顶面处理敷设:设置30cm厚碎石褥垫层,碎石采用级配碎石,最大粒径小于4cm。
5.砂垫层位置及要求:砂垫层应设置至坡脚外70cm的位置,并用30cm的粘土封层,坡脚位置处的泄水管入水口设置土工布包裹碎石的反滤层,反滤层土工布符合设计要求。
6.垫层中部和顶部各铺设1层双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幅宽不小于2m,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并用U型钉每隔2m按正方形将格栅拉紧固定,格栅层间距30cm.土工格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7.施工搅拌机:使用专用搅拌机,确保桩体质量。
8.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少量多次喷浆的方法,采用‘四喷四搅’的方法施工,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喷浆量及搅拌下沉,提升速度,保证桩体质量,钻机下沉,提升速度不宜大于0.8m/min.9.大面积施施工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桩试验取得设计喷入量的各种技术参数和适合的施工工艺。
10.桩体施工完成后需进行桩体质量检测,软土含水量不大于70%时,在成桩28d后检测,软水含水量大于70%时,应在成桩90d检测。
11.塘底回填50cm的透水性材料砂砾或粗粒土。
(七)素砼桩复合地基1.用于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的路段。
2.素砼桩要求:直径40cm,桩体所用水泥为42.5R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碎石最大粒径为20-50mm,并掺入石屑填充碎石的孔隙。
3.当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灌注法施工时,桩身砼强度等级不小于C15;如果采用振动成管法施工,桩身砼强等级不小于C15,同时需根据试桩确定。
4.素砼桩桩料应拌合均匀,每盘料拌合时间不宜小于60s。
当按振动沉管法施工时,混合料塌落度控制在60~80mm,当按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灌注法施工时,混合料塌落控制在160~200mm。
桩机就位后,应认真校对位置,以确保桩体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成桩后,钻管的提拔速度宜控制在1.2~1.5m/min。
5.桩采用隔桩跳打。
由中心向两侧打设。
6.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灌注法施工的情况。
当桩间距不大于20m 时,如果采用振动沉管成桩工法,桩间需增设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等竖向排水体以消散挤土造成的超孔隙水压力。
竖向排水体设置在每4根布置桩形成的矩形中心处,并应尽量打穿软土层,如果软土底面埋深超过20m。
则竖向排水体按20m长设置。
建议按本图表列级参数配置。
7.素混凝土桩间距大于1.4m时,桩顶需设置图示的托板,托板顶面或桩顶面应设置30m厚碎石褥垫层,碎石采用级配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40mm,建议按本图表列级配参数配置。
8.砂垫层设置至坡脚外1m的位置,并用30cm厚的粘土封层,坡脚位置处的泄水管入口设置土工布包裹碎石的反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