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由度棒料搬运机械手

合集下载

4自由度机械臂结构设计

4自由度机械臂结构设计

4自由度机械臂结构设计引言机械臂是一种用于完成特定任务的机器人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工业自动化、医疗手术和军事等。

本文将讨论4自由度机械臂的结构设计,以及在不同任务中的应用。

机械臂的自由度机械臂的自由度是指机械臂能够自由运动的独立关节数量。

4自由度机械臂由4个独立的旋转关节组成,使得机械臂可以在3D空间中进行平移和旋转运动。

结构设计关节结构4自由度机械臂的关节结构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和承载力,以便支撑机械臂的运动和负载。

通常采用液压或电动驱动的转动关节来实现机械臂的自由度。

每个关节应具有一定的转动范围和精度,以满足不同任务的需求。

运动范围4自由度机械臂的运动范围应能够满足各种任务的需求。

通过合理设计关节的转动范围,可以确保机械臂能够在三维空间中覆盖特定区域。

此外,机械臂的运动范围还应考虑到其在工作空间内的尺寸限制,以及与其他设备或障碍物的碰撞风险。

站立稳定性机械臂的站立稳定性是指机械臂在执行任务时,能够保持平衡和稳定的能力。

站立稳定性取决于机械臂的结构设计和重心位置。

为了确保机械臂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合适的重心位置和支撑结构。

此外,考虑到机械臂运动时的惯性力,还需要设计相应的减振和平衡装置。

控制系统机械臂的控制系统对于实现精准的运动控制和任务执行至关重要。

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算法等。

传感器用于感知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信息,执行器通过控制关节转动实现机械臂的运动,控制算法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进行计算和控制。

设计高效可靠的控制系统可以提高机械臂的运动精度和工作效率。

应用领域4自由度机械臂由于其灵活性和可定制性,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工业自动化4自由度机械臂在工业生产线上可以完成各种简单重复的操作任务,例如搬运、装配和焊接等。

机械臂的高速度和精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医疗手术4自由度机械臂在医疗手术中可以用于进行精确的手术操作,例如微创手术和精准定位。

机械手手臂设计

机械手手臂设计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机械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工业机械手设计—臂部伸缩指导老师:张日红关秋菊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班级:机械072班姓名:蔡钟文学号:200710824224前言 (3)一、设计要求及主要参数: (3)二、机械手臂伸缩机构设计 (4)1、结构初设计 (4)2、结构改进 (5)3、手臂伸缩驱动力计算 (5)4、手臂伸缩液压缸参数计算 (6)三、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 (9)四、机械手的控制 (11)1、电气控制系统: (11)2、机械手可编程顺序控制 (11)五.总结 (17)六.参考文献 (17)前言机械工业是国民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品。

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装备,机械工业所提供的性能,质量和成本,都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

机械工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机械工业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

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

工业机械手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能模仿人手的某些动作功能,按照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

在某些方面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显著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

工业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笨重工件的搬运和长期频繁、单调的操作,采用机械手是最有效的。

不仅如此,机械手还能在高温、低温、深水、宇宙、放射性和其他有毒、污染环境条件下进行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随着机械手在工业的各个领域地广泛应用,对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推动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设计要求及主要参数:1、运动简图:2、抓重:50N,100N,150N,200N,250N,300N3、自由度:4个4、臂部运动参数:5、腕部参数:6、定位方式:电位器(或接近开关等)设定,点位控制;7、手指夹持范围:棒料直径ø50~ø70mm ,长度450~1200mm8、驱动方式:液压(中、低压系统)9、定位精度:+/-3mm10、控制方式:PLC控制此次设计我们以5人为一小组的形式对机械手执行机械进行设计,本人负责的是手臂伸缩机械的设计,下文将就这部分进行说明。

四自由度机械手(上半部分)

四自由度机械手(上半部分)

四自由度机械手(上半部分)作为现代工业制造领域中,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的核心产品之一,机械手在制造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而四自由度机械手便是机械手领域中的重要成员,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四自由度机械手的概念及基本结构四自由度机械手是指由四个自由度的运动副组成的机械手。

其自由度主要分为旋转自由度和直线自由度两种。

旋转自由度可分为绕x、y、z三个轴向旋转自由度,直线自由度可分为x、y、z三个轴向作直线运动的自由度。

四自由度机械手的基本结构由支撑结构、底座、轴承系统、导轨系统、执行器等组成。

其中,支撑结构设在机械手的底部,通过轴承系统与机械手执行器连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方向和范围。

二、四自由度机械手的优缺点四自由度机械手相对于其他机械手类型具有如下优点:1、机械手可根据特定要求进行定制,能够实现弯曲、旋转、伸缩等多种动作,可以适用于较多的工程需求;2、在承载重量较小的情况下,四自由度机械手的成本较低;3、四自由度机械手具有很高的操作精度,可适用于许多需要高精度的操作领域。

但四自由度机械手也有以下缺点:1、四自由度机械手的承载能力较低,仅适用于承载较小的物品;2、机械手无法实现多种操作综合编程。

三、四自由度机械手的应用四自由度机械手在工业制造和自动化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其适用于自动化加工、搬运、堆垛、组装、分拣等方面。

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具体的应用:1、电子工业:四自由度机械手可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组装、焊接、拆卸等操作。

2、汽车工业:在汽车制造中,四自由度机械手主要用于焊接、装配、喷漆等自动化生产环节。

3、食品加工业:四自由度机械手可用于食品加工中,如包装、封箱等生产步骤。

4、医疗产业:机械手的高精度使其非常适合在医疗领域中用于外科手术等领域中。

总结:四自由度机械手作为机械手领域的成员之一,可用于电子制造、汽车工业、食品加工和医疗行业等领域中的生产流程,并能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进行定制和编程。

同时,由于其相对较低的成本和高精度操作的特性,四自由度机械手在现代制造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四自由度上下料机械手运动学分析

一种四自由度上下料机械手运动学分析

一种四自由度上下料机械手运动学分析
以《一种四自由度上下料机械手运动学分析》为题,本文将对一种四自由度上下料机械手的运动学分析展开探讨,旨在了解该机械手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应用场景和设计考虑等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一种四自由度上下料机械手的工作原理。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机械手的四个自由度由电机驱动实现;其次,操作者通过控制元件发送电信号,从而实现机械手的角度变化;最后,通过机械手臂上的末端装置,可以实现物体的上下料及抓取功能。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下四自由度上下料机械手的结构特点。

四自由度上下料机械手的结构一般包括数控系统、机械臂、末端装置等部分。

其中,数控系统用于控制机械手的所有自由度以实现物体的上下料及抓取功能;机械臂是机械手的核心,由多个节拍和电机组成,可以实现多种类型的运动;机械臂末端装置主要用于实现物体的抓取及上下料功能。

此外,通常还可以根据应用场景,采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以检测机械手的运动状态。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传感器包括光学传感器、触摸式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等。

而在多自由度机械手中,通常还需要采用编码器来检测机械臂各节拍的运动状态,以此来提高控制精度。

最后,也要提到设计上的考虑。

在设计一种四自由度上下料机械手时,必须考虑机械结构的稳定性及运动精度问题。

由于机械臂节点数量较多,且由电机控制,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注意节拍与电机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电机结构和控制电路的设计,以确保其运动精度
及可靠性。

综上所述,一种四自由度上下料机械手运动学分析及设计就是如此。

虽然其设计技术和运动学分析要求较高,但相信它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棒料搬运机械手设计

棒料搬运机械手设计

棒料搬运机械手设计棒料搬运机械手是一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机械手类型,它主要用于将金属棒料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以及对棒料进行定位和加工。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棒料搬运机械手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之一。

那么,究竟什么是棒料搬运机械手呢?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棒料搬运机械手的构成棒料搬运机械手的基本构成包括机械臂、控制系统、传感器以及终端工具等四个部分。

机械臂是机械手的主体,其结构类似于人的手臂,由多个关节组成,能够实现多种动作。

控制系统是机械手的大脑,它通过电子元器件控制机械臂的运动,并且接受来自传感器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机械臂的动作。

传感器是机械手的感官器官,它负责感知棒料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

终端工具是机械手的手部,用于抓取和放置棒料。

二、棒料搬运机械手的工作原理棒料搬运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通过控制系统对机械臂的运动进行精确的控制,使其抓取到棒料并将其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机械手在执行任务时需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到棒料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然后通过控制系统对机械臂进行控制,使其能够准确地抓取到棒料,并将其移动到指定的位置。

在整个过程中,机械手需要对棒料进行定位和加工,并及时调整自身的动作,以使得工作顺利进行。

三、棒料搬运机械手的设计要点棒料搬运机械手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结构设计:机械臂的结构必须能够满足棒料搬运的需要,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工作条件下的需求。

2、传感器选择:传感器需要选用高精度的产品,以确保机械手能够准确地感知到棒料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信息,从而能够对其作出精确的控制。

3、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良好的实时性,以确保机械手能够在工作中做出及时的反应,并且能够快速地进行动作调整。

4、终端工具设计:终端工具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机械手能够稳定地抓取和放置棒料,同时也需要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棒料。

【开题报告】四自由度机械臂的运动规划和搬运系统

【开题报告】四自由度机械臂的运动规划和搬运系统

【开题报告】四⾃由度机械臂的运动规划和搬运系统开题报告电⽓⼯程与⾃动化四⾃由度机械臂的运动规划和搬运系统⼀、主要任务与⽬标:任务:设计四⾃由度的机械臂具有三个旋转关节和⼀个平移关节,末端安装有⼀个电磁⼿⽖能够抓取物体的搬运系统。

⽬的:1、了解四⾃由度机械臂的机械和电⽓特性;2、学习机械臂运动学基础知识,能进⾏基本的运动学分析;3、学习和掌握⼀定的运动路径规划⽅法(如:梯形运动,S型曲线运动)实现从指定起始地点到⽬标地点的运动规划;4、在四⾃由度机械臂实验平台上实现多个物体从起始位置到不同⽬标位置的搬运和摆放。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针对全⾃动机械⼿中“臂”机构进⾏研究,争对四⾃由度机械臂的机械和电⽓特性,建⽴与之相应的机械臂运动型模型;2、在建⽴的机械臂运动路径模型基础上,进⾏基本的运动学分析以及总结出运动路径的规划。

3、使⽤运动路径的算法计算出机械臂的运动路径,实现从指定起始地点到⽬标地点的运动规划。

4、在四⾃由度机械臂实验平台上编程实现多个物体从起始位置到不同⽬标位置的搬运和摆放。

⼆、理论依据、技术问题、研究价值理论依据:19世纪末以来,为了适应不同⽣产需要、完成不同动作的各种机器相继出现并⼴泛使⽤,于是,机构学应运⽽⽣。

机构学的任务是分析机构的运动规律,根据需要实现的运动设计新的机构和进⾏机构的综合。

现代仪器和⾃动化技术的发展⼜促进机构学的进⼀步发展,提出了各种平⾯和空间机构运动分析和综合的问题。

运⽤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来解决机械⼯程中的实际技术问题。

技术问题:1、根据机械臂模型的建⽴进⾏机构的设计。

具体的包括运动副型式的合理选择和配置。

传递运动的最佳路线,驱动的最佳速⽐等。

机构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出现臂杆的相互⼲涉或驱动装置⽆法运⾏,机构不能运动等问题2、根据简单点到点运动算法计算出机械臂可达空间的范围。

根据设计要求和满⾜各种⼯作的需要,机器⼈前端应能到达⼯作需要的范围内的各个位置,并且基本上没有死区。

四轴机械手参数介绍

四轴机械手参数介绍

Part One
机械手基本参数
机械手型号
品牌:Fest最大负载:25kg
机械手尺寸
长度:指机械手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通常表示为L。 宽度:指机械手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通常表示为W。 高度:指机械手在Z轴方向上的尺寸,通常表示为H。 安装尺寸:指机械手安装所需的尺寸,包括底座尺寸、连接尺寸等。
影响因素:机械手的负载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机械手的尺寸、结构、材料等。
选择依据:在选择机械手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合适的负载。
常见负载范围:常见的机械手负载范围在10kg到100kg之间,具体取决于应用场景和机械手型 号。
Part Two
机械手运动参数
机械手工作范围
水平工作范围:描述机械手在水平面内能够到达的最大距离。 垂直工作范围:描述机械手在垂直面内能够到达的最大距离。 旋转工作范围:描述机械手在旋转动作中能够达到的最大角度。 俯仰工作范围:描述机械手在俯仰动作中能够达到的最大角度。
THANKS
汇报人:XX
机械手重量
重量范围:根据不同型号和规格,四轴机械手的重量范围也会有所不同 材质:机械手的材质也会影响其重量 附加功能:机械手是否带有附加功能,如夹具、传感器等,也会对其重量产生影响 制造工艺:机械手的制造工艺也会对其重量产生影响
机械手负载
定义:机械手负载是指机械手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承受的重量。
机械手速度
最大速度:机械手在空载时的最大移动速度。
定位速度:机械手在定位点的移动速度,通常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加减速时间:机械手启动和停止时的加速和减速时间,影响机械手的动态 性能。 速度模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速度模式,如快速、慢速、间歇等。
机械手重复定位精度

4自由度机械臂结构参数

4自由度机械臂结构参数

4自由度机械臂结构参数四自由度机械臂是一种具有四个关节自由度的机械臂结构,其参数包括关节长度、关节角度和末端执行器的位置。

本文将围绕这些参数展开,介绍四自由度机械臂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一、关节长度关节长度是指机械臂相邻两个关节之间的距离。

在四自由度机械臂中,每个关节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通过调整关节长度,可以改变机械臂的工作范围和灵活性。

较短的关节长度可以使机械臂更加紧凑,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操作;而较长的关节长度可以增加机械臂的工作范围,适用于大范围的操作。

二、关节角度四自由度机械臂的关节角度是指每个关节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角度。

关节角度的变化可以使机械臂在三维空间内进行灵活运动。

通过控制关节角度,可以实现机械臂的运动轨迹规划和目标位置控制。

关节角度的调整可以使机械臂实现不同的工作姿态和运动路径,满足不同工作场景的需求。

三、末端执行器位置末端执行器是机械臂的最后一段,用于完成具体的任务。

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包括三维空间中的坐标和姿态信息。

通过控制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可以实现机械臂在空间中的准确定位和精确操作。

末端执行器的位置调整可以使机械臂实现不同位置的抓取、搬运、装配等操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结构特点和应用四自由度机械臂相比于其他自由度机械臂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等特点。

其机械臂结构简单,由四个关节和相连的杆件组成,易于制造和维护。

同时,四自由度机械臂的控制方便,可以通过控制关节角度和末端执行器位置来实现机械臂的运动控制。

四自由度机械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卫生、军事科研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机械臂可以替代人工完成重复性、繁琐的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医疗卫生领域,机械臂可以用于手术辅助、康复训练等,实现精确的操作和治疗。

在军事科研中,机械臂可以用于无人作战、探测敌情等,提高军事作战的效能。

总结起来,四自由度机械臂是一种具有四个关节自由度的机械臂结构,通过调整关节长度、关节角度和末端执行器位置,可以实现机械臂的运动控制和任务执行。

四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四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四自由度机械手设计四自由度机械手是指具有四个独立运动自由度的机械手。

它可以在三维空间内进行灵活的运动和操作,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护理、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本文将从机械结构设计、运动控制系统、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论述,介绍四自由度机械手的设计。

首先,机械结构设计是四自由度机械手设计的关键。

通常,机械手由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关节驱动装置等组成。

在设计机械臂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刚度、轻量化和尺寸设计等因素。

关节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驱动、气动驱动或液压驱动等方式,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驱动方式。

末端执行器是机械手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设计要充分考虑操控对象的形状、尺寸和质量等要素。

其次,运动控制系统是确保机械手运动精度和灵活性的关键。

四自由度机械手通常采用闭环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反馈机械手的位置、速度和力等信息,通过控制器计算控制命令,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在控制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传感器的精度、控制器的计算能力和控制算法的设计等因素。

常见的控制算法有PID控制、模糊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

最后,四自由度机械手应用领域广泛。

在工业制造中,机械手可以替代人工完成重复性、危险性和高精度的任务,如焊接、装配和搬运等。

在医疗护理领域,机械手可以用于手术助力、康复训练和辅助生活等。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机械手可以用于家庭服务、餐厅服务和残疾人辅助等。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机械手还可以用于车辆维修保养和物流配送等场景。

总之,四自由度机械手的设计涉及机械结构、运动控制系统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设计机械结构,构建高刚性、轻量化的机械手。

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保证机械手的运动精度和灵活性。

各个应用领域广泛使用四自由度机械手,提高生产效率和人类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四自由度机械手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将会更为广阔。

4轴机械手

4轴机械手

4轴机械手简介4轴机械手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装置,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

它通常由4个关节或轴构成,每个关节可进行运动控制,使机械手具备更灵活的动作能力。

4轴机械手的设计和功能具体取决于其应用领域和使用需求。

构造关节4轴机械手的构造中最重要的组件是关节。

关节通常由电动机、减速器和运动控制器组成。

它们负责提供机械手的运动能力和精确控制。

连杆关节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可灵活运动的结构。

连杆通常由轻质但坚固的材料制成,以确保机械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夹具为了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4轴机械手通常配备夹具。

夹具可以根据需要更换,用于抓取、旋转、翻转或固定物体。

工作原理4轴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基于关节运动的控制。

通过控制每个关节的运动范围和速度,机械手可以完成各种任务,如搬运、装配、焊接等。

机械手的运动控制通常由计算机或控制系统完成。

用户可以通过界面或编程方式设置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动作序列,使其按照预定的方式执行任务。

应用领域4轴机械手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和自动化装配系统中。

它们可以完成各种任务,包括搬运、装配、包装、焊接、喷涂等。

在汽车制造行业,4轴机械手常被用于车身焊接和涂装。

它们可以高效地完成复杂的工作,并提高生产线的生产速度和质量。

在电子制造行业,4轴机械手通常用于电路板组装、元件精密定位等任务。

它们的高精度和高速度运动能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4轴机械手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物流仓储等领域,用于自动化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

优势和挑战优势•灵活性:4轴机械手具备灵活的运动能力,可以适应不同任务的需求。

•精确性:通过精确的运动控制,机械手可以高精度地完成任务。

•高效性:机械手可以进行连续运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安全性:机械手可以替代人工完成危险或繁重的任务,从而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挑战•成本:4轴机械手的设计、制造和维护成本较高,特别是对于定制化需求的应用。

•编程复杂性:为了实现特定的任务,机械手需要编写复杂的控制程序,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四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的设计毕业论文

四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的设计毕业论文

四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的设计毕业论文1引言1.1机械手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机械手是当今世界的科技革命发展飞速变革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现今的工业、制造业水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高水平阶段。

最初出现的机械手只是应用在航空航天和海洋勘探等高端科技领域,随着近几十年来计算机在科技领域全面应用,科技革命的变革也加速了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

在此背景下机械手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并且在其应用领域也不断地深入、飞速地拓宽,特别是近些年来机械手在现代制造业领域更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由于机械手是通过预先编写好的程序来控制其动作次序和轨迹,所以机械手可以代替人力去完成那些单调的、重复的、特别是对于人类来说毫无意义的工作,除此之外机械手还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完成那些人类不想完成的或不能完成的工作,特别是在一些危险的工作环境或者是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作条件之下,机械手相比较人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机械手在某些邻域能够完全替代人力,将人类从脏、乱、差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这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又一次变革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又一次蜕变。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工业、制造业领域在机械手的广泛应用下发生了伟大的变革,在此背景下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产品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在工业生产中现代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

机械手技术虽然发展迅猛,但现在市场上的机械手大多还处在高端应用领域,价格也相对昂贵,不能满足低成本、低层次应用领域的需求。

所以本课题希望设计出一种成本低、应用层次相对较低的机械手,填补这一领域市场的空白,这对于工业、制造业领域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机械手技术领域中,机械手在模型设计上,四自由度机械手是机械手产品中的典型设计模型,在技术上,四自由度机械手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四自由度便于设计和实现,在应用层面上,四自由度机械手对于一般的重复性工作条件完全满足,在成本上,四自由度机械手在满足一些复杂动作的工作条件下便于实现低成本,也就说其性价比相对较高,所以本论文以《四自由度搬运机械手》为课题进行研究旨在设计出一个比较实用的、成本低的、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机械手。

4轴机械手的控制方法

4轴机械手的控制方法

4轴机械手的控制方法4轴机械手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机械设备,用于实现物体的抓取、搬运、装配等操作。

为了实现对4轴机械手的精确控制,工程师们开发了多种控制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4轴机械手控制方法。

一、开环控制方法开环控制是最简单的控制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机械手的输入信号进行开环控制,使机械手按照设定的规律运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响应速度快。

但是由于没有反馈信号的参与,开环控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导致控制精度不高,容易出现误差。

二、PID控制方法PID控制是一种经典的闭环控制方法,通过对机械手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参数进行反馈控制,使机械手能够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

PID控制方法通过比较机械手的实际位置与设定位置的差异,计算出控制信号,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大多数工业应用。

但是PID控制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调整参数,调试过程相对繁琐。

三、模糊控制方法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它能够处理非线性、模糊、不确定的系统。

模糊控制方法通过建立模糊规则库,将机械手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进行映射,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对系统非线性和扰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但是模糊控制方法需要事先建立模糊规则库,调试过程相对复杂。

四、神经网络控制方法神经网络控制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它模拟了人脑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连接和信息传递过程。

神经网络控制方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使其学习机械手的运动规律,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适用于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但是神经网络控制方法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计算资源,并且调试过程相对复杂。

五、自适应控制方法自适应控制是一种能够自动调整控制参数的控制方法,它能够在面对系统参数变化或外界干扰时保持良好的控制性能。

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和参数估计器,实时估计系统参数,并根据估计结果调整控制参数,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

四自由度工业机械手结构设计

四自由度工业机械手结构设计

多重复、单 工作,解放人的双手工。同时,机械
手具有适应于危险、复杂、恶劣环境中工作的特点,
可广泛应用于一些高危、环境恶劣、噪声污染、工作
空间狭小、搬运大质量物品的领域。工业机械手的
研制涉及机械工程学、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技术、计 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等多门学科②,且
机械手的设计比较复杂,造
,故机械手 :及
,B;K/为安全系数,
"2 = 1.0—11。
该机械手的设计抓取工件质量不超过100 g,故
计 选择最大
为100 g。
器附件为
机,其型号为SG90。查阅说明书可知,其自 i
为9 g。安全系数选择1. 0。根 (10)可计算该机
械手的最大持重,即R- = (9 +100) X1. 0 = 109(g) &
四自由度工业机械手的三维结构如图2所示& 机械手工作时,首先旋转盘10转动,使机械臂处于 工作方向;随后,大臂3控制机械手在空间的伸缩, 使机械手处于工件上方;然后,小臂7控制抓取装置 在空间的仰俯运动,让机械手到达工件表面;最后, 末端执行器9通过旋转调整抓取工件的角度,完成 工件的抓取。
1.三角连接件;2.小杆;3.大臂;4 .连接件;5.舵机;6.摆头; 7.小臂;&舵机头;9.末端执行器10.旋转盘11底座 图2四自由度工业机械手的三维结构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21年第38卷第1期
现代设计技术
3机械手最大持重计算
四自由度工业机械手的主要用途是夹取物体。
夹持式机械手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设计的机械手
结构如图7
&
4机械手驱动源选择及控制设计
机械手的运动需要外力驱动,而舵机可精确 控制机械手的旋转角度。因此,本文采用舵机进行 驱动。机械手中各舵机的分布如图8所示&

棒料搬运机械手设计概述

棒料搬运机械手设计概述

棒料搬运机械手设计概述棒料搬运机械手是一种用于搬运和转移金属棒料的机械设备,广泛用于钢铁、电子、汽车等行业。

本文将概述棒料搬运机械手的设计。

一、机械手结构棒料搬运机械手通常由机械臂、夹爪、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机械臂采用轨道、导轨等结构,能够沿X、Y、Z三个方向进行移动、旋转和抬升。

夹爪通常采用气动爪或电磁铁等,具有自动夹取、放置和检测功能。

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和传动链等,可以精确控制机械臂的运动。

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PLC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等,能够实现机械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二、机械手工作原理机械手的操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夹取、转移和放置。

在夹取阶段,夹爪通过控制系统判断和定位金属棒料的位置和方向,然后进行机械臂的移动和夹取操作。

在转移阶段,机械臂根据设计要求和控制指令进行金属棒料的移动和转角操作。

在放置阶段,夹爪通过人机界面或者传感器控制机械臂进行精确放置,并进行后续的操作流程。

三、机械手设计要点机械手的设计要点包括承载量、力度、速度、精度等。

首先,机械手的承载量需要满足客户的生产需求,可根据棒料的规格和重量进行优化设计。

其次,机械手的力度需要满足夹爪的夹取和放置操作,常用应变计、传感器等进行力度测试和优化。

再次,速度是机械手设计的重要指标,可根据生产线的生产速率和工作节奏进行多方面优化。

最后,精度是机械手的核心指标之一,关系到机械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也是机械手最难实现和突破的技术指标之一。

四、机械手未来发展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机械手必将成为生产线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机械手设计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可视化,涉及到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和互联网技术等新兴领域。

由此,机械手将更加符合人类的工程人性化和和高效化生产。

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才推动机械手设计更加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机器人也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四自由度棒料搬运机械手设计全套图纸

四自由度棒料搬运机械手设计全套图纸

编号无锡太湖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四自由度棒料搬运机械手设计信机系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讲师)(职称:)2013年5月25日无锡太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四自由度棒料搬运机械手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了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表示致谢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集体已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班级:学号:作者姓名:2013 年5 月25 日无锡太湖学院信机系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题目及专题:1、题目四自由度棒料搬运机械手设计2、专题二、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机器人工程是近二十多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应用与许多生产领域。

由目前的发展状况看,在可预见的将来它将在生产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机械手就是基于此并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而设计的。

在某些劳动条件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工人难以用手工工作,可用本机械手代替人力劳动。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机器人在工业现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用机器的力量代替人力,而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三、本设计(论文或其他)应达到的要求:1、机械手的总体设计,包括型式选择、基本参数确定、总体布置与主要结构设计。

并绘制整体装配图。

2、机械手传动机构的设计,包括滚珠丝杠的选择,谐波齿轮减速器参数的确定。

3、机械手各种电机的选择。

包括机械手手臂升降步进电机的选择,机械手底座回转驱动电动机的选择。

4、机械手各气动件的设计计算。

5、设计说明书一份。

6、所有非标零件需画出零件图。

四、接受任务学生:机械92 班姓名五、开始及完成日期:自2012 年11月12日至2013年5 月25日六、设计(论文)指导(或顾问):指导教师签名签名签名教研室主任〔学科组组长研究所所长〕签名系主任签名2013年5月25日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机器人在工业现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用机器的力量代替人力,而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四轴自由度码垛机械手堆垛机

四轴自由度码垛机械手堆垛机

四轴自由度码垛机械手堆垛机
四轴码垛机器人,又名桁架码垛机器人或者四轴码垛机械手。

四轴码垛机器人由横梁Y轴,前后运动X轴和上下运动轴Z轴作为机器人的运动导向,使机器人运动时噪音更少;速度可以达到4.5米每秒或者更快;最大负载可达3150KG,四轴码垛机器人产品广泛的有效负载从10公斤到3150公斤,适用各种行业应用:寿命更长,在不维护的工况下也可以使用Iooe)O小时以上。

使用环境能力更强,从电子无尘室到铸造锻压灰尘铁屑高度密集的环境都可以完美运作。

以齿轮齿条作为驱动系统,实现高精准的定位精度,重复精度高达±0.05mm:行程是目前市场上最大行程机器人,最大行程50米。

(整理)四自由度圆柱坐标机械手毕业设计说明书精选全文

(整理)四自由度圆柱坐标机械手毕业设计说明书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目次1 绪论 (1)1.1 工业机械手的概述 (1)1.2 工业机械手在生产中的应用 (1)1.3 机械手的组成概述 (2)1.4 工业机械手的发展趋势 (3)2 总体设计方案 (4)2.1 设计题目 (4)2.2 初始参数与设计要求 (4)2.3 方案拟定 (5)3 机械手手部设计计算 (6)3.1 手部设计基本要求 (6)3.2 手部力学分析 (7)3.3 夹紧力及驱动力的计算 (8)3.4 机械手手抓夹持精度的分析计算 (9)4 机械手腕部设计计算 (11)4.1 腕部设计基本要求 (11)4.2 腕部结构的选择 (11)4.3 腕部回转力矩的计算 (12)5 机械手臂部设计计算 (16)5.1 机械手臂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16)5.2 手臂的典型机构及结构的选择 (16)5.3 手臂伸缩驱动力计算 (17)5.4 手臂伸缩油缸结构的确定 (19)5.5 油缸端盖的连接方式及强度计算 (21)-------------6 机身设计与计算 (23)6.1 机身的整体设计 (23)6.2 机身回转机构的设计计算 (25)6.3 机身升降机构的设计计算 (28)7 液压驱动系统的计算 (31)7.1 绘制液压系统的工况图 (31)7.2 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36)总结 (38)致谢 (38)参考资料 (39)1.3 机械手的组成工业机械手由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三部分组成。

1.3.1 执行机构(1) 手部既直接与工件接触的部分,一般是回转型或平动型(多为回转型,因其结构简单)。

手部多为两指(也有多指);根据需要分为外抓式和内抓式两种;也可以用负压式或真空式的空气吸盘(主要用于吸冷的,光滑表面的零件或薄板零件)和电磁吸盘。

传力机构形式教多,常用的有:滑槽杠杆式、连杆杠杆式、斜槭杠杆式、齿轮齿条式、丝杠螺母式、弹簧式和重力式。

(2) 腕部是连接手部和臂部的部件,并可用来调节被抓物体的方位,以扩大机械手的动作范围,并使机械手变的更灵巧,适应性更强。

四个自由度气动机械手结构设计

四个自由度气动机械手结构设计

四个自由度气动机械手结构设计四个自由度气动机械手是一种具有四个独立运动自由度的机械手,常用于工业生产线上的自动化操作。

它采用了气动驱动技术,能够在高速下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复杂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四个自由度气动机械手的结构设计。

四个自由度气动机械手一般由基座、转台、前臂、前臂臂杆以及末端执行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其中,基座是机械手的支撑部分,承载机械手的整体结构;转台是机械手的第一旋转关节,使机械手能够在水平面上进行转动;前臂是机械手的第二旋转关节,使机械手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旋转;前臂臂杆是机械手的伸缩部分,通过伸缩前臂臂杆,可以使机械手的工作范围更加灵活;末端执行器是机械手的最后一个关节,通过末端执行器可以实现机械手的精确定位和抓取动作。

在四个自由度气动机械手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结构刚度、重量、精度和可靠性。

首先,结构刚度是机械手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保证机械手在高速运动中不产生振动和形变,需要采用合适的结构材料和设计参数,提高机械手的整体刚度。

其次,重量是机械手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较轻的机械手可以提高其加速度和速度,使其能够更快地完成任务。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尽量减小机械手的自重,采用轻量化的材料。

第三,精度是机械手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在一些需要高精度定位和抓取的任务中,机械手需要具备较高的精度。

在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驱动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以确保机械手的精确定位和抓取动作。

最后,可靠性是机械手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机械手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负载和惯性力,因此需要采用可靠的结构和驱动系统,以保证机械手在长时间工作中不发生故障。

总结而言,四个自由度气动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涉及结构刚度、重量、精度和可靠性等多个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驱动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以实现机械手的高速、准确和可靠的运动。

这样的机械手在工业生产线上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操作。

搬运机械手及其控制系统设计(包括CAD图纸)概论

搬运机械手及其控制系统设计(包括CAD图纸)概论

目录摘要 (I)ABSTRACT(英文摘要) (Ⅱ)目录 (IV)第一章引言 (1)1.1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1.2课题国内外发展现状 (2)第二章总体方案确定 (4)2.1总体方案论证 (4)2.1.1 机械手手臂结构方案设计 (4)2.1.2 机械手驱动方案设计 (4)2.1.3 机械手控制方案设计 (5)2.1.4 机械手主要参数 (5)2.1.5 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 (6)第三章机械手总体结构设计 (7)3.1动作工况与分析 (7)3.2机械手各部分结构设计 (8)3.2.1 机械手底座的设计 (8)3.2.2 立柱结构的设计 (8)3.2.3 轴承的选择 (9)3.2.4 上轴承座的选择 (10)3.2.5 下轴承座的选择 (11)3.2.6 大臂的结构设计 (12)3.2.7 小臂的结构设计 (12)3.2.8 气爪的结构设计 (12)3.2.9 手部夹紧气缸设计计算 (14)3.2.10 升降气缸设计计算 (18)- IV -3.2.11 伸缩气缸设计计算 (22)3.2.12 回转气缸设计计算 (25)第四章气动部分设计 (28)第五章PLC控制部分设计 (30)5.1电磁铁动作顺序 (30)5.2I/O分配 (30)5.3PLC控制梯形图 (31)5.4PLC控制程序指令 (32)结论 (37)参考文献 (38)致谢及声明 (39)摘要近20年来,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迅速拓宽,尤其是在各种自动化生产线上得到广泛应用。

电气可编程控制技术与气动技术相结合,使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更高,控制方式更灵活,性能更加可靠;气动机械手、柔性自动生产线的迅速发展,对气动技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本课题设计源于生产线中的搬运站,传动方式采用气压传动,即用各种气缸来控制机械手的动作,控制部分结合可编程控制技术编写程序进行控制来实现两站之间的搬运。

机械手主要由手部、运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本设计的机械手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而设计的。

在某些劳动条件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工人难以用手工工作,可用本机械手代替人力劳动。

本设计为四自由度圆柱坐标型工业机械手,其工作向为两个直线向和两个旋转向。

本设计中的四自由度棒料搬运机械手,主要是针对质量少于2KG的圆形棒料的搬运。

通过气爪手指的不同选择可满足直径小于60mm的棒料的搬运。

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机械手执行将工件从一条流水线拿到另一条流水线并把工件翻转过来这一简单的动作.关键词:四自由度;机械手;搬运;工业机器人The Four Degrees-of-freedom Bar Manipulator DesignsAbstract:This paper design for enhances the labor productivity, product quality,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worker labor intensity. Some job working at extremely bad environment, that people can’t work in hand, so the robots can replace worker to do it.This scheme introduced a cylindrical robot for four degree of freedom. It is composed of two linear axes and two rotary axis currentThis paper mainly use at the transporting of circular good material that quality is short to 2KG. The different fingernail finger was Choice for transporting the good material that diameter is smaller than 60mm.Under controller function the robot move the components from one assembly line to other assembly line and turn over it in space, perform relatively simple takes.Key words: four degrees of freedom; robot; transporting; Industrial robot1 前言1.1 工业机器人的概述与发展机器人(又称机械手,机械人,英文名称:Robot),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其来有自,早在三国时代,诸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即是古代中国人的智能结晶。

随着近代的工业革命,机器产业的不断发展成为近代工业的主要支柱。

机器人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是拟人化的,所以才有机械手、机械臂的开发与制作,也是为了以机械来代替人去做人力所无法完成的劳作或探险。

但近十几年来,机器人的开发不仅越来越优化,而且涵盖了多领域,应用的畴十分广阔。

工业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高技术产品。

在多生产领域,它对于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作用日见显著。

不少劳动条件恶劣、生产要求苛刻的场合,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力劳动已是必然的趋势。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机体独立,动作自由度较多,程序可灵活变更,能任意定位,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操作机械。

主要用于加工自动线和柔性制造系统中传递和装卸工件或夹具。

工业机器人以刚性高的手臂为主体,与人相比,可以有更快的运动速度,可以搬运更重的东西,而且定位精度相当高,它可以根据外部来的信号,自动进行各种操作。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逐步完善,它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代:第一代工业机器人就是目前工业量使用的示教再现型工业机器人,它主要由手部、臂部、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它的控制式比较简单,应用在线编程,即通过示教存贮信息,工作时读出这些信息,向执行机构发出指令,执行机构按指令再现示教的操作。

第二代工业机器人是带感觉的机器人。

它具有寻力觉、触觉、视觉等进行反馈的能力。

其控制式较第一代工业机器人要复杂得多,这种机器人从1980年开始进入了实用阶段,不久即将普及应用。

第三代工业机器人即智能机器人。

这种机器人除了具有触觉、视觉等功能外,还能够根据人给出的指令认识自身和围的环境,识别对象的有无及其状态,再根据这一识别自动选择程序进行操作,完成规定的任务。

并且能跟踪工作对象的变化,具有适应工作环境的功能。

这种机器人还处于研制阶段,尚未大量投入工业应用。

世界上工业机器人萌芽于50年代的美国,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被不断地应用于人类社会很多领域,正如计算机技术一样,机器人技术正在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式。

进入90年代,世界机器人工业继续稳步增长,每年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世界上已拥有机器人数量达到70万台左右,1992、1993年世界机器人市场曾一度出现小的低谷,近年除日本外,欧美机器人市场也开始复,并日益兴旺。

与全球机器人市场一样,中国机器人市场也逐渐活跃,1997年上半年,我国从事机器人及相关技术产品研制、生产的单位已达200家,研制生产的各类工业机器人约有410台,其中已用于生产的约占3/4。

目前全国约有机器人用户500家,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总台数约为1200台,其中从40家外国公司进口的各类机器人占2/3以上,并每年以100~150台的速度增加。

从机器人的应用与发展来看,在很多面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力劳动已是必然的趋势,工业机器人将来必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

1.2 本设计中的四自由度棒料搬运机械手所实现的功能本设计中的四自由度棒料搬运机械手,主要是针对质量少于2KG的圆形棒料的搬运。

本设计中的机械手有四个自由度,由底座的旋转,手臂的升降,手臂的伸缩,手爪的旋转组成。

本设计中的机械手是一种通用型棒料搬运机械手。

通过气爪手指的不同选择可满足小于直径60mm的棒料的搬运。

通过示教再现或程序的直接控制可实现在机械手工作围把棒料从指定点搬运到另一指定点,并把棒料翻转过来。

通过对机械手的相应控制还可实现对棒料的排列。

1.3 本设计中的四自由度棒料搬运机械手设计的意义机器人工程是近二十多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应用与多生产领域。

由目前的发展状况看,在可预见的将来它将在生产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机械手就是基于此并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而设计的。

在某些劳动条件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工人难以用手工工作,可用本机械手代替人力劳动。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机器人在工业现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用机器的力量代替人力,而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是历史发展的趋势[4]。

2 机械手的总体设计2.1 设计要求要求:本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机器人或工业机械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实现机械手的上升、下移、左移、右移抓紧和放松等多个自由度,完成一四自由度搬运机器人设计,要求所设计机器人能抓取一定质量的工件并到达规定的地点。

2.2 机器手的组成图1 机械手的组成图Fig1 The composition diagram of the robotic机械系统:本机械手由机械系统(执行系统、驱动系统)、控制检测系统组成。

2.2.1 执行系统:执行系统是工业机器人完成抓取工件,实现各种运动所必需的机械部件,它包括气爪、手臂升降、手臂伸缩、底座旋转。

2.2.2 驱动系统:为执行系统各部件提供动力,并驱动其动力的装置。

本设计选用机械传动、气压传动和电机驱动。

控制系统:通过对驱动系统的控制,使执行系统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工作,当发生错误或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

2.3 总体案拟定由设计要求本设计机械手实现的作用:自动线上有A,B两条输送带,之间距离为0.7m,现设计机械手将一棒料工件从A带送到B带并将棒料翻转过来。

确定为四自由度的机械手。

其中2个为旋转,2个为平移。

在工业机器人的诸多功能中,抓取和移动是最主要的功能。

这两项功能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精巧的机械结构设计和良好的伺服控制驱动。

本次设计就是在这一思维下展开的。

根据设计容和需求确定机械手,利用步进电机驱动和谐波齿轮传动来实现机器人的旋转运动;利用另一台步进电机驱动滚珠丝杠旋转,从而使与滚珠丝杠螺母副固连在一起的手臂实现上下运动;考虑到本设计中的机械手工作围不大,故利用气缸驱动实现手臂的伸缩运动;末端夹持器则选用气爪来做夹持器,用小型气缸驱动夹紧。

气爪的旋转则由与气爪连接的摆动气缸实现[7]。

其外观与工作移动位如图2。

图2 机器人外形图Fig2 Robot Outline Drawings2.4 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本机械手底座采用圆柱坐标型结构,其工作空间是一个具有一定角度的绕机械手转动轴的扇形体立体空间。

机器人具有较大的相对工作空间和绝对工作空间,所谓相对工作空间是指手腕端部可抵达的最大空间体积与机器人本体外壳体积之比,绝对工作空间是指手腕端部可抵达的最大空间体积,只要工件搬运点都在此围即可实现搬运。

下图3描述了本机械手的工作空间,是顶视图。

高度即为手臂可升降的高度。

图3 工作空间图Fig3 Workspace map2.5 机械手驱动系统设计2.5.1 机械手驱动器机械手驱动系统包括驱动器和传动机构,它们常和执行器联成一体,驱动臂,杆和载荷完成指定的运动。

常用的驱动器有电机、液压和气动等驱动装置,其中采用电机驱动器是最常用的驱动式,包括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及其步进电机等。

本设计中底座的旋转与手臂升降都是采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器(在第5章计算说明步进电机的选择),而手臂的伸缩则选用七缸作为驱动器。

气爪的翻转是通过摆动气缸来作为驱动器[6]。

2.5.2 机械手传动机构手臂的升降是步进电机通过联轴器直接与丝杆连接。

手臂上安装丝杆螺母副,从而驱动手臂的升降。

手臂的伸缩是通过气缸杆直接连接装有摆动气缸的摆动气缸安装板,从而实现伸缩运动的。

气爪的旋转是摆动气缸通过气爪的连接附件直接相连接。

如下图4。

图4 气爪连接示图Fig4 Gripper connection diagram底座的旋转是通过步进电机联接谐波齿轮直接驱动转动机座转动,从而实现机械手的旋转运动。

如下图5。

1—支座,2—电机,3—轴承,4—带传动,5—壳体6—位置传感器,7—柔轮,8—波发生器,9—刚轮图5 机械手底座传动示图Fig5 Robot base transmission diagram本设计中的四自由度棒料搬运机械手的有关技术参数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