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九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doc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3. 声音传播的条件: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传播介质(如空气、水、桌子等)、人耳。

4.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5.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vt S 21 。

6.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声音的特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7.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如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如耳塞)。

8. 人耳可听声波:频率在20Hz ~20000Hz 之间的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9.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10.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有一定体积和形状)、液态(有一定体积,没有一定形状)、气态(没有一定体积和形状)。

2.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2020-2021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重点专题八:二力平衡条件应用

2020-2021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重点专题八:二力平衡条件应用

苏科版物理八下第九章重点专题八:二力平衡条件应用题型一: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1.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爬和匀速下滑时,他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则()A.f1方向向下,f2方向向上,且f1=f2B.f1方向向上,f2方向向下,且f1>f2C.f1方向向上,f2方向向上,且f1=f2D.f1方向向上,f2方向向上,且f1<f22.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N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等于600N,竖直向上B.等于600N,竖直向下C.大于600N,竖直向下D.大于600N,竖直向上3.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N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等于600 N,竖直向下B.等于600 N,竖直向上C.大于600 N,竖直向下D.大于600 N,竖直向上4.体育课有爬杆和爬绳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和杆匀速向上爬()A.因为绳子粗糙,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B.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C.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D.若爬杆和爬绳的速度不同,则速度大的摩擦力大5.体育课上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子和杆匀速向上爬,受到的摩擦力()A.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是因为绳子粗糙B.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C.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是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D.爬绳和爬杆时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摩擦力大题型二:力的大小和方向计算6.一吊车以2m/s的速度将104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104N。

若该吊车现改为以4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拉力104N,若重物静止在空中则钢索对重物拉力104N(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将一重20N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且滑动摩擦力为物重的0.2倍,若该物体以1m/s 的速度匀速前进,那么该物体受到水平拉力为N;若要使该木块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则应对木块施加的水平拉力为N;如果拉力增大到6N,木块将做运动。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9章《力与运动》9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9章《力与运动》9

第九章力与运动9.3力与运动的关系一、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二、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关注的两个情况:物体受力情况,物体运动情况。

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息息相关,要结合起来分析讨论。

2.受力分析的两个过程:①由物体受力情况确定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②由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3.物体受力分析的步骤:①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②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先考虑重力,然后是弹力、摩擦力等,并分析物体在已知力的作用下,将产生怎样的运动或运动趋势;③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确定力,保证力既不能多也不能少;④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⑤检验,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平衡力的知识来检验所画出的力是否正确,进而求解力或运动状态。

典型例题类型一理解运动状态的含义例1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A.减速进站的火车B.跑道上起飞的飞机C.正在拐弯的汽车D.空中沿直线匀速上升的气球例2下列实例中,(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来回摆动的秋千....B.静止在水中的鸡蛋C.挂在墙上的钟表....D.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类型二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例3 学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四位同学概括出下列四条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说:物体静止时,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乙同学说: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丙同学说: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要受到力的作用D.丁同学说: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例4 如图所示,为2月6日在2022女足亚洲杯决赛上中国女足获得冠军时的比赛情景。

关于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足球才受到力的作用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会慢慢停下来,说明足球没有力的作用就停止运动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例5 如图所示是我国运动员在冬奥会上参加不同比赛项目时顽强拼搏的英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甲图中: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水平冰道用力向后蹬地,人加速前进,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②乙图中: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在空中加速下落过程中,他的运动状态不变③丙图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滑行变慢,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④丁图中: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沿曲线匀速滑行,她所受各力为非平衡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类型三通过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例6一个小球重3牛顿,当它以0.5米/秒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加在小球上的水平推力是()A.0牛顿B.1.5牛顿C.3牛顿D.无法判断例7如图所示,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降机以2m/s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等于500NB.升降机以1.5m/s速度匀速上升时对人的支持力大于500NC.升降机静止在十楼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D.升降机以1m/s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例8一个站在体重计上的人,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可看成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是:()A.一直减小,但最后等于体重B.一直增加,但最后等于体重C.先减小后增加,最后等于体重D.先增加后减小,最后等于体重例9用6N的力握住总重为2.5N的水杯静止不动,若将手的握力增大到8N,手与水杯之间的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水杯总重增加到3N,水杯仍然静止不动,则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

(word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文档

(word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文档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什么叫做质量?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质量的物理量符号是m.2、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怎样换算?答: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千克的单位符号是kg。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 和吨 (t)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00kg, 1kg=1000g,1g=1000mg 。

3、实验室常用什么器材测量物体的质量?答: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答: 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尔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再调治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搬动游码在标尺上的地址,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为所测物体的质量。

使用托盘天平时本卷须知:1、首先要认真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感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够高出天平的量程,往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无聊、干净,不要把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

5、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和地理地址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6、假设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标尺上的分度值〔即天平的感量〕,该怎样测量?答:可采测多算少法〔累积法〕进行测量。

〔如邮票、大头针等m= m 总 /n〕7、常有物体质量的大体数值是什么?答:一张邮票: 50mg;一个成人: 50kg;一只苹果:140g;一元硬币: 10g;一只鸡:;一只鸡蛋:50g;一头大象: 6t8、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什么关系?答:同种物质的不相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不相同物质的不相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相同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知识点
第九章:机械能守恒
1. 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两局部。

2. 动能的定义: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符号K表示,公式为
K=1/2mv2,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3. 势能的定义: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

4. 重力势能的定义: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的上下而具有的能量,用符号Ep表示,公式为Ep=mgh,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5. 弹性势能的定义: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形状的变化而具有的能量,用符号Ee表示,公式为Ee=1/2kx2,其中k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x表示弹簧的伸长或压缩的长度。

6.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物体的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二者之间
可以互相转化。

7.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其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8. 机械能守恒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可以应用于各种机械运动,如弹簧振子、滑坡问题、摆锤问题等。

9.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限制:机械能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没有其他非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且摩擦力不可忽略的情况下。

10. 机械能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机械能的单位是焦耳〔J〕。

11. 机械能与动量的关系:机械能可看作是动量的变化,是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储存和释放的能量。

昌平区第三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课件新版苏科版9

昌平区第三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课件新版苏科版9

5.(2019·柳州期末)如图所示,排球离开手后仍在空中 画出排球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6.(2019·柳州柳城县期中)如图所示,用线将电灯悬挂在 灯重 20 N,请画出电灯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7.(2019·柳州柳江区期中)小华同学把重 0.5 N 的汤匙放 其在手指上如图所示位置静止.请在图中画出汤匙所受重力
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 , 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2.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 , 在降落伞未打开时 , 做加速运 动 , 原因是什么 ?降落伞打开最终会匀速下落 , 又是为什 么答 ?: 降落伞未打开时 , 所受重力大于空气阻力 , 跳伞员受 非平衡力 , 所以做加速运动 ; 降落伞打开后 , 当所受重力等于空气阻力时 , 那么这两个 力平衡 , 跳伞员匀速下落。
斜面
s 3m
t
450J
上6 受s 到的摩擦力f= = =50
N,A准确、WW 有总C错34 误05 00 JJ;拉力的功率P= =
=75 W,B错误;斜面的机械效率η= = ≈66.7%,D错误。
3.(2019山东淄博周村二模)把汤匙放在手指上,仔细调节使其在手指上平 衡,如下图3所示,汤匙在手指上的左侧部分质量为m左,右侧部分的质量为m右, 那么m左与m右的关系准确的选项是哪一项: ( )
G Ah G动h G A G动
忽略不计,那么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G=A G= 动 =530102N.5N12,拉5N力F做
功的功率P=Fv绳=312.5
N×1
2
m/s=312.5
W。
2
8.某课外科技小组的同学対自动冲水装置进行了研究 (如下图7所示)。该装置主要由水箱、浮球B、盖板C和一个可以绕O点自由 转动的硬杆OB构成,AC为连接硬杆与盖板的细绳。随着水位的上升,盖板 C所受的压力和浮球B所受的浮力均逐渐增加,当浮球B刚好浸没到水中时, 硬杆OB处于水平状态,盖板C恰好被打开,水箱中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实 地测量浮球B的体积为1×10-3 m3,盖板的横截面积为6×10-3 m2,O点到浮球 球 心的距离为O点到A点距离的3倍。不计硬杆、盖板以及浮球所受的重力 以及盖板的厚度,求:(g=10 N/kg)

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最新整理)

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最新整理)

第一章一.声音是什么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

都可以作为声源。

发声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

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

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

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

(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4.噪声的控制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

频率高于20000Hz 的称为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第二章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1.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的存在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2022年苏科版物理八下第九章《牛顿第一定律 力与运动关系》知识点附练习讲义

2022年苏科版物理八下第九章《牛顿第一定律  力与运动关系》知识点附练习讲义

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关系【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理解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解释常见的惯性现象;3、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要点诠释:对定律的理解: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适用,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该物体确定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效果。

3、“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或者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5、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根底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出来的。

6、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规律,它反映了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合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在不受任何力时,物体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

要点二、惯性物体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要点诠释:对惯性的理解。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惯性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即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

因此在提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或“惯性力〞等。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全面)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全面)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全面)n:Physics explores the mysteries of the physical world througha scientific process consisting of the following steps:1.Identify and propose a problem.2.Make hypotheses and ns.3.Develop a plan and design experiments.4.Collect evidence through n。

n。

etc.5.Evaluate whether the evidence supports the hypotheses and ns (equal/unequal).6.Draw ns/propose new ns.municate and collaborate (n).Chapter 1: Sound PhenomenonI。

Sound n1.Sound is produced by the n of objects.Examples include humans using vocal cords to produce sound。

bees using small black dots under their wings to produce sound。

wind producing sound through air n。

wind instruments using air columns inside to produce sound。

string instruments using string n to produce sound。

drums using drumhead n to produce sound。

and clocks using clock n to produce sound.2.When n s。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3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及其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3. 物体受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不变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认识到力与运动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3. 提升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其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以及物体受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小车、滑轮、弹簧测力计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乘坐地铁时感受到的加速和减速,引导学生思考力和运动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3. 课堂实验(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在受到不同力时的运动状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力的作用效果。

3. 物体受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2.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物体在受到不同力时的运动状态变化。

3. 解答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如让学生探究其他物理定律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一、文章类型:知识点总结二、文章主题: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三、概括内容:本篇文章将对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内容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方面。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快速了解和掌握本学期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详细内容:1、力学:运动学基础: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及计算方法。

动力学基础:物体受力分析,牛顿三定律,简单机械等。

功与能:功、功率、能量转化等概念及计算方法。

2、热学:温度与物态变化:温度、热胀冷缩、物态变化等。

热传递:热传导、对流、辐射等。

物体的内能:分子热运动、内能概念及计算。

3、光学:几何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物理光学: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

4、电磁学:电流与电路:欧姆定律、电路分析等。

电磁场: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等。

电磁波:无线电波、光波、微波等。

5、其他知识点:声音与波、眼睛与光学仪器、质量与密度等。

五、关键词: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六、总结:本文对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快速了解和掌握本学期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还提供了关键词,方便读者进行查找和复习。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一、文章类型本文是一篇关于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知识点的说明文,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公式,提高他们的物理学习成绩。

二、提纲1、力和运动 1.1 速度与加速度 1.2 力的作用效果与反作用力 1.3 动力学定律2、能量与功 2.1 能量的类型及转换 2.2 功与功率 2.3 机械能守恒定律3、热学基础 3.1 温度与热量 3.2 热力学定律 3.3 热机的效率4、光学基础 4.1 光的传播与反射 4.2 折射与全反射 4.3 色光与光谱5、电磁学基础 5.1 电场与电势 5.2 磁场与电磁感应 5.3 交流电与电磁波三、逐步展开1、力和运动在力和运动的章节中,我们学习了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和反作用力。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9.2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习题课件新版苏科版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9.2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习题课件新版苏科版

【点拨】 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餐巾纸掉落,由于惯
性餐巾纸水平方向仍然保持与动车相同的运动速度向前 运动,由于餐巾纸处于小明正上方行李架的书包里,所 以会刚好落在小明的身上.
11 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 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 物台上(如图),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有可能发生的 情况是( B ) A.仍保持水平 B.将向前溢出 C.将向后溢出 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4 空军在为灾区空投物资,为了使救灾物资准确地落在 投掷区,飞行员在投掷物资时应( C ) A.无论怎样投掷都能落在投掷区 B.在投掷区正上方投掷 C.在飞到投掷区正上方之前投掷 D.在飞过投掷区正上方之后投掷
5 【2021·百色】下列做法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 是( C ) A.拍打衣服除去灰尘 B.跳远时要快速助跑 C.行车时要保持车距 D.将盆中的水泼出去
这是因为木柄撞击地面时( D ) A.锤头由静止变为运动,木柄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 B.锤头由运动变为静止,木柄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 C.木柄由静止变为运动,锤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 D.木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
【点拨】 当铁锤的锤头松动时,握住铁锤的木柄迅速向下
6 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 速度很快.其中途经一段“S”形弯道时,如图.他想: 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B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点拨】 车辆拐弯时,容易冲出赛道,冲向图中乙和
丙区,故甲和丁区更安全.
7 【2021·牡丹江】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 为足球具有___惯__性___,足球最终落向地面,是因为受 到___重__力___的缘故.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材料(含所有公式-绝对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材料(含所有公式-绝对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全面)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全面)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全面)研究必备欢迎下载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引言: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环节):1.发现并提出问题。

2.作出猜想和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

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

(相等/不相等)6.得出结论/提出新的问题7.交流与合作(评估)第1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电磁波)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方式传播(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元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不异,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的声音靠音色)留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相互独立;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故障人们一般进修、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研究必备欢迎下载刚好能听见的声音;5.掌握噪声:(1)在声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6.以声消声:新的反噪声术。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i下册第九章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i下册第九章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方向的改变。

3. 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与运动的关系。

难点:力与运动关系的理解,如何判断物体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小车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拍打篮球时手的感觉,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

2. 讲解: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力与运动的关系。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3. 互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讨论力与运动的关系。

4. 练习:学生完成课本上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运动状态的改变:速度大小,方向的改变。

3. 力与运动的关系: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物体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并说明理由。

例题:一个静止在桌面上的书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吗?答案:是平衡力。

因为书本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

2. 题目: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发生?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相等。

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拉力的两倍。

C.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方向相同。

D.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方向相反。

答案:A、B、C、D都可能发生。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知识点
物理下册第九章主要涉及光的反射。

1.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反射面上的法线上的
投影角度相等。

2. 光的反射特点:反射具有可逆性,即光在相同的反射面上入射和反射的角度一致,
但光的传播方向相反。

3. 反射现象:光线遇到光滑的表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

反射光线的颜色和入射光线
相同。

4. 明镜的反射特点:明镜反射光线具有镜面反射,即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同时
光线的传播方向互相垂直。

5. 镜像的特点:明镜反射产生的镜像具有以下特点:与物体具有相同的位置关系、与
物体具有相同的形状、与物体具有相反的朝向、与物体具有相同的大小。

6. 平面镜:平面镜的反射面是一个平面,反射效果最容易观察。

在平面镜中,物体和
其镜像的距离和位置关系符合虚实关系(同侧、对称、相等)。

7. 凸镜的反射特点:凸镜是一种中间薄边厚的镜子,反射光线具有发散(假象)、缩小、前凸、正立等特点。

凸镜的焦距有正焦距和负焦距之分。

8. 凹镜的反射特点:凹镜是一种中间厚边薄的镜子,反射光线具有汇聚、放大、后凹、倒立等特点。

凹镜的焦距只有负焦距。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关于光的反射的主要知识点。

(完整word)江苏省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力与运动汇编之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有答案解析)

(完整word)江苏省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力与运动汇编之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有答案解析)

第九章力与运动汇编之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利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和小车.(1)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开始下滑,使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面时大小相等.(2)实验过程中,每次用小旗标注小车滑行的距离,若三次材料分别是木板、棉布和毛巾,则当所铺材料是木板时,小车应停在(选填图中序号)位置.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将做.(3)如果小明在某次操作过程中发现,本组的小车在毛巾表面比在木板表面滑行的更远,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2.小宇骑车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

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物体将______。

(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则W1______W2.(选填“>”、“<”或“=”)(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宇同学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 A、h B的位置滚下(m A<m B,h A>h 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问题,理由是:______。

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台面上分别铺上不同材料,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在小车停下的位置分别做上标记a、b、c.①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______.②若水平面上铺的材料种类是毛巾、木板、棉布,则标记c是小车在______表面下停下的位置.③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将______.④若在水平面铺上同种材料,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则还可以探究小车______的关系[选填下列选项的序号].A.重力势能与质量;B.动能与速度;C.动能与质量.4.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9.3力与运动的关系习题课件新版苏科版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9.3力与运动的关系习题课件新版苏科版

2 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 来,这个过程中( B )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 物体相同 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 效果相同
【点拨】 舰载机着陆时拉动拦阻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拦阻索发生形变,在拦
速直线运动;甲物体的路程不随时间变化,甲处于静止状 态,所以甲、乙处于平衡状态,都受平衡力作用.
9 商场里有两种电梯——自动扶梯和垂直升降电梯,小 红搭乘两种电梯时分别记录了自己运动路程随时间变 化的关系如图甲,则她在搭乘垂直电梯乙时受到的支 持力__大__于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搭乘自动扶梯 丙时受到的支持力;当她站在类似台阶的扶梯丙上匀 速上升时__不__受____(填“受”或“不受”)摩擦力.
【点拨】 降落伞打开前,运动员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所受重
力大于阻力,做加速运动,故A、B错误.降落伞刚打开时, 运动员仍做加速运动,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运动员受到 的阻力小于重力,故C正确.由题意知,跳伞运动员从飞 机上跳下,在降落伞打开前速度越来越大;降落伞打开一 段时间后,会匀速降落;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的速度越 大受到的阻力越大,故D错误.
体也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说法错误.用力推车,车未 动,此时车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推力等于 摩擦力,故B说法错误.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受 到力的作用,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说 法正确.运动员百米赛跑后很难立即停下,是因为运动员 具有惯性,故D说法错误.
6 【淮安洪泽区期末】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在降 落伞打开前速度越来越大;降落伞打开一段时间后, 会匀速降落,对运动员从跳下到落地过程,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C ) A.降落伞打开前,运动员不受力 B.降落伞打开前,运动员由于惯性而加速下落 C.降落伞刚打开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小于重力 D.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受到的阻力与运动速度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第九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第九章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大约为105pa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 浮 g ,上浮 (3)f浮 = g ,悬浮或漂浮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f浮 g ,上浮 (3) f 浮 = g,悬浮。

(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2019-03-08第九章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大约为105pa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 浮 g ,上浮 (3)f浮 = g ,悬浮或漂浮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f浮 g ,上浮 (3) f 浮 = g,悬浮。

(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2019-03-08第九章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大约为105pa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 浮 g ,上浮 (3)f浮 = g ,悬浮或漂浮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f浮 g ,上浮 (3) f 浮 = g,悬浮。

(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2019-03-08第九章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大约为105pa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 浮 g ,上浮 (3)f浮 = g ,悬浮或漂浮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f浮 g ,上浮 (3) f 浮 = g,悬浮。

(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2019-03-08第九章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大约为105pa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