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体系 美国小学科学教材概况
美国小学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现状研究
![美国小学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c37c267ec3a87c24128c418.png)
美国小学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现状研究摘要:美国小学科学教材的类型和教学用具呈更加多样化的趋势。
师范教育的教授在科学课程实践方面起带头作用,使师范教育成为培养具备先进理念的科学教师的重要保障。
美国的公共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和网络等对科学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形成了比较雄厚的社会对教育的支持系统。
关键词:标准;基准;科学教材;师范教育;公共教学资源张军霞,课程教材研究所综合理科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助理研究员。
202160年代以来,美国对基础科学教育极为重视,形成了国家资助、社会支持、学校重视的有利于基础科学教育发展的局面,使得美国科学教育理念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对国际科学教育的影响也很大。
目前美国各个阶段的科学教育都在新理念的影响下进行改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美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与实施的现状,从中对其教育理念如何影响小学科学教育可以有所了解。
一、长期的研究计划和相关文件成为小学科学教育的宏观指导从202180年代以来,美国相继有几个比较长期的基础科学教育的发展计划,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有美国科学院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美国科学促进会的“2021计划”,美国科学教师协会的《范围、顺序和导向》也在202190年代产生了一定影响。
美国原来是没有全国性的课程标准的。
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启动一项致力于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跨世纪计划“2021计划”,编写出版《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对美国社会重视科学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影响了国家对科学教育的政策,使得美国科学研究院继“2021计划”开始之后,进行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实验,终于在1995年底完成《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1]。
《标准》有六个主要内容:科学教学标准、科学教师职业发展标准、科学教育评价标准、科学内容标准、科学教学程序标准、科学教育系统标准。
《标准》对教师的自身水平、学生的学习、教学设计及组织、教学评价以及管理机构、社会支持系统都提出了要求[2],体现了对全国科学教育实施与管理的全面指导,因而成为科学教育各界参照的依据。
美国小学《科学》教材介绍(上)
![美国小学《科学》教材介绍(上)](https://img.taocdn.com/s3/m/80ccd96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8.png)
美国小学《科学》教材介绍(上)
蔡矛
【期刊名称】《湖北教育》
【年(卷),期】1995(000)003
【摘要】美国Silver,Bvrdett Ginn公司1991年出版的一套小学《科学》课教材,其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生动,不失为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一套好材料。
一、教材的结构这套教材共六册。
每册正文由四个单元组成,正文前有一章是绪言,绪言讲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例如第一册的绪言是以长颈鹿为例,讲了一个人工喂养长颈鹿的故事。
每一个单元由若干章组成,后面有单元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蔡矛
【作者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9.712
【相关文献】
1.新理念新教材新特点——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品德教材介绍 [J], 唐汉卫
2.一年级《科学》教材介绍与教学建议(上)——以湘版教材为例 [J], 彭香;曹春浩;
3.美国小学《科学》教材介绍(下) [J], 蔡矛;
4.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豫教版《科学》教材介绍 [J], 无
5.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介绍(上) [J], 崔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推荐】美国中小学教科书概况-精选word文档 (4页)
![【最新推荐】美国中小学教科书概况-精选word文档 (4页)](https://img.taocdn.com/s3/m/2e2da81943323968001c9206.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美国中小学教科书概况一、基本情况根据201X年美国联邦教育部的统计,当年全美共有53157万名中小学生,各地中小学开设的学科主要有:数学,语文(包括阅读、语法、写作和文学),科学,社会学(包括历史、地理、公民学和经济学),体育,艺术/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书法以及一些选修课。
全美教育协会201X年的抽样调查表明,有95%的教师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用书,有78%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教材,有47%的教师在每天的课堂中使用教材。
201X—201X年度美国中小学教科书市场(包括教材、技术产品、辅助材料及测试等)销售总额为12264亿美元。
二、教材编写据了解,编写一种主要的教科书(如阅读和数学)的程序相对复杂,从制定计划到最后出版一般需耗时两年半左右。
这是因为主要教科书要涉及各个年级,每个年级又有许多配套材料。
由于每一个州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对于教科书作者和出版社来说,教科书的内容能否符合各州的课程标准,将是教材能否被各州采用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依据全国性的学科教师协会或专业协会(如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全国社会学理事会等)所制订的学科知识与能力标准,编写出一个包含本学科基本内容的“标准本”,然后把这个“标准本”送往各州审评,各州根据自己的课程标准,对教科书样书进行评估,并在征求教师、家长及教育官员的意见后,向出版商提出建议,出版商在综合各州建议的情况下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为了打开市场,出版商会尽可能采纳各州意见,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一些教材越编越厚、价钱也越来越贵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是学生人数众多的大州,出版商会慎重对待,并根据这些建议进行修改,最后为这个州专门出一个版本。
像得克萨斯州,就有出版商专门为该州编写的版本。
三、教材审查和选用美国没有全国性的教材评审机构。
wonders教材介绍详细
![wonders教材介绍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c4acc29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a.png)
Wonders教材是全球第一套根据美国共同教育最新大纲(CCSS)编写的教材,于2013-2014年开始全面替代旧版的Treasures教材。
Wonders是美国加州小学教材,作为美国主流小学教材Treasures的升级版,被美国很多小学作为母语教材。
Wonders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庞大,系统完整。
从Grade K到Grade 6,共七个年级的所有语言及学习课程都包含在内。
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延伸精读为主的分级阅读、课后练习、测评和教辅材料。
Wonders 分语文精读以及文学精粹两个部分。
Wonders教材以阅读理解为核心,要求能理解复杂文章,并在阅读中训练思维、获取社会文化科学等学科知识,对于孩子学语言、练思维、长知识都非常有帮助。
新版wonders教材有5个部分,分别是:Reading&Writing(主教材)、Literature(文学)、Science(自然科学)、Math(数学)和Leveled Reader(分级阅读)。
总之,Wonders教材是一种高质量的教材,它根据最新的教育大纲编写,内容丰富、结构完整、注重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适合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使用。
美国小学教材
![美国小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a76f0481d0d233d4b04e6900.png)
美国小学教材美国最大的教育书籍出版集团一个分公司于2005年出版的一套小学科学教材《科学》,是美国小学科学的主流教材之一。
雅力留学专家为美国留学的同学们介绍,该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关照儿童的身心和思维特点及发展需求,通过问题和故事方式呈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以科学为中心将生物、地理与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谐地融为一体,使之系统化,因而亦有很强的科学性。
透视美国小学科学教材的特点,对于我国的教材编写及其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结构设计:以主题为中心当前美国国家教育进步协会实施的科学教育评价标准,科学学科有很多是相互分开的主题,包括美国科学教育进步协会在内的许多机构,都纷纷强调常见主题的重要性。
这些报道中所界定的主题的数目和国家评价指标体系虽有不同,但是,在哪些是各学龄段的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这一点上已达成一致。
美国国家教育进步协会以及科学评价委员会一再声明主题的重要性以及将主题整合在中小学各个年级教材计划中的必要性。
全书共六册,供小学1至6年级的学生学习。
这套教材,是典型的以主题为中心编制的。
教材内容分为三个主题:生命科学(Life Science)、地球科学(Earth Science)和物理科学(Physical Science)。
这三个主题同样包括在1996年的国家教育进步关于科学的评价体系之中,原因是它们构成了主要的科学学科之间的组织原理,而且,它们非但不和各个领域的事实性的内容发生冲突,反而能够支持和帮助把信息组织到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之中。
这六册教科书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它们都是以主题为框架,每一册都有这三个主题,这也是美国科学课程标准里规定的几个方面。
再比如说,每一册分为A,B,C,D,E,F六大专栏,每一个主题有两个专栏。
综观整套教材,这三个主题所占的单元比例大体相同,内容分布比较均衡,根据年级不同而各有侧重(见表1)。
从美国留学小学科学教材SCIENCE,我们可以看到,以主题为中心的教材编制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助于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可以把科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同时又能引导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省察科学知识;二是便于知识与能力的综合,通过对主题的探究,可以把相关的科学知识整合到一起,同时也可以由此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三是可以凸显科学知识的发展性和应用性,以科学主题为中心的设计比其按科学结构的编排要灵活得多,可以及时吸纳当代的、实用性强的科学主题和问题,从而让学生认识科学的威力和魅力;四是可以建构相对完整的科学知识,一个科学主题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学生可以凭此习得其中的核心观念和相对完整的知识。
美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美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基本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9516e6ea9e31433239689381.png)
困线下),二类是部分免费,三类是全额缴费(高收入家庭)。
中小学校的主要类型
公立学校:由当地教育部门管理和拨款,就近入 学,须无条件接收报读普通公立学校的残疾学生, 校内不宣传任何宗教或有宗教色彩的内容。 私立学校:大多数学费非常昂贵;不必参加州考 试。一些提供特殊课程、服务和机会。(部分由 原来的教会学校发展而来 )
(2)特殊教育服务的五个层次: 带有支持服务的普通教育教室; 自主学习特殊班,部分时间; 自主学习特殊班,全部时间; 州资助或运作和州教育部门批准的公立特殊教育 学校; 家庭和医治教学。 (3)申请与评估:家长要向当地教育机构提出 申请,经过评估后确立教育服务。
(二)多元文化教育
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由选民选出,一般任期三
年,他们没有工资。 学区教育委员会负责监管本社区教育,筹措经 费,参与决定本社区重要教育事务。如参与聘 任社区高级管理者,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
教师工会——教师的维权机构,权力较大。
保护教师权益,并为他们专业发展提供服务。 教师的聘任、解聘、考核等环节,教师工会都
背景:美国是一个多种族民族、具有不同 宗教信仰的移民国家,文化差异需要多元 文化教育。
(一)学生种族:西班牙裔占20%,黑人、非西 班牙裔占20%,亚洲、太平洋岛国人占7%,白 人、非西班牙裔占53%,美国本土、阿拉斯加人 少于1%。(纽约州的统计数据,2008)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课程与教材的多元 文化因素。
要派人参加。
纽约市学生基本状况
三分之一的纽约人出生在别的国家,公立
学校40%的学生日常用语为非英语; 学校内学生分布情况:中南美裔(西班牙 语)学生占36.7%,黑人/非洲裔学生34.7%, 亚裔学生14.3%,白人学生14.2%。他们不 均匀地分布在不同城区;
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知识体系构建特点的比较研究——以我国“教科版”小学教科书与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
![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知识体系构建特点的比较研究——以我国“教科版”小学教科书与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https://img.taocdn.com/s3/m/d3929f0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e.png)
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知识体系构建特点的比较研究——以我国“教科版”小学教科书与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的比较为例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知识体系构建特点的比较研究——以我国“教科版”小学教科书与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的比较为例引言:教科书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知识认识和理解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篇文章将重点比较我国“教科版”小学教科书与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的科学知识体系构建特点,并总结两者的异同,以期为中国的科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一、知识体系构建目标的比较中美两国的小学科学教科书在知识体系构建目标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我国“教科版”小学教科书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而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则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方法论。
两者在目标上的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对科学教育的侧重点和培养目标的不同。
二、知识内容的比较1.科学概念的引入我国“教科版”小学教科书更加注重科学概念的引入和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概念。
而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则更加强调科学概念的应用和拓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科学实践的培养我国“教科版”小学教科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
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则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实践性的活动和项目,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欲望。
三、知识组织的比较1.知识框架的搭建我国“教科版”小学教科书倾向于按照章节和主题进行知识组织,在每个章节中逐步引入新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有一个逻辑清晰的学习过程。
而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则更加注重横向和纵向的知识拓展,通过设置知识网、链接等方式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2.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处理我国“教科版”小学教科书在知识的讲解上注重深度和广度的平衡,既要保证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又要确保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比较
![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4d1c00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0.png)
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比较汇报人:2023-11-29目录CONTENTS •引言•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概述•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内容比较•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教学理念比较•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比较•结论和建议01引言0102研究背景和意义中美两国小学科学教育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比较两国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目的比较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的内容,探讨两国在科学史教育方面的特点和优劣,为改进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选取中美两国的代表性小学科学教科书,对其中的科学史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包括科学史的篇幅、呈现方式、题材选择等方面。
02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概述内容与结构编写风格教育理念中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基础知识、自然现象、科学实验等,结构较为严谨,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中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编写风格偏向于简洁明了,重视科学概念的准确性和科学实验的严谨性。
中国小学科学教科书强调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美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地球科学等,结构较为灵活,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内容与结构美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编写风格偏向于生动有趣,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探究,强调科学实践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编写风格美国小学科学教科书强调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育理念03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内容比较编排方式中国的科学史内容多以年代或主题进行编排,而美国则多以主题或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编排。
呈现方式中国教科书多以知识板块的形式呈现,如“科学家的故事”等,而美国教科书则多渗透在主题内容中,与知识点紧密结合。
图片与可视化中国教科书在图片和可视化方面较为丰富,而美国教科书则更注重图表和互动性。
第一讲美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体系上课讲义
![第一讲美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体系上课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091d846d15abe23482f4daa.png)
❖ 学校类型
数据来源: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
❖ 公立学校分布情况
▪ 2010-2011学年,全美有98817所公立学校,包括了 93543所传统的公立学校(Traditional public school) 和5274所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
➢ 设施齐备,材料充足:图书角、动物角、卫生 角、植物角、电脑角等
Self-contained Classroom(包班制、独班制)
Self-contained Classroom(包班制、独班制)
➢ 教师办公桌位于教室一角:教室、办公室,占地小,不 起眼
➢ 简约而齐备:书架、电脑、打印机、文具、文件柜等
▪ 以上统计数据来源于:美国教育部,《2013教育报告》 (U.S. Department of Educaiton,<The Condition of Educaiton 2013 >)
一美国基础教育体系
2美国中小学剪影
❖ 建筑低矮,无显著标志,简约朴实,毫不起眼
2美国中小学剪影
❖ 开放性校园,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 2010-11学年,传统公立学校中有21%属于特困学校, 特许学校中有33%为特困学校。
❖ 公立学校区域分布情况
▪ City(城市) Suburban(郊区) Town(镇) Rural(远郊) ▪ 2010-2011学年,33%的传统公立学校位于rural
areas,16%的特许学校在rural areas。25%的传统 公立学校在城市,55%的特许学校在城市。
2美国中小学剪影
❖ 操场面积大
3.教学楼主要部分
❖ Entrance-入口
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知识体系构建特点的比较研究——以我国“教科版”小学教科书与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
![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知识体系构建特点的比较研究——以我国“教科版”小学教科书与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https://img.taocdn.com/s3/m/aef1660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d.png)
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知识体系构建特点的比较研究——以我国“教科版”小学教科书与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的比较为例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知识体系构建特点的比较研究——以我国“教科版”小学教科书与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的比较为例引言: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载体,教科书在知识体系构建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教科书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本文将以我国“教科版”小学教科书和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为例,对其知识体系构建的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
一、知识体系构建的宗旨和原则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以“教科版”为代表的知识体系构建,宗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其构建原则包括科学性、实用性、适应性和可塑性。
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的知识体系构建注重知识的扩展性和灵活性,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和探索精神。
其构建原则包括启发性、多元性、实验性和深入性。
二、知识内容的主题和层次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主题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多个领域,对学科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分层。
教科书内容既注重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又强调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的主题重点是围绕生态学、物质和力、地球科学等科学概念展开。
教科书的内容更加注重问题解决和实践探究,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性。
三、知识结构和学习目标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较为严密,通过重点知识的提炼和体系化构建,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知识框架。
学习目标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美国“加州版”小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更加开放,强调知识的互相关联。
学习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材编排和教学方式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编排较为系统,内容由浅入深,层次分明。
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师生互动较少,实践活动相对较少。
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3fd23167ec102de2bd896d.png)
STC 是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Children(孩子们的科学与技术) 的缩写形式, 是美国小学现行科学教材之一, 它是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SES) 的指导下进行编写的, 是以活动为基础, 单元式的小学综合理科教材。
教材中所选择的活动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 强调科学2技术2社会( STS) 之间的联系;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如观察和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和图表记录观察、通过写、画和讨论来交流观点等。
总而言之, 这套教材不论是从内容或从形式上来说, 都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一、STC 教材的编写依据美国国家科学学院1996 年初推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学教育标准, 其中规定了8 个部分的科学内容, 指明了学生们在从幼儿园到12 年级( K~12) 的教育过程中在自然科学方面都应该知道些什么、弄懂些什么和能够做些什么。
这8 部分内容分别是: (1) 科学中统一的概念和方法; (2) 以探究为特点的科学; (3) 物质科学;(4) 生命科学; (5) 地球与空间科学; (6) 科学与技术; (7) 从个人角度和社会角度看的科学;(8) 科学史和科学的性质。
其中第一个部分是面对所有年级的, 因为与这些概念有关的认识和能力是需要通过对学生们的完整的教育过程才能培养起来的, 而且统一的概念和方法是超出学科边界的。
其余那七个部分则分别是针对K~4 (幼儿园到四年级) 、5~8 年级的9~12 年级的程度。
这三个年级组的标准见表1~表3 。
二、STC 教材的内容体系STC 教材为一至六年级的学生提供了24 个单元, 每个单元由若干个活动组成, 每个年级有四个单元。
这24 个单元覆盖了4 个大的主题领域: 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质科学和技术设计。
见表4 :STC 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科学探究, 是一门以探究为基础的课程。
每个单元都为学生提供了若干个进行探究的机会, 让学生直接探索科学概念和现象, 思考他们的观察, 与同学分享, 以及将学到的东西应用于新情境。
美国小学《科学》教材介绍(下)
![美国小学《科学》教材介绍(下)](https://img.taocdn.com/s3/m/48fb226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0.png)
美国小学《科学》教材介绍(下)在这篇文章的继续部分,我们将介绍一些美国小学的《科学》教材的特点和优势。
《科学》教材的课程内容通常包括自然科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地理学等。
课程内容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验操作,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并学会用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科学》教材的特点是采用多媒体形式呈现内容,例如视频、图片、图表等。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了解科学知识,并且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另外,《科学》教材还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各种实验,并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结果来验证科学原理。
总的来说,美国小学的《科学》教材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探究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美国FOSS(K—6)教材的简介
![美国FOSS(K—6)教材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2a4270a02020740be1e9b97.png)
较 所观 察 到 的树 和树 叶 的相 同性 、不 同性 及树 叶 的大 小和 边缘 ;用 图 画或 口头 描 述观 察 和 比较 的情 况 ;理解 重 要
的科学 概 念 ( 结构 和变 化 ) 即 。
三 、F S 材 的组 成成 分 O S教
编 写有 一定 启迪 。
[ 关键 词 】 国; F S K 6)教 材 美 O S( -
中 图分 类号 :G 2 1 64・
文 献 识别 码 :A
文 章编 号 : 10 .67 (0 2 90 3 .0 0 376 20 )0.0 64
F S是 F lOpinS in eS s m 的简 称 ,F S( 6 OS ul t cec yt o e OS K一 )是 美 国现行 的从幼 儿 园N d 学 六年 级 的 科学 教材 , 之 一 。它 的开 发和 设计 源 于劳 伦斯 科 学馆 ( a e c lo ce c )的学 习 哲学— — 小学 生 学 习科 学 的最好 方 L wrn eHal f in e S 式 是做 科学 , 这 种 哲学 2 5年 多来 一直 成 功地 指 导着 主动 学 习 的科学 课程 发展 。F S( 一 )教 材 依据 《 国科 OS K 6 美
多样性 ;5年 级 的学 生所 具有 的 科学 素养 是 ,通 过 思考 因果 关 系 ,解 决 那些 需要 理解变 量 之 间关 系 的 内容 ,以进
一
步 了解 那些 更加 复 杂 的关 于 自然 界的 知识 。
2 .开展 卓有 成 效 的教 学 学 生天 生喜 欢 和感 兴趣 动 手做 ,F S 教 材设 计 了使教师 和 学 生参 与动 手做 的一 OS
道 科 学 、技 术 和数 学 是相 互依 存 的人 类事 业 ,并 了解它 的力量 和 局 限性 ;具有 科学 思 考 的能 力 ;有 能 力将 科 学 知
第一讲美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体系
![第一讲美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242eed7cf5335a8102d22019.png)
意大利牛肉小方 饺子
椒盐卷饼
6、义务教育
免费接送 校车(Schoolbus)制度:1939年,美国48个州每州派 有教育部门和交通部门的代表参加规章和标准制定:巴 士中只有校车才能漆成这种橙黄色的车身,叫做“国家 校车橙黄”(National School Bus Yellow),并选择黑 色来涂写车上的字迹。
公立学校区域分布情况
City(城市) Suburban(郊区) Town(镇) Rural(远郊) 2010-2011学年,33%的传统公立学校位于rural areas,16%的特许学校在rural areas。25%的传统 公立学校在城市,55%的特许学校在城市。
以上统计数据来源于:美国教育部,《2013教育报告》 (U.S. Department of Educaiton,<The Condition of Educaiton 2013 >)
由于中学只能变得比以前复杂, 课程较以前增多,四年学习时间 已显得不够,于是1912年经济教育委员会建议将中学修业年限改 为6年, 分为初级和高级,个三年,小学缩短为6年。 至此,美 国学制上又有了6-3-3制,它与8-4制一起陈给美国学制中两个主 要的类型。
1 基础教育学制
反映了将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视为连续的过程, 对于个人而言,知识体系的构建是连续的、相互联 系、彼此衔接的。避免了将各教育阶段人为割裂, 导致各阶段教育相对封闭、独立、自成体系,降低 了学生在不同阶段转折时期在课程设置、学习方法 上的不适应。 同时,形成一个开放的、可接纳所有人的、随时可 进入的系统。
学类型
数据来源: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
公立学校分布情况
2010-2011学年,全美有98817所公立学校,包括了 93543所传统的公立学校(Traditional public school) 和5274所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 相比而言,比十年前(1999-2000)学年,传统公立学校 和特学学校的数目都有所增长,尤其是特学学校。 1999-2000学年,全美共有92012所公立学校,包括 90488所传统公立学校,1542所特许学校。 在传统公立学校中, 69%为小学,在特许学校中, 54%为小学。 在传统公立学校中,5%的学校为混合制(combined school),即包括从6年级或更低年级延伸至9年级 或更高年级),而混合制在特许学校的比例为19%。
美国教材概述
![美国教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77b94f79e31433239689309.png)
美国中小学教师这样上课美国中小学教师是怎样上课的?笔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截取了他们教师上课的侧影,从中可见美国教育的特色。
丰富的教材用书美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得非常精细,形式活泼、内容丰富。
从出版社拿到的教材一般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教学辅助材料等。
其中,教师用书编写得非常详细、全面,几乎包括了学生用书的全部内容以及相关知识,同时还有大量的篇幅用来指导教师如何上课。
和我一起学习的一位同学曾经闹过这样一个真实的笑话:他在参观一所小学时对校长说:“能否给我一套你们学校的英语教材以便我进一步了解美国课程的情况。
”当时校长很为难,没有马上回答。
那位同学觉得这校长挺小气的,几本教材还舍不得。
可是过了两个星期,那校长突然打来电话说:“教材给你搞到了,马上送去。
”结果来的是一个货运卡车,一共10大箱教材——从出版社直接运来的。
里面不仅有学生和教师用书,还有听力磁带、光盘和图片等。
这时,我的同学才知道为什么那位校长当时没有马上答应。
原来对于美国教师而言,一套教材意味着所有的教学用书和教学辅助资料。
这是价值上千美元的财产呀!没准儿经过学区董事会决议才能定呢。
正是由于美国教材的编写非常丰富、全面、细致,教师拿到教材后只需整体规划课程的安排,考虑如何将丰富的资料用于教学,参考教师用书实施每一节课就可以了。
但也有学校和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安排中并不完全按教师用书实施,在确保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他们将自己的课程整合成综合性课程,如:以主题性课程实施,以学科交叉性课程实施等。
注重活动的备课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又称备课。
由于美国中小学教材的教师用书已经给教师提供了一个针对每节课的教学计划,教师在备课中就可以拿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思考教学计划的整体性和教学计划的科学性。
美国教师备课的过程主要考虑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了解学生、选择课题、明确目标、设计活动。
在这里面,设计活动是美国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非常注重的环节。
他们往往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如游戏、幽默故事、辩论等。
【国外早教】美国小学科学教材介绍
![【国外早教】美国小学科学教材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485135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0.png)
【国外早教】美国小学科学教材介绍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科学新技术不断涌现,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这一发展。
如何根据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实先进的科技知识,已成为目前全球性的研究课题,各国都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就应该了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广泛吸取教育先进国家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的经验,推进我们的教学改革。
美国silver,burdett&ginn公司1991年出版的小学科学教科书虽然是美国最新一轮改革之前的作品,但仍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有许多地方还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一、教材如何选曲,就可以更适宜教师教导、学生学小学自然是一门综合性科目,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每一方面都有自己的体系。
因此,自然教材在编排上必须注意协调好各学科知识体系与学生年龄特点的关系,使之更适合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规律,做到教师好教,学生好学。
美国这套教材共六册,将科学知识内容分成四个单元:生命科学、化学科学、地球科学和人体科学,书背都由这四个单元形成,有些科学知识内容在各册同一单元发生多次,由浅入深,构成了几个循环。
教材中每一单元含若干章,每一章含若干课。
每课内容讲完,安排有复习;每一章讲完编有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在知识结构之后,还撰有包含词汇、概念、技能三方面的总结和复习题;每一单元内容听完之后,撰有单元全文,对本单元自学的内容展开全面整理。
从以上教材的编排情况看,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优点:1.将涉及面广为的自然科学科学知识,分割为几个小单元,同一科目的科学知识相对分散,学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自学存有一定关联的科学知识。
这样,知识结构确切,学生赢得的科学知识不是零散的,而是比较系统、比较完备的。
2.教材中许多知识内容,在各册的同一单元中反复出现、由浅入深、逐步扩展,就像前面提到的生物分类知识那样,这样安排很有必要,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美国新一代《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简介
![美国新一代《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96b16b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6.png)
美国新一代《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简介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科学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其对科学教育的重视更是体现在其不断更新的教育框架中。
近年来,美国教育部推出了新一代《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这一框架的发布,标志着美国在科学教育领域的新思考和新方向。
本文将对这一框架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背景、目标、主要内容和特点等,以期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新一代《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概述新一代《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是美国教育部近年来推出的重要教育改革举措,旨在全面提升美国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该框架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核心,注重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强调跨学科的学习,以及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的整合。
该框架强调科学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从幼儿园到12年级,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要求。
它提倡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实验、数据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科学世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一代《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还注重科学教育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关注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
它强调科学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新一代《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是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它为美国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路径,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未来公民。
三、框架的核心内容美国新一代《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的核心内容主要围绕着四个关键领域展开:科学实践、跨学科概念、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与空间科学。
这些领域共同构成了学生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旨在培养他们在未来社会中具备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科学实践是框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强调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活动来发展科学技能。
美国ourworld教材课件
![美国ourworld教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c66d9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7.png)
美国ourworld教材课件美国ourworld教材是一套广泛应用于美国中小学教育领域的优质课件教材,该教材准确地反映了美国社会、文化和教育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启发性的教育内容。
本文将对美国ourworld教材的特点以及其在美国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美国ourworld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内容多样化。
该教材内容涵盖了美国历史、地理、科学、文学、艺术和体育等多个领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美国社会和文化有全面的了解。
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元素,教材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美国ourworld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在教材中,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通过探究性学习和项目制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关于美国历史的内容时,教材会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阅读历史资料、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并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读现实问题。
此外,美国ourworld教材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小组活动、讨论和合作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与同伴进行合作。
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能够扩展自己的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此外,美国ourworld教材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扩展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项目。
教材还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美国ourworld教材已经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学习内容,而且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指导和教学工具。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建议和指导,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美国ourworld教材是一套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教学资源,它不仅反映了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美国《科学维度》教材跨学科概念的表达特色及启示
![美国《科学维度》教材跨学科概念的表达特色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cf4796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7.png)
强化跨学科教育的理念
跨学科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科学维度》教材强调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引导学生从多学科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跨学科思维方式 。
创新跨学科教育的方法
《科学维度》教材采用项目式学习、 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 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进一步探索跨学科整合的 深度与广度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跨 学科整合的深度和广度,如何 更好地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进 行有机整合,以促进学生全面 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创新教材的表达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教材 可以尝试运用更多的数字化工 具和创新表达方式,如增强现 实、虚拟现实等,以提供更加 生动、立体的学习体验。
该教材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字 化工具、模拟实验等,增强学生的学 习体验和探究能力。
完善跨学科教育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学科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跨学科教育的需求,《科学维度》教材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作品展示、口头报告、 实践操作等。
该教材还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特长 。
美国《科学维度》教材跨学 科概念的表达特色及启示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引言 • 美国《科学维度》教材概述 • 《科学维度》教材跨学科概念
的表达特色 • 《科学度》教材对跨学科教
育的启示 • 结论
01
引言
背景介绍
美国《科学维度》教材是美国科学教 育领域的重要教材之一,旨在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跨学科概 念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科学维度》教材在这方面具有显 著的表达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教育体系美国小学科学教材概况美国最大的教育书籍出版集团McGraw-Hill的一个分公司Macmillan/Mc Graw-Hill于2005年出版的一套小学科学教材《科学》(SCIENCE),是美国小学科学的主流教材之一。
该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关照儿童的身心和思维特点及发展需求,通过问题和故事方式呈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以科学为中心将生物、地理与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谐地融为一体,使之系统化,因而亦有很强的科学性。
透视美国小学科学教材的特点,对于我国的教材编写及其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结构设计:以主题为中心回顾当前美国国家教育进步协会实施的科学教育评价标准,科学学科有很多是相互分开的主题,包括美国科学教育进步协会在内的许多机构,都纷纷强调常见主题的重要性。
这些报道中所界定的主题的数目和国家评价指标体系虽有不同,但是,在哪些是各学龄段的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这一点上已达成一致。
美国国家教育进步协会以及科学评价委员会一再声明主题的重要性以及将主题整合在中小学各个年级教材计划中的必要性。
全书共六册,供小学1至6年级的学生学习。
这套教材,是典型的以主题为中心编制的。
教材内容分为三个主题:生命科学(Life Science)、地球科学(Earth Science)和物理科学(Physical Science)。
这三个主题同样包括在1996年的国家教育进步关于科学的评价体系之中,原因是它们构成了主要的科学学科之间的组织原理,而且,它们非但不和各个领域的事实性的内容发生冲突,反而能够支持和帮助把信息组织到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之中。
这六册教科书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它们都是以主题为框架,每一册都有这三个主题,这也是美国科学课程标准里规定的几个方面。
再比如说,每一册分为A,B,C,D,E,F六大专栏,每一个主题有两个专栏。
综观整套教材,这三个主题所占的单元比例大体相同,内容分布比较均衡,根据年级不同而各有侧重(见表1)。
由表1可见,生命科学占85课时,地球科学占85课时,物理科学占86课时,三个主题基本上各占1/3。
从美国小学科学教材SCIENCE,我们可以看到,以主题为中心的教材编制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助于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可以把科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同时又能引导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省察科学知识;二是便于知识与能力的综合,通过对主题的探究,可以把相关的科学知识整合到一起,同时也可以由此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三是可以凸显科学知识的发展性和应用性,以科学主题为中心的设计比其按科学结构的编排要灵活得多,可以及时吸纳当代的、实用性强的科学主题和问题(如环保),从而让学生认识科学的威力和魅力;四是可以建构相对完整的科学知识,一个科学主题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学生可以凭此习得其中的核心观念和相对完整的知识。
教材设计还十分强调相关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尤其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这是STS教育理念在内容设置上的体现,如1—2年级,即是社会、艺术与人文、自然与生活科技三大学习领域的整合。
二、呈现方式:问题和故事SCIENCE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和探究式学习思想。
教材中虽没有明确提到“建构主义”这个词,但为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探究技能(包括分类、观察、推理、假设、预测等),第三、四、五、六册教材在各个专栏里都设置丁“探究能力构建者”(Inquiry Skill Builder),针对每一个专栏目录中还设计了六个单元活动(Activities)。
教材每一课都事先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开展活动进行探索,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去探索和经历科学活动的过程,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感受科学的魅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思维,敢于怀疑,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该教材还引导学生养成凡事不要依赖别人,亲自观察、实践的良好习惯,对老师、家长的话不盲从,勇于亲身体验和探究。
我们都知道,儿童思维最大的特点是具体形象。
他们通过直接感知来接纳信息,逐渐学习用符号来代替实物,并把外在的操作行为逐步内化在头脑中进行认知和运算。
该教材设计精美,其中彩色文字和图片,生动逼真,正是遵循了儿童的身心特点,让他们在书中领略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其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
教材的每一主题都巧妙地穿插了“奇妙的故事”(Amazing Stories),使儿童在具有真实性、趣味性与故事性的情境中体验科学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励他们在科学探索中走近科学家,同时也向他们展示和证明了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上,万物皆物质,相互之间发生联系且都处在运动之中,进而刺激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形成自我导向的科学探究所需的态度与技能。
此外,教材中还给学生提供了参考手册,如科学手册和健康指南,并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折页,如热狗、百叶窗、汉堡包、由谷、由脉等,便于学生收集数据时采用。
三、编写技巧与版本特色1.目标总的来看,整套教材是以美国国家教育进步协会颁布的《国家科学课程标准》(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以下简称《标准》)作为编写依据,是与其目标相一致的。
这是该教材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特征。
根据《标准》,美国小学的科学主要分为两个学科部分:科学认知与技术,科学范畴。
地理科学、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都属于科学范畴;概念理解、科学探究和实践、推理属于科学认知与技术(见表2)。
《标准》规定,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是让儿童从对自然界的观察中搜集信息、丰富知识。
根据《标准》,小学阶段科学评价重点不在解释、推理或预测,而在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已知并获取新的知识和结果,注重科学认知和概念的理解。
对概念理解的评价将注重学生掌握自然界的信息广度以及通过个人亲身体验、经历,将所学的科学原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教材在每一课左上角位置将文中所要涉及的主要科学概念列举出来,并在后面的附录里,对教材中出现的科学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解释。
这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思考,也便于学生在日后学习中查询。
SCIENCE把《标准》作为主要编写依据。
《标准》里对各年级的学生学业要求是不同的,是分段界定的。
结合1996年和2000年国家教育进步协会关于小学阶段科学表现评价说明,我们还可以得知:从小学1年级到6年级的科学评价难度级别和侧重点不一样,每个年级有三个级别:初级、中级和高级。
此外,教材就小学1至6年级学生要达到哪些目标做了具体说明。
例如,1-2册要求学生达到的能力指标有13项,分别为:观察、推理、预测与交流、测量、定位、比较、分类、探究、举例和得出结论、阅读和运用图片、记录、搜集信息、使用工具。
3—6册有6项内容指标:观察和识图、问题和假设、用科学阅读、实验技术和信息识别、收集数据和数学能力、得出结论和科学记录、运用教材。
如何实现、检测目标呢?对照《标准》,教材在设计和编排的时候,考虑到了不同学龄的儿童有不同的特点。
根据学生的年级对科学知识(生命、地球、物理科学和技术)有不同的要求。
对于如何测评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能力表现,这套教材不仅强调单元后再考核,还包括学前的考核,在过程中的考核,了解学生所学的知识,以及学生日常观察和反思。
教材每一章后都有单元复习,每两章即一个主题都有单元能力评估和给孩子会见科学家的时间。
在学前主要培养学生观察、交流以及比较能力。
如在1、2年级的发展中注重读写和计算等基本能力,而不是科学推理能力。
高年级则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2年级时训练学生计算和读写能力,因为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有很多墨西哥、非洲国家的移民,在家是不讲英语的。
有些学生到了4、5年级还不会读写,统考只用画圈或写A,B,C,D而不用写作。
2.妙沟通首先,教材语言精炼、生动有趣,富有启迪性。
用一些祈使句,如成为科学家(Be a scientist!)、看(Look!)、准备(Get ready)、开始探索(Explore activities)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如使用疑问句“你是否想象过……?”(Did you ever wonder…?)、“这是什么?”(What is this?)等提出问题来促使学生想象和思考;配合图片、模型、标本及表格等生动灵活、鲜活真实的特征,直观性强,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促进学生观察和思考。
其次,教材所传达的文字信息,追求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沟通,努力缩短心与心的距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亲和力。
比如,教材引用了美国著名女宇航员萨莉·赖德的亲笔来信,信中谈了她的童年梦想及梦想实现后的感想,无沦是文笔本身,还是信的内容,都给学生以亲和力和说服力,从而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教材中还有一些课堂及野外进行科学活动的安全提示(Science Safety Tips),其中“当心”(Be Careful)更是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同时指出了学生所应承担的责任,强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精神,使学生对环境和生物有尊重和责任感。
四、思考与启示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材较之以前的自然课有了很大的进步,其内容编写也分为“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和“地球与宇宙/空间科学”三大板块,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从教材的设计和内容分布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照美国小学科学教材SCIENCE,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1.指导思想和出版设计的特色《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是在美国政府资助下由国家教育进步协会颁布实施的。
科学教材以《标准》为依据,主要是教育者、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参与编写的。
而我国的科学教材主要是由从事科学研究的教育者或课程专家编写的。
和国外装祯精美、生动活泼的科学教材相比,我国的小学科学教材在内容和版面设计上显得单调而且严肃,如插图多是黑白的,内容多是对一些自然现象和如何使用实验仪器的介绍和解释。
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是为引导美国国民步入一个具有高度科学素养的社会而撰写的,详细地描绘了“一幅在21世纪使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素质教育成为现实的蓝图”。
美国把科学教育标准要求渗透于中小学教材之中。
另外,教材的呈现方式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学生的需求,引入学生感兴趣、愿意积极参加且又十分重要的科学探究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对不同年级作不同的要求。
1年级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2年级要达到什么水平,等等,教材都有详细说明,避免了知识的无谓重复。
2.指标与活动的衔接科学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科学素养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