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写作的一个常用模式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加句型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加句型文献综述的写作结构可以根据以下模板来进行组织:1.引言部分-引出研究领域/问题的重要性或背景-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或问题2.文献综述部分-按时间顺序或主题进行组织,梳理相关的文献-总结每篇文献的核心发现或观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类或对比,展示文献之间的关联性3.结论部分-总结文献综述的主要发现和观点-指出文献综述的局限性或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或建议句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句型:- 引入文献综述: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概述文献内容:The study by X et al. (year) focused on.../In their research, the authors found that...- 比较文献差异:In contrast to X's findings, Y et al. (year) argued that.../However, there is disagreement among researchers regarding...- 总结文献综述:In summary, the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Taken together, the studies indicate that...- 引出继续研究: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Future studies should explore...文献综述的写作结构和句型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进行调整和扩展,以符合研究的要求和目的。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加句型介绍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加句型介绍引言引言是文献综述的开篇,用于引入话题、介绍研究背景以及阐明研究目的。
在引言部分,可以使用以下句型:1.引入话题的句型:•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the field of…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The issue of… has attracted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2.介绍研究背景的句型:•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Numerous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Existing literature has provided valuable insights into…3.阐明研究目的的句型:•The purpos e of this literature review is to…•This review aims to examine…•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文献综述主体文献综述的主体部分应该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综合概括和分析,可以按照时间、主题或方法等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组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句型:1.综合概括已有研究的句型:• A substantial body of research has focused on…•Several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A number of researchers have examined…2.比较和对比不同研究的句型:•In contrast to previous studies, X et al. (year) found…•While most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X, Y’s research (year) explored…•X’s research (year) reached similar conclusi ons to those of previous studies.3.强调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的句型:•One key research question that has been widely debated is…•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have been employed to investigate…•The choice of research method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4.提出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句型:•Despite the extensive research on X,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regarding…•Future studies should aim to address the limitations of existing research by…•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needed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impact of…结论结论部分对文献综述的主要发现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可能的研究展望。
文献综述的六种写作思路,及六个归纳文献方法
文献综述是什么?文献看了一大堆,怎么梳理,怎么写成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从何处落笔,写什么,怎么展开论述?文献综述有什么写作思路?这一箩筐的问题,想必每个学术新手都遇到过。
那么,今天就来说说,文献综述的这点事!文献综述就是确定选题后,对选题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和评论思考。
具体来说,包括这个领域的研究历程、研究现状(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研究水平、研究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和展望等,并提出自己的思考、评论和研究思路。
文献综述要注意两点:(1)大量阅读文献在撰写综述前一定要全面搜集资料,如果不能系统全面地把握研究现状,或片面理解他人研究结果,盲目地认为某问题或领域尚未被研究,就会使得自己的研究变成一种重复性劳动,或者脑洞开的太大,论文可行性不高。
(2)综合分析综述不能仅仅是将前人的观点罗列出来而未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和提炼。
如果是“综”而不“述”,那么即便是内容有一定的系统性,充其量也只是陈述了他人的观点,达不到通过分析、评说而发现和确立论文选题的目的。
写文献综述可以采用“填充法”,简而言之就是画导图、列框架、不断细化内容。
具体如下:一个主题即确定论文选题,围绕这个选题查找、阅读、挖掘文献信息一个导图(思维导图)围绕论文选题,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列一个文献综述的大纲,再按照大纲一步步把内容填充进去。
尽管每个学校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是通常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结构是:引言/研究背景———主体/研究现状———小结/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参考文献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一)引言/背景引言不用太长,表明研究背景即可。
现实素材:统计数据、生产生活实例、政策法规等理论素材:基础理论研究的焦点、关键点、文献计量学分析等示例1:《糖肾方改善C57BLKS/J db/db小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利用统计数据指出研究背景,引出主题。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模板怎么写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模板怎么写引言论文文献综述是任何一篇学术论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读者了解当前研究的最新进展,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写作一篇有价值的论文文献综述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模板,帮助读者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论文文献综述。
正文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论文文献综述的开篇,主要目的是引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这一部分,你可以从宏观上描述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此外,还可以阐述自己对该领域的兴趣并解释为何选择这个主题进行研究。
2. 文献综述主体部分文献综述主体部分是论文文献综述的核心,其中包括对相关领域已有研究的梳理和总结。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文献综述排列方式:2.1 第一类研究首先,对于第一类研究,你可以列举相关的文献,并简要介绍每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方法和主要发现。
此外,你还可以通过对不同文献的比较和综合,指出各个研究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2 第二类研究接着,对于第二类研究,你也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综述。
注意要突出每个研究的独特之处,并分析其与其他研究的关联和对比。
同时,也要注意指出这些研究的局限性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3 第三类研究最后,对于第三类研究,同样要给出相关文献的综述。
这类研究可能与前两类研究有所不同,但同样需要进行细致的梳理和总结。
3. 结论部分结论部分是论文文献综述的收尾,主要包括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在这一部分,你可以给出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和总结,指出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研究观点和建议。
此外,还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些建议和展望。
结束语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论文文献综述的范文模板,帮助读者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论文文献综述。
通过遵循这个模板,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组织自己的文献综述,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
三大件中的文献综述格式
三大件中的文献综述格式
三大件中的文献综述通常采用的格式包括引言、文献综述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部分:
在引言部分,需要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引出文献综述的主题和目的。
引言部分应该包括对研究领域的概述,研究的动机和目的,以及本文献综述的结构安排等内容。
2. 文献综述主体部分:
在文献综述的主体部分,需要系统地综合和分析相关文献,可以根据研究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类和组织。
首先,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按时间顺序、主题分类、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组织。
然后,对每一部分进行详细的综合和分析,包括对文献的内容、研究方法、结论等方面进行评价和总结,同时还需要指出不同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结论部分:
在结论部分,需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和展望。
同时,还可以对文献综述的整体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强调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三大件中的文献综述格式要求清晰、逻辑严谨,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同时还需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模板(通用)
文献综述是对所研究主题的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
一个资料全面、研究深入的综述不仅可以帮助作者确立毕业论文的选题,还可以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本文分享一份"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万能模板",以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 1、引言 可以使读者初步了解文章的轮廓(为什么研究),说明写作意义;阐述研究现状、焦点问题与趋势;交待文献的写作思路。
开宗明义;简练、直接的揭开主题;交待文章的范围与结构。
第一步:引出课题; 第二步:评述与总结各研究成果的争论热点,进而阐述自己观点; 第三步:引出文章结构。
2、主体 核心与躯干部分;各阶段的研究进展、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以及各种异同与优缺点、作者的评价与观点等;纵向模式;横向模式;国际国内横览;纵横结合模式;切勿对文献简单的堆砌;评述时要实事求是。
3、综述内容的总结 简明扼要地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
4、参考文献 作者撰写综述的依据,表示对被引证学者的劳动尊重,提供寻找有关原始文献的线索。
所引用的相关文献要求: ①按文献第一作者的姓氏字母顺序 ②按文中引用先后顺序 ③按文献年代顺序 ④按主题词分类排列。
目前多采用② ⑤内容要新:5年内参考文献量至少不低于50% ⑥数量:引用不超过25~30条 二、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万能模板 ×××文献综述 (论文标题,三号,黑体,居中) 姓名:××× 摘要:……("摘要:"两个字要求是黑体小四,顶格写;摘要的内容要求是楷体小四。
字数要求200-300) 关键词:……(关键词要顶格写,有3-5个,格式要求黑体小四,词与词间用分号隔开) (以下为文章主体部分,格式要求:标题是宋体小四,要加粗,顶格写;内容是首行空两格,楷体小四,不加粗;标题之间的标号统一) 一、前言 (说明写作目的意义;介绍有关的概念;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描述课题的研究现状;有关主题争论的焦点及发展趋势,即核心主题;交待综述讨论的范围即引用文献起止年份以及学科范围……举例如下) 1.1研究方向 1.2发展历史 1.3当前现状 1.4未来展望 二、正文 2.1历史发展 采用纵向对比的方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某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说明目前达到的水平。
文献综述写法及结构
文献综述写法及结构、常用句型文献综述的结构顺序分析常用句型11.1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标题格式:a) Effect of(因素) on(观测项目) in(研究对象)Progress b)(观测对象)in(研究对象) Progressc)无固定格式1.2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标题格式d)Methods for … Progress2 摘要常用句型: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3 关键词4 前言4.1 内容: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4.2 常用句式:…是…的重要研究内容;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深度上)… ;(广度上)… ;(有争论的问题)… ;祖国强大,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5 正文5.1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主题句陈述理论1 研究支持1 陈述理论2 研究支持2 略主题句研究支持1研究支持2 研究支持3 略例外情况研究意义主题句研究支持1 说明理论1 略主题句5.2 纵横结合式写法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
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
5.3 相关研究不必全部列举,每一个主题举2-5个有代表意义的研究。
5.3 常用句式:了解…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对认识…有重要的意义;…的特征可用…来描述,其中常用的有… ;由于…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研究者通过…来描述各因素对…的影响;影响…的因素很多,下面就…进行论述;…不仅取决于…,而且受到…的制约;…与…有关;…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研究表明… ;产生…的原因有… ;6 结语:一般为展望结构,如果是开题报告前的文献综述,需要把想做什么阐述清楚文献综述的写法摘要阐述了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如何撰写好文献综述的概念、框架以及步骤。
classification写作手法文献综述
分类写作手法文献综述引言写作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它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想法。
而在写作中,分类写作手法被广泛运用,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信息。
本文将对分类写作手法进行综述,包括定义、分类方法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定义分类写作是一种将对象划分为不同类别或组别,以帮助读者理解和组织信息的写作手法。
通过分类写作,作者可以将复杂的概念和事物进行简化和归纳,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分类写作在不同领域和文体中都有广泛应用,如学术论文、科技报道、新闻稿件等。
分类方法在进行分类写作时,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分类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1.行为分类行为分类是根据对象的行为或动作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别。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描述人类、动物或物体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的行为特点。
例如,在一篇关于动物的文章中,可以将动物按照食性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等。
2.特征分类特征分类是根据对象具备的特征或属性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别。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描述事物的性质、特点或特征。
例如,在一篇关于植物的文章中,可以将植物按照叶子形状分为长叶植物、圆叶植物和锐叶植物等。
3.时序分类时序分类是根据对象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别。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描述事件、历史或进程的发展过程。
例如,在一篇关于历史事件的文章中,可以将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类。
4.区域分类区域分类是根据对象所处的地理位置或空间范围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别。
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描述地理位置相关的事物或现象。
例如,在一篇关于城市规划的文章中,可以将城市按照地理位置分为沿海城市、内陆城市和山区城市等。
应用实例分类写作手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文体中,下面将介绍几个应用实例。
学术论文在学术论文中,分类写作手法常用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和归类。
例如,在一篇心理学论文中,可以将心理疾病按照症状进行分类,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不同疾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文献综述写法及格式
综述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
国内外大多数医学期刊都辟有综述栏目。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
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有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名,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
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撰写综述论文的几个注意事项:⑴题目不宜过大。
一般来说,题目过大,则不易把握论文的中心,不易得透彻。
⑵参考文献太旧。
文献综述万能模板及常用语
文献综述万能模板及常用语模板在文章后半部分综述,作为学术文体的一种珍贵表达,涵盖了一个特定时间段内的深度研究和独到见解。
在这个文体中,研究者倾注大量心血,汇聚了来自各种原始研究论文的珍贵数据、信息,以及各种独到的学术观点,经过细致的整理、精辟的分析、深度的提炼,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形成一篇独具特色的综合性论文。
这一过程,不仅令读者对所涉及的专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为学术界的知识体系增添了珍贵的一笔,成为学术研究的一座宝库。
综述,被赋予了三次文献的身份,其特点显著而引人注目。
它的专题性十分突出,涵盖范围虽然有所限制,却在有限的领域内探究得深入透彻,既具备学术深度,又紧跟时代潮流,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所研究专题的历史渊源、当前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学术画卷。
这样的文献拥有高度的情报学价值,像是一座珍贵的知识宝库,供学者和研究者寻宝而来。
综述的写作规范综述的内容和形式极具灵活性,它并没有受到严格的规定束缚。
篇幅大小变化多端,从大部头的专著,涵盖几十万字,甚至达到上百万字,到小而精炼的综述,仅有千余字,也都在这一范畴内。
参考文献的数量同样千差万别,从数百篇,甚至数千篇不等。
在医学领域,一般的期刊综述篇幅约为3000至4000字,引用文献约在15至20篇之间,通常不会超过20篇,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外文参考文献。
这种多样性为综述的创作和阅读提供了广泛的选择,让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取最适合的形式和内容来满足不同的研究和学术需求。
综述的内容要求1、独具创新性的选题是至关重要的。
这意味着综述的研究主题应当避免与最近的期刊发表内容雷同。
如果一篇综述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与已有的综述文章极为相似,几乎可谓是"如出一辙",那么在同一期刊上发表将面临着限制。
学术界渴望着新颖的、独具特色的选题,这也是促使学术发展不断前行的一种力量。
因此,综述的主题应当具有前瞻性和独创性,以确保它能够在学术舞台上独树一帜。
文献综述撰写方法
文献综述撰写方法(转载)如何做文献综述:克雷斯威尔五步文献综述法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
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
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
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
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
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
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
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
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
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了解这14种文献综述类型, 让你的综述写作更上一层楼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研究者全面了解某个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等,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以下是14种常见的文献综述类型,了解这些类型有助于提高综述写作水平:1. 综合综述:对某个领域的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涵盖了该领域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2. 主题综述:针对某个特定主题或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深入探讨该主题或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3. 理论综述:对某个理论或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该理论或模型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4. 方法综述:对某个研究方法或技术进行综述,介绍该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等。
5. 历史综述:对某个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介绍该领域的发展脉络、重要事件和研究进展等。
6. 比较综述:对多个不同国家、地区或组织的研究进行比较综述,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等。
7. 批判性综述:对某个领域的研究进行批判性评价,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争议等,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等。
8. 跨学科综述: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交叉和融合等。
9. 文献述评:对某个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文献的来源、研究方法和结论等,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0. 研究空白综述: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找出研究中存在的空白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11. 学术争议综述:对某个学术争议进行综述,介绍争议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等,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理论应用综述:对某个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理论应用的方法、范围和效果等,为理论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
13. 研究趋势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预测,探讨某个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等,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4. 跨时期综述: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等。
论文写作中的文献综述方法
论文写作中的文献综述方法在论文写作中,文献综述是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可以为论文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背景,还能展示作者的学术素养和研究水平。
为了提高文献综述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文献综述方法。
一、主题驱动法主题驱动法是指根据论文的主题或研究问题,选择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首先确定论文的主题或研究问题,然后通过关键词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筛选出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作者系统地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确保文献综述的内容与论文的主题保持一致。
二、时间序列法时间序列法是按照文献发表的时间顺序进行综述。
作者可以从最早的文献开始,逐步向后延伸,选择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这种方法有助于追踪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揭示不同时间段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成果。
同时,时间序列法也能体现出作者对研究领域的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
三、问题驱动法问题驱动法是根据研究问题的不同方面,选择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可以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将问题分解为几个具体的子问题,然后分别选择与这些子问题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这种方法能够全面地覆盖研究问题的各个方面,从而提高文献综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理论驱动法理论驱动法是根据研究领域的理论框架,选择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可以先了解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然后根据这些理论选择与之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这种方法有助于作者深入了解和掌握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提高文献综述的学术水平和理论层次。
五、综合驱动法综合驱动法是将以上几种方法综合运用,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求,灵活选择文献进行综述。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综述效果。
这种方法能够兼顾不同的需求,为论文提供更全面、准确和深入的文献综述。
总结起来,文献综述在论文写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要注意文献的选择和筛选,确保与研究主题或问题密切相关,并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权威性。
此外,在文献综述中要注意对文献的分析和评价,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或堆砌文献内容。
Ris 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技巧
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技巧(附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
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文献综述的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献综述的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文献综述的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
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
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
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
文献综述怎么写文献综述模板
文献综述怎么写文献综述模板一、前言部分前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研究者和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其撰写的主要关键点:研究的目的、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等等有关信息,当然,并不是一一列举出所有关键点,要根据研究的需要有所强调即可。
在撰写实践当中,这一部分内容经常被遗漏,为了强化这一部分撰写的要求,我们通过几个案例的分析,进一步理解与把握。
例一:《集体备课》文献综述的前言集体备课是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集体备课日益受到学校、教师、研究者的关注。
在应用这一教研模式过程中,很多问题凸现出来。
关于集体备课的讨论也日益激烈起来(以上提出了研究的需要)。
为了使集体备课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我们对国内现有的有关集体备课的文献进行了阅读、筛选、分析、归纳,试图从集体备课的概念、集体备课的操作模式、集体备课的争议、集体备课的研究动向等方面将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综述如下……(提出了综述的范围)这个文献前言部分主要概括了“研究意义、综述范围”。
例二:《转化学习困难学生对策研究》文献综述的前言《转化学习困难学生》这一课题在国内外都开展了比较充分、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类型、特点、形成原因、“矫治”的理论和对策都有较详尽的论述……这篇文献综述的前言虽然简短,但扼要说明了研究现状及焦点问题。
例三:《区域学校发展性督导服务机制研究》文献研究综述的前言内容在以往发展性督导工作中,督导为学校发扬成绩、改进不足、解决困难、提高办学水平作出了不少有益学校发展的服务工作,得到了基层学校的好评。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督导控制论思想的影响,人们在监督与指导、监督与服务之间关系的认识上一直存在着一定误区,督导服务工作在服务意识、方式方法上还需要有较大的转变和改进。
特别是在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过程中,督学如何从“居高临下”的“你做我评”转变为“全程服务”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实践、总结、创新(研究意义),为此,我们立足于上述督导实践中仍未解决的问题,启动了《区域学校发展性督导服务机制研究》,旨在使发展性教育督导工作能更好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服务(研究目的)。
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引言:文献综述是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系统地调研、汇总和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形成全面的理论基础和背景知识。
本文将介绍文献综述的格式要求,并提供一个范文供大家参考。
一、文献综述的格式要求1. 文献综述的标题文献综述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反映研究内容或主题,同时具有吸引读者的特点。
标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不过分狭隘和模糊。
同时,标题在语言表达和表格排版上也需要注意统一性和规范性。
2. 文献综述的引言引言应该包括对本次文献综述的目的和重要性的介绍,同时也需要说明本综述的研究方法和范围。
此外,引言还可以简要介绍当前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为读者了解研究背景提供必要的信息。
3. 文献综述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文献综述的核心,它需要系统地分析、综合和比较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揭示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和未解之谜。
在主体部分中,可以通过不同的章节来组织文献综述,例如按照时间、理论分支、研究方法等进行分类。
4. 文献综述的结论结论部分是对整个文献综述的总结和归纳,在这一部分中,可以对文献综述进行评价,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结论部分需要简明扼要地回顾研究的目的和结果,并强调研究的创新性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的范文(标题):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识别综述(引言)图像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图像识别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和总结,旨在分析图像识别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主体部分)1. 传统图像识别方法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回顾了传统的图像识别方法,包括特征提取、模式匹配等传统算法。
我们总结了这些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分析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我们还介绍了一些经典的基于传统方法的图像识别系统,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和比较。
2. 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识别方法在这一章节中,我们重点关注了机器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文献综述范文及参考文献格式
文献综述范文及参考文献格式文献综述范文及参考文献格式文献综述模板、格式、范文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
因此,应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范文文献综述范文1: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实验研究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998年国际心理卫生协会强调“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运动的发起人是美国的C.比尔斯。
...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强调“自我实现”;费勒姆提出了“新人型理论”;奥尔特提出了“成熟者的理论”... ...美国是最早开设心理辅导的国家,... ...将“心理辅导”定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前苏联教育部1984年颁布“苏联普通学校心理辅导条例”;日本也积极从美国引进心理辅导...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在个别地区、个别学校起步了... ...,中小学真正起步是在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
apa文献综述格式
apa文献综述格式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是一种常用的学术写作格式,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中。
APA文献综述格式是指在撰写综述文章时,按照APA的要求对文献进行引用和参考文献列表的格式进行规范化。
APA文献综述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文献引用:在综述文章中引用文献时,需要在引用的位置标注作者的姓氏和出版年份。
例如:“根据Smith(2010)的研究结果显示……”。
如果引用的是多位作者的研究成果,可以使用“和”或“与”来连接作者的姓氏,例如:“根据Smith和Johnson(2010)的研究结果显示……”。
如果引用的是三位或更多作者的研究成果,可以使用第一位作者的姓氏,后面加上“等”或“et al.”,例如:“根据Smith等(2010)的研究结果显示……”。
2. 引用页码:如果需要引用具体的页面或段落,需要在引用的位置标注页码或段落号。
例如:“根据Smith(2010,p. 25)的研究结果显示……”。
如果引用的是没有页码的电子文献,可以使用段落号进行标注,例如:“根据Smith(2010,para. 5)的研究结果显示……”。
3. 参考文献列表:在综述文章的末尾,需要列出所有引用过的文献的详细信息。
参考文献列表的格式要求如下:- 书籍:作者的姓氏,作者的名字首字母缩写(出版年份)。
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
- 期刊文章:作者的姓氏,作者的名字首字母缩写(出版年份)。
文章标题。
期刊名,卷号(期号),页码。
- 网络资源:作者的姓氏,作者的名字首字母缩写(出版年份)。
文章标题。
检索日期,检索自URL。
4. 文献的排序:参考文献列表中的文献需要按照作者的姓氏的字母顺序进行排序。
如果有多位作者的文献,按照第一位作者的姓氏进行排序。
综述文章是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的文章,因此在撰写综述文章时,需要引用大量的文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分总、综评引:文献综述写作的一个常用模版科研室袁智慧我们在写课题申请报告、结题报告,写论文、写书稿时,经常要写上一段综述性的文字。
它的作用是让读者明白,就我所研究的问题,别人研究的情况如何,我的研究在其中是怎样个定位,有哪些突破。
有没有这样一段综述,往往反映出文章的层次——是一篇视野有限的经验总结,还是一篇置身于国内外研究背景下的学术文章。
大家都知道写上这么一段很好,问题在于,这段综述怎么个写法。
下面推荐一个模版,姑且起名叫:“总分总、综评引”。
大家可以参考,也可以把它扔弃一边。
一、先来看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上海市特级教师、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的王天蓉老师关于问题解决的文献综述。
(已作简化处理,并经王老师授权使用)。
(一)关于问题解决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问题解决是一种智慧技能和高级规则的学习与应用,就是学习者运用规则以达到一定目标的一系列事件构成的一种学习形式1。
(总)(定义问题,重要性,范围)1.从桑代克(Thorndike,E.L 1898)起,心理学家就不断地探讨“问题解决”心理机制。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解决”进行解释:行为主义……2.与此相关的还有“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流行,PBL关注的是真实性的劣构问题解决,(综)因此比较适用于研究性学习,但并不适合目前我国学科课程中的1R.M.加涅著,皮连生等译.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页。
大部分课堂教学。
(评)3.而“问题教学”或“提问教学”,“问题引探型教学”2,是中国教师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倡导通过“提问—答问”的过程来教授知识,……,本课题在十五期间的研究就是以此为基础逐步深入的。
(引)4.与教学问题集合相关的研究,(1)近年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4MAT模式(Bernice McCarthy,1996),其设计的核心……。
4MAT模式强调……。
(综)但他对各类问题的具体解决过程关注不深,没有提供问题设计的系统方法和指导原理。
3(评)(2)梅里尔(M. David Merrill)“首要教学原理”又称“五星教学原理”(FPI:first principles)。
(3)还有……(4)关于问题连续体的教学研究,还有……。
(5)而由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提出的问题化教学,…。
(分)(综评引)(人物、思想、评价、引定)需要说明的是,学习理论中的问题解决是一种学习类型,通常指……,本质上讲都是一种学或教的方式。
……但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是一种……。
本课题中的问题涉及事实性问题、经验性问题、创造性问题等,因此是一种广义的问题解决。
它更强调……。
此外,与问题教学(提问教学)以及其他问题化教学相比较,本课题更强调以学习为中心。
(总)(性质、引出定位、突破)这么一段/篇综述,其格式,即可以提炼成一个模版:“总分总、综评引”。
第一段“问题解决是一种……”是“总”,总说一下什么是问题解决。
下面小标题“1”到“4”段落的内容是“分”,分别从“问题解决”心理机制、“基于问题的学习”、“问题教学”、与教学问题集合相关的研究4方面阐述问题解决的有关研究情况。
其中第4点又分出一些更具体问题的研究进展。
最后2段是总,再总结性地给问题解决研究一个定性,并引出自己的研究,给自己的研究一个定位。
2盛群力等著.学与教的新方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3胡小勇著.问题化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这就是“总分总”,很简单。
再看看王老师怎么写这个“分”的。
比如,第2点中:2.与此相关的还有“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流行,PBL关注的是真实性的劣构问题解决……(综)。
因此比较适用于研究性学习,但并不适合目前我国学科课程中的大部分课堂教学(评)。
“它关注的是真实性的劣构问题解决”这是综述定性的话。
“因此比较适用于……,但不适合……”这是评价性的话。
这就是介绍一方面研究成果时要尽量做到的“综、评”。
“综”是用自己的话复述人家的研究的核心思想。
“评”是对人家的研究给予一个评判。
下面文字中:“(1)近年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4MAT模式(Bernice McCarthy,1996),其设计的核心……。
4MAT模式强调……。
(综)但他对各类问题的具体解决过程关注不深,没有提供问题设计的系统方法和指导原理。
4(评)”“其设计的核心…”、“强调…”等词,就是典型的综述性的话。
而“关注不深”“没有提供”则明显是评价。
当然,“综”不止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相关研究问题,而对这些具体问题的分类本身,就是“综”。
当然,适当的地方,要引出自己的研究。
毕竟自己的研究,是嫁接在前人某一方面基础之上的。
文中第3点“”3.而“问题教学”或“提问教学”,“问题引探型教学”5,是中国教师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倡导通过“提问—答问”的过程来教授知识,……,本课题在十五期间的研究就是以此为基础逐步深入的。
(引)其中,“本课题在十五期间的研究就是以此为基础逐步深入的。
”这么一句话,很自然地点出了本课题在相关研究谱系中的位置。
这就是“引”。
当然,最后一段“本课题中的问题涉及……”,也是“引”。
“引”4胡小勇著.问题化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5盛群力等著.学与教的新方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的要点是,引出自己的研究、给它一个定位,乃至提示一下研究方向、突破点。
对于这个模版略加扩充规范,其内容格式如下:总(定义问题,重要性,范围)。
分(方面1、2、3;人物,思想,评价,引出)总(总述评;本课题的引出、定位、方向、突破)看到这个模版,大家都会觉得非常简单。
简单才好使用。
写文献综述,当脑子一片空白时,有内容可以套用这个模版来写,没内容可以套这个模版来找内容。
只要肯“套”,文献综述就能套出来。
但写综述时还要注意3点:围绕问题、言之有据、尽量说透。
围绕问题,是说综述要集中自己研究问题,不能散乱无边,当确实散乱时,也自己组织一下使其有逻辑性。
言之有据,是说重要的观点、判断,要有依据,至少要加注释。
尽量说透,是说在广度上“一网打尽”相关研究,深度上要从本质上、从心理学的理论上把相关研究的道理讲通讲透,当然,我们只能做到尽量如此。
这三点在王老师的综述中也有很好的体现。
总之,这个模版可以概括为“总分总、综评引”,注意“围绕问题、言之有据、尽量说透”。
二、再来看一个例子下面这个例子是故意加工出来的,以便于大家分析写文献综述时常见的问题。
二、童话剧创演对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文献综述1、关于童话剧创演的相关资料根据我们收集的相关资料显示,有关幼儿童话剧创演活动的介绍几乎没有,大多是表演、戏剧表演类的相关资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提高……张金梅博士在《幼儿园戏剧综合课程研究》一书中指出,戏剧表演综合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多门艺术门类,它是……。
幼儿天生喜爱假装和幻想,天生是导演,天生是演员、剧……论2、关于幼儿社交能力的相关资料(1)关于幼儿社交能力的概念界定陈帼眉等在《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中对社会交往及其相关概念作了说明。
社会交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袁贵仁……社交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运用的交往策略、交往技能,以及建立与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我们认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包括……。
(2)关于3——6岁幼儿社交能力的年龄特点介绍3~4岁:能自然地和异性小朋友接触……4—5岁:喜欢上幼儿园,愿意与教师交谈……3、关于童话剧创演与幼儿社交能力培养的相关资料(1)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方法A、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培养幼儿谦让意识●培养幼儿遵守规则意识B、正确对待幼儿交往冲突,帮助幼儿克服交往障碍(2)幼儿社交能力培养的教师指导原则A、开放原则B、协调原则C、主动参与原则同时我们还收集到了一些其他指导原则为:A、情感驱动原则B、迁移性原则C、渗透原则D、实践原则4. 我园童话剧创演活动的实践这个课题本来就大,涉及童话剧课程开发、社交能力发展机制、童话剧对社交能力的具体影响三个方面,每一方面,又是一个大课题。
所以课题一大就难以招架。
根本问题是,缺少一个深层次的理论思路,来统一这个课题的文献综述,所以显得既肤浅又散乱。
具体问题,除了有点形式上的总分总算不上大毛病外,其综、评、引、围绕问题、言之有据、尽量透彻诸要点上,都没有做好。
毛病显而易见,这里不作分析了。
下面,就来看一看如何用模版来修改这个综述。
再来简要回顾一下模版:总:问题;意义;涉及方面。
分:方面1(人物,核心思想,评价,引出定位本研究)方面2……总:别人理论的定性;引出定位自己的研究;方向或突破。
下面是修改后的综述的要点,括号内的内容是解释。
本课题侧重探讨童话剧创演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
涉及影响的方面、影响的机制、影响的性别年龄差异、与其他诸如年龄成长、日常活动等影响的交互作用等问题。
研究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童话剧创演、幼儿社交能力、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机制。
(总:问题 + 涉及方面。
)1.关于童话剧的研究与我们的童话剧创演(方面1 )童话剧创演是……。
小学阶段的童话剧开展情况……。
幼儿园开展情况……。
本市区哪些幼儿园在开展。
情况如何。
我们的童话剧创演是什么样子。
(概况 + 哪些人、做法、评价、引出定位)2.社交能力的研究与我们的界定主要理论有哪些。
其中谁的理论最合适。
理论是什么。
述评社交能力的阶段、方面、机制。
我们怎么运用这个理论。
如何建构机制、确定指标。
(哪些理论、人物、核心思想、评价、引出定位)3. 创演影响社交能力的研究别人研究概况。
哪些人,设定了哪些指标,依照了哪个影响机制模型,方法效果如何。
我们的模型如何,创演的哪些方面—怎样的机制—具体的能力指标。
如果是对社交能力的培养,便要从“影响机制”的角度,来综述别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做法。
(概况 + 哪些人、做法、评价、引出定位)本课题参照了哪个理论,建立什么样的模型,力求在哪些点上做出探讨或有所突破。
(总:理论总定性+引定自己+突破)参考文献。
回过头来看原来的综述,缺少了贯通“童话剧创演(具体方面)--社交能力形成机制—具体的创演做法”的理论框架。
没有这个东西,你就很难把问题说透,把综述统一起来。
下图即是一个框架,有了它,文献综述的思路一下就清晰多了。
可见,文献综述的问题,表面上是格式或表述的问题,本质上则是理论透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