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芦苇湿地河蟹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锦芦苇湿地河蟹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介绍了盘锦芦苇湿地河蟹的养殖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确保盘锦苇田河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以期促进盘锦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的发展。

关键词河蟹养殖;芦苇湿地;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辽宁盘锦

中图分类号 s564.2;s966.1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3-0294-02

盘锦市拥有亚洲最大的芦苇湿地,育苇面积8万公顷。芦苇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不仅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同时也产生很高的经济价值,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发展湿地经济的极大潜力。

近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很大的转变,农业不再单纯追求粮食产量,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也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迫切的任务。在这种形势下,盘锦市提出充分利用芦苇湿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湿地经济,以苇田建设和增加芦苇产量为基础,促进芦苇湿地立体养殖和芦苇湿地旅游业发展。发展具有盘锦地方特色的湿地经济,将盘锦芦苇湿地建设成生态经济—复合型湿地。这种湿地经济模式不仅可以很好地利用资源优势,还可以有力地促进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盘锦市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1盘锦芦苇湿地河蟹养殖现状

芦苇湿地立体养殖开发工程是我市农村工作中“四个一百万”工程之一。因为这里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十分适宜河蟹的繁衍和生长,但是随着土地的开垦、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以及石化工业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野生河蟹资源急剧下降。为了拯救和发展我地区这一传统优势资源,自1997年以来,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部分苇场开始尝试在芦苇湿地内推出“一育三养”(即育苇、养鱼、养蟹、养禽)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的试验。使芦苇湿地资源由单一利用向综合利用转化,形成高效益无污染的生态经济模式,养殖规模和经济效益逐年递增,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芦苇湿地“一育三养”生态模式的推广,使芦苇湿地真正达到了“一水多用、一地多收”的目的。

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已成为我市各苇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我市各苇场的统计,2002年,我市芦苇湿地养殖河蟹面积4.31万公顷,综合利用实现产值3 300万元。2003年,以我市第二大苇场羊圈子苇场为例,养殖面积几乎是全域铺开,全场1.73万公顷芦苇湿地,有1.67万公顷成了蟹田,利用率达96%,放养扣蟹14t,按保守的估计,可产成蟹500t,可创产值800万元以上,仅此一项,每个养殖职工至少可增收3 000元以上。

2存在的问题

随着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制约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的相关问题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如养殖技术水平低、河蟹品质下降、成蟹规格小、价格低、经济效益下降、病害严重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产业的可持

续发展。

2.1水资源不足成为制约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在芦苇湿地河蟹养殖的整个过程中,不论是芦苇还是河蟹,都需要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质。但是由于连年的干旱缺水和国家用水政策的调整,导致我市芦苇湿地水资源日益紧张,用水短缺现象不断加剧。芦苇湿地灌溉只能用含盐量较高的混合水,含盐量达8‰~30‰,含盐量过高影响河蟹的成活率,甚至造成大量死亡,影响河蟹产量,这一现象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市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

2.2过度放养,破坏生态平衡

最初几年,由于芦苇湿地中饵料资源丰富,河蟹单产高,受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养殖者随后加大蟹苗投放量,而资源却日益枯竭,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因此,经济效益迅速滑坡,出现严重的亏损。由于养殖者对养殖技术知识的缺乏,一时还认识不到亏损的原因是资源过度利用、蟹苗的过度投放造成的,于是为了挽回经济损失,继续加大投放密度,但亏损却成倍扩大。如此反复,陷入投资—亏损—再投资的恶性循环的怪圈,使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2.3养殖水质及底泥的污染

养殖水体自身的污染主要指残饵、粪便、排泄物等对水体的污染。连年循环高密度养殖,有机质的累积,必然导致养殖水体污染的逐

年加剧,水质和底泥富营养化,表现为水中浮游植物量的增加(尤其是赤潮类生物量的增加),h2s和nh3等有毒物质含量升高(我所2002年测得数据h2s为0.438 mg/l,超正常指标2.19倍;nh3为1.025mg/l,超正常指标2.5倍),进而导致河蟹品质下降,甚至死亡。

2.4科技推动力明显不足

目前我市芦苇湿地河蟹生产的科技水平十分低下,专门的科技队伍少,专业技术人员也不多;再加上对养殖者的技术培训不到位,许多养殖者仍然是放上水撒上苗就听天由命,不懂得科学地管理每一个生产环节,造成病蟹、死蟹等现象时有发生。

2.5种质退化,蟹苗质量不过关

种质退化是水产养殖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河蟹也不例外。如养成规格小、品质下降,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近年来,由于生态育苗方式在土池育苗及工厂化育苗中的应用推广,使我地区蟹苗质量总体上有很大提高。但是由于蟹种不纯、遗传信息混杂、种蟹退化等原因,使一部分蟹苗质量仍不够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蟹养成质量的提高。

2.6病害严重

随着芦苇湿地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病害越来越多。河蟹大面积养殖一旦发生病害,不仅降低成活率,增加成本,也影响河蟹产量、规格和品质;同时由于芦苇湿地面积较大,发病后很难用药物进行治疗,给广大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

病害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病原体的侵入、环境的影响、管理不当、蟹苗抗病力差等,因而影响了河蟹养殖业的发展。

2.7芦苇湿地沼泽化问题

由于养殖者对如何利用河蟹的习性在芦苇湿地实现科学养殖技

术不了解,不按照芦苇的灌溉方法进行生产,使芦苇湿地长期处在积水淹灌的条件下,造成芦苇根群上移,减少了深层根状茎总量和深层苇芽的发育,改变了芦苇的正常生育环境,引起植被发生演变、退化成沼泽,进而使芦苇湿地形成沼泽化,使芦苇品质降低,影响了芦苇产量,也对养殖河蟹有一定的影响。

3发展对策

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从长远角度来看,提高河蟹规格和质量、生产无公害产品是今后发展的主方向。

3.1加强无公害意识,发展生态养殖

无公害生态养殖既可减少河蟹病害的发生,又可提高河蟹品质。所谓无公害养殖即养殖的水产品无药物残留、安全、健康,同时对生态环境无污染。市委四届七次会议提出了生态立市的战略决策,河蟹养殖作为最具有盘锦特色的优势产业和牵动农户最多的致富

项目,理应率先落实“生态立市”精神,也是最具有实现生态模式的优势条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的河蟹养殖方式进行改造,实现生态养殖。所谓生态养殖就是科学协调养殖种类与环境各因子间的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互为互利(即为河蟹创造最佳的生态环境的养殖模式)。如何真正达到无公害生态养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