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芦苇湿地河蟹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让河蟹飞出辽宁省盘锦市
![让河蟹飞出辽宁省盘锦市](https://img.taocdn.com/s3/m/7714352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67.png)
让河蟹飞出辽宁省盘锦市
佚名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16(0)9
【摘要】近日,“让河蟹飞出盘锦”2016河蟹寄送行业解决发布会在辽宁省盘锦市瑞诗酒店举行,市海洋与渔业局、市邮政局、市商务局、市河蟹协会等相关单位参加了发布会。
盘锦是全国最大河蟹产地和蟹苗输出基地,素有“蟹都”之称。
多年来,盘锦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发展河蟹产业作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市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盘锦市河蟹产业成为全市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总页数】1页(P47-47)
【关键词】盘锦市;辽宁省;河蟹;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现代农业;市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6.16
【相关文献】
1.河蟹养殖池有什么要求河蟹池的防逃设备有哪些河蟹池如何清池除害河蟹饵料的种类有哪些养蟹池在什么时间投饵较好蟹池换水时应注意些什么 [J], 周宪章
2.新冠肺炎疫情对河蟹养殖的影响分析及2020年河蟹行情预测 [J], 赵永锋
3.飞出文明飞出绿洲 [J], 黎汉章
4.蟹料订货超11760吨,动保预付款120万!2020年正大水产河蟹产业链暨第一届
河蟹养殖能手论坛在湖北武汉隆重举行 [J], 郭志文
5.提升江苏河蟹品牌弘扬江苏河蟹文化 2021首届“苏韵乡情·乐和杯”江苏河蟹产业链博览会成功举办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盘锦河蟹养殖总结汇报大全
![盘锦河蟹养殖总结汇报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f64d72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5.png)
盘锦河蟹养殖总结汇报大全盘锦河蟹养殖总结汇报大全盘锦河蟹是中国传统的美食之一,因为其肉质鲜美、口感鲜嫩而备受追捧。
近年来,盘锦地区的河蟹养殖业蓬勃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下面是对盘锦河蟹养殖的总结汇报,详细介绍了该行业的发展情况、养殖技术、市场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方面。
一、养殖情况:目前,盘锦地区的河蟹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
养殖户数量逐年增加,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河蟹养殖业不仅在农村兴起,也在城市周边地区迅速发展。
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和科学管理,盘锦河蟹能够产量稳定且品质优良,满足市场需求。
二、养殖技术:1. 水域选择:河蟹适宜在平静、水温适中且富含营养的水体中生长,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水域进行养殖。
湖泊、水塘和水库等都可以成为河蟹养殖的场所。
2. 种苗培育:选择优质的河蟹种苗,进行科学的繁育和培育工作。
加强饲料管理,保证河蟹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其生长速度和品质。
3. 养殖管理:定期检查水质和水温,保持水质清洁,避免疾病的发生。
合理设立养殖场所,注意保温和通风,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时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河蟹产品的质量。
三、市场前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盘锦河蟹以其新鲜、独特的口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盘锦地区的河蟹产品已经进入全国市场,成为众多餐饮企业和家庭消费的首选。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盘锦河蟹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 市场需求波动:由于河蟹是一种季节性的食品,其市场需求存在波动,养殖户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和生产。
建议养殖户积极与商家合作,制定长期合同,稳定市场需求。
2. 养殖技术不足:目前还有一部分养殖户对河蟹养殖技术了解不够,导致养殖成本增加,效益降低。
建议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
3. 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养殖户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遵循相关规定,确保河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苇田综合高效养殖与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苇田综合高效养殖与循环经济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4de107f78a6529647d53c7.png)
苇田综合高效养殖与循环经济模式研究摘要在盘锦滨海湿地芦苇优质高产的前提下,利用苇田养殖河蟹、鲈鱼、南美白对虾,实现一水多用、一地多用,芦苇平均产量8 250kg/hm2,蟹、鱼、虾利润2 397元/hm2,总效益4 774.5元/hm2,为盘锦乃至全国芦苇湿地养殖,创造了全新的苇田科学养殖模式,使芦苇湿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芦苇湿地;生态养殖;资源化利用;盘锦滨海湿地中图分类号s96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238-01盘锦滨海湿地是我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拥有亚洲第一大芦苇湿地的美誉,海岸线长118km,有自然湿地面积19.1万公顷,其中芦苇湿地面积8万公顷,年产芦苇50万吨,区域内苇田工程配套齐全,有星罗棋布的自然坑塘和纵横交错的沟渠、河流,是水产品养殖的最佳地区。
20世纪50年代以前,盘锦芦苇湿地的蟹、鱼、虾属自然状态生长,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随着工农业的飞速发展,用水量的增加,多数河流的水源被上游不同程度的截流,使淡水资源逐渐匮乏,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湿地苇田工程的建设和万金滩防潮闸等落成,苇田改潮汐自然灌溉为人工灌溉,分布在苇田的沟壑、支流被水利工程所拦截,原本沟沟相通的自然环境改变了,潮水不能自然进出内河,洄游鱼和蟹的通道被截断,芦苇湿地内鱼、蟹苗数量急剧减少;加之过度捕捞,致使渔业资源濒临枯竭。
该项研究以辽宁省盘锦市滨海芦苇湿地资源为依托,依据芦苇和河蟹、鲈鱼、南美白对虾的生态学、生物学和循环经济原理,应用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物种互惠共生技术和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将苇田养蟹、养鱼和养对虾3个生态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保护蟹、鱼、虾的蔽护场所,苇田中的底栖生物、浮游生物、昆虫等为蟹、鱼、虾提供天然生物饵料,蟹、鱼、虾的粪便及排泄物为芦苇生长提供有机肥料。
首次在国内设计实施和推广了苇—蟹—鱼—虾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为加快我国芦苇湿地经济发展开创了一条新途径,从而丰富了生态苇田的技术理论,提高了芦苇湿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养殖河蟹的技巧
![养殖河蟹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c5f277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c.png)
养殖河蟹的技巧养殖河蟹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农业产业,具有投资少、回收快、风险低等特点。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养殖河蟹的技巧。
一、水质维护:1.选择清洁、富氧、水量充足的池塘或水池作为养殖场。
确保水源的干净、清澈,没有污染。
2.养殖期间,定期检测水质,保持合适的pH值和温度。
可添加鱼类饲料或水质调节剂,维护水质的稳定。
二、饲料管理:1.河蟹主要以水草、浮游生物、腐殖质和其他小型生物为食物。
养殖者可提供一定比例的人工饲料,以增加蟹苗的生长速度。
2.适当控制饲料量,避免过度投喂,防止饲料浪费和污染水质。
三、养殖密度:1.养殖河蟹时,需根据河蟹的体型和水池的面积,合理确定养殖密度。
一般来说,每亩养殖池养殖3000-5000只蟹。
2.养殖初期,可适当降低密度,等到蟹苗长大后,再逐步增加密度。
四、疾病防治:1.定期为池塘清洗、杀菌,以预防病虫害发生。
2.加强对病害的防控,如注入抗生素、消毒液等药物,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五、控温保温:1.河蟹对水温环境比较敏感,宜控制水温在20-30摄氏度之间。
当水温过低时,可采取加温措施。
2.冬季来临时,可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池塘,保持水温稳定,防止冰冻。
六、水池管理:1.合理规划水池的大小和形状,确保通风良好,避免因积水而导致河蟹发生病害。
2.不要让水中有杂草、野草等,以免影响河蟹的生长和养殖场的水质。
七、收割和销售:1.河蟹养殖主要以肥料蟹和中蟹为主,可以根据不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2.达到销售标准后,进行集中捕捞、清洗和分级。
选取体型健康的蟹进行销售。
八、市场营销:1.加强与经销商和超市的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
2.提供优质的产品,确保产品需求市场价格稳定。
九、技术培训:1.养殖者可参加相关的培训班,提升养殖技术,了解最新的养殖发展趋势。
2.与同行业者沟通交流,分享经验,提高养殖效益。
总之,养殖河蟹需要充分了解河蟹的生物特性和养殖技术,合理调控各个环节,确保水质、饲料、密度、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管理,才能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和高产高效。
盘锦市芦苇湿地发展新方向
![盘锦市芦苇湿地发展新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d9cd902cdd36a32d7375817a.png)
性变化, 实现 多轮 驱 动 、 快 速 发展 。 3 . 创 建 三 大 品牌 项 目。水建 公 司要 通 过人 才和 技 术设 备 的 投人 , 打造 灌 区水 利 建 筑 公 司 “ 品牌 ” 企业 , 注重工程质量 、 加强内部管理 、 提高经营效 益 . 以优 势 样 板 工 程 和 规 范 内部 管 理 树立 社 会 形 象 , 加大宣传投入 , 提 高 社会 知 名 度 , 促进 产 值 与 效 益 的不 断 提 升 。要 以八 排 所 水 产 养 殖 协会 为基 地 , 加 强 养 殖 质量 管 理 , 创建 绿 色水 产 品 品牌 , 提 高 规格 和品 位 , 注 册商标 , 加 大 宣传 , 以质量争市场 , 以 品牌 提 效 益 。 4 . 把 内部 资 源 优 势 转 化 为外 向经 济 优 势 。乌拉 特 灌 域 管 理局水资源丰 富 , 而土 地资源有限 , 搞 好 内外 资 源 的结 合 利 用和 优 势 互 补 . 对 加 快 和 扩 大 水 资 源 向经 济 优 势 的 转 化 意 义 重大 。要 着 力 推进 八 九排 所排 水 资源 与 长济 、 塔 布 所 洪 水 资 源的结合 , 实 现两 水 互 补 , 宣传引导灌域鱼 、 苇、 蟹 的 立 体 化 养殖 。 以 水 资源 合 作 经 营 或 给 予 供 水 保 障 , 做到“ 一水三用” 以“ 顺水推 舟、 借 船 出海 ” 的经 营理 念 提 高 经 营 效 益 . 实 现 资 源 转 化增 值 。 当前 , 群 管 体 制 工 作 的核 心 是 推 开亩 次 计 费 工 作, 总 结 过 去延 伸 服 务 的经 验 , 把水利 人的“ 品牌 ” 形 象 与 推 动 群 管体 制改 革 相 结 合 . 为 全局 的 人力 资 源 向 外转 化搭 建 平 台。 深 人 参 与到亩 次 计 费 工 作 中 , 给 予 技术 指 导 和 管理 服 务 , 既 可促 进 该 项 工 作 , 又可 发挥 人 力 技 术 优 势 创 收 , 收 到 一 举
盘锦市城市湿地资源调查及SWOT分析
![盘锦市城市湿地资源调查及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c5bd6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b.png)
第44卷第1期 2021年1月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Inner Mongolia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vol.44. No. 1January.2021文章编号:1006-6993(2021)01-0043-03盘锦市城市湿地资源调查及SWOT分析李继爱(辽宁杏林业调查规划监测院,沈阳110122)幸商要:义章采用卫星遥感影像,利用3S技术,结合备关资料初步获取盘锦市的城市湿地材料,经过外业调 查与核实,获得较为全面的盘锦城市湿地资源概况,开•在此基础上对盘锦城市的湿地资源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分析(SWOT分析),以期为盘锦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盘锦;城市湿地;调丧;SWOT中图分类号:X173 文献标识码:BInvestigation and SWOT Analysis of Urban WetlandResources in Panjin CityLI Ji'ai(Liaoning Forestry Survey and Planning Institute,Shenyang 110122, Liaoni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Using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3S technology,comhiiied with relevant data,this study preliminarily obtained the urban wetland information of Panjin City.After field investigation aiul verification,a c omprehensive oveniew of wetland resources in Panjin City was obtained.O n this basis,the 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wetland resources in Panjin City were analyzed(SWOT analysi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in Panjin City.Key words:Panjin City;urban wetland;survey;SWOT analysis在20世纪后期,城市湿地作为科学名词出现,潮洛蒙等学者较早提出城市湿地和非城市湿地的 划分,但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城市湿 地是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有一定生物链的湿 地,包括湿地公园、一般公园内的湿地等n i;也有些 学者指出,城市湿地是城市与城市边缘常年或季节 性被水淹的低洼地,不包括喷泉、人工构建的小型 水池|21。
盘锦市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盘锦市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763df08f121dd36a32d82fb.png)
盘锦市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作者:白益冰王恒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17期[提要] 本文以辽宁省盘锦市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个案研究对象,以湿地旅游开发为切入点,通过对盘锦湿地生态资源开发现状分析,指出其现存问题,并总结盘锦湿地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以期为盘锦市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盘锦;生态文明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湿地旅游自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被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其中,“美丽中国”伟大目标更是奠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展生态旅游,既是对党和国家建设生态文明战略布局的贯彻落实,又是当下推进文明型、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模式选择。
一、盘锦市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一)盘锦市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盘锦市是以湿地景观蜚声中外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其湿地资源丰富,湿地总面积约为2,49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60.8%。
盘锦市湿地自然资源大体上分为以下三类:天然湿地景观包括滩涂、河流湿地、芦苇沼泽以及浅海海域等;人工湿地景观包括水田、水产养殖区域、人工建设水库等;湿地生物景观包括各类动物及植物。
盘锦市良好的湿地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绝佳的生存栖息环境。
由于大片翅碱蓬在滩涂上生长,形成了红海滩这一独特的天下奇观。
从陆地到滩涂,由高到低,形成了我国沿海少见的湿地植被红绿分明的带状分布,极具观赏价值和科普研究价值。
多样化的湿地资源是盘锦市湿地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
除此之外,盘锦市因地制宜发展民俗节庆活动,例如湿地观鸟节、芦花节等,丰富的民俗节庆活动也成为了盘锦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盘锦市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盘锦市旅游资源丰厚,拥有AAAAA级自然保护区红海滩景区和AAAA级旅游景区鼎翔生态旅游区,其中红海滩景区拥有我国最大面积芦苇荡作为资源支持。
除此之外,盘锦市还拥有其他10余家风景名胜区作为辅助,各类旅行社、酒店、温泉水城等。
河蟹生产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河蟹生产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33b8348f121dd36a22d8213.png)
河蟹生产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螃蟹,是我国特有的名特优水产品,自河蟹人工育苗成功以后,我国的河蟹产量快速上升,从1991年的年产8000余吨增加到2004年的50万吨,为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作出了贡献。
1 河蟹生产现状1.1 河蟹业已形成规模化养殖河蟹生产从最初的资源放流型养殖到目前的集约化高密度精养,从分散型向地域集约化发展,除黑龙江、青海、西藏等少数地域发展缓慢外,南到福建、广东,北至辽宁、山东、河北等地都有河蟹的养殖,已形成了以太湖、洞庭湖、洪泽湖、鄱阳湖、巢湖、阳澄湖等大中湖泊为基地,辽河、长江、闽江为产业带的区域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格局。
江苏省2003年河蟹养殖面积320万亩,产量24万吨,产值达84亿元,辽宁省养蟹面积146万亩,仅盘山县养殖面积就达47万亩。
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规模化养殖的发展速度也很快。
1.2 河蟹生态养殖已成共识渔业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水产品品质的好坏,改善和保护渔业环境是河蟹安全生产和提高河蟹品质的基础,各地渔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都十分重视营造绿色生态环境,积极提倡种草养殖,仿野生养殖等多种科学养殖模式,加大对河蟹养殖水域环境的保护力度,组织和实施无公害标准化养殖,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放心满意的绿色产品。
江苏省十大湖泊及各养殖基地都推行种植水草、放养螺蚬的生态养殖法,大幅提升了河蟹的品质和产量,几年来已培育出国家认定的无公害优质河蟹品牌105个。
1.3 发挥资源优势,做强河蟹产业河蟹是在淡水中生长、海水中繁殖的水生动物,长期以来多在沿海省市进行养殖生产。
现在随着人工育苗和育种技术的成熟,河蟹苗种产区以其资源优势及成熟的养殖技术向具有湖泊资源的地区延伸,促成了我国河蟹产区的扩大和产量的大幅提高。
如上海市以崇明岛优质蟹种与岛外丰富的湖泊资源联手,形成岛内培育蟹种,岛外养大蟹的模式,使岛外养蟹面积扩展至150余万亩。
浙江省绍兴渔民王家栋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远赴新疆,斥资2000万元承包60万亩水面进行养蟹生产。
当前河蟹养殖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几点建议
![当前河蟹养殖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db0a5c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4.png)
当前河蟹养殖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几点建议第一篇:当前河蟹养殖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几点建议当前河蟹养殖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几点建议目前水温逐渐升高,河蟹养殖管理至关重要,江苏省泗阳县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丁广成告诉中国水产养殖网记者,根据他们近期科技入户掌握的情况,对目前泗阳县河蟹养殖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控制蟹池水位中国水产养殖网记者了解到,目前泗阳县有的河蟹养殖户池塘水位不足20厘米,有的甚至达1米以上,这样不太合理。
为了保持河蟹早摄食、早脱壳、早生长,晴朗的天气应将池水降30—50厘米之间,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可较快升高,以利于河蟹摄食生长,如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要适当增加池水深度,以防池水温度变化幅度过大。
2、增加饲料投饵当前水温回升较快,希望广大养殖户根据螃蟹摄食情况,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则。
目前一般以河蟹常用配合饲料,沿湖乡镇也有不少养蟹户投喂新鲜小杂鱼,在投喂小杂鱼时一定要注意消毒,严防带入过多的小杂鱼入池,以产生后患。
3、增加螺蛳投喂量今年由于螺蛳售价较高,不少养殖户投螺不足。
为了改善池塘水质和提高螃蟹品质及经济效益建议养殖户,当前亩保持螺蛳100—150公斤是较适宜的,到5—6月份每亩再次投50—100公斤。
4、做好水草种植工作水草应多品种种植避免单一,早期种植伊乐藻,清明前后种植水韭菜或轮叶黑藻,保持池塘水草种植面积达60%,水草种植应按“条式”或“井式”方式,形成几条规则的“水道”以利于水体的流动。
5、做好早期防病工作由于大部分养殖水体逐年养殖后水中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虫逐年增多。
特别是对河蟹影响较大如纤毛虫、黑腮、肠炎等有害病菌,必须加以杀灭控制。
依照无公害水产养殖要求,安全、合理用药,确保商品蟹的质量。
第二篇:河蟹养殖技术1.1水源充足,水质适用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只要水质适用,水量丰足,一般均可用为水源。
如附近有工业废水排放,必须引起重视,必须对水质加以分析,看看有无对河蟹有害的物质。
水质重点考虑的关键是控制关键点(ccp),可能的危害包括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
河蟹养殖低产甚至亏损的原因,解决措施是什么
![河蟹养殖低产甚至亏损的原因,解决措施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7cf119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5.png)
河蟹养殖低产甚至亏损的原因,解决措施是什么近期许多地方农民养殖河蟹的劲头降低了,经走访调查,发现部分河蟹养殖池塘出现低产,有些甚至严重亏损,近期河蟹养殖低产甚至亏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如下:一、近期河蟹养殖低产甚至亏损的原因1、苗种质量把关不严,给后期生产埋下隐患。
2、不利天气影响。
7~8月若出现持续的超高温且少雨,池塘水体的积温大幅上升,将严重影响河蟹蜕壳生长,且高温会导致水草腐烂、水质败坏,出现大量死蟹现象。
3、生产管理不到位。
突出表现为水质调控措施不当,暴发蓝藻;水草种植管理不合理,池塘生态功能大幅下降;饲料投喂不科学,药物使用不当,造成河蟹死亡。
二、解决河蟹养殖低产甚至亏损的主要措施针对河蟹养殖低产的原因,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发展生态养蟹对老化蟹池进行清淤改造,有条件的建造独立的进排水系统,配套增氧设施。
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金鱼藻等多品种水草混栽,满足河蟹各生长阶段对水草的需求。
采取蟹、鱼、虾多品种混养、套养模式,增加蟹池生物多样性,充分利用水体,提高饵料综合利用率。
2、严把蟹种质量关蟹种尽可能自己繁育或就近选择信誉度较好的育苗基地购买,尽量不用长途购进的外地蟹种。
蟹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体表光洁无损伤,无污物附着。
蟹种下池前应逐只挑选,质量不好的杜绝入池,以提高成活率。
放养密度要适宜,不能单纯地追求产量,而应立足市场需求,提高规格质量。
3、加强管理,提高养殖效益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求做到科学投饲,保证营养均衡,主要投喂河蟹配合饲料、螺蛳、冰鲜鱼,另搭配少量小麦、豆粕、玉米等植物性饲料。
日常投饲应“掌握一个方法、坚持一个原则、突出一个重点”,即“四定四看”科学投饲方法、“精青结合、荤素搭配”的原则和“前期精、中期青、后期荤”的重点。
中国河蟹产业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建议
![中国河蟹产业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5b2c75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3.png)
我国河蟹产业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建议一、产业现状1. 目前,我国河蟹产业已经成为国内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和销售额持续增长。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河蟹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占据了全球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2. 我国河蟹产业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地区,其中以长江流域的产量最为显著。
长江流域的河蟹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这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水资源。
3. 我国河蟹产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河蟹成为了众多用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河蟹的养殖业成为了许多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之一。
4. 我国河蟹产业在技术研发和品种改良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不断推出新的养殖技术和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产业挑战1. 饱受环境污染的威胁。
近年来,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河蟹的养殖生存环境。
一些地方过度的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直接影响了河蟹的生长和品质。
2. 养殖业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
由于我国河蟹产业发展较为分散,农户主要通过传统的捕捞方式进行养殖,规模相对较小,难以形成统一的规模化生产。
3. 产业链条不完善。
河蟹产业链条的完整度相对较低,从生产、加工、销售到终端消费,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不够紧密,导致了产业发展的效率较低。
4. 品种单一和营养价值不足。
当前我国河蟹产业主要以大闸蟹为主,其他品种的开发利用较少。
另外,部分地区的河蟹养殖技术水平不高,导致了部分产品的营养价值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三、对策建议1. 加强环境保护,保障水体质量。
政府要加大力度,加强环境监测,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推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保护河流水质和湿地生态环境,为河蟹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水产养殖环境。
2. 推动养殖业现代化。
加大对河蟹养殖技术研发的投入,培育更高产、抗病的新品种。
推动规模化生产,优化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益。
苇田河蟹与鲈鱼混养技术
![苇田河蟹与鲈鱼混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d0ab4e081c758f5f61f67ef.png)
目前 已经 用机 械 或 半机 械收 割 芦 苇 。 定要 加 强 收 割 ~ 管 理 , 万不 要伤 害 芦苇 秋芽 , 护芦 苇资源 。 千 保 每年 1 O月是 河蟹 、 鲈鱼起 捕 阶段 。 蟹起 捕可 以用 地笼 网或夜 间岸 上 人 河
工 捕获 。 果起 捕 的河蟹 不肥 , 以把起 捕 的河 蟹集 中一起 如 可
2 科 学 育 苇
现芦 苇湿地 利 用和 资源经 济效 益最 大化 , 笔者 从 2 0 0 2年 开
始进 行 了苇 田河 蟹 与鲈 鱼 混养 试验 研 究 , 连续 7年 实 现 了
苇 田排灌 是苇 田稳 产 高效 的 关键 , 好 “ 做 三灌 三 排 ” 。 【 引
即 第 1 灌溉 是芦 苇 发芽 期 , 般在 3月 中旬灌 溉 , 次 ~ 3月末
芦 苇产量 不减 , 产河 蟹 1 25 g m , 鲈鱼 9 . gh , 收 .k / 产 1 h 75 /m 增 k
34 0 g m 的 目标 。 5 k/ h
排水 ; 2次 灌溉 是芦 苇拔节 期 , 第 一般在 4月中 旬灌溉 , 5月 上 旬排水 ; 3次 灌溉 是芦 苇抽 穗期 , 中旬灌 溉 , 第 6月 9月末
矮坝。 此种 工程建 设优 点 : 一是 田间格堤 可 以隔水 , 有利 于控 制 田间隔 水层 。 于 田间管 理人 员通 行 , 便 收割 期可 以作 运输
整齐 、 无体 表伤 、 无病 菌 感 染 、 力强 的苗 种 。 般 5月 中 活 一 旬 , 规 格 3 ~ 3尾/g 苇 田环 沟 投放 野 生 鲈 鱼 苗 种 4 0 把 03 k, 5
自然 落干 。
苇 田河 蟹 与鲈 鱼 混养 模 式是 以 苇 田 育苇 为 主 , 产 养 水
辽宁盘锦稻蟹综合种养情况介绍
![辽宁盘锦稻蟹综合种养情况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b09d67d964bcf84b9d57bac.png)
值4300元,亩效益1400元。
5.河蟹销售较快,网销势头良好2017年河蟹上市期间呈现低开低走态势,开市价格相比2016年大幅度下跌,中国兴化河蟹价格指数9月13日上线发布,当天发布的价格指数比2016年同期下降了47.2%。
受高温影响,河蟹上市时仍处于五壳阶段尚未成熟,上市的河蟹质量不高,口感不好,质量、规格达不到要求,导致开市价格不高。
后期河蟹价格一直没有出现大幅度回升。
全市养殖企业和销售商引入淘宝、京东等网上交易平台,加快了河蟹营销方式由传统模式向电子商务方向转变,河蟹销售速度较快,交易量比往年同期都有较大涨幅。
永丰朋缘电子商务公司2017年河蟹网上交易额突破3000万元,电子商务平台“中国蟹库网”,网上交易额已达25亿元。
2017年河蟹生产形势启示我们,今后河蟹养殖要进一步转变思路:调整养殖结构,发展适应市场的适宜规格,养殖优质河蟹占领市场。
调整养殖方式,发展多品种综合生态养殖,推广稻蟹、藕蟹等生态种养模式,放大生态综合效应。
加强河蟹品牌经营,适时上市,及时多渠道、多形式销售,合理规避市场风险,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带动价格的提升。
降低养殖生产成本,规范生产投入管理,提高设施装备水平,进行标准化、智能化和适度规模化养殖,提高河蟹养殖水体利用效率。
安徽省是我国河蟹养殖大省,目前全省河蟹养殖面积约为360万亩(其中池塘100多万亩),总产量近11.6万吨(其中养殖10.74万吨,捕捞约0.86万吨),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总量的13.18%。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探索创新河蟹生态养殖技术和模式。
安徽省率先总结、推广池塘和大水面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被业界赞誉为“当涂模式”和“安庆模式”。
当涂模式包括种草、投螺、稀放、配养、调水;安庆模式首先发源于宿松县泊湖境内,被王武教授誉为“泊湖模式”,后拓展为“安庆模式”:大湖面、原生态、稀放养、巧育肥、保品质。
为充分利用各类水体,安徽逐步形成了湖泊网围(拆除中)、河道拦网(拆除中)、池塘精养、蟹鳜、蟹虾混养等多种高效养殖模式。
河蟹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河蟹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3626a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3.png)
河蟹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河蟹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品,其肉质鲜美受到广泛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河蟹的养殖方法。
本文将介绍河蟹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选址、池塘建设、种苗购买、养殖管理等方面的要点,旨在为想要养殖河蟹的农民提供帮助和指导。
正文:一、选址养殖河蟹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场地。
合适的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有充足的水源,保持水质清洁稳定;地势开阔,排水顺畅;周围环境无污染,无工业废气、垃圾等污染源;无洪涝和渗水等问题。
选址时还需考虑到交通便利、后期市场销售等因素。
二、池塘建设为了养殖河蟹,场地必须搭建适宜的池塘。
首先,选用地膜做铺底,以防污染和土壤渗透。
其次,池塘水的深度要适中,一般控制在60-80厘米。
池塘大小可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但要保证每只河蟹有适当的生长空间。
池塘必须保持水质清洁,以免影响养殖效果。
三、种苗购买选择优质的种苗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购买种苗时应选择周身无病无伤的健康螃蟹。
一般情况下,选择体型较大的优质种蟹,以便增加产出。
同时,要注意种苗的育种来源,避免引入疾病或变种。
四、养殖管理1. 水质管理:河蟹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在养殖过程中需多次更换池塘水,以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投放净化剂进行净化,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
2. 饲料管理:河蟹的饲料要选择优质、新鲜的饲料。
可选择水培大量繁殖,并根据螃蟹的需求合理喂养,保持恰当的饱腹感。
3. 温度管理:河蟹是一种温度适应范围较广的物种,但是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对其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在冬季,特别是寒冷的地区需要加强保温。
4. 疾病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对于成功养殖河蟹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蟹苗身体是否有异常,如发现感染病菌或疾病,需要立即采取措施,避免传染。
5. 定期清理池塘:河蟹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残渣和排泄物,定期清理池塘并保持池塘水质清洁,防止蟹苗受污染。
五、收获与销售当河蟹达到出售适宜的大小和重量时,就可以采摘出售。
螃蟹的养殖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螃蟹的养殖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60e17a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4.png)
螃蟹的养殖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螃蟹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业,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螃蟹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养殖方式往往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疾病传播以及资源浪费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螃蟹养殖技术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当前螃蟹养殖技术创新的趋势,并介绍一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一、创新的养殖设备螃蟹的养殖离不开养殖设备的支持,而传统设备往往存在种种问题,如易损坏、难以清洁等。
新一代的养殖设备通过应用高科技手段,解决了这些问题。
例如,光触发式水质净化设备能够自动监测水质,根据不同的参数自动调整水质,提供更适合螃蟹生长的环境。
同时,智能化的饲料供应器能够根据螃蟹的需求,精确投喂,减少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
这些创新的养殖设备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还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二、疾病防控技术的创新传统的螃蟹养殖往往会遇到疾病传播的问题,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损失,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因此,疾病防控技术的创新对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新一代的疾病防控技术通过引入生物学控制、免疫接种等手段,有效抑制了病原体的繁殖,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
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制度,可以有效提高螃蟹的免疫力,增强其抵抗病原体的能力。
三、循环利用与节约资源螃蟹养殖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养殖废水和废料。
传统的处理方式通常是直接排放或者填埋,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相比之下,循环利用与节约资源成为了当下的发展趋势。
养殖废水可以通过生物滤池等手段进行净化处理,其中的有机物质被转化为藻类的生物质,再利用于螃蟹的饲料生产,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废料也可以进行堆肥后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四、加强科技研发与推广螃蟹养殖技术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得到科技的支持。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螃蟹养殖技术的研发经费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加强与养殖企业的合作,推动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盘锦河蟹养殖技术
![盘锦河蟹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636aa73783e0912a2162a33.png)
盘锦河蟹养殖技术(一)扣蟹培育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
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
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
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
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
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
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
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二)成蟹养殖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
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
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
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
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
盘锦温地保护、恢复与永续利用研究
![盘锦温地保护、恢复与永续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0e5b9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c.png)
盘锦温地保护、恢复与永续利用研究赵忠宝;李克国;耿世刚【摘要】随着盘锦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盘锦湿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主要表现在湿地淡水的短缺,植被的退化;湿地面积减少和湿地受到污染;人类对湿地认识不足,出现人与鸟争食等现象.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以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性、永续利用性和景区特色性为理念,对盘锦湿地进行保护与规划.【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0)001【总页数】5页(P42-46)【关键词】盘锦湿地;淡水短缺;植被退化;保护湿地;理念【作者】赵忠宝;李克国;耿世刚【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1盘锦湿地位于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我国和亚洲最大的暖温带滨海湿地[1],对保护、挽救珍惜野生动物和涵养水源、调节盘锦及周边地区的气候起到积极作用。
因此,研究盘锦湿地保护、恢复与利用的生态规划,对维护盘锦区域乃至辽东湾的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盘锦湿地位于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三大水系下游出海口,流入渤海辽东湾,地处N 40°40′~41°27′,E 121°31′~122°28′之间。
盘锦湿地地貌上属冲洪积、海积三角洲,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地表面坡降约为1/2万到1/2.5万,海拔高度平均为1.3~4.0m,地势低洼平坦,湿地内大、中、小河流21条。
盘锦湿地分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湿地遍布全市整个区域。
自然湿地包括河流、水库、坑塘、沼泽和滩涂,人工湿地主要指水稻田和虾蟹田。
根据2007年盘锦市土地变更调查资料,自然湿地面积1468.81km2,人工湿地面积1107.57km2,分别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6%和27.2%。
盘锦河蟹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盘锦河蟹的养殖方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00a5bd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73.png)
盘锦河蟹的养殖方法是什么盘锦河蟹海水里生,淡水里长。
盘锦面临渤海的辽东湾,有广阔的海域、充足的海水,使河蟹得以“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盘锦河蟹的养殖方法,迎阅读。
盘锦河蟹的养殖方法要有足量的水草夏季蟹池内应放养些水花生、浮萍之类的水生植物,或种植一些芦苇、茭白等挺水植物,为蟹提供阴凉的栖息环境。
蟹池中设置或种植水草的面积一般占整个池塘面积的30%左右,过多应及时收割,过少要及时补充。
同时,应及时捞除腐烂的水草,以免败坏水质,滋生病菌。
保证水质清新养蟹池应经常检查水质,勤换新水,及时捞除剩食和污物,保持池水清洁。
水体深度一定要保持1米以上,以防热水灼伤蟹体。
换水一般选择在傍晚至次日上午10时进行,3-5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5厘米左右深。
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
在蟹蜕壳期间,要增加水体钙离子含量,一般每亩水面用生石灰5-l0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15-20天泼洒一次,以利河蟹健康生长。
防逃防害防病高温期间必须每天巡查蟹池。
通过巡塘,了解河蟹的摄食活动情况,检查防逃设施,察看有无病害和敌害。
若有蟹逃走的痕迹,要及时堵塞堤埂的漏洞,更换损坏的防逃设施和进出水口的网罩。
大风暴雨天气,更要注意防逃。
要注意防止敌害侵袭,及时捕杀蟹池中水老鼠等敌害生物。
人工养殖的蟹病害较多,可不定期施用生石灰、二氧化氯、纤虫净等药物,防治河蟹细菌性疾病和纤毛虫病等。
另外就是蟹池里不应和鲤鱼或黑鱼混养,因为会破坏蟹的繁殖。
盘锦河蟹的营养价值盘锦河蟹肉质鲜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有与南方的大闸蟹不同的味道。
蟹肉不仅含有维生素A、蛋白质、糖、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养筋益气、理胃消食、疏通经络等药用功效。
盘锦河蟹有多种食法,或蒸或煮,亦可生卤、捣酱,做成蟹豆腐、醉蟹,其味道更加鲜美。
每年中秋节时候的盘锦河蟹是最肥的了,坐在蟹田边蒸着螃蟹闻着稻香,让人心神愉悦。
盘锦河蟹肉性寒,味咸,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清热、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锦芦苇湿地河蟹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介绍了盘锦芦苇湿地河蟹的养殖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确保盘锦苇田河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以期促进盘锦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的发展。
关键词河蟹养殖;芦苇湿地;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辽宁盘锦中图分类号 s564.2;s966.1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3-0294-02盘锦市拥有亚洲最大的芦苇湿地,育苇面积8万公顷。
芦苇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不仅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同时也产生很高的经济价值,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发展湿地经济的极大潜力。
近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很大的转变,农业不再单纯追求粮食产量,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也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迫切的任务。
在这种形势下,盘锦市提出充分利用芦苇湿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湿地经济,以苇田建设和增加芦苇产量为基础,促进芦苇湿地立体养殖和芦苇湿地旅游业发展。
发展具有盘锦地方特色的湿地经济,将盘锦芦苇湿地建设成生态经济—复合型湿地。
这种湿地经济模式不仅可以很好地利用资源优势,还可以有力地促进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盘锦市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1盘锦芦苇湿地河蟹养殖现状芦苇湿地立体养殖开发工程是我市农村工作中“四个一百万”工程之一。
因为这里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十分适宜河蟹的繁衍和生长,但是随着土地的开垦、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以及石化工业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野生河蟹资源急剧下降。
为了拯救和发展我地区这一传统优势资源,自1997年以来,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部分苇场开始尝试在芦苇湿地内推出“一育三养”(即育苇、养鱼、养蟹、养禽)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的试验。
使芦苇湿地资源由单一利用向综合利用转化,形成高效益无污染的生态经济模式,养殖规模和经济效益逐年递增,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芦苇湿地“一育三养”生态模式的推广,使芦苇湿地真正达到了“一水多用、一地多收”的目的。
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已成为我市各苇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我市各苇场的统计,2002年,我市芦苇湿地养殖河蟹面积4.31万公顷,综合利用实现产值3 300万元。
2003年,以我市第二大苇场羊圈子苇场为例,养殖面积几乎是全域铺开,全场1.73万公顷芦苇湿地,有1.67万公顷成了蟹田,利用率达96%,放养扣蟹14t,按保守的估计,可产成蟹500t,可创产值800万元以上,仅此一项,每个养殖职工至少可增收3 000元以上。
2存在的问题随着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制约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的相关问题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如养殖技术水平低、河蟹品质下降、成蟹规格小、价格低、经济效益下降、病害严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1水资源不足成为制约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在芦苇湿地河蟹养殖的整个过程中,不论是芦苇还是河蟹,都需要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质。
但是由于连年的干旱缺水和国家用水政策的调整,导致我市芦苇湿地水资源日益紧张,用水短缺现象不断加剧。
芦苇湿地灌溉只能用含盐量较高的混合水,含盐量达8‰~30‰,含盐量过高影响河蟹的成活率,甚至造成大量死亡,影响河蟹产量,这一现象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市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
2.2过度放养,破坏生态平衡最初几年,由于芦苇湿地中饵料资源丰富,河蟹单产高,受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养殖者随后加大蟹苗投放量,而资源却日益枯竭,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因此,经济效益迅速滑坡,出现严重的亏损。
由于养殖者对养殖技术知识的缺乏,一时还认识不到亏损的原因是资源过度利用、蟹苗的过度投放造成的,于是为了挽回经济损失,继续加大投放密度,但亏损却成倍扩大。
如此反复,陷入投资—亏损—再投资的恶性循环的怪圈,使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2.3养殖水质及底泥的污染养殖水体自身的污染主要指残饵、粪便、排泄物等对水体的污染。
连年循环高密度养殖,有机质的累积,必然导致养殖水体污染的逐年加剧,水质和底泥富营养化,表现为水中浮游植物量的增加(尤其是赤潮类生物量的增加),h2s和nh3等有毒物质含量升高(我所2002年测得数据h2s为0.438 mg/l,超正常指标2.19倍;nh3为1.025mg/l,超正常指标2.5倍),进而导致河蟹品质下降,甚至死亡。
2.4科技推动力明显不足目前我市芦苇湿地河蟹生产的科技水平十分低下,专门的科技队伍少,专业技术人员也不多;再加上对养殖者的技术培训不到位,许多养殖者仍然是放上水撒上苗就听天由命,不懂得科学地管理每一个生产环节,造成病蟹、死蟹等现象时有发生。
2.5种质退化,蟹苗质量不过关种质退化是水产养殖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河蟹也不例外。
如养成规格小、品质下降,导致经济效益下降。
近年来,由于生态育苗方式在土池育苗及工厂化育苗中的应用推广,使我地区蟹苗质量总体上有很大提高。
但是由于蟹种不纯、遗传信息混杂、种蟹退化等原因,使一部分蟹苗质量仍不够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蟹养成质量的提高。
2.6病害严重随着芦苇湿地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病害越来越多。
河蟹大面积养殖一旦发生病害,不仅降低成活率,增加成本,也影响河蟹产量、规格和品质;同时由于芦苇湿地面积较大,发病后很难用药物进行治疗,给广大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引起病害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病原体的侵入、环境的影响、管理不当、蟹苗抗病力差等,因而影响了河蟹养殖业的发展。
2.7芦苇湿地沼泽化问题由于养殖者对如何利用河蟹的习性在芦苇湿地实现科学养殖技术不了解,不按照芦苇的灌溉方法进行生产,使芦苇湿地长期处在积水淹灌的条件下,造成芦苇根群上移,减少了深层根状茎总量和深层苇芽的发育,改变了芦苇的正常生育环境,引起植被发生演变、退化成沼泽,进而使芦苇湿地形成沼泽化,使芦苇品质降低,影响了芦苇产量,也对养殖河蟹有一定的影响。
3发展对策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从长远角度来看,提高河蟹规格和质量、生产无公害产品是今后发展的主方向。
3.1加强无公害意识,发展生态养殖无公害生态养殖既可减少河蟹病害的发生,又可提高河蟹品质。
所谓无公害养殖即养殖的水产品无药物残留、安全、健康,同时对生态环境无污染。
市委四届七次会议提出了生态立市的战略决策,河蟹养殖作为最具有盘锦特色的优势产业和牵动农户最多的致富项目,理应率先落实“生态立市”精神,也是最具有实现生态模式的优势条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的河蟹养殖方式进行改造,实现生态养殖。
所谓生态养殖就是科学协调养殖种类与环境各因子间的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互为互利(即为河蟹创造最佳的生态环境的养殖模式)。
如何真正达到无公害生态养殖,提高芦苇湿地河蟹养殖的规格与质量,达到无公害水产品的标准,现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供参考。
(1)按照标准化的无公害生态养殖模式进行养殖。
要达到无公害河蟹名牌产品的质量要求,必须严格地按照国家生产无公害水产品的标准,推行规范的、标准的无公害河蟹生态养殖模式。
(2)实行科学的管理。
在芦苇湿地河蟹养殖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要以提高河蟹品质和科学获取效益为准则,选优质蟹苗,降低放养密度,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科学的养殖和管理。
(3)芦苇湿地养殖工程的改造。
现有的芦苇湿地养殖工程标准低,进排水不畅,对发展生态养殖不利,应该对现有的养殖工程进行改造,抓标准工程建设,进而推行标准化管理。
3.2加大科技投入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一定要走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的路子。
要想使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增加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科研力度,建立专门的科研队伍对现存的问题和科技难题进行攻关;同时联系各级水产科研部门共同立项,特别是河蟹单体增重问题,一定要设法突破。
在大力推广河蟹生产技术知识、提高广大养殖者的从业水平上下功夫,定期开展河蟹养殖培训班,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地区芦苇湿地河蟹养殖业走上健康、科学发展的路子。
3.3积极做好科学用水的文章由于我地区近年来严重缺水,应采取必要倾斜政策,对芦苇湿地河蟹生产区科学安排,优先供水,以保证水源供应;利用生态系统调控等手段使水体自身净化,实现循环利用,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在供水确有困难的地区减少河蟹生产,以防止缺水年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3.4打造盘锦芦苇湿地河蟹品牌优势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综合能力的提高,生产市场畅销的优质产品、名牌产品已经成为农产品、水产品的发展趋势,我们已经把河蟹资源优势变成了产业优势,也要将产业优势发展为品牌优势。
芦苇湿地生产的河蟹从生产方式来说属于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倍受人们的青睐,已经拥有一定的客户群。
近些年来,芦苇湿地河蟹在我地区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但是假芦苇湿地河蟹欺骗消费者的现象时有发生。
“苇田蟹”还只是大家的一个普遍叫法,没有真正的名称、品牌、包装。
而南方有些城市已拥有了自己的河蟹品牌,如江苏省的“金水牌洪泽湖闸蟹”、“固城湖”牌螃蟹、“长荡湖”牌螃蟹等。
为此希望各级政府、各苇场以及苇田养殖户共建一个苇田河蟹养殖销售集团或组织,注册自己的商标,开拓自己的市场,让芦苇湿地河蟹与盘锦的其他名牌产品共同享誉全国市场,振兴家乡经济。
4参考文献[1] 李思发.河蟹产业发展的种问题和对策[j].科学养鱼,2006(6):1-2.[2] 沈豹,顾爱军.江苏河蟹产业化发展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04(6):48-49.[3] 樊宝洪,罗飞,王永明.江苏河蟹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5(6):56-59.[4] 王世节,汪祖军.浅谈肖妆河蟹养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渔业致富指南,2001(24):25-26.[5] 李昌勤,陆铁军,姜连峰,等.盘锦市河蟹养殖现状及前景分析[j].垦殖与稻作,2002(6):7-8.[6] 温文荐.我国河蟹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渔业致富指南,2004(24):3.[7] 朱宝馨.我国淡水虾蟹养殖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学养鱼,2001(1):4-5.[8] 樊祥国.我国河蟹养殖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00(4):14-15.[9] 丁茂昌,徐锟,张威,等.辽宁省河蟹养殖现状分析与对策[j].水产科学,1999(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