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这一堂课着重掌握课文重点字词句,背诵课文
一、初读课文
1.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句读(dòu)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二、情境导入
程门立雪的故事: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三、回忆初中所学《马说》的作者韩愈及“说”这种文体。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①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②“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③“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韩潮苏海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四、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点拨需要注意的字音、字形、断句等
五、逐句讲解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什么时期:先秦、两汉
学者:古今异义。古:求学的人;今:有学问的人
之:助词,放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者:语气助词,句中停顿,判断句的标志
所以:固定结构。用来……的。
受:通假字,通“授”,传授、教授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惑①【孰能无惑】:名词,疑惑;
惑②【惑而不从师】:动词,有疑惑;
惑③【其为惑也】:名词,疑难的问题;
其:代词,那些
之:代词,知识与道理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乎①【生乎吾前】:介词,在、于
乎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比
其:代词,他
固:副词,本来、确实
从:跟从
而:连词,表承接
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之:代词,他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学习
夫:句首语气助词
庸:岂,难道
乎:句末语气词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因此,所以
无:无论
师:名词,老师
所存:名词性结构,译为“……的地方”
之:助词,放于偏正结构中间
研读文段
解决三个问题:
1、为什么要从师?从师的标准时什么?;
2、本段(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如何展开论述的?(有几个层次)
层次:第一层: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
(二)第二自然段
逐句讲解
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师:从师,道:风尚】
传:流传;
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尤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出:超出;
尤且:尚且;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下:低于、不及(名词作动词);
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圣①【圣人,是故圣益圣(前一个)】:名词,圣明的人;
圣②【是故圣益圣(后一个)】:形容词,圣明
愚①【愚益愚(前一个)】:名词,愚昧的人;
愚②【愚益愚(后一个)】:形容词,愚笨、愚昧
益:更加,越发
所以:……的原因;
其:语气词,表揣测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