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工首件总结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3篇)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3b74b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c.png)
第1篇一、前言桩基工程是建筑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作为整个桩基工程的关键环节,对后续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本次桩基首件工程施工进行总结,分析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为后续施工提供借鉴。
二、工程概况本次桩基首件工程施工地点位于我国某城市,建筑项目为一栋高层住宅楼。
建筑物占地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
基础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桩径为600mm,桩长根据地质条件确定。
三、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编制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了施工顺序、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等。
2. 材料设备准备:根据施工方案,提前采购了水泥、钢筋、砂石等原材料,并检查了设备性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
4. 施工现场布置: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施工过程1. 钻孔施工: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孔位、孔径、孔深等参数,确保桩位精度。
2. 钢筋笼制作与吊装:钢筋笼采用现场制作,严格控制钢筋间距、绑扎质量等。
吊装过程中,确保钢筋笼垂直、稳固。
3. 混凝土浇筑:采用导管法进行混凝土浇筑,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浇筑速度等参数,确保混凝土质量。
4. 成桩检测:采用超声波检测仪对成桩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桩身完整性。
五、问题及解决措施1. 问题一:钻孔过程中,孔壁出现坍塌现象。
解决措施:加强钻孔过程中的地质勘察,合理选择钻孔工艺和钻头;在孔壁易坍塌区域,采用泥浆护壁,确保孔壁稳定。
2. 问题二:钢筋笼吊装过程中,出现变形现象。
解决措施:优化钢筋笼制作工艺,确保钢筋笼整体刚度;吊装过程中,采用多点吊装,减小变形。
3. 问题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
解决措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确保混凝土均匀。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样本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023a027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1.png)
目录一、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桩基首件工程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桩基首件工程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施工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施工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质量控制与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钻孔过程中常用质量问题及防范解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 坍孔.......................................................................................... 错误!未定义书签。
挖孔灌注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挖孔灌注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78ca1d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8.png)
挖孔灌注桩首件工程总结报告一、概述.本工程为贵州省XX至XX高速公路(XX至XX段)第XXXX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45+720~K156+978。
278,全长11。
258公里.本合同段有大、中桥梁共13座,桥梁结构形式主要为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后张)T梁、小箱梁、空心板,先简支后连续;下部构造桥台采用L台、U台及桩承式桥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基础采用扩大基础及桩基础,桩基共有456根,桩径有1.2m、1.4m、1。
5m、1.6m、1。
8m、2。
0m、2。
6m各种直径,桩基混凝土标号设计均为C25混凝土。
我合同段施工的金华Ⅰ号大桥起止桩号为K155+786.600~K156+488.600.左、右幅均为23跨×30m T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T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桥台采用重力式台,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桥墩采用桩基础。
桥墩桩基础全部采用嵌岩桩,嵌岩桩要求桩基嵌入中风化层深度不小于2。
5倍桩径。
金华Ⅰ号大桥是本合同段最长的大桥,为我合同段的控制性工程,该桥17—2#桩基设计桩径2.0m,设计桩长12m,C25混凝土方量为37。
7m³,故将金华Ⅰ号大桥17-2#桩基拟定为我部挖孔灌注桩首件工程。
我合同段于2010年10月25日完成了K156+137.6金华Ⅰ号大桥17—2#桩基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由我合同段四号拌和站集中拌和,采用6。
6m³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桩基浇筑的开始时间为10月25日10时,于10月25日16时浇筑结束,共计6小时,浇筑混凝土实际方量38。
3 m³,设计方量37。
7m³,浇筑过程中一切正常,无异常情况发生,项目部施工员与监理全过程旁站。
作为同类桩基工程的首件工程.该项目已按首件工程要求施工完毕,经检验评定,其各项指标达到首件工程标准,现将该首件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便于指导同类分项工程大面积展开施工。
首件桩基施工安全环保工作总结
![首件桩基施工安全环保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14dd61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2.png)
首件桩基施工安全环保工作总结桩基首件施工整个过程由项目经理、项目书记实时跟进指挥;项目总工,现场副经理,安全总监全程盯控;技术员、安全员轮流职守以及项目各部室的共同配合努力下,于2024年5月11日21:00时顺利浇筑完成。
整个过程按照首件施工方案有序进行。
为加强后续安全环保管理,总结过程经验,以下对桩基首件施工过程做出总结。
安全方面:1、现场机械进场前,对机械性能进行检查,检查合格方可进场,钻机安拆由专业机械技术人员进行。
进入施工区域人员全部佩戴安全帽、反光服,电工、机修工、焊工等均佩戴防滑橡胶手套,防止触电及机械伤害,项目部高度重视桩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管理组经理亲自参与桩基队伍的班前安全教育喊话。
2、泥浆池以及沉淀池开挖前对两池平面位置进行精准测量,开挖过程由专人指挥并与挖机保持安全距离,开挖完成后立即使用护栏进行围护,并设置安全警示牌、游泳圈,护栏四角及泥浆池进出口四角设置红色警示灯,以达到防护及警示作用。
现场作业区域配备四盏夜间照明灯,保证夜间施工的照明。
3、现场使用的配电箱进场前均进行性能指标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场,配电箱进场后有序摆放张贴安全警示牌以及安全检查记录表。
配电箱采用镀锌圆钢进行接地,电缆线均采用地埋方式,个别临时电缆线采用架空方式。
现场发电机及一级配电柜均用护栏进行围护保证用电安全。
发电机、一级柜、配电箱集中区域均设置一组灭火器。
4、护筒埋设好以后,护筒周围采用护栏进行围护,钻进过程中由专人进行指挥。
钢筋笼吊装前,检查吊车工作位置地基是否坚实,吊车支腿是否完全展开,支腿是否下垫枕木,检查合格后方可起吊,整个起吊过程由专人指挥,严禁雷雨大风天起吊。
5、钢筋笼焊接时,检查配电箱、用电设备是否保持在安全状态,焊接人员均穿戴防护服,配带护目镜,带防滑橡胶手套,以防触电及电弧伤害。
环保方面:1、泥浆池及沉淀池开完结束后,铺设塑料膜防止泥浆渗漏。
施工区域使用沙袋进行临时围护,防止泥浆流到附近农田。
桩基首件分析总结
![桩基首件分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34c7429ccbff121dd3683fd.png)
桩基施工首件分析总结根据标段的实际情况,经过项目部精心组织,规范施工,适中互通E匝道桥3#-2桩基于2014年3月6日施工结束。
作为首件工程既是业主对我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的全面考查,又是为我们以后下部结构大规模施工提供了一个可行性方案。
为了更好做好下一步工作,现将适中互通E匝道桥3#-2桩基施工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总结如下:一、首件工程概况适中互通E匝道桥是龙岩厦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适中互通区内一座匝道桥,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新祠村。
首件桩基编号E匝道桥3#-2,设计桩长24m,设计桩径1.5m,设计桩顶标高563.5,设计桩底标高563.3,设计为端承桩,孔底为中风化灰岩,要求入岩深度为1.5m。
采用冲击钻成孔,2月24号开工孔,3月3号成孔,3月5日下钢筋笼,3月6号凌晨进行灌注。
桩基混凝土强度设计为C25,设计方量40m3,实用方量41.5m3。
钢筋笼主筋采用Φ25,箍筋采用Φ10。
二、施工目标(一)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是创优质工程,工程优良率达到100%。
交验项目主要指标合格率要求达到100%,分项工程质量评分不低于90分。
(二)安全目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为零案次;无人身重伤事故及其以上事故;无汽车行车责任重大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和爆炸事故;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年度轻伤控制在3‰以下。
(三)环保目标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落实环保。
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控制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降低噪音污染,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确保沿线景观不受破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首件目的通过首件的施工,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拟定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施工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结合工程实际,来确定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
三、首件工程施工准备(一)物资供应冲击钻,泥浆泵,导管,钢筋,砂,石子,外加剂,水泥等以上进场材料均已经过自检合格后,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并同意使用。
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总结报告(大全五篇)
![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总结报告(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a0563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7.png)
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总结报告(大全五篇)第一篇: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总结报告康宁广场C区项目首次验收旋挖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小结报告一、基本情况康宁广场C区项目,位于荣昌区昌元镇中科丽园旁,原成渝公路与现场相接。
1#楼33层,檐高99.3米;2#、3#楼32层,檐高96.3米。
总建筑面积82435.56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62119.4m2,商业建筑面积5316.34 m2,地下车库建筑面积14999.82m2),总计容面积67566.94m2.。
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础为桩基(机械旋挖桩),桩长不小于3米及3D;但桩长不得大于20米。
ZH1~ZH8嵌岩深度为1D;ZH9、ZH16、ZH17嵌岩深度为2D;ZH10~ZH15嵌岩深度为3D。
1#楼设计旋挖桩102根;2#楼设计旋挖桩106根;3#楼设计旋挖桩102根;车库及商业设计旋挖桩175根。
桩基础设计以中风化泥岩和砂岩为持力层,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6.8Mpa;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6.8Mpa。
二、首桩施工情况:1#楼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桩基共计102根,首件桩已完成30根;岩芯取样按现场岩芯见证取样5组,分别为:8#、39#、86#、95#、100#桩(其中8#、39#、86#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分别为:11.5MPa、10.4MPa、11.61MPa ;95#、100#桩因做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报告未回)。
2#楼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桩基共计106根,首件桩已完成8#桩的施工,岩芯见证取样1组,8#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24.44MPa 3#楼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桩基共计102根,首件桩已完成95#桩的施工,岩芯见证取样1组,95#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16.29MPa。
车库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桩基共计139根,首件桩已完成30根桩的施工,岩芯见证取样3组,C-1#、C-27#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分别为:12.96MPa、8.70MPa;C-6#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报告未回。
桩基工程施工总结模板(3篇)
![桩基工程施工总结模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5a7bb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e.png)
第1篇一、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项目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3. 项目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4. 项目业主:____________________5.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施工背景1. 项目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2. 施工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3. 施工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2. 施工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3. 材料设备:____________________4. 人员培训: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施工过程1. 施工进度:____________________2. 施工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3. 施工安全:____________________4. 施工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五、施工亮点1. 技术创新:____________________2. 质量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3. 安全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4. 环境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六、施工难点及解决方案1. 施工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2. 解决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3. 实施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七、施工总结1. 施工总体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2. 成功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_3. 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4. 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八、项目效益1. 经济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2. 社会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3. 环境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九、展望与建议1. 项目展望:____________________2. 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为具体内容:一、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XX高速公路桥梁桩基工程2. 项目地点:XX省XX市XX县3. 项目规模:全长XX公里,桥梁总长XX米4. 项目业主:XX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局5. 施工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二、施工背景1. 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日益增多,桩基工程作为桥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首件桩基施工总结
![首件桩基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1744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9.png)
首件桩基施工总结概述本文总结了对于首件桩基施工的全面回顾和总结。
首件桩基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施工工序之一,其质量和施工效率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总结,旨在为今后的桩基施工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施工准备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几项工作:1.地质勘察:在桩基施工前,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土层的情况,确定桩基的类型和施工参数。
2.设备调配:根据施工计划,合理调配施工所需的设备和人力资源,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材料准备: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桩基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等。
4.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桩基的类型、深度和直径等参数。
施工过程首件桩基施工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打桩桩点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布置打桩桩点,并进行标示。
2.桩机安装调试:将桩机安装到合适的位置,并进行调试,保证桩机的工作正常。
3.钢筋加工和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加工和安装,保证钢筋的稳固和合理布置。
4.打入桩基:根据施工方案,使用桩机将桩身打入土层中,直到达到规定的深度。
5.收口处理:在桩顶与地面齐平后,进行桩顶的收口处理,保证桩顶的平整度和牢固性。
6.后续处理: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相关的清理和整理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
质量控制桩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质量控制的关键点:1.施工要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桩基的质量。
2.施工材料的质量:使用优质的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确保桩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3.桩身的垂直度和偏差控制:在打桩过程中,要对桩身的垂直度和偏差进行控制,确保桩基的垂直度和精度。
4.收口处理质量:桩顶的收口处理要平整牢固,确保桩顶的质量和美观度。
5.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控制。
施工安全在首件桩基施工过程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桩基首件总结
![桩基首件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c84abc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7.png)
桩基首件总结桩基首件总结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
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桩基首件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桩基首件总结1一、桩基首件工程施工过程首件桩基为曲寨大桥7-5#桩基;设计桩径1.80米,桩长40米,原地面标高为94米,终孔孔底标高为52.7米,终孔桩长为41.6米。
首件桩基在7月13号上午10:30开始施工,在7月13号下午14:30终孔,实际钻孔时间为4小时。
在钻进过程中泥浆比重控制在1.2~1.4,浇筑砼时为1.1,含沙率为1.0,清孔后沉渣为30mm。
钢筋笼分三节制作,长度分别为12米、12米、15.5米,焊接质量,直螺纹接头及保护层、钢筋加工质量均符合质量要求。
砼浇筑采取25mm导管施工,设计方量为101.7方,实际浇筑方量为117方,超方率115%。
二、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1)混凝土运输罐车数量较少,需要增加,以保证灌注连续进行。
2)控制导管埋深不严,在今后的施工中需要加大检测、计算力度,确保导管埋深在2-6m之间,防止出现导管无法拔出的现象。
三、施工总结1)根据施工地质资料及探孔情况,结合砼浇筑方量情况,还无法判断泥浆指标护壁效果(因有溶洞,无法判断扩孔率),在下一步施工中要加强监控。
2)声测管一定要高出泥浆面,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
3)在砼浇筑过程中,特别是在溶洞附近,一定要保证导管有足够埋深(建议不能少于4米),以防砼面突然下沉造成断桩。
4)在砼浇筑后4小时内,要安排专人测量已浇筑好砼面,以防在砼尚无强度前,因为砼浇筑压力压破溶洞使砼下沉现象出现。
四、结论根据冲孔桩首件工程施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因为是首件工程,实际功效尚不能正确反应,在后续施工中可以根据单机功效、工程量及工期合理安排机械。
2)在施工中采取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手段、质量控制指标均能较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dd0127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a.png)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桩基首件工程是在土地基础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次桩基首件工程施工位于城市新区的土地上,总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主要包括桩基浇筑、桩基检测、桩基固结及相关设备搭设等工作。
二、工程施工过程1. 桩基浇筑根据设计要求,本次桩基首件工程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式。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勘查,确定了桩基的布置位置和数量。
然后组织了施工人员和设备,开始进行桩基的浇筑工作。
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将钢筋放置在桩孔内,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和浇筑的速度,确保桩基的密实度和强度。
2. 桩基检测在桩基浇筑完成后,施工单位对桩基进行了必要的检测工作,主要包括桩基的垂直度、强度和质量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检测,确保桩基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3. 桩基固结桩基固结是保证桩基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工作。
施工单位在桩基检测完成后,采用了专业的固结技术,对桩基进行了进一步的固结工作。
通过固结,提高了桩基的抗压性和承载能力,确保了桩基的稳定性。
4. 相关设备搭设在桩基首件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搭设了相关的设备,包括塔吊、施工井、水泥搅拌设备等。
这些设备为桩基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和保障,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工程质量控制在桩基首件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桩基的质量进行了多次检测和验收,确保了桩基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施工单位还加强了现场管理和安全监控,确保了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在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还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总结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施工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四、工程效果评价通过本次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施工单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成果。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9e2b0e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d.png)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1. 引言桩基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基础构件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承担着承载结构荷载、传递荷载到地基的重要功能。
桩基首件工程是指在整个桩基施工中的第一项工程,对后续桩基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桩基首件工程施工进行总结和回顾,旨在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施工质量。
2. 施工准备桩基首件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案设计是保证首件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设计方案应做到科学合理、可靠性高。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桩的类型、尺寸及桩基施工工艺等参数。
2.2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施工计划,提前储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灌浆材料等。
确保施工期间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质量。
2.3 现场勘察在施工前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地下管线布局、地下水位等因素,为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依据。
3. 施工过程桩基首件工程施工过程需要做到有序、规范、高效。
下面将总结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要点:3.1 打桩施工桩基首件工程的核心环节是打桩施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适当的施工设备和工艺,确保打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控制打桩垂直度和水平度,避免打偏或者出现大幅度的偏斜。
•设置合理的施工斜度,以防止桩身过于倾斜,影响后续施工。
•控制桩的下沉速度,避免过快或者过慢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3.2 灌注混凝土打桩完成后,需要进行灌注混凝土,确保桩身的稳固性和承载力。
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配合比,合理控制水灰比,避免出现强度不足或者过度流动的情况。
•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排除气泡和杂质,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确保浇筑过程中的连续性和一致性,避免出现中断或者过长时间的停滞。
3.3 检查验收首件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检查验收的重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桩身的垂直度和水平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桩基旋挖钻首件工程总结
![桩基旋挖钻首件工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3be2a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33.png)
K180+580放牧通道0#-0桩基首件施工总结为了使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能够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我项目部于 2012年5月25日~2012 年5月26日对K180+580放牧通道0#-0桩进行了桩基础首件施工, 并在施工中对试验桩各个工序进行了控制和检测, 其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现将钻孔灌注桩试验桩总结报告如下: 一、施工机械人员的配备梁板预制对本桥的施工有重要的作用, 做好本分项工程是本桥的一个关键环节, 我项目部由项目领导统一安排, 具体如下:施工总负责: 张丛明技术总负责: 陈中略现场负责人: 周超技术员: 冯伟、陈彪质检工程师: 钟康保试验员: 黎瑞波现场专职安全员: 朱熙施工班组长: 王登荣本工程钻孔灌注桩钢筋笼采用在钢筋加工场加工, 钢筋笼成型后用平板车运输至现场后吊车下笼;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
K180+580放牧通道0#-0桩实际投入的主要设备: 旋挖钻钻机1台, JS1500拌合机1台, X400型电焊机4台, 25T吊车1台, 日立60挖掘机1台, 徕卡全站仪1台, DS3水准仪1台、8m3混凝土运输车4台。
实际投入的人员有42人, 其中技术管理人员7人, 机械操作人员及驾驶人员12名, 熟练工9人、钢筋工14人。
二、施工过程1.准备工作: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桩号坐标于2012年5月25日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 定出各个桩位并打上木桩, 再钉上小铁钉并作明显标志防止施工中破坏;在距桩中心约2m处安全地带设置十字形护桩, 用混凝土埋护, 防止移动, 便于校核。
在钻机就位后用水准仪测定护筒标高, 并计算出设计孔深以便在施工中用校验好的测绳控制钻孔深度。
根据当地地质情况, 护筒用6mm的钢板制作, 其内径为1.4m, 高度3m。
为增加刚度防止变形, 在护筒上、下端口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
其底部埋置在地表下2.7m中, 护筒顶高出原地面0.3m。
护筒埋设采用挖埋法, 开挖所要埋护筒的土层后, 将护筒放入其中。
桩基工程首件施工总结(3篇)
![桩基工程首件施工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2f969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c.png)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日益增多,桩基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石,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为提高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本工程特开展桩基工程首件施工。
二、施工准备1. 施工方案编制: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了详细的桩基工程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工艺、施工顺序、质量控制要点等。
2. 施工设备准备:确保桩基施工设备齐全、完好,如旋挖钻机、钢筋笼制作设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
3.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掌握操作技能。
4. 材料采购与检验:按照设计要求,采购了优质的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并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检验。
三、施工过程1. 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对桩位进行放样,确保桩位准确无误。
2. 钻孔施工: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严格控制钻孔深度、孔径和垂直度。
3.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并确保钢筋笼的尺寸、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规范。
4. 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配合比等参数。
5. 成桩检测:对成桩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桩身完整性、桩长、桩径等。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施工质量。
2. 对原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等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有序。
4.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五、施工总结1. 桩基工程首件施工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后续桩基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通过本次施工,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了桩基工程施工质量,为整个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4. 本次施工的成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贡献。
总之,桩基工程首件施工的成功,充分展示了我国桩基工程施工水平,为后续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桩基首件施工技术总结报告范本
![桩基首件施工技术总结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e2919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b.png)
桩基首件施工技术总结报告范本一、引言二、施工过程分析在本次桩基首件施工中,我们采用了蓄能锤顶站桩法进行安装,施工过程分为潜孔开钻、清孔、钢筋布置、灌注混凝土四个主要步骤。
1.潜孔开钻:潜孔开钻是整个施工的第一步,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我们在这一步骤中采用了先进行试钻和现场勘探,然后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潜孔开挖的方法和参数。
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发现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土层稳定性差,需要采取更加细致的开挖参数和土壤桩固结工艺。
2.清孔:清孔是保证桩身洁净和土体回填的关键步骤。
在实际施工中,我们注意了清孔时的振动控制和土体回填,以保证后续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钢筋布置:桩基的钢筋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遵循了相关规范和设计文件,确保了钢筋的正确布置和连接。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对钢筋的加工和连接细节有所欠缺,在今后的施工中应加强相关工艺要求的培训和沟通。
4.灌注混凝土: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我们注重了混凝土的配制、振捣和空隙处理,保证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但在施工现场的管控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今后应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质量。
三、技术要点1.地质勘察:在桩基首件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试验,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参数和工艺参数。
2.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地质情况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包括潜孔开挖参数、清孔工艺、钢筋布置等。
3.施工人员培训:提供充分的技术培训和工艺指导,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合理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领。
4.施工现场管控:加强现场施工现场的管控,包括对施工工序和质量要求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四、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措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准确的探测和检测手段,保证施工的质量控制。
2.质量检查和评估: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纠正。
3.质量记录和报告: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制作质量报告,为后续施工提供经验和教训。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中铁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中铁](https://img.taocdn.com/s3/m/918e6ed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4.png)
标题:中铁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在交通运输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桩基作为桥梁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桥梁的安全和耐久性。
桩基首件工程作为桩基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对于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中铁某工程项目为例,对桩基首件工程施工进行总结。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中铁某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桥梁、道路、隧道等工程。
其中,桥梁工程共有桩基420根,桩基首件工程占比较大。
桩基首件工程主要包括桩基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混凝土灌注等工序。
二、施工准备在桩基首件工程施工前,项目技术部门组织进行了施工方案的编制和论证,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
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在施工设备方面,项目部门对钻机、吊车、混凝土泵等设备进行了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三、施工过程控制1. 桩基钻孔:本项目采用冲击反循环钻孔工艺,针对地质条件复杂、水域水位变化大等技术难题,项目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研究,不断优化施工参数,提高水中桩基成孔效率。
2. 清孔:清孔是保证桩基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清孔过程中,施工人员严格遵循施工技术规范,及时清除孔内泥浆和沉渣,确保桩孔干净。
3.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本项目采用现场加工的方式制作钢筋笼,严格控制钢筋笼的焊接质量、尺寸偏差等指标。
在安装过程中,采用吊车配合人工安装,确保钢筋笼安装到位。
4. 混凝土灌注:混凝土灌注是桩基施工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环节。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项目技术人员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灌注速度等参数,确保混凝土质量。
四、施工质量控制为确保桩基首件工程的施工质量,项目部门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设置了质量检测站点,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
同时,项目部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门还对桩基垂直度、桩位偏差、混凝土质量、钢筋笼安装等指标进行了全程监测,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3篇)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6f3a4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3.png)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地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位于我国某省份,全长约100公里。
本项目桩基工程共需打设各类桩基共计10000根,其中首件桩基为3桩,桩径为1.2米,桩长为40米,采用旋挖钻机成孔,C30混凝土浇筑,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
二、施工准备1. 组织机构:成立桩基首件工程施工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成孔、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
3. 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设备齐全、完好,并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4. 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各类施工材料,如钢筋、水泥、砂石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 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三、施工过程1. 成孔:采用旋挖钻机进行成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成孔深度、孔径和垂直度。
2. 清孔:成孔后,采用空气压缩机进行清孔,确保孔底沉渣厚度小于规定值。
3.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钢筋笼,并按照要求进行安装,确保钢筋笼位置准确、牢固。
4. 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采用泵送设备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密实、均匀。
5. 质量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对桩基成孔、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四、施工成果1. 成孔深度、孔径和垂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无偏斜现象。
2. 孔底沉渣厚度小于规定值,满足设计要求。
3. 钢筋笼位置准确、牢固,无变形现象。
4. 混凝土密实、均匀,无蜂窝、麻面等缺陷。
5. 施工过程中未发生安全事故,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五、总结与反思1. 本项目桩基首件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质量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了施工质量。
2. 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细节,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确保了施工质量。
3. 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后续桩基施工奠定了基础。
管桩首件施工总结
![管桩首件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5b3fb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4.png)
管桩首件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本次管桩首件施工位于XX工程中,主要涉及管桩的施工内容。
工程规模较大,质量要求高,对于管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
二、施工方法本次管桩施工采用静压法进行,施工过程中通过控制压力和贯入度来确保管桩的施工质量。
为了确保管桩施工的顺利进行,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了科学的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必要的技术交底工作。
三、质量标准本次管桩施工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管桩的垂直度:要求管桩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2.管桩的位置:要求管桩的位置偏差不超过20mm;3.管桩的承载力:要求管桩的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达到相应的承载力标准。
四、施工过程本次管桩首件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并对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注重控制施工质量,确保管桩的位置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同时,我们加强了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保。
五、质量检测在管桩首件施工完成后,我们对施工质量进行了全面的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本次管桩首件施工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未发现明显缺陷和安全隐患。
六、安全措施为了确保管桩首件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我们采取了以下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2.施工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培训工作;3.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七、总结与建议本次管桩首件施工总结如下:1.本次管桩首件施工顺利完成,质量检测结果符合要求,为后续的管桩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注重控制施工质量,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了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保;3.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些许问题,如管桩位置偏差等,但我们及时采取了措施进行纠正,保证了施工质量。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048541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a.png)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一、前言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桩基作为桥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桩基首件工程作为桩基工程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对于整个桩基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某工程项目桩基首件工程施工的总结,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高速公路跨江大桥,桥梁全长500m,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
桩基采用嵌岩桩,共计48根,桩径2.0m,桩长20-30m。
工程地处江河交汇处,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三、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编制详细的桩基施工方案,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进行明确规定。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方案。
2. 施工现场准备:搭建临时设施,布置施工临时道路,保证施工材料的运输畅通。
进行现场测量,确定桩位,设置施工标志。
3. 设备准备:根据工程需求,配置足够的施工设备,包括钻机、挖掘机、混凝土泵车等。
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4.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采购合格的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
对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四、施工过程1. 钻孔:采用冲击反循环钻孔工艺,根据地质条件调整钻进参数,确保钻孔质量。
2. 清孔:钻孔完成后,采用高压水流进行清孔,清除孔内杂物,确保孔壁稳定。
3. 钢筋笼制作: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
钢筋笼主筋焊接牢固,箍筋间距合理,确保钢筋笼的整体稳定性。
4.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灌注过程中,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筑工艺,防止混凝土离析。
五、质量控制与验收1.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
2.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施工质量意识。
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总结
![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0a8b5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9.png)
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总结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工程中的重要施工技术,在桥梁、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后续灌注桩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我们进行了首件工程的施工,并对其过程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一、工程概况本次钻孔灌注桩首件工程位于_____项目的_____部位,桩号为_____,设计桩径为_____m,桩长为_____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_____。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在施工前,我们组织了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了详细的会审,编制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
2、材料准备对进场的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进行了严格的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机械设备准备配备了性能良好的钻孔桩机、泥浆搅拌机、电焊机、吊车等机械设备,并在施工前进行了调试和保养。
4、场地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平整和清理,设置了泥浆池、沉淀池等设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过程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使用全站仪准确放出桩位,并设置了护桩,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桩位的复核。
2、埋设护筒护筒采用钢板制作,内径比桩径大 200 400mm,护筒顶高出地面300mm 左右。
护筒埋设时,通过定位控制桩放样,把钻孔的中心位置标于坑底,再把护筒吊放进坑内,找出护筒的圆心位置,用十字线在护筒顶部或底部,然后移动护筒,使护筒中心与钻孔中心位置重合。
同时用水平尺或垂球检查,使护筒竖直。
3、泥浆制备根据地质情况,选用了优质的膨润土制备泥浆。
泥浆的性能指标控制在比重 11 13,粘度 18 22s,含砂率小于 4%。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地层的变化,及时调整泥浆的性能指标。
4、钻孔采用正循环钻进的方法进行钻孔。
钻孔时,先启动泥浆泵和转盘,使之空转一段时间,待泥浆输入钻孔中一定数量后,方可开始钻进。
钻进过程中,根据土层情况,控制钻进速度和钻进压力。
在钻进过程中,定期对钻孔的垂直度、孔径、孔深等进行检测,确保钻孔质量符合要求。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2篇)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4e271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4.png)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工程主要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业态,地下车库及配套设施。
桩基工程采用预制桩基础,桩径为500mm,桩长根据地质条件不同,一般在15-20米之间。
本次总结针对桩基首件工程施工进行。
二、首件工程实施过程1. 施工准备(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资源配置等。
(2)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
(3)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
(4)做好材料、设备、人员、资金等资源的准备工作。
2. 施工过程(1)场地平整: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确保场地满足施工要求。
(2)桩基定位: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进行桩基定位,确保桩位准确。
(3)桩基预制: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桩基预制材料,进行桩基预制。
(4)桩基运输:采用专用运输车将预制桩运输至施工现场。
(5)桩基吊装:使用起重机将预制桩吊装至桩位,确保桩基垂直度。
(6)桩基静载试验:对桩基进行静载试验,检测桩基承载力。
(7)桩基连接:采用连接器将桩基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8)桩基施工验收:对桩基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 问题一:桩基预制过程中,预制桩出现裂纹。
解决措施:优化预制工艺,提高混凝土强度,严格控制预制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2. 问题二:桩基运输过程中,预制桩发生变形。
解决措施:采用专用运输车进行运输,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加强运输过程中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预制桩变形问题。
3. 问题三:桩基吊装过程中,预制桩垂直度偏差较大。
解决措施:采用全站仪进行桩基定位,确保桩位准确;在吊装过程中,严格控制吊装设备的垂直度,确保预制桩垂直度。
4. 问题四:桩基连接过程中,连接器松动。
解决措施:优化连接器设计,提高连接器强度;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确保连接器连接牢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绍台8标钻灌注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第一节工程概况1.1 项目概况杭绍台高速公路工程段第HST-TJ08标段,起讫里程为K91+600~K101+700,长度10.1Km的路基、桥涵、隧道工程和66.110Km的路面工程(K49+240~K115+350)。
标段位于新昌县,线路由南偏东穿过台地至义亩潭西侧家山隧道出洞,转向西南至镜岭镇楼基村西,设镜岭互通与新蟠线连接,过镜岭互通后转向南,跨过澄潭江,经大岙村处进入镜岭隧道,其中家山竖井在澄潭镇东旺村,镜岭隧道竖井在镜岭镇大古年村。
标段主要工程容包括:主要有大桥1256.15m/2座、中小桥99.1m/1座、隧道6808.5m/2座、镜岭互通(含停车区)、66110m的路面工程施工,缺陷责任区缺陷修复及保修期保修责任。
1.2 首件概况首件桩基拟选择安溪大桥左幅4-0桩基,安溪大桥桥梁结构设置右幅2*40+6*30+8*40;左幅3*40+6*30+8*40。
桩基础均按端承桩设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施工条件、工程地质、桩长等各面因素,经综合考虑决定选择安溪大桥左幅4-0#桩基作为钻灌注桩首件工程,采用冲击钻成、水下砼灌注施工工艺。
首桩设计桩长15m,桩径1.8m,桩底标高42.00m,桩顶标高57.00m。
根据地质勘探资料该桩基工程地质情况如下:第二节施工准备2.1 施工准备2.1.1 施工场地(1)安溪大桥左幅4-0靠近新蟠线,交通便利,桩基位于北渡线左侧约10m处,场地已平整,从北渡线通往桩基的施工便道已填筑可通行。
(2)钢筋笼在加工场集中加工,加工设备采用全数控机械设备,符合标准化加工场设置规定。
(3)泥浆池设置于桩基左侧5m处,长度20m、宽度10m、深度2m,满足围桩基施工需要。
泥浆池四已进行围挡封闭,围挡高度2.5m。
(4)施工用电采用当地农网10KV电压。
(5)安溪大桥所在河流常年有水,采用水泵抽水可用于制浆及清水换浆。
2.1.2 技术准备(1)桩基钢筋材料已进行外委试验合格,可用于工程施工。
(2)灌注桩混凝土采用项目部拌合站集中拌合,运距2.5km,混凝土配合比已进行外委试验,并报备到指挥部。
(3)完成导线与水准控制点的复核,复测资料报到监理办审核。
(4)钻灌注桩施工案与开工报告编制上报,监理办已批复同意。
(5)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环保交底。
2.2 施工人员安排首件桩基施工管理人员安排如下:2.3 施工材料计划2.4 施工机械安排第三节施工法首桩施工按照上报的《钻灌注桩首桩施工案》进行,并同监理、设计、业主等相关单位积极联系沟通,格按程序进行自检、报检。
3.1 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
3.2 施工法1、桩位放样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对安溪大桥左幅4-0#桩中心进行坐标放样。
复核无误后将桩位中心引至外四个向控制桩定位,并用混凝土将控制桩固定。
用以随时检查护筒和钻机的偏位情况,待护筒埋设完毕,测量复核桩位,调整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并测量护筒顶面标高为57.5m。
2、钻机就位及护筒埋设在钻机就位时,先将地面整平压实,就位后桩中心与钻头中心重合,无偏差,确保了钻的中心符合设计要求。
首件桩基施工工艺流程图根据测量确定的桩位,准确稳固埋设护筒。
护筒采用10mm钢板卷制成型,护筒径为2m,长2m。
护筒高出地面30cm,以防口坍塌和地表水流入,边填粘土夯实。
并在护筒顶部开设溢浆口。
护筒埋设完毕后,安排测量人员检验了护筒顶面中心偏差、护筒顶高程和倾斜度,均符合设计及规要求。
3、钻进成(1)泥浆制备泥浆是粘土和水的拌和物,由于其比重大净水压力大,作用在壁形成泥皮,阻隔隙水渗流,保护壁免于坍塌,同时,泥浆还起悬浮钻渣的作用,使钻进正常进行。
采取自行制浆法施工,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进行泥浆调制,从护筒顶以下2m~5.6m的位置为卵层,在卵层,泥浆比重不宜太小,减少翻浆的次数,适当的加入膨润土,相对密度控制在1.4左右,粘度30Pa.s左右,含砂率6%左右;当钻入中风化凝灰砂岩层时,增加翻浆次数,泥浆比重应相应的调低,相对控制在1.2左右,粘度22Pa.s左右,含砂率4%左右。
(2)钻根据桩基的直径及工程地质情况,本次钻采用6.5T冲击锤。
在钻机驱动钻锤冲击的同时,利用泥浆泵,向输送泥浆。
当钻进一个时期,检查泥浆性能如果不符合要求时,根据不符情况采取不同的法予以净化改善。
钻渣沿锤头与壁之间的外环空间上升,从口回流向泥浆池,形成排渣系统。
冲进过程中,每进2~3m检查桩基直径和竖直度,同时关注地质变化,在施工中每隔1m捞取渣样,判明渣样性质后填入记录表中并与地质剖面图比对。
根据实际地层变化采用相应的钻进式,在冲进至卵层时,冲进速度放慢,以确保成质量。
冲作业连续进行,并做好冲施工记录,经常对冲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不符合要求的随时改正,补充新拌的好泥浆。
在冲排渣,提冲锤头除土或因故停冲时,保持水头高度和满足要求的泥浆指标。
留存渣样(3)成及检测钻达到设计底标高(+42m)后,通知监理工程师及现场设计代表进行确认,通过捞取的钻渣与地质柱状图对照,成符合设计及规要求。
随后对位、深、径、形和倾斜度进行了检查。
成径不小于设计值,倾斜度小于1%,用检器对径、壁进行检测,所有检测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要求。
检测合格后进行清。
成检测清采用换浆法,清时保持水位。
清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清在钻深度达到设计深度后进行。
待钢筋笼安装到位后下放导管再进行第二次清,灌注混凝土前清必须达到以下标准: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颗粒感觉;泥浆比重1.03~1.1之间,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胶体率大于98%;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cm。
径不得小于设计桩径,倾斜度小于1%,其他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要求。
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要求。
成检测指标4、钢筋笼制作及安放首桩钢筋笼在加工场集中加工。
钢筋笼分2节制作,第一节9m长、第二节5.95m 长,总长14.95m,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钢筋笼运输至现场后,进行了各项指标的检测,均符合要求。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实测项目钢筋笼安装采用20T吊车为吊装工具,分段起吊连接安装。
声测管与钢筋笼同时安装。
首桩桩径1.8m,设四根声测管。
声测管按正形设置,随钢筋笼分段安装。
管与管相互平行,定位准确,埋设至桩底。
固定点间距不大于2m。
声测管接头及底部密封好,顶部用木塞或其它材料密封,防止混凝土、杂物堵塞管道,底部焊接盲盖或钢板保证密封。
每埋设一节都向管道加注满清水,待确认连接完好后继续埋设下一节。
钢筋笼吊装连接5、导管安装导管采用螺旋丝扣,径300mm导管,中间节长3.0m,最下节长4.0m,配备0.5m、1m、1.5m非标准节。
导管坚固、壁光滑、顺直、无局部凹凸。
导管在使用前,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结构进行认真地检查,并进行了试拼,试压,导管的长度应满足灌注需要,导管自下而上按顺序编号,且格保持导管的组合顺序。
试拼完成后,进行了导管的水密性试验及接头抗拉试验,试验合格。
首桩导管长度根据计算采用15m长,下口离底高度30cm。
导管下放竖直、轻放、避免碰撞钢筋笼。
下放时记录下放的节数,下放到底后,理论长度与实际长度进行比较,确认吻合。
导管安装时逐节量取导管实际长度并按序编号,做好记录,以便砼灌注过程中控制埋管深度,并仔细检查接口橡皮圈是否安置,检查每个导管两头丝扣有无破丝等现象,以免灌注过程中出现导管进水等现象。
导管试拼及水密试验6、水下砼灌注首桩灌注前,灌注平台修整完毕,二清合格,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通知拌合站站开始拌料。
根据计算,首封砼达到导管埋深1m的量为3.3m³,首灌砼量为10 m³,并在第二辆砼罐车到达现场后开始灌注,以满足连续灌注的要求。
每车砼到现场后,要求快速反转3-5分钟,并做坍落度试验,确定符合要求后能使用。
坍落度试验砼灌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采用标准圆锥体测锤经常量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导管达到一定埋深后,逐级快速拆卸导管,并在每次起升导管前,探测一次混凝土面高度,并填写好《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
首桩预留凿桩高度为1m,设计砼量为34.33m³,实际量为37.58m³,灌注时间约1小时40分钟,灌注过程顺利。
第四节施工总结首桩施工格按照前期《钻灌注桩施工案》确定的法、步骤进行。
对首件桩基施工工艺进行逐项验证,达到了预期效果。
4.1 成地质情况冲击钻钻机型号JK-8、锤头重量6.5T、冲击成,钻记录表如下:钻桩冲击过程实际地质与设计地质对比如下表,设计岩层中风化凝灰质砂岩5.6m 入岩,实际6.7m入岩,实际嵌岩8.8m,满足嵌岩2.5倍桩径的要求。
设计地质情况与实际地质情况对比表4.2 钻进情况分析(1)卵层此段地址情况为卵层,钻进时泥浆要调浓,防止塌,比重控制在1.4左右。
钻进过程中定时检测泥浆浓度,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调整。
钻进过程中钻头冲击高度控制在1.5m,冲击频率为14次/分。
每班次平均钻进深度为1m。
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准备工作不到位,导致钻进过程中需停钻造浆,影响了钻进效率。
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需储备好泥浆,泥浆量至少为当前钻深度时2倍的泥浆量,提高钻进效率。
(2)中风化凝灰质砂岩此段地址情况为含中风化凝灰质角砾岩层,钻进时泥浆要调浓,防止塌,比重控制在1.2左右。
钻进过程中定时检测泥浆浓度,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调整。
钻进过程中钻头冲击高度控制在1.5m,冲击频率为14次/分。
每班次平均钻进深度为0.9m。
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需储备好泥浆,泥浆量至少为当前钻深度时2倍的泥浆量,提高钻进效率。
4.3 案可行性验证确定护筒埋深2m、泥浆相对密度1.1~1.5(规要求,实际情况稍大一点)等参数。
4.3.1 钢筋笼下放位置控制根据保护桩确定桩基中心,定位钢筋笼,钢筋笼标高控制采用吊筋或支腿架空的法。
声测管安装时,接头处加水注满,以验证声测管是否损坏,若损坏笼子拔出,重新安装。
反之,继续安装。
4.3.2 检验混凝土配合比理论配合比:水泥:粉煤灰:碎:砂:水:外加剂=304:76:1048:787::3.8,塌落度180mm~220mm。
施工配合比:水泥:粉煤灰:碎:砂:水:外加剂=304:76:1048:836:116:3.8、塌落度200mm。
由于运距较长,每车混凝土在浇筑之前应检测坍落度,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混凝土到达现场后,我部试验人员控把关,经检测塌落度在200mm,满足施工需要。
4.3.3 混凝土灌注施工参数泥浆比重为1.08、粘度为18 、含砂率为1.1%,该泥浆参数条件下,首灌成功浇筑。
混凝土灌注分析:本次共浇筑37.58,每车10,采用3个罐车运输,混凝土到场时间间隔为10分钟,以保证灌注的连续性。
灌注过程随时量取导管的埋置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