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与高效开发配套技术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正文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姓名学号所属院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摘要:由于现在对石油的不断深入开发以及石油资源的不断缩减,低渗透油气藏越来越受到石油行业的青睐,但是如何正确合理的进行开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低渗透油气藏的很多特性加大了我们在开发过程中的难度,所以就必然需要用到工艺技术来帮助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借助这一现状本文以我国目前石油现状和分布情况作为背景来介绍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特点、地质特点等,结合实际情况和目前我国行业内常用技术来进行分析,重点就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进行详细的解说。
Abstract:Now due to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oil and petroleum resources, shrinking,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is more and more get the favour of the oil industry, but how to correct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biggest problems we face. Many features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we therefore will need to use technology to help improve oilfield recovery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present condition in our country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il as a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ndustry common technology is analyzed, the key technology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for detailed explanation.目录第一章低渗透油藏的概述 (1)1.1 关于低渗透的概述 (2)1.2 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划分及其范围 (3)1.3 低渗油气藏的自身特点 (4)第二章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的探究 (5)2.1 油气藏的表征技术 (6)2.1.1 表征技术的发展历史 (7)2.1.2 油气藏表征的主要技术 (8)2.2 低渗油藏的钻井技术 (9)2.2.1 气体钻井技术 (10)2.2.2 雾化钻井 (11)2.2.3 泡沫钻井 (12)2.2.4 欠平衡钻井 (13)2.3 针对油气藏的增产的技术改造 (14)2.3.1开发水平井技术 (15)2.3.2 酸化解堵技术 (16)2.3.3 物理技术增产法 (17)第三章总结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第一章低渗透油藏的概述1.1关于低渗透的概述原本低渗透的含义是指渗透性能不高的储层,主要针对储层的概念。
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的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的技术研究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石油能源的需求日趋增加,中高渗透油藏资源的匮乏远远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其采收率也呈现下降趋势,这促使了低渗透油藏开发储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低渗透油藏资源分布具有类型多、分布广、油气多等特点,如何开发好低渗透油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有效开发低渗透油藏的技术研究迫在眉睫。
本文就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及其开发技术做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理论研究在我国各大含油气盆地中,低渗透油藏分布广泛,约占全国石油总资源量的30%。
胜利油田已探明低渗透储量约占总地质储量的14%。
随着常规石油资源量的减少,低渗透油藏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所以如何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水平,开发好和运用好低渗透油藏,对我国的石油工业以及胜利油田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地质的特点1.物性较差,有着很强的敏感性。
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的碎屑颗粒很难分选,砂砾混杂,圆球度差,含有大量的胶结物。
粘土和基质含量高,成岩作用强,油层孔喉细小,容易受到各种损害。
2.埋藏较深,以中深层为主。
与国内其他低渗透油藏相比,胜利油田的低渗透油藏埋藏深度相对较深,约有53.4%的油藏储量深度大于3000m。
3.储量丰度低,个数多、砂体面积小。
4.油层原始含水饱和度高。
低渗透储层原始含水饱和度一般为40%左右,比高渗透层原始含水饱和度高20%以上,共渗区少21%左右。
5.储层非均质性严重。
层内非均质性受沉积韵律的变化和成岩作用的影响而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6.孔喉细小,比表面积大,孔隙度和渗透率低。
低渗透油田储层平均孔隙度约为18.55%。
低渗透油田一半以上的储量存在于渗透率小于(1~10)的油藏中。
二、目前开发技术应用状况1.储层特征研究技术1.1利用露头和岩芯观测、常规和成像测井、地质建模和地应力测定等技术,研究储层裂缝特征和预测储层裂缝分布;1.2利用恒速压汞技术、核磁共振新技术研究可动流体饱和度和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关系;1.3对储层的岩性、沉积、物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测井资料和地震预测进行多参数逐级联合反映,来预测储层分布状况和含油气程度。
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高效采油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高效采油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低渗透油藏是指具有较低渗透性的油藏,其渗透率通常小于1mD。
由于低渗透油藏的固有特性,传统的采油技术往往难以有效开发这些油藏中的油气资源。
因此,研究和应用高效采油技术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将介绍低渗透油藏开发的背景和意义,并对高效采油技术的研究进行概述。
第二章:低渗透油藏的特征低渗透油藏与常规油藏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本章将从渗透率、孔隙度、渗透能力及水油饱和度等方面介绍低渗透油藏的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对采油效果的影响。
第三章:常规采油技术的局限性传统的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章将讨论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常规采油技术的局限性,如水驱、气驱、压裂等方法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高效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了克服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困难,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高效采油技术。
本章将介绍一些新兴的高效采油技术,如电泵驱动技术、化学驱技术、水平井技术以及 CO2 抽提技术等,并评估这些技术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应用效果。
第五章:高效采油技术的优化与改进虽然一些高效采油技术已经被应用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中,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章将讨论如何优化和改进这些技术,使其更适用于低渗透油藏开发。
同时,本章还将探讨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以进一步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油效率和增加采收率。
第六章:案例分析为了验证高效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效果,本章将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将对比不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并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低渗透油藏开发提供参考。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本章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回顾高效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应用效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同时,本章将对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前景进行评估,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采油效率和采收率。
综上所述,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高效采油技术研究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
低渗透油藏开发难点分析及开发对策研究
低渗透油藏开发难点分析及开发对策研究摘要:低渗透油藏是针对储层物性特征的概念,一般是指渗透性能较低的储层,国外一般将低渗透储层称之为致密储层。
低渗透一词又包含了低渗透油气藏和低渗透油气资源,但一般是指低渗透油气藏。
在进行当前低渗透油藏开发难点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低渗透油藏开发的管理和技术对策研究。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开发难点开发对策研究0引言低渗透油藏在勘探阶段就要依靠储层改造提高产能,几乎全部新井都需要压裂投产。
结合胜利油田低渗油藏的特点和国内外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的新进展,科学规划近期乃至未来5~10年的技术发展方向,关系到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动用,关系到胜利油田的稳定发展大局。
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区稳产难度越来越大,开发动用低渗、特低渗油藏成为陆上油田增储上产的必经之路。
在低渗透油藏开发方面,我国石油地质科技人员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究,形成了地层裂缝描述、全过程油层保护、高孔密射孔、整体压裂改造、小井距密井网等一系列技术。
但在裂缝描述、渗流机理研究、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配套工艺技术研究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的需要,低渗透油藏储量动用程度、水驱采收率还比较低。
1低渗透油藏开发难点分析优化和完善注采井网,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重要途径,而合理调整注采井网的首要前提,是了解和掌握低渗透油藏开发现状。
国内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这里列举了目前普遍存在的四个问题。
1.1 注采井网部署未考虑沉积微相类型和分布特征沉积微相研究是井网部署的地质依据。
但由于初期人为划分开发单元,沉积微相研究也以人为划分的油田或开发单元展开,导致编制开发方案针对各开发单元主体部位,缺乏整体考虑。
1.2 注采井网未考虑裂缝分布由于目前对裂缝分布认识的局限性,对油田注入水流线推进规律认识不清,注采调整过程中,注采井网部署未考虑裂缝分布,油田注水开发后,注入水沿裂缝突进,造成主线上油井含水上升快,甚至暴性水淹,油井产量下降快。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摘要:中国低渗透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近20年来,在低渗透砂岩、海相碳酸盐岩、火山岩勘探方面取得了很大发现,形成了国际一流的开发配套技术。
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成熟技术有注水、压裂、注气等,储层精细描述和保护油气层是开发关键。
多分支井技术、地震裂缝成像和裂缝诊断技术、新型压裂技术、注气提高采收率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日趋成熟。
本文主要介绍了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发展趋势1 前言在中国特有的以陆相沉积为主的含油气盆地中,普遍具有储层物性较差的特点,相应发育了丰富的低渗透油气资源。
经过长期不懈的探索,中国低渗透油藏的勘探开发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通过持续不断的开发技术攻关和创新,中国的低渗透资源实现了规模有效开发,形成了国际一流的低渗透开发配套技术系列。
在中国油气产量构成中低渗透产量的比例逐步上升,地位越来越重要。
低渗透油藏通常具有低丰度、低压、低产“三低”特点,其有效开发难度很大。
低渗储层中油气富集区,特别是裂缝发育带和相对高产区带的识别评价、开发方案优化、钻采工艺、储层改造、油井产量、开采成本、已开发油田的综合调整等技术经济问题,制约着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和高效开发。
如何经济有效地开发低渗透油气藏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难题。
国外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已广泛应用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主要技术有注水保持地层能量、压裂改造油层和注气等,储层地质研究和保护油层措施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小井眼技术、水平井、多分支井技术和CO2泡沫酸化压裂新技术应用,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井产量,实现了低渗透油田少井高产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2 低渗透油藏的特点2.1 低渗透的概念严格来讲,低渗透是针对储层的概念,一般是指渗透性能低的储层,国外一般将低渗透储层称之为致密储层。
而进一步延伸和概念拓展,低渗透一词又包含了低渗透油气藏和低渗透油气资源的概念,现在讲到低渗透一词,其普遍的含义是指低渗透油气藏。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开发技术的推广对于提高开采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我国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现状,探讨并展望了油田开发技术,以期为提高我国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的应用效果,提供一定参考。
标签:低渗透油田;开发;工艺技术;现状;展望引言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难度较大,但其储层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如渗流规律、油层孔喉、弹性能量、见注水效果、产油指数、地应力等,都是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
实践表明,合理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能够明显提升油田采收率。
目前,研究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技術,已经成为全球采油的一个热点话题。
1.低渗透油田开发现状1.1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特征低渗透油田,具有不同于中高渗透油田的开发特征。
它自然产能低,弹性能量小,而经压裂后增产的幅度较大,天然能量开采产量则下降很快。
与此同时,注水井的吸水能力较差,注水见效缓慢。
1.2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技术问题我国在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技术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对低渗透油田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
第二,经过长期开发的低渗透油田,注采井网会出现套损、油井高含水转注等问题,最终会形成多注少采的格局,导致一部分开发单元局部注采失衡。
第三,在部署注采井网时,往往缺少对沉积微项类型和油田分布特征的综合分析,致使井网部署缺乏地质依据,从而降低了开发方案的合理性。
第四,注采井网对裂缝分布的考虑不足,致使油田注水开发之后,注入水沿着裂缝突进,油井含水量迅速上升,造成油井产量下降。
另外,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在注水时,水窜现象严重。
2.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分析2.1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的应用2.1.1合理部署注采井网现阶段,对我国开发效果良好的低渗透油田进行分析得知,开发低渗透油田,需要紧密结合其裂缝特征,即天然裂缝和水力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
在注采井网的部署上,应当不断优化注水驱油时的面积扫油系统,避免注入水沿油井裂缝突进。
具体来说,首先,尽量使井排与裂缝的走向一致,以此获得较大的波及面积,避免油水井发生水窜现象。
《2024年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基础研究》范文
《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基础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已成为国内外石油工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低渗透油藏由于渗透率低、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因此,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的基础研究,为实际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低渗透油藏特点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储层物性较差的油藏。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渗透率低: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一般较低,导致油井产量低,开采难度大。
2. 储层非均质性强:低渗透油藏的储层非均质性强,使得开发过程中难以准确预测油藏的产能和开采效果。
3. 含油饱和度低:低渗透油藏的含油饱和度一般较低,需要采取有效的驱油措施才能提高采收率。
三、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基础研究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有效开发的基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评价与储层描述地质评价与储层描述是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基础。
通过对油藏的地质特征、储层物性、含油饱和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了解油藏的产能和开采潜力,为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2. 采收率研究提高采收率是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关键。
通过研究驱油机理、优化驱油参数、改进采收技术等手段,可以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
同时,还需要考虑经济因素,制定合理的采收方案。
3. 开发方式与井网部署开发方式与井网部署是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核心。
根据油藏的特点和开发需求,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如水平井、垂直井、丛式井等)和井网部署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油藏的开采效果。
4. 工艺技术与设备研究工艺技术与设备研究是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保障。
通过研究适用于低渗透油藏的采油工艺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措施、优化生产流程等手段,可以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
同时,还需要研究适应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专用设备,如钻井设备、采油设备、分离设备等。
四、结论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是石油工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2019年精选文档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0 引言低渗透是针对储层的概念,一般指渗透性能低的储层,国外一般将低渗透储层称为致密储层[1-3] 。
进一步延伸和概念拓展,低渗透一词又包含了低渗透油气藏和低渗透油气资源的概念。
现在讲到低渗透一词,其普遍的含义是指低渗透油气藏。
具体来说低渗透油气田是指油层孔隙度低、喉道小、流体渗透能力差、产能低,通常需要进行油藏改造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油气田。
目前低渗透储层的岩石类型包括砂岩、粉砂岩、砂质碳酸岩、灰岩、白云岩以及白垩等,但主要以致密砂岩储层为主。
低渗透油田一般具有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与中高渗透油田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低渗透油层连续性差,砂体发育规模小,井距过大,水驱控制程度低;2)储层渗透低,流度低,孔隙喉道半径小,存在“启动生产压差现象”,渗流阻力和压力消耗特别大;3)低渗透油层见水后,采液和采油指数急剧下降,对油田稳产造成严重威胁;4)储量丰度低,含油饱和度低,自然产能低,压裂投产后产量递减较快,无稳产期。
低渗透油气田与高渗油气田相比,其储层特性、伤害机理、流动规律不仅仅是量的变化,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在开发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①油藏表征准确度差,渗流机理尚未研究清楚;②对油层伤害的敏感度强;③储层能量低,单井产量低;④基质中的油难以开采。
归结起来是成本、效益和风险问题。
1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1.1油气藏表征技术油藏表征是对油藏各种特征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表征以至预测的技术。
现代油藏表征技术是国外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和开发决策等生产优化的最主要技术。
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目前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
油气藏表征主要包括野外露头天然裂缝描述技术、成像与常规测井裂缝描述、储层生产动态测试资料表征、三维地震、四维地震、井间地震和井间电磁波等油气藏表征、三维可视化、综合地质研究技术。
油藏描述技术是对油气藏特征进行定性与定量描述、预测是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和开发决策主要技术。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低渗透油藏是油气勘探生产中的重要类型,指的是渗透率较低、采收率较难、开发难度大的油气储层。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油田勘探区域逐渐向低渗透油藏转移,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研究备受重视。
本文将从低渗透油藏的特征、开发难点及现有技术等方面着手,探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研究。
第二章:低渗透油藏的特征低渗透油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渗透率低:一般指渗透率小于0.1mD,且更多的低渗透油藏渗透率甚至只有0.01mD以下;2.孔隙度低:低渗透油藏孔隙度一般在5%以下,甚至更低;3.孔径小:低渗透油藏孔隙中的孔径小且不规则,纵向和横向渗透性差异大;4.非均质性强:低渗透油藏地质构造复杂、非均质性强,给开发带来了较大难度。
第三章:低渗透油藏开发难点低渗透油藏由于渗透率低、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等特征,给开发带来了一系列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低采收率:低渗透油藏常由于油气渗流受阻而出现采收率低的问题,由于渗透率低、孔隙度低的限制,开采困难度大;2.产量下降快:低渗透油藏产量下降快,油层压力下降后油井的产油量迅速减少,且经常面临产量不足的问题;3.经济可行性难以保证:低渗透油藏由于开发较为困难,可以提高采油索价,但是开发成本较大,难以保证经济可行性;第四章: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现状目前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产技术:采用注水、水驱、气驱等增产技术,通过提高油藏压力、增大有效渗透率,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2.多孔相储层注聚技术:通过油田天然水等途径,在多孔相储层形成胶体颗粒的定向注入,增加油水接触面,同时通过伸展和联通,形成高油饱和度的微小连通通道;3.压裂技术:通过在油井中压入高压水力压裂液,使压裂液进入储层中破裂部位,破坏岩石结构,从而增加油气渗流通道;4.水平井技术:通过在低渗透油藏垂直方向上打磨弯曲的井筒,实现在储层单位面积内切割出更多的井段,增加井筒周长,提高有效蓄能、生产能力,达到增产目的。
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与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与开发技术研究摘要:低渗透油田是指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的油田。
我国低渗透油田数量较多,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油藏埋藏深或在偏僻的地区进行开采,都会使油田产能达不到预期目标。
因此根据需求可以对不同的油田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开发方案。
此外石油开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并且需要精确性较高的石油检测仪器来进行检测,因此要想开发低渗透油田就要具备相应的研发技术,所以本文对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盆地;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我国陆地沉积盆地,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是大多数的油气藏属于低压、低产、低渗的低渗透油田,油藏的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且油藏的隐蔽性较强,给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总结和创新,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技术不断突破。
油气开发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我国低渗透油田的采收率,有效缓解了我国能源紧缺的现状。
1、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特征低渗透油藏由于储层的物性较差,油藏的压力较低,地层能量不足,使得该类型的油田自然产能低,加之低渗透油田的油藏隐蔽性较强,勘探开发的难度很大,因而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特性表现为以下几点:(1)单井产量较低。
由于低渗透油层的压力较低,不能给油气田开发提供能量补充,油井的自然产能极低,需要采用压裂改造的方式,获得油井内的原油。
因此通常的开发技术在低渗透油田中应用效果不明显,需要借助外界的能量输入才能获取工业油流。
(2)地层压力低,自然能量不足。
大多数的低渗透油田的地层压力系数低于1,地层能量不足,通常采用溶解气驱油,但是气体很容易分散于地层孔隙间,压力很快下降,油层的产能效果下降非常明显,一次采收率低,约占总含量的10%左右。
(3)液体渗流在地层间的压力梯度较大。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油流在低渗透储层的孔隙中流动时,存在着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
当油流的驱动压力大于启动压力时,油流才能在孔隙间流动,其渗流的规律呈现出非达西渗流特性,大大提高了开发难度。
深层、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后期配套技术研究及应用
摘 要 : 层 、 渗透 油藏 由于 其埋 藏深 、 深 低 物性 差 , 发效 果较 差 , 别是 中后期 随着 地层 能 量 的 亏 开 特
空 严重 , 开发 效果 会进 一 步变差 。 本文应 用层 序地 层 学理论 与 方法 , 建立 沉积 微相 的 空 间展 布特 征 , 测 预 砂体 分 布 , 用数 值模 拟技 术 对 剩余 油 的分布 进 行研 究, 取 实验 井组 进 行 试注 的 方 法对 中 4 5砂组 浊 积 砂 体 以 低 渗 — 小 、
透 和 中低渗透 为 主 。平面非 均 质性 级差 可 达 2 0多 0
倍 , 同微 相 的砂 体 间 和 同 一微 相 的 砂 体 内部 存 在 不 非均 质 性 , 角洲 相 平面 非 均 质 性 比浊 积相 的平 面 三
个方面 配 套技 术 的研 究 。
低 渗 透 储 层 在 注 水 、 井 、 业 中极 易 受 到 污 钻 作
染 , 开发 中应采 取 配套 的 油层 保 护措 施 。至 2 0 在 05
年 以来 , 7 夏 0块 实 施 水 质改 性 , 入水 水 质 主 要 指 注
标 优 于行 业 标准 S 3 9 9 B 。解决 了水 质 差 对 Y5 2 — 4 3
开 发效 果差 。 发形 式要 求 对类 似深 层 、 开 低渗透 油 藏 有 必要 做深 入研 究 , 寻求 合理 的 配套开 发 技术 , 完善 注 采 , 时 补充地 层 能量 , 及 以扭 转类 似 油藏 低效开 发 的 局面 , 实现油 田开发 的 良性 循 环具 有重 要意 义 。 对
非均质 性 强 。
22 储层 保护 及注 水 开发 可行 性试验 .
期动 液面 一般 在 8 0米左 右 , 0 半年 后 明显下 降 , 降 压
特(超)低渗油藏开发技术
二、特(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延长油田石油开发近年来形成了以“精细油藏描述、油田产能建设、注水开发和水平井开发”为核心的特(超)渗油藏开发技术,为延长油田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特(超)低渗透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油藏精细描述是在油藏开发的各个阶段,以精细描述地层框架、储层和有效储层及流体空间展布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可视化地质模型的技术。
延长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岩性油藏,所以储层精细描述是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的重点。
特低渗透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5项重要技术:(1)、旋回厚度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层对比技术: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特征,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传统的旋回厚度小层划分方法有机衔接,实现了分层时间域的统一,单砂体划分趋于合理。
(2)、基于流动单元的多参数储层评价技术:针对低渗-特低渗储层岩性、孔隙结构、渗流能力的定量分析,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方法,选取粒度中值、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作为流动单元划分参数,建立流动单元判别函数。
(3)、基于相控约束与随机建模的隔夹层表征技术:在测井相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模拟砂体内部隔夹层的空间展布,精细刻画和量化表征隔夹层空间展布情况。
(4)、复杂裂缝描述技术:通过野外露头观测、岩心古地磁测量和微地震监测三种手段,综合评价储层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发育特征。
运用非结构性网格方法近似模拟技术实现了网格系统、裂缝单元一致性表征。
(5)、油水分布精细刻画技术:在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剩余油监测、水洗检查井分析、生产测试资料等,通过数值模拟、油藏工程分析精细刻画油水分布状况,实现剩余油空间分布量化表征。
在油田的不同开发阶段,油藏精细描述应用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在开发前期,侧重于前4项技术的应用,在开发后期,更多是要对油水重新分布情况进行研究。
目前,在延长油田的开发中,以上技术都紧跟国内外的研究步伐,但由于测试手段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复杂裂缝描述技术应用不能达到油田精细开发的精度和深度。
营11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技术及应用
开 发 水 平 有 重要 的指 导 意 义 。
度 2.% 、86 、81 62 1 . % 1.%相 比 ,各 区仍有较 大的开发 潜
力。 23 合 理 加 密完 善 井 网 , 立有 效 驱 动体 系 . 建
、 区 : 区渗透 率为 4 北 0×1。 m , 区渗透率 为 2 —0× 0 南 0 4 2 3号是 今 后 开发 的潜 力层 。 采 用 Ap 产量递 减法和流 管法对各 区 的可采储 量 rs l I , 0 T 西区渗透率小于 2 ×1 m 。各 区储层物性 I 0 0 不同 , 网井距及开发方式 不同 , 井 因此 选 择 营 1 油 藏 为 进行 了 预测 。预 测 到 含水 9 %n J 区 、 区 、 区 的最 终 1 8 ,t 南  ̄ 西 采 收率 分 别 为 3 .% 、95 、5 % , 目前 各 区采 出程 5 2 2 .% 2 . 与 7 例, 开展 低 渗 透 油 藏 开 发 技术 研 究 , 于提 高 低 渗 透 油 藏 对
采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 技术研 究剩余油分 布规 律 。 为 了使 模 拟结 果 能充 分 体 现 沉 积微 相 、微 构造 等各 种 地
质 因素 对地 下 油 水 分 布 的 控 制 和影 响 ,在模 型 网格 划 分 时 , 面和纵 向上尽可能细分 。在精细地质模 型的基础 平
上, 精细历史拟合 , 明确剩余油分 布规律 。根据各层剩余 1 . 标定采收率 2 . 77 %, 5 %。 7 、、 号 根据储 层物性差异 ,将营 1 低渗透 油藏分为 三个 储 量 统 计 ,认 为非 主 力 层 14 5 层 零 星 分 布 ,主 力 层 1
余 油分 布 规律 及 开 发 潜 力 为基 础 , 以井 网精 细 加 密调 整 完善 为核 心 , 化 直 井 井 网 、 优 水平 井 井 网的 井 网形 式 和 井距 , 选 优 储 层压 裂 改造技 术 , 配套 全程 的油层 保 护 , 细 注采调 整技 术 , 精 达到 全 面改 善低 渗透 油藏 开发 效果 、 高 采收 率 的 目的。 提 关 键 词 : 渗 透 油藏 ; 流理 论 ; 应 力 ; 网加 密 ; 低 渗 地 井 水平 井 ; 裂 压 中图 分 类 号 : E 4 T 3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6 8 3 ( 0 2 2 — 0 9 0 10 — 97 2 1)3 00 — 2
低渗透油藏利用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利用技术研究随着常规油田的逐渐开采和生产,油田的经济性开始下降,产量逐渐减少。
而在这种情况下,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和利用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为油田开发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概述低渗透油藏是指孔隙度小、渗透率低的油藏,其剩余油饱和度高,采收率低。
与常规油藏相比,低渗透油藏的动用量较大,同时采收现场操作与管理复杂,开发难度较大。
因此,研究低渗透油藏的利用技术对于提高油田产量、降低开采成本、节约能源资源极其重要。
二、技术方法1.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是指通过在油层内钻出贯穿油层的水平井,使压裂或注水剂更深度注入到油层,提高采收率。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增加井距、减少单口的井流量、提高采收率、增强油田的经济性,应用范围广泛。
但同时这种技术也有难度,例如,需要掌握良好的沉积地质学知识、具备大口径专业钻探部门等。
2.多级水平井技术多级水平井技术利用多段互相垂直的水平井,而非一段井,深度注入压裂剂或注水剂,加强油藏的开采,提高采收率。
这种技术相对于单段水平井技术具有提高采收率、延长油藏寿命的优点。
但同时,相比单段水平井技术来说,多级水平井技术需要更多的能源和时间来用于挖掘、处理井、扩建等活动。
3.油藏成像技术油藏成像技术是将如地震波、电磁波、核磁共振等模式应用于视觉化方法,对油田内部进行高清成像;将成像技术与解释技术、推断、分类、评价等手段综合运用,对纵向升降向、断面轴向及斜向不规则砂层进行拟合分析。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油藏的发掘能力、提高油田产量、对储层特征进行分析。
但同时,油藏成像技术对于实现价格合理,效果显著的各项技术、专家及设备的依赖度较高,在运用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难度相对较大。
三、结论综合而言,开发低渗透油藏的技术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技术突破、能源消耗、开发成本等方面的不同。
对于采油山区、稀缺资源较多的地区,发掘利用低渗透油藏的技术显得更为重要,需要各个领域共同研究和发展,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优化技术结构,创新发展模式,使低渗透油藏成为更加科学、节能、经济、有效的资源。
低渗透油藏有效储层评价及高效开发技术
中石油历年新增原油探明储量变化情况
3
基本概况
●储量动用:低/特低渗透储量中未动用储量比例大
中石油:低渗透动未用储 量已达25.5亿吨,占低渗 透总储量的39.2%
五大主要油田:低渗透未 动用储量占中石油低渗透 未动用储量的78.8%
储量(亿吨)
低渗透 探明储量 (亿吨)
已动用 (亿吨)
未动用 (亿吨)
22
不同油区渗透率相近,孔隙结构差异很大喉道分布百分数(%) Nhomakorabea8
6
长庆1.72md
K相同,孔隙结
大庆1.5md
构不同,有效渗
4
流能力不同
2
0
0
2
4
6 喉道半8径(微米)10
大庆特低渗透储层喉道以正态分布为主,比较集中;长庆特低渗 透储层偏离正态分布,有一定的大喉道。
这些喉道对于气体渗流而言,都很容易流过,因此气测渗透率相 近。对流体而言,就不一样,固液作用强,有效渗流能力不同。
20
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新区建产动用地质储量中低渗透油藏所占百分比 100
80
77.27
68.11
60 52.38
58.25
62.55
53.92
55.11
48.22
40
20
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6
对策及思路 油藏开发潜力评价
油藏渗流规律 注水有效性评价
注水水质 井网适配性
8
渗流所低渗透研究项目
自1995年开始,致力于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 及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有效储层评价及高效开发技术79页PPT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矿山开采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
地下开采技术适用于埋藏较深 、覆盖层较厚的油藏,具有对 环境影响较小、开采效率较高 的优点。
地下开采技术需要大量的钻井 和采油设备,投资成本较高, 且开采过程中需要做好地层压 力控制和采油管理。
联合开采技术
联合开采技术是指将露天开采和 地下开采技术相结合,综合利用 两种技术的优点进行石油开采。
联合开采技术可以充分发挥露天 开采和地下开采技术的优势,提 高开采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对
04
低渗透油藏开发实例
某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实例
总结词:成功案例
详细描述:某油田通过采用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实现了高效开采和经济效益的 提升。该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采用了合适的钻井和完井 技术,以及增产措施,成功提高了采收率。
某气田低渗透油藏开发实例
总结词
挑战与应对
详细描述
某气田在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面临了储层伤害、产能低下等问题。为了解 决这些问题,该气田采用了储层保护技术、压裂和酸化等增产措施,以及合理 的生产管理和优化技术,成功实现了气田的高效开发。
压裂开采技术
总结词
压裂开采技术是通过在地层中形成裂缝,增加储层的渗透性,从而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详细描述
压裂开采技术适用于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藏,通过向地层注入高压液体,使地层产生裂 缝,从而增加储层的渗透性。压裂开采可以有效改善储层的导流能力,提高采收率。根 据不同的地层条件和开发阶段,可以选择不同的压裂方式,如水力压裂、化学压裂等。
02
矿山开采技术
露天开采技术
露天开采技术是指将覆盖在油藏之上的表层土壤和岩石剥离,以露出油藏,便于采 油设备直接开采石油。
露天开采技术适用于埋藏较浅、覆盖层较薄的油藏,具有开采效率高、成本较低的 优点。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常规的高采收率、高质量的油藏不断的被开发殆尽,因此需要研究开发一些非常规的油藏资源,其中低渗透油藏就是目前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由于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低,原油的流动性差,开采的难度大,而且成本高。
因此研究合理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调研了现阶段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现状,分析的低渗透油藏的特征,研究了注水、注二氧化碳和注氮气不同的方式对于油藏的开发效果。
通过研究提高了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现状特征开发效果油藏渗透率的大小直接制约着油藏的产量和采收率。
油藏根据渗透率的大小有高渗油藏、中渗油藏和低渗油藏。
低渗油藏开采难度大,如果开发不当会严重影响到油藏的采出程度。
现阶段石油资源不断枯竭,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我国低渗透油藏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因此开展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难度大,因此更需要选择合理的开发技术,保证低渗透油藏较高的采收率。
1 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低渗透油藏的地层供液能力差,具有较低的产能和采收率。
低渗透油藏的孔隙度小,岩石致密,流体流动的阻力大,原油流向井筒中需要较大的能量,因此依靠天然能量开采低渗透油藏,产量较低而且一次采收率也较低,而且随着天然能量的不断耗尽,地层的压力逐渐下降,为了能够维持地层的能量,保证油藏较高的产量,一般都会采用人工方式来维持地层能量。
低渗透油藏中渗流特征为非线性的,油藏的启动压力高,而且油藏的渗透率越低,油藏的启动压力就越高。
为了能够保证低渗透油藏高效注水,就会提高注水的压力,注水压力的提高不但会影响到油藏的储层物性的改变,而且有些地层与水接触后,水敏现象严重,出现近井地带储层膨胀而出现的堵塞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是不可逆的,对后续开发会造成严重的破坏性影响。
低渗透油藏在注水过程中注水压力上升较快,油藏必须采用增产增注的措施来保证产量。
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与开发技术研究 田伟秀
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与开发技术研究田伟秀摘要:石油是社会经济发展运行的一项重要资源,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石油供需矛盾问题。
我国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当中,低渗透油藏占总储量的比例高达60%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油藏类型。
我国低渗透油藏在新疆地区储量最多,其次为东北地区。
由于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较低,储层易变形,开发难度较大,以往未能得到有效开发。
本文针对低渗透油藏开发特点和开发技术进行研究并做出一些简单分析,希望能更好地促进低渗透油藏的开发。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开发技术1、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征低渗透油藏的储层性质和储层流体的渗流特性都不同于常规油田,地应力系统的变化也容易导致岩石结构产生变形,这导致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特征和规律不同于常规油田。
低渗透油田的储集体大部分为砂岩储集体,由于成岩作用的影响,岩石中的孔隙和喉道比较细小,束缚水的饱和度高,表现出显著的非均匀性,裂缝发育较多,体现双重介质特点。
在开发过程中,储层压力快速下降,导致部分天然微裂缝被封闭,造成储层渗透率降低,油井的产业量和产油量都出现降低。
此时即使将地层压力重新恢复至原始压力,已经闭合的裂缝也无法重新打开,储层渗透率也不可能恢复至初始水平。
因此低渗透油藏的后期开发效果相对较差。
此外,低渗透油田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普遍比较脆弱,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也必须得到重视。
2、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2.1孔隙结构孔隙结构指的是岩石内部的孔隙与喉道大小、类型、分布与相互之间的连通关系,孔隙和喉道的半径直接影响到储层渗透率的大小。
低渗透油藏的储层孔径与孔隙和喉道壁上流体的吸附滞留层厚度相差不大,因此,吸附滞留层中的流体会流入孔隙和喉道当中。
吸附滞留层中的流体一般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当压力梯度形成时,这类流体才会进行流动。
若压力梯度未能达到储层流体流动所需要的梯度值,就会导致压力不能驱动流体。
通常来说,孔隙和喉道的结构越复杂,流体的非均匀性就越显著,油藏的开发效果也就越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与高效开发配套技术p
纯梁采油厂所管油田处东营凹陷边缘,构造复杂、油藏类型多、储层岩型复杂,渗透率差异大,尤其是纯化、梁家楼主力老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地下矛盾日益激化,原油自然递减幅度加大,产量曾一度呈现大幅度下滑趋势。
其中:梁家楼油田1971年投入开发,自1991年开始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近年来,针对梁家楼油田不同区块存在的问题及开发中暴露出的不同矛盾,突出科技在原油稳产与上产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依靠科技寻找储量,深挖老油田上产潜力。
新区按照“新老结合、深浅兼顾、抓整拾零”的工作思路,充分运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约束反演、储层综合分析评价等技术成果,保持储采平衡,为实现稳产和上产奠定了物质基础。
老区借助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精细油藏研究,不断加深地下油水变换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
1、剩余油分布规律与产能影响因素
1.1 剩余油分布规律
(1)局部井网控制程度低的区域。
各主力油层剩余油细分到小层后,油砂体分布零散,注采系统不完善,注采井网不能很好地控制全部含油砂体,注水有效率低。
因此,各主力油层平面上剩余储量主要分布在井网注水波及不到的区域。
(2)裂缝影响局部水淹区域。
受应力方向和裂缝展布方向影响,部分主力小层发生局部水淹,注入水以点状向周围推进,总体上北东-南西向更容易发生水淹,(3)各主力小层剩余油集中在边角地带。
储层非均质性差异区域。
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由于储层岩性和物性的差异及水驱开发不均衡的矛盾各小层间采出程度差异大,主力小层虽然动用程度大,其地质储量大,剩余可采储量也比较大。
1.2 产能影响因素
(1)各开发单元渗透率低,天然能量弱,产量递减快,注水后递减速度减缓,可见到明显效果。
(2)开发期内含水上升率的高低对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起决定作用。
(3)利用相渗曲线推算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随含水变化规律,认为随含水上升无因次采油指数下降快,低含水期为该块的主要采油期,要尽量延长无水、低含水采油期,以提高采收率。
(4)弹性开发阶段地层能量下降比较快,注水开发后,油藏压力传导慢,造成油井受效慢,压力逐年下降,水井压力不断提高。
(5)随注水时间的增加,启动压力相应增加,且渗透率低,压力扩散慢;注水初期注入水利用率较低,随着注采井网逐渐完善,注入水利用率提高。
2、配套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2.1 完善注采井网,精细注采调配
精细注采调配工作是提高注水利用率的根本保证。
引入压降叠加原理,指导动态调配,改变长期以来区块地层压力、油井液量、含水变化后再调配的被动局面,使区块调配超前预测,科学合理,实现区块稳产。
一是注采调配与构造储层新认识相结合。
把注采调配与油藏构造研究、沉积相、剩余油分布及地层微构造研究成果有机结合,采取主流线控制注水、非主流线放大注水等灵活机动的调配方式,确保有效注水。
梁38斜83井处于剩余油富集区,对附近梁38-10水井配注由50立方米上调150立方米,对梁38斜83井更换螺杆泵,日增油8吨。
二是注采调配与井网实际状况相结合。
对单向受效井组进行不稳定注水,提高注水效果。
梁35井组对应油井梁35-8单向受效,含水上升速度较快,通过实施不稳定注水,确定每10天注水80立方米,每20天注水30立方米的阶段不稳定交替注水方案,对应油井梁35-8含水由调配初期的84%下降到目前81.7%。
三是注采调配与油藏开发动态相结合。
突出不同井区地层压力、油井供液状况的分析监控,结合不同开发动态制定相应的调配方案,做到既控制含水,又确保油层压力稳升。
上单体增压泵增注,梁35-11于转注后,使对应油井梁35-2增加了受效方面,见到明显效果,含水由94%下降到92%。
2.2 分类精细油藏开发管理,控制自然递减
根据不同区块、分类别制定精细油藏稳产管理开发方案。
如梁38块为中孔中渗构造岩性油藏、层间差异较小、套破井增多,致使注采井网极不完善、注采比例失调、平面矛盾突出,采取综合调整和完善注采井网,优化落实注水方案措施。
做到油藏与井筒配套、地面与井筒配套。
围绕完善注采井网。
针对梁61块上、下砂层组物性差异大、层间矛盾突出,且油层部位结垢严重的情况,坚持“从水淹层上找潜力,从非均质上挖潜力”,建立油井开发档案,对照测井曲线,结合开发动态,逐口井逐个层进行筛选,对小层进行二次评价,利用油井补孔酸化、治理结垢等手段,挖掘层间潜力,取得好效果。
根据梁61-18井区油层连通性好、渗透率高、对应油井梁61-12注水见效的情况,实施浅酸解堵后,日增产能2.6吨。
通过分类别精细油藏管理治理,打牢了高含水老油田稳产基础。
2.3 探索新工艺、新技术,寻求新的产量增长途径
(1)高压注水。
梁家楼油藏储层物性差,通过泵站、管网技术升级改造,系统全面升压,实现断块整体高压注水。
(2)水井解堵增注技术。
结合储层岩性、物性及其敏感性,确定以混合体系为主体酸解堵配方,综合解除近井地带各种污染堵塞,改善地层渗透性,达到降压增注的效果。
(3)水力压裂技术。
通过加大裂缝的几何尺寸扩大油井泄油半径,并提高裂缝导流能力,达到延长稳产期的目的。
3、效果评价
通过技术整体配套,梁家楼油田油水井利用率提高了7.5%,水驱控制程度提高29.2%,注采对应率提高21%,采油速度由提高0.52%,自然递减率比去年同期降低7.22个百分点,实现了断块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
4、结语
(1)低渗透油藏实施整体井网加密,科学调整注采井距,有利于提高水井吸水能力、减小压力损耗,提高油井产能;(2)通过技术的配套和集成应用,断块低渗透油藏实现高效开发的技术关键,对其它同类油藏提高开发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才汝成.低渗透油藏开发新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