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恶性淋巴瘤
淋巴瘤的诊断标准
淋巴瘤的诊断标准
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主要发生在淋巴系统组织中,包括淋巴结、脾脏、骨髓、胃肠道、皮肤以及其他淋巴系统器官。
淋巴瘤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淋巴瘤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
的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乏力、体重下降等,同时结合影像学检
查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大小、数量,为淋巴瘤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 病理学检查:淋巴瘤的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包括活检、穿刺、切片等方法,可以通过病理学检查明确病变的病理类型,确定
病变的恶性程度。
3. 免疫学检查:淋巴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影响,检测淋巴瘤的免疫学指标有助于明确病变的类型和程度,如CD20、CD30、CD45等。
4. 分期:根据淋巴瘤的病变部位、大小、数量以及影响范围等因素,将淋巴瘤划分为不同的分期,以便于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
综上所述,淋巴瘤的诊断标准是在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免疫学指标和分期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以明确病变的
类型、程度、范围和预后,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淋巴瘤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淋巴瘤的治疗方案有哪些淋巴瘤的治疗方案有哪些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组织中,包括淋巴结、脾脏、骨髓以及其他淋巴相关器官。
治疗淋巴瘤的方案通常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和体质等因素定制,包括化疗、放疗、手术等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常见的治疗方案。
1. 化疗:化学药物是治疗淋巴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化疗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的方式,通过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增长来治疗淋巴瘤。
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并根据疗效进行调整。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多柔比星等。
2. 放疗:放射治疗是使用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方法。
对于局部化的淋巴瘤,尤其是早期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放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选择。
放疗可以通过外部照射或内部照射的方式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放疗方案。
3.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淋巴瘤的方法,通过抑制癌细胞内特定的分子或信号通路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靶向治疗药物可以选择性地攻击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因此副作用相对较小。
靶向治疗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淋巴瘤,如霍奇金淋巴瘤,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反应或者使用抗体等方式来增强免疫系统的抗癌效果。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淋巴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治疗方法。
总的来说,淋巴瘤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病情以及医生的建议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在治疗过程中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及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及p53蛋白表达的研究王益华;吕翔;黄悦;樊克武;施广飞;戴小波【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5(015)001【摘要】目的:复习文献对14例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Spleen, PLS)进行免疫组化的研究,并检测其p53的表达情况.方法:对瘤组织采用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及SP两步法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免疫组化染色14例瘤细胞均表达CD45阳性,13例B细胞性均表达CD20阳性,其中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3/14例),可表达CD43、CD79α和bcl 2阳性;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4/14例),可表达CD79α、IgM、ALK阳性,IgD弱阳性;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2/14例),表达CD43、CD79α、bcl 2、IgM阳性,IgD阴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14例),表达ALK阳性,CD30、CD3弱阳性.1例周围T细胞淋巴瘤,无其他特征型(1/14例),表达CD45Ro、CD3阳性,CD30弱阳性.14例PLS中6例(42.9%)表达p53阳性,而21例慢性增生性脾炎对照组中仅1例(5%)表达p53弱阳性,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LS较罕见,免疫组化染色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的意义.PLS多为B细胞型,普遍认为与脾脏白髓中B细胞恶性变有关.PLS 中可有p53异常蛋白表达,其预后较脾脏继发性恶性淋巴瘤及其它恶性肿瘤为好.【总页数】4页(P62-64,66)【作者】王益华;吕翔;黄悦;樊克武;施广飞;戴小波【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南京,210008;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南京,210008;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脏科,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31【相关文献】1.乳腺癌中p53,p21蛋白表达和PCNA免疫组化研究及意义 [J], 王淑真;庄严阵2.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病理诊断:附6例免疫组化及2例电镜观察 [J], 罗莉;纪小龙3.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及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J], 王益华;吕翔4.喉癌中HPV感染和P53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J], 吕春雷;廖建春;萧壁君;范静平;郎军添5.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bcl-2,p53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J], 刘斌;彭真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是怎么回事?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病理病因,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病因*一、发病原因脾脏肿瘤的起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但近30年的研究发现了一些脾肿瘤发生的可能相关因素,如感染因素(某些病毒、分枝杆菌、疟原虫等)、遗传因素及其他脾脏慢性疾病等。
Cecconi 等研究一组病例,认为57%的脾脏淋巴瘤与感染有关,特别是与分枝杆菌的流行有关,也就是说它们的B超下表现一部分是结节状的,另一部分是非典型的。
Wakasugi报告一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暴发B细胞淋巴瘤;Ozaki等也证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脾脏T/T细胞淋巴瘤相关;Kraus报告一例心脏移植患者在EB病毒感染致淋巴组织异常增生后发生T/T细胞淋巴瘤;Bates等报告,在西非具绒毛状淋巴细胞的脾脏淋巴瘤和高度反应性疟疾性脾大有许多临床和免疫学的共同点,这一点为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综合这些文献后分析,脾脏在受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后,发生了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刺激了脾脏炎症区域内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的积聚和增生,在身体内部某些因素失去平衡的情况下,这种增生可能会变得不受限制而发展成肿瘤。
另外,遗传因素及脾脏的一些慢性疾病与脾脏肿瘤的发病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二、发病机制根据起源组织的不同,脾脏恶性肿瘤分为3大类:1.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脾脏是人体及最大的淋巴器官,原发于其他部位的恶性淋巴瘤约有半数以上累及脾脏,而真正原发于脾脏的恶性淋巴瘤却相对少见,其发病率不足恶性淋巴瘤总数的1%。
虽然如此,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仍然是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中最高者,约占脾脏恶性肿瘤的2/3以上。
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系指原发于脾脏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诊断时应排除淋巴结和其他器官的受累。
来源于淋巴结和其他器官的恶性淋巴瘤累及脾脏则不属于此范畴。
脾脏恶性淋巴瘤的分期一般采用Abmann法:Ⅰ期指肿瘤组织完全局限于脾脏内;Ⅱ期指已累及脾门淋巴结者;Ⅲ期指累及肝脏或远处淋巴结者。
恶性淋巴瘤严重吗
恶性淋巴瘤严重吗文章目录*一、恶性淋巴瘤严重吗1. 患恶性淋巴瘤严重吗2. 恶性淋巴瘤如何治疗3. 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偏方*二、恶性淋巴瘤如何护理*三、恶性淋巴瘤吃什么好恶性淋巴瘤严重吗1、患恶性淋巴瘤严重吗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淋巴瘤的影响很大,病程进展迅速,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不到一年就会死亡。
对于淋巴瘤转移来说,恶性淋巴瘤肝脾转移会引起肝脾肿大,胃肠道转移有腹痛、腹胀、肠梗阻和出血的表现,肺和胸膜是晚期恶性淋巴瘤常见转移部位,引起咳嗽、胸腔积液,恶性淋巴瘤骨骼会转移,比如骨痛、病理性骨折等,皮肤转移引起皮肤搔痒、皮下结节,恶性淋巴瘤扁桃体和口、鼻、咽部转移引起吞咽困难、鼻塞、鼻纽,另外,恶性淋巴瘤神经系统转移可引起脊髓压迫、颅神经病变等等。
2、恶性淋巴瘤如何治疗 2.1、放射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肉瘤及网状细胞肉瘤)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对放疗也敏感,但复发率高。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原发病灶如在扁桃体、鼻咽部或原发于骨骼的组织细胞型,局部放疗后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长期缓解。
2.2、中药治疗安全性好,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淋巴瘤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
在应用上,不论晚期淋巴瘤患者是否适合采用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等西医治疗方法治淋巴瘤,都可采用中医治疗进行。
2.3、手术治疗在结内淋巴瘤患者,治疗淋巴瘤的方法包括哪几种?淋巴瘤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手术主要用于活检行病理或用于分期性部腹探查术。
2.4、化疗治疗绝大多数淋巴瘤都需采用联合化疗。
常用方案有MOPP(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的松),ABVD(阿霉素,博莱霉素,长春花碱,氮稀咪胺),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BACOP(博莱霉素,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有些需采用大剂量氨甲喋呤,阿糖胞苷及鬼臼类药物治疗淋巴瘤。
3、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偏方 3.1、[组成]白花蛇草30~90g,山慈姑、三棱、莪术、炒白术个15~30g,僵蚕、夏枯草各30g,昆布、煅牡蛎、煅瓦楞子、各9~15g,全蝎(研末冲服)6~12g,甘草6g。
知不知道恶性淋巴瘤的早期症状
文章来源:北京蓝海中医医院血液科
1发热、夜间盗汗和体重下降
对于恶性淋巴瘤的初期症状也表现在一般为不规则的中等程度发热,有时可呈周期性发热,一次发热可持续数日或数周,继以长短不一的无热期,往后无热期逐渐缩短,并发展到持续高热。
病人如出现上腔静脉阻塞或引起骨髓功能不全、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那是由于纵膈淋巴结肿大及骨髓浸润而使然,已是晚期淋巴结恶性肿瘤的症状。
2.淋巴结有进行性、无痛性肿大
对于恶性淋巴瘤的症状也表现在多见于颈部,其次为腋下或腹股沟等处。
有些病例仅有深部淋巴结肿大,如膈肌上下等,而浅表的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处的淋巴结并不肿大、疼痛。
3.脾、肝肿大
脾肿大较为常见,约有2/3的病例脾脏有病变。
肝受累可引起肝肿大、肝区疼痛及黄疽等,这也是恶性淋巴瘤的症状之一。
相关链接:/。
脾脏恶性肿瘤
内皮细胞瘤和血管外皮细胞瘤,恶性包括淋巴管肉瘤和
血管内皮肉瘤;
• (3)淋巴源性肿瘤:包括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
浆细胞瘤、滤泡假性淋巴瘤、局部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
和炎性假瘤;
• (4)非淋巴肿瘤:包括脂肪瘤、血管脂肪瘤、恶性纤维
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畸胎瘤和卡
• 2、发病年龄在19~86岁,平均年龄52岁, 男性略多于女性,女之
比为4:3。
• 3、临床表现为脾脏迅速增大伴左上腹痛,贫血、肝肿大及体重
减轻;短期内即发生转移,70%的病人发生肝脏转移;1/3的病人
发生并发脾破裂。
• 4、本病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迅速,预后差,其半年生存率仅
为20%。
脾脏血管内皮肉瘤
脾脏恶性肿瘤诊断
• 脾脏是免疫器官, 血运丰富, 肿瘤的发生率低。
• 脾脏良性肿瘤较多见:以血管瘤最常见,其次是淋巴管
瘤、错构瘤、脂肪瘤、血管内皮细胞瘤等。
• 脾脏恶性肿瘤:以恶性淋巴瘤多见,其次是血管内皮细
胞肉瘤、纤维组织肉瘤、转移瘤等。
病理类型分为4 类
• (1)类肿瘤性病变:非寄生虫性囊肿和错构瘤;
如肠、肾肿瘤等。一般认为肿瘤发生脾转移时,的病例己有全身性广
泛转移。
脾很少发生转移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1、解剖学特异性:脾脏输入淋巴管少, 脾动脉曲折弯曲, 脾动脉从腹
主动脉分支呈锐角, 阻止瘤栓进入。
2、脾经常有节律的收缩, 肿瘤细胞被挤压出去。
3、脾具有免疫监视能力。
脾脏转移瘤CT表现
1.单发或多发。
直径<1mm 的小结节。
粟粒结节型:脾均匀肿大, 表现为直径1~ 5mm 的粟粒状结节。
淋巴瘤化疗方案有几种
淋巴瘤化疗方案有几种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起源于淋巴细胞,也可以发生在淋巴结、脾脏、骨髓等组织器官中。
针对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众多,其中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就是化疗。
然而,淋巴瘤化疗方案并非一概而论,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不同的亚型淋巴瘤,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化疗方案。
淋巴瘤化疗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化学药物来消灭癌细胞。
这些药物会通过血液传递到全身,进入淋巴组织,从而杀死癌细胞。
化疗的具体方案通常由多种化疗药物的组合构成,以提高治疗效果。
最常见的一种淋巴瘤化疗方案是CHOP方案。
CHOP方案是一种针对中高度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
它包括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
这一方案的疗效已经在临床上得到证实,被广泛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中。
CHOP方案采用药物的四联用药模式,因此具有较高的疗效,同时可能会伴随一些副作用。
医生在使用该方案时,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病情确定剂量和治疗周期。
对于低度恶性淋巴瘤,R-CHOP方案是常见的化疗选择。
R-CHOP方案在CHOP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称为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的靶向药物。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可以与淋巴瘤细胞上的CD20抗原结合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通过与淋巴瘤细胞结合,利妥昔单抗可以破坏淋巴瘤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
相对于传统的CHOP方案,R-CHOP方案在治疗低度恶性淋巴瘤时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复发率。
除了CHOP和R-CHOP方案外,还存在其他一些针对特定亚型淋巴瘤的化疗方案。
例如,对于霍奇金淋巴瘤,ABVD方案是常见的治疗选择,该方案使用含有阿霉素、博莱霉素、长春新碱和达卡巴嗪的化疗药物组合。
对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VINCR和CLAG-M方案是常见的治疗方案。
这些方案根据不同的淋巴瘤亚型和患者的特点进行个体化制定,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淋巴瘤化疗方案根据淋巴瘤的亚型和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
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的术后治疗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t r e a t me n t o f p r i ma r y s p l e n i c l y mp h o ma
( P S L) . Me t h o d s Fo u r t e e n P S L p a t i e n t s a d mi t t e d t o t h e 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Na n c h a n g u n i —
ZHO NG Lu - x i n g " , ZHAN Zh e ng - y u , FENG Mi a o , W A NG Ha i — l a n , LI U We n— qu a n
( a . De p a r t me n t o f O n c o l o g y, t h e Fi r s t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b . 2 0 1 1 G r a d e o f
Me di c a l De pa r t me n t o f Gr a du a t e d S c h o o l , Na n c h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Na n c h a n g 3 3 0 0 0 6 , Ch i n a )
选取 2 0 0 4年 5月至 2 0 1 2年 8月南 昌大学第
附 属 医院 收 治 的 术 后 原 发 性 脾 脏 恶 性 淋 巴 瘤 1 4例 。1 4例 中 7例 进 行 了超 声 检 查 , 1 2 例进 行 了 C T 检 查 。1 O例 术后单纯 C HOP方 案 化 疗 1 1 例, R - C HO P方 案 化 疗 2例 , C HOP
48例脾脏恶性淋巴瘤的超声回顾性分析
s 协 teur oi apa ne f 8css a ed ie t f rye o oeeu l o ea p 1 .% , 18 , uil u 。 tsnc per cs 4 ae clb v d io o p :hm gnoss e m gl t e(25 l hla a o l i d n u t pn yy 64 ) m t e l p
on xmia o a ra me ia su de a n t n hsget dcli gn au ntedan sso l n n y h mai pen i ma i vlei ig oi fma ga t mp o sle . g h i l n
【 e od] Sl n Magaty po a U rsng py K yw rs p e ; lnn l hm ; haoor h e i m a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 巴器官 , 4 %患者 的恶 约 0 性淋 巴瘤侵及脾脏 , 是全身性淋 巴瘤 的一部分…。 1
脾脏 恶性 淋 巴瘤 声像 图表 现 因其 生长形 式不 同而各 异 , 文搜 集 20 年 1 一 09年 6 我 院收 治 的 本 01 月 20 月
脾脏恶 性淋 巴瘤 4 8例 , 对其 临床 资 料 、 超声 表 现 及 病理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 进行 超声 分型 。 并
D 田
o haoor h , ' it e l’ H sil 月 如 300 ,P. C/a fU rsnga y 7eFr o e s o t p h sP p pa o f 106 R. hn
【ra ] O j teT t yh l sn ar mln ty poai se . t d:l cl a , la n a A  ̄- m be i :o ̄a e t oi fte o aga m hm ln Me osCn a dt uroi i cv u t ur ce u s f i n l a n pe h i a ts c m i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治疗为提高脾脏恶性肿瘤的治愈率,提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的综合治疗;其主要手段是脾切除术,术中注意脾包膜的完整及脾门周围淋巴结的清扫,术前后辅以化疗或放疗、中药、免疫治疗等。
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对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行脾切除,并术后辅助化学治疗。
手术的目的在于明确诊断以及分期,并且可以起到治疗作用。
手术应切除病变的脾脏,并对脾脏周围区的淋巴结进行清除,同时楔形切除小块肝脏,进行准确的病理分期,以期指导术后的辅助化疗,确定合适的化疗方案。
术中注意脾脏包膜完整,并对腹腔其他部位进行探查。
若肿瘤已侵犯邻近脏器,但尚属可切除范围者,应争取行根治性联合脏器切除。
绝大多数患者手术后给予联合化学治疗,要争取首次治疗即获得完全缓解,为长期无病生存创造有利条件。
霍奇金淋巴瘤:MOPP为首选方案,即氮芥(M)4mg/m2静脉注射第1天及第8天,长春新碱(O)1~2mg静脉注射第1天及第8天,丙卡巴肼(P)70mg/(m2·d)口服第1~14天,泼尼松(P)40mg/d口服第1~14天(仅用于第1及第4疗程),休息1周开始第2个疗程,至少用6个疗程。
对MOPP耐药者可采用ABVD方案,即阿霉素(A)25mg/m2,博来霉素(B)10mg/m2,长春碱(V)6mg/m2,达卡巴嗪(D)375mg/m2,均在第1及第15天静脉用药1次,每4周重复1次。
用MOPP治疗复发的病例可再用ABVD方案,59%的患者可获得第2次缓解。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疗效决定于病理组织类型,按分类的恶性程度,分别选择联合化疗方案。
对于低度恶性者切除脾脏后可不予化疗,定期密切观察。
如病情有发展或发生并发症者可给COP,即环磷酰胺(C)400mg/m2,每天口服,第1~5天,长春新碱(O)1.4mg/m2,静注,第1天,泼尼松(P)100mg/m2,每天口服,第1~5天,每3周为一周期;对于中度恶性者术后应给予COP,每月1疗程,计6~9个月;对于高度恶性者应给予强烈化疗,即COP-BLAMⅢ方案,每3周为一周期。
脾淋巴瘤
[鉴别诊断]
需与脾转移瘤鉴别。
脾淋巴瘤
(Splenic ymphoma)
[病因病理]
脾淋巴瘤是脾脏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它 可以是全身淋巴瘤的晚期脾脏受累,也 可以是脾脏原发淋巴瘤,以前者较为多 见。
在病理学上,淋巴瘤可以为何杰金或非 何杰金淋巴瘤,这两种淋巴瘤均可累及 脾脏。 大体从病理学看淋巴瘤在脾脏的病灶, 可以是弥漫的细小结节型,也可以是多 发肿块型,还可以是单发巨大的肿块型。
[临床表现]
脾脏增大或手触其边缘有结节状感觉。 有时患者感觉左上腹疼。 白细胞和血小板可减少。 若是全身淋巴瘤,则腹股沟、腋下或锁 骨上区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影像学表现]
1.超声表现: 脾脏增大,脾实质内显示单个或多个 境界清楚的类圆形低回声区,内部可间 杂以较强回声与无回声区。
2.CT表现: –①脾脏增大,脾脏内可见到单发或多 发的低密度灶。 –②主动脉周围可有成堆的肿大淋巴结。 –③脾内病灶在增强扫描时显示更清楚。 –④腹膜后淋巴结则强化程度很低。
B 超 示 脾 内 ( SP ) 多发低 回声区 ( TU ) 。
脾 淋 巴 瘤
CT平扫(上图)示 脾内三个低密度灶。
金脾 淋非 巴何 瘤杰
脾囊肿、脾血管瘤、脾淋巴瘤、脾转移瘤、脾梗死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解剖
v临床与病理
脾囊肿
•脾囊肿分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两大类 •非寄生虫性囊肿又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类 •假性囊肿大多与外伤、感染、栓塞有关
脾囊肿
影像学表现
CT •平扫脾内圆形低密度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并接近水的密 度。 •增强无强化。 •多为单发,也可多发。 •少数囊肿可见囊壁弧状钙化影。 •外伤性囊肿内由于出血和机化,囊内可呈混合性密度。 •脾细粒棘球物亦呈囊性,常有囊壁或囊内钙化,以及母囊内 有子囊存在。增强后囊壁有强化,囊壁多可见小软组 织结 节,增强后有明显强化,提示头节的存在。
LOGO
脾囊肿、脾血管瘤、脾淋巴瘤、脾转移瘤、脾梗死的影像诊断 与鉴别诊断
v概述
解剖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位于左季肋部,胃底与膈之间 ,第9-11肋的深面,长轴与第 10肋一致
•脾外侧紧贴膈肌,与左侧腹膜 相邻接
•内侧为脏面,前部较大,与胃 底相邻, 后部与左肾上腺、左 肾相邻,下部近结肠、胰尾
脾转移瘤
男 57岁 肺恶性肿瘤化疗后
v临床与病理
脾梗死
•脾梗死是指脾动脉或其分支闭塞,造成局部组织的缺血坏死 。
•梗死的原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慢性白血病致 脾动脉内皮细胞下白细胞浸润,镰状细胞贫血所致的微循环
内凝血和血流停滞,心脏内附壁血栓脱落等。脾功能亢进患 者进行介入放射学治疗,用明胶海绵行部分睥动脉栓塞,造 成部分性脾梗死而减轻脾功能亢进的症状。
•早期不强化或轻度强化,由于脾实质强化,边界更加清楚, 延迟后造影剂逐渐充填
脾血管瘤
脾血管瘤
即刻均匀持续强化(快进慢出)
脾血管瘤
v诊断与鉴别诊断
•错构瘤:钙化、脂肪,多呈不均匀强。 •淋巴管瘤:常呈囊状表现,并含有较多粗大间隔,可有强化 ,但无血管瘤的周边强化特征。
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1例临床护理体会
患 者 男 性 ,6 岁 。 缘 于 腹 胀 伴 全 身 乏 力 1 月 人 5 个 院。人 院查 体 :左 上 腹 局 限性 隆起 ,未 见腹 壁 静 脉 曲张 及 胃肠 蠕 动 波 。脾 脏左 锁 骨 中线 肋 缘下 约 8m,质 中 , c 轻 压痛 ,光滑 ,界 限清 楚 ,活 动 良好 ,人 院后 给予 对 症 治疗 。经进 一 步检 查 确 诊为 脾 脏原 发 性淋 巴瘤 ,给予 在 全麻 下 行脾 脏 切 除术 ,术后 第 1天 出院 ,随访 至今 恢 复 5
原 发 性 脾 脏 恶 性 淋 巴瘤 发 病 率 较 低 , 国 内外 对 其 报 道 比较少 见 。K h e 于2 世 纪 8 年 代 末 提 出 了脾 eo等 0 0 脏 恶 性 淋 巴瘤 新 的诊 断 标 准 , 即病 变 首 发 于 脾 或 脾 门
( ) 换 引流 瓶 :每 日1 ,倾 倒 引流 液等 注 意无 4 更 次 菌 操作 。 ( )拔 管 :置 管 3 d 5 ~4 ,如 腹 腔 引 流 液 颜 色 较
淋 巴结 。下面就我 院一例脾脏 恶性淋 巴瘤 患者谈谈护
理 体会 。
1 临床 资料
淡 , 2h 4 量少于 2m ,腹部无 阳性体征者可予拔管 。 0l 3 . 4观察体温变化 ,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 。
3 观 察血 小 板 的变 化 ,术 后 3每 日查 血 常规 ,以 . 5 d 后 隔 日查 1 ,一 般 术 后 7 l/ 板 达 最 高 峰 ,注 意 观 察 次 d J  ̄ " 患者 有 无 头痛 、腹 痛 、肢体 肿 胀 ,防止 血栓 形成 ,引起
【 考 文献】 参
31按外 科手 术后 一 般护 理 发 性 恶 性 林 淋 巴 瘤 的诊 断 和 治疗 1郑 脾 现 代肿 瘤 医学 ,0 6 4( 0 20 ,1 1 ):19— 22 2 119 . [ 卢 红 阳 ,蔡 菊芬 ,余 新 民, .7 例 原发 性 结外 型 淋 巴瘤 临 2 ] 等 24
脾脏肿瘤诊疗指南
脾脏肿瘤诊疗指南
一、定义
原发性脾脏肿瘤(primary splenic tumor)是指原发于脾脏的各种良、恶性肿瘤,非常罕见。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多数脾脏肿瘤由于体积较小而无症状,往往在健康体检或手术时发现,肿瘤增大后可出现左上腹包块。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痛、不适,食欲减退。
有时可有发热、消瘦、贫血。
并发脾功能亢进者可出现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2)体征:主要为左上腹包块、脾大。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可有血小板、白细胞减少。
(2)恶性肿瘤可见血清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2)影像学检查:B超和CT检查对脾脏占位病变诊断率在90%以上。
3)特殊检查:腹腔镜检查对脾脏疾病或脾脏肿大的病因诊断以及门静脉高压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3.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主要靠增强CT扫描。
血管瘤和淋巴瘤表现为延迟增强。
恶性肿瘤多呈中密度,边界不清,动脉期增强。
【分类】
1. 血管瘤是脾脏肿瘤最为常见的类型。
脾血管肉瘤通常累及肝脏,治疗效果不佳。
2. 错构瘤一种较为少见的脾脏良性肿瘤,主要有血管组成。
其治疗同其他脾脏良性肿瘤。
3. 脾淋巴瘤位于脾脏及其周围腹膜后淋巴结。
三、治疗
脾脏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首选。
脾淋巴瘤的辅助化疗和放疗有一定疗效。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方法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方法引言恶性淋巴瘤是一种源自淋巴组织的肿瘤,其恶性程度较高。
早期的恶性淋巴瘤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早期的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病史询问、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希望通过一个完整的诊断过程,帮助医生和患者更早地发现和治疗恶性淋巴瘤。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诊断恶性淋巴瘤的第一步,通过检查淋巴结、皮肤、脾脏等部位是否出现异常,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恶性淋巴瘤。
值得注意的是,恶性淋巴瘤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体征,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病史询问病史询问是了解患者病情的重要环节,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程、家族史等方面的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恶性淋巴瘤的可能性。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其他疾病史、用药史等信息,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恶性淋巴瘤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和组织活检等方法,检测异常的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液学检查:检测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数量、类型和功能等指标。
恶性淋巴瘤常常会导致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或功能异常,这些异常可以通过血液学检查来发现。
•骨髓活检:通过骨髓穿刺,取得骨髓组织进行检查。
恶性淋巴瘤有时可以侵犯骨髓,骨髓活检可以确定是否存在骨髓受累。
•淋巴组织活检:通过取得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活检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恶性淋巴瘤的确诊通常需要通过淋巴组织活检,诊断结果可以确定病变的类型、分级和分期。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恶性淋巴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放射线、超声、核磁共振等技术,观察和评估患者内部的异常情况。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项目包括:•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淋巴结的增大和形态改变等情况,对于恶性淋巴瘤的初步筛查具有一定的价值。
•CT扫描:通过多层面的X线拍摄和多角度的重建,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影像信息,对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密度等进行详细评估,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
影响恶性淋巴瘤疾病预后的因素有什么[1]
影响恶性淋巴瘤疾病预后的因素有什么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组织中,包括淋巴结、脾脏、骨髓等器官。
恶性淋巴瘤的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病理学、分子生物学、临床病理特征、疾病分期以及患者个体因素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评估。
下面将详细介绍影响恶性淋巴瘤疾病预后的因素。
1. 病理学因素组织学类型恶性淋巴瘤可以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其中,霍奇金淋巴瘤相对较为良性,疾病预后较好;非霍奇金淋巴瘤则包括多种亚型,疾病预后差异较大。
组织学分级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据细胞形态变化分为G1、G2和G3三个分级,G1为分级低的,G3为分级高的。
分级越高,一般预后越差。
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变异恶性淋巴瘤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变异可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表达谱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估。
例如,染色体异常(如14q32转位)、基因的突变(如TP53、BCL-2、BCL-6等)以及基因表达谱的模式都与预后有关。
2. 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年龄是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
一般来说,年轻患者预后较好,老年患者预后较差。
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疾病,身体状况较差,耐受治疗能力较弱。
临床表现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如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发热等也与预后有关。
例如,一些表现较轻的隐匿性恶性淋巴瘤预后相对较好,症状明显的复发性疾病预后较差。
免疫状态患者的免疫状态也与恶性淋巴瘤的预后相关。
例如,免疫缺陷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深部真菌感染,预后较差。
临床分期恶性淋巴瘤的分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预后因素。
国际上常用的分期系统有Ann Arbor分期和国际预后指标项目(IPI)。
Ann Arbor分期将恶性淋巴瘤分为四期(I、II、III、IV),分期越高,预后越差。
国际预后指标项目中综合了年龄、血液指标、体积病变等多种因素,更能准确评估疾病的预后。
3. 治疗因素治疗方案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案包括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
脾脏淋巴瘤的CT诊断
肋 部 痛 4例 、 浅表 淋 巴 结 肿 大 3例 、 肿 大 6例 , 肿 大 2例 脾 肝
等 。实 验 室 检 查 外 周 血 象 白 细 胞 计 数 增 高 6例 , 小 板 计 数 血 减 少 3例 。6 经 淋 巴 结 活 检 、 经 手 术 均 得 到 病 理 证 实 。 例 2例 2 影像 及 细 胞 检 查 方 法 及 结 果 2 1 C 扫描 方 法 . T 使用德 国西 门子公 司的 1 6层 多 排 螺 旋
此 本 病 需 与 下 列 疾 病 相 鉴 别 :) 脏 转 移 瘤 , 多有 明确 的原 1脾 大
发 肿 瘤 病 史 , 有 肝 脏 转 移 , T 表 现 为 低 密 度 肿 块 , 强 扫 多 C 增 描肿块边缘轻度强化 , 围常有低 密度水 肿带 , 似牛 眼征 ; 周 类 2 脾 脏 血 管 瘤 , 常无 症状 , T 平 扫 病 灶 表 现 为 边 缘 清 晰 的 ) 通 C 低 密 度 区 , 强 扫 描 病 灶 周 边 可 见 明 显 结 节 状 增 强 , 后 向 中 增 然 央充填 , 迟 扫描大多数病灶能完全充填 , 延 与正 常脾 脏 实 质 密 度 一 致 ;) 脏 囊 肿 , 无 症 状 , T 平 扫 可 见 脾 脏 内 圆 形 低 3脾 多 C
的 正 常 脾 脏 组 织 强 烈 对 照 的病 灶 , 中 7例 病 灶 无 强 化 或 轻 其
度 强 化 , T 值 约 3 ~ 5 C 5 5HU, 2例 予 延 迟 期 检 查 病 灶 无 强 有 化 , 1 病 灶 不 均 匀 强 化 , T 值 约 6 另 例 C 6HU, 迟 期 仍 显 不 延 均 匀 密 度 。1例 脾 门 区 可 见 淋 巴结 肿 大 , 例 腹 膜 后 淋 巴 结 肿 2 大 , 例 腋 窝 多 发 淋 巴结 肿 大 。 2 2 3 病 理 表 现 6例 淋 巴结 活 检 示 5例 为 非 何 杰 金 病 , . 1例 为何杰金病 , 例手术证 实为非何杰金病 。 2
脾脏肿大常见原因
脾脏肿大常见原因脾脏肿大是指脾脏的体积增大,常见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为炎症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结构性疾病以及肿瘤性疾病等。
一、炎症性疾病1. 急慢性脾炎:脾脏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常见症状有脾区疼痛、发热、乏力等。
2. 结核性脾炎:结核菌感染引发,常见症状有发热、盗汗、乏力等。
3. 寄生虫感染:如疟疾、血吸虫病等,寄生虫在脾脏滋生引起。
二、免疫性疾病1. 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脾脏引起炎症。
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体产生抗体攻击自身红细胞,脾脏参与溶解红细胞。
三、血液系统疾病1. 血红蛋白病:如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等,脾脏增大是由于红细胞溶解增加。
2. 血小板疾病:如巨大血小板症、骨髓纤维化等,脾脏参与血小板的贮存和溶解。
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脏参与细胞增生和繁殖,骨髓异常细胞增加引起脾脏肿大。
四、代谢性疾病1. 铁沉积病:如先天性黑质色素沉着症、血色病等,脾脏参与铁贮存导致肿大。
2. 糖原贮存病:罕见的代谢性疾病,脾脏参与糖原贮存导致肿大。
五、结构性疾病1. 脾囊肿:通常是先天性的,脾脏内形成囊肿导致肿大。
2. 血管瘤:脾脏血管内的异常扩张导致肿大。
3. 脾梗死:由于脾动脉或脾静脉的梗死引起,使脾脏的一部分组织坏死增大。
六、肿瘤性疾病1. 淋巴瘤:如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恶性淋巴细胞在脾脏内繁殖引起肿大。
2. 肉瘤:脾脏的肉瘤包括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等,常见症状有腹胀、腹痛等。
脾脏肿大的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影像学方法(如超声、CT、MRI)以及有创性检查(如脾穿刺活检)。
一旦发现脾脏肿大,应该进一步评估病因,并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恶性淋巴瘤的病理
恶性淋巴瘤的病理淋巴瘤是一种涉及淋巴组织的肿瘤,它可以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恶性淋巴瘤是最常见和最具有侵袭性的类型之一。
恶性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淋巴细胞,经常涉及到淋巴结、脾脏、骨髓和外周血液等多个器官。
本文将详细介绍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特征。
细胞起源和分类恶性淋巴瘤的细胞起源于已经恶性转化的淋巴细胞,它们在淋巴组织和外周血液中异常增殖和聚集形成肿瘤。
根据淋巴细胞的不同类型和特征,恶性淋巴瘤可以进一步分为多个亚型,包括: - B细胞淋巴瘤:约占恶性淋巴瘤的85%至90%,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等多个亚型。
- T细胞淋巴瘤:约占恶性淋巴瘤的10%至15%,包括周围T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等多个亚型。
- 淋巴细胞前体淋巴瘤:恶性淋巴瘤的少见类型,通常发生在年轻人中。
病理特征组织学特征恶性淋巴瘤的组织学特征是确定其类型和分级的重要依据。
组织学检查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淋巴瘤细胞的外观和组织结构。
以下是恶性淋巴瘤常见的组织学特征: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DLBCL是最常见的恶性淋巴瘤类型之一,其特征是淋巴瘤细胞呈大细胞形态,核大而异型,胞浆丰富。
细胞排列呈弥漫性生长,缺乏明确的结构边界。
2.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FL是一种慢性进展型的B细胞淋巴瘤,其特征是淋巴瘤细胞聚集成滤泡样结构,形成瘤样滤泡。
淋巴瘤细胞呈圆形至椭圆形,核浓染,胞质较少。
3.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MZL):MZL是一种低度侵袭性的B细胞淋巴瘤,其特征是淋巴瘤细胞聚集于边缘区滤泡周围。
淋巴瘤细胞呈小至中等大小,核浓染,胞质较少。
4.周围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PTCL是T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淋巴瘤细胞呈多样化形态,核大小形态异质性明显,胞质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淋巴瘤
[病因病理]
脾淋巴瘤是脾脏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它可以是全身淋巴瘤的晚期脾脏受累,也可以是脾脏原发淋巴瘤,以前者较为多见。
在病理学上,淋巴瘤可以为何杰金或非何杰金淋巴瘤,这两种淋巴瘤均可累及脾脏。
大体从病理学看淋巴瘤在脾脏的病灶,可以是弥漫的细小结节型,也可以是多发肿块型,还可以是单发巨大的肿块型。
[临床表现]
脾脏增大或手触其边缘有结节状感觉。
有时患者感觉左上腹疼。
白细胞和血小板可减少。
若是全身淋巴瘤,则腹股沟、腋下或锁骨上区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影像学表现]
1.超声表现:脾脏增大,脾实质内显示单个或多个境界清楚的类圆形低回声区,内部可间杂以较强回声与无回声区。
2.CT表现:
①脾脏增大,脾脏内可见到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灶。
②主动脉周围可有成堆的肿大淋巴结。
③脾内病灶在增强扫描时显示更清楚。
④腹膜后淋巴结则强化程度很低。
[临床治疗]
湛江细胞治疗中心的专家介绍说,在临床上DC-CIK生物细胞免疫治疗作为肿瘤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已为无数肿瘤患者解除了病痛的折磨,带来健康的福音。
dc-cik的治疗原理
1、DC可以高表达MHC-Ⅰ类和MHC-Ⅱ类分子,MHC分子与其捕获加工的肿瘤抗原结合,形成肽-MHC分子复合物,并递呈给T细胞,从而启动MHC-I类限制性CTL反应和MHC-Ⅱ类限制性的CD4+Thl反应。
同时,DC还通过其高表达的共刺激分子(CD80/B7-1、CD86/B7-
2、CD40等)提供T细胞活化所必须的第二信号,启动了免疫应答。
2、DC与T细胞结合可大量分泌IL-12、IL-18激活T细胞增殖,诱导CTL生成,主导Th1型免疫应答,利于肿瘤清除;激活穿孔素P颗粒酶B和FasL/Fas介导的途径增强NK细胞毒作用;
3、DC分泌趋化因子(Chemotactic Cytokines,CCK)专一趋化初始型T细胞促进T细胞聚集,增强了T细胞的激发。
保持效应T细胞在肿瘤部位长期存在,可能通过释放某些抗血管生成物质(如IL-12、IFN-γ)及前血管生成因子而影响肿瘤血管的形成。
上述CCK进一步以正反馈旁分泌的方式活化DC,上调IL-12及CD80、CD86的表达;同时DC也直接向CD8+T细胞呈递抗原肽,在活化的CD4+ T细胞辅助下使CD8+ T细胞活化,CD4+和CD8+T 细胞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或直接杀伤,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DC+CIK治疗是安全的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它既可以杀灭病人体内的肿瘤,又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力,改善病人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并且由此使部分由免疫力异常而引起的疾病得到缓解,是一种没有远期副作用、绿色的治疗方法。
它对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明显高于化疗,有放、化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希望成为恶性肿瘤术后的主要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癌症的方法,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会不同程度的给患者带来毒副作用,而毒副作用又给患者增添许多痛苦。
"DC—CIK生物细胞治疗技术是从患者自体或异体抽取部分生物细胞,然后在体外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培养、诱导、激活,使其抗肿瘤的活性大大提高后,再把这些在体被外激活了的抗肿瘤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去杀灭恶性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参考资料
1. 广东肿瘤网:H T T P : // B D .4 2 2 G X B .C O M (浏览器中手动输入小写)
2. 湛江肿瘤网:H T T P : // W W W .D B G X B.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