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博物馆(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阳农耕文化博物馆
一、设立农耕博物馆的必要性
济阳的传统农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渐行渐远,在时代转变和文明嬗变的历史节点上,建设一个以济阳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抢救性收集、展示正在淘汰和消失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农民生活用品,深入挖掘和研究济阳农耕文化,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子孙后代,加强农耕文化研究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
二、设立农耕博物馆的意义
耧、犁、锄、耙、风箱、纺车、……这些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在30年前的济阳农村尚能看到,如今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消失。古老的农耕文化,越来越让“80、90、00后”、感到陌生和遥远。农耕生活的情景,已渐渐离我们远去,我们为时代进步而高兴的同时,也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农耕文化充满一丝深深的怀念……作为新农业时代的济阳儿女,更应该肩负起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而此时兴建的济阳农耕文化博物馆恰恰可以用大量翔实的农耕文物忠实展示济阳儿女艰苦奋斗、勤劳朴实的精神,同时为广为大青少年深入了解农业发展进程,了解传统农业社会农民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
四、农耕博物馆建设的思路
拟筹建的济阳农耕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馆内将设展厅和板块,巧妙运用图片、文字、实物、场景再现等表现手段,将农耕源流、农耕器具、农耕风貌、粮食加工、交通运输、村镇民居、农耕嬗变、收获储存、纺织衣饰、家居生活、炊事饮食、传统习俗、休闲娱乐、乡村工匠等有关农村、农业、农民的各种元素汇集起来,全方位勾画出近现代济阳农耕文化的全景图,展示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
济阳农耕文化博物馆将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地域性”,就是立足于以济阳为主要区域,努力挖掘和生动展现济阳地区的农耕风貌;
二是“近现代”,就是以当下为历史立足点回望过去重在记载和展现近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刚刚消逝和正在变化的事物与境况;
三是“深入性”,就是以大量文字展板深入挖掘和揭示“人”“物”“事”“境”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突出研究功能和教育功能;
四是“全面性”,就是全方位展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展厅和板块,努力勾画济阳农耕文化的全景图;
五是“真实性”,展品不求外观华丽,但求真品真实,宁缺勿仿、宁旧勿新,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自民间的真品,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