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抑郁药物特点比较(95页)

合集下载

新型抗抑郁药特点比较(米氮平专业版)

新型抗抑郁药特点比较(米氮平专业版)
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
在特定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将米氮平与其他抗抑郁药或精神类 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或应对复杂症状。
联合应用的注意事项
联合应用时需谨慎评估风险和效果,关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确保 安全有效的治疗。
谢谢
THANKS
增强患者依从性
由于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 性更高,患者更愿意坚持治疗,从 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02 米氮平的特性与优势
CHAPTER
米氮平的药理特性
作用机制
米氮平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 腺素(NE)的再摄取,增强 中枢5-HT和NE神经递质的功
能,发挥抗抑郁作用。
药代动力学
米氮平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 用度高,血药浓度在2-8小时 达到峰值。主要通过肝脏代谢,
大部分经肾脏排泄。
药物相互作用
米氮平与某些药物合用可能导 致药效增强或不良反应增加, 如抗精神病药、某些心血管药
物等。
米氮平与其他抗抑郁药的比较
1 2
疗效
米氮平在多项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抗抑郁效 果,与其他抗抑郁药相比,其疗效相当或更优。
拓展适应症
目前米氮平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未来研发可能拓展其适应症,如 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剂型改良
为提高患者用药的便利性和依从性,米氮平的剂型改良也是未来的 研发方向,如开发口腔速溶片、长效注射剂等。
米氮平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
重要治疗手段
疗效与安全性
米氮平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尤其对于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有显著效果。
03
米氮平可能对血压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压情况。
04
如果在使用米氮平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或疑似过敏反应,应立即 停药并就医。

抑郁症与药物治疗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及其副作用

抑郁症与药物治疗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及其副作用

抑郁症与药物治疗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及其副作用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随着医学的进步,药物治疗成为抑郁症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本文将介绍抗抑郁药物的常用种类以及它们的副作用,以供读者了解和参考。

一、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SRI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抗抑郁药物之一,它通过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使神经递质5-羟色胺在神经突触中的浓度增加,起到抗抑郁的效果。

常见的SSRI药物包括希望之星、舍曲林等。

它们的优点是副作用相对较少,首先是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症状较轻,如焦虑、失眠等;其次是对心血管系统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较小。

然而,SSRI药物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有性功能障碍,表现为性欲减退、性高潮延迟等;食欲改变,可导致体重增加或减少;还有恶心、头痛等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适感。

二、三环抗抑郁药(TCA)三环抗抑郁药是首批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治疗的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阿米替林、色塔洛普拉姆等是常见的TCA药物。

它们的效果较好,对于重度抑郁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同时,TCA药物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副作用。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口干、便秘等抗胆碱能副作用;此外,还有心律失常、短暂性血压升高等心血管不良反应。

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MAOI药物是一类抑制单胺氧化酶的药物,从而增加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浓度,发挥抗抑郁效果。

丙烯酰胺、苯乙肼等是常见的MAOI药物。

它们适用于一些治疗抑郁症状效果不明显的患者。

然而,MAOI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主要包括食物禁忌和其他副作用。

患者在使用MAOI药物期间需要遵循低酪胺饮食,禁忌摄入含有酪胺的食物,如奶酪、葡萄酒等。

此外,MAOI药物还可引起高血压危机、肝功能损害等,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药浓度。

四、其他抗抑郁药物除了上述常见的药物外,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抗抑郁药物,如四环类抗抑郁药、新型抗抑郁药物等。

博乐欣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

博乐欣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

•引言•药物特性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目•使用指南及注意事项•结论录一种常见心理障碍症状与影响抑郁症概述博乐欣西酞普兰博乐欣与西酞普兰概述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性博乐欣的药物特性药物类型化学结构药效学副作用副作用西酞普兰的副作用也与博乐欣类似,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口干、恶心、便秘等不适。

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类型西酞普兰也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的抗抑郁药物。

化学结构西酞普兰的化学结构与SSRIs类似,但在某些侧链基团上有所不同,导致其具有一些独特的药动学特性。

药效学西酞普兰通过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其在突触间隙的浓度,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其抗抑郁效果与博乐欣类似,但起效时间可能稍快。

西酞普兰的药物特性安全性博乐欣在治疗过程中副作用相对较小,患者耐受性较好。

常见副作用包括口干、失眠、头痛等,多数症状较轻微,不影响治疗。

抗抑郁效果博乐欣通过增加大脑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有效缓解抑郁症状。

研究显示,博乐欣在改善抑郁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起效时间博乐欣通常在治疗开始后2-4周内逐渐产生抗抑郁作用,患者在此期间可能逐渐感受到症状的改善。

博乐欣的治疗效果西酞普兰的治疗效果抗抑郁效果01安全性02起效时间031. 适用人群2. 剂量调整3. 副作用注意4. 禁忌博乐欣的使用指南西酞普兰的使用指南010203041. 适用人群2. 剂量调整3. 副作用注意4. 禁忌博乐欣博乐欣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增加大脑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浓度来改善抑郁症状。

它起效较快,对焦虑症状也有一定疗效。

西酞普兰西酞普兰也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但在作用机制上略有差异。

它对5-羟色胺转运体的亲和力更高,因此可能在一些患者中产生更强的抗抑郁效果。

药物特性总结西酞普兰在抑郁症治疗中也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尤其在一些重度抑郁症患者中表现突出。

新兴药物治疗抑郁症

新兴药物治疗抑郁症

新兴药物治疗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障碍,影响了全球数亿人的生活。

传统的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三环类抗抑郁剂,对许多患者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中获益。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新兴药物治疗抑郁症的领域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

本篇文章将探讨几种新兴药物,包括其机制、疗效及潜在副作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抗抑郁药物的新进展1. 氯胺酮氯胺酮是一种最早用于麻醉的药物,但近期研究显示它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不同于传统抗抑郁药物需要数周的时间才能开始见效,氯胺酮的抗抑郁效应通常在使用后数小时内就能显现。

机制氯胺酮主要通过阻断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来发挥作用。

NMDA受体的阻断可导致谷氨酸释放增加,从而促进神经生长因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

这一过程有助于促进神经塑性与恢复大脑功能,降低抑郁症状。

疗效与研究临床试验表明,氯胺酮在急性自杀意念患者和难治性抑郁症中表现出显著疗效。

目前,一些国家已将氯胺酮纳入了治疗指南。

然而,由于其潜在的滥用风险和副作用,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用。

2. 鼠尾草提取物鼠尾草提取物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该植物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机制研究表明,鼠尾草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增强神经可塑性以及抗氧化作用,对抑郁症产生积极影响。

疗效与应用多项小规模临床试验已显示鼠尾草提取物对轻度到中度抑郁症有疗效。

然而,尚需大规模试验以验证其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3. 阿戈美拉汀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新型抗抑郁剂,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同时具备5-HT2C受体拮抗和褪黑激素激动作用。

这使得它不仅能够改善情绪,还能调节睡眠周期。

机制阿戈美拉汀通过拮抗5-羟色胺2C(5-HT2C)受体,使得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提高。

同时,通过其对褪黑激素受体的激动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降低焦虑与抑郁症状。

12种新一代抗抑郁药的疗效与接受性比较

12种新一代抗抑郁药的疗效与接受性比较
近20余年来,随着神经生物学与精神药理学的研究深入,抗抑郁药的研发取得了长足发展,有10余种新一代抗抑郁药应用于临床,大大改变了过去多年来三环类抗抑郁药一统天下的局面。作者(Cipriani)与多国学者合作(包括意大利、日本、英国和希腊等),选取了目前临床常用的12种新一代抗抑郁药,分别为:安非他酮、西酞普兰、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氟伏沙明、米那普仑、米氮平、帕罗西汀、瑞波西汀、舍曲林和文拉法辛,评价其在成人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中相互间对照研究的疗效(排除与安慰剂对照,以及产后抑郁症)。截止到2007年11月30日,共检索到117项随机对照研究符合多药治疗荟萃分析入组标准。疗效评估标准为:1)8周治疗为限,如无8周资料,则以原始研究资料中6-12周期间的评估作为本研究急性期疗效的最终评估;2)有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蒙哥马利-奥斯伯格抑郁量表(MADRS)评分较基线改善至少50%,或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明显改善;如果上述3个量表评分均有改善,仅选HDRS评分作为研究指标;3)治疗中断(可接受性):患者在最初8周治疗期间因任何原因而中断研究(脱落或失访)的人数;4)剂量:以氟西汀为参照药物(因为它是第一个在欧美上市的新一代抗抑郁药),根据Gartlehner等提出的剂量对应方案,表-1列出了各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可比较对应剂量范围。
对任何一个新型抗抑郁药的疗效评价都需要有安慰剂对照研究,这已成为欧美国家新药上市的必备条件,我国亦如此。但对这一问题仍一直存有争论,因为出于申请上市目的而专门设计的安慰剂对照研究必须符合伦理与安全需要,因此研究者往往会选择症状较轻的患者入组。再者,很难将安慰剂对照用于已有有效治疗方法(或药物)存在的疾病治疗实践中(违背伦理准则)。有鉴于此,Cipriani提出,从疗效与可接受性两方面来考虑,舍曲林相对于其他新一代抗抑郁药更适合于作为新药III期临床研究的标准对照药物,既能保证有利于患者,又能增加推广临床对照研究的现实可行性。

研究新型抗抑郁药物以改善心理健康

研究新型抗抑郁药物以改善心理健康

研究新型抗抑郁药物以改善心理健康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愈发严重,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改善心理健康,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新型抗抑郁药物。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究和其对心理健康的潜在改善效果。

一、单胺类抗抑郁药物的研究单胺类抗抑郁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类抗抑郁药物,常见的有SSRI(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SNRI(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这些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来缓解抑郁症状,并且相对安全可靠。

然而,尽管单胺类抗抑郁药物在很多患者中表现出一定的疗效,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这些药物不敏感或存在耐药性。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新的抗抑郁药物来应对这一问题。

二、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1. NMDA受体拮抗剂:一些最新的研究表明,NMDA受体的功能异常与抑郁症状的出现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利用NMDA受体拮抗剂来改善抑郁症的疗效。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NMDA受体的活性,减轻神经元兴奋性,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2. Ghrelin受体激动剂:Ghrelin是一种肽激素,与食欲和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最近的研究发现,Ghrelin受体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关。

因此,一些研究团队开始研究利用Ghrelin受体激动剂来治疗抑郁症,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 AMPA受体增强剂:AMPA受体在神经递质的传导中起重要作用,与抑郁症的病理机制有关。

最新的研究表明,AMPAR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靶点来治疗抑郁症。

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些AMPAR增强剂,并进行了初步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出一定的抗抑郁效果。

三、新型抗抑郁药物的潜在改善效果虽然新型抗抑郁药物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已有的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在改善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比传统的单胺类抗抑郁药物,这些新药物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显示出改进的效果:首先,新型抗抑郁药物可能具有更快的起效时间。

一些早期数据显示,与传统药物相比,新型抗抑郁药物在改善抑郁症状方面可能更加快速和高效。

抑郁症常用的25种药物,你用的哪种?现在感觉怎么样了?1、新型抗

抑郁症常用的25种药物,你用的哪种?现在感觉怎么样了?1、新型抗

抑郁症常用的25种药物,你用的哪种?现在感觉怎么样了?
1、新型抗
抑郁症常用的25种药物,你用的哪种?现在感觉怎么样了?
1、新型抗抑郁药(因为其在安全性和耐受性优于传统抗抑郁药,目前作为一线推荐用药)
(1)SSRIs(也就是常说的五朵金花):舍曲林、氟伏沙明、氟西汀、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和西酞普兰
(2)SNRIs(双通道,高剂量时会对去甲肾腺素再摄取起抑制作用):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伦
(3)NASSas:米氮平、米安色林
(4)NDRIs:安非他酮
(5)SARIs:曲唑酮、伏硫西汀
(6)NRIs:瑞波西汀
(7)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阿戈美拉汀
(8)中草药(需要经医生辨证后使用,一般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圣约翰草(植物贯叶连翘)提取物,以及一些中成药如疏肝解郁胶囊、巴戟天寡糖胶囊,或者中草药等等
2、传统抗抑郁药
(1)三环四环类:阿米替林、氯米帕明、丙咪嗪、马普替林、多塞平等
(注:对心脏、肝脏毒性较大,副作用强烈,目前仅作为二线推荐药物)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等等
(注:副作用大,禁忌较多,目前作为三线推荐药物)
#健康2023##抑郁症##吃了抗抑郁药的你,现在状态怎样了#。

药物治疗抑郁症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介绍

药物治疗抑郁症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介绍

药物治疗抑郁症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介绍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药物治疗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抑郁症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进行介绍,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三环类抗抑郁药,以及其他一些辅助用药等。

一、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1. SSRI的作用原理SSRI是目前治疗抑郁症最常用的药物,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增加5-羟色胺在神经突触中的浓度,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2. 代表性药物及特点(1)舍曲林(Sertraline):舍曲林是一种常见的SSRI药物,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

它对焦虑症状的改善也有良好的效果。

(2)氟西汀(Fluoxetine):氟西汀是使用最广泛的SSRI药物之一,通常用于轻度和中度抑郁症的治疗。

其长半衰期使得患者可以在一周内只需服用一次。

二、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1. SNRI的作用原理与SSRI类似,SNRI的作用也是通过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增加它们在脑内的浓度。

2. 代表性药物及特点(1)文拉法辛(Venlafaxine):文拉法辛是一种常用的SNRI药物。

相较于SSRI,文拉法辛还具有一定的治疗焦虑和烦躁症状的效果。

(2)米氮平(Mirtazapine):米氮平是一种非典型的抗抑郁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释放来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三、三环类抗抑郁药1. 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作用原理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来起到抗抑郁作用。

2. 代表性药物及特点(1)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阿米替林是治疗抑郁症最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之一。

它的副作用较多,临床使用时需注意患者的耐受性。

(2)丙咪嗪(Imipramine):丙咪嗪不仅有抗抑郁的作用,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一些心理疾病,如恶性精神病、睡眠障碍等。

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特点及其临床适用性

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特点及其临床适用性
Kyle Steenlanda. J Alzheimers Dis. 2012 ; 31(2): 265– 275.
抑郁是痴呆的早期表现或共病 • 51.0%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有抑郁症 状, • 30.9%痴呆患者有抑郁症状, •10-15%痴呆患者早期表现为抑郁, •抑郁症状 充分治疗后,仍有48%的 缓解期抑郁患者符合痴呆的诊断。
老年抑郁症的诊治考量
内容
老年抑郁症的表现 • 抑郁与痴呆的关系 • 抗抑郁的治疗选择

老年抑郁症的表现
情绪低落 兴趣下降 躯体不适, 认知下降,注意记忆受损 妄想,疑病妄想
老年抑郁症的多维度表现
睡眠改 变 哭泣
自杀 忧伤
缺乏动 力 兴趣缺 乏
强迫性 穷思竭 虑
悲伤
焦虑或 恐惧
抑郁症
易激惹
注意力 不集中
Cipriani A, et al. Lancet.2009; 373: 746-58
Cochrane荟萃分析
• 纳入自 1966-2008 年的 59 个随机临床研究 ,荟萃分析比较左洛复®与其他抗抑郁剂 治疗急性期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性、可接 受性和耐受性 • 约10000例抑郁症患者参与
Cipriani A,et al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0 Apr 14;4:CD006117 Allen C, et al. J Evid Based Med. 2011 Feb;4(1):2-7.
食欲改 变
妄想
疼痛
记忆下降 躯体症状 情感症状
精神运动改变
其他症状
对躯体健 康的过度 担心
内容
老年抑郁症的表现 • 抑郁与痴呆的关系 • 抗抑郁的治疗选择

常用新型抗抑郁药的特点比较

常用新型抗抑郁药的特点比较

临床观察中,赛乐特®起效比氟西汀快
临床试验中,106例抑郁症患者经6周赛乐特®(20-40毫克/日,n=54) 或氟西汀(20-60毫克/日,n=52)治疗后,平均HAMD总分改善情况见图, 赛乐特®组在治疗第三周的疗效比氟西汀组就有显著性差异。
30
平均HAMD量表总分
28 26 24
P<0.05
Jim Ballenger.XII WCP
赛乐特的临床用药
• 规格:20毫克/片,10片/盒。 • 使用方法:每日一次20毫克,建议晨起饭后服用(有研 究认为早晨服药较晚上效果好)
开始3-4天可10毫克/日,无明显副反应后加至20毫克/日 焦虑症状严重者,开始时可酌情合并使用小剂量安定类 抗焦虑药,2周后逐渐撤药。 疗效不佳需增加剂量者,建议从第4~6周开始每周以10毫 克递增,40毫克仍疗效不佳者建议换药。 老人、体弱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建议服用最低有效剂量 停药时建议40→30→20→10→5毫克逐渐减量
O
SSRI的药效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药效学特性
与和 肾上腺素能 受体亲和力低
临床意义
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
心动过速、心悸、体位性低血压、头 晕等
与多巴胺受体亲和力低
无锥体外系的副反应
震颤、共济失调等
与组胺受体亲和力低
无镇静样副反应,对患者的认知 和精神运动性活动无损害
低血压、镇静、头晕、体重增加等
常用新型抗抑郁药 的特点比较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赵仁亮
交流内容
1、抗抑郁药物的作用原理 2、赛乐特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3、常用新型抗抑郁药的特点比较
何谓新型抗抑郁药?
80年代以后,研制出一些抗抑郁药,都具备下 列的共同特点,被称为新型抗抑郁药。 • • • • 1、疗效与传统的抗抑郁药相当。 2、安全,无心脏毒性,过量不致命。 3、副作用少,特别是抗胆碱能副反应很少。 4、每天服一次,无须调整剂量。

新兴药物治疗抑郁症

新兴药物治疗抑郁症

新兴药物治疗抑郁症1. 背景介绍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持续的抑郁情绪和对日常生活兴趣的丧失。

长期的抑郁状态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自杀。

传统的抑郁症治疗主要依靠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然而部分患者对传统药物疗效不佳或存在耐受性问题,因此新兴药物治疗抑郁症备受关注。

2. 新兴药物类型及机制2.1 经典抗抑郁药经典抗抑郁药如SSRI(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SNRI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是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通过增加脑内神经递质的含量来缓解抑郁症状。

2.2 新型抗抑郁药近年来,一些新型抗抑郁药物开始受到关注,如氨基酸类药物、神经元再生促进剂和新型受体调节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调节大脑的神经递质水平,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3. 新兴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3.1 疗效一些研究显示,新兴药物在治疗抑郁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它们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精神状态和日常功能。

3.2 副作用尽管新兴药物在治疗抑郁症中显示出潜在的益处,但一些药物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头晕、恶心、失眠等。

因此,在使用新兴药物治疗抑郁症时,需要谨慎选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4. 临床应用及展望随着对抑郁症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新兴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未来,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将继续推动抑郁症治疗领域的创新,带来更多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疗效。

5. 结语新兴药物为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不断完善的治疗效果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新兴药物将在抑郁症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新兴药物治疗抑郁症正逐渐成为抑郁症治疗的重要方向,它为那些对传统治疗方法疗效不佳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相信新兴药物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帮助更多的抑郁症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快乐。

常用新型抗抑郁药的特点比较课件

常用新型抗抑郁药的特点比较课件
总结词
SSRIs是新型抗抑郁药的代表,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等优点。
详细描述
SSRIs通过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增加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的浓度,从而改善抑郁症状。常见的SSRIs药物 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SSRIs对大多数患者有效,且副作用相对较少,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性 功能障碍等。
04
新型抗抑郁药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常见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恶心与呕吐
头痛与失眠
服用新型抗抑郁药后,一些患者可能会出 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处理方法包括调整 药物剂量或服用止吐药。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和失眠的情况。处 理方法包括减少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性功能障碍
体重增加
一些抗抑郁药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如性 欲减退、勃起困难等。处理方法包括调整 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总结词
MAOIs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减少神经递质的降解, 发挥抗抑郁作用。
详细描述
MAOIs是较早出现的抗抑郁药,常见的药物包括苯乙肼、反 苯环丙胺等。MAOIs对某些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可能有效,但 副作用较多,包括高血压危象、肝毒性等,使用时需谨慎。
03
新型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估
应及时就医。
自杀风险
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应 警惕自杀风险,如有异 常情绪波动,应及时就
医。
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药物过敏
对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应禁用 该药物。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抗 抑郁药。
心血管疾病
某些抗抑郁药可能对心血管系 统产生影响,如有心血管疾病 的患者应慎用。
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9种新一代抗抑郁药对比优势劣势 西酞普兰,帕罗西汀,度洛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米氮平

9种新一代抗抑郁药对比优势劣势 西酞普兰,帕罗西汀,度洛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米氮平
药品通用名/规格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度洛西汀
米氮平
文拉法辛 氢溴酸西酞普兰 舍曲林
用法用量 神经递质
代谢酶
10-20mg qd 5-HT 2D6
早20-40mg qd 20-30mg bid 晚15-45mgqd 75-150mg qd
5-HT/NE/DA/ACH/M 受体
5-HT/NE/DA
慎用
饮用酒精
青光眼患者、 青光眼患者、 青光眼、高血
前列腺患者 前列腺患者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百适可)适用人群:老年患者、对胃肠道不能耐受、性功能障碍、认知损害
严重恶心、认知损伤 (M受体)、撤药综合 征、阿尔采默氏病、性 功能障碍(抑制NOS) 、与酒精有相互作用
重度恶心(重度发 生率6%以上)、尿 道和前列腺疾病的 病人不可用
体重增加、嗜睡 、镇静
恶心、高血压、兴 产品比较老、相对 奋激越、撤药综合 艾司西酞普兰起效 征、性功能障碍 更慢、效果更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引起短暂性焦虑 、惊恐障碍,提 高重症患者自杀 率
5-HT/NE/H1
5-HT/NE/DA
2D6
2D6/1A2
1A2/2D6/3A4
2D6/3A4/2C19/ 1A2
20mg qd 5-HT 2D6
50mg qd 5-HT/DA
2D6
临床优势
1、纯净的SSRIs
2、无显著药物相互作用
3、无显著激越/焦虑/失

4
、胃肠耐受好
5
、抗焦虑与帕罗西汀相
1、抑郁焦虑一起治

2
、失眠有效
1、伴躯体症状
抑郁
2
、迟滞型、非典

常用新型抗抑郁药的特点比较PPT51页

常用新型抗抑郁药的特点比较PPT51页
常用新型抗抑郁药的特点比较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环抗抑郁药
如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和丙咪嗪
Ⅹ ↓ ↓ ↓

↓ ↓ ↓
α1
Ⅹ Ⅹ M Ⅹ H1
低血压
noradrenaline serotonin
re-uptake pump 口干 便秘 TCA
increase in neurotransmission 肥胖
嗜睡Leabharlann SSRI,何为选择性?• 是指选择性地作用于5-TH再摄取超过NE的再摄 取(5-HT/NE) • 而对所有的5-TH亚型的作用是非选择性的。 也就是说,SSRI是通过阻断5-HT的再摄取来 增加5-HT的含量,并且兴奋了所有5-HT的亚型。 而对其他神经递质和受体几乎无影响。
单胺神经递质减少后突 触后受体非正常上调 Postsynaptic receptors to abnormally up-regulate
单胺神经 递质损耗
当缺乏单胺神经递 质时受体数量上调
有人预测5-TH1D是 将来抗抑郁药快速起效的突破口
• 5-TH1D是突触前的自身受体,给予SSRI后,立 即有生化作用,但5-TH1D因5-TH浓度升高被 激活,反为会降低了5-TH的合成和释放, 神经传导无法激活。如果给予5-TH1D佶抗 剂,使在增高5-TH浓度同时不影响神经传 导激活,可以使抗抑郁药快速起效。 • 根据17thECNP报道,西方目前已经有5TH1D佶抗剂在实验研究,如GR127935,ARA000002等。(但是在18ECNP却未看到新的进展)
80年代以后,研制出一些抗抑郁药,都具备下 列的共同特点,被称为新型抗抑郁药。 • • • • 1、疗效与传统的抗抑郁药相当。 2、安全,无心脏毒性,过量不要命。 3、副作用少,特别是抗胆碱能副反应很少。 4、每天服一次,无须调整剂量。
无论新的,传统的抗抑郁药虽然有不同的作 用模式,但其结果均影响着NE和(或)5-HT。
NaSSA 米氮平
Noradrenergic and Specific Serotonergic Antidepressants
NE(NA)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
NaSSA米氮平
拮抗2异调 受体,增加 5-HT的释放 NA 细胞体
1-肾上腺素受体
5-HT 细胞体
无性功能障 碍和激越
2-自调受体
不同的单胺神经递质在抑郁症中可能扮演 不同的角色
NE
能量 兴趣
焦虑 激惹
冲动
5-HT
心情 食欲 情绪 认知功能 性欲
动机
攻击
驱动力
摘自J. Clin. Psychiatry 2000; 60(9): 623-631
DA
抗抑郁药----哪一种最新?
• 至2000年,米氮平是美国精神药学专著 记载的最新的抗抑郁药.
胃肠 道 不适
( SNRI)万拉法新----选择性NA和5-HT重吸收抑制剂
(75mg/d=SSRI,75-150mg/d=SNRI,>150mg/d=SNDRI)
Ⅹ ↓
Ⅹ ↓ ↓ ↓
noradrenaline
serotonin
re-uptake pump SNRI
increase in neurotransmission
拮抗2自调 受体促进中 枢NA释放
突触前 NA神经元
突触前 5-HT神经元
2-异调受体
囊泡

NE
5TH 2-自调受体 无胃肠 道 不适
5-HT1 5-HT2a
抗抑郁 抗焦虑
Ⅹ Ⅹ
突触后 NA 神经元 去甲肾上腺素 5 羟色胺 突触后5-HT神经元
5-HT3
H1, 5-HT2c

肥胖 嗜睡 Pinder RM, 1997
抗抑郁药有何新进展?
----近十年只有极少数新药物问世,但尚无新机制的药物
抗抑郁药的分类(按作用机制分)
作用机制
8大类/>24种 单作用
双作用 非5HT+NE
双作用 5HT+NE
正常情况
MAOI→
MAOI→
noradrenaline serotonin
re-uptake pump
increase in neurotransmission
.
至2004年6月的CINP,最新上市的抗抑郁药是 Cipralex(Escitalopram),
2003年冬已经在欧洲上市(2006-6中国上市) Super-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超选择(SSSRI)
至2005年10月的ECNP,最新上市的抗抑郁药是 Duloxetine(SNRI)
新型抗抑郁药物特点比较
交流内容
1、抗抑郁药物的分类和特点 2、NaSSA类药物(米氮平)的药理 特点及临床应用 3、难治性抑郁的抗抑郁药物的联合 应用的机制 4、临床用药建议
抗抑郁药的发展
NaSSA
SNRI DNRI
去甲肾上腺素及特 异性5-羟色胺抗抑郁药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抑郁状态
noradrenaline serotonin
re-uptake pump
increase in neurotransmission
为什么提高中枢的 5-HT还是NE的水 平都可以治疗抑郁症 可能机制:NE最终通过5-HT起作用
5-HT和去NE是相互 作用的,但NE可能最终 通过5-TH起作用.也许能 够解释为什么提高中枢的 5-HT还是NE的水平都 可以治疗抑郁症。
Den Boer Th., 1996
米氮平
O
米氮平对H1受体有很强的阻断作用
抗抑郁药的一个有争议话题
单选择,还是多选择?
多选择 是进步,还是倒退?
多机制= 多副作用
单选择机制 =少副作用
多治疗机制 =提高疗效
抗抑郁药起效时间
(neurotranmitter)
抑郁症的单胺受体假说
正常状态
去甲肾上腺素及 5-羟色胺 重吸收抑制剂
2000
非选择性 抗抑郁药
单胺氧化酶 抑制剂
选择性5-羟色胺 重吸收抑制剂
TCA
MAOI
SSRI
SNRI
传统抗抑郁药
Classical antidepressants
新型抗抑郁药
newer antidepressants
何谓新型抗抑郁药?
Classical antidepressants ------newer antidepressants
SSRI 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
阻断5-HT的重摄 取有选择性
5-HT1a
抗抑郁 抗焦虑
Ⅹ ↓ ↓ ↓
对5-TH受体亚型 无选择性
5-HT2a
性功能障碍
5-HT2c
激越、消瘦
re-uptake pump serotonin
increase in neurotransmission SSR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