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工程美学

合集下载

桥梁建筑美学

桥梁建筑美学

桥梁建筑美学自古以来,建筑(包括桥梁建筑)与绘画、雕塑被称为三大造型艺术(又称为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

它和其他门类艺术有共同的特征,如:鲜明的形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反映时代特征等。

但是桥梁建筑艺术作为实用艺术,又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

功能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

桥梁建筑不仅要表现出结构上的稳定连续、强劲力感和跨越能力,而且要有美的形态与内涵,只有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才能显示出不朽的生命力。

艺术和技术紧密相关。

技术本身也是美的因素之一,计算力学、钢筋混凝土的发展,才使各式轻巧、大跨的桥梁得以出现。

桥梁建筑美的基本因素:一.统一和谐二.均衡稳定三.比例协调四.韵律优美统一和谐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一种高级形态,也是创造形式美的最高要求。

从本质上讲,多样统一的和谐规律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相一致。

多样统一产生和谐是自古希腊以来美学家们一向极为看重和追求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思想就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和谐,他们认为"美就是和谐","和谐是杂多的统一",和谐的事物可以引起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共鸣,因此就产生了美感。

并从数的和谐又联系到音乐的节奏乃至建筑上的柱、门窗等构造要素的排列,形成了衡量美的客观理论性尺度。

多样统一,一般表现为两种形态,即有差异的统一和对立的统一。

前者属于各种不同量的因素之间的变化,如各种形式要素的多少、高低、长短、大小等,呈现出一渐变的调和美。

后者是指各种不同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如刚柔。

明暗、冷暖。

浓淡等有规律的组合,这种形态往往造成强烈的感观效果,在对比中见统一。

在桥梁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在变化中呈对比,于对比中求和谐。

这里变化多样是基础,差异对比是手段,统一和谐是目的。

二、桥梁建筑中多样统一手法桥梁及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是必然的,桥梁的组成有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附属结构,又有主桥、引桥之分,不同部位的组成部分各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功能又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而所构成的桥梁整体,要完成一个具体的总的目的或功能。

桥的美学与艺术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

桥的美学与艺术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

桥的美学与艺术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在桥梁建筑领域,桥的美学与艺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桥梁不仅是连接两个地点的工程结构,更是城市景观中的艺术品和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设计与欣赏桥梁时,我们需要关注桥的美学特点,以及其所体现的艺术价值。

一、桥梁的美学特点桥梁作为一种工程结构,其美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线条的优美一座优秀的桥梁应该具备流畅而优美的线条。

线条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上的要求,还要考虑到桥梁所处环境的审美需求。

有些桥梁的线条柔和曲折,给人以温柔柔美的感觉;而有些桥梁的线条则强烈而刚硬,给人以力量与稳定感。

线条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结构上的需求,更是为了营造出桥梁独特的美感。

2. 材质的选择桥梁的材质选择也对其美学特点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座用石材建造的古桥与一座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现代桥梁给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不同的材质可以带来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从而给人不同的美的享受。

3. 融入周围环境桥梁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一座能够与自然景观、城市街道、建筑物等相协调的桥梁,将给人一种和谐和愉悦的感觉。

设计师们通过精心的规划和布局,使得桥梁不仅是一座实用的交通工具,更是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1. 设计阶段在桥梁建筑的设计阶段,设计师们需要考虑桥梁的功能性、结构性以及美学特点。

设计者首先要确定桥梁的用途和功能需求,例如是承载车辆还是行人,是穿越江河还是跨越高山。

接下来,设计师需要进行结构设计,确保桥梁在承受荷载的同时保持稳定。

最后,设计师需要注重桥梁的美学设计,包括线条、材质和周围环境的融合等方面。

2. 桥梁的欣赏与桥梁建筑的设计相对应,桥梁的欣赏需要我们从艺术的角度去看待。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桥的线条美感、材质质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来获得美的体验。

此外,在欣赏桥梁时还可以关注其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探索背后的故事与人文价值。

三、桥梁的艺术价值桥梁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仅是一种工程结构,更是艺术的产物。

桥梁美学设计方法探索与研究

桥梁美学设计方法探索与研究

桥梁美学设计方法探索与研究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其美学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本文旨在探讨桥梁美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以期为桥梁工程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桥梁美学设计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

良好的桥梁设计不仅能够为城市或自然景观增色添彩,还能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桥梁美学设计的意义在于提高人们的出行体验,同时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增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探索桥梁美学设计方法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当前的工程需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地域文化元素的运用:在桥梁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能够有效地体现出桥梁的地域特色。

我们研究如何将地域文化符号、传统建筑元素等融入到桥梁设计中,使桥梁成为展现地域文化的载体。

结构美与功能美的统一:桥梁设计在追求结构稳定和耐用的同时,也应注重其视觉美感的呈现。

我们探讨如何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巧,实现桥梁结构美与功能美的统一。

创新材料与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为桥梁美学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我们研究如何将新型材料和技术应用于桥梁设计中,以实现桥梁实用性与美感的完美结合。

绿色环保理念的体现:在桥梁美学设计中贯彻绿色环保理念,能够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探讨如何在桥梁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桥梁美学设计中,应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通过运用地域文化元素,能够提升桥梁的地域特色和吸引力。

现代设计理念和技巧在桥梁美学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美与功能美的统一,能够增加桥梁的视觉美感,提高人们的出行体验。

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为桥梁美学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通过应用创新材料和技术,可以实现桥梁实用性与美感的完美结合。

在桥梁美学设计中贯彻绿色环保理念,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尽管本文已经对桥梁美学设计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如何更准确地评估桥梁美学的效果、如何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现代桥梁设计美学考虑

现代桥梁设计美学考虑

现代桥梁设计美学考虑在现代社会,桥梁不仅仅是跨越障碍、连接两地的功能性建筑,更是城市景观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

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日益提升,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考量愈发受到重视。

一座设计精美的桥梁,不仅能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还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桥梁设计美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增强桥梁的视觉吸引力,使其在众多建筑中脱颖而出。

在城市环境中,桥梁往往处于显眼的位置,如果设计缺乏美感,可能会破坏整个城市的景观风貌。

反之,一座造型优美的桥梁可以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甚至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提升城市的形象和魅力。

其次,良好的美学设计能够提高人们对桥梁的接受度和喜爱程度。

当人们面对一座美观舒适的桥梁时,会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更加愿意使用它。

这对于提高桥梁的交通功能和社会效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桥梁设计美学可以体现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巧妙地运用当地的建筑风格、材料和文化元素,桥梁能够成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那么,在现代桥梁设计中,有哪些美学因素需要考虑呢?形态与比例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桥梁的形态应该简洁流畅,线条优美。

比例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桥梁的视觉效果。

比如,梁桥的梁高与跨度之比、拱桥的拱高与跨度之比等,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计算和设计,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与和谐。

色彩与材质的选择也不容忽视。

合适的色彩可以使桥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或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桥梁的存在。

材质的质感和光泽度同样会影响桥梁的外观效果。

例如,使用钢材可以展现出现代感和力量感,而使用木材则能营造出自然温馨的氛围。

此外,桥梁的装饰与细节处理也能为其增添美感。

栏杆的造型、路灯的布置、桥身的雕刻等细节,都能够体现设计师的用心和品味,提升桥梁的整体艺术价值。

在实际的桥梁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桥梁应与周边的自然景观、建筑风格相融合,不突兀、不冲突。

桥梁美学论文

桥梁美学论文

浅谈对桥梁的认识经过一学期桥梁美学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桥梁的知识。

姜老师不仅给我们介绍了关于桥梁美学方面的知识,还介绍了桥梁的发展史﹑桥梁结构方面﹑桥梁施工方面﹑桥梁计算方面的知识甚至还给我们介绍了很多路桥公司的信息,不仅提高了我们对桥梁专业的兴趣,也解除了我们的疑惑,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对桥梁的认识。

一桥梁的发展史以及桥梁的分类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桥也是最原始的桥是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河流中的石块,岸边生长的藤萝等。

由于这种原始桥不易形成,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所以人类开始有目的地伐木为桥或者堆石﹑架石为桥。

古代桥梁在17世纪以前,一般是用木﹑石材料建造的,并按建桥材料把桥梁分为石桥和木桥。

石桥的主要形式是石拱桥。

中国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就出现石拱桥。

现在尚存的赵州桥,建于公元605~617年,净跨径为37米,首创在主拱圈上加小腹拱的空腹式(敞肩式)拱。

中国古代石拱桥拱圈和桥墩一般都比较薄,比较轻巧。

罗马时代,欧洲建造拱桥较多,如公元前200~公元200年间在罗马台伯河建造了8座石拱桥。

此外,出现了许多石拱水道桥,如现存于法国的加尔德引水桥,建于公元前1世纪,此桥分为3层,最下层为7孔,跨径为16~24米。

罗马时代拱桥多为半圆拱,跨径小于25米,桥墩很宽,约为拱跨的三分之一。

11世纪以后,尖拱技术由中东和埃及传到欧洲,欧洲开始出现尖拱桥,如法国在公元1178~1188年建成的阿维尼翁桥,为20孔跨径达34米尖拱桥。

拱桥除圆拱﹑割圆拱外,还有椭圆拱和坦拱。

公元1542~1632年法国建造的皮埃尔桥为七孔不等跨椭圆拱,最大跨径约32米。

当时椭圆拱曾盛行一时。

1567~1569在佛罗伦萨的圣特里尼塔建造了三跨的坦拱桥,其高跨比为1:7。

石梁桥是石桥的又一形式。

中国陕西省西安附近的灞桥原为石梁桥,建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

早期木桥多为梁桥,如秦代在渭水上建的渭桥,即为多跨梁式桥。

桥梁美学赏析

桥梁美学赏析

桥梁美学赏析桥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是交通运输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学的追求。

桥梁的美学赏析旨在探讨桥梁作为人类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伟大的建筑结构。

首先,桥梁作为人类技术的杰作,展示了人类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高超能力。

无论是古代的石拱桥还是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桥梁都展示了人们对于建筑材料和结构力学的深刻理解。

通过合理的力学设计和结构布局,桥梁得以稳定地横跨河流、峡谷或道路,实现人类之间的连接。

桥梁的美在于它们能够表现出坚固和稳定的特点,同时又不失优美、轻盈的姿态。

其次,桥梁也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

设计师们常常通过桥梁的造型、构造和装饰,展示出对于美学的追求和创造力。

桥梁的形式多样,有拱桥、梁桥、悬索桥等多种类型,每一种桥梁都有其独特的美感。

比如,古代的石拱桥常常采用对称的造型和精美的雕刻,展现了古人对于协调和秩序的追求;而现代的悬索桥则通过曲线和线条的流畅性,展示了现代建筑的创新和现代性。

桥梁的美学还体现在其功能与环境的融合中。

好的桥梁设计通常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相融合,使人们在欣赏桥梁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周围的美景和文化氛围。

一座桥梁所处的位置、横跨的河流或峡谷,都为它赋予了独特的景观价值。

桥梁所呈现的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使得人们不仅仅欣赏到桥梁本身的美,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景观的美好。

此外,桥梁的美学还通过材料和颜色的运用得以体现。

不同的桥梁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和颜色会赋予其独特的外观特点。

比如,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常常呈现出灰色或白色的外观,给人一种简洁、大气的感觉;而古代的石拱桥则以灰、青、红等多种颜色的石料构建,展现出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桥梁美学在于能够将建筑材料和颜色的运用与形式美、结构美相融合,使人们在欣赏桥梁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不同材料和颜色所带来的视觉愉悦。

综上所述,桥梁美学赏析旨在探讨桥梁作为人类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从桥梁的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艺术表现形式、与环境的融合以及材料和颜色的运用等方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伟大的建筑结构。

桥梁美学课程论文1

桥梁美学课程论文1

桥梁美学课程论文邕江大桥、永和大桥、清川大桥的美学评价学院东方科技学院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班级2009级1班学号200941910110姓名万子豪任课教师杨敬林2011年9月23日邕江贯穿南宁,之前,邕江两岸居民都以船只为交通工具互相来往。

现今,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各项技术水平日趋成熟,邕江上也修建起了各式各样的桥梁,比如:邕江大桥,清川大桥,永和大桥,白沙大桥,中兴大桥等等,极大的方便了邕江两岸居民的来往。

下面将对邕江大桥,清川大桥,永和大桥做美学评价。

(一)邕江大桥的美学评价南宁邕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按苏联闭口薄壁构件理论设计的主跨55米的钢筋混凝土悬臂箱桥梁,具有特别的意义。

大桥全长394.6米,两端跨径为45m的单悬臂梁,中间5孔跨度各长55m,采用23m中间挂梁的双悬臂梁。

桥全长394.6m,桥宽2×3+18(m)。

上部结构的横剖面由两组独立的三室箱梁组成,两组箱梁之间用简支板支承于箱梁的悬臂上;在墩台处设置刚接的连续横隔梁,其余的横隔梁均为简支,用以支承煤气、水管管道。

下部结构北岸为埋置式桥台,南岸为U型桥台。

桥墩采用双柱式,支承于分离式沉井基础上。

1号墩和4~6号墩为筑岛及就地预制沉井基础,2号墩、3号墩因施工水位深达11m,采用预制双层薄壁钢筋混凝土浮运沉井。

于1964年7月建成通车。

邕江大桥的设计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主持,由柳州铁路局、同济大学、自治区地质局和建工局、南宁市建设局等单位协作完成;施工又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工程局为主,柳州铁路局和上海基础工程公司参加了下部结构的部分施工工作。

由于邕江大桥处于城市交通枢纽位置,建成后一直是连接南宁市江北区与江南区最为方便、快捷的过江大桥,每天人流、车辆量巨大。

邕江大桥连接着江南大道和江北大道,是江北大道和江南大道来往的重要交通通道,给邕江两岸的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桥的两端河岸种植翠绿的树木,景色怡人,葱绿的景色给过往的司机和乘客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

桥梁设计的未来趋势科技与美学的融合

桥梁设计的未来趋势科技与美学的融合

桥梁设计的未来趋势科技与美学的融合桥梁设计正在经历一场科技与美学的融合。

未来的桥梁不仅需要坚固和安全,还要具备美学价值,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复杂的几何形状和创新设计成为可能,先进的材料科学提高了桥梁的性能和环保性。

智能桥梁通过嵌入传感器实现实时监测,确保安全与耐久性。

现代桥梁设计注重科技的应用。

例如,3D打印技术在桥梁建造中的应用使得复杂的几何形状和创新设计成为可能。

通过3D打印,工程师可以创建更加精细和复杂的桥梁结构,这不仅提高了桥梁的功能性,还赋予了它们独特的美学价值。

同时,3D打印技术还能显著减少建造时间和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除了3D打印技术,先进的材料科学也在桥梁设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未来桥梁的材料不仅需要具备高强度和耐久性,还需要具有环保和可持续的特性。

例如,高性能混凝土和纤维增强聚合物(FRP)等新材料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桥梁的结构性能,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使用这些材料,工程师们可以设计出更加轻盈、耐久且具有美观外观的桥梁。

在美学方面,桥梁设计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代桥梁不仅是交通工具的载体,还成为了城市的地标和艺术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筑师和工程师们需要紧密合作,将功能性和美学性完美结合。

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先进工具的应用,使得复杂设计的实现变得更加可行。

这些工具不仅提高了设计的精确性,还允许设计师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桥梁的视觉效果,从而优化设计方案。

智能化是未来桥梁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发展,智能桥梁的概念逐渐成为现实。

通过在桥梁结构中嵌入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工程师们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的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这不仅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还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此外,智能桥梁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优化维护和管理方案,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总的来说,未来桥梁设计的关键在于科技与美学的结合。

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工程师们可以设计出既具备高性能又具有美学价值的桥梁。

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考核试卷

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考核试卷
2.通过合理布局公共交通线路,优化道路桥梁设计,提高通行效率,以及实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缓解交通拥堵。
3.道路桥梁工程可能对城市环境产生噪音、扬尘、生态破坏等影响。减缓措施包括使用环保材料、绿化、噪音屏障等。
4.实现道路桥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需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成本控制、盈利能力)、社会效益(交通便利、安全、舒适)和环境效益(环境影响小、资源节约)。通过科学规划、精细管理和持续优化,实现三者的平衡。
D.限制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营时间
13.以下哪些是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道路桥梁工程的社会效益?()
A.促进就业
B.提高城市形象
C.方便居民出行
D.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14.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抗灾能力?()
A.提高设计标准
B.采用抗震材料
C.加强维护管理
D.减少绿化带设置
2.描述在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如何通过道路桥梁工程的有效布局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3.请分析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道路桥梁工程对城市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减缓措施。
4.论述在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如何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实现道路桥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7.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以下哪个因素对道路桥梁工程的选址有较大影响?()
A.地质条件
B.商业发展需求
C.居民出行习惯
D.城市绿化需求
18.在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以下哪个环节是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必要条件?()
A.环境影响评价
B.工程设计
C.施工组织设计
D.工程监理
19.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优化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的道路桥梁工程?()

浅谈公路桥梁美学设计

浅谈公路桥梁美学设计
建筑 型体 中有 组织 的变化和 有规 律的重 复, 常 变化 与重复 形
成有 节奏 的韵律 感 。桥梁 建筑常 用 的韵律 手法有 连续 韵律和 渐变 韵律 。韵律 法 则在 桥梁 建筑 造型 中, 使用得 当并 与结 构功 能相结 合, 对桥梁 建筑 整体形 象 的统一 能产 生 非常 显著 的作 用, 给人 们带来 一 种鲜 明 、生动 、富有 活力 的美
感。
4 4均 衡 与稳定 桥梁 建筑体 造型 上有对 称平 衡和 不对称 平衡, 静态 平衡 和动态 平衡, 都是 体现均 衡和 稳定 的。 均衡表 现 出桥梁 建筑 的稳 固和耐 用, 反映桥 梁建 筑的基 本 功 能, 而 引起 人们 的美 感 均 衡和稳 定是 桥梁建 筑必 须具 有的特 性, 从 是桥 梁 美 学设 计 的基石 。均 衡给 予外 观 以魅 力和统 一, 它促 成稳 定感 并 防止 出现混 乱 现 象 是世 界上 宏 伟建 筑 物得 到 完美 布 局 的基 础 。
科 学论 坛


浅 谈 公 路 桥 梁 美 学 设 计
哈学 平
( 青海蓝 图 公路勘 测设计 有 限责任 公司 青 海 西宁 8 00 ) 1 0 0
桥 [ 摘 要 ] 随着 现代 化 城市 、 道 路 、景观 的 发展 , 梁 的美 观越 来越 受 到人 们 的关 注 。本文 论 述 了桥梁 美 学设 计 的基 本概 念 、原 则,以及 在桥 梁 美学 设 计 中 需要 注 意 的一 些 问题 。 [ 关键 词] 桥梁 美 学 设计 中图分类 号 :T 2 ] [U 0 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9 9 4 ( 0 0 I 1 7 0 1 0 — 1 X 2 1 ) 卜0 2 — 1

桥梁合理的美学设计

桥梁合理的美学设计

浅谈桥梁合理的美学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桥梁已经不仅仅作为交通运输构筑物的身份出现在建筑行业了,人们对桥梁的要求除了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要求其具有欣赏的功能,这样就必然的涉及到桥梁美学。

本文首先阐述了桥梁的美学设计及相关理论,讲述了桥梁美学的基本属性、内涵和实现的途径;进而分析了桥梁美学的组成三要素及相关表现手法;最后现代桥梁的美学属性及其设计原则进行阐述,最后对美学设计和经济性的关系进行了适当的论述,并将恰当的工程实例作为实际范例进行论述。

关键词:桥梁设计;合理;美学设计;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后,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于美有了不同的发现和需要,在对美的追求过程中,也在逐渐改变和提高其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相应的审美理论也进行了更快的更新,使其理论体系也变得更为成熟了。

桥梁建筑对于人们而言其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作为交通运输上的构筑物,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种空间艺术结构物或者说是凝固的艺术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现代化生活之中。

1、桥梁的美学设计及相关理论1.1桥梁基础美学理论在桥梁美学设计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设计工程师都有不同的理论依据,虽然有所不同,但出发点却基本相同,其目的都是将桥梁设计技术与美学观点相结合。

桥梁美学大师唐寰澄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表示三个统一性是桥梁美的最高表现形式,包括:(1)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或感觉和意识的统一;(2)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或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即“天人合一”的思想;(3)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即造型和功能的一致。

唐老的基本观点就是:多样性而保持统一,建筑与人类和谐,结构的合理形式的对称和韵律美化。

1.2 桥梁美学的组成三要素桥梁美学,从学术的基本属性而言美学形式与相关专业的建筑物、构筑物等相比,有其高度的共性,但是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其美学特点与桥梁基本技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可以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则能达到工程结构理论与精神审视的高度一致。

桥梁工程和桥梁美学

桥梁工程和桥梁美学

桥梁工程和桥梁美学桥梁工程的发展概况早在公元前1世纪,Marcus Vitrucios Pollio 的著作中就有关于建筑材料和结构类型的记载和评述。

后来古希腊人创立了静力学的基本原理,Leonardo da Vinci 、Cardeno和Galileo 等人在工作和应用中也证实了这些原理的正确性。

而在15世纪至16世纪期间,工程师们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文字记载,只是单凭经验和传统来建造桥梁和渡槽。

到了17世纪末,随着Leibnitz、Newton 和Bernoulli的数学理论的创立,桥梁建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Lahire (1695)和belidor(1729)出版的关于结构理论分析的著作为材料力学领域奠定了基础。

Kuzmanovic (1977)指出,石材和木材是桥梁建筑最早采用的材料。

在从木材到钢材的转变过程中,铁作为一种过渡材料被用于桥梁建筑中。

根据近期的记载。

早在1840年,法国就在Grisoles 建造了一座跨度为39英尺(12米)的横跨Garoyne 运河的混凝土桥梁,但钢筋混凝土桥直到本世纪初才出现,而预应力混凝土到1927年才开始使用。

早在中世纪,罗马和欧洲的其他一些城市开始建造集上下部结构于一体的半圆弧石拱桥,而文艺复兴时期则是坦拱逐渐占主导地位。

这种观念在18世纪末有了明显的改进,并发现其在结构上能适应后来的铁路荷载。

在材料的分析和使用上,石拱桥至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在17世纪70年代初期(Lahire,1965)引进了压力线的概念,使得拱桥的理论分析得到了改进。

通过模型试验,有关拱结构的主要失效形式的理论得到了证实(Frezier ,1739)。

对于无铰拱,Culmann (1851 ) 引进了弹性中心的方法,显示了可用三个协调方程求解三个多余参数。

当palladio建造了一座跨度为10英尺的三角形木制框架桥后,16世纪开始,木桁架在桥梁中得到应用。

这些设计同样遵循桥梁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方便(实用性)、美观和耐久性(强度)。

桥梁美学目的和作用ppt课件

桥梁美学目的和作用ppt课件
22
法国瓦伦悌桥:是中世纪带桥头堡桥梁中比较杰出的一座
23
2. 西方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摆脱了中世纪的落后、消沉与制
约,思想得到解放,这不仅体现在建筑造型艺术方面有突 出成就,而且科学技术开始萌芽。当时百家争鸣、大师辈 出,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都既是画家、艺术家,又是 科学家、工程师,人们在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崇尚古典 主义建筑艺术,追求形式美,注重比例和谐、外观宏伟与 细部雕饰,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玛 利亚大教堂、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等都是该时代不朽的杰作 。
通过学习《桥梁美学》,使大家懂得桥梁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认识桥梁美学知识。了解桥梁建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的密
3
切关联性,了解建筑美与物理力学和结构工程之间的密不可 分的关系,通过学习能够从宏观直觉认识的桥梁建筑美感进 一步认识桥梁建筑的微观观察的工程艺术的美感。
通过学习《桥梁美学》,使现代大学生认识工程结构美和形 态美是以力学条件为基础的。通过学习让学生领会不同学科 知识的关联性和可应用性,为今后在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中 做到能将多个相关学科进行交叉应用和创新打下一定的基础 。
事实上,古代建筑包括桥梁建筑在内,并没有技 术与艺术之分。“技术”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含技艺 、技巧之意,各国文学中的艺术一词,如拉丁文、英
11
文、法文、德文等,都包含了技艺的意思。在中国 古代则被称为“匠”,因而当时的桥梁建造者容技 术与艺术于一身,既是设计者也是造桥者,既是工 程师又是艺术家,无形中就是一种完美的结合。
27
罗马十二使徒桥:罗马的十二使徒桥等桥上都建有几座到 几十座巴洛克风格的雕像
28
威尼斯利雅托桥:桥上用大理石建店铺、拱廊、台阶和栏 杆而著称,所有线条都柔和悦目,细腻考究。

桥梁美学教学大纲

桥梁美学教学大纲

桥梁美学教学大纲桥梁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桥梁美学是一门研究桥梁建筑美学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设计思维和实践技能,使其能够设计出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桥梁。

二、课程目标1、掌握桥梁美学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概念。

2、了解桥梁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掌握桥梁设计中的结构、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4、了解桥梁与环境、文化和历史的相互关系。

5、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设计思维和实践技能。

三、课程内容1、桥梁美学基本原理1、桥梁美学的定义和理论发展2、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桥梁的形式和类型2、桥梁结构设计1、桥梁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桥梁的形式和类型对其结构的影响3、桥梁与环境的关系1、桥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桥梁与人文环境的关系3、桥梁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4、桥梁文化与历史1、世界著名桥梁的文化和历史背景2、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5、桥梁美学实践1、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桥梁设计实践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思维四、课程教学方法1、讲授桥梁美学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原则。

2、结合实例,分析不同类型桥梁的设计特点和结构形式。

3、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了解桥梁与环境的关系。

4、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加深学生对桥梁美学的理解。

5、进行课程设计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五、课程评估1、平时作业:占总评分的50%。

2、期末考试:占总评分的50%。

3、课程设计:占总评分的20%。

4、出勤率:占总评分的10%。

六、课程安排1、总课时:36学时。

2、授课时间:每周3学时,共12周。

3、实践学时:每周2学时,共10周。

4、期末考试:2学时。

七、教材与参考书1、《桥梁设计原理》2、《桥梁建筑美学》3、《桥梁结构与设计》4、《世界著名桥梁鉴赏》5、《中国古代桥梁》八、教学资源1、教学PPT2、教学视频3、实例图纸和照片4、相关参考书和文献5、实地考察的机会九、教师要求1、具有建筑学或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硕士或以上学历。

浅析桥梁美学

浅析桥梁美学

47
有人评价“Sal gi nat obe l 桥成为精品的构思纯粹是从工程的角度 出发的,相应地带来了辕低的造价和较高的艺术价值。这座桥与环境协 调得相当好。它的续形和拱体体系的建造十分自然地利用了当地复杂的 地形,这使得其本身在技术上与视觉上都做到了浑然—体。梁和共具有 相似的截面特性;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整体性非常好,所有的结构组
一、形式美 桥梁各构件相互之间取得充分协调,才能创造出桥梁的形式美这 种协调主要借助于比例、匀称、平衡、韵律、重复、交替,层次等手法 来完成。桥梁因其水平力一向的尺度显著伸长。因而易产生比例失调, 采用垂直线和倾斜线可以缓和纵、横方向的T' - g衡,有效地防止这种失 调的出现,例如拱桥的吊杆、吊桥的主塔和吊索、桁架斜杆、斜拉索的 斜线和主塔的垂直线等等对于视觉平衡都是极有利的。此外,桥梁的外 形随着观看方向的不同会呈现不同的形态,例如从斜向看,斜拉桥的竖 琴式拉索显得格外美观。通常在进行美观设计时,不但要考虑从桥外横 桥轴 力一 向的 构型 ,也 不可 忽视过 桥时 沿桥 轴方 向的 形态 。 二、功能美 功能美是遵循力学理论,在取得平衡并有紧张感的结构中求得内 在美,在外观t 体现_种力动感。例如拱桥的动势表现在拱的优美弧线 上,清新悦目,井且有一种典雅的气质,其中抛物线拱最富有力动感, 圆弧拱则显得宁静,斜拉桥的力动美主要由加劲梁、主塔和主索来体 现,这种桥型水平方向特别长,而主塔和主索起了协调作用,使之遵守 美学 的比例 法则 ,保持 纵、横 方向 的和谐 。 三、功能和形式的统一 桥梁最基木的使用功能是通车、行人、通航行洪。在进行桥梁美学 设计时首先注意的是不能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形式符合功 能, 功能与 形=- - - t 的和 谐统一 。梁、 拱、悬 三大基 本体系 均有其 内在的 优 势,相互结合可以形成许多不同的桥型。为获得较好的外观,在桥梁设 计中应注意尺寸的比例,如黄金分割比法,从局部调整结构的各部位的 比例 来达到 结构整体 上的美 学效应 。 之外,色彩与装饰也是—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的视 觉 感官 。 于是配色时首先应根据环境及桥梁本身的形象、功能确定主色调, 然后搭配其它颜色,既要注意整体上的平衡,又要突出重点,协调相同 色、 相似色及 补色的统 一,舍去 多余的色 。美国 金门大桥 (Gol den Ga t e Br i dge ) 的基准色采用了与其雄伟气魄相一致的红色,与金门大 桥的背景色彩一湛蓝的大空、海洋相得益彰,显得分外瑰丽。另外,装

桥梁与美学论文

桥梁与美学论文

桥梁与美学论文题目:桥梁美学的鉴赏学生姓名:张宝鹏学号:20211592院系名称: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道桥10-1班指导教师:丁剑霆职称:教授二○一三年五月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但其实建筑比诗更华美、更厚重、更感人至深。

建筑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还渗透着由历史沉淀而来的的人文情怀,桥梁亦是如此。

桥梁美学昔称桥梁建筑艺术,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桥梁作为公共建筑,其自身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环境,既是人类珍贵的物质财富,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

1 概论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的普遍原理、结合桥梁的特殊性质,得出桥梁建筑在设计时应遵循的和在评价中应依据的理论和法那么的科学。

桥梁美学所研究的内容范围与桥梁建筑艺术有相互重叠之处,如同美学和艺术两者的关系一样。

桥梁建筑艺术是桥梁美学的表现。

2 艺术特性与根本要素桥梁美学作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

首先它是工程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另外桥梁建筑是构造外露的空间实体。

外露构件既是景观重点,也是美学处理上的难点。

桥梁作为水平方向单维突出的构造物,应注意协调长宽高比例,改善视觉印象。

桥梁建筑美的根本要素包括以下几点:统一和谐:包括构造体系、形态统一和体量上的协调均衡稳定:包括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

对称均衡符合人的生理要求与心理习惯,但极易造成浪费和呆滞。

非对称构造动态感强,但需在力学和视觉上保持均衡,否那么会引起混乱和不安定感。

比例协调:包括总体或局部的规模、尺寸协调,应以其固有的构造关系和力学原理为前提。

韵律优美:主要通过连续、渐变、起伏、交织等表现手法,来获得韵味和情趣。

连续流畅:对桥梁正视时,水平方向呈直线或曲线延伸,从桥的一端连续流畅地到达彼端。

另外,还需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重视历史的连续性和文脉的完整性。

3 桥梁构造的美学设计梁式桥:其特点是水平方向单维突出,具有很强的沿水平方向左右伸展的力动感与穿越感。

主梁要求纤细轻巧、连续流畅,主梁顶面尽量与底面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与桥梁工程美学》读书笔记
桥梁作为一个为全社会服务的公益性建筑,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繁荣以及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从远古先人简单构筑以达通途的木桥、石桥,发展到现在纵横海面的跨海大桥,在每一个篇章里都有着人们持续的努力与创新。

而在我读了《桥梁建筑美学》后,更是让我对于各式各样的桥梁充满了深深的欣赏。

先姑且让我们看看诗人笔下那些美丽的桥吧。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是游子的思想桥;“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是朋友离别时的悲桥。

各式各样的笔下茅以升老人曾说“桥梁是一种自古有之最普遍而又最特殊的建筑”,而这本书便是以这句话为贯穿全文的主线:桥梁是建筑,是最普通的建筑,是最特殊的建筑。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水从碧玉环中去人在苍龙背上行”的赵州桥,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我深切感到了桥的历史以及其所独有的美感。

那么朴实,却风风雨雨的走过1400年之后已然雄劲,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三大杰作之一,名垂千史
这本书从美学开始说起,接着将桥的文化,造型,结构体系,方案构思等不紧不慢一件接着一件的娓娓道来,毫不拖沓,让人读来十分宽慰,也赋予了我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去理解,去体会桥。

就例如书中所提到的英国伦敦千禧桥,该桥以最轻盈的体态、最简洁的方式跨越如此大的空间,令人惊叹,桥栏的挡风玻璃让人们可以尽情欣赏着美景。

也如我国的著名的卢沟桥,其桥梁两侧柱上刻有表情各异、生动逼真的485尊石狮,桥的两端更有石龟驮石碑、华表、御碑亭等建筑,是一座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文化内涵和建筑艺术的桥梁,就如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所说“没有一座中国桥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特殊的美”。

当然,桥梁建筑美不是过分的雕琢或增加一些附加装饰就能实现,桥梁的生动形象在于其结构的科学规律与美学的形式法则的完美融合。

就如书中所列举的一样,也必须将功能、技术、经济、美观融为一体。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网、铁路网的建设,桥梁大跨度进程以及城市立交桥等的飞速发展,桥梁建筑事业的发展会更加突飞猛进,将发挥出它更多,更普遍,更特殊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