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增养殖学PPT(王武版)==资料
鱼类增养殖学 王武电子书下载
鱼类增养殖学简介鱼类增养殖学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对各类鱼类进行养殖、增长和繁殖的学科。
鱼类是重要的食品和经济资源,其养殖对于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对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鱼类养殖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研究。
鱼类养殖技术鱼类养殖技术是指在人工环境下对鱼类进行有效管理和养殖的技术方法。
养殖过程中,包括饲养管理、水质控制、鱼类繁殖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鱼类养殖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供给,保证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饲养管理包括饲料配制、喂养量和频率控制等方面。
合理的饲养管理要根据不同的鱼类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并结合水质和环境因素进行全面考虑。
水质控制水质控制是鱼类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和发育。
适宜的水质条件可以促进鱼类的摄食和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减少疾病的发生。
水质控制包括水质监测、水体循环和过滤等方面。
鱼类繁殖鱼类繁殖是鱼类增养殖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繁殖技术,可以实现鱼类的快速繁殖和群体增长。
常用的鱼类繁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人工孵化和育苗等。
从选育种鱼、控制种鱼生理状态、控制繁殖环境等方面进行管理,可以提高繁殖效率和品质。
疾病预防疾病预防是鱼类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鱼类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包括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
通过疫苗接种、疫病监测和良好的养殖环境,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保障鱼类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鱼类增养殖的意义鱼类增养殖对于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食物需求随着人口的增加,对食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鱼类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其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通过大规模的鱼类增养殖,可以生产大量的食用鱼类,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经济发展鱼类养殖业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鱼类养殖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和农民收入增加。
鱼类增养殖学——第一章 淡水养殖基础知识
的氧量要比下层高得多,一般日出后上下水层的氧差即逐
渐增大,至下午氧差最大,日落后逐渐减小,清晨的氧差
最小。
③水平变化(主要是受风力的影响):白天下风处的
溶氧都比上风处高,上下层均是如此。但清晨溶氧的水平
变化恰恰与中午相反,是上风处溶氧高于下风处。所以清
晨池鱼开始浮头时,一般总精选是可编辑趋ppt向于上风面。
( 中 矿 化 度 ) 200~500mg/L ; 三 级 ( 较 高 矿 化 度 )
精选可编辑ppt
20
2.碳酸盐类、碱度、硬度和钙、镁
淡水中溶解最多的盐类是碳酸盐类(包括主要是碳酸
氢盐和碳酸盐,水中主要是碳酸氢盐)。
碱度是指水中碳酸氢根等弱酸离子的含量;水的硬度
则是代表钙盐与镁盐的量。
淡水盐类的主要组成是钙和镁(主要是钙,一部分是
精选可编辑ppt
13
(4)溶氧状况的改良 应从增加池塘溶氧
和降低池塘有机物耗氧两个方面进行。
在增加池塘溶氧方面:
①保持池面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
②适当扩大池塘面积。
③池水不宜过深,防止下层缺氧。
④及时向池中加注新水。
⑤巧施无机肥料,促进浮游植物生长。
⑥合理利用增氧机增氧。
精选可编辑ppt
14
在降低池塘有机物耗氧方面: ①根据季节、天气合理投饵、施肥。 ②根据鱼类生长,及时轮捕,降低池塘载鱼量. ③采用水质改良机或吸泥泵,降低氧债。 ④每年及时清塘,挖出过多底泥。 ⑤施用有机肥料需经发酵后在晴天施用。
化的幅度要比气温变化小得多。一天中的平均温
度,水温高于气温,而白天平均水温一般低于平均
气温,晚上则高于气温。从昼夜变化看,一般是下
午2~3点时水温最高,早上日出前后的水温最低。
《鱼类增养殖技术》项目一任务二教学课件.ppt
《鱼类增养殖技术》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 【案例分析】
• 【思考与练习】 • 1.鱼苗的发育分哪几个阶段? • 2.鱼苗的生物学特点有几些?
《鱼类增养殖技术》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鱼类增养殖技术》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Thank You!
2.鱼苗期
• 第三阶段(图2-11-3):体长6.5~ 7 mm,卵黄囊完全吸收,鳍褶中无鳍条,初齿
脱离,仍然栖息在离岸边0.5 m的杂草中,以微小水蚤、无节幼体和轮虫等为饵料,为 外源营养期。
•
第四阶段(图2-11-4):体长7~9 mm,脊索末端略向上弯曲,且在其下方出现骨质
鳍条,领骨上出现为数不多的角质齿,仍栖息在沿岸的水草中,尚不集群,其饵料组 成同第三阶段。
《鱼类增养殖技术》精品课程资育的时间 • 浮性卵和漂流性卵的胚胎期较短(20 h~40 h)
• 粘性卵的胚胎期较长(60 h~100 h)
• 沉性卵的胚胎期最长(数十天)
《鱼类增养殖技术》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鲤科鱼类草鱼为例
第一阶段:卵裂和囊胚期 第二阶段:原肠期 第三阶段:神经胚期 第四阶段:器官形成期
•
第七阶段(图2-11-7):体长13.5~ 15 mm,所有鳍都出现骨质鳍条,肠管形成第
二肠袢,角质齿停止发育,基部并开始合并,摄食周丛生物为主,也时常到池底摄食 底栖生物。
《鱼类增养殖技术》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3.幼鱼期 • 第八阶段(图2-11-8):体长15~19 mm ,开始出现鳞片, 鳍褶全部消失,口角出现第一对触须始基,角质齿脱落, 幼鱼转入底栖生活,以摄食摇蚊幼虫、介形目为主,此时 已很难捕净。
《鱼类增养殖技术》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项目三主要淡水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 任务二鱼类的胚胎和仔鱼发育特点的观察与认识
鱼类增养殖学——鱼类疾病ppt课件
鱼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 、 病原、鱼体、池塘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鱼类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水生动
物,鱼类的摄食、呼吸、排泄、生
长等一切生命活动均在水中进行, 因此水环境对鱼类生存和生长的影
响超过任何陆生动物。
二 、鱼病发生的环境因素
(一)理化因素 1.物理因素 主要为温度和透明度。
二、提高鱼体的抗病力
一要根据池塘条件和技术水平,制定合理
的放养密度;
二要根据天气、水质和鱼的生长活动情况,
定时定量投喂,保证鱼吃饱吃好;
三要选择配方科学、营养均衡的优质全价颗
粒饲料投喂,避免鱼体发生营养性疾病;
四要加强日常管理及细心操作,要勤巡塘;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池塘日记;
(三) 了解饲养管理情况
对投饵、施肥、放养密度、放养品 种和规格、各种生产操作记录以及历
年发病情况等都应作详细了解。
另外,对当地气候变化情况,各地敌 害的发生情况也应一并进行了解。
二、病鱼的检查 (一)鱼体的肉眼检查 一些较大的寄生虫和真菌如蠕虫、甲壳动 物、软体动物幼虫、体型较大的原生动物、 水霉等,用肉眼即可识别出来。
鱼病的防治方法
一、加强精养池塘的水质管理
第一、清除池塘底过多的淤泥。
第二、定期泼洒生石灰(pH值偏低时)。
第三、高温季节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减少 底层氧债,改善池水溶氧状况. 第四、水质过肥时用硫酸铜等药物适当杀死 部分藻类,加注新水。 第五、在高握季节、高产池塘,定期施入底 质改良剂,改善水质。 第六、利用光合作用改良水质。
(二) 了解水质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情况
很多致病菌和病毒在平均水温25℃左右时, 毒力显著增高,水温降到20℃以下时,则毒力减 弱。斜管虫适宜在水温12-18℃时大量繁殖。小 瓜虫生长和繁殖的水温,一般在15—25℃,当水 温低于10℃以下或高于26℃时,则停止发育。 当水源被污染时,因污水种类和性质不同而 出现不同的颜色,如红、黑、灰白色等,透明度 也会随之大大降低。 水中的溶解氧、硫化氢、pH值、氯化物、硫 化物等与鱼病流行的关系极为密切。 了解周围的环境中是否存在污染源或流行病 的传播源,鱼池周围的环境卫生等。
鱼类增养殖学——第一章 淡水养殖基础知识 ppt课件
鲢、鳙、草、青、鲤等生长的适温范围在20~ 32℃左右,15℃以下则食欲下降,生长变慢。
我国广大地区的鱼类池增养殖塘学——水知第识一温章 淡水状养殖况基础 适合温水性鱼类
水温影响鱼类的性腺发育和决定产卵开始的时期。成 熟亲鱼产卵开始的时期主要决定于水温高低,一般都在 18℃才开始产卵。
③水平变化(主要是受风力的影响):白天下风处的
溶氧都比上风处高,上下层均是如此。但清晨溶氧的水平 变化恰恰与中午相反,是上风处溶氧高于下风处。所以清
鱼类增养殖学——第一章 淡水养殖基础
晨池鱼开始浮头时,一般总是知识趋向于上风面。
④季节变化:池水溶氧的高量多出现在夏季
和 秋季,低量一般也出现于夏、秋季。上层氧往往超 过饱和度,而下层溶氧则很低,夜间(特别是黎明 前)池塘含氧常常很低,容易产生缺氧浮头的现 象。
(三)池水的运动 造成池水运动的原因主要是风和水的密度差。水的注 入和流出也可以产生池水的流动。 池水运动虽然较为微弱,但对促进水中氧的溶解和传 递,改善水质状况有一定的作用。 因密度差而产生的池水对流是池水运动的一种重要
形式。水的热阻力(即温度较低、比重较大的下层水被温 度较高、比重较小的上层水所替换的阻力)是很大的。
(2)氧盈与氧债
知识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受下列条件制约:
(1)与水温成反比。 (2)与该气体的分压成正比。 (3)与水中的溶质浓度成反比。
气体的溶解速度受制于:
(1)与温度成正比。 (2)与该气体在水中的饱和度成反比。 (3)与气——水面界的接触程度成正比。
气体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依赖于:
(1)水分子的扩散作用。 (2)密度流的强弱。 (3)搅拌作用。 鱼类增养殖学——第一章 淡水养殖基础
鱼类增养殖学整理资料
一、考试说明1、参考教材《鱼类增养殖学》王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题型及分数比例1、题型比例名词解释占40%问题占60%2、内容比例专业述语和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占40%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20% (注:具体的养殖工艺不列入考试范围);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40%、考试内容1、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1、鱼类养殖已经成为我国水产品增长的主要途径2、所选鱼类具有生长快、肉味美、食物链短、适应性强、饲料容易解决、鱼种容易获得的特点3、充分利用当地天然饵料资源和有机肥料4、通常采用立体混养的方式5、科学的养殖管理&综合养鱼:养殖业、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环保、营销等结合一体①鱼类弄殖业已成为我回水产品増长的主姿逮科②选用生长快、肉昧僅物fit短、适恢性强.饲料容易薛决.苗种容易張得的鱼类作和我③国的主要养殖鱼类④充分利用晋地天然灣料瓷淤刑某些百机肥料以及农副产品加TJG的废弃物,件为养殖鱼閃⑤饲料刑肥料.⑥立休混养⑦科学的养殖水廣管理⑧编合养鱼2、何谓综合养鱼?以池塘养鱼为主,兼营作物栽培、畜禽饲养和农畜产品加工的一种生产方式。
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在生产上凯养鱼为上,渔、农、牧三业配冬衽经营上”歆、T.渔三业耽背,戚为以枫为主、綿合经营的副備品供阿華地’展我国城市人民鶯菜镜于抹T程的車普组成部门■=3、何谓用生态养殖?生态养殖就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生态养殖的畜禽产品因其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生态兼殖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阿的共生宜补原理,利用n然界物质黯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刑区域内.迎过相网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呼共同生怅,实现保祈生态平衡、Il 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St方式=■生态养暄就是利用无旳樂的朮域如涮泊、水市、江河及天然供斜.或書运用土东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朋和生态环境.按掘特定的养殖模式进廿增螫.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衲药.LI 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緑色食品利有机金品.第一篇、总论(基础篇)(一)养殖鱼类生物学1、试述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鱼类增养殖课件 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鲂类有团头鲂、三角鲂、广东鲂和长体鲂等
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隶属鲤 科、鳊亚科、鳊属。全国各地自然水域均有分 布。
泥鳅(Mi sgurnus anguill ica udatus),隶属 鳅科、泥鳅属。分布甚广,除西部高原区外,我星 自南到北各水系都有分布。
(九)鱼类的生殖洄游: 1.由外海向浅海、近岸的洄游 2.溯河生殖洄游:
(1)过河口性鱼类的溯河生殖洄游 (2)淡水鱼类的溯河生殖洄游 3.降海生殖洄游:
(1)过河口性鱼类的降海生殖洄游 (2)由江河游向河口、近海的降海洄游
六、鲤形目的主要养殖鱼类
罗非鱼是指丽鱼科、罗非鱼属(Tila pia)和口孵 属(Oreochromis)以及刷齿属(Sa—roth erodn) 的鱼类,3属鱼类有100种以上。
五、光照
1.光对鱼类的视觉器官 2.光对鱼类摄食的影响 3.光对鱼类胚胎发育的影响 4.光对鱼类繁殖的影响 5.肥度是什么
二、鱼类的栖息习性
1.中上层鱼类:
2.中下层鱼类
3.底层鱼类
三、鱼类的食性
1.鱼类食性的变化: ①.鱼类食性在不同发育阶段(或年龄)产生变化 ②.食性的季节变化 ③.栖息场所不同引起的食性变化 2.鱼类的摄食方式 ①.滤食性鱼类依靠鳃耙过滤进入鳃腔的水流滤取水中的食物, 大多数以浮游生物为食。 ②.草食性鱼类用咽喉齿切断水革或陆生植物 ③.捕食鱼虾的凶猛鱼类,多采取直接追捕吞食的方式
(二)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 ①.饵料 ②.温度 ③.光照 ④.化学因子 ⑤.水体的大小
五、鱼类繁殖习性
(一)鱼类的性别差异: 鱼类一般都足雌雄异体(gonochorism),在鲱、鳕、黄鲷、狭鳕等少数 鱼类中发现有雌雄同体(he rma phro diti sm)现象,甚至还有自体受精 能力。黄鳝、剑尾鱼、石斑鱼、某些鲷类等少数种类尚有性逆转现象, 即性腺的发育从胚胎期一直到性成熟期表现为雌性(雄性),经第一次繁殖 后,性腺内部发生了改变,逐渐转变成雄性(雌性)鱼。 (二)鱼类的生殖方式: 1.卵生 2.卵胎生 3.胎生
鱼类增养殖学——第一章 淡水养殖基础知识 ppt课件
质分 解而产生。
消耗:主要是被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游离的
和结合的二氧化碳组成了水中二氧化碳的总量。碱度和硬 度高的水,水中碳酸盐类的量多,贮存二氧化碳的总量也 多,补充水中游离二氧化碳的能力大。
池水中二氧化碳的变动随水生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质 的分解情况而转移,表现有昼夜、垂直、水平、季节等变 化(其变化情况一般是与氧的变化规律相反)。
氮化合物的组成 包括无机氮(溶解的氮气、
铵态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其中铵态氮、亚硝态
氮和硝态氮称为有效氮)和有机氮。
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当总铵超过0.5mg/L,
亚硝态氮超过0.1mg/L,表示水中受大量有机物污
染。一般海洋、湖泊、水库等水域,当总氮超过
0.2mg/L,总磷超过0.02mg/L,表明该水体已富营
(三)池水的运动 造成池水运动的原因主要是风和水的密度差。水的注 入和流出也可以产生池水的流动。 池水运动虽然较为微弱,但对促进水中氧的溶解和传 递,改善水质状况有一定的作用。 因密度差而产生的池水对流是池水运动的一种重要
形式。水的热阻力(即温度较低、比重较大的下层水被温 度较高、比重较小的上层水所替换的阻力)是很大的。
知识
1.溶解氧(DO)
来源:主要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占
80%
以上)。一部分从空气中溶解而入(但溶入量一般不
大),或加水带入。
消耗:主要是水中动植物的呼吸和有机物的分
解
等作用(即“水呼吸”),占70%以上;鱼类的呼吸
作用也消耗一定数量的氧(约占16%);由空气中扩
鱼类增养殖学——第一章 淡水养殖基础 知识
总碱度大于1.5时生产力高,直到3.5,生产力随总碱 度的增大而相应提高。过高的碱度对鱼类有毒。
鱼类增养殖学
1.海洋渔业资、南海是西太平洋的陆 缘海,四大海域总面积473万km2,其中浅海滩涂水深 在15m以内的面积为1200万hm2,潮间带面积200万 hm2。大陆海岸线1.8万km,加上6500多个岛屿岸线 1.4万km,共3.2万多km。渔业水域和生物资源丰富, 可供捕捞生产的渔场面积为81.8万平方海里。 我国海洋生物有3000多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有150多 种,重要的有:鱼类—带鱼、鲱、鲅、鳗、大黄鱼、 小黄鱼、鲆、鲽、鲳、鲷、鳕、马面鲀、沙丁鱼、 河鲀、鲨鱼等;软体动物—乌贼、鱿鱼、章鱼、鲍 鱼、扇贝等;虾蟹类—对虾、毛虾、龙虾、梭子蟹、 锯缘青蟹等;棘皮动物—刺参、梅花参、海胆等; 腔肠动物—海蜇;藻类—海带、紫菜等。
6/29
制作:程汉良
2.内陆渔业资源
全国内陆水域总面积约1838万hm2。其中:江河面积 765万hm2,湖泊714万hm2,水库211万hm2,池塘148 万hm2。另外,全国还有水稻田2000万hm2。 我国自然分布的淡水鱼类有709个种和58个亚种。另外, 还有海淡水洄游性鱼类64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 有50多种: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鲂鳊、鲴、 鳡、鲶、鳜、鳢、长吻鮠、鲥、凤鲚、刀鲚、河鲀、 鳗鲡、中华鲟、大马哈鱼、滩头鱼、鲟、银鱼、梭鱼、 鲻、鲈、池沼公鱼、红点鲑、雅罗鱼、红鳍鲌、狗鱼、 哲罗鱼、细鳞鲑、长颌白鲑等。此外,还有中华绒螯 蟹、鳖以及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中的莲、藕、菱等均 可进行养殖。
自1989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到2002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已达到4565.18 万吨,其中海水养殖1212.84万吨(贝类), 内陆养殖1694.05万吨,海洋捕捞1433.49 万吨,内陆捕捞224.79万吨,远洋渔业产量 109.64万吨,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36.05 公斤,比世界人均水平约高4公斤。水产养 殖面积6814.64千公顷,按现行价格计算的 全社会渔业总产值为3109.93亿元
《鱼类养殖学》课件
细菌性疾病:如烂鳃病、肠炎病等,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改善水质来防 治
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出血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等,可通过疫苗 免疫和改善水质来防治
寄生虫性疾病:如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等,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改善水 质来防治
非生物性疾病:如缺氧、氨中毒等,可通过改善水质和增加氧气供 应来防治
药物选择:选择安 全、高效、低残留 的药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社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保护 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案例分析:某地鱼类养殖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平衡发展的成功 案例
市场需求: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对鱼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技术进步:养殖技术不断进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环保要求:环保法规的加强,推动绿色养殖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养殖业 竞争力
水质指标:pH值、溶解 氧、氨氮、亚硝酸盐等
水质调节:定期换水、添 加化学物质、使用生物过 滤等
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水质 指标,确保水质稳定
水质污染:防止水质污染, 及时处理污染源
水质优化:根据鱼类生长 需求,优化水质条件
水质维护:定期清理水箱, 保持水质清洁
养殖池:大小、深度、形状、材质等
照明设备:种类、原理、使用方法等
淡水养殖:包括 鲤鱼、鲫鱼、草 鱼等,生长速度 快,肉质鲜美
海水养殖:包括 大黄鱼、带鱼、 鲳鱼等,生长周 期长,肉质鲜美
特种养殖:包括 鳗鱼、甲鱼、鲟 鱼等,生长周期 长,肉质鲜美, 营养价值高
观赏鱼养殖:包 括金鱼、锦鲤、 热带鱼等,观赏 性强,市场需求 大
地理位置: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区 场地布局:合理规划养殖池、饲料仓库、办公区等设施 养殖池设计:根据养殖品种、规模和养殖方式选择合适的养殖池类型和尺寸 水质管理:确保水质符合养殖要求,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调节
鱼类增养殖课件 第二章_养殖水域污染与控制
3.3 富营养化的评价
等级
极贫营养 贫营养 中营养 富营养 极富营养
总磷(μg/L)
<1 4 23 110 >660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 (蔡煜东等,1995)
耗氧量(mg/L)
透明度(m)
<0.09 0.36 1.8 7.1 >27.1
> 12 2.4 0.55 <0.17
总氮( mg/L)
<0.02 0.06 0.31 1.2 >4.6
第二章 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与控制
目录
第一节养殖水域污染的特点 第二节养殖水域生态环境调控
第一节 养殖水域污染
一、水体污染特点 二、水体富营养化 三、赤潮
1.1 河流污染特点
(1)污染程度随径流变化 河流的径污比(径流 量与排入河流中污水量的比值)的大小决定 了河流的污染程度。
(2)污染影响范围广 随着河水的流动,污染物 质随之扩散,上游受污染很快就影响到下游。
2.2 富营养化的指标
• 富营养化的指标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三类: • 1.物理指标 主要有透明度以及与之有关的营养状态指数。 • (1)透明度 富营养化是与藻类大量增殖引起水体透明度变化直接相
关的。 • 水体中的光随水深以指数函数方式递减:Ih=I0exp(-ah) • 式中,I0、Ih是指的照度;a是吸光系数。 • 藻类数量和透明度的关系:Ix=I00 exp[一(KW+Kb)z] • 式中,IX是和透明度(m)相对应的水深照度;I0为水表面照度;IX是
水循环系统
1 养殖用水的物理处理
• 1.1 栅栏 • 通常用在养鱼水源进水口,目的是防止水中个体较大的鱼、
虾类、漂浮物和悬浮物进入养殖弯体。否则'容易使水泵、 管道堵塞或将敌害生物带人养鱼水体。栅栏通常是由竹箔、 网片组成,也有的由金属结构的网格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草鱼的食性
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自然状态下,稚鱼以浮 游动物为食;幼鱼喜食芜萍、小浮萍、紫背浮萍,轮叶 黑藻等;成鱼喜食苦草、眼子菜、菹草等。
在人工投喂的条件下,草鱼除摄食水生植物外,它们 喜食禾本科、豆科等陆生植物;也喜食人工饵料,如饼、 糠、麸类。在饥饿的情况下,它能吞入小鱼。
草鱼的摄食器官主要是它具有发达的咽喉齿,呈锯齿 状,左右咽齿交错相间排列。草类在咽喉齿与角质垫之 间被切割和压磨,成草屑后,进入消化道。
草鱼虽喜食草类,但它与其它草食性动物不同, 1、没有一套食草动物专用的消化系统。 2、草鱼无胃、肠道也不很长。 3、在消化系统中至今还未发现消化纤维素的酶。 4、草鱼粪便内含有大量未被消化的植物碎片。
状遗传给后代;
(4)必须有一定的数量群体。
品种包括:
自然品种——原始品种,地方品种,是育种的 原始材料。如龙池鲫鱼、东北银鲫、淇河鲫、江西 红鲤、黄河鲤、镜鲤、团头鲂等。
人工品种——通过人工有意识的人工选育或杂 交、筛先而成。如建鲤、荷沅鲤、湘云鲤、颍鲤、 异育银鲫、浦江一号(团头鲂)等。
我国水产养殖品种少得可怜,与水产养殖大国 的地位很不相称。
5、食 性——广,饲料容易解决(如草鱼、团 头鲂、鲢、鲤、鲫鱼);
6、苗 种——容易获得,人工繁殖已解(如家 鱼;而鳗鲡至今未解决,黄鳝、石斑鱼批量大繁殖 困难);
7、习 性——对环境适应性(抗逆、抗病)强 (如家鱼;而虹鳟、牙鲆要求高);
8、群体性——可高密度混养,实行工业化养殖 (如家鱼等混养,有互补作用,生态效益高)。
从理论上阐明了草鱼单食草食就有如此快的生长, 也进一步阐明了草鱼在传统的鱼类养殖生产中有不 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们在混养中的关系可见: 教材P93页
从局部看,草鱼对草类的利用率很低,但草类从草 屑变为腐屑,从大型至小型、从沉性至悬浮,经细菌反 复多次利用,便把草屑中的能量逐步转换到鱼体中。
草屑在此起基质和培养基的作用,细菌等腐生生物则 起能量传递和提高能量利用率的作用。
草鱼能反复、多次利用其粪便(腐屑),这不 仅弥补了草鱼消化系统的缺陷,而且也为其它草食 性鱼类、滤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提供了大量的优 质饵料。
(一)种与品种的概念
种是相互之间可以繁殖的一群生物体。两个物 种采用人工方法进行杂交,其后代没有繁殖力。
亚种是在同一物种内,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同, 在形态上有一定差异的类群。亚种之间能互相配育, 其后代有繁殖力。
品种是由同一祖先,通过人工选育,具有一定 形态特征和生产性状的群体。
品种有四个特点: (1)必须有相似的群体形态特征; (2)必须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包括品质、产量、产 值或药用或观赏价值); (3)必须有稳定的遗传性状,通过繁殖能将优良性
•鱼类增养殖学
王武版
第一节、养殖鱼类的选择
确定养殖鱼类应根据如下标准: 1、市 场——价格高(如鳜、大菱鲆、石斑鱼), 需求量大(如家鱼);
2、品 质——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3、生 长——快,个体大,养殖周期短(如鳜鱼、 罗非鱼);
4 、 食 物 链 —— 短 , 能 量 利 用 率 高 ( 如 鲢 鱼 、 草 鱼);
尽管草鱼的摄食量很大(食量可达体重40%~ 70%),但它仅能消化利用被其咽喉齿和角质垫所 磨碎的植物细胞内的原生质。
单从上述现象孤立地分析,很难解释草鱼单食草 类,就有如此快的生长率?
草鱼粪便测定表明:草鱼粪便内的粗蛋白含量明 显下降。其粪便呈绿色,草屑的纤维清晰可见,其 中细胞组织含有的叶绿素十分明显。草鱼粪便排入 水中后,就大量附生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 其细胞中的叶绿素随即被破坏,呈黄色,碎屑变成 了腐屑。腐屑中收于包括了大量的菌体蛋白和浮游 动物,其粗蛋白含量反而比草碎和苦草高得多。
表1-1-1 草鱼摄食苦草后草粪碎屑变成 腐屑后蛋白质变化
性质
有机 物
碎 屑
腐
屑
状态
苦 草
草鱼 2 天后 4 天后 6 天后 8 天后 粪便 粪便 粪便 粪便 粪便
粗蛋白 13.41 10.39 16.70
含量 %
%
%
21.50%
20.7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24 %
试验表明,草鱼能大量摄食腐屑(即草鱼粪便转变 成的腐屑),并能正常生长。
异育银鲫是东北方正县双凤水库的方正鲫 (3n)与兴国红鲤的“杂交”品种。
方正鲫♀×兴国红鲤♂= 异育银鲫 虽是杂交,但精卵不结合,是异精雌核发育, 其子代遗传性状不分离,仍保持母本性状。 这种异精雌核发育的鲫鱼称异育银鲫。 异育银鲫生长比银鲫快1.35倍,比普通鲫鱼快 2-3倍。
第三节 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
食性指成鱼的食物组成。 鱼苗阶段食性都相似 ;仔鱼开始分化;到稚鱼 期食性差异明显,幼鱼阶段食性往往接近成鱼。 不同的鱼类由于其取食器管构造不同,食性有明显差 异。鱼类食性主要可划分以下几种类型: 1、滤食性鱼类:如鲢、鳙等。 它们的口一般较大,鳃耙细长密集,其作用好比 一个浮游生物筛网,用来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
2.草食性鱼类:如草鱼、团头鲂、
长春鳊等。它们均摄食大量水草或幼嫩陆草。
3.杂食性鱼类:如鲤、鲫鱼、鲮鱼、
尼罗罗非鱼等。
其食谱范围广而杂,有植物性成分也有动物性成 分。它们除了摄食螺蛳、河蚬、摇蚊幼虫等底栖动 物和水生昆虫外,也摄食水草、丝状藻类、水蚤、 腐屑等。
4.肉食性鱼类
在天然水域中,有凶猛捕食其他鱼类为食的鱼 类,如鳜鱼、鳡鱼、红鳍鲌、乌鳢、鳗鲡、石斑鱼、 真鲷、牙鲆等;也有性格温和,以无脊椎动物为食 物的鱼类,如青鱼以螺蚬类为食,黄颡鱼、江黄颡 鱼、鲇鱼、长吻鮠摄食大量水生昆虫、虾类、小杂 鱼和其他底栖动物。
我国被选择作为养殖鱼类已达80多种,但真正 被广泛养殖的仅20多种。
第二节 我国的主要养殖鱼类
我国养殖历史悠久,经长期养殖实践,从中选 择出符合人们要求的养殖鱼类,主要有:
淡水方面:青鱼、草鱼、鲢、鳙、鲤鱼、鲫鱼、 团头鲂、三角鲂、长春鳊、鲮鱼、罗非鱼等。
海水方面:目前养殖面积还较少,其中牙鲆、大 菱鲆、真鲷、黑鲷、黄鳍鲷、大黄鱼、石斑鱼等均 属特种水产养殖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