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兰亭景区造景手法欣赏 延中绿地整体规划方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兰亭景区造景手法欣赏延中绿地整体规划方案分析
一摘要兰亭位于绍兴市西南部,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书写《兰亭集序》的遗址。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极淀于一体,成为中国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列位于全国四大名亭之首。
二关键字:延中绿地,兰亭
三正文:
(一)绍兴兰亭景区造景手法欣赏
1兰亭介绍
兰亭地处绍兴市郊西南,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邀友雅集修禊于此,曾作序《兰亭集序》,不但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文章也旷达洒脱,逸趣无穷。王羲之从此被后人尊为“书圣”,兰亭亦成为“书法圣地”。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极淀于一体,成为中国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列位于全国四大名亭之首。有小溪流经此处,称曲水,临溪有流觞亭。亭西有王右军祠,祠中正殿有王羲之像。殿前有墨华池,池中建墨华亭,两廊墙上嵌古代碑刻帖石,其中唐宋以来书法家临摹的《兰亭序》就有十余种。亭前约30米处为鹅池,池畔建石碑亭,中立鹅池两大字石碑一块,传为王羲之书。园中茂竹,清溪激流穿过,是一个古朴清幽的地方现存建筑和园林是明嘉靖年间移建的,1980年曾全面整修。
兰亭的主要景点包括:鹅池碑亭、兰亭碑亭、曲水流觞、流觞亭等
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在这里做兰亭集序,历代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临摹其作品,据说唐太宗得到其真迹后爱不释手,令褚遂良临摹多份赐给近臣,其死后将真迹带入棺内,所以其作品现在只有历代摹本。王羲之爱养鹅,在兰亭风景区内有鹅池、兰亭集序碑亭。
兰亭集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
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兰亭主要景点赏析
①兰亭鹅池
曲径通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鹅池,池水清碧,数只白鹅戏嬉水面,池左旁是一座式样特别的石质三角形鹅池碑亭。亭中立一镌有“鹅池”的两字石碑,此碑系清同治年间立,石头采自东湖,碑高193c m,宽86c m,厚28c m。说“鹅池”两字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手笔。王羲之爱鹅、养鹅、书鹅,传说王羲之刚写完“鹅”字,欲书“池”字时,忽闻圣旨到,遂搁笔迎旨。于书学颇为自负的儿子王献之,趁父亲离开之际,提笔补上“池”字,一碑二字,一肥一瘦,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
②兰亭碑亭
跨过鹅池上的三折石板桥,步入卵石铺成的竹荫小径,迎面是康熙御书的“兰亭”碑亭。兰亭碑亭始建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亭呈四方形,背面临水。面积27.04m2,砖石结构,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显得古朴典雅。
亭中的康熙“兰亭”手迹碑,在文革期间被砸成四块,直至1980年修复。现在的“兰亭”碑,高173c m,宽102c m,27c m,碑面“兰”字缺尾,“亭”字缺头,虽为残碑,但其字体仍骨肉丰满,古意盎然。
③兰亭碑亭
跨过鹅池上的三折石板桥,步入卵石铺成的竹荫小径,迎面是康熙御书的“兰亭”碑亭。兰亭碑亭始建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亭呈四方形,背面临水。面积27.04m2,砖石结构,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显得古朴典雅。
亭中的康熙“兰亭”手迹碑,在文革期间被砸成四块,直至1980年修复。现在的“兰亭”碑,高173c m,宽102c m,27c m,碑面“兰”字缺尾,“亭”字缺头,虽为残碑,但其字体仍骨肉丰满,古意盎然。
④曲水流觞
流觞亭前,是一处修竹环抱宽阔平地,一“之”字形小溪蜿蜒曲折于其中。显现王羲之《兰亭集序》所描绘的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曲水流觞处,初具规模于1698年,近300年来,几经湮灭,现在规模的曲水流觞系1980年改建,总长78m,宽0.8m。每年都要接待几十批中外书法家、书法爱好者来这里仿效王羲之当年的曲水流觞雅事。
(二)延中绿地整体规划方案分析
延中绿地是上海市政府的重点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为改善上海生态环境、缓解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而采取的重大举措。绿地规划总面积23万平方米,共由17块地块组成,横跨黄浦、卢湾、静安三个区。绿地整体规划方案由世界著名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W i l l i a m s A s s e l i n A s k a o u i景观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共同策划,并由上海市园林设计院作施工图设计。
(1)延中公园两块景区整体景点
延中公园按建设时间不同分为一期和二期两块。一期西起成都北路,东至淡水路,南始金陵东路,北达延安中路的黄浦区一期,总面积37355平方米。分为东北角的“芳草地M e a d o w G a r d e n”(简称*1地块,占地15642平方米)、东南角的“水园W a t e r G a r d e n”(简称*2地块,占地14223平方米)、西北角的“干河D r y R i v e r”(简称*5地块,占地7490平方米)三大块。2000年1月20日动工,6月20日竣工。
为进行一期建设,共动迁单位59家,居民1681户,个体户26户,总投入4.8640亿元。建成后的公园一期内大树成荫,植物种类丰富,栽有紫薇、雪松、榉木、香樟、银杏等乔木,绿地上引种的马褂木、、杜英、杜仲、毛竹等树种在上海公共绿地上是少见的。公园内还种植了、熊掌木、紫金牛等新品种,充分体现了园林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和园艺技术的科技含量。园内精湛的建筑小品和各种园灯与绿化融汇在一起,在市中心的“肺部”形成了一块具有生态功能的景观绿地。
延中公园二期东起普安路、西至淡水路、南连金陵路、北接延中路,共动迁居民、单位、个体户逾3000户(家)。拆除房屋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建设绿地80000平方米。动迁居民在积极配合城市环境建设的同时,也摆脱了长期以来居住拥挤,“无卫无煤气”的困扰,改善了居住条件,取得了“一举双赢”的社会效应。
延中公园二期工程,用地面积8万平方米,绿地设计渗透现代园艺手法,以自然为主,以植物材料为主,并配以水体、半岛、桥、平台、亭子等景物,给人以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感觉。
在二期工程中的植物品种极为丰富,共种植物有213种,其中79种为乔木,构成了大片竹林景区和南方植物景区。134种植物为小灌木、水生植物和地被植物,公园所种植物中有30多种是新增的而且在上海很少见的品种,如金叶接骨木、大花金鸡菊、巨紫荆等,还引进了10种左右的南方植物,如华盛顿棕榈、布迪椰子、加拿列海枣等;同时还种了约10种水生植物,除水葱、芦苇等常见品种外,还有水生美人蕉、水生鸢尾等新增品种。为方便游客,公园内还设置了凉亭、坐凳等休息设施,建成了6块大树地坪,不仅可供游人休憩、停留观景,也是人们晨练的好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