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优秀课件》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合集下载

2024年《雨巷》优秀课件雨巷课件一等奖.

2024年《雨巷》优秀课件雨巷课件一等奖.

2024年《雨巷》优秀课件雨巷课件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以《雨巷》为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

详细内容涉及诗歌的朗读与欣赏,对诗歌意象、情感、节奏、韵律的分析,以及作者戴望舒的生平简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朗读与欣赏,理解并感受《雨巷》所抒发的情感。

2. 分析并掌握诗歌的意象、节奏和韵律,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了解作者戴望舒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雨巷》中意象、节奏和韵律的分析。

2. 教学重点:朗读与欣赏《雨巷》,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并运用诗歌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的图片,让学生谈一谈对雨巷的印象,引出课题《雨巷》。

2. 朗读:让学生齐读《雨巷》,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对诗歌进行逐句分析,解读意象、情感、节奏和韵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互相点评,提高朗读水平。

5. 例题讲解:以课后习题为例,讲解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答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雨巷》2. 作者:戴望舒3. 诗歌意象、情感、节奏、韵律分析4. 诗歌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雨巷》中的意象,并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示例:诗歌中的意象包括“雨”、“巷”、“丁香”等,表达了作者在雨巷中邂逅美好事物的喜悦心情。

2. 作业题目: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雨巷》的节奏和韵律。

答案示例:诗歌采用长短句结合的方式,节奏明快,韵律优美,展现了雨巷的宁静与悠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诗歌鉴赏方法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戴望舒的其他诗作,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雨巷》优秀课件雨巷课件一等奖.

《雨巷》优秀课件雨巷课件一等奖.

《雨巷》优秀课件雨巷课件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诗歌精选》第四章《小巷深处》,详细内容为戴望舒的《雨巷》。

通过对诗歌的深入解读,使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人在雨巷中的情感体验,探索诗歌意境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雨巷》的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并关注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与时代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人在雨巷中的情感变化,体会诗歌意境。

重点:掌握《雨巷》的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雨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雨巷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诗歌朗诵:邀请学生朗诵《雨巷》,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3. 诗歌解析:详细讲解诗歌内容,分析诗人在雨巷中的情感变化。

4. 例题讲解:以《雨巷》为例,讲解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另一首现代诗歌。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及背景,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诗歌《雨巷》2. 诗人:戴望舒3. 诗歌内容:雨巷、油纸伞、姑娘、愁怨等4. 诗歌鉴赏方法:关注意象、情感、背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雨巷》中的意象,并阐述其作用。

2. 答案:意象如油纸伞、姑娘等,既描绘了雨巷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对诗歌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现代诗歌,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尝试创作诗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内容解析2. 情感变化与意象分析3. 诗歌鉴赏方法的教学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内容解析1. 雨巷、油纸伞、姑娘等意象的描绘,如何营造出诗歌的意境。

《雨巷优秀课件》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雨巷优秀课件》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2021/6/11
思考: 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朦胧,作者 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 象?
明确:共有6个
物象(背景道具)雨巷、油纸伞、篱笆墙、丁香
人物形象 我、姑娘
2021/6/11
1、雨巷
雨:迷茫、潮湿、阴冷; 巷:阴暗、狭窄、悠长。
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 寂静的小巷,再加上蒙蒙 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 朦胧美。突出阴暗、清冷、 寂寥的环境特征。
2021/6/11
失恋的痛苦:
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 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 蜇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 戴望舒十分痛苦。
2021/6/11
2.爱情诗
"雨巷"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为诗人理想中的恋人 形象。 "我"可理解为一个失恋者的形象,表现了" 我"失恋后仍苦苦追寻的执著情感。
巷、娘、徨、怅、光、茫、墙、芳。
2021/6/11
3.诗歌的用语
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 的词语。比如:寂寥、愁怨 、冷清、太息、凄婉、颓圮 、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 而又感伤的诗情。
2021/6/11
结束语:美是丰富多彩的,清 丽明快是一种美,隐逸旷达是一种 美,同样舒缓低沉、忧郁凄凉也是 一种美,戴望舒的雨巷让我们感受 到了这种别样的美。希望有一天, 我们也能真的撑着油纸伞,在一条 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去亲 身体验和领悟他的忧郁和伤情。
2021/6/11
2.优美的音乐旋律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 造成了回环反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 全诗旋律回荡,节奏流畅,一韵到底,韵律 和谐,停顿分明。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 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雨巷》优秀课件雨巷课件一等奖.

《雨巷》优秀课件雨巷课件一等奖.

《雨巷》优秀课件雨巷课件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取材于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雨巷》一课。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戴望舒的现代诗《雨巷》的全文阅读与解析,通过文本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诗歌的韵律、意境及表达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雨巷》,理解并感受诗中的意境,提高审美能力。

2. 掌握现代诗歌的基本韵律和表达技巧,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内涵。

3. 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现代诗歌的韵律、意境及表达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雨巷》的全文阅读、解析及情感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轻柔的雨声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一条悠长的雨巷,感受雨巷的氛围。

2. 全文阅读(10分钟):学生齐读《雨巷》,感受诗的韵律美。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诗中的意象、表达技巧,讲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诗中的表达方式,描述一个特定的场景。

5. 小组讨论(15分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随堂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雨巷》2. 诗歌韵律:五言律诗3. 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4. 表达技巧:象征、比喻、拟人5. 情感:忧郁、期待、思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雨巷》为蓝本,创作一首现代诗,要求运用至少两种表达技巧。

2. 答案示例:雨巷中,油纸伞下,丁香般的姑娘,象征着忧郁的青春,期待着未知的爱情。

雨滴轻敲伞面,如同思念的音符,在这悠长的雨巷,我与她擦肩而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韵律、意境及表达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仍需加强个性化阅读和创作实践。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现代诗歌,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等,进一步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雨巷优质课获奖课件

雨巷优质课获奖课件

四、留恋雨巷、鉴赏评价艺术特色
1、《雨巷》美不美?美在哪里? 作者及写作背景。 2、品味揣摩诗歌意象,把握丁香姑娘 的象征意义。 3、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人情感。
二、徜徉雨巷、品读意象(领略朦胧意境) 边读边思考: 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 采用了哪些意象、各个意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 雨巷、丁香、姑娘、我、油纸伞……
品悟诗歌,
雨巷
高二语文
必修四 (鲁教版)
主讲人:东平高级中学
孙非凡
丁香花意象探讨:流行歌曲撷英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 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 多么忧郁的花, 多愁善感的人啊, 当花儿枯萎的时候, 当画面定格的时候, 多么娇嫩的花, 却躲不过风吹雨打, 飘啊摇啊的一生, 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啊 就这样匆匆你走啦, 留给我一生牵挂 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 你看那漫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 你听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 尘世间多少繁芜,从此不必再牵挂. 院子里栽满丁香花,开满紫色美丽的鲜花, 我在这里陪着她,一生一世守护她
讨论展示, 描摹画面
三、走出雨巷、探究主旨
这首诗是首什么诗?(诗歌抒发了什 么情感)
启发思考:
爱情说 政治说
哲理说 ……
励志名言:
1.不要放弃你的理想,当理想没有了以后,你 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 ——马克吐温 2.“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 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戴望舒雨巷公开课获奖课件

戴望舒雨巷公开课获奖课件
为何诗歌中会有如此哀愁旳感情色彩 呢?诗人为了能营造出这种朦胧旳意 境采用了哪些意象?
意象油分纸伞析
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 雨巷: 幽深、沉寂、朦胧 篱墙: 冷清、空寂、凄凉 丁香: 漂亮、高洁、愁怨
构成了全诗迷离,凄凉又哀伤旳超然意境
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旳迷蒙意境都源于“丁香 ”二字。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 谢。开花为白色或紫色。
意象 固定意义 梅 经霜傲雪 兰 孤芳高洁 竹 正直坚韧 菊 隐逸傲霜 东风: 美妙 西风: 落寞惆怅
诗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风不来 三月旳 柳絮
彷徨迷茫伤感旳情绪。
"雨巷"象征了黑暗压抑旳现实。
"丁香般旳姑娘"可了解为生活中一切美旳事物, 如美妙旳人生理想等等。
"我"是一种苦闷旳、人生旳追求难以实现旳知 识分子形象。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渴望遇上与自己有一 样思想和感情旳友人旳心情。
本诗主题:
《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旳痛苦歌唱
诗人借“丁香一样旳姑娘”体现一 种追求美妙理想旳愿望,以及理想幻灭 后旳空虚和伤感,从而反应了诗人对现 实旳不满和失望,也是当初不满现实又 找不到出路旳知识分子共同旳复杂内心 世界旳表露。
❖ 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旳诗海,寂寞地被困在 冷冷旳雨季。你说,她翩然而至,在这寂寞旳雨 季唤醒了你沉睡已久旳心灵。
❖ 只因在雨中相遇旳那个撑着油纸伞旳女孩,只因 伞下那双透明闪亮旳双眸,嘴角轻含旳淡淡忧郁 ,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旳女子,竟使你许久不 曾开启旳心房,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 细雨如丝旳江南,悠长寂寞旳小巷,一把孤寂旳 油纸伞和着雨旳叹息,撑出了一种青年诗人在特 定时代旳哀婉旳心曲。今日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 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旳风 景,去追寻丁香一样旳姑娘旳芬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雨巷》一等奖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雨巷》一等奖优秀课件

丁香
丁香颜色为白色或紫色 ——美丽、高洁 开在暮春时节,容易凋谢, 所以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 春,说丁香是愁品。 ——愁怨、易逝
丁香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 《浣溪沙》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古代诗词中丁香结, 即丁香的花蕾,象征人 们的愁心
丁香一样的姑娘
——美丽、高洁 ——愁怨、易逝
三、齐读课文,整体感 知 1、诗主要写的是什么? 明确: 主要内容:诗人追寻丁 香女子而不得。 (爱情诗,是一首 优美的抒情诗)
2、请圈画出哪些直接 表现情感的词语? 明确: 直接表现感情的词语: 独自、寂寥、愁怨、 忧愁、哀怨、彷徨、 惆怅、冷漠、凄清、 太息、凄婉、迷茫 等。

3、全诗的感情 基调 是怎样的?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
理想的幻灭
总结归纳
1、为现实而忧伤彷徨; 2、为理想而忧伤彷徨; 3、为爱情而忧伤彷徨。
• 西方有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 莱特。 • 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不要局限在诗句中, 真正的鉴赏就是欣赏者通过艺术想象进行再创 造的过程。 • 但是任何诗歌的欣赏都不能离开诗人的个人经 历和创作背景,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以及被通缉 的经历一定会在诗作中得以体现。 • 因此,将这首诗理解为委婉地表现了诗人在黑 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却又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 与迷茫,我认为这样认识更为准确、合理。
失恋的痛苦
在1927年,戴望舒爱恋着同学施 蛰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 望舒十分痛苦。
四、走出雨巷,把握主旨
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诗中 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和“我”让 你联想到了什么? 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雨巷优秀课件》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共43页

《雨巷优秀课件》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共43页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雨巷优秀课件》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 (29)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 (29)

B、丁香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常见的有白 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 漂亮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丁香一样的姑娘”, 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 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花姑 娘,一瞬即逝,不可把握,给人短暂的安慰,留下的 却是永久的怀念和无限的惆怅。
时代背景
19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 的青年,一下子高峰堕入了深渊。他们中的 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 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 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雨巷》也可以是一诗创作的时代背景。 2.通过朗诵感知本文的音乐美。 3、深刻体会诗中的丁香姑娘的象征意 义。
C、雨巷
• 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潮湿幽深,两边是 寂寥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 象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 间。
C、油纸伞
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 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 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 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 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 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 寂寥的雨中,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 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 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朦胧,作者
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 象?
明确:共有6个
物象(背景道具) 雨巷、油纸伞、篱笆墙、丁香
人物形象
我、姑娘
1、雨巷
雨:迷茫、潮湿、阴冷; 巷:阴暗、狭窄、悠长。
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 寂静的小巷,再加上蒙蒙 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 朦胧美。突出阴暗、清冷、 寂寥的环境特征。
美丽高洁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彷徨
哀怨又彷徨
丁香姑娘
美丽高洁; 愁怨,忧愁, 哀怨,彷徨; 冷漠,凄清, 又惆怅;叹 息,凄婉迷 茫;静默, 消散
•我:独自、彷徨、希望、默默、
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 特征:孤独、迷茫、忧愁、寂寞、 有追求。
原因探究:
知人论世
作者用雨巷、篱笆墙、油纸伞、丁香姑 娘等典型意象,准确地传达出了“忧伤”这 种典型情绪。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呢?
丁香姑娘?
• 丁香姑娘——人生理想
•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理想的美好 •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总结主题:
《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 痛苦歌唱,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 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 以及理想破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 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 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 露。
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着意表现诗歌的这 种凄美、感伤的基调?
"我":"彷徨""彳亍""冷漠" "凄清" "惆怅",表现诗人的 孤寂、迷惘的心情。
"姑娘":"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 "凄婉迷茫"表现了"姑 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雨巷”:用了"颓坦" "寂寥"两个词,描绘了一幅寂寞、 凄清的"雨巷"图 。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 《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 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 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 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 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 请听诗朗诵《雨巷》
注意节奏、停顿和重音
走进雨巷,初读感知
为什么用“丁香姑 娘”,而不用“玫瑰姑 娘”、“茶花姑娘”?
丁香姑娘:
•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 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 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 尽、消散了…… • 特征:如花般美丽,满带着忧愁。
丁香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1.政治诗 (现实的黑暗)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 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 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 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 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 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 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 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 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所写 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 的情绪。
戴望舒(1905—1950)戴 走近作者: 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 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 江思等。浙江杭州人。现 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1928年《雨巷》发表在 《小说月报》上,引起很 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 “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 新纪元”。也因此诗获得 “雨巷诗人”的称号。
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 美丽温柔,纯洁幽雅。飞廉是传说中的风 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 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 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代表作品有《我的记忆》《 望舒草》《灾难的岁月》《寻梦者》《单 恋者》 《烦忧》等。
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 的词语。比如:寂寥、愁怨 、冷清、太息、凄婉、颓圮 、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 而又感伤的诗情。
结束语:美是丰富多彩的,清 丽明快是一种美,隐逸旷达是一种 美,同样舒缓低沉、忧郁凄凉也是 一种美,戴望舒的雨巷让我们感受 到了这种别样的美。希望有一天, 我们也能真的撑着油纸伞,在一条 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去亲 身体验和领悟他的忧郁和伤情。
2、篱笆墙
这个篱笆墙是 颓圮的,就是让人 感觉有种破败、凄 凉的气氛。
当雨巷、篱笆墙结合起来, 于是便营造出幽深、寂静、朦 胧、凄美的氛围。
3、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 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 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 秘,迷蒙的特点,充满传 统气息。暗合了“雨”, 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 又寂寥地下着小雨,更凭 添了一份冷漠,凄清和孤 独的氛围。
(3)诗歌的押韵 (4)排比
走进雨巷,初读感知
你对这首诗歌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低沉伤感,充满离愁无奈。美,迷蒙。
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低沉的,感伤的
男生女生分开各一段。 找出你比较喜欢的句子,抽两三个同学朗诵给大 家听
走进雨巷,初读感知
播放音频《雨巷》诗朗诵。
闭上眼睛,去体会,去聆听,去想象,雨巷,丁香一样的 姑娘。
忧伤

雨巷仅仅是一条狭窄破旧 、 阴暗潮湿的小巷吗 ? 雨巷
黑暗 沉闷的社会现实
时代背景: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反动派对革 命者进行血腥屠杀,原来热情响应革命的 青年,一下子从高潮坠入深渊。戴望舒此 时才22岁,之前他与同学一起从事革命文 艺活动,宣传党的工作,1927年3月还曾因 此被捕。四一二政变后,他就一直隐居在 江苏友人的家里。此时他很傍徨、痛苦, 他看不到革命的前途,也不知道自己该怎 样做。他在失望中写下了这首诗歌。
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从 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②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 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 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 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 “彷徨”。词的重叠从而形成了 舒缓悠扬的节奏。
③押韵 ang
巷、娘、徨、怅、光、茫、墙、芳。
3.诗歌的用语
艺术特色:
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
如: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 象征:
• 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 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 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 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 体)。即所谓“托义于物”。象征能够 委婉、含蓄地表达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 说出的思想感情,化抽象为具体,极大 地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如 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 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 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 象征。
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 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 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 人的青睐。
美丽
高洁
愁怨
1.油纸伞: 复古、怀旧、迷蒙
意象
2.雨巷: 悠长、寂寥、迷茫 3.颓圮的篱墙: 破败、凄凉 4.丁香: 美丽、高洁、愁怨
构成了全诗迷离、凄凉而哀伤的 超然意境。
而油纸伞与雨巷、 篱笆墙也很好地结合 起来了。时间是暮春, 并且在寂寥地下着的 小雨,在幽深、寂静、 凄美、朦胧之外,又 平添了一份冷漠,凄 清、迷离、空蒙的氛 围,总体来说,朦胧、 感伤。
4、丁香
整首诗说不 清道不明的迷蒙 意境都源于“丁 香”二字。丁香 形状像结,开在 暮春时节,易凋 谢。开花为白色 或紫色。
失恋的痛苦:
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 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 蜇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 戴望舒十分痛苦。
2.爱情诗
"雨巷"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为诗人理想中的恋人 形象。 "我"可理解为一个失恋者的形象,表现了" 我"失恋后仍苦苦追寻的执著情感。 整首诗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爱 情的追寻的心路历程。
2.优美的音乐旋律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 造成了回环反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 全诗旋律回荡,节奏流畅,一韵到底,韵律 和谐,停顿分明。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 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①复沓句式的妙用 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 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 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 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 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 效果。
重点字词:
彷徨 寂寥 彳亍 惆怅 颓圮 pá ng huá ng jìliá o chì chù chó u chà ng tuí pǐ
走进雨巷,初读感知
《雨巷》的音节特色:
可以说《雨巷》在音韵,节奏方面所达到的神奇效果是这首诗最为 突出的成就。
总体节奏:舒缓悠扬 (1)复沓句式的妙用
(2)叠词的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