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会昌中学刘青高三语文
谈起鲁迅,很多人心生崇敬之情,鲁迅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不可撼动,他创造了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他手中的笔刻画出他眼中时代,其思想之深邃,创作之丰厚给每一个读者带来震撼。
作为中学生,也理所当然地去接受鲁迅作品的熏染,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鲁迅的颇多文章,鲁迅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并不陌生。
可是,当真正地提起鲁迅,提起鲁迅的作品,中学生们难免皱眉,尤其是在鲁迅所生存的五四时代离当下的青少年渐行渐远之际,更难以让中学生群体热情地去读鲁迅。
中学语文课堂中鲁迅的教学局面愈来愈尴尬,不仅是学生,就连教师也对寻求一种正确有效的鲁迅作品的教学方式感到困惑。
对于鲁迅作品该不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曾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热议,鲁迅作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鲁迅的作品被放置于风口浪尖之际,庆幸的是依然有一部分群体热情地去呼吁鲁迅作品在当下存在的必要性。
即使五四时代已成历史,可是鲁迅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有理由让它萌芽滋长,生长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
正如郑振铎先生说:“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鲁迅已逝,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让这位最真挚最勇敢最热忱的朋友的情怀和精神不死。
一、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当下面临的挑战
尽管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依然避免不了严峻的挑战。
很多人认为鲁迅作品应当退出中学语文教学中,原因是鲁迅所生活的年代与当下中学生所处的时代不同,加之半文言半白话的语言,让学生们对他的作品有着难以逾越的思想鸿沟,另外其作品折射的思想内容已经渐渐远离当下的主导思想,并且其思想的深刻与深邃,内容的晦涩不能被中学生很好地消化吸收。
中学语文中被大家用戏谑之语说出来的那句“学生有三惧,一惧文言文,二惧写作文,三惧鲁迅文”,也有趣地反映了中学生们对鲁迅作品的抵制情
绪。
在日益商业化的今天,鲁迅的作品面对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在
中学语文教学中伴随时代而产生的尴尬现状大致归于四个因素: 第一:鲁迅作品生根萌芽以及繁茂葱郁的历史岁月中,鲁迅的作
品被打上了深重的时代烙印,被特定的历史打上了政治的符号,人们
的心里仿佛清晰地闪现着他紧握手中的笔杆,锋利尖锐地直指社会和
人心最为脆弱不堪的一面,呼吁新的社会,剔除国民劣根性。
因此师
生们难以看到鲁迅全面的东西,鲁迅作品里受意识形态的支配掩盖住
了其作品温厚动人的部分,另学生们对其作品有一种趋向于机械化的
解读。
第二: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的尴尬局面也与时代气息息
息相关,在物质极大丰富、理想五花八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
阅读方式、评价标准都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媒介的出现悄然无声地产
生了变化,青春文学等新文学吸引着当下人们的眼球,经典逐渐退居
到视线之外,尤其是鲁迅在语文教材中的出现被视为“异类”,鲁迅
作品中所焕发出来的精神以及思想的光辉已经不能够被消费型社会
里的人们所热情地拥抱了,鲁迅作品日益被边缘化。
第三:中学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不够,专业知识基础不牢固,
对鲁迅作品中的思想及情感不能有清晰地认知,一味地信奉前人所总
结的知识点,照本宣科,片面地理解鲁迅,“肢解”鲁迅,不能自主
设计一个清晰有效的教学方案以便于学生准确地自主地贴近走近鲁
迅的作品中。
第四: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趋向功利化,教学往往简单地服从
于考试,学校迫于升学压力,课堂追求优异的成绩而变得公式化、模
式化、概念化。
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性被浓郁的压力分解掉,变得稀薄,
鲁迅作品的课堂教学也避免不了走向工具性、技术性的应试练习。
纵
观上述四大因素,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
鲁迅作品要想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今天找到出口,一定要把一些
根深蒂固的难题解决掉。
二、鲁迅作品在当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出路
毛泽东曾经说:“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
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
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新文化的方向。
”①多数人乐于
接受这样深情的评价,在国人心中,鲁迅很多时候已经变成了民族英雄的代名词,即使他手上握住是笔不是刀枪剑戟,这笔的力量却比刀枪剑戟更令人震撼。
鲁迅,这位有着与生俱来文学敏感和天赋的天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学瑰宝,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所以如何拯救其今日早夹缝中生存的窘迫现状成为了每一个热爱文学、珍视文学的人们不可推脱的使命。
针对上文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逐一地去解决,才能改变鲁迅作品在当下中学语文教学中艰难的现状。
第一:重新认识鲁迅,认识鲁迅所生活的时代,认识鲁迅先生的作品与当下时代的联系。
我们要承认鲁迅对上个世纪所做出的贡献,赞扬他不屈的脊梁、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彻底的批判精神、敏锐独到的眼光,这些从他的一些作品中都能窥视到,如《狂人日记》大胆地暴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药》中揭露的当时群众麻木、愚昧无知的国民性弱点,鲁迅敢于写出真话,是一个真正有魂灵的笔者,他不仅仅只是在政治色彩浓郁的时代呼号新的体制新的社会,他作为文学领军人物的同时,他也同样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有着最为质朴的情怀,他的《伤势》写得那样凄美,我们不将其神圣化,复杂化,它就只是记录爱情从生长到幻灭的过程。
他离我们所生存的现在并不遥远,他的崇高、他的平凡都随时可以在当下被找寻被拾掇起。
如果简单地将鲁迅的作品看作是政治的匕首和枪杆,对他太不公平。
他除了是思想的巨人,也同样是语言上的精灵。
他说“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他说“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他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②;他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看似晦暗艰涩的句子,却也常常会以一种奇特的状态被刻在心上,它们都是鲁迅在走了无数的道路,看尽天下之后由灵魂之内喷薄而出的句子。
鲁迅就是像月亮又似太阳的男人,他是一本书,你用机械的方式永远不能将之读懂、读透,当你用心地一点一点走近他的作品,走近他的魂灵深处,你触摸到的除了他猛士的一面,一定还能感知那细腻的不易被察觉的温厚动人的部分。
真正理解了鲁迅,就会发现鲁迅的作品中有着很多微妙的地方,不再抵触,不再抗拒它们,最大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热爱会分解掉困难。
第二:即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下,如何静心去读鲁迅。
这个时代带来的局面可能用英国伟大的小说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开篇就已经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这也同样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
”在这最好的时代里,理想五花八门;在这最糟糕的时代里,理想雾里看花。
在漫画、武侠、青春种种类型的书琳琅满目的今天,选择经典、回归经典已经成为难能可贵的品质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生于无限可能,却又长于不安变动,成于复杂聒噪。
人们可以选择游离于经典之外,追求别样的生动,但是无论从艺术上,还是人文上,经典总是会给人更深刻的陶冶。
毋庸置疑,鲁迅的作品是文学中当之无愧的经典,那么如何中学生们接受这样的经典呢?第一,需要充分理解中学生的内心,把握中学年龄段的孩子们的心理诉求。
尊重他们的自我选择,同时加以必要的引导;其次,要鼓励中学生去阅读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成为阅读的主体,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当阅读成为一种自主自觉的习惯,那么经典作品离他们就不再遥远。
这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以及创造。
第三:对于中学语文教师自身能力的缺乏,就要求教师主动地去提升自己,多看多思,只有自己将知识掌握和理解了,才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教师只有专业技能过硬,才不会对鲁迅作品的教学有畏难心理,教师没有畏难心理,学生们也就相对容易接受。
中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知识点的讲解上,语文的人文性是放在第一位的,是一个具有人情味儿、人格魅力的学科。
它不应当是机械的传道授业,而应当融入情感教育,要做到交给学生的不是凝固的知识,而是可以流动生长的情怀和精神。
我们必须把鲁迅作品的教学与新课标的人文理念相结合。
例如鲁迅的《祝福》一课,文中祥林嫂的悲苦,不仅表现在其作为个体生命意义所承载的所有悲痛打击,也表现在她的每一个生命阶段的命运多舛。
祥林嫂作为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勤劳、质朴、顽强,却一直被践踏压迫。
这时结合具体的事例去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时,尽可能地调动学生们的情感,帮助他们理解人物的悲剧性命运以及造成悲剧命运的原因。
同样地,鲁迅的作品也满绪着对底层劳动人民和羸弱彷徨的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
当教师们激发了学生们的情怀,就能更自然地对鲁迅作品有共鸣,有感触,有体悟。
三、鲁迅作品在当下时代的精神坚守
分析了鲁迅作品在当下中学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及出路,有人会质疑在现代化社会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探索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有何意义。
当曾经被神化被过度消费的鲁迅逐渐被边缘化,我们民族的文学里涌动的胆识和深切少了点澎湃,这对我们中学生语文教育是极其不利的。
鲁迅是常读常新的。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大幅删减曾引起了一段长时间的热议,闹得沸沸扬扬。
这是好事,之所以沸沸扬扬,说明有一部分群体对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去鲁迅化”有所忧虑。
鲁迅之所以是常读常新的,是因为每一个时代都需要鲁迅的存在。
在传统文化逐渐被快餐文化削弱的时代,中学生更需要学习鲁迅,从鲁迅的作品中汲取营养,获得新的审视观,审视自身,并审视当下。
鲁迅的作品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锋利的言辞之中窥探民族血肉里蛆虫,让国人因赤诚而动人,因流血而深刻,因痛楚而觉醒。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鲁迅的作品都不应当被忽视甚至是遗忘,中学语文教材更不应当质疑鲁迅作品存在的价值。
尽管鲁迅所生活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他的精神一直熔铸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批判的精神,为民请命的精神,这种坚守一直在鼓舞着中华儿女们向前。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批评的声音,没有批判的精神,那就很难有真理生存的肥沃土壤,很难有进步。
鲁迅作品中所折射的批判精神正是当下时代真正所需要的精神,给予中华儿女深沉而又澎湃的希望。
同样地,除了批判精神,鲁迅作品也包含了“诚与爱”的哲学,他的实践过程、文学创作态度包裹了他作为真正的大文学家深沉的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这种道德信条和文学态度足以打动每一个读者。
之所以有这样的态度,他才能写出闰土、祥林嫂、华老栓这样的人物,才能在他的作品中倾入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他在《祝福》中写祥林嫂在充满祝福的年夜里在阵阵鞭炮中孤独地走向生命的终结,祥林嫂在活着的时候未能享受生的愉悦欢快,于是她的死亡终于有了喜庆的色彩,与其说成是“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不如说鲁迅对祥林嫂的悲悯让其不自觉地为她的死亡镀上一层绚丽的色彩;《孔乙己》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咸亨酒店的伙计设计为叙述者,以他的口吻来布局文章,而没有选择主人公孔乙己另外作者也没有用“看客”
的眼光直接对孔乙己进行刻画,而是将“看”与“被看”同时纳入艺术的视野中,独具一格,显得意味深长。
再者,鲁迅的作品中语言文字的运用、文章的布局、情节结构的安排、叙述的方式也值得中学生学习借鉴。
一般的小说循规蹈矩地展开叙述,而《祝福》独辟蹊径,在讲述祥林嫂的故事时,在开端就已经彰显了其命运结局,这种倒叙的手法吸引着读者看下去,深入文字中一窥祥林嫂的一生而感慨不已。
鲁迅的作品这样丰厚,承载着使命,用从中的烛照来温暖和照亮当下的世俗社会。
它们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无法估量、不可替代的价值。
郁达夫先生在纪念鲁迅时深切地说道:“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
”尽管鲁迅已经逝去,但是他的血液精神依旧流淌在民族的脉搏之中。
我们应当为鲁迅作品在当下社会的存在而庆幸,为鲁迅作品能在如今的中学教材中被中学生们所阅读所欣赏而欣慰。
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鲁迅大撤退”着实令人忧心。
鲁迅作品与时代脉搏密切相关,鲁迅及其作品是一面镜子,能够呈现不同时代中人们的精神和灵魂。
在歌舞升平的主旋律之中,需要一种“异端”的声音来表达忧患,纵使一段历史的晦暗过去,但是鲁迅作品中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祥林嫂反复叨唠的“我真傻,真的”、孔乙己的潦倒迂腐依旧存在于当下;而刘和珍君的勇猛凛然、夏榆式的英雄主义仍然被这个时代所推崇,那么鲁迅作品与新课标新课改所提倡的“紧跟时代步伐”是不谋而合的。
而鲁迅与他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出现和存在是我们对这种精神和态度的尊重与赞赏,那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猛士的定义是对任何时代都需要的英雄主义的讴歌,他的作品中饱含的关于人生意义、社会正义、民族前途等深沉的人文关怀会引导中学生去思考。
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铁仙所言,“不是鲁迅需要我们宣传,而是我们需要鲁迅支撑。
”③鲁迅走了,薪尽火传,精神不死,他笔尖涓涓流淌的精神源泉不会枯竭,民族需要他,我们需要他。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写满了赤诚、博大情怀的一生,他活在每个儿女心中,是一个手握笔杆的温柔又顽强的卓然不群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