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文化的考察与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学习报告

题目:关于广西铜鼓文化的考察与研究

研究时间:2011年3月至2011年7月

年级班级:2009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学1班

关于广西铜鼓文化的考察与研究

[内容摘要] 源远流长的广西铜鼓文化凝聚着广西各族先民的聪明智慧,闪烁着广西文明历史的光辉,继承与保护好铜鼓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文化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广西对铜鼓文化的保护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开发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更有效地开发和保护广西铜鼓文化,我们必须进行思考。

[关键词]广西;铜鼓文化;考察;研究

在世界多级化、经济全球化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相互激荡的局面,华夏民族几千年的祖祖辈辈努力而沉淀下来的文化饱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越来越明显,而铜鼓文化这个能代表我们广西的非物质文化受到的各类冲击和影响尤为明显,据悉,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种文化符号,千年铜鼓文化正面临着失传危险。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我们铜鼓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呢?我们要包容的同时也应该保护和传承好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鼓文化,让我们的铜鼓文化源远的同时也流长。

为了响应国家保护我区铜鼓文化的号召,也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了解铜鼓文化,进而接受它,并喜欢上它,让铜

鼓文化能长久地保存下去,2011年4

月16日,我们实践学习小组到广西民

族博物馆进行了铜鼓文化的实地考

察。铜鼓陈列馆在广西博物馆的二楼,

我们跟着导游的解说了解了铜鼓文化

的不少知识。

一、穿越时空的鼓声,追寻铜鼓文化的发展历程

铜鼓是我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铜鼓,是一种青铜礼乐打击乐器,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之瑰宝。铜鼓约在春秋晚期出现(萌芽时期),而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一世

纪,即战国初期至东汉初期,是铜鼓的发展成熟期,铜鼓文化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盛行铜鼓,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广西的铜鼓,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最初铜鼓是作饮器之用,后才演变为敲击乐器。

在长达二千多年漫长民族铸造和使用铜鼓

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铜鼓与当地各民族的社会、

经济、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独特

的铜鼓文化,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反

映了铸造铜鼓的民族当时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质,堪称一部民族历史的百科全书。铜鼓是一种打击乐器,但它不仅是统治权力的象征,还可充当祭祀用具,更是一种娱乐用具。它与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密切相关,是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管铜鼓派何用途,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欣赏品,其融注着骆越人审美意识的属性始终不变。

在参观广西博物馆时,我们还特地在那里观看了铜鼓舞视频,让我们感触颇深。源远流长的广西铜鼓文化,凝聚着广西各族先民的聪明智慧,闪烁着广西文明历史的光辉,继承与保护好我们的铜鼓文化就显得意义重大。

二、广西铜鼓文化的保护传承现状

在世界多级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相互激荡的局面下,据我们查看资料和调查发现铜鼓文化存在如下现状:

(一)广西对铜鼓文化的保护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普查建档,推进铜鼓文化保护工程建设

2003 年初,国家文化部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广西区文化

厅制定“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保护”工作方案,普查情况,积极申报保护项目。2003年底,“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项目被批准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 10 个试点项目之一。 2006 年,桂西北红水河流域壮族“铜鼓习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 年“铜鼓习俗”被列为文化部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荐项目”;桂西北东兰县因铜鼓文化保持完好而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0年,桂西北壮族铜鼓铸造技艺被列为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同时,桂西北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广西第一批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区以保护桂西北铜鼓文化为核心,拟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村35 个。

2、开发宣传,提高铜鼓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是建设铜鼓文化展示场馆区所。广西民族博物馆为铜鼓文化专门成立了一个展厅,为铜鼓文化的宣传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二是开发专题节庆旅游。铜鼓山歌艺术节为广西著名“三节”之一,开展铜鼓文化旅游节对发展壮族铜鼓习俗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是将铜鼓文化与其它旅游资源组合开发。如在白裤瑶民俗文化旅游节、瑶族祝著节和壮族蚂拐节中,打铜鼓、跳铜鼓舞等都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如2008 年法国巴黎多彩中华、民族文化月,2010年北京“广西河池刘三姐故乡”世界长寿之乡文化周, 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活动周等活动,都有广西铜鼓文化的精彩展示。四是铜鼓文化商品开发取得一定成效。2010 年6月,桂西北选送壮乡铜鼓系列产品参加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在来自全国1800多件作品中列第54 名,荣获铜奖。

3、研究传习,重视铜鼓文化传承。近年来,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组织附近村寨年轻人参加铜鼓文化培训,采访老人记录铜鼓文化传说和历史,录制铜鼓鼓点及舞蹈,实施铜鼓文化记忆工程,现有多所小学设立铜鼓艺术传习

班,拟建立多个铜鼓艺术传习馆所。

(二)开发中保护传承不力的问题仍然存在。

1、部分铜鼓外流。随旅游开发不断深入,铜鼓的知名度和“身价”不断提高。在物质利益诱惑下,一些人利欲熏心,变卖祖传铜鼓甚至铤而走险入室盗窃转而倒卖,导致桂西北铜鼓数量有所减少。

2、一些铜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旅游活动中,铜鼓的使用频率很高,老鼓历经千敲万击,难免出现凹陷甚至裂缝,受损严重。据调查发现现存的很多铜鼓铜鼓有不同程度破损,严重破损完全不能使用也有不少,由于铜鼓铸造技术早已失传,一面面老鼓先后功成身退,却盼不到新鼓担纲重任,有人感叹:长此以往,数十年之后,铜鼓将在民间消失,与之相关的风俗文化也灰飞烟灭。

3、铜鼓文化商品化、庸俗化现象令人担忧。比如,为了招徕游客,有些景区不管本地有无文化底蕴,硬打“铜鼓”牌,在景区里乱摆一个铜鼓了事;有些景点则为了集中展示,对铜鼓文化随意浓缩改编,甚至移花接木,使其原生态受到破坏,等等。

4、铜鼓文化传承面临危机。受到外来思潮冲击和影响,一些年轻人认为自己民族很落后,羞于谈论民族文化,对铜鼓文化了解甚少,漠然视之,更谈不上主动学习,这对铜鼓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

三、有效开发和保护广西铜鼓文化的一些建议

针对铜鼓文化现存情况,我们经各方面的调查与研究,遵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们认为要保护好铜鼓文化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普查,摸清家底,提供铜鼓文化保护传承的基本依据

为了保护铜鼓文化的传承,很多地方的普查、申请保护项目等工作取得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