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51c4a1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4.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提高思维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在我看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才能使他们主动地去阅读并且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开展有趣的阅读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产生愉悦和快乐的体验。
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态度。
学生在阅读时应该认真思考,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文章的脉络,领会作者的用意,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态度,可以通过设置正确的阅读示范,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多读名著,多读名人传记等方式进行。
只有学生具备了正确的阅读态度,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阅读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深层次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深入思考,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文章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情境故事、寓言故事、科普读物等多种文本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蕴含的道理,自主思考,并进行交流讨论。
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阅读技能包括语音语调、语速语态、词汇理解、句法结构、篇章逻辑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点读法、音读法、分析法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并提高阅读技能。
特别是对一些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更需要教师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学生快乐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正确的阅读态度,深层次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基础的阅读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快乐,获取知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89636b5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4.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我看来,小学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通过阅读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情感体验。
小学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技能。
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表达能力。
通过选择优质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文本、分析问题和进行推理的能力。
还应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流畅度,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小学阅读教学应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阅读活动,只有在学生内心产生兴趣,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选择与学生兴趣相关的文本,丰富教材内容,打造愉快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阅读俱乐部、组织阅读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小学阅读教学应通过阅读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情感体验。
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感受情感的表达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丰富多样的文本,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等,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还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小学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通过阅读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情感体验。
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为学生终身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68baeb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7.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见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阅读教学的评价与提高。
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石,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拓展视野,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触发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起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
要注重阅读的兴趣引导。
通过选择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提问、讲解词义、寻找关键词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文本。
要注重学生的阅读技巧训练。
教授学生如何找主题句、关键句,如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技巧。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优秀的作文,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和提高也是十分重要的。
评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好坏,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二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力是否得到培养。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价,才能发现问题所在,及时进行改进。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和教学水平。
只有教师具备丰富的阅读经验和专业的教学能力,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
二是学校要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资源支持。
学校要配备丰富的图书馆、阅览室,提供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阅读。
三是家长要积极参与学生的阅读教育。
家长可以与学生一起选择好书,给予鼓励和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要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同时要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5681498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14.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语文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培养阅读兴趣、注重阅读技巧、注重阅读理解、注重阅读情感的培养。
培养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故事、展示精美绘本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课外阅读推广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技巧还比较薄弱,他们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
学生可以通过大声朗读、分析语言结构、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能。
老师还可以运用一些阅读教学方法,如分层阅读、整体阅读、速读等,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注重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阅读理解是阅读的目的所在,只有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才能真正掌握文章的意义,增强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要读,还要懂。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引导学生展开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情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切实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0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73a433a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2.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
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思想和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是一种享受和探索文化的过程,只有对阅读感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去读、去思考、去欣赏。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资源,如有趣的故事、精彩的插图、有声读物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如图书展览、阅读比赛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对阅读的热情。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预读、精读、泛读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对所读内容进行思辨和评价。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高效阅读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终身阅读意识的关键。
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快速阅读、注重重点、善于整理归纳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评价。
阅读能力的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重要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阅读报告等形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价。
还可以通过阅读速度、词汇量等指标,进行客观评价。
随着评价结果的反馈,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教学和评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对语文阅读感兴趣、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高效阅读习惯的学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05e5109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4.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阅读的最好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读书、理解书中的内容,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有趣的故事、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我也会鼓励学生多选择他们喜欢的阅读材料,通过兴趣来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获取信息、理解内容的一种重要方式,而阅读能力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和理解内容的能力。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比如正确使用字典、理解词语的上下文、把握文章的主旨等。
阅读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理。
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积累大量的知识和语言素材,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并能够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表达出来。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教授作文和写作技巧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和交流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习惯,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读者和写作者。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d6e51a5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1.png)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语文是人们学习和应用语言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表达方式。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而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1.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学生进行阅读的内在动力,只有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使他们主动去阅读。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选取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设置游戏化的学习任务等。
此外,教师还应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学生,例如,教师可以自己读书的经历和阅读的乐趣与学生分享,让阅读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2.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主要包括识字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首先,识字能力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必须掌握足够的词汇量才能进行独立阅读。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学习一些词汇的构词法和词义辨析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其次,理解能力是阅读的核心,学生通过理解文本的内容来获取信息和思考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如教授学生问题的提取和推理等技巧,让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深入思考。
最后,鉴赏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导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品味文学的魅力,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4.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技巧和方法,通过运用这些策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
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一些常见的阅读策略,如预测策略、推理策略、归纳总结策略等。
同时,也可以导读一些实用的阅读技巧,例如快速阅读、略读、精读等,帮助学生快速获取信息。
4.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阅读思维是指学生在阅读时所进行的思考活动,包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作者观点的分析、对信息的加工和整合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2bcefb7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2.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语文阅读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阅读理解能力不足、阅读兴趣不高等。
因此,我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阅读习惯是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基础,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实中许多学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持续性和主动性。
面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在教学中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鼓励学生每天阅读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养成固定的阅读时间。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现实中,许多学生对于中文阅读乏味,无法真正投入到阅读中去。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比如,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将经典文学作品变成动画、小视频等形式,给学生带去更加直观、有趣的阅读体验。
同时,还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阅读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再次,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阅读基础和阅读需求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比如,对于阅读能力弱的学生,我们可以使用分级阅读材料,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对于阅读兴趣不高的学生,我们可以选择与他们兴趣相关的阅读材料,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此外,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最后,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合力合作。
家长是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他们应该对孩子的阅读进行引导和激励。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给予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指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3357bcc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1.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在我看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学生进行阅读的内在动力,只有真正喜欢阅读,才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如童话、故事、诗歌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交流。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进行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理解文意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教授阅读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上下文理解词义、如何找到文章的主题句和关键词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行文逻辑,提高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读的文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
阅读不仅仅是获取信息和理解文意,更是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的过程。
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和比较。
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
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使学生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在实施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阅读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注重鼓励和表扬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进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329b255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b.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语文阅读教学也在不断完善。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能力之一。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具体来说,我们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所读文章进行详细的分析、推理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课堂上,我喜欢采用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阅读材料中寻找答案。
同时,也可以利用答案干扰法或是背景材料发散编写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组织多种阅读形式阅读形式多样化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小学教育教学中常见的阅读形式包括阅读课、朗读课、综合阅读课、课前阅读等。
每种不同的阅读形式都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我们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阅读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
三、开展阅读活动阅读活动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它不同于传统阅读教学,更倾向于让学生通过感官体验来了解、认识世界。
当前,各种阅读活动在广大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如课外阅读、跨学科阅读、亲子阅读等。
这些活动的推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在加深对阅读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和培养阅读习惯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注重阅读技巧培养除了阅读理解能力之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应该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
学生在阅读中要运用一些方法和技巧,使得阅读更加高效、更加准确。
我认为,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通过模拟教学、错误集体改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
此外,在学生掌握基本阅读技巧的基础上,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探索更为高级的阅读技巧。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主要路径之一。
我们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和组织阅读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技巧和阅读习惯,从而帮助学生全面、高效地提升语文素养。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bc25cb9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c.png)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1. 引言1.1 简介语文阅读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阅读能力更是成为一个人终身受益的重要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特点,因材施教,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启蒙者。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和习惯养成。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针对小学生特点的阅读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策略、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建议以及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等方面,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培养阅读兴趣,提升综合素养。
2. 正文2.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于,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核心技能。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文素养,丰富思维,培养写作能力,增强逻辑推理能力,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品德、审美等方面的素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阶段,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还在不断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阅读,积极探究,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还表现在,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本,包括故事、诗歌、科普读物等,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文体特点和表达技巧。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美感,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文学素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4cbecb9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0.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语文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学生进行阅读的动力所在,只有通过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享受和习惯。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文本的内容、背景故事、引导学生分享阅读心得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如优秀的童话故事、有趣的诗歌、有代表性的文言文等,来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注重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学生进行阅读活动的基本能力,包括字词的识别、理解文本的能力、阅读速度和流畅度等。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讲解生字词、解释生词意思、分析课文内容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朗诵比赛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他们的阅读技巧和速度,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注重培养阅读情感。
阅读情感是学生进行阅读活动的关键,也是学生进行情感表达、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精选文学经典,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人生、感受美好、领悟真理。
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学情操。
也可以通过课外读书会、文学创作等活动来引导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情感,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感受美好,发展个性,实现人生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获得真正的收获,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2050f5e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d.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首先,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只
有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阅读教学才会有意义。
要让学生具备自己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
通过课外读物推荐、采用多样化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等方式,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
喜欢上阅读。
其次,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等方面。
针对学
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
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运用快速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
解力。
再次,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
阅读教学不仅是为了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的提升,更为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等。
学生能去领略文学的魅力,并从中汲取营养,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自我认知和情商,从而形成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文精神。
最后,要有创新思维,不断开拓教学路径。
阅读教学不应是枯燥、死板的,更应是生动、活跃的。
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互动、游戏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搭建阅读互动平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思维碰撞,从而促进阅读兴趣和能力
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注重阅读能力的
提升、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创新教学形式和教育方式,使学生从中获得乐趣,培养
他们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这是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38ae9f2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9.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我在实践中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也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见解和建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能够主动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讲解故事内容和背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阅读情绪。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讲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分析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结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意义和内涵。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分角色表演,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阅读技巧是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的关键。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如快速浏览、精读法、归纳总结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阅读材料中的信息。
我们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策略,如提前预测、主题思考、推理判断等,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文学素养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生情趣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接触和欣赏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情趣。
我们也可以采用诵读、欣赏画面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作品中的美和意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理解能力、技巧和文学素养。
我认为,只有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能够主动阅读;只有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的意义和内涵,才能够提高阅读质量;只有学生掌握了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才能够提高阅读效率;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才能够从中获得精神的享受和心灵的滋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27efe4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0.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在我看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阅读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语文不仅是一种基本能力的培养,更是对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理解与感悟。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讲解文学名著、诗词故事,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和内涵,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语文课外读书活动、文学赏析会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愿意去读、去理解和去感悟。
只有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才能在接下来的阅读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取心灵滋养的一种方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觉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懂得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通过提问、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挖掘文本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鼓励学生通过书写、演讲、朗读等方式,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进行表达。
只有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他们才能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游刃有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在语文阅读过程中也会因为自身的兴趣、经历、认知水平而有所不同。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注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取之不尽的乐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选择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课外拓展,让他们在阅读中得到满足,获得成长。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f7cc4e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2.png)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正确引导和有效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浅谈我个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见解与经验。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多样性和多角度。
我认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如诗歌、散文、童话、科普读物等。
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他们的阅读眼界,培养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思考文本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来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并逐渐扩大阅读难度和广度。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阅读是一种思维活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
因此,我会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快速浏览、提炼主旨、理解词义、推理等。
通过训练,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准确性,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
对于不同阅读材料,我也会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应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和意义。
此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和坚持,而且是一种长期的过程。
作为教师,我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我会定期和学生交流他们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和阅读感悟,鼓励他们多交流、多思考。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有规律地进行阅读,设定阅读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激励和奖励。
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我还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文学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文本,如文化背景、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等。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最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既是学生的引路人,又是他们的学习伴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07bbc3f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a.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我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就难以主动地去阅读,更难以从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我会带领学生从小培养阅读的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阅读的快乐。
在课堂上,我会引导学生朗读好文章,欣赏美文,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学生只有理解了文章的含义,才能更好地进行分析、归纳和运用。
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课堂上,我会选择一些有趣的文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题目,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推理和判断能力。
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文学是培养学生情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通过文学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的情感、价值观和文化背景。
我在教学中会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教授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美好的情感和思想。
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阅读不仅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评价和判断的过程。
我在教学中会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观点、逻辑关系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地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以批判的眼光对待各类信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176e5c0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5.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引言语文阅读是小学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不仅关系到小学语文学习的成败,也关系到以后学习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科学地进行教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就是作者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持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阅读教学要重视阅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
学生在掌握了良好的阅读基础之后,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字的组织和表达规律,加强对句子结构的掌握和理解,同时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
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并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使孩子们对阅读保持持续的兴趣和动力。
阅读教学要注重细节在掌握基础阅读能力之后,小学生需要从阅读活动中进一步掌握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方法。
阅读教学不是一味的标准化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细节,例如注重理解天气、音节、语音之间的联系,并善于辨析意义模糊和近义词语,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要注重阅读顺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重视学生的阅读顺序。
通过科学的阅读顺序实践,学生可以在正确的语境中、以有效的方式学会更多的词语和阅读方法。
当学生对新的阅读素材感到不适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更简单的文章作为前置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地理解故事情节、解决生词困惑。
阅读教学应该适应不同的阅读水平阅读教学同样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水平来进行适度调整。
对于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应该引导他们进行深度思考并与其它学生分享,促进知识交流,在简单的阅读活动中保持兴趣和动力;对于阅读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该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找到有趣的读物,带着学生理解题目,让学生们先体验生动的故事情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水平,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最后,我们深信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需要经常去探究和探讨的前沿课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b03a112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8.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近年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备受关注,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看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一个人形成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起。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读书角、图书馆等途径引导学生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鼓励学生阅读各种类型的文字,如诗歌、故事、报纸等,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并定期进行阅读分享。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不仅是通过对文字的理解,还需要学生能够从中获取信息,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写作等活动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所读文章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对不同观点的辨别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富有趣味性的阅读材料,如童话故事、幽默故事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味和欣赏能力,通过解读诗歌、短文等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也培养他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段阅读教学之我见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一种活动,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
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学生、教师、书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阅读实践,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
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新课标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中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也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那么对于一个初步接触知识的孩童来说,如何一步一步地进行阅读教学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低年级的孩子如果对文本没有好奇心的话,那么就不会变被动为主动,去感受它的趣味性。
而我这里所说的好奇心,就是孩子对文本的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1、教师带动。
低年级学生好模仿,而教师就成了他们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生活事务的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里扎下根。
作为语文教师要热爱生活,对生活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要热爱语文,对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具有执着的热情,丰富的情感,敏感的洞察力,准确的感悟力,较强的感染力。
通过生动地描绘,入情地讲解,形象地范读,巧妙地点播,使学生明白“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的道理,让学生在每一节阅读课中,无不被教师感动着,被语文感动着。
从而激发爱语文情感,学语文的兴趣。
2、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低年级学生注意持久性差,情感易迁移,这就要求教师更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才能始终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我结合不同的课题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导入新课:《春雨的色彩》—谈话导入,《一分钟》—联系实际生活导入,《一去二三里》—故事导入,《植物妈妈有办法》—质疑导入,《难忘的一天》—悬念导入等等,使学生觉得学习课文乐趣无穷。
3、运用多元激励评价
俗话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多层次、多角度的鼓励评价,关注学生不同方面的进步,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尤其是正处于劣势的学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课堂上,经常会听到师生这样的评价语言:“这节课你回答问题积极,表现很棒!”“读书有语气了,进步真大!”“这句读得好,再努力!”。
课堂上还会时不时地响起集体自发的
鼓励掌声。
每人都能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快感,都渴望通过更多的参与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表扬。
主体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阅读教学的收效显而易见。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成阅读能力。
低年级阅读习惯的培养重点是专心和认真。
读书要聚精会神、认认真真。
低年级的孩子集中注意力时间短,对于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可以利用对故事的导入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加之在其中用一些简单问题来引导他们读,让他们觉得一篇篇小故事可以给他们带来许多小小的成就感。
这样阅读中的“专心”就慢慢地变得不在话下了。
读书时还要养成边读边想、不指读的习惯,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学会查字典。
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边动手的习惯,在读书时会进行圈、点、勾、画,能运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在学生初读课文阶段,题目首先映入眼帘。
教师要教如何理解题意,如《坐井观天》可教结合课文谈体会,从而理解课文的方法。
开始读文章时,应教学生读的慢些,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重点放在读准字音和读得连贯上。
在精读课文阶段,要教会学生如何了解各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学习读书要领会其中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
如《秋天的图画》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语句表述的意思。
其中一些比喻句应指导学生理解。
其次还要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启发学生想象语句所描述的情景,如“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是怎样一幅图画?总之,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教育中逐步形成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培养自主的阅读能力
1、自读自悟,悟得语感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
而培养语感最直接的途径是让学生有效地朗读。
何为有效的朗读?杨再隋先生说得好:“要充分、有效地读书,让学生把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
”教师要实实在在帮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从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关心自然和生命”。
同时在“会读、爱读、乐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
如《窗前的气球》中的第一、二段教学:在教学这两段时,我首先出示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这窗前的气球是从哪来的?之后,质疑:同学们为什么给科利亚送气球,而不亲自到病房去看望他?让每个发表了自己看法的孩子都说说是从哪儿读懂的?接着,让学生自读这一段,指出不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并谈谈读了这段,感受到了什么?为了更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到科利亚的孤独,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生病住院时的感受,并让这些发表感言的孩子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这一段。
此时,我继续点拨:还能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科利亚的孤独,引导读第二段,并动手画一画,再交流,同时让学生进行评议,我也可以相机点拨:为什么你把“静静地”“呆呆地”“真没意思”读得那么低沉,那么慢?再引导学生走进科利亚,科利亚这时会想些什么?最后,让学生配乐读第一、二段。
在这两段的教学中,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感悟科利亚的孤独,为
了让孩子有更真切的感受,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让学生能和科利亚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把学生带到了文本之中,也让科利亚走进孩子的生活中来。
有了这种情感做基础,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读,把这种情感移到文本中来,学生一定能读出味来。
同时,自读,互评的读书形式再加上在一定情境中的想象训练,丰富了孩子的内心体验与情感世界,再配上音乐,朗读就成了有效的朗读了。
2、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创造性思维是人问题开始的。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
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
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学生问:“课题为什么以狐狸和乌鸦为题?”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课文写的是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与爱听好话有什么联系?”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提示课题后,学生问:“课题中的”我“是谁?‘我’想去看什么?”等等。
如教学《我选我》这篇课文,看到课题学生提出:课题中的“我”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他为什么要选自己呢?说得真好,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呢?这样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
总之,低段的阅读教学,是要慢慢来的。
阅读阅读,多想多读,从初读到熟读到有感情的朗读,从读中感受文字的乐趣,从读中得到感情的升华。
我想,只要我们教师牢记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坚持在教学中贯彻执行,做到学生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兼顾、课内和课外阅读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融合,相信阅读教学之花将会越开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