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的教材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化教学的教材改革
【摘要】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论,作为以培养多方面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模式已被广大教育界认识其优越性,也被许多学校学习和应用。在这种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材改革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需要量身定制重实践操作且重视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的实用性教材。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教材改革职业教育实用性
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研究所提出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在我国职业教育行业引起了很大反响,经过近几年来的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和测评工作,以工作任务为主体的项目化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我校药学示范专业的建设和项目课程体系的建立,项目化教学便成为教学模式的主流,微生物学课程按照项目化教学的要求,进行了课程改革,其中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对教材进行了精心的整体设计。其过程中有很多得与失,总结如下,与同行们交流,共同进步。
一、突出岗位实用性,重新评价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
为适应项目化教学,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以岗位实用性为主,联系学生就业具体岗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课题小组利用暑寒假和平时的空余时间走访了苏州的国营老药厂,如苏州医药集团第一制药厂、苏州二叶制药厂;苏州合资及独资药厂,如苏州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辉瑞苏州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及药品检验权威部门—江苏省苏州药品检验所,详细了解我们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包括就业岗位、岗位工作内容和要求、企业要求。汇总归纳形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说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同时也总结了学生在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不足,以课程要求的形式分散到各个教学的项目中,以强化教育。
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设计课程项目化
我们职业类学校要培养的是有动手能力、有知识的新型劳动人员,需要学生进入岗位能及时完成劳动任务。应用项目化教学,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简单灌输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需要重新设计教材,注重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培养,将过深的理论来从简处理。任课老师可以根据学习目的和学习重点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任务,在每个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融合进来,以实践为主,安排学生多操作、多练习,强调培养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根据需要来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评价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最基本的且最重要的内容,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难点,是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项目化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
四、合理体现知识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心理发展顺序
赞科夫在实验教学法中指出“教学必须使学生通过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他们的智慧、情感、意志、才能和天赋,发展他们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以便使他们能够解决未来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说明要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不但依赖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迁移的能力,依赖于教学内容的难易安排,而且依赖于学习中学生在“动机的激发、学习内容的选择知觉、知识保持”等内部心理活动过程的特点。在教材改革中应该注意到合理体现知识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心理发展顺序。原先的老教材作为多年沿用的主要教学工具,在编写过程中倾注了编写人员的心血,在重理论的主要指导观念下,理论的讲授过程是合理、科学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顺序,学习内容由简到繁,由易入难。进行的项目化教学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并非对于教学内容的全盘否定。
五、兼顾各课程间的关系,重视与以前、将来学习的课程之间的承前启后
教学改革已在学校内大范围铺开,各课程都在进行改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教材改革还应注意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微生物学校本教材《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作为药学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肩负着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兴趣的重要任务;同时由于相关专业课,如生物化学和药剂学等都没有开设,教学课程中有关微生物生理生化特征部分只能作为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而不能作为学习重点处理。在微生物课程中,学生会第一次接触无菌操作,将无菌意识的培养作为主线贯穿教学始末,反复强调,多次练习,力求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除了掌握相关操作技巧以外,能形成制药人的特殊气质。
参考文献:
[1](德)Joer——Peter Pahl著.姜大源译.职业科学与职业教学论研究的起源[J].职业技术教育.2006(28).
[2]李维.心理学百科全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3]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N].光明日报.1978.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