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统计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内从事本 职工作工日 (工时)
停工工日(工时)
停工被 利用工 日(工
损失的 工日 (工时)
( 工 Fra Baidu bibliotek )
非 生 产 工 日
时)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
全部实际工作工日(工时)
(一)日历时间的构成
1、日历时间:整个表现时间资源的总量,是生产工
人工作时间的自然极限 。 2、制度公休时间:按规定在日历时间内,应该享受
全日缺勤: 1000工日 全日停工: 50工日 全日非生产:100工日 公休日加班:250工日
非全日缺勤 4500工时
非全日停工 950工时
非全日非生产 750工时
加点
1750工时
要求:运用工作时间利用的基本分析方法, 计算工作时间利用情况。
日历工日=1000 ×30=30000(工日) 日历工时=1000 ×30 ×8=240000(工时)
加点工时: 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小时数叫加点工时。
加班加点工时 =加班工日×制度工作日长度+加点工时
(10) 全部实际工作工日数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加班工日
全部实际工作工时数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例:6月份某企业生产工人平均 人数1000人,制度公休日8天, 实行一班制,有关资料如下:
=全日非生产工日×制度工作日长度+非全日非生产工时
(8)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 =制度工作工日-缺勤工日-停工工日-
非生产工日+停工被利用工日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 =制度工作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
+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
+停工被利用工时
(9)
加班工日: 利用工休日加班满一个工作轮班叫加班工日。
7、非生产时间:生产工人出勤后由于行政 原因安排工人从事非生产活动所占的时 间。
8、制度内从事本职工作时间:在规定的工作时 间内实际从事本职生产工作的时间。
9、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 实际从事生产作业活动的时间。
10、加班加点时间:在规定工作时间外由于行政 安排,生产工人实际从事生产作业活动的时间 (节日值班不算)。
作者)在工作时间利用方面的先进经验 为更充分合理利用工作时间创造条件。
二、工作时间统计的意义
1、反映劳动者工作时间资源的总量。 2、说明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分配情况。
例如:制度工作工时、实际工作时间、加班 工时、停工工时,还有停工被利用工时、缺勤工 时、非生产工时等。
3、表明工作时间的利用和其效益。
的公休日和节假日,我国为115天。 3、制度工作时间:指按规定应该出勤上班工作的时
间。
4、缺勤时间:在规定工作时间内由于个人的原因 没有上班的时间。
5、出勤时间:在规定的制度工作时间内实际上班 的时间。
6、停工时间:由于企业的原因造成工人上 班以后没有从事生产活动的时间。分为: 停工被利用时间(停工后从事非本职其 他生产工作的时间)和损失的时间。
制度公休工日=1000×8=8000 (工日) 制度公休工时=1000×8×8=64000 (工时)
制度工作工日= 30000-8000=22000(工日) 制度工作工时= 240000-64000=176000 (工时)
缺勤工日=1000(工日) 缺勤工时
=全日缺勤工日×工作日制度长度+非全日缺勤工时 =1000×8+4500=12500(工时)
工日:一个生产工人一个工作轮班的生产 时间称一个工日。
工时:一个生产工人一小时的工作时间称 一个工时。
二、生产工人劳动时间的构成指标
劳动时间构成图示 :
日历工日(工时)
制度公休工 日(工时)
制度工日(制度工时)

出勤工日(工时)
缺勤工日(工时)
际 公 休 时 间
( 加 班加 加班 点工 工日 时 )
(6) 停工分为全日停工 和非全日停工
停工工日:必须是整个一个工日都没有工作 才计入,称全日停工 。
停工工时
=全日停工工日×制度工作日长度+非全日停工工时
(7)非生产时间分为
全日非生产(工日)和非全日非生产(工时) 非生产工日:必须是整个一个工日都用于非生产,不是 一天不予计算,称全日非生产。
非生产工时
出勤工日=22000-1000=21000 (工日) 出勤工时
=制度工作工时-缺勤工时 =全日出勤工日×工作日制度长度-非全日缺勤工时 = 21000×8 - 4500=163500(工时)
三、工作时间统计的目的
1、为合理安排作业计划和定岗定员提供依 据。 2、为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提供依据。 3、为成本核算提供依据。 4、为合理发放劳动报酬、考核、奖励、晋升提
供依据。 5、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
第二节 生产工人工作时间利用统计
一、生产工人工作时间的概念
1、定义:生产工人从事生产劳动全过程的 时间。 2、核算单位: 工作时间的计量单位是劳动者数量×时间 长度,一般用工日、工时表示。
本章主要内容
工作时间统计的意义 生产工人工作时间利用统计
第一节 工作时间统计的意义
一、工作时间的概念
工作时间: 指劳动者从事有酬社会劳动所花费的时
间,是衡量工作量的尺度。
通过对工作时间的统计分析:
可以了解对工作时间的利用效果 揭示工作时间利用中的不合理环节和浪费现象 找出工作时间损失的原因,发现和总结(先进工
缺勤工日:必须是整个一个工日没有出勤才算 。 缺勤工日=平均人数×缺勤天数
缺勤工时
=全日缺勤工日×工作日制度长度+非全日缺勤工时
(5)
出勤工日:只要来上班,无论是否满一个工日都算一 个出勤工日。
出勤工日=制度工作工日-缺勤工日
出勤工时 =制度工作工时-缺勤工时 =全日出勤工日×工作日制度长度-非全日缺勤工时
=计算期平均人数×计算期制度公休天数
制度公休工时 =计算期平均人数×计算期制度公休天数
×制度工作日长度
(3) 制度工作工日 =日历工日-(制度)公休工日 =平均人数×制度工作天数 =出勤工日+缺勤工日
制度工作工时 =制度工作天数×平均人数×制度工作日长度
(4) 缺勤分为全日缺勤(缺勤工日)和非全日缺勤 。
11、全部实际工作时间:生产工人在规定 工作内(外)实际从事生产作业活动的 时间。
(二)日历工日和日历工时的构成
工作时间按照日历天数或日历小时数来计算 工人的全部时间,分为:
(1)日历工日
=计算期的日历天数×计算期平均人数 (或每天人数之和)
日历工时=日历工日×制度工作日长度
(2) 制度公休工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