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写作 解读一篇寓言教学案 语文版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解读寓言(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解读寓言(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aaed7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7.png)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解读寓言(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寓言的特点和结构,学会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培养学生运用寓言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解读寓言,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寓言的定义和特点2. 寓言的结构和表现手法3. 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分析4. 寓言写作技巧的讲解与实践5. 学生习作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寓言的特点、结构和表现手法,能够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寓言手法进行写作,并能够通过解读寓言,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寓言的定义、特点、结构和表现手法,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寓言写作练习,培养运用寓言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引导学生通过解读寓言,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寓言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寓言的特点和结构:讲解寓言的定义、特点、结构和表现手法,让学生了解寓言的基本知识。
3. 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寓言写作技巧的讲解与实践:讲解寓言写作的技巧,并进行写作实践,让学生能够运用寓言手法进行写作。
5. 学生习作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寓言特点和结构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进行。
2. 评价学生对寓言故事主题和寓意的分析能力,通过课后作文和小组讨论进行。
3. 评价学生的寓言写作能力,通过课后作文和习作展示进行。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经典寓言故事,如《庄子》、《韩非子》等,提高学生对寓言的鉴赏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寓言故事比赛,鼓励学生创新和发挥想象力。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解读一篇寓言》教案 语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解读一篇寓言》教案 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7207744b73f242336c5f6e.png)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解读一篇寓言》教案语文版一.设计意图这篇作文安排在学生刚学过寓言《黔之驴》、《杞人忧天》和《杨布打狗》之后。
看似简单,但大多数学生拿到以后无从下手。
所以,设计这堂作文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为主,让学生通过自身积极参与来学会从多个角度解读一篇寓言,学会创新理解一篇寓言,让学生敢说,会写,能写好。
二.课前准备投影仪、《伊索寓言》等三.教学步骤(本课设计为2课时,包括写作1课时)(一)趣味猜词1.羊来到草地上(打一水果——草莓)2.狼群来到羊群里(打一水果——杨梅)3.用手指使劲戳墙(打一个字——痛)(学生在猜完前两个后,往往受此猜法影响而难以猜出第三个,师由此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是唯一的,对待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师板书:多角度(二)创新理解《黔之驴》1.谈谈寓言。
寓,寄托也。
寓言即在文字中寄托了某种道理。
即每篇寓言都有寓意。
2.(放投影:《黔之驴》最后一段)生读后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寓意。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3.这段话是针对文章中“驴”这个形象来说的,师由此启发学生,文章除了驴以外,还有虎、好事者这些形象,让学生根据不同形象得出不同启示。
(师板书:不同形象)(1)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好事者:○1统治者对人才的埋没○2资源的浪费总结:可见,我们从一篇寓言里得到的道理是唯一的吗?那么我们是通过分析《黔之驴》中的哪一点得到这些启示的?(师暗示黑板上的“不同形象”)(三).浅谈《杞人忧天》设问:1.《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不要去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担忧。
这里所说的“不可能发生的事”是指什么?(生:天塌地裂)2.古人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在现在看来,有没有可能?(师启发学生从环保的角度来回答)3.那么杞人的担忧在现在有没有必要了?(生:有必要)4.是什么造成了对这则寓言的不同理解?(师启发学生从时代不同,科学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总结:由此可见,由于时代不同,一篇寓言的寓意也是会发展变化的,我们一定要抓住这种变化。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解读一篇寓言教学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解读一篇寓言教学案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519981f121dd36a32d82b6.png)
2.要结合寓言中的具体内容,对主人公的形象展开分析,明确寓意.3.根据寓意举出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引起他人思考.【范文引路】示例一:解读《夸父逐日》《夸父逐日》是一个充满着奇思妙想的神话故事,全文主要讲了夸父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于是只身一人前去追赶太阳,想把太阳永远固定在天上,不料他逐日未成,在遗憾的长叹中闭上了双眼,长眠于虞渊.读了这则故事,我不禁叹绝,古人赋予了神话故事离奇大胆的想象外衣,这种在今人看来荒唐的故事情节,在远古年代,却是古人认知、探索大自然过程中的一种必然.我们不可嘲笑古人的愚痴,存于我们心中的应是敬佩,敬佩他们那种惊天动地,毫无顾忌的跳跃式想象.这种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的代表,一种渴望了解自然,渴望征服自然的力量在这种想象中喷薄欲出.你看这句: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这种横空出世的想象,缔造了一个在古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永远崇拜的神.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感知,转而在想象世界中畅游的古人,你们这种对英雄人物的渴望,本身就是“探索求知”的代名词.再看这句: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的水,咕嘟咕嘟,一瞬间两条大河都被他喝光了.还有这句: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读了这两句,夸父的形象在我心中仿佛化作了一条巨大无比的神龙,他倒下了,山河崩泣,令人伤心欲绝.“夸父”这个神话人物的高大形象,从此植入了我们心中,想想,假若没有古人的这种开阔的、跳跃的、离奇的想象塑造,“夸父”这个人物形象会长眠于我们的心中吗?我相信,不会的.夸父虽然倒下了,但他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那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世人的心目中,却永远不会倒下.这种精神,不管对古人,还是对今人,都是一种光明的引领,都是一种理想追求的化身.倒下的夸父变成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化成一大片桃林,目的是给追求光明的人解渴,使他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行.人生前行的路上不正需要这样一种帮助和扶持吗?人生前行的路不正需要这样一盏明灯指引吗?掩卷沉思,《夸父逐日》留给我们的思考俨然是生活中的一眼清泉,洗涤了我们的身心,激励了我们的斗志!简评:这篇文章从多角度解读了《夸父逐日》,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首先感悟了寓言的想象的美妙,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然后理解夸父的形象及意义,揭示寓言的寓意.文章思路清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示例二:《狐假虎威》的故事解读一天,一只老虎饿了,四处搜寻东西吃.碰巧,它捉到一只狐狸,准备美餐一顿.可狐狸却对它说:“你是不敢吃我的.我是天帝派来的,他封我当百兽之王.你要是吃了我,那就是违抗天帝的意旨.”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肚子饿得咕咕叫,不知如何是好.狐狸看到老虎在犹豫,又说:“你以为我的话是假的吗?那就让我在前面走,你在我后面跟着,看看百兽见到我后的样子,它们不逃才怪!”老虎觉得有道理,就跟着狐狸一路走去.果然,众兽看见了,都吓得四处逃窜.老虎不知道所有的野兽是因为怕自己而逃走的,它还以为真的是害怕狐狸呢!于是这引来了人们的讽刺:狐狸是借用老虎的威风来吓唬百兽的,是非常狡猾的.这句话像“紧箍咒”一样,警告我们不要和狐狸一样狡猾.可是,我却很佩服狐狸,要为狐狸平反昭雪,我认为这是冤枉了狐狸.仔细想想,这明明就是狐狸的聪明机智嘛!难道小白兔战胜大灰狼被称为聪明,而狐狸就只能被看作狡猾吗?依我看,狐狸其实是一只智勇双全的好狐狸.要不是狐狸想出这个大胆的主意,并且装得神气活现,不早就成为老虎的腹中餐了!我很敬佩狐狸敢于和强大的老虎作斗争,更敬佩狐狸在危急的情况下想出解救自己、保护自己的高明办法.狐狸能树立“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信心,去做别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我认为狐狸极为聪明.简评:文章在介绍了故事内容的同时,并没有停留在原有寓意的基础上,而是运用逆向思维,对故事中的主角进行了新的分析和解读,使寓言生发出新的色彩.前两段内容讲述了狐假虎威的故事情节.让读者明确故事的基本内容.值得指出的是,一般来说,这类故事的解读,往往不是全文讲述故事内容,而是概括介绍.接下来是对故事进行解读.这里从故事情节出发,抓住故事主角进行了分析理解,并指出它的讽刺意义.运用逆向思维,指出狐狸的聪明,并进行了分析论证,从而发掘出新的寓意,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启发性.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76e84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c.png)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词语搭配和句子结构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从字顺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句子仿写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使句子文从字顺的基本原理。
举例: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优化句子结构,提高文章表达效果。
(3)文章过渡的自然性:学生在文章过渡部分往往处理得生硬,导致文章整体效果不佳。
举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过渡词语、句子,使文章过渡自然、流畅。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写作-文从字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写作时是否遇到过文章表达不流畅、读起来生硬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使文章文从字顺的奥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理解文章“文从字顺”的概念,学会通过合理组织词语和句子,使文章表达流畅、自然;2.掌握文章写作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结尾的布局;3.针对性地进行句子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4.分析教材中的范文,学习借鉴优秀文章的表达方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篇文从字顺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小专题 写作 解读一篇寓言 语文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小专题 写作 解读一篇寓言 语文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251cf5915f804d2a16c1c0.png)
(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专题写作解读一篇寓言语文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专题写作解读一篇寓言语文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专题写作解读一篇寓言语文版的全部内容。
小专题写作解读一篇寓言【写作导航】寓言往往运用讽喻的手法,借助故事的形式来阐述某个哲理或揭示某种教训。
故事是表象,道理才是核心。
因此,解读寓言就是要善于发掘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具体说来,在解读寓言时,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激活思维,深入领悟寓言。
解读寓言,最关键的是要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其寓意.写作时,要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深入探究寓言的寓意。
此外,对于不少寓言来说,“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会得出不同的寓意。
写作时,我们要激活思维,多角度解读,从中提炼出恰当而新颖的写作角度。
如《黔之驴》的寓意,可以从驴的角度去归纳,也可以从虎的角度去探究,但如果从好事者的角度去思考,得出“办事要因地制宜,否则便会劳而无功”的寓意,就会令人耳目一新,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会富有新意,引人注目。
二、联系实际,抒写阅读感受。
古代寓言之所以流传不衰,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其中蕴涵的道理带有普遍性,至今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因此,在写作、解读寓言类文章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联系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来谈感受。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针对性,才有教育意义。
如《杞人忧天》过去常用来讽刺没有意义的担忧,但如果联系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呼吁全人类都来“忧天”,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这就赋予古老的寓言以崭新的时代意义,肯定会激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写作《解读一篇寓言》名师教案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写作《解读一篇寓言》名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242a58b84ae45c3b358c6e.png)
《解读一篇寓言》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篇寓言故事,抓住关键情节和关键词。
2.能够理解寓言中主人公的性格心理等分析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
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这篇寓言中蕴含道理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能够理解寓言中主人公的性格心理等分析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理解寓言的寓意并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这篇寓言中蕴含道理的现实意义。
适当创新,富有新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寓言是一种启迪智慧的文体,你还记的哪些?生:(说一说自己听到的寓言故事,例如狐假虎威、拔苗助长、亡羊补牢、乌鸦喝水等)师:最近你读过哪些有意思的寓言,跟大家说一说。
有些含义深刻的寓言请您一定要配上您的而解读。
生:(思考)。
二、出示目标1.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2.指名读。
3.说一说,你觉得哪个目标最难以完成。
(可同桌讨论)三、互动交流1.师:从小到大,我们对寓言故事总是会产生新的解读。
(出示严文井的话)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严文井生:说一说自己对这句的理解。
2.师:寓言以虚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寓言故事往往是在小故事中蕴含大智慧。
有些故事给了人们一生的财富。
这些故事中哪个留给了你一种思想?说一说。
(展示寓言故事的名字)生:选择自己熟悉的说一说。
师:分析故事的主人公。
解读寓言最重要的就是剖析主人公。
寓言故事的主人公一般是形象化的人和拟人化的物。
我们应该认真阅读从他们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性格特点等方面来剖析。
3.师:有些寓言故事非常古老,但是古老的寓言也会富有新意。
我们解读寓言故事,一定要考虑它的现实意义。
比如《拔苗助长》,一度到这则寓言你想到了什么社会现象?生:思考并回答。
预设:教育问题。
比如《东郭先生和狼》,一度到这则寓言你想到了什么社会现象?生:思考并回答。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公开课教案_0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公开课教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7043d047783e0912a2162a88.png)
运用托物言志进行写作训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练习,学生能用托物言志构思作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课文,练习构思,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3.情感与价值观: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陶冶学生性情。
教学重点:1.描写事物片段练习。
2.布局谋篇的构思。
教学难点:布局谋篇的构思。
教学设想:复习→片段练习→总结课文结构→练习→方法总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写作文,是啊,作文课有同学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迟迟难以下笔,真是难啊!难于上青天。
但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要想欣赏更美的景致,要想要找到写作更好的感觉,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写作的途径和方法,也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同学们,有信心吗?二.活动(一)复习《紫藤萝瀑布》1.找出描写紫藤萝的句子或语段来(齐读),说说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明确:[1]2段.3段.4段.5段。
整体描写[2]第6段描写一穗,一朵局部描写a.运用修辞:拟人,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的繁茂壮观。
b.运用想象:丰富了内容。
2.同学间交流,分享(注意描写顺序)3.总结:怎样把事物写的生动、具体?明确:修辞+想象=生动具体4.老师放一盆绿萝在讲台上,同学们观察并运用写作手法写一段生动具体的话。
学生交流,分享,并请同学点评。
5.作者还写了一株稀零的藤萝,与这一株藤萝有什么关系呢?这种写法叫什么?6.什么叫托物言志?明确:借助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此种写法,叫托物言志7.小结:托物言志的方法:(三个动词)找抓悟(理)相关点特征人生(生活)(二)1.下面,我们也来学习宗璞托物言志。
同学们知道:刘寓锡借陋室,表达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周敦颐借莲,表达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今天,我要借:溪流→言志:勇往直前,奔流不息。
耕牛→言志:埋头苦干,默默奉献。
(语文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语文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932c4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2.png)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讲话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组织,要注意讲话场合,注意自己的用词是否适宜,要不然就会闹笑话。
一起看看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欢送查阅!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点评:应为“知识与技能〞)1、培养语感,养成多读书的好习惯;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2、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
过程与方法:以讲授为主,方法与实例相结合,组织讨论,启发引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文习惯。
【教学重点】:文从字顺,有条不紊的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语感,学会修改作文。
(点评:后一点去掉,因为是写作课)【课程类型】:新授课(点评:应为写作课)【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小品导入:观看小品不差钱丫蛋自我介绍片段。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你觉得这个孩子丫蛋的开场白有什么严重问题为什么惹人发笑(答案预设:用词不当,不注意场合,感觉胡说八道,没有条理,没有中心)(设计意图:接近生活的素材,贴近学生。
让学生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了解语言的合理运用,对本课要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入愉悦主动的学习状态。
)师: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讲话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组织,要注意讲话场合,注意自己的用词是否适宜,要不然就会闹笑话。
写文章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好的文章,一定要表达清楚,不能前言不搭后语,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讲的——文从字顺。
二、课题释义同学能来说说你对于这四个字的理解么——(ppt呈现“文从字顺〞) 从——顺从顺——通顺文字通顺,表达清楚(设计意图:从字面意思分析导入,主题鲜明,目的明确。
是学习目标的呈现。
)三、结合实例,归纳要点1、文字通顺(展示病句)你能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问题么你能改一改么(学生个人寻找答复)教师归纳:所以,讲清楚一句话,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顺序,不能张冠李戴,不能牛头马嘴,更不能前后颠倒,否那么读起来就相当别扭。
因此,在写一个句子的时候,简单点来解释,我们就是要将话捋顺了说。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解读寓言(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解读寓言(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37a84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a.png)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解读寓言(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寓言的特点和寓意,能够识别和解读寓言故事。
(2)培养学生运用寓言的手法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寓言故事,培养学生分析寓言故事的能力。
(2)通过写作实践,培养学生运用寓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寓言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通过寓言故事思考人生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寓言的特点和寓意。
(2)培养学生运用寓言进行写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背后的寓意。
(2)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寓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寓言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寓言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学内容与方法:(1)讲解寓言的特点和寓意,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和解读寓言故事。
(2)通过阅读寓言故事,培养学生分析寓言故事的能力。
(3)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寓言的手法进行写作。
3. 课堂练习与指导:(1)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寓言故事的阅读和分析,教师进行指导。
(2)学生进行寓言写作,教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寓言的特点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寓言进行写作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2. 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继续练习运用寓言进行写作。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续):4. 寓言故事讨论:(1)分组讨论寓言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及其寓意。
(2)每组选取一个寓言故事,进行分享和讨论。
5. 写作技巧指导:(1)引导学生如何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融入寓言故事中。
(2)教授如何通过寓言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七、课堂练习与指导(续):4. 学生进行寓言写作,教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5. 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进步。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解读寓言(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解读寓言(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62d68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3.png)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解读寓言(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寓言的特点,学会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解读寓言故事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寓言故事的特点2. 解读寓言故事的方法3. 寓言故事的写作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寓言的特点,学会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简短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讲解寓言故事的特点:介绍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如比喻、象征、寓意等。
3. 解读寓言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象征意义等方面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4. 寓言故事的写作技巧:讲解如何编写寓言故事,包括构思、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
5. 实践训练: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寓言故事进行解读,分析其主题和寓意。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编写一个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不少于300字。
2. 选择一个寓言故事进行解读,分析其主题和寓意,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解析文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是否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寓言故事解读能力:评估学生在解读寓言故事时的分析能力和对主题、寓意的理解程度。
4. 写作技巧应用:评价学生在编写寓言故事时对所学的写作技巧的应用情况。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寓言故事书籍,鼓励他们在课外进行阅读。
2. 寓言故事表演:组织学生进行寓言故事的角色扮演,增强他们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3. 寓言故事创作比赛:举办寓言故事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寓言故事。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编写一篇寓言》教案 语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编写一篇寓言》教案 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41a57858fb770bf78a556e.png)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编写一篇寓言》教案语文版【写作目标】模仿课文或你读过的其他寓言,编写一篇寓言,题目自拟。
【写作指导】读寓言故事,总让我们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原因就是或因为语言幽默、或因为寓意深刻,明知故事是虚构的,我们也都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它。
每当你读寓言哑然一笑或掩卷沉思时,故事里所蕴涵的道理已经悄悄地给了你影响。
寓言为何有这等魔力呢,在我们动手编写寓言之前,应该对它好好琢磨一下。
寓言是什么?从字面来理解,就是“寓意于言”。
“意”是作者要讲的道理;“言”即故事。
把要讲的道理寄寓在故事里就是我们所要编写的寓言了。
编写寓言,我们一方面可以将传统寓言进行故事新编,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材料,寻找发现,发挥想象,构架故事。
也许有同学会认为,我们初中学生正是在接受道理的时候,哪有什么道理去向别人讲呢?不错,我们在接受道理的同时也要思考,思考了才能理解,理解了就会有所发现。
能把自己在读书生活中独到的发现陈述出来为最佳。
实在没有恰当的,就把已经接受过的道理通过我们编写的故事讲出来,也同样可以达到我们这次写作训练的目的。
因为我们编写寓言的目的是进行一次思维训练。
“我该讲述什么道理为好呢?”固然我们不能再去重复“龟兔赛跑”、“守株待兔”、“长竿入城”……这些寓言故事里的道理了,但我们可否对这些寓言故事里的道理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观、价值观给予合理的新解呢?这是完全可以的。
象罗丹的《兔子和乌龟的第二次赛跑》“……蚂蚁弟弟拍手叫:乌龟大叔加油跑!”乌龟摇头笑了笑:“怕什么,反正这小子会骄傲!”结果兔子转败为胜。
这一改动可以说完全是出于一种新思维,是对已有的思维定式(兔子虽然天资好,但因骄傲、疏忽而失败;乌龟则反之。
)的反叛或者换位。
其结果同样是紧贴生活,就是说,在显现实生活中,象兔子这类吸取教训、转败为胜的例子也很多,同样属于明智之举被人广为赞颂。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寓言所陈述的道理可以是我们在读书或日常生活中的某种领悟,也可以是对故事内容的新解。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a5560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e.png)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案全文共2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了解习作例文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3.写作时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重点难点:1.结合习作例文,学习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方法。
2.将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与“习作例文与习作”结合起来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以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二、反馈练习,交流互评1.复习交流《夏天里的成长》和《盼》。
预设: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中,学生已经结合课文交流了主要的写法,此时可提问那些基础稍差的学生,对反复交流过的内容,学生应该都能简单地概括出来。
明确:围绕中心意思,可以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2.反馈“初试身手”的选材练习,展示学生的选材,学生互评。
预设:在“初试身手”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展示过相关选材,但因时间有限,展示的材料也有限。
而且通过学习,学生或许会对自己的选材做出调整。
此时可再请几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选材,注意每个题目都要涉及,在黑板上做好板书、标注。
在后面的学习中可再运用这些题目和材料。
三、例文引路,学习写法1.学习写法: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1)阅读、交流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说说作者围绕爸爸爱订计划这个中心意思写了哪些事例,其中哪一个事例写得体。
明确:作者把爸爸给“我”订暑期计划的事例写得体。
(2)学生自由读“订暑假计划”段落,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这部分写具体?(3)学生汇报,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明确:爸爸在各个方面都喜欢做计划,却格外重视“我”的暑假计划,这是为什么呢?一是这与“我”息息相关,爸爸特别关心“我”;二是暑假生活很长,爸爸认为这值得做计划;三是这样的计划容易产生戏剧效果——哪个孩子不愿意暑假轻松度过啊,可遇到个这么爱订计划的爸爸就“倒霉”了。
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 黔之驴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
![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 黔之驴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edc397f2b160b4e767fcfb3.png)
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20 黔之驴教学设计语文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代表作品。
2、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语句,如:蔽、窥、稍、慭慭然、狎、跳踉等,疏通文意,翻译全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
理解本文的内容即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过程和本文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驭并征服客观事物,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的寓意。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教育学生认识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二、过程和方法:1、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自己试译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归纳出文章的寓意。
创意说明:把握寓言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驴是如何丧失自己的优势,而虎是如何对驴步步进逼的,借此品味出本文的寓意,并能联系实际多角度理解寓意,谈出自己的感受,得到生活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1、积累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2、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四、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这两个成语。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步骤和内容:(一)导入:同学们,在平时大家一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成语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就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
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接触这篇寓言。
那么,什么是寓言呢?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
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并理解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二)作家、作品、背景简介:柳宗元(773--819),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
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 黔之驴说课稿 语文版.doc
![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 黔之驴说课稿 语文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4142d805ee06eff9aef807b3.png)
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20 黔之驴说课稿语文版一. 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黔之驴》是语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
通过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过程,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老虎和驴子的性格特点。
警示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获得胜利。
2.教学目标《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
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 知识与能力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把握重要词语的含义,挖掘老虎心理变化的过程,体会课文的寓意,学习本文言简意赅的写作特色。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本文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过程和本文启发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御并征服客观事物,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寓意。
3. 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1).教学重点:多形式的诵读,学会翻译文言文并理解本文寓意.确立依据:课文篇幅短小,句式紧凑,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兴趣浓,多次诵读后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大意.本文启发了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所以把诵读和理解寓意作为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方法.理解黔驴技穷,庞然大物等成语.确立依据: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是学生作文常用的方法,同时,词汇的积累也很重要,所以把本文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对成语的理解作为本文的难点.二.说教法与教学媒体的运用本课主要采用诵读法,提问法。
学生自主合作等教学方法。
利用教学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于教学媒体的运用及对解决本课重难点方面的作用我将在以下教学具体环节中逐一说明。
三.说学法通过教学媒体的有效引导,学生顺利实现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全面掌握文言基本实词的含义,自主翻译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解读一篇寓言教学案语文版【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寓言的内容和形象,揭示其深刻的寓意。
2.通过分析寓言的表现手法,了解寓言的写作特点,对作品作出恰当的评价。
【写作内容】试着解读一篇寓言。
【写作指导】1.寓,寄托也。
寓言往往是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寄托某种深刻的道理。
故事是外壳,道理是内核,解读一篇寓言就是要善于透过表面语境(即故事)去探寻其中蕴含的道理。
要写好这样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多种角度想寓意。
解读寓言,当然要从其内容(即故事)入手,在分析它内容的基础上,揭示其深刻的寓意。
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会得出不同的启示,所以,看一篇寓言,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其寓意。
如《黔之驴》这则寓言,可以从驴的命运方面总结寓意,也可以从虎的角度去思考,得出寓意,还可以从虎与驴的关系角度思考,总结出寓意。
多角度地思考,有利于拓展写作的思路,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有利于自己写作的角度。
(2)联系生活写感受。
在进行解读寓言的写作时,我们不要把所有想出来的寓意都蜻蜓点水似的写出来,而应选择自己最有话可说的寓意来进行分析。
同时应展开联想,力求联系生活实际来谈感受。
如《杨布打狗》这则寓言,故事内容简单,寓意也单一,批评了那些只看表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的现象。
在解读它的寓意时,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类似事例加以说明。
比如,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上当受骗,不就是被骗子的花招所迷惑,没看清事物的本质吗?这样联系现实生活来谈感受,会使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分析形式谈特点。
解读寓言还可从它的形式入手,分析其表现形式和写作特点。
自然,这对大家的要求要高些,同学们必须掌握文章的一些表现手法,再结合所要解读的寓言的表达特点来具体分析。
如《杞人忧天》这则寓言,就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开情节的。
总之,解读寓言要求我们对其寓意反复琢磨,选准角度,联系实际,把思维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深处。
这样,才可能写出较有深度的习作。
2.思路点拨解读寓言,可以先分析寓言的形象,读懂原文的大意,把握寓言故事的寓意。
然后紧扣寓意,联系生活实际评价寓言,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再从写作角度分析寓言的写作特点。
解读时可以涉及以上全部内容,也可以选择其中一点来解读,只要能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评论即可,只是写作时要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写作要求】1.要交待故事的梗概,写清楚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情节,做到语言简洁有条理。
2.要结合寓言中的具体内容,对主人公的形象展开分析,明确寓意。
3.根据寓意举出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引起他人思考。
【范文引路】示例一:解读《夸父逐日》《夸父逐日》是一个充满着奇思妙想的神话故事,全文主要讲了夸父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于是只身一人前去追赶太阳,想把太阳永远固定在天上,不料他逐日未成,在遗憾的长叹中闭上了双眼,长眠于虞渊。
读了这则故事,我不禁叹绝,古人赋予了神话故事离奇大胆的想象外衣,这种在今人看来荒唐的故事情节,在远古年代,却是古人认知、探索大自然过程中的一种必然。
我们不可嘲笑古人的愚痴,存于我们心中的应是敬佩,敬佩他们那种惊天动地,毫无顾忌的跳跃式想象。
这种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的代表,一种渴望了解自然,渴望征服自然的力量在这种想象中喷薄欲出。
你看这句: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这种横空出世的想象,缔造了一个在古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永远崇拜的神。
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感知,转而在想象世界中畅游的古人,你们这种对英雄人物的渴望,本身就是“探索求知”的代名词。
再看这句: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的水,咕嘟咕嘟,一瞬间两条大河都被他喝光了。
还有这句: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
读了这两句,夸父的形象在我心中仿佛化作了一条巨大无比的神龙,他倒下了,山河崩泣,令人伤心欲绝。
“夸父”这个神话人物的高大形象,从此植入了我们心中,想想,假若没有古人的这种开阔的、跳跃的、离奇的想象塑造,“夸父”这个人物形象会长眠于我们的心中吗?我相信,不会的。
夸父虽然倒下了,但他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那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世人的心目中,却永远不会倒下。
这种精神,不管对古人,还是对今人,都是一种光明的引领,都是一种理想追求的化身。
倒下的夸父变成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化成一大片桃林,目的是给追求光明的人解渴,使他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行。
人生前行的路上不正需要这样一种帮助和扶持吗?人生前行的路不正需要这样一盏明灯指引吗?掩卷沉思,《夸父逐日》留给我们的思考俨然是生活中的一眼清泉,洗涤了我们的身心,激励了我们的斗志!简评:这篇文章从多角度解读了《夸父逐日》,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作者首先感悟了寓言的想象的美妙,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然后理解夸父的形象及意义,揭示寓言的寓意。
文章思路清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示例二:《狐假虎威》的故事解读一天,一只老虎饿了,四处搜寻东西吃。
碰巧,它捉到一只狐狸,准备美餐一顿。
可狐狸却对它说:“你是不敢吃我的。
我是天帝派来的,他封我当百兽之王。
你要是吃了我,那就是违抗天帝的意旨。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肚子饿得咕咕叫,不知如何是好。
狐狸看到老虎在犹豫,又说:“你以为我的话是假的吗?那就让我在前面走,你在我后面跟着,看看百兽见到我后的样子,它们不逃才怪!”老虎觉得有道理,就跟着狐狸一路走去。
果然,众兽看见了,都吓得四处逃窜。
老虎不知道所有的野兽是因为怕自己而逃走的,它还以为真的是害怕狐狸呢!于是这引来了人们的讽刺:狐狸是借用老虎的威风来吓唬百兽的,是非常狡猾的。
这句话像“紧箍咒”一样,警告我们不要和狐狸一样狡猾。
可是,我却很佩服狐狸,要为狐狸平反昭雪,我认为这是冤枉了狐狸。
仔细想想,这明明就是狐狸的聪明机智嘛!难道小白兔战胜大灰狼被称为聪明,而狐狸就只能被看作狡猾吗?依我看,狐狸其实是一只智勇双全的好狐狸。
要不是狐狸想出这个大胆的主意,并且装得神气活现,不早就成为老虎的腹中餐了!我很敬佩狐狸敢于和强大的老虎作斗争,更敬佩狐狸在危急的情况下想出解救自己、保护自己的高明办法。
狐狸能树立“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信心,去做别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我认为狐狸极为聪明。
简评:文章在介绍了故事内容的同时,并没有停留在原有寓意的基础上,而是运用逆向思维,对故事中的主角进行了新的分析和解读,使寓言生发出新的色彩。
前两段内容讲述了狐假虎威的故事情节。
让读者明确故事的基本内容。
值得指出的是,一般来说,这类故事的解读,往往不是全文讲述故事内容,而是概括介绍。
接下来是对故事进行解读。
这里从故事情节出发,抓住故事主角进行了分析理解,并指出它的讽刺意义。
运用逆向思维,指出狐狸的聪明,并进行了分析论证,从而发掘出新的寓意,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说说你的座右铭教学案语文版【目标展示】1.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启示的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2.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对学生起到激励、劝诫或警醒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活动内容】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获得启示,我们把它写下来以激励自己,就叫座右铭。
座右铭本来指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来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活动指导】1.想一想: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或对你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是什么?这句话可以是格言,也可以是某一文章中或别人说过的话,还可以是你自己原创的。
2.这句话可以是给人以激励的,如“梅花香自苦寒来”;也可以是含有劝诫和警醒意义的,如“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3.用简洁的语言交代清楚所讲座右铭的基本含义。
4.听其他同学发言时,想一想你听到的座右铭是关于哪一方面的,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活动要求】1.不管是引用的话还是原创,讲述的座右铭都要有积极意义。
2.原创的要注意语言精练,并能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或态度。
3.讲述思路清楚,联系实际。
注意表情和语气,尽量做到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4.听完其他同学的发言,要能复述并具体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范文引路】座右铭给我的启示我喜欢的名言数不胜数,但我最钟爱的却是鲁迅先生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还是有的。
我很爱浪费时间,我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拖”,作业拖,可拖到第二天早上,甚至到课堂上,假期作业更是有时间拖了,不到开学临近不写作业。
结果什么也做不成。
有一次放暑假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不多,两个月,我只用两个星期就可以完成的。
我本来是要写作业的,可门外伙伴们的笑声引诱的我心痒痒,就想,反正作业也不多,先玩会儿吧!于是,我跑出了门。
就这样,并不太多的作业直到离开学三天了,我才没日没夜地写开了,字和鬼画符一样,日记写得前言不搭后语。
还撂下个紧张得要命。
时间就是生命,我也知道这一点,可就是管不住自己,总是想玩。
后来,我听从妈妈的意见,假期就作一份时间表,尽量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终于第一个寒假,我轻松地完成了作业,又玩得很好,还利用时间读完了一本名著呢!是啊,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还是有的。
只要把这些时间收集在一起,会让你比别人更加充实更加快乐。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