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课件

合集下载

环境化学《第一节 环境化学》ppt

环境化学《第一节  环境化学》ppt

(3) 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
(A)大气污染严重 全球性的大气污染有:酸雨、温室效应、臭 氧层的破坏。 区域性的大气污染有:光化学烟雾、大气气 溶胶等。
(a)酸雨:pH<5.6的雨 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主要的致酸物质有 H2SO4,HNO3,有机酸。
前体物是SO2,NOX。
世界上最严重的酸雨为 pH<1.5。我国有1/3 国土被酸雨所覆盖。年降 雨一般pH<4.5。
2000年 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2001年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2002年 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 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2004年 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2005年 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2006年:沙漠和沙漠化
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冰川消融,后 果堪忧”。 年“六· 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污染 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转变传统观 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8年“六· 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 “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科学已形成许多分支:环境地学、 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 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管理学、 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评价学、 环境规划学等。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5、环境化学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环境化学是在化学学科的传统理论和 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化学物质在环 境中出现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 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 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 方法的科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 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和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 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 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 和乡村等。

《化学与环境》ppt课件

《化学与环境》ppt课件

,设计环保型化学品、开发绿色合成路线、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等。
02
大气境化学
大气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组成
01
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固定成分,以及水汽
、尘埃等可变成分。
大气的垂直结构
02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大气中的化学现象
03
光化学烟雾、酸雨等。
大气污染及其来源
大气污染的定义
水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分析全球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指出其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 。
水体污染及其来源
水体污染的定义与类型
阐述水体污染的概念,介绍常见的污染类型,如有机污染、重金 属污染、富营养化等。
水体污染的来源
详细分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主要污染源及其排 放特点。
水体污染的危害
阐述水体污染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及经济发展的危害。
光化学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
大气污染的化学机制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输送、转化 和清除过程。
大气污染物的转化
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转化过程 。
大气污染的控制与治理
大气污染控制政策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实 施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
大气环境监测与评估
建立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对大气 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推动企业和个人采取更环保的生产和生活方 式。
环保意识的提高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 与度。
清洁能源和技术的开发
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 化石燃料的使用。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环保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 环境问题。
THANKS

环境化学课件

环境化学课件

探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技术和政策措施。
2
增强监管
解释如何加强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执法。
3
发展清洁能源
讨论发展清洁能源对污染物治理的重要性。
4
采用环境友好技术
介绍采用环境友好技术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处理。
环境化学的前景
展望环境化学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环境化学的发展现状
讨论环境化学的当前研究领域和进展。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向
阐述悬浮颗粒物的来源和对空气质量和健康 的影响。
5 揮发性有机物
介绍揮发性有机物的性质、来源和处理方法。
污染物的来源
了解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排放
解释工业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和 应对措施。
交通排放
探讨交通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 响,以及减少交通污染的方法。
化石燃料燃烧
阐述化石燃料燃烧对大气环境 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污染物的危害
讲解污染物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1
食品安全
探讨污染物对食品安全和食物链的影响。
水资源供应
2
讨论污染物对水资源的污染和供应的影
响。
3
空气质量
解释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相关
健康影响
4
的健康问题。
讲解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和间接影 响。
污染物的治理
介绍污染物治理的策略和方法。
1
减少排放
为什么环境化学重要
解释环境化学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污染物的种类
了解不同种类的污染物,它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1 氮氧化物
讨论氮氧化物的来源、危 害和治理。
2 化学需氧量
介绍化学需氧量的概念以 及与有机废弃物和污染物 的关系。

环境化学全部PPT课件

环境化学全部PPT课件

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战略
——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
巩固和发展“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3
二、环境化学
1. 环境化学的发展
环境化学的发展:
孕育阶段:二次大战-1970年;
形成阶段:70-80年代;
发展阶段:80年代。
24
二次大战-20世纪60年代:研究环境中农药
环 境 化 学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1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环 境 化 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第五章生物体内污染物质 的运动过程及毒性 第六章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 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第七章 受污染环境的修复
2
参考书籍
3
参考期刊
环境科学 环境化学 化工环保 环境保护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学报 中国环境科学 农村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19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 德。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 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并将次 年的4月22日作为“地球日”。 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 学生丹尼斯· 海斯发起并组织的环境 保护活动,犹如星火燎原。全美国 共有2000多万人参加,约1万所中 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全国的各 大团体参加了这次活动,这一天就 成了第一个地球日。
27
3.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
有害物质在环境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 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 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
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 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 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 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环境化学-绪论 PPT课件

环境化学-绪论 PPT课件

环境问题
• 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不断影响和改变环境条件,甚至引起环 境污染。
• 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失当,特别是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利用,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空气、水和土地污染的环境退化现象 臭氧层破坏 气候变化 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 有毒化学品和团体废弃物的危害 生物多样性的损伤
2. 造成环境污染的三因素 物理的
噪声、震动等 化学的
九大类 生物的
大米草、水葫芦、赤藻等
温室效应
酸雨
光化学烟雾
伦敦烟雾事件
臭氧空洞
海洋污染
赤潮
农药污染
3. 认识环境问题的三个阶段
环境问题并非只限于环境污染,人们对现代环境 问题的认识有个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把环境问题只当成一 个污染问题,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指的是城市和工农业 发展带来的对大气、水质、土壤、固体废弃物和噪声 的污染。对土地沙化、热带森林破坏和野生动物某些 品种的濒危灭绝等并未从战略上予以重视。我国当时 以污染控制为中心进行环境管理,曾对改善城市和人 民生活的环境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存在问题:没有把环境问题与自然生态联系起来,低 估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复杂性,没有把环境污染与 社会因素相联系,未能追根寻源。
每年有600万公顷具有生产力的旱地变成沙漠
有1100多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破坏
在非洲,干旱将3500万人置于危难之中
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化学品泄漏造成两千人死亡
在墨西哥城,液化气罐爆炸使千人遇难
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使核尘埃遍布欧洲
在瑞士,农用化学品、溶剂和录污染了莱茵河,使数百万 尾鱼被毒死
样是热门课题。
(2)各圈层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课件第一章

《环境化学》课件第一章


环境分析化学:研究决定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 学行为的污染物的化学结构和环境中存在状态。 各圈层环境化学:研究化学污染物在大气,水体 和土壤环境中的形成,迁移,转化和归趋过程中 的化学行为和生态效应,如大气环境化学,水环 境化学等。 环境工程化学:研究控制污染物的化学机制及工 艺技术中的基础性化学问题。
富营养化:俗称水华,指大量工业农业生活污水排入湖泊 中 , 使湖泊中 N,P 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使水体生 态破坏的现象。
研究性探索


一辆装有浓盐酸的槽罐车倾倒在该农田旁, 造成盐酸泄漏,试分析酸泄漏会对环境产生 什么作用? 目的:


通过查相关资料并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索性分 析,以进一步深入理解环境的多元、开放与复 杂性。 通过探索性研究理解环境化学的研究任务及特 点。

20世纪80年代,挪威首相夫人主持调研, 发布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突破性认识: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
人口剧增 环境污染 能源紧张 资源耗竭 自然灾害
美国

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 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 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 件。
我 国 生 物 多 样 性 面 临 的 威 胁
汞引起的 胎儿性水 俣病患者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约占80%-90%


环境化学的任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 研究对象。 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研究化学污染物在各圈层的存在形态及迁移、 转化机制、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其核心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 应。

环境化学全套课件

环境化学全套课件
环境污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从源头预防到末端治理,对环境污染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降低 环境负荷。
跨学科的交叉融合
环境化学与生物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解决环 境问题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应对挑战的策略与措施
加强环境化学基础研究
深入开展环境化学过程和机理研究,为污染治理和预防提供科学 依据。
物种灭绝、基因资源丧失、生态平衡破坏等。
03
环境化学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这类污染物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可在水、土壤和生物体内积累,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
含氯有机污染物
如多氯联苯、二噁英等,这些物质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含磷有机污染物
这类污染物具有生物富集性,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态 系统造成破坏。
详细描述
物理化学过程包括溶解、沉淀、挥发、氧化还原等,这些过程在环境中的元素 迁移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以通过溶解作用进入 地下水,进而影响地下水的质量。
生物化学过程
总结词
生物化学过程是环境化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涉及生物体与环境中的化学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详细描述
生物化学过程包括生物降解、生物转化和生物积累等。例如,土壤中的有机污染 物可以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被分解为无害的物质,从而降低土壤污染的程度。
环境化学全套课件
汇报人:
202X-12-23
• 环境化学基础 •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 环境化学污染物 • 环境化学反应与过程 • 环境化学监测与评价 • 环境化学治理与修复 • 环境化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环境化学基础
环境化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环境化学完整ppt课件

环境化学完整ppt课件

土壤空气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气体,对 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动有重要影响。
土壤污染及危害
重金属污染
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以及农药、化肥 的过度使用。重金属在土壤中难以降解,会通过食物链富 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有机物污染
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城市污水、石油泄漏、农药使用等。有 机物污染会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面临挑战和机遇探讨
复杂环境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复合型、区域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对环境化学提出更高要求。
新兴污染物研究
新型污染物如纳米材料、微塑料等的环境行为、生态效应和风险 控制成为研究热点。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挑战。
未来发展方向预测
01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化学逐渐 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随着环境 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化学的研究和应 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环境化学研究内容
01
02
03
04
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来源、分布 和归宿
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 化和降解过程
化学物质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 毒性效应和风险评估
环境污染的监测、治理和修复 技术
生物转化
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根系等生物因素会对污染 物进行降解、转化或吸收。生物转化是土壤中污 染物去除的重要途径之一。
05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运输与转化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来源及危害
工业排放
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中的 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通
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
农业活动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 土壤、水源污染,进而影响生 物体。

(完整版)环境化学.ppt

(完整版)环境化学.ppt

工 业 废 水 : 铅 污 染 和 砷 污 染
0.0
8
环境问题
1. 环境污染的概念
前因
人为因素
环境素质
后果
生态系统 生产生活
工业“三废”,化肥农 业,生活垃圾等
大气、水、土壤质量等 要素质量下降
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破 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资源问题
2. 环境污染的内涵
污染生态化学
化学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 环境污染对陆地/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化学物质的生态风险评价
环境理论化学
环境界面化学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 环境污染预测模型
0.0
19
环境化学
4. 环境化学的发展方向
国际:重视元素(尤其是碳、氮、硫、磷)的生物 地球化学讯及其相互耦合的研究;重视化学品安全 评价;重视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 20世纪末, 美国化学家提出了“环境良性化学”。
0.0
22
环境化学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处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以上的
流体,具有特异增加的溶解能力而发展起来的分离新技术。
它具有萃取效率高、分离工艺简单、不需要溶剂回收设备、
工作条件温和、应用前景广泛等特点,一般是在室温或接近
室温下完成。例如深水鱼油(EPA、DHA即脑黄金);维生
素E;维生素C等的提取。当将排放的有机废料与氧置于超临
有害物质的环境污染 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不可再生资源的滥采滥用 固废、噪声等造成的环境损害
3. 产生环境污染的因素
物理因素:噪声、放射线等 化学因素:工业“三废” 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
约占80%~90%。
0.0
10
环境问题
20世纪
90年代

《环境化学课件》PPT课件

《环境化学课件》PPT课件
物体。
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 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 ,通过饮水和食物链进
入生物体。
土壤污染
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 在土壤中积累,通过食
物链进入生物体。
其他途径
包括食物摄入、皮肤接 触等途径,使污染物进
入生物体。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转化与排泄机制
01
生物转化
生物体内的酶系统可将污染物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产物,如肝脏中
化学法
包括中和、氧化还原、电解和混凝等。
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包括活性污泥 法、生物膜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等。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包括土壤淋洗、土壤固化/稳定化、热脱附和电动 修复等。
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微生物或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 转化或固定,包括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等。
REPORT
《环境化学课件》 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环境化学概述 • 大气环境化学 • 水环境化学 • 土壤环境化学 •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运动过程及毒性效
应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危害
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破坏水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等。
水环境化学原理
1 2
水中的化学反应
酸碱反应、沉淀溶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水质指标与标准
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等。
3
水处理原理与技术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REPORT

环境化学ppt课件

环境化学ppt课件

(三)卫生标准
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卫生标准中臭氧的浓度限值为 0.1mg/m³,当其浓度为0.3mg/m³以上时,一日超过4 次,每次15min以上,均是不允许的。 工作场所空气中臭氧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3mg/m³。
二、常用测定方法
㈠化学发光法
( 1 )原理臭氧分析器是根据臭氧和乙烯气相发光反 应的原理制成的。样气被连续抽进仪器的反应室 与乙烯反应产生激发态的甲醛(HCHO')。当 HCHO'回到基态时,放出光子(hγ)。反应式如下 :2O3+2C2H4→4HCHO'+O2HCHO'→HCHO +hγ式中h——普朗克常数;γ——光子的振动频 率。光子通过光电倍增管和放大器后,转变为电 流,并被放大,电流大小与臭氧浓度成正比。用 臭氧标准气体标定仪器的刻度值,即能测得臭氧 浓度。仪器可接记录仪或与电子计算机相联接。
仪器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分四个量程档): 0 ~0.25;0~0.5;0~1.0; 0~):<45s;线性误差:<±2%满刻度; 重现性:<±2%满刻度;零点飘移:<±2%满刻度 (24h内);标度飘移:<±2%满刻度(24h内);噪音< ±1%满刻度;抗干扰能力:总干扰相当量< 0.005mg/m3;反应室的工作压力:大气压;工作环境 温度:0~35℃,相对湿度<85%;信号输出:接记录 器0~10mV,接电子计算机0~2V。(2)臭氧标准气体 发生装置 臭氧浓度用紫外光度法标定,见第五章第 二节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浓度的标定。
(6)计算:1、从记录器上读取任一时间臭氧浓度,mg/m3。2、 将记录纸上的浓度与时间曲线进行积分计算(或与电子计算机联 接),可以得到臭氧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平均浓度,mg/m3 (7)说明:1、方法的灵敏度 2mg/m3臭氧与乙烯反应产生的光子 ,得到约10-8A的电流。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m3。 2、精密度和准确度 精密度<2%满刻度;准确度:指示浓度和 计算浓度相对误差<2。 3、臭氧与乙烯气相发光反应,发射300~600nm的连续光谱,峰 值波长为435nm。 4、固定样气流量为600ml/min和800ml/min时,响应值与乙烯流 量成正比。当乙烯流量为20ml/min,样气流量为600ml/min时, 有最大的响应值。考虑到仪器灵敏度与减少乙烯用量,并使排 出的混合气在去烃装置中达到最佳除烃效果,故选择样气流量 400ml/min,乙烯流量为20ml/min。

(完整版)环境化学.ppt

(完整版)环境化学.ppt

0.0
27
环境化学
4.2 各圈层环境化学的发展方向
土壤环境化学:有机物污染物(如农药) 在土壤中的吸附、降解过程机制,土壤 环境复合污染问题,以及污染土壤修复 的化学基础等。
0.0
28
环境化学
4.3 污染控制化学的发展方向
从末端污染控制模式转向全过程控制模 式,提倡污染预防(pollution prevention),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和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 。
0.0
25
环境化学
1943年,美国洛杉矶第一次出现,所以光化学烟雾也 称为洛杉矶烟雾,呈蓝色,具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 裂,刺激人的眼睛,伤害植物的叶子,使大气能见度 降低。
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 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 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如臭氧,醛等)的混合物 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2)农业:主要是农药、化肥、农业废弃物等。 (3)交通运输:主要是噪声、汽油(柴油)等燃料
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4)生活: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垃圾。
0.0
34
环境污染物
3. 化学污染物的分类
(1)元素:重金属和准金属、卤素、臭氧、黄磷等。 (2)无机物:氰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卤化物、无
【其它】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过程;环境 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环境污染物 和化学污染物的分类及组成;环境污染
物在环境各圈层的迁移转化过程
0.0
本 章 重 点
5
第一节 环境化学 环境问题 环境化学
0.0
6
2006年十大环境事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水俣病事件
1953~1956年 日本熊本县水俣市 含甲 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和 不知火海的鱼中毒,人食用毒鱼后受害。 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水俣湾和新 县 阿贺野川下游有汞中毒者283,其中60 人死亡。
8、痛痛病事件
1955~1972年 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 锌、 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 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 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 月 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环境化学——课件
2005级环境科学班 靳佳
200575020108
环境污染讲座
八大公害件
公害事件(publie nuisance events):因环境
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
1、 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5日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工业区 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2月1~5日发生气温逆转,工 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人发病, 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 多人死亡。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
在飞机场的附近,母鸡不会下蛋;乐队演 奏的乐曲极度刺耳可以使观众突然昏倒。这些 都是噪声造成的世界上有一半人生活在噪声环 境中。在世界环境案件中,噪声占第一位。
土壤的污染
土壤的污染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废 气、废渣以及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和人畜粪尿 中含有许多植物需要的养分,用污水灌田或施用 粪肥一般会使农作物增产。但这些废水、废物中 的病原菌、病毒、寄生虫及虫卵等则进入农田, 沉积于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人接触了污染的 土壤和农产品,会引起破伤风、流行性病、地方 病和寄生虫病等。
5、四日市哮喘事件
1961年 日本四日市 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 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 空气。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 1961年哮喘病发作,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 受而自杀。1972年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 人,死亡10多人。
6、米糠油事件
1968年3月 日本北九洲市、爱知县一带 生产 米糠油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 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食用后中 毒,患病者超过1400人,至七八月份患病者 超过5000人,其中16人死亡,实际受害者约 13000人。
2、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 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 镇 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 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 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二氧化硫及其氧化 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 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症状是眼痛、喉痛、 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 死亡17人。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
50年代以来,人的活动使得人工辐射源和人工放 射性物质大大增加,环境中的射线强度随之增强, 危及到生物的生存,从而产生了放射性污染。放射 性污染很难消除,射线强度只能随时间的推移而衰 减。
放射性污染主要来源于核武器试验,核工业的放 射性废物排放,各种核事故泄漏。
光化学烟雾
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世界上发生了八大公害事件,其中烟雾 事件占了五起。
环保的必要性
自从本世纪20年代以后,世界性环境污染威胁着人 类的安全。人类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经历了工业污 染治理、城市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生态环境综合防治、 区域污染防治等四个历程。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人们的着眼点局限在一个工厂、一个行业、一条河流、 一个地区。自从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威胁人 类生存的不仅仅是局部地区,而是更大的范围甚至是全 球环境污染。
• 在世界最著名的八大公害中就有五起是由大气污染造成 的。据初步统计,已经产生危害或引起人们注意的大气污 染物就有100种左右,其中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境威胁较 大的主要是煤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碳 化氢、硫化氢和氨等,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
• 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 废水和医院污水。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世界上有 70%的人口喝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大量的污染 物首先排入河流,造成内陆水域污染。
环境污染的事件
• a.酸雨日益严重 • b.二噁英事件 • c.臭氧层空洞继续增大 • d.温室效应 • e.白色污染 • f.河流的污染日益加重 • g.光化学烟雾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 大气污染的来源有自然和人为两种。火山爆发、地震、 森林火灾产生的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叫作自然 污染源;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形成的叫作人为污染源。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 因而在工业区和城市中空气污染特别严重。
• 80年代初我国对53万米的河段进行调查,水污染 不能灌溉的约占23.3 %,水质合乎饮用标准的仅占 14%。湖泊和海湾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就是地下水 也难逃厄运。水质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污水 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等可引起传染病的蔓延。现 在,清洁的水已成了人类生死攸关的大问题,解决 水质污染,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40年代初期 美国洛杉矶市 全市250多万 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 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 碳。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 中,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 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4、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 英国伦敦市 5~8日英 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人数较 常年同期约多40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 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 时2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 是事件前一周同类人数的9.3倍。
光化学烟雾是大气污染物经过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在一定的地 理、气象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形成必须有充足的阳光、适量的氮氧 化物和碳氢化合物以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地理、气象条件。
美国洛杉矶由于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发生了光化学烟雾。本世 纪40年代初期,洛杉矶就出现了一种浅蓝色的烟雾。这种烟雾有时 连续几天不散,使许多人喉咙发炎,眼睛、鼻子受到刺激,还出现 头痛、恶心等症状。经过长期调查研究,直到1951年才发现这种烟 雾是汽车尾气造成的。当时,洛杉矶有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 油1.6万升 。这些汽车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 碳在日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 学烟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