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全家人都绕着他们转,一切事情恨不得全部都为他做好了、办好了,因而我们的孩子实际上被家长架空在生活之上,脱离了现实生活,这也造成了多数幼儿的实际生活能力并不是很强;且由于被包办得太好,生活条件过于优越,很多孩子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到了玩具及电视上,对于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及生活现象反而视而不见,看不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体验不到生活中自己动手、自己探索的乐趣。而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孩子的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他们的科学活动也是在与周围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我们要让孩子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与科学活动的联系,选取以幼儿生活为内容的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通过让其不断地获得丰富的经验来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品行的发展。
一、从生活中选取适合幼儿发展的内容
我们知道孩子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学习是建立在生活之上的,只有选取孩子身边熟悉的物和事来引导孩子进行观察、探索、感知,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石,这样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使孩子能够有效地学习,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
比如小班幼儿刚踏进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大量的事情要学着做,像穿衣服、吃饭等等。他们的一日活动,身边的一事一物都隐藏着教育的内容,只要老师善于观察、及时捕捉、正确把握,就会找到许多适宜幼儿学习的契机和生成课程的素材。如孩子的食物、玩具,孩子的衣服、鞋子乃至家庭及生活习惯的养成等等这些围绕孩子自身的内容,都可以根据当前孩子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兴趣点来做为我们的教育内容。
而中班的孩子,活泼好动特点在他们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好动但还缺少技巧,特别爱游戏而问题不少,非常喜欢模仿,并且模仿出色;但由于交往技能的不足,他们不知道有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找到好朋友,不知道哪种交往的方式是正确的,容易发生争执和攻击性行为,与同伴如何相处就成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和现有的问题,选取一些与社会性相关的教育内容,如“亲亲好伙伴”“来来来一起玩”“有你真好”“我的玩具朋友”“我的餐具朋友”“懂礼貌”等等,来加强友爱教育,增强孩子的集体意识,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进入大班,随着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他们的注意力已从以自我为中心慢慢地转移到了自己周围的环境与事物上。他们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学前后期的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及积极的求知态度是令人惊叹的,他们对自然现象和机械运动的原理开始感兴趣,对于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问题更感兴趣,他们也不再满足于等待成人的回答,他们更喜欢自己找答案,喜欢看百科全书,特别是从中找到相关知识后更是兴奋;另外,能根据周围事物的属性进行概括和分类,也能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因此,这时教师可选取与周围环境、事物息息相关的内容来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探索,寻找其中的秘密,如环境保护、有趣的植物、可爱的动物、昆虫、不同的季节、我的祖国、人们的爱好、家电用品等等,从而满足幼儿求知探索的需要。
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开展教育活动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找准活动内容与幼儿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创设两者相结合的情境导入活动,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小班数学活动“按序排列”中,怎样让小班的幼儿理解两种不同特征的物体进行一个接一个有序排列的问题时,我们创设了一个去旅游的情境,带着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排队坐火车去各个地方旅行。在每一次上火车时,对孩子的座位安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次,所有男孩子在前,所有女孩子在后,一个接一个挨着坐,去桔园吃桔子;第二次,按座位上头像的提示,一个男孩子接一个女孩子挨着坐,去海边感受海的味道(吃海苔);第三次,一个女孩子接一个男孩子挨着坐,去公园看落叶;第四次,让孩子自己制作红色
或绿色小旗,手拿着自己的一面旗子,一面红旗接一面绿旗地挨着坐回家了。这样不仅贴近幼儿的生活,沟通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环境因素的刺激下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拓展了幼儿的思路,使幼儿较快地进入游戏状态,也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又如,我们在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时,我们注意创设利于幼儿合作的环境、设计合作游戏、设计合作课程、给予合作的任务、提出合作的要求。首先,让幼儿知道合作的行为是积极的、良好的行为,喜欢与他人交流合作,感受合作带来的乐趣。其次,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增加合作成分,如增加集体和小组共同完成的项目,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共同唱一首歌,共同探索一个现象,共同下一盘棋,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掌握合作的方法,探索合作的技巧,体验合作的乐趣。再次,对那些在合作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孩子积极评价,发现幼儿的长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及时用语言、表情、体态、动作和象征性的奖励给予肯定和表扬,为幼儿树立榜样,以激发幼儿的荣誉感,强化合作的意识。最后,展示活动、学习的成果,让大家互相欣赏,使他们懂得欣赏别人和被人欣赏都是快乐,如每个主题的幼儿作品展示;把心爱的物品带到幼儿园来,与大家共享快乐……。孩子们在合作交往中获得这样的经验:献出的是爱心、善心,得到的是快乐!
三、活动中善于挖掘孩子的生活经验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所限,只有孩子的亲身体验和经历的事情,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愿望。比如自我服务,对孩子而言,“愿意、乐意做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是最重要的,即让孩子在每天的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并进行提升。把教学过程的目标剖析为“说些什么”、“怎样学做”、“体验成功”三个过程。在活动中,通过幼幼互动、师生互动,小步递进,让孩子掌握基本的自我服务技能后,再通过比赛等手段来鼓励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前进,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
另外,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他们的大部分生活经验将在幼儿园中获得,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而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幼儿熟知的题材,引导他们讲述、表演、展现他们对这种材料的认知,再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续来帮助幼儿建立积累、提升经验。例如:在主题活动“我的餐具朋友”中,我们选取了幼儿所熟悉和常用的各种不锈刚汤匙做为主题探索的材料,让他们玩“勺子上的哈哈镜”游戏。在教幼儿玩“勺子上的哈哈镜”的游戏时,我们把幼儿分成几个六人小组,每组发工具若干件,让幼儿进行观察、操作,发现汤匙的凸面及凹面由于对光的反射不同,感受它们的成像与变形。游戏过程中需要每一组的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做法及得到的结果,与其他的同伴相互交流并记录下来。然后再通过延伸活动,让幼儿在园中、家中寻找与不锈刚材料一样可反光照出人像的物品,这样来引导幼儿在原有生活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对生活物品的认知,归纳出这类物品的共同特征。
四、活动中善于把情感体验与知识相结合
在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其情感体验,因为情感也同样无时无刻存在于孩子的生活中,我们要把握好知识积累和情感萌发、能力培养的关系。由于幼儿受年龄特点与发展规律的制约,他们会对可接受的情感教育做出反应和回复,而对他们不能接受的则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我们希望得到反应和回复,那就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有直观可视性与强的感染力。
围绕幼儿的生活环境,培养幼儿爱周围的人。这是把幼儿从爱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爱到与自己有关、发生联系的周围的人身上,如家长、小朋友、老师等。在“三八妇女节”活动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妈妈做了好吃的饭菜,小朋友应该怎样做?为了加强幼儿的直观性,我带上围裙,拿着娃娃家的锅、铲子进行生动的情境表演。一边炒还一边用语言启发幼儿:“妈妈上了一天的班,为了给宝宝做好吃的饭菜,没有休息就开始洗菜、淘米,妈妈不觉得辛苦,因为妈妈爱宝宝……”通过我的表演,孩子们纷纷说出了“我给妈妈拿椅子,请妈妈休息一下”、“我请妈妈先吃”、“谢谢妈妈”、“妈妈做的饭真香,我不掉饭粒”这样的回答并不是我灌输的教给幼儿,而是他们受到强烈感染而做出的回应,通过老师自身的行动影响着幼儿,通过幼儿的模仿,从此幼儿也能在活动、生活中体现。
对幼儿实施直观性强、有极大感染力的情感教育,不仅帮助幼儿丰富了爱的内涵,对于我们自己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