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一、概念
思维品质,又叫思维的智力品质,是个体思维活动智力特征的表现。思维发生和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主要反映在思维的智力品质的差异。
思维的智力品质包括四个主要的方面,即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当然有人主张还应包括思维的批判性等特性,其实思维的批判性等已包含在前面四个特性之中了。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是完整思维品质的构成因素,它们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思维的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三个品质,独创性是思维智力品质的最高表现。
二、各种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思维的深刻性及其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而不被各种表面现象迷惑。集中表现为能够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从而预见事物的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反映在数学上,主要是数的概括能力、命题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公式定理的理解能力、数学法则的运用能力等;反映在语文上,主要表现为概括中心思想、总结人物性格特征、归纳写作特点等等。以数学为例,谈谈如何培养思维深刻性。
1、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重点应放在提高他们的数学概括能力上
在数学中,思维的深刻性包括数学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命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用法则能力等。其中数学概括能力是其他几种能力的基础。因为只有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规律性。
(1)注重数的分解组合的训练。
如,在讲“20以内的数的加法”的时候,不是简单列出几个算式1+7=? 5+8=?……而是给出一个结果如10,让学生自己去组合算式,
学生可以得出诸如1 1 1 7、1 1 2 6、1 3 3 3、2 2 2 4、2 2 3 3等
等很多的算式,这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的体现。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学到的就不仅仅是机械的算式,而是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数,理解加法。
(2)注重演绎和归纳能力的训练。
演绎: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可紧紧扣住一些基本的类型进行教学,每个类型详细分析一题。然后每个类型的题再给出几个练习题。这样,使学生能从类型出发,领会每种类型的解题原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演绎,掌握各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归纳: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同类习题的运算中,善于归纳出一般性的算术原理,学会归纳法。比如探索规律。3、6、9、1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其中的规律进行填数。这些都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3)让学生自己命题。
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判断整合的一个过程,教师切忌包办。如在讲“可能性”一课的摸球游戏中,教师让学生出题,并确保老师一定摸到某个球、可能摸到某个球、不可能摸到某个球。这其实也就是学生在对知识进行整合、判断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概括能力。
2、强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不仅使学习活动生动活泼,而且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使他们在兴趣与求知欲的驱使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七巧板”时,就可给每个学生发一套“七巧板”,但并不急于告诉学生“七巧板”的使用方法,只是引导学生像玩“变形金刚”那样随心所欲的在桌上拼摆,让学生自己在拼接的过程当中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当学生拼出各种各样奇妙的图案时,教师再提示说明七巧板的巧妙的性质。这样,学生对七巧板的认识肯定就要比单纯的介绍要深刻得多。
又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出不同的园的周长、直径、半径,并讨论交
流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会得出同一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是半径的6倍多一些,这时再引出圆周率的概念,的学生来说可谓水到
渠成,学生不仅深刻认识了圆周率,而且对周长、半径、直径三者的关
系理解得更为透彻。
3、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对比。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分析旧知识的各种关系中把握联系,加强理解、掌握本质。教师要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学过的知识,使
其清晰明了,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更有效地
解决问题。而知识越来越多,容易产生混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
重加强概念的对比教学。通过对比,既可掌握他们之间的联系和方法,
又可在对比中很好地进行区分。对比清楚了,学生才能对概念理解得更
加深刻。
(二)思维的灵活性及其培养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包括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原有的思维过程与方法,灵活地运用有关概念、定理等,并且思维不限制于固定模式,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它的特点是:①思维起点灵活,即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方法来解决问题;②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灵活地作综合分析;③概括-迁移能力强,运用规律的自觉性高;④善于组合分析,伸缩性大;⑤思维的结果往往是多种的合理的结论。以数学为例,谈谈如何培养思维灵活性。
1、主要知识之间的迁移和渗透。
“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不要新课尽讲新课,旧课尽讲旧课。要新旧联系,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清楚知道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1)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就是一道题目,让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例如:“光华小学有学生900人,其中女生是男生的2/3,男、女学生各有多少人?”这道题就有以下多种解法:
(a)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