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生产决策分析——投入要素的
管理经济学-第四讲-生产决策与成本分析资料讲解
长期与短期的划分标准
划分标准:是有无固定投入要素,而非 具体时间的长短。
一定时期内固定要素变动的难易跟企业 所属行业的性质紧密相关,因而短期或 长期的时间跨度一般取决于企业所属的 行业。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 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1、平均产量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值, 是总产量曲线上相应点与原点连线 的斜率;因此,在APL曲线在C点达 到最大值。
2、边际产量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值,是总 产量曲线上该点切线的斜率。如果边际 产量为正,总产量是增加的;如果边际 产量为负,总产量是减少的;当边际产 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D点)。 边际产量在L1时为最大,它对应于总产 量曲线上的拐点B。在拐点,总产量函数 从按递增的速度增加改变为按递减的速 度增加。
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 才能
第一节 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
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的技术水 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投入的 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达到的最 大产量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式
» 假定X1, X2, … X n顺次表示某产品生产
一般情况下,固定要素的数量越多,单 位可变要素平均配置的固定要素也越多, 因而其生产率会更高,表现为边际产量 更大。
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Labor Average product
a
0
-
b
1
4.00
c
2
5.00
d
3
4.33
e
4-生产决策
王老太得出的结论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扩大产量 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降低产量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利润最大,
产量最佳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航空公司推出百元机票,它疯了吗? 对较轻的犯罪,为什么不能重罚?
4. 供给曲线的形成P来自CP MCP4
P4
P3
P3
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 要的成本(包括短期平均固定成本和短期平均 变动成本)
SAC STC FC VC AFC AVC Q QQ
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在短期内厂商每增加一 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MC dTC dVC dQ dQ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由客观因素决定。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技术进步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短期的,假设技术 不变
在中长期,技术进步使要素的产出不断 增加
马尔萨斯人口论、马克思资本主义体制垮台论
4.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一定产量下,两种要素的最佳比例 在比例最佳的条件下,两种要素投入的
总量
4.1 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平均产量 0 6
6.75 7 7 6.8 6.3 5.4 4.6
边际产量 0 6 7.5 7.5 7 6 4 0 -1
TP
AP
MP
TP
AP
L MP
3.边际收益(产量)递减规律
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的 增加(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不变)最初 使产量增加,但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 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 产量绝对降低
P2
P2
P1
P1
S AVC
第四章 要素投入与产量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第四章 要素投入与产量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投入
厂商
生产要 素
短期与 长期 生产函
数
• 也称为企业或生产者,它是指能够独立作出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 位
• 投入生产的人类体力和脑力称为劳动 • 投入生产的人类产品称为资本品,简称资本(capital) • 土地(land)是指一切自然资源 • 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是指将生产要素组织起来进行生
产的能力 • 至少存在一种固定要素的时间段称为短期(short run) • 称不存在固定要素的时间段为长期(long run)
•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是一定时期内,在生产技术水平
不变的条件下,厂商投入的生产要素组合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间
的函数关系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第四节 等成本线
等成本曲线
设劳动的价格(工资率 )为w,资本的价格(利息 率)为r,厂商生产的货币 投入(成本)为C,则:
为等成本方程。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第五节 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扩展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第六节 规模报酬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又称内 在经济,是指生产规模扩大时通过企业 内部经营环境的改善使生产效率得到提 高的现象。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四讲 生产决策分析——投入要素的
∆ T P( L) dTP ( L) MP = lim = ∆L →0 ∆L dL
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L 0 1 2 3 4 5 6 7 8 TP 0 3 8 12 15 17 17 16 13 AP 0 3 4 4 3.8 3.4 2.8 2.3 1.6 MP -3 5 4 3 2 0 -1 -3
1 .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20 15 10 5 0 0 -5 2 4 6 8 10
TP 0 AP 0 MP
1 .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总产量
TP AP MP关系分析 关系分析
D
112
100 60
C
△ △
TP
L
B
A:总产量 : B: OB的斜率 = AP (3) 的斜率 C: 切线 切线OC的斜率 = MP (4) 的斜率
D
E
处于较高位置的等产量曲 线总是代表较大的产量
A
B
C
Q2 = 75 Q1 = 55 4 5
Labor per day
2.1 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按照投入要素之间能够相互替代的程度: 按照投入要素之间能够相互替代的程度: 投入要素之间完全可以替代 投入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 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是不完全
D C 第 二 阶 段
TRL
APL MP
L
1.3 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AP 继 续下降, 降为负 续下降,MP降为负 总产量下降。 值,总产量下降。 理性的生产者会通 过减少可变要素的 投入来增加产量。 投入来增加产量。
D C
TRL
第三 阶段
APL MPL
D 第一阶段 C 第 二 阶 段 TRL 第三阶段Βιβλιοθήκη 20E平均产量
管经4生产决策分析
五、要素价格变动对最优组合的影响
K
A KA KB O B
Q
LA LB
L
六、生产扩展线
在生产要素价格和生产 K 技术条件不变时,如 果厂商改变产量,等 产量曲线平移,总成 本不断增加,不同的 等产量曲线与不同的 等成本曲线相切,形 K0 成不同的生产均衡点, 连接这些点形成的轨 迹就是扩展路线。。
二、规模收益分类
1、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例:K和L增加100%时,产量增加大于100%。 2、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要素增加的比例。 3、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三、规模收益图示
规模收益递增 Q 规模收益不变 Q2 Q1 Q1 Q1 X1 X1 X1 X2 L、K 规模收益递减
第4章 生产决策分析
同学们:想一想!
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解决好投入与产出的 关系是一个基本的方面.其他方面包括:成 本和收益的关系,利润和竞争的关系等。 我们知道有了投入才会有产出,但两者的 关系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许多。 赚钱很难也很容易!
Production Function
4.1 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
边际技术替代 率等于两种要 素的边际产量 之比。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K K1 K2 K3 K4 a b c d
Q0
L
L1 L2 L3 L4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 前提下,当一种投 入要素不断增加时, 每一单位的这种生 产要素所能替代另 一种生产要素的数 量是递减的。
二、等成本线及性质
1、等成本线 表示生产者的成本和生产要素的价格 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 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最 大组合的轨迹。
第4章生产决策分析
MPK
PK
MPL PL MPL MPL
K
MPK PK
PL
PK
多种要素组合一般原理:
A
MPx1 MPx2 MPx3 MPxn
Px1
Px 2
Px3
Pxn
0
Q L
两种要素组合最优条件的经济学解释:
MRTS LK 反映两要素在技术上的替代比率;PK /PL反 映两要素在经济上的替代比率,只有二者相等,最优组合。
C
PL
L
等成本线意味着厂商的预算约束
等成本线右上方的任何一点 K
所表示的要素组合,均表示
在现有成本支出下无法实现。 K2
C1
●
•B
等成本线左下方的任何一点
表示的要素组合,在现有成
A K1 ●
● C2
本水平下能够实现,但用于
购买要素的资金仍有盈余。 O L1
L2
L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 兼…”——这是由于Budget Constraints!(预算约束)
相替代,即具有固定比例
的生产函数。
0
Q0
L0
L
Q1
Q0 L
3、等产量线的特征:
k
C
在经济区域内,等产量曲线
的斜率为负值。
△k
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代表 的产量越低,反之越高。
KA A △L
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 量线互不相交。
等产量线凸向原点。即两种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是递减的。
KB 0 LA
D
B
LB
L
K
K
K1
C
Q2> Q1
K2 K3
生产决策分析ppt课件
2
2、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
固定投入: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某些资源,它们 的数量在该生产期内不可能因生产组织者的愿 望而改变。例如:基本的机器设备、建筑物、 关键技术人员。(短期)
16
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相伴的,是边际收益递 减规律。实际的生产表明:当其他投入不变, 如某种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企业收益就 会停止增加,转向负的增加;或者出现由加 速增加转向增速递减。这些均表明:边际收 益出现递减状况。其根本原因是边际产量递 减、边际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造成的。 例子:国有企业下岗分流。 问题:投入要素能够连续的任意组合吗?
可变投入: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某些资源,其使 用的数量很容易因提高和降低产量的愿望而改 变。例如,电力,原材料。
3
3、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 企业的计划是长期的,经营是短期的。 短期内固定投入不可能变化,可变投入却可 以发生变化。生产能力或生产量只取决于可 变投入量。长期内不存在固定投入与可变投 入之分,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调整。例如, 制衣、食品加工,短期不会超过几个月的时 间;汽车、采煤、飞机制造、铝、纸行业, 短期是1到3年;电力工业,需要6到10 年。
17
三、生产的三个阶段划分
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关系, 可以把生产过程分为三个区间,或者称为阶段:
1、可变投入要素的量小于下图中的Ⅰ,该阶段: 边际产量虽大于平均产量,但已经经历上升转 入下降阶段,但总产量仍呈上升趋势;
2、相当于图中的Ⅱ,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 并最终等于零,平均产量也处于下降阶段,总 产量达到了最高点;
生产要素投入的决策分析PPT课件
ML P TLLP ,M 或 L Pdd TLLP
第5章 生产要素投入的决策分析
17
管理经济学——理论、案例与实务
一种可变投入要素的产量表
变动要素投入量(L)
0 1 2 3 4 5 6 7 8
总产量(TPL)
0 3 8 18 24 28 30 30 26
平均产量(APL)
0 3 4 6 6 5.6 5 4.3 3.3
第一,它的对数形式是线性函数,从而能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 经验估计。
第二,它是齐次函数。所谓齐次生产函数是指如果一个生产函数 的每种投入要素都乘以大于零的任意常数λ之后,这个常数能 够被完全分解成为公因子的生产函数。
第5章 生产要素投入的决策分析
精品课件
9
管理经济学——理论、案例与实务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参数α与β之和, 还可以判断规模收益的情况。
在今天某些欠发达国家中,马尔萨斯的语言灵验了,因为这些 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超过其经济增长率。但是在发达国家中以及 就整个世界而言,使用化肥和机器等技术变革手段,导致粮食 的增长远远超过人口的增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 技术,使得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到目前为止得以避免马尔萨斯 所预言的命运。
第5章 生产要素投入的决策分析
第5章 生产要素投入的决策分析
精品课件
16
管理经济学——理论、案例与实务
(2)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AP)是指平均每单位
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APL是指平均每单位劳动所生产
出来的产量。
APL
TPL L
(3)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MP)是指某种生产要
素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MPL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
生产要素投入利用的决策
生产要素投入利用的决策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生产要素投入决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本文将讨论生产要素投入利用的决策方法和重要考虑因素,并探讨如何在不同情况下做出最佳决策。
一、生产要素投入决策方法1.资本投入决策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在投入一定资本后能够获得更多的资产回报。
在进行资本投入决策时,企业应该综合考虑投资回报率、风险和流动性等因素。
对于投资回报率较高、风险适中的项目,企业应当优先考虑。
2.劳动力投入决策劳动力作为企业生产的核心要素,对于不同规模和性质的企业而言,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都会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出质量。
在进行劳动力投入决策时,企业应当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和激励等手段,合理配置和利用劳动力资源,以实现最佳的生产要素投入效果。
3.技术投入决策技术作为现代生产的重要驱动力,企业在进行技术投入决策时,应当考虑技术先进性、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技术更新的频率。
企业应当及时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定期进行技术更新,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
二、生产要素投入决策的考虑因素1.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基础。
企业在进行生产要素投入决策时,应当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和产品销售的潜力。
根据市场需求的规模和结构,合理安排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种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2.成本效益成本效益是决策的核心指标之一。
企业在进行生产要素投入决策时,应当评估投入成本与预计效益之间的关系,并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企业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技术条件技术条件是生产要素投入决策的基础。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和人员技术水平等因素,确定生产要素的投入规模和方式。
合理的技术条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管理经济学第四章生产决策分析-
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 总产量增加
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 总产量开始减少
G
Q
B
TP
Ⅰ
O
Ⅱ
A E
F
L1 L2 L3
Ⅲ
AP
MP L
6.MP、 AP 和TP关系
G
Q
MP与TP之间关系:
B
TP
MP>0, TP↑
MP=0, TP最大
MP<0, TP↓ A
在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下,产量取决于较小比值的那一要素。 产量的增加,必须有L、K按规定比例同时增加,若其中之一
数量不变,单独增加另一要素量,则产量不变。
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C-D生产函数),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
斯于1982年根据历史统计资料提出的。
Q ALK
QALK1
劳动)。
一人一台缝纫机 一个萝卜一个坑
二、 生产中的短期与长期
生产分析中的短期和长期不是指某个具体的时间 段,划分标准是看生产要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短期(short run):在这个期间内,至少有一种 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fixed)的。
长期(long run):在这个期间内,所有生产要素 都可发生变化(variable),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要 素。
在80年代,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以发展乡镇企业 为载体,采取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内部就 地转移方式。据统计, 1978~1992年期间,乡镇企业 共吸收7,500多万农村劳动力。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 乡镇企业由于技术进步加快,资本密集程度迅速提高,
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
管理经济学第4章生产决策分析ppt课件
第2节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
[例4-1] 假定某印染厂进行来料加工,其产量随工人人数的变 化而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方程表示:Q 98L 3L2 这里,Q为每天的产量;L为每天雇用的工人人数。又假定成品布 不论生产多少,都能按每米20元的价格出售,工人每天的工资均 为40元,而且工人是该厂唯一的可变投入要素(其他要素投入量的 变化略而不计)。问该厂为谋求利润最大,每天应雇用多少工人?
平均产量达到 最大;
第一阶段
生产要素的合
理投入区域: 第2阶段
O
第二阶段
TP 第三阶段
AP
A
B MP
可变投入要 素投入量
12
第2节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
边际产量收益
指可变投入要素在一定投入量的基础上,再增加1个单 位的投入量,能使企业的总收入增加多少,用MRP表示。
MRPy
TR y
TR Q
Q y
MR MPy
边际支出
指可变投入要素在一定投入量的基础上,再增加1个
单位的投入量,能使企业的总成本增加多少,用ME表示。
ME y
TC y
13
第2节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的条件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量= dQ/dL =总产量曲线上该
点切线的斜率
平均产量= Q/L =总产量曲线上该点
与原点之间连接线的斜率 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最大
第4章 生产决策分析(管理经济学-华中科技大学,吴晓兰)
4.2.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续1)
总产量曲线
OA段( O~L1) : TP呈递增趋势增加 ;
C B TP
AC段(L1~L3 ):
TP呈递减趋势增加 ; C点以后(L3~∞): TP呈递减趋势。 原因:变动要素的投入 数量与固定要素的投入数量 之间不同的组合关系。
0 A
L1 L2
(续1)
2、一般原理:
证明:假设只有K、L两种投入要素,A为切点,是最优 投入要素组合。 MPL PL A在Q上的斜率= A在C上的斜率= MP P
K K
MPL P L MPK PK
MPL MPL PL PK
K
以此类推:
MPx1 MPx 2 MPx 3 MPxn Px1 Px 2 Px 3 Pxn
4.2.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续3)
3.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AP:Average product):
AP表示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产量,即:
TP AP L
4.2.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续4)
AP曲线与MP曲线的关系
AP极大的必要条件是:
d ( AP) 0 dL
Q1
A B Q2 Q1
C L
0 K
则
而
QC=QB。
QC>QB,矛盾。
0
∴ Q1、Q2不相交。
L
4.3.1
等产量曲线(Isoquant curve):
K K0 Q0
(续5)
4、两种特殊的等产量曲线 1)直线型等产量曲线: 投入要素之间可以 完全互相替代,即MRTS 为常数。 2)直角型等产量曲线: 投入要素之间完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劳动投入量
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关系分析( (4)TP AP MP关系分析(P143) ) 关系分析 )
AP MP 30
边际产量
结论: 结论
在E点左侧: MP > AP & AP 递增; 在E点右侧: MP < AP & AP 递减; 在E点时: MP = AP & AP 达到最大值。
L
La
Lb
2. 1 等产量曲线的性质和类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数 量不断增加时, 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 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分析: 分析: 随着一种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 随着一种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该要素的边际 产量MP不断下降,而另一种要素的 不断下降, 产量 不断下降 而另一种要素的MP不断增加所 不断增加所 致。
Q D C TRL
1. 工人人数取某值 时的边际产量等于 总产量曲线上改点 的切线。 的切线。 当边际产量为正值 总产量增加。 时,总产量增加。 当边际产量为负值 总产量减少。 L时,总产量减少。 当边际产量为零时, 当边际产量为零时, 总产量为最大。 总产量为最大。
B O Q L3
L1
L2
APL O L1 L2 L3 MPL L
1 .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20 15 10 5 0 0 -5 2 4 6 8 10
TP 0 AP 0 MP
1 .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总产量
TP AP MP关系分析 关系分析
D
112
100 60
C
△ △
TP
L
B
A:总产量 : B: OB的斜率 = AP (3) 的斜率 C: 切线 切线OC的斜率 = MP (4) 的斜率
等产量线(Equal-Product Curve) 等产量线( )
(1)定义: )定义: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 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表达式如下: 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表达式如下:
Q=f(L、K)=Q0(常数) ( 、 ) 常数)
2. 1 等产量曲线的性质和类型
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必须具备两个前提: 具备两个前提 是技术条件不变; 是技术条件不变;二是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不变。 不变。 2、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 、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 要依次经过递增、递减乃至为负数等几个阶段。 要依次经过递增、递减乃至为负数等几个阶段。 这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并不矛盾。 这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并不矛盾。该规律强调 的是边际报酬最终要呈递减趋势。 最终要呈递减趋势 的是边际报酬最终要呈递减趋势。
2. 1 等产量曲线的性质和类型
边际技术替代率 MRS
(1)定义: )定义: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 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 边际替代率。( 。(P149) 边际替代率。( )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公式为: 例如:劳动L对资本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公式为 例如:劳动 对资本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公式为:
生产决策分析—— 第四讲 生产决策分析 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问题
生产决策分析
解决怎样生产才能达到最大的经济效果? 解决怎样生产才能达到最大的经济效果? 投入要素怎样组合才是最优? 投入要素怎样组合才是最优? 产品产量怎样组合才是最优? 产品产量怎样组合才是最优?
生产决策分析
基本概念
(1)生产 ) 把投入要素转变为市场需求的产出的过程。 (2)生产要素 ) 1)劳动 L: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劳动 2)土地 N: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土地 3)资本 K:资本品或投资品和货币资本; 资本 4)企业家才能 Ne: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 企业家才能 理企业的才能。
B O Q L1 L2 L3
O L1 L2 L3 MPL
L 起初, 起初,投入要素之间的比 例是低效率的—固定要素 例是低效率的 固定要素 (资本)太多了。当劳动 资本)太多了。 的投入量从0增加到 增加到L1时 的投入量从 增加到 时, 产量的增加要比劳动的增 APL ,即随着劳动和资本 加快, 加快 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得到 L 改善,劳动的边际产量呈 改善, 增加趋势。 增加趋势。
Labor Input Capital Input
1 20 40 55 65 75
2 40 60 75 85 90
3 55 75 90 100 105
4 65 85 100 110 115
5 75 90 105 115 120
1 2 3 4 5
2. 1 等产量曲线的性质和类型
Capital per day 5 4 3 2 Q3 = 90 1 1 2 3
1.3 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始 第一阶段:AP始 终上升, 始终 终上升,MP始终 大于AP。 大于 。 在此阶段只要增加 可变要素的投入产 量就会增加。 量就会增加。理性 的生产者不会停留 在此阶段。 在此阶段。
D 第一 C 阶段
TRL
APL
MPL
1.3 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起点在 AP 与MP相交处, 相交处, 相交处 终点在MP与横轴 终点在 与横轴 的相交处。 的相交处。 理性的生产者会停 留在这一阶段。 留在这一阶段。
MRS= △K/△L
第四节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K Ka
△K
●
A
RTS= - △K/△L 当 △L→0,A点的 RTS ∆K dK RTS A = lim − =− ∆L →0 ∆L dL
●
Kb
△L
B
●
C
D
●
O
等产量线上点 的边际技术替 代率等于等产 代率等于等产 等产量线Q0 量线在该点的 等产量线 斜率的绝对值。 斜率的绝对值。
B O Q L3
L1
L2
APL O L1 L2 L3 MPL L
1.2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内容:对只包含一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 内容:对只包含一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 随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 随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每增加一单 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即边际产量) 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即边际产量) 表现出先上升最终下降的规律。 表现出先上升最终下降的规律。 最终下降的规律 成因: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成因: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生产要 素与不变生产要素之间都存在一个最佳组合比 是一个经验规律。 例。是一个经验规律。
1 .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问题: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问题: 假定其它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 假定其它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只有一种 投入要素的数量是可变的, 投入要素的数量是可变的,研究这种投入要素 的最优使用量( 的最优使用量(即这种使用量能使企业的利润 最大)。 最大)。
总产量、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TP):一定投入的产出总量; )总产量( ) TP=f(L) (2)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的产量; )平均产量( ) AP=TP/L (3)边际产量(MP):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边际产量( )
MP =
∆T P ∆L
当投入要素L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L→0时有:
D
E
处于较高位置的等产量曲 线总是代表较大的产量
A
B
C
Q2 = 75 Q1 = 55 4 5
Labor per day
2.1 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按照投入要素之间能够相互替代的程度: 按照投入要素之间能够相互替代的程度: 投入要素之间完全可以替代 投入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 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是不完全
∆ T P( L) dTP ( L) MP = lim = ∆L →0 ∆L dL
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L 0 1 2 3 4 5 6 7 8 TP 0 3 8 12 15 17 17 16 13 AP 0 3 4 4 3.8 3.4 2.8 2.3 1.6 MP -3 5 4 3 2 0 -1 -320Eຫໍສະໝຸດ 平均产量10L
0
1
2
3
4
5
6
7
8
9
10
Q D C
当劳动的投入量超过L1, 当劳动的投入量超过 ,边 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 际产量呈减少趋势。此时, 际产量呈减少趋势。此时, 总产量、 加,总产量、平均产 增加的劳动仍能导致总产量 量和边际产量的共同 的增加,但增加的量越来越 的增加, 的特点:即它们开始 的特点: 小。当劳动的投入量增加到 都趋于上升, 都趋于上升,达到最 TRL3时,总产量达到最大。超 L 时 总产量达到最大。 大值后,又趋于下降。 大值后,又趋于下降。 过L3,劳动的数量变得过多, ,劳动的数量变得过多, 总产量下降。 总产量下降。
L——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 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 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 K——可变要素资本投入量; 可变要素资本投入量; 可变要素资本投入量 Q——产量。 产量。 产量
2. 1 等产量曲线的性质和类型
生产函数 Q=f(L、K) ( 、 )
其中,劳动 和资本 都是变化的, 和资本K都是变化的 其中,劳动L和资本 都是变化的,即企业的生产规模发生变 化。
APL MPL
1.4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