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课程:包括船体建造、机器制造和操纵等。
1868年2月,前学堂内添设“绘事院”和“艺 圃”。 “绘事院”(设计专业)培养生产用图纸的制作人 员;
“艺圃”(学徒班)是一所在职培训学校,通过工 读结合形式有计划地培养生产和技术骨干的做法。
驾驶专业
? 学制:前三年理论学习,后两年航海 实践
? 基本课程:设有英文、算术、几何、 代数、平三角、弧三角、代微积、动 静重学、水重学、电磁学、光学等 19门之多;(首届毕业生严复的回 忆)
的专 门人才 。 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 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洋务学堂约30余所,其主要类
型包括:
1)外国语(“方言”)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 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俄文馆等;
2)军事(“武备”)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上 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广东实学馆及广东水陆师学 堂等;
成立:1861年1月清政府应主持对外交涉事务的奕訢等人奏请,批准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立外语学馆。经过多方筹备,1862年6月11日( 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学馆终于在东堂子胡同的总理衙门内正式上课 ,定名为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最初是作为外语学校设立的,是 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迫于外交需要, 1862年6月京师同文馆正式开学。这是第一所 洋务学堂,也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 课程表除了讲求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注意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的教学外,还突出了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特点。
福建船政学堂由闽浙总督左宗棠1866年创办,学堂附属于福建船政局, 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
初创时学生约百余人,学生是从闽、粤、浙、沪等地招来的十几岁的聪 颖幼童及有一定文化知识和翻砂、金工等经验的青年工人。
? 学生入学途径主要有三种:咨传、招考和咨送。
?
水以期专致”,“优加奖叙以资鼓励”的思想。
其课程经历了不断丰富和逐渐规范化的发展过程。
成立之初
1866年
1867年
70年代初年
1878
课程仅为 外文和汉文
丁韪良 开设万国公法 添设天文、
算学馆,陆 续开设了一些 “西艺” 课程
相继开设医 学、生理学、 化学等课程
3)科技实业学堂,如福州电报学堂、天津电报 学堂、天津西医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等。
起因: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北京条约》签订,重新认 定《天津条约》各项条款。条款中规定今后两国交涉使用文种是英文和 法文,仅在三年内暂时配送汉文。这一歧视性的规定,迫使清政府作出 了开办外语学校的决定。
陆地就业面相对狭窄。
培养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形 式
封建传统教 育
洋务学堂
培养科举入 仕的人才
造就各项洋 务事业需要 的专门人才
经史义理和 八股文章
以学习“西 文”、“西 艺”为主, 注意学以致

完全把学生 禁锢在书斋
之中
能按照知识 的规律安排 教学内容, 重视理解, 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
进度不一的 个 别教学形
洋务教育,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方针 ,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兴办洋务就要大批 洋务人才,而这种人才又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和旧式 书院培养不出来的。因此洋务派通过兴办新式学堂 、翻译西书、派遣留学生等作为培养洋务人才的重 要措施。
首先,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
按八年制和五 年制的构想分 别拟定了分年
课程计划
P.S:《万国公法》,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译。1864年京师同文馆 刊行。分释义明源、论诸国自然之权、论平时往来、论交战等 四卷。除讲解国际间和战及外交惯例外,突出宣扬殖民主义, 鼓吹变弱小国家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保护国。
? 八年制课程是为年纪稍幼、“由洋文而及诸学”的学生制定 的;对于年纪较大,无暇肆及洋文,仅能借助译本学习各科的 学生学习五年制课程。
福建船政学堂由前学堂和后学堂两部分组成:
前学堂:培养轮船设计制造人员,通习法文, 因此亦称“法文学堂”;
后学堂:培养轮船驾驶人员,通习英文,因此 亦称“英文学堂”。
目标:培养能够设计制造各种船用零件并能进行整船设计的人才。
课程
基本课程:包括法文、算术、代数、画法几何和解析几 何、三角、微积分、物理和力学等;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 发展背景 ?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 洋务学堂的创立和发展 ? 洋务留学教育 ? “中体西用”的演变与张之洞的系统阐述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在如何巩固政权的问题上,统治 集团内部发生了分歧。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强兵富国,只有这样清王朝才能巩固摇摇欲坠的统治。这部分人称为 洋务派 是极端守旧的顽固派,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把一切外来新事物 都看成是“奇技淫巧”,主张按照老路回到闭关锁国的时代。他们的共 同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只不过方法和手段不同。
? 实践课:主要是上船实习(远洋航行 )
轮机专业 ? 目标:训练高级轮机人员
? 基本课程:设有英文、算术、 几何、制图、发动机绘制、操 纵维修船用蒸汽机,以及指示 器和其他仪器的使用方法等;
? 实践课:分别在岸上和船上安 装蒸汽机或为本厂所造船只安 装发动机等。
P.S:轮机的技术含量相对高些,主要涉及到操作类和维护类项目, 学起来难度要比航海高一些;驾驶专业是个涉及面很广的专业,在 内容的复杂程度和涉及面上要远高于轮机,但是专业性过强导致
京 师 同 文 馆 旧 址
京师同文馆(属总理事务衙门)
? 教师(教习)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按职责又可 分为总教习、教习和副教习。
? 同文馆由总理事务衙门直接管理,校内最初并无 专任长官。1869年聘丁韪良为总教习,总揽全馆 教务。他1894年因健康原因回国后,由英国人欧 礼斐接任。
? 同文馆的规模不大,也不年年招生。初创时仅有 学生10人,发展到1887年为120多人,这是在 馆学生最多的时候。

普遍制定有 分 年课程计 划, 确定了 学制年 限, 采用班级 授
课制
70年代初,洋务运动开展已近十个年头,也设立了一定数量的新 式学堂。洋务派人士在实践中认识到,国内的学堂存在师资、社会 文化环境等诸多局限。于是,为了全面深入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向国外派遣留学生被纳入洋务计划并很快付诸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