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的组织结构

合集下载

华谊兄弟商业模式分析_final

华谊兄弟商业模式分析_final

2012-4-8
12
关键资源能力— 关键资源能力— 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上游进入艺人经纪业,获取了稀缺的演员资源,能够有效规避 了上游行业波动的负面影响。下游进入影院业以获取丰厚的下游利润(约 60%) 四大板块业务协同效应明显 电影
音乐
电视 剧
艺人经纪
2012-4-8
13
关键资源能力
优质人才 储备
• 旗下签约国内著名导演、电影发行人、电视剧制片人、经纪人、以及签约艺人等核心 人员。 • 通过金钱(签约费、片酬和分成收入)、事业(演出机会)、感情(合作时间长久) 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
资本 实力
• 华谊兄弟引入马云、江南春等战略投资者 • 通过登陆创业板上市募资,用于进一步夯实三大业务板块和延伸电影产业链至下游院 线,具有先发优势。
400.00
0.3 0.2 0.1
200.00
音乐 业务
0.00
0
2006 2007 营业收入 2008 2009 增长率 2010
0
2012-4-8
2
华谊兄弟传媒有限公司
• 电影业务是华谊兄弟核心业务 • 主要由公司本部承担电影拍摄任务
本部 娱乐投资 华谊音乐公司 时代文化经纪 影院投资 华谊兄弟国际公司 华谊兄弟巨人信息 北京掌趣公司 上海嘉定华谊文化城 深圳华谊文化城 苏州华谊主题乐园
盈利模式
关键资源能力
2012-4-8
17
联合投资 模式
2012-4-8
剧组拍摄 模式
10
业务系统— 业务系统— 总图
2012-4-8
11
业务系统— 业务系统— 艺人经纪
艺人经纪业实质上是一种代理服务,公司通过为艺人提供专业服 务,从艺人的商业活动收入中分得一部分作为代理佣金。

华谊兄弟组织结构-1031

华谊兄弟组织结构-1031
发部(3) 建设部(11)
艺人事业部 (190)
经纪一组(11) 经纪二组(34)
新业务板块 (73)
华谊巨人(70) 实景娱乐(3)
娱乐营销I部(18)
三木工作室(1)
经纪四组(18) 法律部(3) 品牌运营部(8) 华谊视觉(16) 营运部(4) 菁菁组(10) 共享服务(13) 张海东工作室(1) 财务部(5) 葛卫东工作室(3) 杨善朴工作室(9) 郝琳工作室(3) 易为平工作室(3) 武汉黄陂影院(38) 庄立奇工作室(6) 哈尔滨影院(29) 吴晓工作室(6) 铜陵影院(21) 彭三源工作室(6) 共享服务(5) 华谊兄弟天意(16) 宣传部(3) 财务部(3) 共享服务(9) 注明:1、现有正式员工716人 (截止至2011年10月31日) 人力资源及行政部(2) 服务部(3) 人力资源及行政部 (6) 法务部(1) 财务部(6) 共享服务(16) 华谊时尚(7) 音乐公司(46) 人力资源及行政部 (8) 共享服务(12) 市场营销部(6) 刘娜组(10) 重庆百联影院(60) 刘韬组(24) 重庆金源影院(40) 邓超组(1) 财务部(6) 人力资源及行政部 (6) 重庆城上城影院(6) 郝晓楠组(8) 喜嘉组(5) 蓝海华谊 掌趣科技 BD 业务发展 参股公司
合肥金源影院(39)
董事会
董秘办公室 审计部(3)
总裁 王中磊
副总裁 胡明 共享资源部 (15)
财务部(2)
人力资源及行政部(2)
电视剧事业部 (77)
宣传部(7) 娱乐营销部(1) 新媒体战略发展部(2) 石钟山工作室(5)
娱乐营销事业部 (48)
电影事业部 (45)
监制部(3) 制作部(6) 营销宣传中心(13) 国际发行部(3) 国内发行部(8)

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

• 4、专业人才优势
公司目前业已建立了 包括王忠军、王忠磊、冯小刚、陈国 富等在内的 一批优秀的影视业经营管理和创作人才队伍, 同 时拥有包括李冰冰、邓超、张涵予等著名艺人在 内的国 内最强大的签约艺人队伍,这构成了公司 突出的人才优势, 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 5、合作伙伴优势
公司在多年的业务 发展中积累了一批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 伙伴,如 各大电影院线、各大电视台以及国外各大电影公 司等。这些战略合作伙伴的信任和支持,一定程 度上构成 了公司影视作品的市场保证。
王中军,1960年出生在北京的 一个军人家庭。1989年到美国 密歇根大学读传媒,1989年至 1994年,在美留学,并获得美 国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专业硕 士学位,1994年回国和弟弟一 起创立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开始 拍电视剧,如《罪证》、《心理 诊所》、《永恒恋人》等。后来 又开始影视投资,并成立了华谊 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现任华 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兼CEO,是内地电影界、娱乐界 巨头之一。
挑战
• 产业政策威风险。意识形态属性的重要产业受监督、管理严格。 • 盗版风险。侵权盗版短期难以控制,商业大片收入波动风险:受制于各 种因素,票房难以稳定。 • 作品审查风险。在中国内地由于审查制度的存在,所以影视剧目很可能 因此叫停,这种风险必须为我们所了解。 • 竞争风险 影视行业的进入壁垒还不是很高,一部投入资金不够的好电影同样可以威 胁到大公司的电影。 好莱坞大片抢占我国绝大部分电影市场,所谓的国产大片完全不能与其相 比。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的运营模式
1、私募资金 2、借力金融 3、植入广告 4、预售版权 5、合拍机制 6、IPO运作 1、发行渠道 2、艺人经纪 3、音乐 4、电视 5、电影

最新 华谊兄弟传媒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精品

最新 华谊兄弟传媒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精品

华谊兄弟传媒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华谊兄弟传媒公司报告一.公司的基本情况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30日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注册资本16,800万元。

股票简称:华谊兄弟,其所属行业为广播业。

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制作、复制、发行:专题、专栏、综艺、动画片、广播剧、电视剧;企业形象策划;影视信息咨询服务;影视广告制作、代理、发行;国产影片发行年;摄制电影(单片) ;影视项目的投资管理;经营进出口业务。

其主营业务为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

主要产品包括电影、电视剧,主要服务包括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

公司的创立人和法定代表人同为王忠军,注册地址为浙江省东阳市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C1-001,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18号丰联广场A座908室,公司所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律师事务所为上海市瑛明律师事务所。

以下为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上市情况:华谊兄弟股东所持股份的情况表股份类别数量(股)比例(%)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股份 126,000,000 75首次公开发行的股份 42,000,000 25合计 168,000,000 100本次发行数量为4200万股,发行价格为28.58元/股,公司股东总人数为60,187名,实际控股人为王忠军。

其中持股数量前十名的股东如下:二.公司经营战略分析华谊兄弟较早建立了国内领先的“影视娱乐业工业化运作体系”,即华谊管理模式,包括“收益评估+预算控制+资金回笼”为主线的综合性模块、强调专业分工的“事业部+工作室”的弹性运营管理模块以及强调“营销与创作紧密结合”的创作与营销管理模块等,也正是拥有了这样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才使其在影视娱乐业独占鳌头。

1 公司内部管理结构:(1)事业部和工作室的设置:华谊最有价值的管理模式,就是事业部和工作室的设置。

导演工作室和制片部、发行部、宣传部、海外部共同构成一个制作团队,高度专业化,分工细致化。

试分析华谊兄弟的治理结构

试分析华谊兄弟的治理结构

试分析华谊兄弟的治理结构摘要:华谊兄弟是大陆唯一私人容制作产业在创业版挂牌上市的公司,以目前的市场价格估算超过人民币百亿的企业价值。

这标志着大陆的文化创意产业正走向规模化、制度化、产业链化、资本集中化,也说明未来将有大量的公司不断涌入来分一杯羹。

因此,华谊兄弟的治理结构必然有未来这类公司值得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华谊兄弟治理结构问题及对策一、公司简介华谊兄弟股份是中国大陆知名的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

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

最初因每年投资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之后便全面投入产业,在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并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集团。

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宣布华谊兄弟股份(股票代码:300027)通过第七批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审核,拟发行4200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约为16800万股,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2.22元。

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

目前,华谊兄弟集团旗下有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拥有周迅、冰冰、林心如、徐若暄、黄晓明、有朋等50多位红星)、华谊兄弟电视节目事业(旗下设有纪中工作室、波工作室、周冰冰工作室、王芳工作室等)、华谊兄弟音乐(签约艺人有羽泉、靓颖、坤、尚雯婕等)、华谊兄弟影业投资、环球热力兄弟影音文化传播、华谊兄弟广告、华谊兄弟国际发行等。

二、治理结构(一)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利机关,它由全体股东组成,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有权选任和解除董事,并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广泛的决定权。

它是股东作为企业财产的所有者,对企业行使财产管理权的组织。

企业一切重大的人事任免和重大的经营决策一般都得股东会认可和批准方才有效。

由下图图1可以看出:在2012年6月30日至2014年3月31日这段时间中,股东人数在2013年9月30日之前变化幅度都不大,都不超过5万人。

华谊兄弟企业基本情况

华谊兄弟企业基本情况

华谊兄弟基本情况1.基本情况: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

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

因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进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 也迈出了其境内上市至关重要的一步。

华谊兄弟旗下有张锴、冯绍峰、姚晨、沙溢、Angelababy、井柏然、赵晨浩、张涵予、乔振宇、廖凡、张艺帆、陈楚生、何洁、安以轩、赵晨光、杜淳、贾乃亮、李小璐、李晨、陈赫、郑恺、魏晨及其他国内当红演员及歌手。

2017年5月11日,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入选第九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

现有市值260亿2.业务范围:目前,华谊兄弟投资及运营三大业务板块: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等业务为代表的影视娱乐板块;以电影公社、文化城、主题公园等业务为代表的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板块;以游戏、新媒体、粉丝社区等业务为代表的互联网娱乐板块。

2014年,阿里巴巴、腾讯公司、中国平安宣布入股华谊,成为华谊兄弟突破行业边界限制的强大后盾。

影视娱乐方面,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与冯小刚、成龙、徐克等华语市场最具号召力和专业实力的成熟导演建立稳定合作的同时,也非常看重对年轻创作人才的支持与培养,不断为华语电影输送新鲜血液。

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方面,华谊兄弟自2011年开始布局实景娱乐,致力于整合文化、影视、金融、政府、互联网、商业、旅游资源,打造全新的电影文化旅游业态。

主要产品形态包括:电影小镇、电影世界和文化城。

2015年,华谊兄弟实景娱乐苏州、深圳项目开工,海口观澜湖项目二期完工,郑州电影小镇已奠基开工。

华谊兄弟商业模式分析

华谊兄弟商业模式分析

《华谊兄弟》的商业模式一、公司简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集团,由王忠军、王忠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目前集团涉及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时尚产业等多个领域,并于2009年登陆创业板;公司主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等业务板块。

现已成为中国娱乐文化领军企业。

2.娱乐产业的资金投资时间长,每个企业的资金有限,想要合理的利用资源就要形成完善的系统来管理这个摊子。

二、管理模式1.事业部+工作室:导演工作室和制片部、发行部、宣传部、海外部共同构成一个制作团队,高度专业化,分工细致化。

设立导演工作室,最突出的作用,是使公司拥有了一个核心创作团队。

这个团队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公司注入导演们的新思想。

反之,公司有了好的项目也可以交给导演们讨论和运作,这样一来,导演与公司之间就形成一个互动的合力。

投资公司与签约导演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2.艺人持股:目前华谊股权结构主要都是个人持股,该公司旗下签约的诸多导演、艺人也持有部分股权,可以解决投资者担心最多的问题一一艺人的流动性,利于其长远稳定发展。

比如:原来的黄晓明在其名下的时候就购买了540万华谊的股份。

光股票就让他身价上亿。

2.建立公司产业链(1)最先把电影商品化:华谊兄弟的贡献,是他们先于国内的诸多同行们,认识到了电影的商业价值、电影的产业化价值,更具体地说,认识到了电影的品牌价值、资本的价值,并开始挖掘、利用这种特殊商品的商业价值,来为自己的企业盈利。

他们率先找到了一条将电影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把文化变为一种消费品奉献给观众。

华谊是投资冯小刚拍的贺岁剧而被大家熟知的。

(2)发展自己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为了规避风险,建立发展自己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导演工作室—演员经纪公司—广告公司—发行公司,从制作到辅助发行,它们相对独立,但又互为整体。

需要聚则聚,需要散则各自为战。

3营销模式(1)营销与创作紧密结合:做好创作前的市场调研。

华谊兄弟资本结构分析

华谊兄弟资本结构分析
华谊兄弟 资本结构分析
Contents
Contents
一、华谊兄弟及其行业简介
二、资本结构的定义 三、华谊兄弟公司资本结构 及现状分析 四、华谊兄弟资本结构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
一、华谊兄弟及其行业简介
1

影视剧
中国
行 业
行业
影视剧


非周期性行业;
中国电影总票房从 2008 年的
经济危机时期,在其 40.41 亿元增到 2012 年
债务权益比
(二)股权结构分析
1、以下为2011 和2012年度前 10名股东持股 情况。
2011年末
2012年末
对“一股独大”的分析
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 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 呈正向关系。换言之 ,“一股独大”不是产生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问 题的罪魁祸首,反而 有利于改善公司的经 营绩效。
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 指标与经营绩效呈正 向关系。说明现阶段 分散我国上市公司股 权不利于改善上市公 司的经营绩效。王中 军是第一大股东,但 华谊一直以来的经营 业绩良好,似乎了证 明了这一观点。
现金分红增减变动分析
公司自上市以来 现金分红数额有 下降的趋势,表 明公司在投资扩 张阶段,每年的 现金股利分红给 公司的现金流增 加了一不笔小的 负担。
(四)从其它财务指标评价 公司资本结构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从公司2009年上 市之后,短期偿 债能力逐步下降, 在同行业中也处 于较差的水平。
它产业下滑时电影业反 170.73 亿元,5年来增幅
而保持了更加高速增长 322.50%。
的态势。
中国影视剧产业是朝阳产业。
3
1994年,王中军 、王中磊兄弟创 立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内部审计部门组织设置描述

华谊兄弟内部审计部门组织设置描述

华谊兄弟内部审计部门组织设置描述华谊兄弟内部审计部门组织设置描述华谊兄弟是中国著名的影视制作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北京。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华谊兄弟一直致力于提高公司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

为了确保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的合规性,华谊兄弟设立了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

华谊兄弟内部审计部门是一个独立的部门,直接向公司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

该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评估和监督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公司的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内部审计部门还负责发现和预防潜在的风险和违规行为,提供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内部审计部门由一支专业的团队组成,包括内部审计经理、审计师和数据分析师等。

他们具有丰富的审计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独立进行审计工作,并提供准确的审计结论和建议。

内部审计部门还与公司的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

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部审计部门会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的审查和核实。

他们会检查公司的会计准则和政策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情况。

同时,他们还会评估公司的财务风险和潜在的财务漏洞,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其次,内部审计部门会进行运营审计,对公司的业务流程和运营管理进行评估。

他们会检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能够有效地防止欺诈和错误行为的发生。

他们还会评估公司的业务风险和潜在的运营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此外,内部审计部门还会进行合规审计,确保公司的业务运营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他们会检查公司的合规制度和流程是否完善,是否能够有效地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他们还会评估公司的合规风险和潜在的合规漏洞,并提出相应的合规改进建议。

最后,内部审计部门还会进行特殊审计,对公司的重大项目和风险进行专项审查。

例如,他们会对公司的投资项目进行审计,评估其风险和回报情况。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评析一、公司简介华谊兄弟是国内首家上市的民营传媒企业,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创立于1994年。

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随后华谊兄弟全面投入传媒领域,投资及运营领域涉及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时尚产业,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骄人成绩。

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旗下有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华谊兄弟电视节目事业有限公司、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国际发行有限公司、华谊兄弟时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

2008年华谊兄弟并购经纪公司中乾龙德和影视公司金泽太和后,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9年10月,华谊兄弟在中信建设证券公司的帮助下,正式上市。

华谊成为社会公众公司后,华谊的战略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战略分析,首先是华谊兄弟的资本运作尤其是上市战略对华谊产生的深远影响;其二,华谊的人才战略,从华谊公司产业运作的“事业部+工作室”模式以及明星云集的艺人经纪加以阐述;最后阐述华谊投资的价值链战略。

二、资本战略1.上市前华谊的主体业务以及收入状况华谊兄弟公司从1994年成立以来,公司业务得以不断扩张,至上市前夕的主营业务包括:电影和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及相关服务业务。

图1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其结构情况2.上市前的一系列资本运作(1)2000-2005年,华谊通过一系列对资本运作基本建立了从导演、演员、制作到发行、影院等完整的产业链。

其间稳健的商业路线图是:2000年,华谊和太合合并,双方分别出资1300万元,占50%的股份。

不久后华谊就收购了王京花的经纪公司,2003年收购西影发行公司,2004年收购战国音乐,2005年进入电视行业,收购天音传媒,收编了张纪中。

股权之道与术(十五)-——底层架构之华谊兄弟体内控股型创新子公司

股权之道与术(十五)-——底层架构之华谊兄弟体内控股型创新子公司

股权之道与术之十五-——底层架构之华谊兄弟体内控股型创新子公司华谊兄弟(300027)成立于2004年,2009 年创业板上市,其主营业务为影视+艺人经纪+音乐+影院;2011年国内移动互联网崛起,华谊兄弟开始布局互联网娱乐,成立了新媒体事业部,负责华谊兄弟集团旗下各条业务线在新媒体领域的业务运营及业务合作。

并于2012年将新媒体事业部剥离,成立华谊创新。

该公司作为独立运营的控股公司,负责华谊兄弟集团在新媒体领域的IP管理,粉丝经济生态搭建、新媒体营销矩阵经营、网生IP原创及泛娱乐人才储备等业务;2014年,华谊创新战略重新定位为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大的粉丝经济生态圈,构建以粉丝用户为核心的内容产品及相关服务,以及线上线下全方位的粉丝经济娱乐服务。

2015年华谊创新登陆新三板,以下为华谊创新在新三板挂牌前的股权架构图:股权架构中兄弟姐妹(天津)文化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合伙企业)为高管持股平台,由华谊创新的核心员工通过合伙企业持股平台对华谊创新进行增资,先后通过二次增资和转股,员工累计持有46.86%的股份,持股价格为1.55元/股,相当于华谊创新的每股净资产。

设立体内控股创新子公司的好处1、有利于股权激励如果粉丝经济业务不单独剥离出来,而是在华谊兄弟内部作为事业部形式存在,意味着股权激励只能在华谊兄弟层面实施,即将主体公司华谊的股权拿来激励,对新业务发展的刺激效果差,如果单独成立华谊创新,则可以在华谊创新层面进行股权激励,对主体公司华谊创新而言,可以节省下股权用到更有需要的地方去做激励。

2、新业务可以分拆上市A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申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IPO过去属于禁区,如今在逐步放开,但是申报科创板、新三板或者香港上市是一直允许的,如恒大地产(3333.HK)分拆子公司恒大文化(831385)、中国宝安(000009)分拆子公司大地和(831385)、正保远程教育(DL)分拆子公司正保育才(837730)等;再如杉杉股份(600884.SH)、复星医药(600196.SH)、交通银行(601328.SH)等上市公司均成功分拆子公司在香港上市。

华谊兄弟股权结构

华谊兄弟股权结构

华谊兄弟股权结构曝光招股书三大关键词解读最近创业板企业的轮番上会,让一大批提前潜伏其中的大佬浮出水面。

一向被认为最赚钱的影视制作公司,也迫不及待地启动了上市融资计划。

前天晚上,证监会发布公告,将于后天(9月27日)审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华谊兄弟”)的首发申请。

一旦上会申请顺利通过,华谊兄弟将成为首个在境内上市的内地娱乐公司,它的明星股东们的钱包也将大大扩容。

一笔明白账大佬们的钱要翻好几番华谊兄弟这次计划发行4200万股,募资6.2亿元,发行后总股本为16800万股。

财报显示,华谊兄弟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163.44万元,2008年全年净利润为6806.45万元。

如果按照2008年的净利润算,每股收益0.55元。

以目前已询价的准创业板挂牌公司发行市盈率50多倍计算,华谊兄弟的发行价格可能接近30元,而在上市后,一旦受到追捧,市值将迅速飙升。

董事长王忠军拥有公司34.85%的股份,总裁王忠磊持有11.03%的股份,两人合计持股5780.4万股,市值保守估计也远超10亿元;列在股东名单第三位的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持股比例10.97%,持股1382.4万股,马云当初不足1亿元的投资,可以让他净赚数亿。

值得一提的是,华谊兄弟的股东还集合了冯小刚、张纪中、黄晓明、李冰冰等多位演艺界明星。

一旦华谊兄弟上市,这些明星股东将获利丰厚。

以持有股份最多的黄晓明为例,他在2008年入股时的转让价是按6.4倍市盈率计算的,仅为3元/股,一旦上市,他的180万股股票将在瞬间飙升为约5000万元。

一个新动向募资6.2亿元投向商业大片招股书显示,华谊兄弟暂定发行4200万股股票,预计募集资金数额为6.2亿元,将用于补充影视剧业务营运资金。

超额部分将按照轻重缓急,依次投入影院投资项目和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其中影院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约1.3亿元,拟在国内建6家现代化电影院。

华谊兄弟称,此次募资完成后,将达到电影年产量6部,电视剧年产量600集的影视作品制作规模。

企业信用报告_北京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

企业信用报告_北京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
二、股东信息 .........................................................................................................................................................7 三、对外投资信息 .................................................................................................................................................7 四、企业年报 .........................................................................................................................................................8 五、重点关注 .........................................................................................................................................................9
基础版企业信用报告
北京华谊兄弟音乐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公司
基础版企业信用报告
目录
一、企业背景 .........................................................................................................................................................5 1.1 工商信息 ......................................................................................................................................................5 1.2 分支机构 ......................................................................................................................................................5 1.3 变更记录 ......................................................................................................................................................5 1.4 主要人员 ......................................................................................................................................................6 1.5 联系方式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谊兄弟的组织结构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英文:Huayi Bros. Media Group),创业板股票代码:N华谊300027,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集团,由王忠军、王忠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开始时是由投资冯小刚、姜文的电影而进入电影行业,尤其是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投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公司全称: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华谊兄弟证券代码:300027 交易市场:创业板总股本:16800万股发行总量:4200万股所属行业:广播电影电视业上市时间:2009年10月30日(首批创业板上市股票)公司地点:浙江横店公司概况2008年华谊兄弟并购经纪公司中乾龙德和影视公司金泽太和后,实力进一步争强。

华谊兄弟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有海润、橙天娱乐、保利博纳等公司。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旗下有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华谊兄弟电视节目事业有限公司、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环球热力兄弟影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国际发行有限公司等。

各方分成方式
按照固定比例分成
现在中国的票房分账的基本原则都是被2008 年和2011 年广电总局的两个文件规定的。

首先,需要在总
票房中扣除5% 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 3.3% 营业税。

剩下的钱当中,作为放映场所的影院拿走57% ,
制作方和发行方拿走43%。

然后,制片方会根据事先的约定支付发行方一笔费用。

剩下的钱扣除成本了之后,制作方和投资方按约定分。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票房分账主要在“拍电影”的电影公司和“放电影”的电影院之间进行。

不过这个
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1994年之前,中影集团向各大制片厂以90万元一部的价格收购买断电影,再由中影集团向各个省的
发行单位发放拷贝。

中影集团从总票房中拿走70%,24% 留给各个省的发行单位用作院线的建设,剩
余的6%上缴各省的财政。

1995年,国产影片《红樱桃》开了票房分账的先河。

在每100元票房中,首先要上缴5元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以及 3.3 元的营业税,剩余部分再由制片方和影院院线双方按35%和65%的比例分账。

随着张艺谋导演的异军突起,《英雄》和《十面埋伏》等电影增加了制片方的话语权。

制片方开始和院线重新商讨票房分账的规则。

2006 年《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制片方的票房分账比例被提高到了
42%。

最终,2008年和2011年,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两个文件,提出制片方原则上不低于43%、影院一
般不超过50%。

虽然,分账的原则被确立下来,但是电影公司和影院对这个分法都不满意。

先来看看影院的情况。

根据凤凰网的数据,全国851 家于2012 年开业的影院中,有70%的影院在2013年处于亏损状态,因为这些影院每年的卖出去的电影票都无法弥补自身的运营成本。

而在那些收益还不错的影院中,在全部的票房收入中,扣去将近一本的交给制片方。

剩下的钱里,有10% - 20% 用来缴纳房租,还有12% - 19% 的固定成本费用,最后留给影院的利润可能只占到票房总收入的3% - 10% .比如万达院线电影票房的收入虽然高达41 亿,但是成本也高达33亿,毛利率只有20% ,这还是看在万达院线背后的万达商业地产的面子上。

如果没有万达商业地产的支持,万达院线的房租支出将再增加2亿,将会让万达院线的利润进一步降低25%左右。

而上海联合院线的情况更糟。

2013 年,联合院线母公司上影股份的利润为 1.4 亿元,而上海联合院线的票房收入为18.8 亿元。

这样算来,上海联和院线的票房毛利率还不到10%。

对于影院来说,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票房以外收入来源少。

万达院线卖爆米花的收入为 6.3 亿元,成本为 1.9 亿元,毛利率接近70%.而在美国,卖爆米花才是影院收入的大头。

2005 年到2009 年,美国影院爆米花收入是票房收入的一半左右,相比之下中国爆米花收入仅占票房收入的不到五分之一。

所以,中国影院之所以生存困难,还是因为爆米花卖得不够多。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影院才会特别看重票房分账
的比例。

其实,影院应该是个卖座位的地方,而不是卖电影的地方。

只有让每一个座位上的人消费更多,才是影院赚钱的好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