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有何现代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教育有何现代意义
人类社会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生存着,也创造着。人类追救美好的生活,不断协调与自然的关系,创造着外在的美;也不断调整自己的身心,创造着健全的人格。各个时代的思想家、理论家既倾情关注外部现实美的创造,也对人自身的美化——审美教育有过深入的探讨。特别是每当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关头,思想家们总是特别注重人性的塑造,以期人类的航船平稳地驶向幸福的彼岸。当今世界,波诡云谲,社会人生又面临重大抉择,人们更普遍地关注审美教育,乃是历史的必然。
审美教育概念的提出和审美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是近代的事。18世纪,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美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德国诞生了。事隔不久,1795年,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写下了《审美教育书简》,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审美教育著作,审美教育这一概念也是第一次正式提出。《审美教育书简》全面阐述了审美教育的性质、特点和社会职能,后人称它是“第一部审美教育的宣言书”。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审美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在审美教育理论上多有建树,而且是颇有成就的审美教育实践家。1901年他在《哲学总论》一文中提出了“美育”的概念,中国最早使用“美育”术语的教育家。
一,人格完善
席勒认为审美教育能够使感性和理性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使人的精神获得彻底的解放,从而塑造和谐完美的人格。与席勒相同, 蔡元培也非常重视审美假象, 重视审美的特殊中介作用的。他曾经明确表示,“实施美育的目的,在陶冶活泼之灵性,养成高尚之人格。”(1)。鲁迅先生说过:“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仍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2)。
二,感性解放
审美是一种最具个性色彩的心理过程。黑格尔在论述审美的性质时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3)。席勒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4)。席勒认为审美教育能够使感性和理性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使人的精神获得彻底的解放。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汤川秀树称爱因斯坦“并不单纯追求和满足于逻辑一致性并和实验相符合的那种抽象。他所追求的是自然界中尚未发现的一种新的美的简单性”。(5)。
三,诗意栖息
黑格尔说:“人必须在周围世界里自由自在,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他的个性必须能与自然和一切外在关系相安,才显得是自由的。”(6)人创造着生活,也欣赏、品味着生活,反思、探求着生活,生活是什么?生活在本质上是人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实践活动。人生有各种境界,理想的境界是真善美统一的境界。美的境界是人生最高境界之一。人能像海德格尔借用诗人荷尔德林的话说的“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人生活得有价值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7)
四,审美救赎
当今人文精神缺失的另一个表现是大众文化勃兴。人们能更多享受艺术的背后却是艺术审美意蕴的丧失,受众审美感受能力的钝化。审美教育实际上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各种各样的审美媒介(现实世界美的事物,美的艺术)影响人,感染人,陶冶人和教育人,使受教育者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其目的是提高和培养受教育者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老人朱光潜说:“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
好,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1这就是说,健康的审美趣味是对作品深刻内蕴和精湛技巧的专注,而不是低层次的猎奇。(8)
参考文献
(1)《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 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第169页
(2)《鲁迅全集》鲁迅,人民出版社,第7卷
(3)、(6)《美学》黑格尔,商务印书馆,第39页
(4)《美育书简》席勒,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5)《创造力与直觉》,汤川秀树著,周林东译,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87页
(7)《经济学一哲学手稿》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305页
(8)《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