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精选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精选湖北省江陵县某人造麂皮厂紫铜烘缸爆炸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86年2月1日下午,江陵县某人造麂皮厂紫铜烘缸在运行中爆炸,烘缸壳体沿纵向焊缝撕开,抛出4米多远。
强大得气浪把操作平台全部摧毁;烘缸上方得5块屋面预制板被掀开,其余大部分被震动脱缝,740平方米得车间里,大部分门窗被气浪冲毁,其中一扇窗门飞出70米远;生产中得物料散落整个车间。
现场死亡2人,一个被汽浪冲至3米多高,在15米远处得车间窗上挂着,另一个被汽浪冲出窗外(通过铁栅)17米远处。
重伤2人(其中1人抢救无效死亡),轻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50000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1、厂领导无知蛮干,忽视安全生产就就是造成这次事故得主要原因。
1983年11月该厂转产后在第一条植绒生产线上安装一台造纸厂用得铸铁烘缸,因其耐压性能好,所以在0、4~0、6兆帕蒸汽压力下使用二年多,未出现问题。
1985年9月该厂上第二条植绒生产线,厂领导考虑紫铜烘缸价格便宜,重量轻,传热快,平整光滑即盲目决定采用,安装后也未考虑紫铜烘缸承压性能如何即决定按铸铁烘缸得使用条件使用。
2、超压使用就就是这次事故得直接原因。
紫铜烘缸得规定工作压力为0、15兆帕,而该厂锅炉房送出得蒸汽压力为0、4~0、6兆帕,且在蒸汽管道上未装减压阀、压力表与安全阀。
该厂在蒸汽管道上安装一个截止阀起供、停汽得作用(厂规定15分钟开关一次)使烘缸内压力忽高忽低,工作条件十分恶劣。
3、干部与工入缺乏基本得安全技术教育,就就是这次事故得重要原因。
该厂就就是两班制生产,深夜班间歇,因此,烘缸内有冷凝水,间歇后再生产,首先应排除冷凝水,然后再升温。
但就就是该厂没有制定排放冷凝水得具体要求,操作工人也不知其利害所在,根据现场情况与有关资料推算,爆炸前烘缸内积水有0、7吨,爆炸时,这些积水瞬间汽化,大大增加了爆炸得杀伤与破坏程度。
三、防止同类事故得措施1、厂领导不要盲目指挥生产,要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得规定,指定具有压力容器专业知识得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压力容器是一种用于储存或输送气体、液体或蒸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医药、食品等领域。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设计缺陷或材料问题等原因,压力容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起压力容器事故案例,以警示大家重视压力容器安全。
案例一,2009年,某化工企业发生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0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操作人员在容器内加热过程中未按规定操作,导致容器内压力超过承受范围,最终爆炸。
事故调查发现,企业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案例二,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的蒸汽锅炉压力容器因长期使用而出现疲劳裂纹,最终在生产过程中突然爆炸,造成厂房严重损坏,损失数百万元。
事故调查发现,企业存在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定期检查不及时等管理漏洞。
案例三,一家医药企业的反应釜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泄漏,导致有毒气体泄漏,造成工人中毒。
调查发现,企业在设备选型、操作规程、紧急救援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以上案例表明,压力容器事故往往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包括操作不当、设备老化、管理漏洞等。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安全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培训,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其次,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隐患,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最后,加强应急预案。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事故应对准备,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压力容器安全,加强管理、加强维护、加强应急预案,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为社会安全稳定做出贡献。
一般压力容器事故及其分析(一)
一般压力容器事故及其分析(一)一般压力容器出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以下情况造成的:容器结构不合理、设计计算有误、粗制滥造、错用材料、强度不足等,尤其是焊缝质量低劣,没有执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安装不符合技术要求安装附件规格不对、质量不好,以及在运行中超压、超负荷、超温,没有执行定期检验制度等,使压力容器发生失效导致事故发生。
1国内外压力容器典型事故举例例11974年4月15日,罗马尼亚波特什蒂年产20万吨乙烯装置,因乙烯球罐材质不合格引起破裂,三台乙烯球罐相继炸裂,酿成死亡一人,受伤四五十人,损失达一千万美元。
例2美国东部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一个液化天然气贮罐基地,在1944年10月20日发生重大事故。
事故从一台ф21.3×12.8的圆桶形贮罐开始,先在其1/3~1/2高度处泄漏喷出气体和液体,接着听到雷鸣般响声,形成二次空间爆炸,变成火焰,然后贮罐爆炸,酿成大火,20min后,进一步引起邻近的ф17.4球罐的倒坍爆炸,造成128人死亡,400余人受伤,直接损失达680万美元。
大火烧毁面积11.7m2,受害范围65万2。
例3国内某厂浴室用的一台换热器发生爆炸,强大气浪将浴室后墙冲垮,房屋倒坍134m2,房顶板全部倒坍,所有洗澡人员全部压在里面。
该换热器系自行制造,工艺质量特别是焊缝质量低劣,1978年10月发现焊缝大量漏水,敷焊了事,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
例4国内某厂ф1000mm加压变换冷却塔,8mm厚16Mn钢板卷焊,操作压力为0.8MPa。
1970年投产时原高8m,1973年为提高冷却能力,增高3m,在现场焊接施工,当时为抢时间,在提高的3m内壁处未经喷铝防腐,因受H2S腐蚀而壁厚逐渐减薄,在使用、维修中也有所觉察(补焊过三次),终于在1976年12月爆成二段而倒坍,爆炸口位于接高段筒体器材上,壁厚已不到1mm,最厚的不到3mm。
2对一般常见事故技术分析压力容器事故的原因,一般来说往往是多方面的,对事故的技术分析,要找出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恶劣的工作条件、设备老化、操作失误等原因,经常会发生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事故。
这些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将以两个具体案例来说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事故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
案例一:2005年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据调查,该压力容器为焦化装置中的一个5.6米直径、3000立方米容积的容器。
事故发生时,容器内的焦炭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由于管道泄漏导致可燃气体积累,最终引发爆炸。
事故造成5人死亡,10人受伤,厂房严重受损。
事故原因分析:1.设备老化:该压力容器已经使用了超过15年,容器壁厚度减薄、焊缝疲劳等老化问题引发了事故。
2.管道泄漏:管道连接处处于高温高压环境,由于材料老化、腐蚀等原因,管道出现泄漏问题,导致可燃气体积累。
3.操作失误: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管道泄漏,也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紧急处理,导致事故的发生。
防范措施:1.定期检查和维修压力容器,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
超过设备寿命的容器应立即停用。
2.加强管道的检测和维护,定期进行泄漏检查,如发现泄漏应立即修复或更换管道。
3.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安装可燃气体监测仪器,及时发现可燃气体积累,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建立事故应急预案,提前做好事故应对准备工作,降低事故后果。
案例二:2024年石油化工公司压力管道泄漏事故。
该事故发生在石油化工公司的输油管道上,由于管道接口处的腐蚀和材料老化严重,导致管道发生泄漏。
泄漏的石油液体喷洒到周围环境,引燃后引发火灾。
事故造成2人死亡,10人受伤,数公顷的土地受污染。
事故原因分析:1.材料老化和腐蚀:管道接口处的材料由于多年的使用和长期受到介质侵蚀,导致管道壁厚度减薄,最终发生泄漏。
2.检测不及时:公司没有定期检测和维修管道,未能及时发现管道腐蚀问题。
3.阀门故障:事故发生时,阀门未能及时关闭,导致泄漏的石油液体无法控制,引发火灾。
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
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2003年2月5日凌晨1时55分,山西某化工厂三车间I系列冷凝水闪蒸器Nt112(以下简称Nt112)发生爆炸事故,楼上当班职工柴某因操作室坍塌坠落至零米平面死亡。
爆炸设备及其相关工艺爆炸设备(Nt112)性能参数:Nt112 是I类压力容器。
该设备设计压力0.6MPa,设计温度165℃,规格为Φ2500×6916×δ12,容积30m3,介质为蒸汽和冷凝水,主体材料为A48CPR进口钢(相当于国产16MnR 钢),设备本体有一块压力表,出汽管上有两个安全阀,当设备处于备用状态时与安全阀不相通,因备用时F1阀门关闭(见图)。
设备相关工艺过程:Nt112前与高压冷凝水罐NP112、NP113、NP114、NP122、NP123连接(NP为高压冷凝水罐的简称,其后数字为不同高压冷凝水罐的编号,其内压力均为5.6MPa,温度260℃~270℃),后与预脱硅系统相通。
即压力为5.6MPa的水经节流孔板进入冷凝水闪蒸器,减压降温后,一部分水变为蒸汽,通过冷凝水闪蒸器进入出汽管送预脱硅,管道压力0.6MPa(见图所示);一部分水仍呈液态通过冷凝水出口至出水管进入热水槽,出水管上有排水管(阀)至地沟(点划线所示)。
此设备已于2002年11月12日停止使用,即排水阀F6常开,其他阀门均关闭,直至事故发生一直处于备用状态。
2003年2月4日9时15分左右,当班操作工将排水阀F6关闭(见图)。
事故原因分析设备在停用期间,本应切断进水阀打开排水阀F6,使其处于常压状态。
而三个进水阀(F3、F4、F5)经常压试水一个渗漏(滴水),一个泄漏(流水),一个不漏(不滴不流),虽关仍漏(两个阀门不正常)为设备的带压、增压直至超压提供了压力源。
排水阀F6被关闭(据上述时间推算,排水阀F6关闭时间长达16小时40分),无法卸压,这是导致超压爆炸的重要原因。
管理工作存在漏洞,白班职工违章关闭排水阀,而运行记录未注明,交接班时也未向接班职工说明,致使排水阀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和分析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和分析压力容器是指装有内部气体或液体等物质的容器,并且在其中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成为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
在工业生产中,压力容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储存和运输各种气体和液体。
一旦压力容器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几个典型的事故案例,阐述了压力容器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一、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2019年4月13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正定县发生了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造成1死6伤的严重后果。
该事故发生在一家工厂的生产车间内,一台用于生产锅炉的压力容器突然爆炸,导致压力容器碎裂,碎片飞溅,车间内的工人和设备受到严重的破坏,厂房也被震得摇摇欲坠。
事故调查人员经过分析认为,该事故的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对压力容器进行维修和检查,致使其中的气体压力过高,导致容器爆炸。
二、压力容器泄漏事故案例2015年5月20日,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发生了一起压力容器泄漏事故,造成4死11伤的惨剧。
当时,该工厂正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一台装载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由于该压力容器出现泄漏,当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压力容器瞬间爆炸,导致工厂压缩机房和周边工艺车间等设施严重受损。
经过事故调查人员的原因分析,该事故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没有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同时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而且没有明确规定员工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和保养压力容器。
三、压力容器装卸事故案例2016年1月26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发生了一起关于压力容器的装卸事故,致使7人死亡。
当时,一辆货车从上海运送一批压力容器到安徽宿州,由于在转运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导致一台重达3吨,直径为1.5米的压力容器从货车上滑落,砸中了路过的多名行人和附近的车辆。
事故调查人员对此次事故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该事故的原因在于货运单位没有选择安全可靠的承运公司,更没有对承运公司进行比较和选择,未提供有效的承运标准,并且未对压力容器运输期间的安全作出明确要求。
锅炉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
[案例]:某电厂#1炉特大面积塌焦致23人死亡的重大恶性事故1.1 事故经过1993年3月10日14时07分24秒,某发电厂#1锅炉发生大面积塌焦,塌焦重量约1000吨,压跨冷灰斗框架,数十根水冷壁管被拉断,高温高压水冲出并立即汽化,热浪和巨压致23人死亡,锅炉设备损坏严重,直接经济损失778万元,该机组停运132天,少发电近14亿度,间接损失巨大。
1号锅炉是美国ABB-CE公司(美国燃烧工程公司)生产的亚临界一次再热强制循环汽包锅炉,额定主蒸汽压力17.3兆帕,主蒸汽温度540度,再热蒸汽温度540度,主蒸汽流量2008吨/时。
1993年3月6日起该锅炉运行情况出现异常,为降低再热器管壁温度,喷燃器角度由水平改为下摆至下限。
3月9日后锅炉运行工况逐渐恶化。
3月10日事故前一小时内无较大操作。
14时,机组负荷400兆瓦,主蒸汽压力15.22兆帕,主蒸汽温度513度,再热蒸汽温度512度,主蒸汽流量1154.6吨/时,炉膛压力维持负10毫米水柱,排烟温度A侧110度,B侧158度。
磨煤机A、C、D、E运行,各台磨煤机出力分别为78.5%、73%、59%、38%,B磨处于检修状态,F磨备用。
主要CCS(协调控制系统)调节项目除风量在“手动”调节状态外,其余均投“自动”,吹灰器需进行消缺,故13时后已将吹灰器汽源隔离。
事故发生时,集中控制室值班人员听到一声闷响,集中控制室备用控制盘上发出声光报警:“炉膛压力‘高高”’、“MFT”(主燃料切断保护)、“汽机跳闸”、“旁路快开”等光字牌亮。
FSS(炉膛安全系统)盘显示MFT的原因是“炉膛压力‘高高”’引起,逆功率保护使发电机出口开关跳开,厂用电备用电源自投成功,电动给水泵自启动成功。
由于汽包水位急剧下降,运行人员手动紧急停运炉水循环泵B、C(此时A泵已自动跳闸)。
就地检查,发现整个锅炉房迷漫着烟、灰、汽雾,人员根本无法进入,同时发现主汽压急骤下降,即手动停运电动给水泵。
压力容器质量事故典型案例范文
压力容器质量事故典型案例范文今天咱就来唠唠压力容器质量事故那些事儿。
就好比我们身边藏着的一个个“定时炸弹”,要是质量不过关,那可就出大岔子了。
就说有这么一个案例吧。
有个小型化工企业,他们厂里有个储存某种化学原料的压力容器。
这个容器呢,就像是一个装着危险秘密的大罐子。
这罐子啊,是从一家不太靠谱的制造商那儿买来的。
那家制造商在生产的时候啊,就像是在赶场似的,急急忙忙,完全没把质量当回事儿。
焊接工序就做得特别粗糙,就像小朋友搭积木,随随便便地把两块拼在一起,根本没考虑牢固不牢固。
而且啊,用来制造这个压力容器的材料,也不是按照标准来的,就像是你本来要盖高楼大厦,却用了一些脆弱的小树枝当支柱一样。
这个化工企业呢,一开始也没太在意,没做特别仔细的检查就把这个压力容器投入使用了。
结果啊,有一天,这个罐子就像个被激怒的怪兽一样,突然出事儿了。
罐子的焊缝处开始出现小裂缝,就像人的皮肤上突然裂开了小口子。
这化学原料就开始慢慢地从这些小裂缝里渗出来。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没太在意,以为就是一点小毛病。
可是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裂缝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越变越大。
突然有一天,“轰”的一声,就像世界末日一样,这个压力容器爆炸了。
那场面,简直是一片混乱。
化学原料四处飞溅,周围的设备被砸得稀巴烂,就像被巨人踩过一样。
还好当时附近的工人不是特别多,但是也有几个倒霉的家伙受了重伤。
这一炸啊,整个企业的生产都停摆了。
就像一辆正在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发动机爆缸了,只能停在路中间干瞪眼。
还有一个案例,是在一个大型的供热厂。
他们有一个用于蒸汽储存和输送的压力容器。
这个压力容器在设计的时候就有点“先天不足”。
设计人员可能是在设计的时候打瞌睡了,把一些关键的压力参数给算错了。
这就好比你给一个人做衣服,尺寸都量错了,这衣服能合身吗?这个容器在制造过程中呢,虽然制造工艺没什么大问题,但是由于设计的错误,导致它在实际运行的时候就像是穿着不合脚的鞋子跑步,特别难受。
压力容器质量事故典型案例范文
压力容器质量事故典型案例范文话说在一个不太遥远的工业小镇上,有一家生产小食品的工厂。
这工厂里有个关键的设备,就是一个压力容器,用来给那些美味的小食品进行特殊加工的。
这个压力容器啊,就像是工厂里的一个神秘大厨,默默在后台发挥着大作用。
可谁能想到,一场大麻烦就这么悄悄来了。
这压力容器是从一个不太靠谱的供应商那儿买来的。
当时采购部门可能就想着省点钱,没太严格考察质量啥的。
就像我们买东西图便宜,结果可能就掉进了个小坑一样。
刚开始使用的时候,看起来还没啥问题。
但是呢,用了一段时间后,这个压力容器就开始有点“耍小脾气”了。
它的压力控制系统时不时就出故障,就像一个不听话的小孩,本来该稳稳当当的压力,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工人们一开始也没太当回事儿,就简单地修修补补。
毕竟谁也没想到这背后隐藏着大隐患啊。
结果有一天,“砰”的一声巨响,就像过年放了个超级大鞭炮一样。
这个压力容器直接就炸了!你能想象那个场景吗?周围的设备被震得东倒西歪,车间里到处都是碎片。
幸好当时附近的工人不是很多,但是也有几个受伤的。
有个小伙子本来在旁边整理东西,被碎片划伤了手臂,那血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吓得他脸都白了。
还有个老工人,被爆炸的冲击力震倒,好半天都没缓过神来。
这一炸,可把整个工厂都炸懵了。
生产线上的小食品都没法继续加工了,订单也交不出去了。
这损失可就大了去了,不但要赔偿那些受伤工人的医药费,还要重新购买设备,重新整顿车间。
这就好比本来顺顺当当的小日子,突然被一场暴风雨给打得七零八落。
从这个案例我们就能看出来,压力容器的质量可真是一点都不能马虎。
从采购的时候就得精挑细选,要找那些口碑好、质量有保障的供应商。
买回来之后呢,还得定期检查、维护,可不能像那个工厂一开始那样,出了小问题就简单对付一下。
这就像是养孩子,得时刻关注着,不能等病入膏肓了才着急。
不然啊,这小小的压力容器就会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你来个大“惊喜”,让你后悔都来不及呢。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压力容器、管道事故概述••事故原因••••事故分类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事故分类一般事故:压力容器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典型事故实例1•••••••••••典型事故实例2••••典型事故实例3•典型事故实例4••••••典型事故实例4•••••••••••4月22日整个车间被毁案例5: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爆炸事故⏹⏹事故概况⏹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爆炸事故原因直接原因安装、焊接质量差,焊缝存在焊接缺陷(如咬边),长期使用造成焊缝开裂、爆炸。
间接原因使用管理混乱,领导干部不重视安全生产,不认真执行安全规章制度,不懂业务,不注意技术管理以及对长期不检验等问题。
案例6:宁波市大自然新型墙材有限公司蒸压釜爆炸事故2019年4月27日凌晨3时,宁波市大自#然新型墙材有限公司1蒸压釜发生爆炸事故。
爆炸时蒸压釜的一个端盖飞出30余米,将电动葫芦的一个支架撞断后落地。
筒体部分由于气体轴向力的作用,整体向后移动约40米,撞塌两堵墙,致使1名工人被倒塌的墙砸死。
宁波大自然公司4.27事故现场宁波市大自然新型墙材有限公司蒸压釜爆炸事故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属于典型的操作不当属无证上岗案例7:4.15重庆天原化工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案例8:安徽铜陵市金港钢铁有限公司制氧车间压力管道爆燃事故案例9:工业管道爆炸事故12019年12月27日,重庆江北区董家溪的嘉陵化工厂氯气管道发生爆裂。
这次爆裂的氯气管道直径约10厘米,因严重老化不能承受氯气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导致爆裂。
管道开了约10厘米长的口子,少量氯气泄漏。
2000年浙江省建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因管道阀门爆裂,死亡4人,受伤12人。
压力容器设备严重损坏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设备严重损坏事故案例2000年1月18日河北省临漳县兴达制浆有限公司一台25m3蒸球出浆管伸缩节连接处意外脱落造成蒸汽纸浆喷出,导致3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19.3万元。
一事故的主要经过2000年1月17日8时,蒸球车间2名操作工上班后与二楼切草人员配合开始给3号蒸球内加料,下午1时30分加料完毕,开始送汽。
约1个半小时后,球内压力达到0.6MPa开始保压正常运行,同时,由于2号蒸球内出料口堵塞,生产安全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等3人正在现场维修;17时40分,3号蒸球出料管伸缩节突然错位脱落,球内大量蒸汽纸浆向西方向迅速喷出,这时正在2号蒸球工作台上抢修的三名工作人员由于躲避不及(车间门向内开),当场烫伤、昏迷,事故发生后,伤员当即用车送到就近的磁县医院抢救,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
二事故分析1.事故前设备状况:该公司4台25M3蒸球及伸缩节均由原邯郸市造纸厂搬迁安装,使用前未按规定由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按规定输移装手续。
2.破坏情况事故发生后现场可见放汽头锁母脱落,放汽头管子发生错位在200mm 左右。
3.事故原因分析及结论: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为:1)3号蒸球与出浆管道接合部的伸缩节内紧固销钉损坏,连接处错位脱落,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车间的门朝里开,致使事故发生时,人员无法逃避,也是造成人员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2)该蒸球移装前,未进行检验,也未办理移装手续,设备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并排除,是这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3)由于单位领导参国家有关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安全不重视,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人员也未经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就上岗,安全技术人员未能及时检验发现损坏的紧固销钉,使设备带病运行,也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结论:该事故是一起严重的设备损坏事故,属责任事故。
三预防事故发生措施的建议1.要用这次血的教训,教育全体职工,增强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和管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采取有力措施,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2.切实加强对设备的安全管理,做好维修保养,特别要加强对压力容器和锅炉的监督和检验,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3.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对特种作业人员要进行专门培训和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自觉制止和消除各种“三违”现象;4.立即停止设备运行,由市锅检所进行检验,符合安全使要求且办理移装有关手续后,方可恢复运行。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案例12:温州市鹿城泰豪皮革厂“7.30”锅 炉 爆炸事故
直接原因:在锅炉正常燃烧运行时,两只出汽阀一只被关闭,另 一只被基本关闭,而锅炉超压时安全阀未正常启跳,导致锅炉发 生爆炸。
间接原因:泰豪皮革厂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混乱,规 章制度、操作规程残缺不全且形同虚设。具体表现为:
事故概况
1993年3月10日14时7分,宁波北仑港发电厂与1号机组配 套的锅炉发生了炉膛爆炸,造成死亡23人,重伤8人,轻 伤16人,停炉抢修132天,少发电14亿度,造成杭州、宁 波地区限电供应,对浙江省工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损 失780万元。
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运行指导失当、锅炉炉膛结构设计、受热面 布置不完善
直接原因——锅炉严重结渣,致使冷灰斗局部失稳,使侧 墙与冷灰斗连接处的水冷壁管撕裂;裂口向炉内喷出的水、 汽工质与落渣入水产生的水汽升温膨胀,使炉内压力大增, 并使冷灰斗塌陷扩展
案例12:温州市鹿城泰豪皮革厂“7.30”锅 炉 爆炸事故
直接原因:在锅炉正常燃烧运行时,两只出汽阀一只被关闭,另 一只被基本关闭,而锅炉超压时安全阀未正常启跳,导致锅炉发 生爆炸。
事故原因
• 一、因设备本身质量问题(含非法制造安装) 引发的事故48起,占事故数(未含土锅炉和房 屋起重机械,下同)的19.9%。
• 二、因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106起, 占事故数的44.0%。
• 三、因未按规定检验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检 验,致使设备存在缺陷未及时发现引发的事故 38起,占事故数的15.8%。
案例5: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 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
1979年12月18日14时7分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 102号 4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破裂,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顺风 向北扩散,遇明火发生燃烧,引起球罐爆炸。
压力容器爆炸安全教育培训
但是累计监控使用时
(4)安全状况等级为 5 级的,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否 间不得超过 1 年;
则不得继续使用。
(5)安全状况等级为 5 级的,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否则不得
继续使用。
二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8.2.2 资料审查 检验前,检验人员一般需要审查以下资料: (1)设计资料,包括设计单位资质证明,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强度计算书等; (2)制造(含现场组焊)资料,包括制造单位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竣工图等,以及监检 证书、进口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报告; (3)压力容器安装竣工资料; (4)改造或者重大修理资料,包括施工方案和竣工资料,以及改造、重大修理监检证书; (5)使用管理资料,包括《使用登记证》和《使用登记表》,以及运行记录、开停车记录、运行条件变化 情况以及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记录等; (6)检验、检查资料,包括定期检验周期内的年度检查报告和上次的定期检验报告。 本条第(1)项至第(4)项的资料,在压力容器投用后首次定期检验时必须进行审查,以后的检验视需要(如 发生移装、改造及重大修理等)进行审查。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安全培训
2022年4月19日
目录
一、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二、特种设备法律知识 三、压力容器安全知识 四、压力容器违规案例 五、压力容器安全管理
一、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一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事故
2004年2月28日清华大学逸夫技术科学 2013年某高校因高压灭菌锅维护检查不到位,密封圈
楼发生水热反应釜爆炸事故。
0 限速器 每二年应进行安全器动作速度校验一次。
0
防坠安 全器
每二年应进行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一次。
测量温 度的仪 每年至少检验一次。
压力容器安全案例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爆炸事故照片
1979年吉林市煤气公司液Fra bibliotek气储罐泄漏爆炸,死亡36人,伤50人。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 爆炸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1.根据断口特征和断裂力学的估算,该球罐的破裂是 属于低应力的脆性断裂,主断裂源在上环焊缝的内壁焊趾
上,长约65mm。 2.经宏观及无损检验,上、下环焊缝焊接质量很差, 焊缝表面及内部存在很多咬边、错边、裂纹、熔合丌良、 夹渣及气孔等缺陷。 3.事故发生前在上下焊缝内壁焊趾的一些部分已存在 纵向裂纹,这些裂纹不焊接缺陷(如咬边)有关。 4.球罐投入使用后,从未进行检验,制造、安装中的 先天性缺陷未及时发现和消除,使裂纹扩展,当球罐内压 力稍有波动便造成低应力脆性断裂。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 爆炸事故原因
间接原因
使用管理混乱,领导干部丌重视安全生产,丌认 真执行安全规章制度,丌懂业务,丌注意技术管 理以及对长期丌检验等问题。
吸取教训
1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要符合要求; 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 3安全装置及按规定操作; 4发生事故及时上报及处理。
安全提示:一旦发生氯气泄漏,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嘴、鼻,背风快跑到空气新鲜处。
直接原因
该设备因腐蚀穿孔导致盐水泄漏,造成 三氯化氮形成和富集
三氯化氮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及启动事故 氯处理装置造成振动
引起三氯化氮爆炸
间接原因
⑴、压力容器日常管理差; ⑵、安全隐患整改丌力,责任制丌落实;
⑶、对三氯化氮爆炸的机理研究丌成熟;
⑷、相关安全技术规定丌完善。
案例2: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 爆 炸 事 故
事故概况 1979年12月18日14时7分,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102号 4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破裂,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 顺风向北扩散,遇明火发生燃烧,引起球罐爆炸。 由于该球罐爆炸燃烧,大火烧了19个小时,致使5个400m3 的球罐,4个450m3卧罐和8000多只液化石油气钢瓶(其中 空瓶3000多只)爆炸或烧毁,罐区相邻的厂房、建筑物、 机动车及设备等被烧毁或受到丌同程度的损坏,400米远 相邻的苗圃、住宅建筑及拖拉机、车辆也受到损坏,直接 经济损失约627万元,死亡36人,重伤50人。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是化工生产的主要设备之一,目前,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性不容乐观,其爆炸事故约占国内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四分之一左右。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阅读!篇1:2022年11月26日午餐后,砂洗染色机操作工陈某,在染色车间的操作平台上负责四台高温高压染色机的操作。
13点左右,正在进行棉纱氧漂的第二台染色机GR90-50型,容器内径880mm,高约2022mm,,设计温度为140℃,材质为1Cr18Ni9Ti升温到117℃、。
按工艺要求,温度降到115℃时,需保压保温30分钟,陈某关闭蒸汽阀门保温,接着操作第一台染色机。
第二台染色机保压保温约5分钟后,突然发生爆炸,汽浪将染色机内的纱笼掀出筒外,染色机的上封头俗称锅盖被冲向上方,撞击到离操作平台高35米处的槽钢后斜向弹回地面时,击中在地面上作业的一名搬纱工顾某的头部,致其当场死亡。
这是一起由于高温高压染色机快开门连锁保护装置损坏失效,操作工未将高温高压染色机快开门连锁保护装置的插销抬上锁定而引起的责任事故。
篇2:1998年10月8日10时40分左右,哈尔滨化工二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
导致现场的2名装卸工临时工1死1伤。
事故发生前四车间充灌岗,操作压力为12M,另外2只在气瓶下方,直径约8cm和30cm,破口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
面积为70m2的氧气瓶成品库天棚和西侧墙被炸塌,山墙严重变形,铁皮包的门被爆炸碎片穿出一个直径20cm的洞,附近2处厂房玻璃被震碎。
死者身体被炸成多块碎片,伤者被炸成终生残疾。
篇3:2022年4月15日白天,该厂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15日17时40分,该厂氯氢分厂冷冻工段液化岗位接总厂调度令开启1号氯冷凝器。
18时20分,氯气干燥岗位发现氯气泵压力偏高,4号液氯贮罐液面管在化霜。
当班操作工两度对液化岗位进行巡查,未发现氯冷凝器有何异常,判断4号贮罐液氯进口管可能有堵塞,于是转5号液氯贮罐停4号贮罐进行液化,其液面管也不结霜。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精选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精选湖北省江陵县某人造麂皮厂紫铜烘缸爆炸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86年2月1日下午,江陵县某人造麂皮厂紫铜烘缸在运行中爆炸,烘缸壳体沿纵向焊缝撕开,抛出4米多远。
强大的气浪把操作平台全部摧毁;烘缸上方的5块屋面预制板被掀开,其余大部分被震动脱缝,740平方米的车间里,大部分门窗被气浪冲毁,其中一扇窗门飞出70米远;生产中的物料散落整个车间。
现场死亡2人,一个被汽浪冲至3米多高,在15米远处的车间窗上挂着,另一个被汽浪冲出窗外(通过铁栅)17米远处。
重伤2人(其中1人抢救无效死亡),轻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50000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1.厂领导无知蛮干,忽视安全生产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1983年11月该厂转产后在第一条植绒生产线上安装一台造纸厂用的铸铁烘缸,因其耐压性能好,所以在0.4~0.6兆帕蒸汽压力下使用二年多,未出现问题。
1985年9月该厂上第二条植绒生产线,厂领导考虑紫铜烘缸价格便宜,重量轻,传热快,平整光滑即盲目决定采用,安装后也未考虑紫铜烘缸承压性能如何即决定按铸铁烘缸的使用条件使用。
2.超压使用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紫铜烘缸的规定工作压力为0.15兆帕,而该厂锅炉房送出的蒸汽压力为0.4~0.6兆帕,且在蒸汽管道上未装减压阀、压力表和安全阀。
该厂在蒸汽管道上安装一个截止阀起供、停汽的作用(厂规定15分钟开关一次)使烘缸内压力忽高忽低,工作条件十分恶劣。
3.干部和工入缺乏基本的安全技术教育,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该厂是两班制生产,深夜班间歇,因此,烘缸内有冷凝水,间歇后再生产,首先应排除冷凝水,然后再升温。
但是该厂没有制定排放冷凝水的具体要求,操作工人也不知其利害所在,根据现场情况和有关资料推算,爆炸前烘缸内积水有0.7吨,爆炸时,这些积水瞬间汽化,大大增加了爆炸的杀伤和破坏程度。
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厂领导不要盲目指挥生产,要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指定具有压力容器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危险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锅炉、起重机械、电梯等设备。
由于其使用范围广泛,一旦发生事故会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下面介绍几个典型的特种设备事故案例。
1.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2019年11月,江苏省南通市电视台转播车辆的液化气储罐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3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液化气储罐内的液化气膨胀过大,压力超过了储罐的极限,导致储罐爆炸。
此事故再次提醒我们在液化气储罐的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压力管道泄漏事故2018年4月,河南省永城市一家化工厂内的管道突然泄漏,导致1名工人死亡、8名工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管道内部存在腐蚀损伤,导致管道失效,最终导致泄漏。
此事故表明了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老化”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
3. 锅炉爆炸事故2017年7月,甘肃省兰州市一家化工厂的锅炉发生爆炸,导致4人死亡、15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锅炉在加压运行中受到了外力的损伤,导致锅炉内部压力失控而爆炸。
此事故再次提醒我们特种设备不仅要保养维修,更要注意安全使用。
4. 起重机械事故2016年8月,广东省东莞市一家物流公司内,一台塔吊突然崩塌导致了工地的火灾并造成了7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塔吊在工作过程中突然倒塌,致使工地起火,并导致周围房屋和车辆受到了严重损失。
此事故表明了特种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该每日检查、实时监控,并且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以上4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特种设备事故的危害和严重性。
无论是在制造、运输、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工作人员严格遵照规范操作,认真检查、实时监测特种设备,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事故的发生。
同时,人们也应该增强特种设备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意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压力容器爆炸案例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2年6月27日15时20分,市油脂化工厂癸二酸车间两台正在运行的蓖麻油水解釜突然发生爆炸,设备完全炸毁,癸二酸车间厂房东侧被炸倒塌,距该车间北侧6米多远的动力站房东侧也被炸毁倒塌,与癸二酸车间厂房东侧相隔18米的新建药用甘油车间西墙被震裂,玻璃全部被震碎,钢窗大部分损坏,个别墙体被飞出物击穿,癸二酸车间因爆炸局部着火。
现场及动力站、药用甘油车间当即死亡5人,另有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1人在医院抢救中死亡;厂外距离爆炸点西183米处,1老人在路旁休息,被爆炸后飞出的重40公斤的水解釜残片拦腰击中身亡。
这次事故共死亡8人,重伤4人,轻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360000余元。
爆炸的两台水解釜,是由油脂化工厂委托市锅炉厂设计制造的。
水解釜筒体直径1800毫米,材质为20g,筒体壁厚14毫米,封头壁厚16毫米,容积为15.3立方米。
工作压力为0.7 8兆帕,工作温度为175℃,工作介质为蓖麻油、氧化锌、蒸汽、水及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甘油和蓖麻油酸。
釜顶装有安全阀和压力表,设备类别为I类压力容器,1989年3月投入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哲盟锅检所于1991年7月5日,进行过一次使用登记前的外部检查。
1992年6月23日,爆炸的1号釜曾发生泄漏事故。
次日,癸二酸车间在既没有报告工厂有关部门,又没有分桥泄漏原因的情况下,对1号釜泄漏部分进行了补焊。
补焊后第四天(即6月27日)即发生了爆炸事故。
每台釜实际累计运行时间约为19个月。
二、事故原因分析这起爆炸事故的原因,是由于水解釜介质在加压和较高温度下,对釜壁的腐蚀以及介质对釜壁的冲刷和磨损造成釜体壁厚迅速减薄,使水解釜不能承受工作压力,从而发生了物理性爆炸,由于每台水解釜的容积达10余立方米,因而爆炸后释放出的能量具有较大的破坏力。
1.设计时依据的数据不够准确市锅炉厂在设计该两台水解釜时,对介质造成水解釜的壁腐蚀和磨损考虑不够,只是根据市油脂化工厂提供的介质无腐蚀性的介绍选取了有关的设计参数。
压力容器质量事故典型案例范文
压力容器质量事故典型案例范文今天咱就来唠唠压力容器质量事故的那些事儿,就像讲个惊险又能让人长教训的故事一样。
一、案例背景。
就说有这么一家工厂啊,那规模还不小呢。
他们厂里有个大型的压力容器,这个压力容器就像是个超级大力士,本来是用来储存和处理一些特殊化工原料的。
这个容器的设计压力啊,那是有严格要求的,就好比你给一个气球吹气,你得知道它最多能承受多少气,不然就爆了。
这个容器的设计压力就像是这个气球的最大承受气量,是经过精密计算的。
二、事故发生过程。
有一天啊,工人们都像往常一样在车间里忙活着。
突然,就听到“轰”的一声巨响,那声音就像是打雷一样,可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然后就看到那个压力容器就像个发脾气的怪兽一样,炸开了。
里面的化工原料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四处乱窜。
那场面啊,真是一片混乱。
有的地方还着起了火,那火苗子“呼呼”地往上蹿。
三、事故原因分析。
1. 材料问题。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啊,这个压力容器的材料就有很大的问题。
就好比你盖房子,用的砖头都是质量不过关的,那房子能结实吗?这个容器的钢材啊,在采购的时候可能就被人动了手脚,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韧性。
就像是你本来要穿一件能抵御严寒的厚棉袄,结果给你一件薄纱衣,这能不出事吗?2. 焊接缺陷。
还有啊,这个容器在制造过程中的焊接工作也是一塌糊涂。
焊接就像是把容器的各个部分缝起来,如果缝得不好,那肯定就不结实啊。
那些焊接的地方啊,有好多气孔和夹渣,就像是缝衣服的时候线里面夹杂着沙子一样,这就使得焊接的地方特别脆弱,就像一根脆弱的链条,只要有一个薄弱环节,整个链条就会断掉。
3. 缺乏维护。
四、事故造成的后果。
1. 人员伤亡。
这场事故可不得了啊,有好几个工人当时就在容器附近,被爆炸的冲击力给伤到了。
有的伤得特别严重,断胳膊断腿的,还有的直接就被化工原料给烧伤了。
那场景真的是惨不忍睹啊,好好的一个人,就因为这么一场事故,可能就一辈子都毁了。
2. 财产损失。
再说说财产损失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2年6月27日15时20分,通辽市油脂化工厂癸二酸车间两台正在运行的蓖麻油水解釜突然发生爆炸,设备完全炸毁,癸二酸车间厂房东侧被炸倒塌,距该车间北侧6米多远的动力站房东侧也被炸毁倒塌,与癸二酸车间厂房东侧相隔18米的新建药用甘油车间西墙被震裂,玻璃全部被震碎,钢窗大部分损坏,个别墙体被飞出物击穿,癸二酸车间因爆炸局部着火。
现场及动力站、药用甘油车间当即死亡5人,另有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1人在医院抢救中死亡;厂外距离爆炸点西183米处,1老人在路旁休息,被爆炸后飞出的重40公斤的水解釜残片拦腰击中身亡。
这次事故共死亡8人,重伤4人,轻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360000余元。
爆炸的两台水解釜,是由油脂化工厂委托通辽市锅炉厂设计制造的。
水解釜筒体直径1800毫米,材质为20g,筒体壁厚14毫米,封头壁厚16毫米,容积为15.3立方米。
工作压力为0.78兆帕,工作温度为175℃,工作介质为蓖麻油、氧化锌、蒸汽、水及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甘油和蓖麻油酸。
釜顶装有安全阀和压力表,设备类别为I类压力容器,1989年3月投入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哲盟锅检所于1991年7月5日,进行过一次使用登记前的外部检查。
1992年6月23日,爆炸的1号釜曾发生泄漏事故。
次日,癸二酸车间在既没有报告工厂有关部门,又没有分桥泄漏原因的情况下,对1号釜泄漏部分进行了补焊。
补焊后第四天(即6月27日)即发生了爆炸事故。
每台釜实际累计运行时间约为19个月。
二、事故原因分析这起爆炸事故的原因,是由于水解釜内介质在加压和较高温度下,对釜壁的腐蚀以及介质对釜内壁的冲刷和磨损造
成釜体壁厚迅速减薄,使水解釜不能承受工作压力,从而发生了物理性爆炸,由于每台水解釜的容积达10余立方米,因而爆炸后释放出的能量具有较大的破坏力。
1.设计时依据的数据不够准确通辽市锅炉厂在设计该两台水解釜时,对介质造成水解釜的内壁腐蚀和磨损考虑不够,只是根据通辽市油脂化工厂提供的介质无腐蚀性的介绍选取了有关的设计参数。
实际上通辽化工厂本身也不太了解介质对设备内壁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磨损作用,并会在较短时间内造成壁厚迅速减薄。
2.检验时没有测量实际壁厚检验人员对该两台设备进行外部检查时,没有测量设备的壁厚,取得相应的数据,只是根据介质对设备内壁基本无腐蚀的介绍,认为壁厚没有减薄,而在报告上填写了设备原始资料中记载的壁厚数据。
3.对已产生的事故苗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爆炸设备中有一台在爆炸前四天曾发生泄漏,但生产车间没有引起重视,未向工厂有关部门报告,在泄漏原因未查明之前,即自主决定进行补焊后继续使用。
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压力容器设计单位选取的设计参数要正确、可靠,设计人员对所承担的设计产品的使用性能应了解,以保证设计结果符合实际使用状况。
2.检验人员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检验职责,保证检验质量,检验报告的填写应完整、正确。
3.使用单位应对有关操作人员做好培训教育,使其能正确操作。
当设备发生异常现象时,要认真分析原因,在原因查找正确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