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培优专题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分析】 (1)如图 1,先由勾股定理求得 AB 的长,根据点 A、E 关于直线 CD 的对称,得 CD 垂直
平分 AE,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D=DE,所以 AD=DE=BD,由 AB=3 3 ,可得 t
的值;
(2)分两种情况:
①当∠ DEB=90°时,如图 2,连接 AE,根据 AB=3t=3 3 ,可得 t 的值;
EM FP ,再根据点 P 是 BF 的中点,可得 EM=MC,据此得到 PC=PE. MC PB
(2)过点 F 作 FD⊥AC 于点 D,过点 P 作 PM⊥AC 于点 M,连接 PD,先证
△ DAF≌ △ EAF,即可得出 AD=AE;再证△ DAP≌ △ EAP,即可得出 PD=PE;最后根据
的面积为
S1,四边形
BCMD
的面积为
S2,当
17
S2=
S1
时,求
cos∠
ABC

5
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cos∠ ABC= 5 . 7
【解析】
【分析】
(1)易证∠ DME=∠ CBA,∠ ACB=∠ MED=90°,从而可证明△ MED∽ △ BCA;
(2)由∠ ACB=90°,点 M 是斜边 AB 的中点,可知 MB=MC=AM,从而可证明
BC
BC
多少即可.
【详解】
解:(1)PC=PE 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 2,过点 P 作 PM⊥CE 于点 M,∵ EF⊥AE,BC⊥AC,∴ EF∥ MP∥ CB,
∴ EM FP ,∵ 点 P 是 BF 的中点,∴ EM=MC,又∵ PM⊥CE,∴ PC=PE; MC PB
(2)PC=PE 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 3,过点 F 作 FD⊥AC 于点 D,过点 P 作 PM⊥AC 于点 M,连接 PD,∵ ∠ DAF=∠ EAF, ∠ FDA=∠ FEA=90°,在△ DAF 和△ EAF 中 ,∵ ∠ DAF=∠ EAF,∠ FDA=∠ FEA,AF=AF, ∴ △ DAF≌ △ EAF(AAS), ∴ AD=AE,在△ DAP 和△ EAP 中, ∵ AD=AE,∠ DAP=∠ EAP,AP=AP, ∴ △ DAP≌ △ EAP(SAS), ∴ PD=PE, ∵ FD⊥AC,BC⊥AC,PM⊥AC, ∴ FD∥ BC∥ PM,
②当∠ EDB=90°时,如图 3,根据△ AGC≌ △ EGD,得 AC=DE,由 AC∥ ED,得四边形 CAE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AD=CE=3,即 t=3; (3)△ BCE 中,由对称得:AC=CE=3,所以点 D 在运动过程中,CE 的长不变,所以△ BCE 面积的变化取决于以 CE 作底边时,对应高的大小变化, ①当△ BCE 在 BC 的下方时, ②当△ BCE 在 BC 的上方时, 分别计算当高为 3 时对应的 t 的值即可得结论. 【详解】 解:(1)如图 1,连接 AE, 由题意得:AD=t, ∵ ∠ CAB=90°,∠ CBA=30°, ∴ BC=2AC=6,
∴ MB=MC=AM,
∴ ∠ MCB=∠ MBC,
∵ ∠ DMB=∠ MBC,
∴ ∠ MCB=∠ DMB=∠ MBC,
∵ ∠ AMD=180°﹣∠ DMB, ∠ CMD=180°﹣∠ MCB﹣∠ MBC+∠ DMB=180°﹣∠ MBC, ∴ ∠ AMD=∠ CMD, 在△ AMD 与△ CMD 中,
∴ AB=3t=3 3 ,
∴ t= 3 ;
②当∠ EDB=90°时,如图 3, 连接 CE, ∵ CD 垂直平分 AE, ∴ CE=CA=3, ∵ ∠ CAD=∠ EDB=90°, ∴ AC∥ ED, ∴ ∠ CAG=∠ GED,
∵ AG=EG,∠ CGA=∠ EGD, ∴ △ AGC≌ △ EGD, ∴ AC=DE, ∵ AC∥ ED, ∴ 四边形 CAED 是平行四边形, ∴ AD=CE=3,即 t=3;
(1)若△ BDE 是以 BE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求 t 的值;
(2)若△ BDE 为直角三角形,求 t 的值;
(3)当 S△ BCE≤ 9 时,所有满足条件的 t 的取值范围 2
(所有数据请保留准确值,参考
数据:tan15°=2﹣ 3 ).
【答案】(1) 3 3 ;(2) 3 秒或 3 秒;(3)6﹣3 3 ≤t≤3 2
∠ AMD=∠ CMD,从而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 AMD≌ △ CMD;
(3)易证 MD=2AB,由(1)可知:△ MED∽ △
BCA,所以 S1 S ACB
MD AB
2
1 4
,所以
1
S△ MCB=
2
S△ ACB=2S1,从而可求出 S△ EBD=S2﹣S△ MCB﹣S1= 2 5
S1,由于
MD MD AMD CMD , AM CM
∴ △ AMD≌ △ CMD(SAS); (3)∵ MD=CM, ∴ AM=MC=MD=MB, ∴ MD=2AB, 由(1)可知:△ MED∽ △ BCA,

S1 S ACB
MD AB
2
1, 4
∴ S△ ACB=4S1,
∵ CM 是△ ACB 的中线,
∴ AB= 62 32 =3 3 ,
∵ 点 A、E 关于直线 CD 的对称, ∴ CD 垂直平分 AE, ∴ AD=DE, ∵ △ BDE 是以 BE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 DE=BD, ∴ AD=BD,
∴ t=AD= 3 3 ; 2
(2)△ BDE 为直角三角形时,分两种情况: ①当∠ DEB=90°时,如图 2,连接 AE, ∵ CD 垂直平分 AE, ∴ AD=DE=t, ∵ ∠ B=30°, ∴ BD=2DE=2t,
一、锐角三角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已知:如图,在 Rt△ ABC 中,∠ ACB=90°,点 M 是斜边 AB 的中点,MD∥ BC,且
MD=CM,DE⊥AB 于点 E,连结 AD、CD.
(1)求证:△ MED∽ △ BCA;
(2)求证:△ AMD≌ △ CMD;
(3)设△
MDE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问 题、轴对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 学会寻找特殊点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 DM FP , MC PB
∵ 点 P 是 BF 的中点, ∴ DM=MC,又∵ PM⊥AC, ∴ PC=PD,又∵ PD=PE, ∴ PC=PE;
(3)如图 4,∵ △ CPE 总是等边三角形, ∴ ∠ CEP=60°, ∴ ∠ CAB=60°, ∵ ∠ ACB=90°, ∴ ∠ CBA=90°﹣∠ ACB=90°﹣60°=30°,
综上所述,△ BDE 为直角三角形时,t 的值为 3 秒或 3 秒;
(3)△ BCE 中,由对称得:AC=CE=3,所以点 D 在运动过程中,CE 的长不变,所以△ BCE 面积的变化取决于以 CE 作底边时,对应高的大小变化, ①当△ BCE 在 BC 的下方时,过 B 作 BH⊥CE,交 CE 的延长线于 H,如图 4,当 AC=BH=3 时,
∵ AC k , AC =tan30°,
BC
BC
∴ k=tan30°= 3 , 3
∴ 当 k 为 3 时,△ CPE 总是等边三角形. 3
【点睛】 考点:1.几何变换综合题;2.探究型;3.压轴题;4.三角形综合题;5.全等三角形的 判定与性质;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3.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校园主教学楼 AB 的高度,由于教学楼底部不能直接到 达,故兴趣小组在平地上选择一点 C,用测角器测得主教学楼顶端 A 的仰角为 30°,再向主 教学楼的方向前进 24 米,到达点 E 处(C,E,B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又测得主教学楼顶 端 A 的仰角为 60°,已知测角器 CD 的高度为 1.6 米,请计算主教学楼 AB 的高
2.在 Rt△ ACB 和△ AEF 中,∠ ACB=∠ AEF=90°,若点 P 是 BF 的中点,连接 PC,PE. 特殊发现: 如图 1,若点 E、F 分别落在边 AB,AC 上,则结论:PC=PE 成立(不要求证明). 问题探究: 把图 1 中的△ AEF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1)如图 2,若点 E 落在边 CA 的延长线上,则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 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如图 3,若点 F 落在边 AB 上,则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 立,请说明理由;
∴ t=6﹣3 3 ,
由图形可知:0<t<6﹣3 3 时,△ BCE 的 BH 越来越小,则面积越来越小,
②当△ BCE 在 BC 的上方时,如图 3,CE=ED=3,且 CE⊥ED,
此时 S△ BCE= 1 CE•DE= 1 ×3×3= 9 ,此时 t=3,
2
2
2
综上所述,当 S△ BCE≤ 9 时,t 的取值范围是 6﹣3 3 ≤t≤3. 2
(3)记 AC =k,当 k 为何值时,△ CPE 总是等边三角形?(请直接写出后的值,不必说) BC
【答案】 1 PC PE 成立 2 , PC PE 成立 3 当 k 为 3 时, CPE 总是等边三
3
角形
【解析】
【分析】
(1)过点 P 作 PM⊥CE 于点 M,由 EF⊥AE,BC⊥AC,得到 EF∥ MP∥ CB,从而有
度.( 3 ≈1.73,结果精确到 0.1 米)
【答案】22.4m 【解析】 【分析】 首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多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构 造等量关系,进而求解. 【详解】
解:在 Rt△ AFG 中,tan∠ AFG= 3 ,
∴ FG= AG AG , tan AFG 3
∴ S△ MCB= 1 S△ ACB=2S1, 2
∴ S△ EBD=S2﹣S△ MCB﹣S1= 2 S1, 5
Biblioteka Baidu
∵ S1 ME , S EBD EB

S1
2 5
S1
ME EB

∴ ME 5 , EB 2
设 ME=5x,EB=2x, ∴ MB=7x, ∴ AB=2MB=14x,
∵ MD ME 1 , AB BC 2
此时 S△ BCE= 1 AE•BH= 1 ×3×3= 9 ,
2
2
2
易得△ ACG≌ △ HBG,
∴ CG=BG,
∴ ∠ ABC=∠ BCG=30°,
∴ ∠ ACE=60°﹣30°=30°,
∵ AC=CE,AD=DE,DC=DC,
∴ △ ACD≌ △ ECD ,
∴ ∠ ACD=∠ DCE=15°,
tan∠ ACD=tan15°= t =2﹣ 3 , 3
在 Rt△ ACG 中,tan∠ ACG= AG , CG
∴ CG= AG = 3 AG. tan ACG
又∵ CG﹣FG=24m,
AG
即 3 AG﹣
=24m,
3
∴ AG=12 3 m,
∴ AB=12 3 +1.6≈22.4m.
4.如图,在△ ABC 中,∠ A=90°,∠ ABC=30°,AC=3,动点 D 从点 A 出发,在 AB 边上以每 秒 1 个单位的速度向点 B 运动,连结 CD,作点 A 关于直线 CD 的对称点 E,设点 D 运动时 间为 t(s).
S
S1
EBD
ME EB
,从而可
知 ME 5 ,设 ME=5x,EB=2x,从而可求出 AB=14x,BC= 7 ,最后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
EB 2
2
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1)∵ MD∥ BC,
∴ ∠ DME=∠ CBA,
∵ ∠ ACB=∠ MED=90°,
∴ △ MED∽ △ BCA;
(2)∵ ∠ ACB=90°,点 M 是斜边 AB 的中点,
FD⊥AC,BC⊥AC,PM⊥AC,可得 FD∥ BC∥ PM,再根据点 P 是 BF 的中点,推得 PC=PD,
再根据 PD=PE,即可得到结论.
(3)因为△ CPE 总是等边三角形,可得∠ CEP=60°,∠ CAB=60°;由∠ ACB=90°,求出
∠ CBA=30°;最后根据 AC k , AC =tan30°,求出当△ CPE 总是等边三角形时,k 的值是
∴ BC=10x,
∴ cos∠ ABC= BC 10x 5 . AB 14x 7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问题,涉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
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面积的面积比,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知识,综 合程度较高,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的性质及定理进行解题是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