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审题和解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看法是虽然它的内容丰富,但死守古圣先贤 的明训;它能分门别类但不够合理。
“这一部《古文辞类纂》所以风行200余 年,到现在还有人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在 它的材料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 从文章的本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合理 而简明 做文章的时候,自然要严守这些 古圣先贤的明训。”
(二)审清思考角度
答;因为
(不超过10字)
第6段开头说“秋是收获季节,我却两手空空。
” 但有时也不能只从这一段考虑,需学会全面
理解题义,研究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例如:28题
、作者在第三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
答:
(不超过12字)文
章第三段写种太阳花的经历,第四开头就说“玉簪
花却不同”
(3)从上下文的释句着眼
我们现在常说的
; 至于他所说的“文
字( 是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

的问题。(4分)“第一要寻这
‘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说法,就是文章
的作意 然后方能求文章散文的体,就是
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
列与方法。”
再如:1997年高考试题第27题
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 ,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着部书
定长城意义和作用的观点。
“:
1、3 根据语境判断:
有 有些题目光审题干还不足以看出答题的思考 角度,还要联系文章创设的语境来判断。
例如:2000 年春招试题,第24题 24 .闻一多先生说“胜利的道路……有时也实在 曲折得可笑”,这“可笑”指的是什么?(4分)
答答本:来是非常清楚的事,有些人偏偏是非不分,发 ____一__些__莫_名__其__妙__的_议__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 我”“生动与纯粹,简 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会 你的姿态永远是 谦卑的 。 ”
再如: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1题
文中批评了哪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 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二)审定表述方式:
现 现代文阅读主观题如何表述,也要尽量从 题干中审定。
首先看表述内容:概括而言,各类题目表述方 式大体分为四种:指代类、阐释类、概括类、鉴赏 评价类。要分析试题所考的知识点,结合题目要求, 选定答题的表述方式。
其次看题干规定的字数:规定字数少的,一般 要用词和词组来回答;规定字数多的,一般要用句 子来回答。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 象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人注意,全中国老 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黄土是博大宽容的”
答:象征父亲,象征中国老一辈农民,象征博大宽 容答的答美答德。
2 根据考点判断:
现代文阅读题都有相应的考点,体现不同考
点的题目都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要引导学生判断试 题考什么知识点,从哪个角度切入试题 ,该如何 思考,这样才不会偏离题义。例如:对于长城成为 民族共识的象征作用根本相反的解释无疑应该十分 审慎。那种把长城简单的类比为“空间上无限扩大 的四合院”贬为“巨大悲剧的纪念碑”的观点,于 古于今都是荒谬的。中国不再需要 孟姜女,刻薄 饶舌者不过是中华文明之树的蛀虫。 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的含义是:中国不再需要否
(一) 审清阅读范围
题干总会对答题范围有明示或暗示。如“从 全文看”、“从第某段看”、“从某几段看”等 。有些即使没有明示,也会有所暗示,我们审查 题干时应注意这些信息,对答题范围把握不准, 就会事倍功半,甚至答错题目。
1、从整体范围着眼
有些题目涵盖量大,特别是分析文章和鉴赏评 价类,需要从文章的篇章整体审读解答。例如«荷 塘月色》通过月下荷塘恬静环境的描写抒发的思想
( 2)(3) 凄婉的历史
二、对长城历史的反思 ( 4) (5 )民族封闭的象征
(6)( 7)文化愚钝的标志
三、长城的现实及作者 (8 ) 长城的现实
的感想
(9)-—(11)对长城现实的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审题
在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时往往会出现所答非 所问的现象,这里面审题不周是个重要原因。如 何审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题目呢?要把握试题特 点,注意题干,结合阅读材料,弄清答题范围、 角度、表达方式是重要环节。
所谓上下文就是与这一个语言单位(词句等)
直接发生关系的语句。有的题目的答案就出在这里
。这就要善于分析上下文的关系,找出答案。
例如: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5题:
25.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
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他所说的
“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_______;他所
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
感情是 淡淡的哀愁、淡淡 的喜悦
2、从局部范围着眼
有些试题不从整体出发,只牵涉材料中的一句
或几句、一段或几段。这类试题有时题干有明示。
例如: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7题。
作者在第一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
一惊,随即怅然”(1)作者为什么吃惊?
答:因为
(不超过8字)
这花一开,没几天便立秋了。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另外还要结合阅读材料看能否用原文语句来回 答,可用语文语句的要用原文语句;不能用原文语 句的再根据题干要求和材料概括归纳。
L例如1993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6题
26.文中倒数第二段的空格里应填入什么词语?从 文中找出,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我会像你一样既____又____,既____又____, 既____又____吗?(每空2字)
思考角度决定题目解题思考的方向,做题时要认真分 析题干和洋的阅读材料。
1、根据题干判断:
作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成为“谜”的原因是什么?
“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用做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 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 这就是贝多芬之谜,他有 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
2001年春招试题第21题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阅读材料, 简析“黄土”的象征意义。
现代文阅读
主观题的审题和解答
解题步骤 阅读 审题
筛选
解答
首先谈阅读
先通读全文,抓住关键信息
1、文章标题 2、最能表达写作意图和主旨的词句 3、文中的概括句 4、文中的过渡句 5、记叙文散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6、文章的结构和线索 7、文后的注释
例如2000年全招试题《长城》的结构分析:
一、眼前长城的景象。(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