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团体的变迁

合集下载

近代社会团体的变迁

近代社会团体的变迁
据高会簿所载,长林寺在诏安县境,是万五道 宗住锡处,大抵是指挥机关,高仙寺(关帝庙) 是天地会五祖当年逃难结义之地,而高隐寺则是 天地会英雄树立五旗,分赴各省起义的一次大聚 会会所,即所谓“乾马喧天”的圣地。
关于天地会的 评论
.不论是以雇佣军的方式,还是自发自觉投身于 革命热潮,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可歌可泣的历 程中,帮会扮演了极其隐秘而又极为重要的角色,甚 至可以说,没有帮会,就没有辛亥革命!
.暗语
红单:加入天地会填写的志愿书。 入圈:加入天地会,泛称入会。又作拜正、出世。 宝:会员入会的证书。 腰平:会员凭票。又称八角招牌、八卦。 衫仔:会中秘密文件。 开抬:集会。又称放马。 风:外人。
新丁:新入会的会员。 草鞋:会内基本徒众。 香:会员。又称洪员、豪杰。 白扇:天地会三头目。又称三哥。 香主:天地会二头目。又称二哥。 红棍:会内负责执掌帮规帮纪的人。 元帅:天地会会首。又称大总理、大哥。
.在现代,三合会脱胎于以前的天地会,但今日已 经变质成为黑社会组织。
现代中国大陆的中国致公党即由近代天地会在 海外的分支致公党发展而来。20世纪初成立于美国。 在民国年间,三合会等积极参与革命,如协助孙中 山、黄兴、陶成章、杨衢云、郑士良、陈其美等起 义革命。
天地会性质
天地会一直深处民间,逃避满清公家的查缉。其起 源有下列诸说。
.辛亥革命时期,天地会及其分支积极参加和支持 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
海外的洪门组织,不仅在经费上对革命党人给 予大力支持,而且派人直接回国参加革命。
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谭人凤在《社团改进会意 见书》 中写道:“革命(辛亥革命)之成,实 种于二百年于前之洪门会党”“在运动之初,惟 洪门兄弟能守秘密。发动之后,亦惟洪门兄弟能 听指挥。”“人无论远近,事无论险夷,人人奋 勇,个个当先,卒有武昌起义,各省回应,不数 月而共和告成,军队之功,实亦洪门兄弟之功。”

第三讲近代社会结构变动

第三讲近代社会结构变动

2、社会流动与买办集团
买办职业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流动的开端。 社会生活与分工发生变化,促使买办集团出现。 垂直式的上升性流动。收入丰厚,领事裁判权庇 护 最早的社会流动是由商、贩、学徒或游民向买办 的流动。 促使封建社会“严等级” 促使封建社会“严等级”的社会构成体系在社会 流动中逐步趋向解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社会流动原因
传统社会生活秩序的破坏。 传统社会生活秩序的破坏。 新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出现。 新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出现。 社会政治方面的巨大变革。 社会政治方面的巨大变革。如,科举制废 除。
(二)社会流动的方式与特征
1、自由性社会流动——甲午战争之前 、自由性社会流动——甲午战争之前 (1)自由流动是指由于特殊原因引起的单个 人的流动,不表明大规模的阶级、阶层的整体 变化,也不足引起较大的社会结构的变动。 (2)自由性社会流动的发展概况有以下特点 社会流动频率逐步加快 范围呈现扩大的趋势
3、绅士分化的历史条件
(1)绅士阶层是一个社会知识层 (2)绅士是中等社会阶层。官民的中介和 平衡力量。 (3)科举制的废除和清朝官途拥塞加速了 其分化
4、近代阶级结构的特点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
2、结构性社会流动——甲午战后 结构性社会流动——甲午战后
结构性社会流动是指由于生产技术方面或 社会方面的变革、革命而引起的大规模的 阶级、阶层结构或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 (1)甲午战后结构性社会流动发生的原因 社会流动规模迅速地扩大。 社会流向扩大。 社会流动源的相对集中性。绅士
四、社会结构的变动
阶级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 阶级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 一方面,地主、官僚集团向近代企业主、 资本家的转化。 另一方面,农民向近代工人阶级的流动 近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是伴随着近代社 会经济关系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也是在 旧阶级结构的变动中逐步形成的。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变革过程。

从清朝末期到现代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分化。

清朝末期,社会主要分为士绅、农民和商人三大阶级。

士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拥有权力和财富,掌握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农民则是社会的基本生产者,他们在农田中辛勤劳作,维持着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而商人则是社会的中产阶级,他们通过商业贸易获取利润,逐渐成为社会的新贵阶层。

其次,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动态的变化。

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社会的阶级关系逐渐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

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出现,加速了社会的阶级分化,使得社会的阶级结构变得更加细化和多样化。

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阶级群体逐渐崭露头角,如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和城市中的新中产阶级等。

再次,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革命运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些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推翻封建社会的统治,实现社会的民主和平等,彻底改变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的阶级结构,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

最后,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发生了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社会的阶级关系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士绅、农民和商人,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的社会阶层,如知识分子、企业家和城市的新中产阶级等。

这些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丰富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的变动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涉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多个方面。

这一过程的发展和变化,不仅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近代中国社会形态演变研究

近代中国社会形态演变研究

近代中国社会形态演变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形态演变的研究近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演变。

从清朝晚期到民国时期,中国经历了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转变,再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形态的变化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演变可以追溯到清朝晚期。

封建社会的形态在经历了百年不变之后,开始出现了动摇的迹象。

内忧外患使得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此时,西方列强以侵略的态度进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演变。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一环,它的起义与社会变革的迫切需求相结合,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其次,中国社会形态的转变在民国时期加速了。

辛亥革命的胜利宣告了清代统治的结束,中国的社会形态开始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方向演变。

随着民主革命的进行,新文化运动迅速兴起,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此时,中国社会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和社会矛盾,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崛起成为了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中国社会形态进一步转变。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在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迈进。

社会主义改造使得中国社会实现了根本性的变革,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工商业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源和经济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控。

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形态转变,为中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和意识进行了深刻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形态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加速,农民工和外来人口成为城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中国社会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固化的现象。

同时,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中国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这一阶段的社会形态演变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挑战。

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演变研究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社会形态的演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变革的原因。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1)变迁之根源——社会的变异性: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明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冲突与融合之势、新旧事物的摒弃与吸收之势。

(2)变迁之趋向——政治的导向性:一方面政治导向和政府政策直接引导社会习俗的变迁,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以风俗改良为宗旨的社会团体应时而出,它们的宣传与政府的政策遥相呼应,促进社会习俗的变迁。

(3)变迁之催化——商业发展的趋利性:鸦片战争以后, “重商”政策开始推行,世人重商一度成为引领潮流的时尚,出现唯利是图、讲排场、比豪华、及时行乐和攀比等现象。

(4)变迁之前奏——思想的革新性:西方文明中新的文化价值观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嬗变的至关重要的思想基础;在资产阶级的这些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浸润下,一种崭新的社会风俗开始出现。

(5)变迁之诱发——传教士的引导性:教会和教堂不仅成为传教士宣传宗教的圣地,也成为他们传播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

他们往往通过出版书刊、开办学堂、育婴堂、孤儿院、救济院和鸦片吸食者收容所等机构,来引导人们反对迷信、宣传科学,并对各种陋习加以批评,鼓励人们劝诫鸦片、提倡天足,并反对纳妾。

除此之外,洋货输入、传教灌输、租界展示、出洋考察以及民众的接受和传播,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中推动着近代民俗的变迁。

2.特点(1)地域差异大:由于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最早出现于各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并逐渐向内地渗透;最早开始于革命党人和社会的开明上层人物,并逐渐向一般的平民百姓转移。

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缓慢:由西方引进。

具有较强的殖民色彩,中西方社会习俗经历了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近代时期中西方文化,新旧文化并存、相互影响和渗透。

(3)水平不尽相同:断发易服运动较为迅速和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地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较快,但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社会团体组织和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社会团体组织和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社会团体组织和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创新研究一、社会团体组织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社会团体组织是指自愿组织起来的、具有一定社会目标和任务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群众性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组织的主要任务包括为社会服务、推动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

社会团体组织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1901年至1949年。

这个时期的社会团体组织主要是宗教团体、龙头会、商会、帮会等,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和服务民生的作用。

2. 第二阶段:1949年至1978年。

这个时期的社会团体组织主要是行业协会、群众组织、学生组织、妇女组织等,主要服务于政府和群众,成为政府的重要社会基础。

3. 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

这个时期的社会团体组织经历了快速发展,社会团体数量不断增加,类型多样化,服务领域涉及广泛,成为中国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社会团体组织的创新与发展1. 服务创新。

社会团体组织应该以服务为中心,不断开展新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模式,适应社会和人民的需求。

例如,深入社区、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开展公益义诊等。

2. 组织创新。

社会团体应该加强内部建设,推行科学的管理模式,制定健全的制度,提高组织效率和运作效益。

例如,引入互联网技术,建立电子化信息化管理系统等。

3. 合作创新。

社会团体应该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例如,与政府合作开展社会公益项目、与企业合作开展员工培训等。

三、社会工作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社会工作是指以人为本的一种专业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社会服务,它以解决个人、群体、社会问题为主要目标,包括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机构两个方面。

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初。

这个时期主要表现为慈善救济、社会福利、儿童保护等,解决着贫穷和社会矛盾问题。

2. 第二阶段:6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末。

这个时期主要表现为社会工作专业化,兴起了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开发了相关的理论与方法论,这一阶段社会工作逐渐走上了专业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道路。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社会组织是指基于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念的非营利性组织形式,通过自组织、自发、自管理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和社会公益功能。

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特点,本文将就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展开探讨。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号召全民动员,社会组织多以政府主导的群众组织形式出现。

例如,各地农村的农民组织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都属于这一时期的社会组织。

这些组织的特点是政府主导、政府控制。

社会组织起到了连接党政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作用,推动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中国改革开放开启了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人们对自己权益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在这一时期,社会组织呈现出了多元化和民间化的特点。

民办非企业单位、慈善组织、学术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各类社会组织纷纷涌现。

这些组织具有独立性、自治性,在社会调节和民间公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中国慈善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在这一时期,社会组织发展面临了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引导力度,鼓励其参与社会治理和公益事业。

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也面临着法律、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社会组织呈现出了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趋势。

例如,一些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机构为自身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和支持,同时也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和发展。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引导是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点。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发展,通过领导和引导,为社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其次,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和公益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变迁中社会团体的重构与转型

社会变迁中社会团体的重构与转型

社会变迁中社会团体的重构与转型社会变迁是历史的常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都难以停滞不前。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意识的觉醒,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各种社会团体也在不断地重构与转型。

一、社会团体的定义与作用社会团体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人们因共同需求、共同利益或共同价值观而组成的群体。

它们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

在社会团体中,人们可以通过协作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获得社会资源和统一意志的力量。

无论是在教育领域的学生组织、在职场的工会组织,还是在社区中的居民委员会,社会团体都扮演着集体诉求的代言人和社会变革的推动者的角色。

二、社会变迁对社会团体的挑战然而,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影响也给社会团体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社会变革加速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使得原有的社会团体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传统的职业工会面临的是劳动力需求的不稳定、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等问题,而新兴产业的工人阶级也在快速崛起,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形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社会结构的分化也导致了社会团体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不同问题的关注点和诉求也有了显著的差异。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给社会团体的组织和影响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新兴社会团体能够迅速地聚集和组织,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力量。

一些社会团体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公益活动、舆论引导等,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三、社会团体的重构与创新面对这些挑战,社会团体必须进行重构与创新。

首先,社会团体需要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新的需求和新的形势。

通过准确地把握社会趋势和社会热点,社会团体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和行动策略。

同时,社会团体也需要注重多元化和包容性。

要认识到社会团体的多样性,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诉求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团体应该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共赢的结果。

九一八事变中的社会团体与组织的变革

九一八事变中的社会团体与组织的变革

九一八事变中的社会团体与组织的变革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这次事变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对社会团体与组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变革。

一、国民政府的崛起与团体组织的重构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成立,开始了全面抗日的斗争。

国民政府的崛起为中国社会团体与组织的变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各种抗日团体相继成立,如抗日救国会、抗日义勇军等,这些团体的成立和运作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动力。

二、工商业团体的崛起与变革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为了应对日本侵略者的经济掠夺,中国的工商业团体开始崛起,并在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上发生了变革。

各种行业协会和商会相继成立,通过加强内部合作和资源共享,提高了中国工商业的抗日能力。

三、学术团体的变革与发展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学术界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应对日本的文化侵略,中国的学术团体开始进行自我反省和变革。

一些学术团体开始注重研究国家利益和民族精神,积极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为中国的抗日斗争提供了学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四、农民组织的崛起与变革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农村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和压迫,农民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中国农民开始组织起来进行抗日斗争。

一些农民组织如农民协会、农民游击队等相继成立,通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掠夺和压迫,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妇女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妇女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

为了参与国家的抗日斗争,中国妇女开始积极组织起来,成立了各种妇女团体和组织。

这些妇女组织不仅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人力资源,同时也为妇女争取平等权益和社会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宗教团体的抗日行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宗教团体也积极参与到抗日斗争中。

基督教、佛教等各个宗教团体纷纷组织起来,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精神支持和物质援助。

宗教团体的参与不仅加强了中国社会的凝聚力,同时也为中国的抗日斗争注入了信仰的力量。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趋势和方向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趋势和方向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趋势和方向在近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是一个独特的国家,因为它曾经是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古国,而后来却落后了。

随着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中国经历了许多颠簸和变革,不断试图迈向现代化。

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中,几乎每个时期都有一些重要的趋势和方向。

这些趋势和方向的变迁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革,也影响了中国的未来发展。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属于传统社会,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文化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变化,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等。

这些事件逐渐引发了中国社会的变化,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型。

其间,一些趋势和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资本主义在中国逐渐兴起。

随着外国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国内的失调,一些中国商人开始在经济上跟随西方,开始了新式商业的尝试,并逐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其次,教育改革在中国不断深化,引发拥护和反对的声音。

近代教育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知识,同时也激发了中国工业化的需求。

此外还有改革的思想在中国盛行,启示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大拓展了民众的思维范围。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和一系列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1950年代初,国家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农业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全面的改革。

197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也带来了一些重要的趋势和方向。

首先,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重大的措施来吸引外资,加速了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其次,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使得中国商业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其中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智能化、高效性等因素也极大地推动了市场的优化和发展。

最后,人口政策逐渐放宽。

虽然中国实行过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当时的政策和现在的政策已经不同。

近代中 国的社会阶层与变迁

近代中 国的社会阶层与变迁

近代中国的社会阶层与变迁近代中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时代,社会阶层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从晚清的封建统治到民国的动荡岁月,再到新中国的成立,这一过程中,社会阶层的结构和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时代的脉搏,也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晚清时期,社会阶层结构相对固化。

处于顶层的是封建皇室和贵族,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大量的财富,过着奢华的生活。

其次是官僚阶层,他们通过科举考试等途径进入仕途,成为统治阶层的一部分,享受着特权和优厚的待遇。

士绅阶层则在地方上拥有一定的声望和影响力,他们往往是地主或者有文化的乡贤,在乡村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广大的农民则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辛勤劳作,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受到封建地主的剥削和压迫。

此外,还有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受到种种限制和歧视。

然而,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近代化的进程,中国的社会阶层开始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得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渗透进来,一些买办阶层应运而生。

买办们为外国商人服务,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逐渐积累了财富和社会地位。

同时,近代工业的兴起也催生了一批民族资本家,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发展民族工业,试图与外国资本竞争。

这些新兴的阶层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结构。

1911 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这一重大变革使得社会阶层的格局发生了进一步的调整。

封建皇室和贵族的地位一落千丈,官僚阶层也受到了冲击。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

军阀成为了当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个阶层,他们掌握着军事力量,在各地称霸一方。

同时,知识分子阶层在这一时期也逐渐觉醒,他们积极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为社会的变革奔走呼号。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工人阶级在近代工业中逐渐壮大,他们受到资本家的剥削,生活困苦,具有强烈的革命性。

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影响下,工人阶级开始组织起来,为自己的权益而斗争。

回顾100年社团历程三篇

回顾100年社团历程三篇

回顾100年社团历程三篇
1. 建立与成长
本文将回顾我们社团的100年历程,展示社团的建立与成长。

- 社团的创立:社团创建于1921年,当时仅有几名热心学生共同发起。

- 发展初期:在初期阶段,社团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但通过积极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

- 成员壮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团逐渐壮大,吸引了更多的会员加入。

2. 变革与挑战
本文将回顾社团在过去几十年中所经历的变革和挑战。

- 社团转型:在20世纪50年代,社团面临了一次重大的转型,从最初的学术研究型社团发展为一个更加综合性的社团,提供更多
元化的活动。

- 外部挑战:社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也面临了一些外部挑战,
包括财政困难、人员流动性等。

- 创新与应对:社团通过创新和积极应对,成功克服了许多挑战,并逐渐恢复和发展。

3. 成就与展望
本文将回顾社团过去的成就,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 重要成就:社团在过去的100年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包括举办成功的活动、培养出优秀的会员等。

- 社团声誉:随着社团的发展,社团在学校和社区中的声誉逐
渐提高,成为了一个有影响力的组织。

- 未来展望:社团将继续秉持初心,致力于提供更多有意义的活动,并发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会员带来更多机会和福利。

以上是一份关于回顾100年社团历程的简要文档,希望能对社团的发展有所帮助和启发。

让我们共同展望未来,继续努力推动社团事业的发展!。

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社会变迁(1900~1949)

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社会变迁(1900~1949)

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社会变迁(1900~1949)[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传统社会;现代社会[摘要]以帕森斯的社会平衡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社会变迁,工业化就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原动力。

工业化的社会需要新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这两类人跃升为工业社会精英份子的一部分,这是社会的第一种变迁。

随着工业化而来的是工商阶层的兴起,工商业者及银行家成为工业社会的精英份子,这是社会的第二种变迁。

当工商阶层兴起以后,人口集中城市是社会的第三种变迁。

当工业化与都市化进行时,家庭制度也发生改变,由大家庭变成小家庭,且孝道也呈式微之势,这是社会的第四种变迁。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in the First Half of 20th CenturyKey Words: modern China; social transformation; traditional society; modern societyAbstract: Using the theory of social balance to expla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industrialization becomes the dynamic for the transformation. Industrialization needs new intellectuals and peop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se people become part of the elite society. This is the first transformation. With industrialization came the classes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these classes and bankers became part of the elite society. This is the second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ris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population was centered in cities, which forms the third transformation. Wh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were underway, family system also began tochange, from the big family to the small family, and the virtue of filial piety declined. This is the fourth transformation.一前言社会变迁的理论很多,有的社会学家认为一个旧的、稳定的、和谐的、整合的社会,转变成新的、稳定的、和谐的、整合的社会的过程,就是社会变迁。

近现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与社会阶层

近现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与社会阶层

近现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与社会阶层近现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与社会阶层的演变是一种复杂而又持续进行的过程。

这一历程涉及到诸多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近现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源于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

首先,政治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清朝末年,中国遭受到列强侵略,社会结构逐渐崩溃。

辛亥革命后,新中国的成立确立了共和政治体制,这一政治转型带动了社会结构的变革。

政治权力从封建皇帝转移到了民主政府,社会中出现了新的政治阶层。

经济的发展也对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从而催生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逐渐拉大,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

原有的封建地主阶层逐渐衰落,而新的资本家和商人阶层崛起,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受限制的文人士大夫身份逐渐转变为自由的知识分子阶层。

他们在近代社会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既是政治的参与者,也是社会的引领者。

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使得中国社会文化多元化程度大幅提高,而且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也逐渐得到了认可。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封建社会中,社会分为严格的等级,权力、财富和地位几乎完全由出身所决定。

而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则更多地取决于一个人的能力和机遇。

社会阶层逐渐分化为上层、中层和下层阶层,人们所处的社会阶层也丧失了传统的固定性。

然而,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动并非一帆风顺。

社会结构的变化往往伴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

一方面,由于机会不均和资源分配不公,社会阶层的差距不断拉大,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社会结构的变动也激发出人们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求,推动社会改革的进程。

综上所述,近现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与社会阶层的演变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

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相互交织,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doc】近代中国社团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功能演变——以20世纪初至1945年为中心考察

【doc】近代中国社团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功能演变——以20世纪初至1945年为中心考察

近代中国社团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功能演变——以20世纪初至1945年为中心考察第2l卷第2期2008年4月河南广播电视大学JournalofHenanRadio&TVUniversityV01.21.No.2Apr.2008近代中国社团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功能演变以20世纪初至1945年为中心考察丘秀华(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社团在现代社会中被视为独立于政府与市场的"第三部门",在20世纪的中国,社团组织的发展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公共领域的成长,民族意识的发端以及政治整合和民间整合的互动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选取20世纪初至1945年的中国民间社团为中心考察.试结合社团组织在20世纪前期几个不同历史阶段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对其在中国20世纪前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功能变化进行一个浅探.关键词:社团;功能;演变;近代中国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862(2008)02—0073—03社团,是"社会团体"的简称,指为了特定的目的,根据一定的原则,经法律手段组织起来的,从事经济活动或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组织的总称E~l(v55-56)20世纪以来.中国社团组织的发展演变一直呈现出兴衰起伏不定的曲折态势社团组织的发展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公共领域的成长,民族意识的发端以及政治整合和民间整合的互动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伴随着它在不同时期兴衰起伏不定的曲折演变.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社团组织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主要的社会功能与作用也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本文以20世纪初至1945年为中心考察.对我国社团组织在近代几个不同历史阶段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作一个梳理.分析在中国20世纪前期现代化进程中主要功能的变化一,20世纪初期新型民间社团的产生及其主要功能20世纪的最初10年.亦即清朝统治的最后10年.是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国民间社团.尤其是新型商人社团得以产生并获得初步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清末10年期间商会得以诞生.开创了中国初具现代特征的民间工商社团之先河自1904年以后,商会很快在全国各地相继设立,成为当时最为普及,影响也最大的新型商人社团.特定的历史背景决定了20世纪初期中国社团特定的社会功能:第一,振兴工商,发展实业,以致富图强,抵御侵略,挽救民族危机为目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益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面对生死存亡的民族危机时,朝野上下,官商之间都不得不探求新的挽救措施.而且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必须创设商会等新型民间社团.发展工商和振兴实业.才能取得实效.商会的诞生.即是官与商在寻求致强救亡举措的共同目标上良性互动的产物其他许多新型民间社团的创立.其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机.例如上海商人之所以发起成立体育会和商团.是因为认识到"国民躯体赢弱.致蒙'东亚病夫'之诟,欲图强国.必先强种".遂发起组织体育会,"锻炼体魄,研习武课,冀成干城之选"[](礴6).这些表明,清末政府为促进实业发展,挽救民族危机,而保护和鼓励了以新型商人社团为主的民间社团的产生和发展.这又决定了这一时期民间社团的主要功能与发展民族工商业.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发端第二.一定程度上担负着地方自治的功能20世纪初期的清朝政府主动倡导和鼓励商人设立商会等新型民间社团.不仅允许这些社团享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治权.而且给予某些商办民间社团以"法人"地位.从法律上加以保护.1909年初清朝颁行《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要求凡城镇各设议事会,董事会.乡设议事会,负责办理自治事宜.这表明清朝政府将原由国家严密控制的学务,卫生,道路工程,实业,市政,公共营业等许多方面的相当一部分管理权下移到民间,主动让出了一个非官方的独立社会活动空间.从而使这一时期的民间社团担负了一些地方自治的功能.这也间接促进了现代化过程中民主意识的发展第三,弥补政府职能,制衡政府的功能这一时期的民间社团与政府的关系以相互协作式的互动为主,尤其是经济社团,实际上担当着某种特殊的中介角色.在许多方面为政府起到了功能弥补作用如商会.就承担着"通官商之邮"的重要职责.使官与商之间的矛盾紧张关系有所改善.商会曾积极组织商人参与政府举办的各种劝工会,物收稿日期:2O08—01—16作者简介:丘秀华(1982~),女,福建长汀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aI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3?产会,在税收问题上商会也曾经常发挥居间调停作用自商会成立之后.政府制定的有关实业方面的举措.大都是通过商会作为中介向工商业者贯彻实施:在制定实业政策时.也邀请商会和其他工商团体参与协商,1912年底北京政府"为谋工商矿业改良发达","藉定工商大政之方针"而召开全国临时工商会议,就曾邀请各地商会和工商团体的代表出席.当然.在政府对内或对外的政策违反民意时.包括商会在内的一些民间社团也会提出反对意见.并一定程度地发挥某种制衡功能二,民国时期社团的发展及主要功能中华民国时期社团的发展脉络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时期.从1912—1927年.是中华民国社团的繁荣发展阶段;第二个时期.从1927—1937年,是中华民国社团的继续发展阶段;第三个时期,从1937—1945年,中华民国社团为民族独立而战的时期(一)1912—1927年社团的主要功能第一个时期,从1912—1927年.中华民国社团处于繁荣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由于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及其后的袁世凯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保护,鼓励民营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民国初期出现了"产业革命热".各种经济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15年以后.新文化运动使研究和传播新思潮的社团再次蓬勃兴起因此这一时期社团的主要功能一方面继承了民国初期时社团发挥的主要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经济功能.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文化传播媒介的功能.这也是这一时期社团发挥的主要社会功能1.传播文化与精神的载体功能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为我国社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在各种学说纷纷竞起的背景下.我国也经历了历史上第一次社团繁荣期,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这一时期的社团大多是出现在文化领域,由一些志趣相投,思想接近,关心社会改造的同一地区或同一学校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组成.其活动方式主要是出版刊物,发表言论.因此,这~时期社团发挥了传递新文化,新思潮,民族精神等各种思想的载体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了民主观念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文学革命.许多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 以社团的形式组织起来.研究问题,寻找出路,形成追求真理, 追求解放的热潮.例如新潮社发出"伦理革命","文学革命"的口号.猛烈抨击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文学:工学会以励行工学为宗旨.反对遵学贱工的传统观念.大批文学社团的成立为民主观念的传播发挥了很大作用.如作为五四时期第一个新文学团体的文学研究会.提倡新文学反对封建文学.提倡"为人生而艺术".在创作中.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揭露.给当时和以后的文学运动以巨大影响:除了文学方面的思潮传递.其他新思潮.如无政府主义思潮,合作主义社明等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以社团为媒介得到研究和传播.总之.新文化运动将民主精神加速渗透到宗教,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教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文化领域.各种学术思想互相交流,自由讨论,思想文化界异彩缤纷,在中西文化的融合,斗争中.推动民国文化向前发展.74.(2)传播了科学精神辛亥革命以后.广大知识分子逐步意识到自然科学对国家强盛的重要性,中国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自然科学体系在这一时期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社团相继成立, 如中国科学社,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华自然科学社.等等.新文化运动中的"科学"旗帜加速了新型社会科学的形成.人们在反对旧宗教,旧习俗的斗争中.科学精神得到进一步提高2.对政党组建与民主革命的促进功能五四时期的社团.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对中国政党在观念变革上起了巨大的作用.尤其对中国共产党起了催生的作用,同时也为革命运动提供了载体.成为了民主革命运动时期革命运动的先锋(1)促成政党观念的激荡与流变五四时期社团繁荣的局面在中国政党观念流变的过程中作用巨大,它促成了中国政党观念,政党思想的大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团繁荣成为组党建社的示范在前五四时期.固然已有政团思想的传播.且也有一些学会和政党成立.但其波及面并不广,只局限于少数,这一时期,随着大量社团的涌现. 更广泛的人群尝到了组织起来的好处在当时而言.很多社团就是在一些组织比较成功的社团的影响下建立的日新社在论述自己成立经过时便说."当初进这个学校的时候.原来不知道甚么是尉体.为甚么要组织团体"后来见了互助社的活动."于是在心中起了一个惊奇的变态和求知的作用"于是又去参观了互助社,并"因这一度参观.现在的日新社便呱呱坠地了!'''其次.社团活动本身对政党观念也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在社团内部和社团之间的交流和辩争中.建党的重要性已被充分认识.蔡和森即已认识到党是"发动者,领袖者,先锋队作战部".又说"中国民众运动幼稚如此.将怎样呢?我以为非组织与俄一致的(原理,方法都一致)共产党,则民众运动,劳动运动,改造运动皆不会有力.不会彻底"._3_c建党的要求在社团的活动中已经呼之欲出.单纯研究而不行实际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讲了实际却无理想中之效果亦与人们的要求相去甚远.社团向政党的过渡已成为一种强烈的趋向. (2)担当革命运动的载体五四时期的社团.大多是由进步知识分子组织和领导的.因此成为了当时当地爱国运动中的坚强领导者和发动者.是大批优秀革命战士和第一批共产党人成长的摇篮.他们通过探索和实践.找到了革命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同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的伟大道路.并用鲜血和汗水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个新的伟大的开端蔡和森,毛泽东等人为"改良人心风俗"和"改造中国与世界".在湖南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在学理上.他们探讨了改造中国的方法与途径.在实践斗争中.新民学会的成员领导了湖南地区的五四运动和发动各界广泛开展了驱逐军阀张敬尧运动.并取得了胜利.其他的进步社团.如天津的觉悟社,武昌的利群书社,江西的改造社等都是各自所在地区反帝反封建的排头兵(二)1927—1937年社团的发展及主要功能第二个时期,从1927—1937年,是中华民国社团遭受整顿及继续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发展较为缓慢.这一时期民间社团的功能与作用主要体现在:1.振兴工商.抵制侵略1931年.日本开始入侵中国.中国实际上也是在这时开始了对日本侵略军的反抗.因此这一时期的商会和工商团体在振兴工商业.抗日救国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例如,"九.一八" 事变之后.全国人民强烈要求抵抗日本的武装侵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消极政策商会和其他许多工商团体也随之向政府提出同样的要求.并抨击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同时还积极开展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成立了中华国货产销协会等新的国货团体.使民初兴起的国货运动发展到高潮.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增长这表明尽管1927年以后民间社团经历了整顿及其缓慢发展.但商会和其他工商团体仍在很大程度上争取保持其民间社团的功能与作用.2.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功能社团组织若能充分,有序,健康发展,将会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2O世纪二三十年代.社团在民间整合与政治整合互动过程中.在促进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团组织在一定范围内行使公共职能,一些城市的公共领域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发展2O世纪的二i十年代社团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个密织的网络系统.各种社团组织积极行使公共职能.如在经济方面,同业公会,商会等不仅积极开展活动支持本行业的发展.协调同业关系,劳资纠纷,而且踊跃参与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沟通政府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在社会治理方面.各种社团对于政府治理,社会治安等积极发表意见这表明由地方精英人士领导的社团在公共领域中起到行使公共职能的作用.而以此为中心又逐渐培育了地域社会的公共性(2)社团网络的发达促进了民族意识也日趋发达,社团成为国家和社会互相渗透的媒介政治意识和社会意识的觉醒反过来又促进了社团的纷纷出现.社团通过报纸,集会,通电等各种形式展开运动.促使更多的人结成新的社团投身到运动中.以上海为例.抗战爆发后,上海商会不仅多次举办抗日救国演讲会.一再呼吁"吾国民非从根本自救政策.则吾国前途,势将无法自存","靠国际是没有希望的.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否则国亡日到了.而且发表宣言,疾呼"庶挽危亡于万一,惟祈以剑与屦之决心"[61."促彼邦民众之自觉","造成强有力之舆论.促和平统一早日实现"[8].因此.在社团的繁荣过程中.民族运动,民族意识得到迅速发展.(三)1937—1945年社团的主要功能第j个时期.从1937—1945年.中华民国社团为民族独立而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社刚因为处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其社会功能也以抗日救国为主.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在独立战争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段抗日战争时期.社团发挥的反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社会功能首先反映在文化领域里.抗日战争爆发后.文化界的爱国人士立即行动起来.组织各种救亡团体.进行抗日战争的宣传和服务当时出现的文化社团主要有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孩子剧团,中国剧作者协会等.它们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开展.也为全国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38年3月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标志着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也将抗日民族文化运动推向高潮.除此之外.文化界以外的各界.例如经济界,实业界,宗教界等也纷纷成立各种救亡团体.为打败日本侵略者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当中的社团有全国工业协会,中国工业合作协会, 中华工商协进会等各种社团.此外还有一些由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海外华侨为支援祖国抗日战争而成立的爱国团体.他们也积极投身于中国的抗日战争洪流中.总之,1937—1945年期间中国的各种社团组织主要以各种救亡团体为主,各界成立的团体都以抗日救国为首要任务.这些社团为抗日战争贡献了力量,发挥了一定的反侵略,推进民族战争的功能.三,现代化过程中近代中国社团的功能特点综上所述.从2O世纪初社团开始诞生到1945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而其社会功能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不同的历史阶段其社会功能的大小及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呈现出以下特点:(1)新型民间社团的产生,与新经济成分的发展与民间新社会群体的形成,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中国民间社团的产生与复苏.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说是新经济成分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民间新社会群体形成的产物.另外,不仅最初诞生的民间社团大都是经济团体.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发展较快,数量较多的也是经济社团,其活动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宗旨都是为了更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表明民间社团发展也与经济因素的演变紧密相关因此在不同时期其社会功能也主要与经济因素紧密相联(2)在2O世纪的中国.各种民间社团建立之后,更多的不是与政府对立.而是以相互协作式的互动为主.尤其是经济社团.实际上担当着某种特殊的中介角色,在许多方面为政府起到了功能弥补作用,这也是社团所能起到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社会功能参考文献:[1]范宝俊,中国社会团体大辞典[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5,[2]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3]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一)[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4]王晓籁谈对付暴日[N].民国日报,1931.[5]纪念国庆不忘国难[N].民国日报,1931—10—12.[6]市商会通电全国[N].申报,1931—9—20.[7]今日全市下半旗志哀[N].申报,1931—9—23.[8]市商会发电催促实行和平决议[N].申报,1931-l1—27.[9]文学研究会资料[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10]陆兴龙.近代上海社团组织及其社会功能的变化[J].上海经济研究,2005,(1).75?。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变迁和转变。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变化和影响:1. 经济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这导致了中国经济的遭受巨大打击。

然而,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这些改革包括推行新经济政策、加强工业化和农业改革等。

这些变革使得中国的经济逐渐恢复并实现了显著的增长。

2. 社会结构变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动。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纷纷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

这导致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形成了庞大的工人阶级。

与此同时,城市中的中产阶级也逐渐壮大。

这些社会结构的变动带来了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深远影响。

3. 文化变革: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也伴随着文化的变革。

西方文化的引入和传播促使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缺陷。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推动了现代科学、民主和人权意识的发展。

同时,女性地位的提升以及对封建礼教的质疑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重要方面。

4. 教育改革:为了适应社会变迁和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近代中国进行了教育体制的改革。

这包括推动普及义务教育、增加高等教育机会和改革教学内容等。

这些教育改革推动了知识分子的培养,促进了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总之,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

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

这些变迁不仅塑造了中国的现代面貌,也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社会团体的变迁PPT文档31页

近代社会团体的变迁PPT文档31页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近代社会团体的变迁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近代上海社团组织及其社会功能的变化

近代上海社团组织及其社会功能的变化

近代上海社团组织及其社会功能的变化
陆兴龙
【期刊名称】《上海经济研究》
【年(卷),期】2005()1
【摘要】文章详述了近代上海不同时期存在的社团组织的数量,发展演变的大致过程,分析了这些社团组织在近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功能。

同时,对这些社团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进行探索。

从上海移民阶层社会地位变化的角度,提出由最初的地缘性团体向行业管理团体的发展,表明移民在完成最初的创业后,在上海经济生活中由客体转变为主体,社团的功能也从扶助弱势群体向服务强势群体转变,反映移民以合群之力、联手互接的形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来自民间的社会整合力量。

同时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些组织本身也最终完成了向近代资本主义团体的转变。

【总页数】7页(P86-92)
【关键词】近代上海;社团;功能变化
【作者】陆兴龙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3.9
【相关文献】
1.近代上海舞厅的社会功能——以20世纪30年代《申报》广告为主体的分析 [J], 胡俊修
2.基于社会学视角的近代上海公共租界中区城市功能分化特性 [J], 刘存钢; 钱宗灏
3.近代上海服装行业相关同业公会的社会服务功能 [J], 陈慧丽;张竞琼
4.近代上海服装行业相关同业公会的社会服务功能 [J], 陈慧丽;张竞琼
5.近代上海经济社会功能群体与社会控制 [J], 樊卫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代社会团体的变迁31页PPT

近代社会团体的变迁31页PPT
,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近代社会团体的变迁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永华化名陈近南,并有许多联络人,皆用“陈近南” 之名发布命令。
演变
.天地会初创时原系下层劳动者 互助性秘密团体,后因屡遭清廷镇 压,反满色彩日浓。
.乾隆年间以“顺天行道 ”, “剃除贪官”及“争天夺国”为 口号。嘉庆以后,复提出“兴明绝 清”及“反清复明”等。清末又 增加了反满内容。为对付清廷镇压及便于吸收会众,不断 创立新的名称,成为拥有数十种名目的秘密结社系统,因 组织分散,未形成统一领导,在同一地区的组织间亦互不 统属。天地会并无固定的教义与崇拜对象,但有严格的会 规,后发展为三十六誓,要求会众忠于誓言,严守秘密。
.进入民国以后,国内的天地会组织大多成为少数 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或为反动统治阶级反对革命﹑镇压 人民的帮凶。海外的洪门组织,则大多数仍继续作为 团结华侨的,天地会发展到海外,在东南亚与美洲 华侨中广泛流传,曾组织华侨多次举行反抗西方殖民 者的斗争。
.福建高溪村,
探寻天地会的发祥 地
.见习神秘船屋, 传说中的天地会
起源
关于天地会的起源有很多种传说: .福建莆田南少林创立说:康熙帝征调福建莆田南少 林高手为军官,远征西藏之虏,凯旋后,却有人诬告 这些高手意图造反,于是朝廷派八旗兵,火烧南少林 寺,将之除灭。有五个少林俗家高手逃脱不死,从此 痛恨清庭,请万云龙做首领,陈近南做军师。建立洪 门,是为“洪门五袓”,以“天父地母”,立誓反清 复明为己任,故称天地会,尊郑成功为开山老祖。
天地会的变迁
——一段撩动人心的历史
—电气,20114365戚金凤
天地会,清代民间秘密结 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 母得名。又名洪门 ,俗称 洪帮 。
.天地会创立的时间, 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尚 无定论。
.其成员,最初多为农民或由破产农民转化而 成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 、水陆交通沿线的运输工 人及其他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以后成分日益 复杂,但仍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
天地会的铜钱
天地会信物钱 天地会义记钱背天铁钱
组织结构
.组织 洪门组织的优点是有纵横系统,如在职位名称
上有龙头、坐堂、执堂、心腹、巡风到么满的纵列, 又有“言谈”、“手势”等的横向系统。
洪门组织对入会无资格限制,仅须有介绍人, 加入后彼此以手足相待,所以虽是秘密组织,但发 展迅速,由台湾延伸至中国大陆及海外。
.在清代,天地会曾多次发动武装斗争,重 要的有乾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起义,六十年台 湾陈周全起义,嘉善起义。
.鸦片战争后,天地会发动的武装起义,影 响更大。重要的有咸丰元年至五年广西大成国、 升平天国起义,厦门小刀会起义﹑上海小刀会起 义。其中太平天国时期,天地会的活动甚为活跃, 其首领洪大全(焦亮)﹑罗大纲等都曾率领会众参 加太平军,在两广地区天地会建立的大成国﹑升 平天国﹑延陵国等短期政权,也配合了太平天国 的斗争。
·诗句“义兄问我何生辰,岁次排来是甲寅,良 时吉月念五日,时逢子丑我出生”及“义兄问我 姓和名,家居原住木杨城,松柏林李金娘母,花 亭结义改姓洪”。仪式举行的时间,地点人物在 诗句上都表达清楚但不代表那个是第一次的天地 会仪式及天地会盟主是陈近南。当年的诗句已尊 称方大洪、胡德帝、马超兴、蔡德忠及李式开为 五祖已经证明第一次天地会仪式远在1674年之前 。郭义为木杨城镇将,1661年降清,当时带走五 祖其中的三人,后在广西发现的数本《会簿》, 足可以证明天地会和郭义有关及在其离开木杨城 前成立。这一句“花亭结义改姓洪”亦可反映 1674年的时候天地会已经叫洪门。
.天地会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等 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阶级压迫的 要求。
基本介绍
·《衫仔》有诗句“洪发万镇来摄政,近南先 生算我命,高溪庙内五祖营”及“近南开馆教洪 儿,风调雨顺太平年”,1674年木杨城的天地会 仪式有 陈近南、蔡德忠及包括道宗的万姓集团兄 弟。
·诗句“左有龙虎龟蛇会”加朱鸟就是道教四灵 ,也说明了天地会盟主不是道宗、方以智等佛家 子弟而是木立斗世。西鲁故事亦是后人所改编。
.辛亥革命时期,天地会及其分支积极参加和支持 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
海外的洪门组织,不仅在经费上对革命党人给 予大力支持,而且派人直接回国参加革命。
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谭人凤在《社团改进会意 见书》 中写道:“革命(辛亥革命)之成,实 种于二百年于前之洪门会党”“在运动之初,惟 洪门兄弟能守秘密。发动之后,亦惟洪门兄弟能 听指挥。”“人无论远近,事无论险夷,人人奋 勇,个个当先,卒有武昌起义,各省回应,不数 月而共和告成,军队之功,实亦洪门兄弟之功。”
.反清复明说:认为天地会是明朝遗民所创办, 或郑成功麾下陈永华参与草创的组织,有“反清 复明”的宗旨。 .互助团体说:认为天地会是社会下层人士组织 的互助团体,成立之初并无“反清复明”的宗旨。
.军人团体说:退伍绿营、湘军、楚 军等军人,有 武无职,遂时常参与江湖黑道组织 ,谋取所得,却屡遭公家查禁,愤 而抗清,托言“延平王克复之志”,行 黑帮掳掠不法之实。四川一带称之 为袍哥会。
.郑成功创立说:延平王郑成功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 占领台湾(继承人郑经、下任郑克塽,1683年灭亡),仍 矢志恢复中原,所以建立了洪门,以“汉留”为代号,成 立了洪门派驻于中国大陆的反抗组织。
.为表示不服从“清朝”,以“天父地母”取别号为 “天地会”,是洪门对外的习称。往后屡遭查禁,演衍出 乾坤会、添弟会、三点会、三合会、三河会、圈子会、汉 流(留)、八卦会等,据载有五十多种名称。 台湾参军陈永华(化名陈近南)的命令。
.在现代,三合会脱胎于以前的天地会,但今日已 经变质成为黑社会组织。
现代中国大陆的中国致公党即由近代天地会在 海外的分支致公党发展而来。20世纪初成立于美国。 在民国年间,三合会等积极参与革命,如协助孙中 山、黄兴、陶成章、杨衢云、郑士良、陈其美等起 义革命。
天地会性质
天地会一直深处民间,逃避满清公家的查缉。其起 源有下列诸说。
忠义总堂【山】、堂、水、香山主;或称开香堂时 的主香人,为客卿。盟证开香堂时的盟誓人,为客卿。 坐堂,总管山寨事务。陪堂,协助总管山寨事务。管堂, 负责人事升降赏罚。执堂,负责人员组训工作。礼堂, 负责教育礼仪。刑堂,执掌刑法。护印大爷, “刑副” 大爷,圣贤,军师。此外还有,恒侯;“当家”三爷、 总管财务、粮饷。金凤;“金凤”四姐,管事等。最下 的为少保;或称“少侄”、“太保”,在组织里的位阶 只有半步,入会人通常为未成年者,社团先予以记名, 在组织里见习并学习仁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