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卷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化学含答案(北京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北京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B】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8.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 B.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4NH+OH−C.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Cu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C】10.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其结构片段如下图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B】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结构简式为:11.测定0.1 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2018年高考北京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2.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3.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B. 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OH−C. 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 −Cu4. 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5. 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其结构片段如下图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C. 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 结构简式为:6. 测定0.1 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201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化学答案解析

1 201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化学解析
1. 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
化学变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拓展: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注意化学变化与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
2.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 2和CH 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 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生成CH 3COOH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 CH 4→CH 3COOH 过程中,有C―H 键发生断裂
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 键
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D
【解析】分析:A 项,生成CH 3COOH 的总反应为CH 4+CO 2CH 3COOH ,原子利用率为100%;B 项,CH 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 键发生断裂;C 项,根据图示,。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甲醇低温所.氘、氚用作“人造太.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开采可燃2.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和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B.过程中,有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3.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浓硫酸B.常温时,氨水的C.由和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4.5. 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一或一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结构简式为:6. 测定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数据如下:实验过程中,取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做对比实验,产生白色沉淀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B.④的与①不同,是由于浓度减小造成的C.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D.①与④的值相等7.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溶液)。
①②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保护了B.对比①②,可能将氧化C.验证保护时不能用①的方法D.将换成,用①的方法可判断比活泼二、非选择题II卷(60分)8. 羟基哇啉被广泛用作金属离子的络合剂和萃取剂,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
下图是羟基呼啉的合成路线。
已知:.+.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个羟基的分子不稳定。
(1)按官能团分类,的类别是________。
(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018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与解释

2018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北京卷)本试卷共 16 页,共 300 分。
考试时长 150 分钟。
考生务势必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 7 小题,每题 6 分,共 42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切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以下我国科技成就所波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B.氘、氚用作“人造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D.开采可燃所制氢气用太阳”核聚变燃料“天宫二号”的火箭冰,将其作为于新能源汽燃料能源使用车【答案与剖析】 B。
氢气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燃料,氢气然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开释的能量;A 不符题意;核聚变或核裂变过程中原子核发生了变化,与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没有改变的含义不一样,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研究范围,固选B;不论是什么,作为火箭的燃料是利用其焚烧时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中开释出巨大的能量进而产生巨大的反冲力实现发射的目的的;可燃冰是现代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深藏于深海海底的甲烷与水形成的结晶物,此中的甲烷,拥有可燃性,能够焚烧,是屈指可数的新能源。
2.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 CH4转变为高附带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响历程。
该历程表示图以下。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 CH3COOH总反响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 CH4→CH3COOH过程中,有 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升反响物的均衡转变率必定条件【答案与解说】 D。
利用 CH4和 CO2反响制备 CH3COOH的化学反响方程式为: CH4+CO2CH3COOH,原子百分百获取利用, A 正确;从上述表示图中,CH4在选择性活化催化过程产生的H·与CH3·游离基是鉴于甲烷中的一个C—H键的断裂形成的,B正确;从表示图中说明,①产物的能量比②产物的能量高,所以,由①→②是属于放热反响,并有C—C 键形成, C 正确;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响物的反响速率,但不可以使化学均衡发生挪动,即不可以改变反响物转变率或生成物的产率, D 看法错误,选D。
【高考】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00分)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A.A B.B C.C D.D2.(6.00分)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3.(6.00分)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B.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NH4++OH﹣C.由Na和Cl 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Cu4.(6.00分)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1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A.A B.B C.C D.D5.(6.00分)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一COOH或一NH2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 .结构简式为:6.(6.00分)测定0.1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时刻①②③④温度/℃25304025 pH9.669.529.379.25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
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示意图中的信息。
注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改变ΔH、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3.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 2H5+H218OB. 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 3·H2O+OH−C. 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Cu 【答案】A【解析】分析:A项,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B项,氨水为弱碱水溶液,存在电离平衡;C项,Na易失电子形成Na+,Cl易得电子形成Cl-;D项,电解精炼铜时,精铜为阴极,粗铜为阳极。
详解:A项,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硬脂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18OC2H5 +H2O,A项错误;B项,常温下0.1mol·L-1氨水的pH=11.1,溶液中c(OH-)=10-2.9mol·L-10.1mol·L-1,氨水为弱碱水溶液,电离方程式为NH 3·H2O NH4++OH-,B项正确;C项,Na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Na易失电子形成Na+,Cl 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Cl易得电子形成Cl-,Na将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移给Cl,Na+与Cl-间形成离子键,C项正确;D项,电解精炼铜时,精铜为阴极,粗铜为阳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D项正确;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酯化反应的机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电解精炼铜的原理。
注意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区别、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区别。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高考试卷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00分)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A.A B.B C.C D.D2.(6.00分)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3.(6.00分)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B.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NH4++OH﹣C.由Na和Cl 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Cu4.(6.00分)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1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A.A B.B C.C D.D5.(6.00分)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一COOH或一NH2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 .结构简式为:6.(6.00分)测定0.1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时刻①②③④温度/℃25304025 pH9.669.529.379.25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北京卷)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北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8.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B.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 N H4++OH-C.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Cu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10.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结构简式为:11.测定0.1 mol·L-1 Na2SO3数据如下。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 O32-+H2O HS O3-+OH-B.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S O32-浓度减小造成的C.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D.①与④的K W值相等12.溶液)。
(完整版)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版含答案,推荐文档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共16 页,共30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 分)本部分共20 小题,每小题6 分,共1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成 CH 3COOH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B .CH 4→CH 3COOH 过程中,有 C―H 键发生断裂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8.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 17H 35COOH+C 2H 518OHC 17H 35COOC 2H 5+H 218O NH+ B.常温时,0.1 mol·L -1 氨水的 pH=11.1:NH 3·H 2O 4+OH −C. 由 Na 和 C1 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 2+ +2e − Cu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10. 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其结构片段如下图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 或 ―NH 2C .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AB CD实验NaOH 溶液滴入FeSO 4 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 2S 溶液滴入 AgCl 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3D. 结构简式为:11. 测定 0.1 mol·L -1 Na 2SO 3 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 pH ,数据如下。
2018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与解释

2018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与解释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A 不符题意;核聚变或核裂变过程中原子核发生了变化,与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没有改变的含义不同,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研究范畴,固选B;无论是什么,作为火箭的燃料是利用其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产生巨大的反冲力实现发射的目的的;可燃冰是现代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深藏于深海海底的甲烷与水形成的结晶物,其中的甲烷,具有可燃性,能够燃烧,是不可多得的新能源。
2.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CH 3COOH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 .CH 4→CH 3COOH 过程中,有C―H 键发生断裂 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 键 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答案与解释】D 。
利用CH 4和CO 2反应制备CH 3COOH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 4+CO 2CH 3COOH ,原子百分百得到利用,A 正确;从上述示意图中,CH 4在选择性活化催化过程产生的游离基是基于甲烷 中的一个C —H 键的断裂形成的,B 正确;从示意图中说明,①产物的能量比②产物的能量高,因此,由①→②是属于放热反应,并有C —C 键形成,C 正确;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物的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即不能改变反应物转化率或生成物的产率,D 观点错误,选D 。
2018年高考北京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2.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3.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B. 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OH−C. 由Na 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Cu4. 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5. 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其结构片段如下图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C. 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 结构简式为:6. 测定0.1 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00分)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A.A B.B C.C D.D2.(6.00分)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3.(6.00分)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B.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NH4++OH﹣C.由Na和Cl 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Cu4.(6.00分)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 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1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A.A B.B C.C D.D5.(6.00分)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一COOH或一NH2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 .结构简式为:6.(6.00分)测定0.1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时刻①②③④温度/℃25 30 40 25 pH 9.66 9.52 9.37 9.25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高考试卷】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00分)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A.A B.B C.C D.D2.(6.00分)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3.(6.00分)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B.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NH4++OH﹣C.由Na和Cl 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Cu4.(6.00分)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1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A.A B.B C.C D.D5.(6.00分)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一COOH或一NH2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 .结构简式为:6.(6.00分)测定0.1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时刻①②③④温度/℃25304025 pH9.669.529.379.25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
2018年化学真题及解析_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00分)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A B.B C.C D.D2.(6.00分)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3.(6.00分)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B .常温时,0.1mol•L ﹣1氨水的pH=11.1:NH 3•H 2O ⇌NH 4++OH ﹣C .由Na 和Cl 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 2++2e ﹣═Cu4.(6.00分)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AB .BC .CD .D 5.(6.00分)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一COOH 或一NH 2C .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 .结构简式为:6.(6.00分)测定0.1mol•L ﹣1 Na 2SO 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 ,数据如下: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32﹣+H2O⇌HSO3﹣+OH﹣B.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SO32﹣浓度减小造成的C.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D.①与④的K W值相等7.(6.00分)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1溶液)。
2018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1201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化学解析
1.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
化学变化的是A .甲醇低温
所制氢气用于
新能源汽车
B .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 .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 .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
用A.A B.B C.C D.D
【答案】B
拓展: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注意化学变化与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
2.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 2和CH 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 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生成CH 3COOH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 4→CH 3COOH 过程中,有C―H 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 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D
【解析】分析:A 项,生成CH 3COOH 的总反应为CH 4+CO 2CH 3COOH ,原子利用率为100%;B 项,CH 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 键发生断裂;C 项,根据图示,。
2018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b5E2RGbCAP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第一部 <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7.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C.汽水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A.用浓盐酸检验氨:NH3+HC1=NH4C1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32-+H2O HCO-3+OH-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9.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10.实验: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物c;p1EanqFDPw② 像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③ 像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 滤液b中不含有Ag+C. 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D. 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I更难溶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12.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中悬浮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80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为阳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Cu2++2e-=Cu,D 项正确;答案选 A。
点睛:本题考查酯化反应的机理、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电解精炼铜的原理。注意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区别、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区别。
4. 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
C
D
实验
NaOH 溶液滴入 FeSO4 溶液中
Na2S 溶液滴入 AgCl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
变为红褐色
褪色
黑色
变为红棕色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分析:A 项,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 4Fe(OH)2+O2+2H2O=4Fe(OH)3;B 项,红色褪 色是 HClO 表现强氧化性;C 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 2AgCl+Na2S=Ag2S+2NaCl;D 项,气体由无色 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 2NO+O2=2NO2。 详解:A 项,NaOH 溶液滴入 FeSO4 溶液中产生白色 Fe(OH)2 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 4Fe (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B 项,氯水中存在反应 Cl2+H2O HCl+HClO,由于氯水呈酸性,石蕊溶液滴入后溶液先变红,红色褪色是 HClO 表现强氧化性,与 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 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 2AgCl+Na2S=Ag2S+2NaCl,反应前后元素化 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 项,Cu 与稀 HNO3 反应生成 Cu(NO3)2、NO 气体和 H2O,气体由无色变为 红棕色时的反应为 2NO+O2=2N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C 项,答案选 C。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分析颜色变化的原因、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5. 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Fe2+,不能用①的方法验证 Zn 保护 Fe,C 项正确;D 项,由实验可知 K3[Fe(CN)6]可能将 Fe 氧化成 Fe2+,将
Zn 换成 Cu 不能用①的方法证明 Fe 比 Cu 活泼,D 项错误;答案选 D。
点睛:本题通过实验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考查 Fe2+的检验、实验方案的对比,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用对比
分析法。要注意操作条件的变化,如①中没有取溶液,②中取出溶液,考虑 Fe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要证明 Fe
比 Cu 活泼,可用②的方法。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8. 8−羟基喹啉被广泛用作金属离子的络合剂和萃取剂,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下图是 8−羟基喹啉的合成路线。
已知:i.
ii.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 2 个羟基的分子不稳定。 (1)按官能团分类,A 的类别是__________。 (2)A→B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C 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4)C→D 所需的试剂 a 是__________。 (5)D→E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6)F→G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7)将下列 K→L 的流程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__
附近的溶液中加入 K3[Fe(CN)6]产生蓝色沉淀,③Fe 附近的溶液中含 Fe2+,②中 Fe 被保护,A 项正确;B 项,
①加入 K3[Fe(CN)6]在 Fe 表面产生蓝色沉淀,Fe 表面产生了 Fe2+,对比①②的异同,①可能是 K3[Fe(CN)6] 将 Fe 氧化成 Fe2+,B 项正确;C 项,对比①②,①加入 K3[Fe(CN)6]在 Fe 表面产生蓝色沉淀,①也能检验出
C. 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 ①与④的 Kw 值相等 【答案】C 【解析】分析:A 项,Na2SO3 属于强碱弱酸盐,SO32-存在水解平衡;B 项,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 的 BaCl2 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说明实验过程中部分 Na2SO3 被氧化成 Na2SO4,①与④温度相同, ④与①对比,SO32-浓度减小,溶液中 c(OH-),④的 pH 小于①;C 项,盐类水解为吸热过程,①→③的过程, 升高温度 SO32-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SO32-)减小,水解平衡逆向移动;D 项,Kw 只与温度有关。
将 Fe 氧化成 Fe2+;C 项,对比①②,①也能检验出 Fe2+,不能用①的方法验证 Zn 保护 Fe;D 项,由实验可知
K3[Fe(CN)6]可能将 Fe 氧化成 Fe2+,将 Zn 换成 Cu 不能用①的方法证明 Fe 比 Cu 活泼。 详解:A 项,对比②③,②Fe 附近的溶液中加入 K3[Fe(CN)6]无明显变化,②Fe 附近的溶液中不含 Fe2+,③Fe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比②③,可以判定 Zn 保护了 Fe
B. 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 Fe 氧化
C. 验证 Zn 保护 Fe 时不能用①的方法
D. 将 Zn 换成 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 Fe 比 Cu 活泼
【答案】D
【解析】分析:A 项,对比②③,②Fe 附近的溶液中加入 K3[Fe(CN)6]无明显变化,②Fe 附近的溶液中不含 Fe2+,③Fe 附近的溶液中加入 K3[Fe(CN)6]产生蓝色沉淀,③Fe 附近的溶液中含 Fe2+,②中 Fe 被保护;B 项, ①加入 K3[Fe(CN)6]在 Fe 表面产生蓝色沉淀,Fe 表面产生了 Fe2+,对比①②的异同,①可能是 K3[Fe(CN)6]
时刻
①
②③④温度/℃源自253040
25
pH
9.66
9.52
9.37
9.25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2SO3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H2O
+OH−
B. ④的 pH 与①不同,是由于 浓度减小造成的
CH3COOH,原子利用率为 100%;B 项,CH4
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 1 个 C-H 键发生断裂;C 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
出能量并形成 C-C 键;D 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详解:A 项,根据图示 CH4 与 CO2 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 CH3COOH,总反应为 CH4+CO2
C17H35COOC2H5+H218O
B. 常温时,0.1 mol·L-1 氨水的 pH=11.1:NH3·H2O
+OH−
C. 由 Na 和 C1 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
Cu
【答案】A
【解析】分析:A 项,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B 项,氨水为弱碱水溶液,存在电离平衡;C 项,
A.甲醇低温所制 氢气用于新能源 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 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 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 作为能源使用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注意化学变化与核反应的区别,化 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 2.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 CO2 和 CH4 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CH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Na 易失电子形成 Na+,Cl 易得电子形成 Cl-;D 项,电解精炼铜时,精铜为阴极,粗铜为阳极。 详解:A 项,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硬脂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18OC2H5+H2O,A 项错误;B 项,常温下 0.1mol·L-1 氨水的 pH=11.1,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 CH3COOH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B. CH4→CH3COOH 过程中,有 C―H 键发生断裂 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 C―C 键 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D
【解析】分析:A 项,生成 CH3COOH 的总反应为 CH4+CO2
点睛:本题考查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影响水的离子积的因素、SO32的还原性。解题时注意从温度和浓度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7. 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 3%NaCl 溶液)。
①
②
③
在 Fe 表面生成蓝色沉淀
试管内无明显变化
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
(8)合成 8−羟基喹啉时,L 发生了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反应时还生成了水,则 L 与 G 物质 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 或―NH2 C. 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 结构简式为: 【答案】B 【解析】分析:芳纶纤维的结构片段中含肽键,完全水解的单个分子为
、
;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北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