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酒店建筑设计-2013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地建筑的空间 形态组织与地形的特 征紧密联系,随地形 的变化形成了丰富的 表现形式。这些形式 通常可以归纳为六种 类型: 线网联系型、踏步主 轴型、空间主从型、 层合组合型、空间序 轴型和空间穿插型等。
(6)空间序轴型
沿着坡面、垂直线等组织若干个空间,用踏步等方式串联成序列,形 成明显的空间序轴。把建筑空间序列的组织和山地地形的升起或降落 结合起来,易与环境融合,既符合山地的地形特征,又具有较高的空 间感染力。
跌落是爬坡的一种,是由高度相同的单元横向联结(山墙 面联结),顺坡势跌落形成的,一般用于坡度在7 ~8 % 至15~17%的坡地上。
为了保证南北向采光,一般更适合布置在东、西向坡上 。
错&掉
同一楼层取不同标高,以适应地形坡度。适应的坡度范 围为10 ~30%。错层手法的运用,既能满足地形的要求, 又能丰富建筑内部空间。依靠楼梯的组织,或利用楼梯 平台分别组织不同标高层的入口。
PART1-山地建筑设计
Hillside Areas Architecture
2013.11.12
一、关于山地建筑设计理论
山地建筑设计理论涉及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生态 学、环境学、设计学、思维科学及新兴技术媒介等学科 内容。
山地建筑设计理论将山地建筑学的理论构想与研究成果 转化为实践运用的关键环节,是直接指导在山地环境中 进行科学设计与创作的应用型理论,同时也是指导我们 运用新兴科学技术媒介与载体进行调研、构思、创作建 造评价与反馈的技术型理论。
爬:即爬坡,包括错迭和跌落两种,通常指错迭,有时也 叫台阶型。
由高度相同的单元上下错叠联结而成的,并使下单元的 屋顶成为上单元的平台。
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坡度不小于25度~30度的坡地上(对 于坡度较大的山地适应性特别强)。
可以通过对单元进深和露台大小的调节,来适应不同坡 度的山坡地形 。
1 山地建筑的形态特征
山地建筑VS平地建筑——山地客体的参与
山地的坡度、山位、山势、自然肌理等是构成山体形态 的主要因素。
传统山地建筑形态的表现因素主要包括:
接地形式 形体表现 空间形态 建筑布局 屋顶形式 使用材料 立面虚实
2 山地建筑的形态塑造
——山地环境既是建筑形态产生的限制因素,又是形态产生的灵感源泉
当山地地形高差悬殊,同一建筑的内部的局部跌落达到 一层或一层以上时,就形成了“掉层”。掉层建筑一般 适应坡度为30-60%的地形,该手法可以避免对基地的大 规模改造。
架&吊
架——完全架空:以支柱与坡面接触,使建筑底面脱离
地面,可免去对坡地的大量挖填,有利于完整保持原有 地貌,维护生态环境。
四、山地建筑与景观
1.山地环境景观特点: 原生性、独特性、脆弱性、认同性
由于山体斜面的存在,建筑物 对山体地表的屏蔽大大减小了,人 们经常可以看到建筑后面的山体或 其他建筑,而在平地环境中,人们 的视域通常会被周围建筑所限制。
1.高切坡筑台接地 2.高填方筑台接地
方案1&2 地形适应建筑的 处理方式
3.建筑适应地形的处理方式 ——采用吊脚和架空的接地
4.建筑和地形互动适应的处 理方式
——采用爬坡加架空的接地
方案4 经优缺点比较, 综合效益最好
2.3山地建筑的接地类型
3 山地建筑的形体表现
4 山地建筑的空间组织
2. 1建筑的接地形式
钻、台、坡、 退、让、靠、爬、 跌、错、掉、架、跨、挑
钻
当山体坡度较大,原 有地形条件下没有相 对平整的场地可以作 为建筑基面时
使建筑的整体或者底 部埋入地表,形成一 种半地面半地下的空 间,使建筑与山体环 境浑然一体
台
一般来说,山麓、山腰、山顶等局部相对平缓地段 的自然台地,是最理想的山地基地,可以直接平整 场地以平地建筑的设计手法进行建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的研究正随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客观 需要,逐渐引起建筑界关注。
国际上对山地研究的热情很高,主要是从生态角度研究 对山地区域的保护。
自2004年起每年12月11日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山地日 。
三、山地建筑单体的形态设计
山地建筑的形态特征 山地建筑的形态塑造 山地建筑的形体表现 山地建筑的空间组织
吊——部分吊脚:建筑一部分用柱子撑起,一端以“点”
的形式同坡地接触,另一端则搁置于山坡、悬崖之上。 在面对地形的高低变化时,“吊脚楼”可以通过伸缩柱 子的长短来适应,使建筑轻松应付急坡、陡坎等复杂地 形。
跨&挑
跨——部分跨搭:有时基地中遇有局部陡坎,而建筑规
模要求其平面占地较大,则水平跨搭于陡坎,形成较大 尺度的平面。
挑——局部悬挑,利用悬臂梁形成出挑,通‘常是形
成挑廊、挑阳台等出挑小大的半室外空间,有时为了增 加建筑的使用容量,也可挑出尺度小大的室内空间。
2. 2建筑的出入口及内部布局
容易地在不同高程上组织建筑物的出入口。 分层入口还为车辆进入建筑地下或半地下停车场提供了
便利,并可以省略或减少设置坡道的费用。
然而,在山地丘陵地区这种自然台地并不多见,通 常会碰到缓坡地段,在坡度较平缓、地段较开阔的 山地环境中,可以通过局部挖方和填方形成人工台 地,使建筑物的布置与等高线方向基本保持一致 。
让
在坡度陡峭的山地环境中,如果建筑的平面尺度较大, 往往使建筑让开山体,把建筑和山体的间距拉开,以满 足采光、通风、卫生、环保、结构等要求。
例1:安滕忠雄的六甲住 宅Ⅱ就是运用长长的山道 将台阶式住宅各高度的出 入口进行连接,取得了颇 有气势的视觉效果。
例2:浙江大洋海钓俱乐 部利用地形特点,灵活组 织内院、连廊、露台、室 外楼梯,使空间颇为灵动。
例: 重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区,低于城市主干道30多米, 坡 度较大,城市设计中对建筑的接地形态进行了多方案比较
有时虽然基地并非陡坡,但建筑建造在北坡上,为了满 足日照等的要求,也会采用这种处理形式 。
靠来自百度文库
在坡度陡峭的山地环境中,如果建筑的平面尺度并大, 通过其他几个面就能满足各种功能要求,为了给观赏者 山屋共融的心理共鸣或者为了形成挺拔震撼的建筑形态, 可使建筑紧靠背后的山体或者附于崖壁之上。
爬&跌
(6)空间序轴型
沿着坡面、垂直线等组织若干个空间,用踏步等方式串联成序列,形 成明显的空间序轴。把建筑空间序列的组织和山地地形的升起或降落 结合起来,易与环境融合,既符合山地的地形特征,又具有较高的空 间感染力。
跌落是爬坡的一种,是由高度相同的单元横向联结(山墙 面联结),顺坡势跌落形成的,一般用于坡度在7 ~8 % 至15~17%的坡地上。
为了保证南北向采光,一般更适合布置在东、西向坡上 。
错&掉
同一楼层取不同标高,以适应地形坡度。适应的坡度范 围为10 ~30%。错层手法的运用,既能满足地形的要求, 又能丰富建筑内部空间。依靠楼梯的组织,或利用楼梯 平台分别组织不同标高层的入口。
PART1-山地建筑设计
Hillside Areas Architecture
2013.11.12
一、关于山地建筑设计理论
山地建筑设计理论涉及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生态 学、环境学、设计学、思维科学及新兴技术媒介等学科 内容。
山地建筑设计理论将山地建筑学的理论构想与研究成果 转化为实践运用的关键环节,是直接指导在山地环境中 进行科学设计与创作的应用型理论,同时也是指导我们 运用新兴科学技术媒介与载体进行调研、构思、创作建 造评价与反馈的技术型理论。
爬:即爬坡,包括错迭和跌落两种,通常指错迭,有时也 叫台阶型。
由高度相同的单元上下错叠联结而成的,并使下单元的 屋顶成为上单元的平台。
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坡度不小于25度~30度的坡地上(对 于坡度较大的山地适应性特别强)。
可以通过对单元进深和露台大小的调节,来适应不同坡 度的山坡地形 。
1 山地建筑的形态特征
山地建筑VS平地建筑——山地客体的参与
山地的坡度、山位、山势、自然肌理等是构成山体形态 的主要因素。
传统山地建筑形态的表现因素主要包括:
接地形式 形体表现 空间形态 建筑布局 屋顶形式 使用材料 立面虚实
2 山地建筑的形态塑造
——山地环境既是建筑形态产生的限制因素,又是形态产生的灵感源泉
当山地地形高差悬殊,同一建筑的内部的局部跌落达到 一层或一层以上时,就形成了“掉层”。掉层建筑一般 适应坡度为30-60%的地形,该手法可以避免对基地的大 规模改造。
架&吊
架——完全架空:以支柱与坡面接触,使建筑底面脱离
地面,可免去对坡地的大量挖填,有利于完整保持原有 地貌,维护生态环境。
四、山地建筑与景观
1.山地环境景观特点: 原生性、独特性、脆弱性、认同性
由于山体斜面的存在,建筑物 对山体地表的屏蔽大大减小了,人 们经常可以看到建筑后面的山体或 其他建筑,而在平地环境中,人们 的视域通常会被周围建筑所限制。
1.高切坡筑台接地 2.高填方筑台接地
方案1&2 地形适应建筑的 处理方式
3.建筑适应地形的处理方式 ——采用吊脚和架空的接地
4.建筑和地形互动适应的处 理方式
——采用爬坡加架空的接地
方案4 经优缺点比较, 综合效益最好
2.3山地建筑的接地类型
3 山地建筑的形体表现
4 山地建筑的空间组织
2. 1建筑的接地形式
钻、台、坡、 退、让、靠、爬、 跌、错、掉、架、跨、挑
钻
当山体坡度较大,原 有地形条件下没有相 对平整的场地可以作 为建筑基面时
使建筑的整体或者底 部埋入地表,形成一 种半地面半地下的空 间,使建筑与山体环 境浑然一体
台
一般来说,山麓、山腰、山顶等局部相对平缓地段 的自然台地,是最理想的山地基地,可以直接平整 场地以平地建筑的设计手法进行建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的研究正随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客观 需要,逐渐引起建筑界关注。
国际上对山地研究的热情很高,主要是从生态角度研究 对山地区域的保护。
自2004年起每年12月11日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山地日 。
三、山地建筑单体的形态设计
山地建筑的形态特征 山地建筑的形态塑造 山地建筑的形体表现 山地建筑的空间组织
吊——部分吊脚:建筑一部分用柱子撑起,一端以“点”
的形式同坡地接触,另一端则搁置于山坡、悬崖之上。 在面对地形的高低变化时,“吊脚楼”可以通过伸缩柱 子的长短来适应,使建筑轻松应付急坡、陡坎等复杂地 形。
跨&挑
跨——部分跨搭:有时基地中遇有局部陡坎,而建筑规
模要求其平面占地较大,则水平跨搭于陡坎,形成较大 尺度的平面。
挑——局部悬挑,利用悬臂梁形成出挑,通‘常是形
成挑廊、挑阳台等出挑小大的半室外空间,有时为了增 加建筑的使用容量,也可挑出尺度小大的室内空间。
2. 2建筑的出入口及内部布局
容易地在不同高程上组织建筑物的出入口。 分层入口还为车辆进入建筑地下或半地下停车场提供了
便利,并可以省略或减少设置坡道的费用。
然而,在山地丘陵地区这种自然台地并不多见,通 常会碰到缓坡地段,在坡度较平缓、地段较开阔的 山地环境中,可以通过局部挖方和填方形成人工台 地,使建筑物的布置与等高线方向基本保持一致 。
让
在坡度陡峭的山地环境中,如果建筑的平面尺度较大, 往往使建筑让开山体,把建筑和山体的间距拉开,以满 足采光、通风、卫生、环保、结构等要求。
例1:安滕忠雄的六甲住 宅Ⅱ就是运用长长的山道 将台阶式住宅各高度的出 入口进行连接,取得了颇 有气势的视觉效果。
例2:浙江大洋海钓俱乐 部利用地形特点,灵活组 织内院、连廊、露台、室 外楼梯,使空间颇为灵动。
例: 重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区,低于城市主干道30多米, 坡 度较大,城市设计中对建筑的接地形态进行了多方案比较
有时虽然基地并非陡坡,但建筑建造在北坡上,为了满 足日照等的要求,也会采用这种处理形式 。
靠来自百度文库
在坡度陡峭的山地环境中,如果建筑的平面尺度并大, 通过其他几个面就能满足各种功能要求,为了给观赏者 山屋共融的心理共鸣或者为了形成挺拔震撼的建筑形态, 可使建筑紧靠背后的山体或者附于崖壁之上。
爬&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