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疗法 好资料

合集下载

经筋疗法自学教程大全

经筋疗法自学教程大全

经筋疗法自学教程大全
经筋疗法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按压特定的经络和穴位来促进身体健康的方法。

它源自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被认为可以调理内脏功能,舒缓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

下面是一些经筋疗法的自学教程,供参考。

1. 概述:了解经筋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明确它与其他按摩疗法的区别和特点。

2. 经络与穴位:学习主要经络的走向和与内脏器官的关联,掌握常用的穴位名称和位置。

3. 推拿按摩:学习不同的推拿按摩手法,例如点按、搓揉、推拿等,了解每种手法的适用范围和技巧。

4. 经筋疏通:学会寻找和疏通经络的方法,如运用手指、拇指、掌心等按压和揉捏经络。

5. 穴位按摩:了解常用穴位的按摩方法和作用,例如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等。

6. 按摩顺序:学习按摩时的顺序和节奏,如从上往下、从外往内的按摩顺序。

7. 注意事项:了解经筋疗法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例如孕妇、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应避免按摩。

8. 自我练习: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在自己身上进行自我按摩和调理,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和改善情况。

9. 学习交流:加入经筋疗法的学习交流群体,与其他爱好者分享经验和提问问题。

10. 持续学习:经筋疗法是一个广阔的学科,持续深入学习和研究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以上是经筋疗法的一些自学教程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遵循专业人士的指导,在实践过程中确保安全和效果。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综述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综述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综述皮部经筋推拿技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刺激人体的皮肤、肌肉和经络,以达到调理身体、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效果。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操作方法、适应症等方面对皮部经筋推拿技术进行综述。

一、技术原理皮部经筋推拿技术是基于中医理论的实践,认为人体经络分布于皮肤和肌肉之间,通过刺激经络,可以调理气血运行,调整阴阳平衡。

推拿手法的力度和频率可以引导经络的流动,促进气血循环,改善身体机能。

同时,推拿手法还可以刺激皮肤和肌肉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

二、操作方法皮部经筋推拿技术主要通过手部进行操作,包括揉捏、推拿、拍打等手法。

在进行推拿时,按摩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病症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法和力度。

揉捏手法主要是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按摩和揉捏经络和穴位,推拿手法则是用手掌按压和推动,拍打手法则是用掌根或拳头轻拍患者的身体表面。

按摩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感觉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推拿效果。

三、适应症皮部经筋推拿技术适用于多种疾病和不适,特别是与皮肤、肌肉和经络有关的病症。

例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常见病症可以通过推拿手法缓解疼痛、舒缓肌肉紧张。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对于疲劳、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总结起来,皮部经筋推拿技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刺激人体的皮肤、肌肉和经络,以调理身体、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它的技术原理基于中医理论,操作方法包括揉捏、推拿、拍打等手法,适应症广泛,特别是与皮肤、肌肉和经络有关的病症。

这种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从皮肤入手,通过刺激经络调理身体,对身体的整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皮部经筋推拿技术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按法、揉法、擦法等手法刺激皮部和经筋,达到舒缓放松、镇静安神、醒神兴奋、温通气血等功效。

这种技术适用于内妇儿科疾病、运动前后以及常见的骨伤科病证等。

在基本操作方法方面,法是以手背面在施术部位进行不间断的往返滚动的手法,每分钟操作120~160次。

一指禅推法是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位,通过前臂的往返摆动带动拇指做屈伸运动的手法,每分钟操作120~160次。

摩法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都是在体表做环形运动的手法,每分钟操作100~120次。

抹法是用拇指罗纹面或手掌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皮肤表面做任意方向移动的手法。

这些操作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要求,如“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以及操作频率和速度等。

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皮部经筋推拿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病症,带来健康和舒适的感觉。

1.指压法指压法是一种手法,使用拇指的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着皮肤表面做任意方向的移动。

可以使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罗纹面紧贴于施术部位上,余下的手指放在相应的位置以固定助力。

拇指主动运动,可以做上下或左右、直线往返或弧形曲线的移动。

可以进行平推、分推、旋推和合推等不同的手法,具体根据施术部位的不同而灵活运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直接在皮肤上操作,需要涂抹介质,各种抹法均要遵循这一要求。

2.掌压法掌压法是一种手法,使用手掌的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着皮肤表面做任意方向的移动。

可以使用单手或双手的手掌紧贴于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的屈伸运动带动手掌,做上下或左右直线往返或弧形曲线的移动。

3.捏法捏法是一种手法,使用拇指与其余手指的掌面相对用力,捏住并提起皮肤和经筋等软组织。

三指捏法常用于颈项部及四肢部,五指捏法还可用于头部。

三指捏法:使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示中二指掌面相对用力,捏住施术部位的皮肤等软组织,捏紧后将皮肤等软组织上提再慢慢放下,再捏紧、提起、放下,反复操作。

【干货】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

【干货】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

【干货】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
经筋疗法起源于中医古典《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篇》,已故民族医药名老专家黄敬伟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伊始,把壮医民间医技医术及《经筋学说》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深入挖掘与研究而得经筋疗法。

1996年,经过30多年的不断研究和总结,黄教授与其子黄艺一起把经筋疗法发展成经筋学科,创立了“经筋查灶——经筋固灶——经筋消灶——多维解锁”的医学新方法。

2011年8月《经筋疗法》课题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验收。

2016年《壮医经筋疗法》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目录,位列第520项。

经筋疗法之特点
筋结病灶:筋性物质发生异常挛缩所形成的筋结就是病灶,简称“灶”
经筋的四联疗法:经筋手势手法、经筋针刺法、经筋高压罐法、经筋药浴及其他辅助疗法
经筋疗法六大手势手法:弓钳手、掌功手、肘臂法肘尖法、锥形手、指合力
经筋疗法三大针法:固灶行针一孔多针移行点刺。

经筋疗法——09 第六章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四)

经筋疗法——09 第六章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四)

第六章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四)34.腰上三角肌筋劳损的经筋疗法【病症概述】腰上三角肌筋劳损,是腰肌劳损的一个常见类型。

病情隐匿而顽固,成为临床上的难治症之一。

经筋疗法以查明其隐蔽劳损的肌筋,采用综合理筋法,将本特殊类型的腰肌劳损病症治愈,故立为一节,加以叙述。

腰上三角,居于躯体的特殊位置,有其自身特点结构的肌筋膜带的组成:①以胸腰筋膜上部增厚,牵张于第一腰椎横突与第十二肋之间的腰肋韧带,形成腰与肋骨的骨与骨之间之相连关系。

②以背阔肌、腹外斜肌、后下锯肌、腹横肌、腰方肌及腰大肌等,构成纵横交错的肌织网;其中腹横肌以宽阔的腱膜起自胸腰筋膜,在腰上三角区内其浅面有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血管通过。

这种构形状态,当上述的肌筋劳伤时,肌筋的痉挛形成的收缩内压,势必产生对神经血管压迫。

血管神经的受压,反馈性地作用于肌筋,互相反复作用的效应,导致病变恶性循环形成,痼疾难解,我国古代的经筋学,早就对于腰上三角的生物动态力学,具有深刻的认识。

例如,足阳明经筋,便标记有自腰上三角斜向侧腹的引力经筋支线,直达腹股沟的行程(详见足阳明经筋图示)。

说明古人已经积累了按经筋治腰上三角病变的丰富经验。

经筋疗法在考究古人上述认识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有关知识,尤其参照解剖学详细描述的区域性组织结构,运用其通俗名词,为经筋学所用,利于共识,并从中建立新型的经筋查灶法,为提供临床施治依据。

【临床表现】病灶体征:腰上三角肌筋劳损,具腰肾区疼痛反复发作症状,酷似肾脏疾患。

需作有关检查,排除脏器病变、骨质损伤等之后,施行经筋查灶方法检查。

本病症的经筋查灶,检查的目标及病人所取的体位宜加讲究。

以检查目标而言,本症的病灶多发生在第十二游离肋骨,同腰椎接镶的腰肋关节周围。

从人体生物动态力学考究,该部位恰是腰部动态活动的应力点。

当腰部作旋转运动时,其应力点的一侧,受到向外性的牵拉应力(即引力)作用,而另一侧应力点,则形成内向性肌收缩的引力。

经筋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经筋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经筋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经筋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其原理基于中医学的经络理论。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有一套经脉,这些经脉贯穿全身,类似于一个网络系统,通过这些经脉,气血可以流动。

经筋疗法认为,当人体的经络系统发生堵塞、疲劳、扭曲等问题时,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病症。

经筋疗法的目的就是通过刺激和调节经络,使气血恢复正常的流动。

它主要通过按摩、推拿、拔罐、针灸等手法来刺激经络和相应的穴位,以增强血液循环、舒缓肌肉、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

此外,经筋疗法还认为,人体的筋络与经络密切相关,筋是人体腱肌的主要成分,与经络相通。

经筋疗法还可以通过调整筋与经络的关系,来治疗肌肉和骨骼系统的疾病。

总之,经筋疗法通过刺激和调节人体经络和筋络系统,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和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达到治疗病症和保护健康的目的。

壮医经筋疗法

壮医经筋疗法

壮医经筋疗法Cangyih Ginghginh Liuzfaz壮医经筋疗法是运用壮医经筋手法查灶、消灶、经筋针刺、经筋拔罐等三联疗法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适应证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胸椎功能紊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症、腰三横突综合征、梨状肌损伤、腰腿腹三联征、退行性膝关节病变等多种病症:二、器具准备推拿按摩味、针灸针、拔罐器、了矾酒精:三、治疗方法1.体位:患者根据治疗部位应仰卧或俯卧在治疗味上,全身放松2.查灶:医者运用右手拇指的指尖、指腹及四小指的指合力,对经筋线作浅、中、深层次,由浅至深,由轻至重,以切、循、按、摸、弹拨、推按、拨刮、钳掐、揉捏等手法行检,诊查病灶之点、线、面。

3.消灶分三步第一步,壮医经筋手法。

医者先用右手手畹在病变部位来旧滚动3~5遍,使局部充分放松发热:然后采嗣时关节之尖(鹰嘴)、钝(眩骨内髁)、硬(前臂尺骨面)、软(前臂内侧面)旧个部位配合拇指及凹小指倾着病变部位的经筋线进行全线按、揉、点、推、弹拨、捏拿等分筋理筋手法,手法要“中灶”,力量从轻到重,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

第二步,壮医经筋针法。

以“固灶行针”为原则:医者左手固定病灶,右手持2寸或3寸毫针,对准病灶快速进行,要求以“中灶调气”为目的,可根据不同病灶选用“一孔多针、局部多针、透针穿刺、移行点刺、尺筋分刺、轻点刺络”等多科;针法,使针刺部位出现酸、嘛、张或传电感为宜.不留针。

第三步,经筋拔罐法。

采用闪火拔罐法在针刺病灶部位或经筋浅上拔罐10分钟即可。

四、注意事项1.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协作。

2.手法时注意患者状况,操作细致,直巧力,忌蛮力,以防折伤。

3.针法刺激要按患者的承受能力,因人、因病施法。

4.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5.严防刺伤重要部位及脏器。

6.拔罐注意火力和时间,严防烧伤及起泡。

五、禁忌证1.年老体弱者禁用。

2.严重心脏病患者禁用。

3.严重皮肤病患者禁用。

经筋疗法(吕立波)

经筋疗法(吕立波)

经筋疗法
十二经筋依经络学说立名,是连属十二经脉的外周筋肉系统。

十二经筋连缀全身的骨骼,维系联络周身,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运动体系,各有定位。

由于筋属木,其华在爪,故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而后盛于辅骨,结于肘腕,系于膝关,联于肌肉,上于头项,而终于头面。

【诊断方法】
①首先根据病人主诉,如疼痛或不适的部位;性质和程度;肢体功能受限或丧失(如俯仰、屈伸、旋转、举抬、内收、外展等功能)等,初步判定哪条经筋有病,受阻不通。

②令病人仰卧或俯卧,用手法来检查有关的经筋通道上,有无条索、结节、、痛、麻、胀等敏感点或敏感区。

【适应症】
经筋疗法对很多疾病都有独特的疗效,它外可以用于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损伤、痹、痿、瘫等病症;内可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诸如脘腹胀满作痛和便秘等常见的不适症状,经筋疗法对于由风寒湿邪入侵导致的组织充血、粘连、肿胀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宣通散结,剥离粘连的经筋,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消除痉挛,软化阳性反应物,消除炎症。

经筋疗法——06 第六章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一)

经筋疗法——06 第六章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一)

第六章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一)1.神经衰弱的经筋疗法【病症概述】神经衰弱,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大脑功能紊乱疾患,1869年在美国首先提出,到现在已有100多年历史。

据60年代高等医学院校统计,神经衰弱占神经科、精神病科门诊总人数的60%,可见其发病率之高,已经达到惊人之地步。

但是,正如我国著名神经科专家李舜伟教授所说的一样:诊断神经衰弱是一回事,而治疗神经衰弱又是另一回事;药物治疗不仅疗效欠佳,而且,后患无穷,因此,不少神经衰弱病人病程迁延多年不愈,给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极大的痛苦。

因此,探索医治神经衰弱的有效新方法,特别是非药物的高效疗法,乃是医界人士的重任。

【机制释义】神经衰弱,临床上可大致把它分为两种类型,即功能性神经衰弱和继发性神经衰弱。

功能性神经衰弱是大脑功能紊乱性疾患,应查无任何器质性病变阳性体征表现;继发性神经衰弱,其神经衰弱的症状表现是由于器质病变所继发。

例如,溃疡病、慢性肝炎等,皆可继发神经衰弱;伤筋合并神经衰弱,属于继发性的神经衰弱的一种。

因此,临床上存在着两种“症似而因异”的神经衰弱。

经筋疗法治疗伤筋合并的神经衰弱属于对因疗法,故疗效显著。

经筋疗法治疗功能者的临床症状增多。

抑制型的神经衰弱临床主要表现相反,以头重、眉心及枕部沉重感,伴嗜眠症状,为突出表现。

病灶体征:神经衰弱的伤筋阳性病灶体征,可分为局限性及广泛性两个类型。

局限型的病灶好于头部的眶膈筋区、颞筋区、耳筋区、枕筋区及颈筋区的常见病灶点,如大小皱眉肌肌筋点、颞肌肌筋结点、项上线肌筋附着点;颈侧肌筋点、肩胛提肌肌筋点及岗上肌筋点等(详见经筋病灶施治穴位图示)。

广泛伤筋型的病灶,除局限型的病灶以外,伤筋的部位可扩展至胸背、腰腹及肢体,需按广泛性伤筋的检查方法确定病灶部位。

常见广泛型伤筋合并神经筋衰弱者的好发部位是于胸廓。

胸廓结构复杂,病情隐蔽。

胸廓隐性伤筋,除可形成“怪病”肋端综合征的筋性致因以外,亦可继发神经衰弱的症状出现。

经筋疗法

经筋疗法

经筋疗法
经筋疗法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经•经筋篇”,可用于治疗各类内科、妇科以及骨伤科等疾病。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所连接的筋肉系统,故经筋是受经脉支配的,即“脉引筋气”(杨上善《太素・经筋》注)。

经筋连属骨骼,不入脏腑,但其与经脉相通,故间接与脏腑相连。

人体五脏六腑的气血阴阳变化,可通过与之连接的经络反映出来。

经络向外反映至经筋,而经筋通过与皮部相连,最终将身体的变化反映到体表肌肤。

当人体的一些小问题刚刚出现的时候,利用经筋疗法直接调节筋骨、筋肉,便可将这些小症状杜绝于萌芽,避免大病的产生。

经筋疗法是通过手法在确定病位病性的基础上,以调整人体上下左右阴阳平衡,通过舒理经筋而达到治疗目的。

通常采用手指触诊法,运用拇指的指尖、指腹及拇指与四小指的指合力作为探查工具,对检查部位作各种手法探查,结合“常与异”感觉的对比和患者对检查的反应,识别阳性“病灶”。

治疗时,针对相应的经筋穴位,“以灶为腧”,先用揉、按等手法放松局部,再施以弹拨,提弹为主的手法进行梳理,以求通畅经气、经水,从而使病灶消失,恢复到原本健康的状态;
经筋疗法作为一门古老而新兴的疗法,能够解决临床许多痛症与疑难杂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经筋用于美颜则是其最大和最为突出的特点。

这种按摩手法是一种非常朴素、实用、改变提升效果神奇的技术,虽然深奥,但确实易学易掌握。

-中医特色疗法之----经筋疗法

-中医特色疗法之----经筋疗法

中医特色疗法之----经筋疗法一、经筋病变;临床阳性体征概念(一)经筋病变体征概念经筋病变体征,是在经筋体系所属的肌筋膜带及结缔组织等,人体软体组织病变所形成的临床病态形证表现。

由于这组人体组织结构体系庞大、成分复杂,起止、分布及功能各异,并形成纵横交织状态,故经筋病变临床体征,具有广泛性、多形性等待点。

临床检查时,需根据经筋的不同分布部位、不同组织性质,来加以识别确认。

经筋病变体征,在经筋学科换称为经筋病灶。

(二)经筋病变体征检查任务要求1.按医疗常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常规化检,以了解全身健康状况,并为进行特殊检查提供基础依据。

2.对基础检查发现疾患可疑迹象,进行必要的特殊检查,以明确疾病性质。

3.对经筋病症可疑的恶性变及骨性病变,要加以鉴别和排除。

4.进行经筋专科有关检查。

如肌电图检查,电刺激兴奋点检查,经络测定仪检查,经穴区带检查,内脏皮肤反应过敏区检查,经筋病灶检查等。

本节重点介绍经筋病灶检查的手触查灶法。

(三)经筋查灶法的地位作用经筋查灶法在经筋疗法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积极的作用。

1.它于人身躯体直到200多个经筋穴位,填补了古医籍中十二经筋图线缺乏经筋胸穴的缺陷,为经筋疗法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2.查明上述的经筋脑穴,具有定位准确、得气显著、治疗功效特殊等待点,为经筋疗法形成高疗效的学科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针灸探索高效、特殊脑穴,提供重要途径。

3.经筋查灶法,在明确经筋病症具有单纯型的经筋病灶喻穴点的基础上,深入查明复合型的经筋腧穴,具有点一线一面一多维性的特点,为经筋疗法确立由点的局部治疗,发展成为点、线、面及多维性的整体辨证施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临床运用中,对经筋病症的施治,产生了原发与继发、标与本并治的效应。

4.经筋查灶法,揭示出经筋病症临床表现具有多种特性,如结灶性、瘀滞性、累及性及累及演进性、牵涉反应性、收缩性及收缩失均性、致疲劳或紧张性、隐蔽性、压迫性、症状类似性等,对解决临床医疗面临的诸多课题,产生了积极作用。

马开荣手法康复医学续6~筋经疗法

马开荣手法康复医学续6~筋经疗法

马开荣手法康复医学续6~筋经疗法一.特效经筋点(扳机点)之筋经疗法经筋疗法也就是肌筋膜平衡疗法,肌筋膜失衡,扳机点(也叫筋节点、阿是穴)如果没有触摸一般是不会感到疼痛的,但它的下游存在病变,我们如果知道它的扳机点所在位置,加上触摸会疼痛,就是“阿是穴”了,处理好了扳机点,下游的病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好比是开锁一样立竿见影。

临床只有触摸到筋结点,或有明显的疼痛,才会达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其原理就是通过拨按这些部位,放松筋结点的同时为原真之气的运行打通了道路。

1.太阳筋---太阳穴上方一寸的地方,是一条由上向下的条索状的筋,平时很少显现,当头部疼痛特别是头部外侧一线疼痛时常常可以触摸到这条筋,此处是头部外侧线的起点。

2.风池上--- 这个部位就是斜方肌在头枕部的附着点,笔者称之为风池上。

此部位是人体原真之气下输的第一个重要关隘,是治疗头部疾病的一个要穴。

3.乳突下-----这个部位胸锁乳突肌乳突附着部位的前沿,此部位可以治疗头晕,亦可治疗肩关节旋前疼痛,腕关节的外旋疼痛。

4.锁骨下点----此点不固定,在锁骨下方,胸锁关节外一寸左右的位置,可以偏外。

平时无痛点,肩关节外展疼痛时此区域多可以触摸到压痛点,此区域的压痛点可以治疗肩关节的外展疼痛及腕关节的外旋疼痛。

5.天牗点----此点在颈椎二、三横突部位,可以治疗上肢外侧的疼痛麻木,亦可治疗上肢上举受限6.肩髃点----在肩髃穴部位,可以治疗上肢外正中线的麻木和肘关节的挛缩。

7.岗下区域-----肩胛冈的下方,常常可以触摸到横向的条索状筋结,此区域的筋结不固定,可以治疗上肢后侧的疼痛和麻木,亦可以治疗肘部的疼痛,腕关节前旋疼痛。

8.肩贞点----在肩贞穴区域,可以治疗上肢后侧的疼痛和麻木,亦可以治疗肘部的疼痛,腕关节前旋疼痛。

9.肩胛间区---位于两肩胛骨之间,肩胛骨内侧的区域,心悸胸闷时此区域会僵紧,亦会有压痛点,但压痛点不固定,此区域可以治疗胸闷心悸、咳喘等。

经筋疗法——04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

经筋疗法——04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经筋疗法及临床应用经筋疗法,即中医经筋学理论叙述的经筋病证的诊疗方法。

由于经筋是经络的连属部分,故经疗法实质是经脉针灸疗法新领域的开发。

筋经疗法沉寂千年重返医坛放异彩,使我国传统医学的针灸和筋经疗法,形成了“华叶递荣”的新格局。

这无疑对于针灸在世界的吸引力、对中医的国际地位、对经筋疗法自身医术优势的发挥等,皆具有实际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经筋疗法,源远流长。

据有关中料记载,早在公元前十二世纪的甲骨文卜辞中,便有“手病、臂病、关节病”等筋病概念医术启蒙。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礼·天宫》,便载有“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甘养肉”等描述筋脉疾患的治疗法则。

分元前五至七世纪马五堆出土的帛书记载的《十一脉》,首次在我国医史上提出“经络”名词,同时,描述了“十一脉”的循行路践;它便是我国传统医学《经络学说》的鼻祖。

约于公元前350年成书的《黄帝内经》、分别在,‘经脉篇”和“经筋篇”等,系统而较完整地记载了我国传统医学著名的“经络学说”雄文,成为中医、针灸、按摩推拿、气功等医术的核心。

此外,中医古籍《类经》等,对经络,”学术理论,作了充实、注解和发挥;特别是对经筋学所作的重要而简明的充实,为经筋疗法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经筋疗法,基础立论,源于中医经络学说,包括经脉学和经筋学两大理论体系;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络脉组成的经脉体系;由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和十二皮部组成的经筋体系。

经脉体系是我国针灸疗法的基础理论,它已经获得举世闻名的长足发展。

但由于历史因素及认识上的原因,经筋体系理论阐述的我国经筋疗法医术,长期缺乏系统性的发掘研究,至今仍然未得到应有的开发;故社会人士以至今日中医队伍的多数医务人员,只熟悉经脉针灸,而对经筋学理论和经筋疗法疏解。

业已发掘而得经筋疗法,便是在上述我国经筋疗法的历史背景,在当前国际形式需求,在中医经络学说阐述的经筋学理论基础上。

按照《内经·大惑》叙述的“脉与脉并为系”为启导,通盘考究《内经》各个篇章的有关论述,阐述人体科学理论;结合民间“经筋医术”现代医学和边缘科学知识,遵循“古为今用”、“继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的精神;融通古今医学哲理,创立新的经筋疗法医学理论体系;尔后将理论回到临床实践,接受实践检验,历时一载,系统总结其精华,遂告其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六)经筋疗法适应于临床120多种常见病症的治疗,并 对其中的40多种难治病症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及其他 疗法,使它已由一个独立的诊疗专科,转化成为专治顽症 痼疾的特种医疗机构。
经筋病症
▪ 筋驰、筋缓、筋纵、筋软、筋痹 ▪ 筋结 ▪ 筋急、筋挛、 ▪ 筋痿 ▪ 其它:筋转 筋痛等 筋病的病机原则:
经筋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
二、经筋的
(含良生与恶性刺激),均引起伸缩作用。 ▪ 3.传递信息、牵涉反应功能。属机体的重
要器官。 ▪ 4.经筋的整体调节功能。肌筋属于机体的
结构部分,其对于整体机能,具有重要影 响。
经筋疗法的特点
▪ 中医“经筋学”论述的是机体的动态活动,犹似 中医古代十二经筋图像的线力作用。当这些线力 群的牵拉力“超阈限”地作用于“应力点”时, 便可导致“应力点”产生病理性之“筋结点”; 而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的一维向多维 化演进;最终导致经筋病变点、线、面及多维病 变系列的形成。这种机体因素病变系列,具有形 征可查的自身规律及其特性。经筋疗法借助于对 这一规律的掌握,结合临床积累丰富经验的“手 触查灶法”,产生了综合性的医疗效应。
经筋与经脉区别
▪ ①十二络筋不直接录属脏腑,故名称不冠脏腑之名。 ▪ ②十二经筋之起始,皆自四肢末端开始。故手三阴经筋及
足三阳经筋均呈反折走向。 ▪ ③经筋缺乏循经流注传递的经间关系,不像经脉那样具有
顺序流注传递,终而复始,如环无端的运转。 ▪ ④经筋“中无有空”不直接运输血气,其所需的血气,依
赖经脉的渗透濡灌。 ▪ ⑤经筋可由机体的“心脑”直接指挥,具有产生主动性随
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 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 纵不收,无用燔针。 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 筋弛骨消,肉烁(月囷)破,毛直而败。
筋结的致病因素
▪ 1.外界异常气候变化因素以风、寒、湿三邪致病 者最常见、
▪ 2.外界力学作用因素。 外力作用,如挫、擦、 换、碰、撞、击等作用于机体筋肉,轻者致不同 程度的肌筋受伤,发生“瘀积”为患;严重者, 损筋削肉,以致骨折或损及脏腑。
▪ 经筋,即人体筋肉系统之缩称。包含十二经筋、十二经 别及十二皮部。以十二经筋为核心,包括人体全身皮肤、 肌肉、肌健、筋膜、韧带等的机联体结构。
▪ 发挥“联缀百骸”“维络周身”、“着藏经脉”维护机 体整体统一,护脏固腑,保证躯体正常“趋翔”活动等功 能作用。
▪ 壮族名医黄敬伟教授发掘中医经筋学,结 合民间“经筋医术”而首先提出的。
意运动能力;而经脉缺乏随意运动作用,但经筋运动对经 脉发生影响。
经筋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
一、机械性生理作用功能 ▪ 1.联缀百骸,构成身形支架与形体 骨与筋,联结构成机
体的支架,把人身系结成为固定的形体。 ▪ 2.维络周身,内安脏腑作用筋广泛分布于躯体,无所不
达,构成网络周身的整体组织,内置脏腑,并固缠五脏六 腑,以化气血;通过经脉运输,营灌内外,保证机体活存 所需的环境。 ▪ 3. 系结胶节,保证趋翔作用机体肢节,有两种形态,一 为相对固定形态,如脊椎的关节等,一为活动度较大的四 肢关节,机体肢节,依靠经筋系结。四肢关节,由经筋系 结成为可以移动位置的生态者,称为机体的趋翔活动。
一、理筋疗法
▪ 一、理筋疗法概念,系指运用徒手的施治方法,或运用简单的治疗工 具,对躯体肌筋施行物理性的科学调理,达到医治疾病目的的医疗手 段,它是民间常用的非药物疗法的传统医术,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 发展,发展成为各式各样的医疗专科诊疗技术,如推拿疗法、捏筋疗 法、点穴疗法等。均从实用理筋手法中派生,统属于经筋疗法的内涵, 但各自具备一定特点,选择运用时,宜取其长而避其短。因以手法为 主,故又称实用理筋手法。
▪ (四)经筋疗法根据筋挛压迫经脉影响脏腑功能,而舒筋 可以活络,对脏腑产生良性反馈作用的论述,把疗法扩大 于治疗脏腑实质病变、神经系统疾患,尤其对胃肠道溃疡 病、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胃肠功能紊乱等,收效显 著。其中值得推崇的是,当这些病变药物疗效欠佳时,经 筋疗法的疗效特别显著。
▪ (五)经筋疗法“消灶调机”,具有“整体机能调整”的 明显作用,临床上产生系列性的功能平衡及抗衰防老功效, 成为却病延年益寿的良医妙法。
经筋疗法简介
经筋疗法的来源
▪ 经筋疗法来源于《黄帝内经•经筋》篇,经筋与经脉同源 共史,筋与脉并为系。十二经筋是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 统,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间、相互关联的循行 体系,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调控关节的屈伸活动,以保 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发掘经筋扩大了“经络”的临床 应用范围。
▪ (一)于人体查明具有治疗功效特殊的“经筋腧穴”群的 分布规律。弥补了现行医疗对筋性病灶缺少特导性诊疗之 不足,奠定了经筋疗法成为高疗效学科的基础。
▪ (二)经筋查灶,尚可有效地提示筋性病变的累及性、隐 蔽性、症状类似性等特点,成为现行医学的有效补充。
▪ (三)经筋疗法创导的“综合消灶—多维系列解锁”的施 治手段,具有整体辩证观点;它既可灵活地使用综合手段 中的单项疗效作用,又可发挥“多项群体功效”协同作用, 利于攻坚及全面解锁,起到“标与本”并解的功效,临床 上显示即时疗效与延续作用明显效果。
▪ 3.机体自身动态活动的动、静力学因素。机体于 空间活动,离不开肌、筋、膜、带的参与。任何 肢节、肌筋的活动,都具有活动量度及方向性等 的生理因素制约.凡超越生理性负荷的活动,皆 可成为肌筋膜带的致伤。
黄氏模式
▪ 黄教授创立的经筋医术新法查筋方法,显著地提高了临床 的治疗效果。该疗法对筋性成因的病证采用 手法—针刺—拔罐—辅助冶疗 的四联疗法,充分发挥在单项疗效基础上的多项功效, 其协同作用比传统单一的针灸疗法或按摩疗法更具特色, 起到原发与继发,标与本并除的作用,并具有显著提高人 体免疫力的功效。 经筋疗法不仅对常见的顽固性疾患如偏头痛、慢性腰腿 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慢性风湿关节炎、顽固性面瘫、 中风偏瘫、骨质增生症等具有独到的疗效,而且对于现代 医学面临的多种难治病如神经衰弱、弱智、儿童腿瘫及慢 性疲劳综合症等48种疑难病和122种病均具有特殊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