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复习题
普通地质学_题库
![普通地质学_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acac696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f.png)
普通地质学_题库一、选择题1、地球的年龄大约是()A 46 亿年B 6000 年C 100 亿年D 138 亿年2、以下哪种岩石属于沉积岩?()A 花岗岩B 玄武岩C 石灰岩D 片麻岩3、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不包括()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大气层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运动方式主要有()A 扩张和俯冲B 挤压和拉伸C 碰撞和分离D 以上都是5、下列哪种地质作用属于外力地质作用?()A 岩浆活动B 变质作用C 风化作用D 地震6、河流的下蚀作用会形成()A V 形谷B U 形谷C 三角洲D 冲积扇7、褶皱的基本形态不包括()A 背斜B 向斜C 断层D 单斜8、冰川的侵蚀作用会形成()A 角峰B 刃脊C 冰斗D 以上都是9、地下水的类型不包括()A 包气带水B 潜水C 承压水D 河水10、火山喷发的类型主要有()A 裂隙式喷发B 中心式喷发C 熔透式喷发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地质年代单位包括宙、代、纪、世、期,对应的地层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_____等。
3、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_____三大类。
4、断层的基本类型有正断层、逆断层和_____。
5、风化作用的类型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_____。
6、海岸地貌主要包括海蚀地貌和_____。
7、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和_____。
8、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_____。
9、地质图上,岩层产状的三要素是走向、倾向和_____。
10、地震的震级表示地震本身_____的大小,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_____的影响程度。
三、判断题1、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
()3、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这是绝对的规律。
()4、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壳快速震动。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 [图片]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 [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25117621482fb4daa58d4b4b.png)
风化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环境下,由于温度、大气、水、水溶液及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使岩石在原地遭受复杂的分解和破坏的过程。
断层:岩石断裂后,断裂面两侧岩石发生显著的相对位移。
五、读图(图解)
1、标出下图地质作用产物的名称(注:⑦—⑩为河流地质作用)。
褶皱类型及断裂类型:①逆断层 ②正断层 ③背斜
C、新近纪之前的构造运动 D、第四纪以来的构造运动
2、大陆表面分布最广的岩石是( B )
A、花岗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混合岩
3、沉积岩最典型的特征是具有( C )
A、气孔构造 B、片理构造 C、层理构造 D、页理构造
4、平行不整合是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层地层的( B )。
①土壤层 ②残积层 ③半风化层 ④基岩
5、标出下图地下水的类型
①包气带水 ②地下水面 ③潜水 ④承压水
六、问答题
1、 背斜和向斜是褶皱构造的基本类型,它们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背斜是原始水平岩层受力向上拱起,其核部为老岩层,两翼岩层逐渐变新;而向斜是岩层向下凹弯曲,其核部为新岩层,两翼岩层逐渐变老。
三、是非判断
1、石英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矿物,它可出现在三大岩类中 ( √ )
2、断层的上升盘就是上盘。 ( × )
3、一次地震只有一次地震烈度。 ( × )
A、产状一致,时代连续 B、产状一致、时代不连续
C、产状不一致,时代连续 D、产状不一致,时代不连续
5、世界上绝大多数震级大的地震是( A )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诱发地震
6、岩浆岩可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四大类,其主要划分依据是( C )。
普通地质学_试题库完整
![普通地质学_试题库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92585c3fddccda38376bafde.png)
第1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地球科学地质学普通地质学均变说灾变说将今论古二、填空题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及()等若干方面。
3.地质学的研究程序一般包括()、()、()及()等方面。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
”这句话的意思是(“ ”)。
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 ”)的思维方法。
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所提出.并由()发展和确立。
5.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依据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各种()。
第1章绪论答案二、填空题1.地壳及与地壳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2.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层年代与地质发展历史;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力与地质作用;地质学的应用问题。
3.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分析化验与模拟试验;综合解释。
4.今天是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郝屯;莱伊尔。
第2章矿物二、是非题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3.矿物都具有解理。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6.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10.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 . 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11.某火成岩含50%的SiO2 .即其含50%的石英。
()12.橄榄石具橄榄绿色的条痕。
()113.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富集成矿。
()14.岩石无例外地都是矿物的集合体。
()15.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都是喷出岩。
()16.地下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其温度比同源喷出地表的熔浆低。
()17.火成岩根据石英含量多少.可进一步分成超基性、基性、中性与酸性四类。
()18.组成花岗岩的石英都不具自形特征.故它们都是非晶质体。
普通地质学_题库
![普通地质学_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1499787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1.png)
普通地质学_题库一、选择题1、地球的年龄大约是()A 46 亿年B 6000 年C 10 亿年D 100 万年2、下列哪种岩石属于沉积岩()A 花岗岩B 玄武岩C 石灰岩D 片麻岩3、地球内部结构不包括()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大气层4、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有()A 太阳辐射能B 地球内部热能C 重力能D 以上都是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岩石圈被划分为()A 5 大板块B 6 大板块C 7 大板块D 8 大板块6、下列哪种矿物硬度最大()A 石英B 长石C 金刚石D 黄铁矿7、褶皱的基本形态不包括()A 背斜B 向斜C 穹窿D 断层8、河流的下蚀作用会形成()A 峡谷B 冲积扇C 三角洲D 牛轭湖9、冰川的剥蚀作用会形成()A U 形谷B 角峰C 刃脊D 以上都是10、风化作用的类型包括()A 物理风化B 化学风化C 生物风化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和生物圈。
2、岩浆岩根据其二氧化硅含量的多少,可以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和基性岩。
3、断层的基本类型有正断层、()和逆断层。
4、常见的沉积岩构造有层理、()和化石。
5、变质作用的类型有接触变质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
三、判断题1、地震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地质灾害,其发生与板块运动有关。
()2、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没有任何好处。
()3、所有的岩石都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
()4、地下水的运动方向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5、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演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四、简答题1、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2、比较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特点。
3、什么是岩石的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有哪些?4、简述河流的侵蚀作用类型及形成的地貌。
5、简述褶皱的要素及分类。
五、论述题1、论述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特点,并说明其对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2、结合实例,论述地质作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分析地震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4d81528e9951e79b892767.png)
第一套地质学试题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1.新构造运动2.风化壳3.莫霍面4.标准化石5.岩石圈6. 矿物7. 向斜8. 转换断层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B、KC、TD、Q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B、二叠纪C、三叠纪D、白垩纪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B、区域变质作用C、埋藏变质作用D、动力变质作用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B、晚古生代C、早古生代D、新生代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B、直立褶皱C、倾斜褶皱D、翻卷褶皱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B、构造窗C、逆掩断层D、冲断层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40f2f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4.png)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计10分)1、地幔是由()类型的岩石组成的。
A、花岗岩B、玄武岩C、超镁铁岩2、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斜方向相反,倾角大小不等的褶皱称为()A、直立褶皱B、倾斜褶皱C、倒转褶皱3、上盘向下滑动,两侧相当的岩层相互分离的断层称为()A、正断层B、逆断层C、平移断层4、由单斜岩层组成,岩层倾角及两侧山坡均陡者称为()A、单面山B、平顶山C、猪背岭5、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与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A、盆地B、火山弧C、大陆架6、球状风化过程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A、物理风化B、化学风化C、生物风化7、在()的气候条件下,花岗岩易于风化成高岭石和松散的石英砂。
B、寒冷C、潮湿8、岩石风化后留在原地的物质称为()A、残积物B、坡积物C、风化壳9、沿地表斜坡上的沟槽定向流动的水体称为()A、河流B、片流C、洪流10、()的特点是:流体流动时,质点不互相混合,流动的层与层之间不交错。
A、片流B、层流C、紊流11、()为幼年期河流标志。
A、“V”型谷B、“U”型谷C、“碟”型谷12、在河流搬运作用中,细沙-粉沙级的物质主要以()方式被搬运。
A、悬运B、溶运C、拖运(底运)13、在影响冰川发育的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是()A、降雪量B、海拔高度C、气温14、下列岩层中,能成为良好的隔水层是()B、页岩C、粗砂岩15、()是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的饱和水,其上一般没有隔水层。
A、承压水B、孔隙水C、潜水16、浪蚀作用最频繁的地带是()A、滨海带B、浅海带C、半深海带17、在波浪影响的范围内,从上而下,水质点作圆周运动的半径()A、不变B、增大C、减小18、湖泊的剥蚀(湖蚀)作用以()方式为主。
A、机械剥蚀B、化学溶蚀C、生物作用19、只要剪切强度()剪切应力,物体就能够保持稳定状态。
A、大于B、等于C、小于20、以下不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水星B、木星C、火星21、 ---是矿物。
普通地质学考试题
![普通地质学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2bf394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c.png)
普通地质学考试题一、选择题1.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A.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B. 行星和其他天体C. 化学元素和矿物D. 环境生态系统2. 下列哪项不是地球的内部结构?A. 地壳B. 方法层C. 内核D. 外核3. 地壳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公里?A. 1-10B. 10-20C. 20-30D. 30-404. 最古老的地质时代是()。
A. 古生代B. 新生代C. 中生代D. 元古代5. 地球的外部结构包括()。
A. 大气层B. 水圈C. 活动层D. 岩石圈二、填空题1. 地球的半径约为()千米。
2. 地球上最重要的矿石是()。
3. 地质学的两大分支学科是()和()。
4. 地震波是通过地球内部的()传播的。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写“√”,错误的写“×”。
1. 地球上70%的面积是海洋。
()2. 地震是地球内部的岩石变形和运动造成的。
()3. 造山带是指地壳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形。
()4. 化石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证据之一。
()四、简答题1. 请简述地球内部的三个主要层次。
2. 请解释地球的构造板块理论。
3. 什么是地质学时间尺度?为什么地质学家需要使用时间尺度?4. 解释地球表面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五、分析题请分析并解释造成地球表面变化的三个主要力量。
六、论述题请论述地质灾害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以上是普通地质学考试题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备考。
祝你考试顺利!。
普通地质学考试试题答案
![普通地质学考试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9205d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1.png)
普通地质学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A. 地球表层B. 地球内部C. 地球整体D. 地球外部空间答案:C2. 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是:A. 矿物B. 岩石C. 土壤D. 水体答案:B3. 下列哪种地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A. 地震B. 火山爆发C. 风化作用D. 地壳运动答案:C4. 下列哪种岩石属于沉积岩:A. 花岗岩B. 片麻岩C. 砂岩D. 大理石答案:C5. 地质年代单位中,最长的时间单位是:A. 代B. 纪C. 世D. 阶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质学研究的三大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岩石、地层、构造2. 地壳运动包括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运动。
答案:水平、垂直3. 地质作用分为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
答案:内力、外力4. 岩石圈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地壳、地幔、地核5. 下列地质年代单位按时间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代、纪、世、阶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及其内部结构和演化的科学。
()答案:正确2. 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是土壤。
()答案:错误3. 地震属于外力作用。
()答案:错误4. 火山爆发属于内力作用。
()答案:正确5. 地质年代单位中,最长的时间单位是“阶”。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地壳运动的类型及成因。
答案: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类型。
水平运动:指地壳板块沿着水平方向的运动,其主要原因是地球内部的热力学作用,如地幔对流、板块构造运动等。
垂直运动:指地壳板块沿着垂直方向的运动,其主要原因是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差异、地壳均衡调整等。
2. 简述地质作用的分类及特点。
普通地质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普通地质学本科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4aee1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7.png)
普通地质学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由哪几个圈层组成?A. 地壳、地幔、地核B. 地壳、地幔、外核C. 地壳、软流层、地核D. 地壳、地幔、内核2. 下列哪项不是矿物的物理特性?A. 颜色B. 硬度C. 可塑性D. 条痕3. 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哪三类?A. 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B. 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C.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D. 火山岩、沉积岩、岩浆岩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A. 氧B. 硅C. 铝D. 铁5. 板块构造理论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阿尔弗雷德·韦格纳B. 阿基米德C. 牛顿D. 爱因斯坦6. 下列哪项不是沉积岩的特点?A. 层理分明B. 有化石C. 密度一致D. 可以有矿物晶体7.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地球内部的哪些信息?A. 密度B. 温度C. 压力D. 圈层结构8. 下列哪项不是地质年代单位?A. 宙B. 代C. 纪D. 月9. 岩石的变质作用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温度和压力B. 风化作用C. 生物作用D. 化学溶液的作用10. 地壳中的岩石循环主要通过哪些地质过程实现?A. 风化、侵蚀、沉积、成岩作用B. 岩浆活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C.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D.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侵蚀作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基本过程。
12. 岩石学中,岩石的分类除了根据成因外,还可以根据其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分类。
13.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________。
14. 火山喷发时,岩浆通过________上升到地表,然后形成________。
15. 地质学中,________是指地壳或岩石圈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外力作用对地壳的影响。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812e3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f.png)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第一章地球1.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学上,以平均海平面为基准,并将其扩展到陆地而构成一个封闭球形体,代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此球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山:陆地上海拔500M以上,切割深度200M隆起的高地。
3.丘陵:海拔低于500M,相对高差在200M以下,具有一定起伏的高地。
4.高原:海拔500M以上,广阔而较为平坦的地区。
5.平原:海拔高度500M,面积宽广,地势平坦,略有起伏。
6.盆地:四周被山地包围,中间较低且起伏不大的地区。
7.大陆架:围绕大陆分布的浅水台地。
8.大陆坡:大陆架以外坡度明显变陡的斜坡地带。
9.大陆基:介于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缓坡地带。
10.大气圈:大气环流及气候带.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扩散层,是由包围着固体地球的大气层构成的。
11.重力校正:消除高度、地形等因素影响,把重力值校正到相当海平面高度的重力值。
12.重力异常:校正后的重力值与正常值偏离并达到一定程度。
13.岩石圈: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和地壳之间的部分,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
14.不连续面:地震波速度变化明显的深度,反映在该深度上的物理性质、成分,两者有突变。
15.地质学研究的方法和特点?研究方法:历史比较法、激变论。
特点:空间的广泛性、时间的漫长性、地质过程的复杂性。
16.山的分类.低山:海拔500M—1000M中山:海拔1000M—3500M高山:海拔3500M—5000M最高山:海拔5000M以上16.气候带如何划分及各类型气候带的特点。
根据降水量、气温温度划分为潮湿气候带、干旱气候带及冰冻气候带。
各类型气候带的特点如下:潮湿气候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面流水发育,湖泊众多,地下水充裕,植被生物繁茂。
干旱气候带: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地面流水一般为暴雨时形成的暂时性流水,湖泊一般为咸水湖,风力强,植被稀少,一般形成干旱沙漠。
冰冻气候带:气温低,降水以雪为主,生物较少。
17.地球表面水圈层是如何循环的。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1281c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0.png)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普通地质学复习题二、选择题:第一篇,地球和地壳1、克拉克值是(A )A、某种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的百分数,B、某种元素在地球中平均含量的百分数,C、某种矿物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的百分数,D、某种矿物在地球中平均含量的百分数2、大气圈中与地表地质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是(A )A、对流层,B、平流层,C、臭氧层D、电离层3、裸子植物占统治的时代是( C )。
A、古生代,B、晚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4、三叶虫主要生活在( D )A、新生代,B、中生代,C、晚古生代,D、早古生代5、古登保面是指( C )的分界面。
A、地壳与岩石圈,B、地壳与地幔C、地幔与地核D、上地壳和下地壳5、莫霍面是指( B )的分界面。
A、地壳与岩石圈,B、地壳与地幔C、地幔与地核D、上地壳和下地壳6、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划分依据是(B )A、物质组成B、结构构造C、形成状态D、产出状态7、大陆表面分布最广的岩石是( B )。
A、花岗岩,B、沉积岩,C、变质岩,D、混合岩8、爬行类的恐龙主要生活在( C )A、早古生代B、晚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9、海底峡谷的主要部位在(B )A、大洋盆地中B、大陆坡上C、洋中脊旁D、大陆架上10、地质年代单位的四级划分(由大到小)是(A )。
A、宙,代,纪,世,B、宇,系,纪,统C、宇,界,系,统D、宙,代,纪,统12、固体地球圈层划分的主要地球物理依据是(D )A、重力值,B、地磁场强度C、地温梯度D、地震波传播速度13、软流圈包括在( B )。
A、地壳中,B、上地幔中,C、下地幔中,D、地核中14、肉眼鉴定矿物主要根据( C )来鉴定A、矿物的物质组成B、矿物的外形C、矿物的物理性质D、矿物的产出形态15、产生大气环流的主要原因是(C )。
A、地面高低不平,B、海陆分布不均,C、幅射热差异。
16、上、下地壳之间的界面称为(B )。
A、莫霍面B、康德堡面C、古登堡面17、组成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是( D )。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45a32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1a.png)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地球大气层B. 地球水圈C. 地球岩石圈D. 地球生物圈答案:C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氧B. 硅C. 铝D. 铁答案:A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矿物是()。
A. 石英B. 长石C. 云母D. 方解石答案:A4. 地球内部圈层中,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的是()。
A. 地核B. 地幔C. 地壳D. 软流层答案:D5. 岩石按成因分类,下列哪一项属于沉积岩()。
A. 花岗岩B. 石灰岩C. 玄武岩D. 大理岩答案:B6.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若干()拼合而成。
A. 大陆B. 海洋C. 板块D. 地壳答案:C7. 地壳中最常见的变质岩是()。
A. 大理岩C. 片麻岩D. 片岩答案:B8. 地球的年龄约为()。
A. 40亿年B. 45亿年C. 50亿年D. 60亿年答案:B9.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可以确定地球内部的()。
A. 温度B. 压力D. 圈层结构答案:D1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
A. 氧、硅、铝B. 氧、硅、铁C. 氧、硅、钙D. 氧、铁、铝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质年代中,新生代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纪。
答案:第三纪、第四纪、全新世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造岩矿物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石英、长石、云母3.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地壳、地幔、外核、内核4. 变质作用按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5. 地壳中最常见的火成岩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花岗岩、玄武岩6.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普地复习要点 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普地复习要点 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54604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07.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普通地质学》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地质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在那几个方面?基本内容是介绍有关地球和地壳的物质组成、结构和构造,动力地质作用原理,地球和地壳的演化发展历史.第二章地球1.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各包括那几个行星,其特点如何?类地行星指性质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它们一般具有体积小、密度大、卫星少、有固体表层、重元素多、距太阳近的特点。
类本行星指坦质类似于木星的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它们一般有体积大、密度小、卫星多、无固体表层、轻元家多、距太阳远的特点。
2.何谓磁偏角及磁倾角?磁倾角(互与水平面夹角)磁偏角(另水平分量与N向之间的夹角)3.大气圈自下而上可分为那几个次级圈层?根据温度变化和密度状况可把大气圈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外逸层。
4.地球内部划分哪三大圈层?其划分界面叫什么?地壳、地幔、地核。
分别是莫霍面(M面)和古登堡面。
5.上地壳(大陆地壳)和下地壳(大洋地壳)的区别?地壳厚度在大陆地区较厚,平均35km(厚处可达60km),大洋地区较薄,平均厚6km。
大陆地完由硅、铝成分为主的硅酸盐和硅、镁成分为主的硅酸益组成。
大洋地壳由硅、镁成分为主的硅酸盐组成。
6.陆地地形有哪些?海底地形有哪些?陆地地形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和洼地等类型。
根据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把海底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单元。
第三章地壳的物质组成1.何谓克拉克值?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些?把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称为克拉克值。
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包括:氧、硅、铝、铁、钙、纳、镁、钾8种。
2.矿物的概念?主要根据矿物的哪些特征对其进行肉眼鉴定?矿物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根据:形态、颜色与条痕、光泽、硬度、解理和断口。
3.岩石的概念?按照岩石形成的原因,一般将岩石分为哪三个大类?岩石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由其他岩石和矿物的碎屑所组成的一种集合体。
普通地质学考试题及答案
![普通地质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7c2e4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c.png)
普通地质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地球的大气层B. 地球的生物圈C. 地球的岩石圈D. 地球的水圈答案:C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氧B. 硅C. 铝D. 铁答案:A3. 以下哪种岩石属于沉积岩?A. 花岗岩B. 石灰岩C. 玄武岩D. 大理岩答案:B4. 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是:A. 石英B. 长石C. 方解石D. 云母答案:A5.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由几个板块组成?A. 5个B. 7个C. 9个D. 12个答案:B6.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地壳运动的结果?A. 地震B. 火山爆发C. 风化作用D. 沉积作用答案:A7.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铝B. 铁C. 钙D. 钠答案:A8. 以下哪种岩石是由岩浆冷却形成的?A. 石灰岩B. 花岗岩C. 页岩D. 片麻岩答案:B9.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 氧B. 硅C. 氢D. 碳答案:B10. 以下哪种矿物是地壳中最常见的造岩矿物?A. 黄铁矿B. 黄铜矿C. 石英D. 云母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地壳的厚度在大陆部分平均约为______公里,而在海洋部分平均约为______公里。
答案:35;5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矿物是______,其化学成分为SiO2。
答案:石英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其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8%。
答案:铝4. 地壳的化学成分中,氧的含量约为______%,硅的含量约为______%。
答案:46.6;27.7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依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氧、硅、铝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地壳的形成过程。
答案:地壳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它涉及到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板块运动和地表的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
最初,地球表面是液态岩浆,随着冷却和凝固,形成了原始的地壳。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da815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4.png)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地质学;现实类比;历史分析大地水准面;大陆;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裂谷;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裾);海沟;岛弧;洋脊;洋隆;大洋盆地;海山;海岭;重力;理论重力值;实测重力值;重力异常;地磁;地磁场;地磁要素;磁异常;地热;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地面热流;地热异常;地震波;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软流圈地壳;岩石圈;陆壳;洋壳;硅铝层(花岗质层);硅镁层(玄武质层);克拉通;造山带;板块;元素丰度;克拉克值;矿物;岩石;岩石圈;岛弧;海沟;地幔柱;地槽;地台单质矿物;化合物矿物;类质同象;同质多象;晶体;单形;聚形;晶面;自色;他色;晶体习性;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解理面;断口;硬度摩氏硬度计岩浆;岩浆作用;喷出作用;侵入作用;火山;火山口;破火山口;火山锥;火山灰;熔岩;岩基;岩株;岩床;岩盘;岩墙;捕虏体;顶垂体;液态分异;结晶分异;同化混染;岩浆矿床;伟晶矿床;岩浆期后矿床;科马提岩;波状熔岩;块状熔岩;柱状节理;红顶现象;围岩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递变层理;块状层理;波痕;槽模;泥裂;雨痕;雹痕;鸟眼构造;结核;缝合线;叠层石;自色;继承色;他色;杂基;胶结物;圆度;球度;基底胶结;接触胶结;孔隙胶结;砾岩;砂岩;泥岩;复成分砾岩;结构;构造;晶屑;玻屑;集块结构;凝灰结构;粒屑结构;生物骨架结构;晶粒结构;团块;包粒;鲕粒灰岩;硅质岩变质作用;正变质岩;副变质岩;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气液变质作用;蚀变;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花岗岩化;变质带;片理;变质矿物;碎裂带产状;产状要素;走向;走向线;倾向;倾向线;视倾斜线;视倾向或假倾向;倾角;视倾角或假倾角;倾伏向;倾伏角;侧伏角;岩层出露界线;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岩层的真厚度;岩层的铅直厚度;岩层的视厚度;倾斜岩层的出露宽度;地层;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不整合线;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侵入接触;沉积接触;断层接触;构造断层接触构造运动;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新构造运动;古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挽近构造运动;继承性;新生性;水平运动;垂直运动;造陆运动;造山运动;构造圈;河流阶地;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堆积阶地;夷平作用或准平原化;夷平面;古风化壳;现代风化壳;侵蚀面;震源;震中;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纵波;横波;震级;地震烈度;等震线背斜;向斜;背形;向形;侧形;褶皱要素;核部;翼部;翼角;拐点;顶角;转折端;枢纽;褶皱倾伏端;轴面;轴线;轴迹;脊;脊线;槽;槽线;平行褶皱;相似褶皱;顶薄褶皱;不协调褶皱;复背斜;复向斜;全形褶皱(阿尔卑斯式褶皱);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侏罗山式褶皱;雁列式褶皱;同沉积褶皱;鞘褶皱;叠加褶皱;弯曲褶皱作用;弯滑褶皱作用;弯流褶皱作用;剪切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对称褶皱和不对称褶皱;褶皱包络面节理;节理组;节理系;断层;脆性断层;韧性剪切带;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顺层节理;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水平节理;剪节理;张节理;X型共轭节理;追踪张节理;雁列式节理;雁列脉;雁列带;雁列面;雁列角;火炬状节理;断层面;断层带;断层线;断盘;滑距;总滑距;走向滑距;倾斜滑距;水平滑距;断距;地层断距;铅直地层断距;水平地层断距;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顺层断层;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岩石圈断层;地壳断层;基底断层;盖层断层;层间滑动断层;正断层;逆断层;逆冲推覆构造;平移断层;枢纽断层;左行;右行;阶梯状断层;地堑;地垒;环状断层;放射状断层;叠瓦状断层;对冲式断层;背冲式断层;勺状断层;旋转碎斑;S-C面理;“云母鱼”构造;西布森模式(断层的双层结构模式);牵引构造;牵引褶皱;擦痕;阶步;断层破碎带;断层岩;断层崖;同沉积断层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准平原化;夷平面;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风化壳;温差作用;冰劈作用;氧化作用;根劈作用;差异风化;球形风化;古风化壳;片流;洪流;层流;紊流;单向环流;洗刷作用;冲刷作用;洪积物;洪积扇;河谷;下蚀作用;侧蚀作用;向源侵蚀;侵蚀基准面;河流的平衡剖面;河流袭夺;瀑布;边滩;冲积物;冲积扇;波浪;沿岸流;底流;潮汐;潮流;浊流;洋流;等深线流;滨海带;后滨带;前滨带;外滨带;浅海带;半深海带;深海带;海蚀凹槽;海蚀崖;波切台;波筑台;海滩;砂坝;砂咀;泻湖;潮坪;浊积物;递变层理;海蚀阶地;湖泊;泄水湖;不泄水湖;淡水湖;咸水湖;盐湖;火山口湖;堰塞湖;风蚀湖;沼泽;冰川;大陆冰川;山岳冰川;挖掘作用;磨蚀作用;冰溜面;冰川擦痕;冰蚀谷;冰斗;刃脊;角峰;羊背石;漂砾;冰碛物;终碛堤;侧碛堤;鼓丘;冰蚀湖;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渗透水;凝结水;古水;原生水;吸着水;薄膜水;重力水;包气带水;饱水带;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透水性;含水性;隔水层;透水层;泉;上升泉;下降泉;喀斯特作用;喀斯特地形;喀斯特现象;溶沟;落水洞;溶洞;石钟乳;钟乳石;石幔;风蚀作用;风的吹蚀作用;风的磨蚀作用;风蚀穴;石蘑菇;风蚀柱;风蚀谷;风域;风蚀洼地;风蚀湖;风的搬运作用;风的沉积作用;风成砂;新月形沙丘;黄土;沙漠1.历史比较法2.地热增温率3.重力异常4.在磁异常5.岩石圈6.软流圈7.克拉克值8.矿物9.岩石10.地质作用11.地质营力12.化石13.地层14.风化作用15.残积物16.风化壳17.向源侵蚀18.侵蚀基准面19.河漫滩20.蛇曲21.冰蚀谷22.终碛堤23.冰期及间冰期24.海蚀凹槽25.波切台26.浊流27.锰结核28.成岩作用29.层理30.岩层产状31.岩层倾向32.岩层倾角33.平行不整合34.角度不整合35.褶皱36.断层37.节理38.古构造运动39.新构造运动40.岩浆41.岩浆作用42.侵入体与围岩43.矿床44.矿体45.矿石46.震级47.地震烈度48.滑坡49.泥石流50.地面沉降51.论述题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依据2.地壳的结构、类型及物质组成3.试述相对地质年代的划分4.举例说明物理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5.试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6.河流的垂直侵蚀作用及其演化趋势7.河流的侧方侵蚀作用及其演化趋势8.河漫滩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9.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10.岩溶作用发育条件及主要岩溶地形11.冰川的刨蚀作用及主要冰蚀地形12.基岩海岸的剥蚀过程和海蚀地形13.浅海区化学及生物化学沉积类型及其特点14.风蚀作用类型及风蚀地形15.试述古构造运动的表现16.试述新构造运动的表现17.试述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证据18.试述板块的边界类型19.试述地壳上升对河流、地下水及海洋地质作用的影响20.试述河沙、海沙及风成沙的主要区别21.试述河谷、风蚀谷、冰蚀谷的主要区别22.试述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23.试述“现实类比法”的内涵,并举例说明。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题资料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题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0dcf3374b73f242336c5fc4.png)
普通地质学(一)一、名词解释1、地质作用—地质学把自然界各种动力引起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构造及地表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作用称为动力地质作用,或简称为地质作用。
2、岩石圈—是指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球部分。
它包括早期分层方案中的地壳(A 层)和上地幔的顶部(B层)。
3、克拉克值—将各种元素在地壳中重量的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4、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及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环的过程。
5、地层及岩层—在地球表面由于各种沉积作用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经成岩作用而变成了沉积岩层。
在一定地质年代内形成的岩层称为地层。
6、地层层序律—在一个地区内,如果未经强烈的构造变动,就不会发生地层倒转,地层的顺序总是上新下老。
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
7、侵蚀基准面—河流的下蚀作用不断使河谷加深,但这种作用不是无止境的。
当河流下切到一定深度,河水面趋近与其注入的水体(海、湖等)水面高度一致时,河水不再具有势能,活力趋于零,下蚀作用也就停止了。
因此河流注入的水体水面是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面。
8、风化壳—是指在陆地表面由残积物和土壤构成的一层不连续的、厚薄不均的薄壳。
9、磁偏角—通过H方向的铅直平面为磁子午面,它与地理子午面的夹角。
10、冰蚀谷—经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谷地。
二、选择题及判断题1、下列各类矿物中最易溶解的是( A )A、卤化物类B、硫酸盐类C、硅酸盐类D、碳酸盐类2、化学风化作用通常在下列哪种气候条件下进行得最快( D )A、干燥B、寒冷C、温暖D、湿热3、下列岩石能成为良好的隔水层是( D )A、粉砂岩B、砾岩C、粗砂岩D、粘土岩4、下列均能被石英所刻动的矿物组是( A、B )A、石墨、石膏、方解石、磷灰石B、萤石、长石、云母、滑石C、橄榄石、角闪石、辉石、刚玉D、黄铁矿、黄铜矿、玄铅矿5、下列矿物抗风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A、石英﹥白云母﹥黑云母﹥辉石B、石英﹥白云母﹥橄榄石﹥辉石C、白云母﹥长石﹥角闪石﹥橄榄石D、石英﹥黑云母﹥橄榄石﹥角闪石6、只能用作测定第四纪地层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是( B )A、钾-氩法B、C14法C、铀-铅法D、铷-鍶法7、破环硅酸盐矿物的主要风化作用方式是( D )A、溶解B、氧化C、水化D、水解《判断题》8、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叫三叠系。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3687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9.png)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上地壳厚度最薄的部分是位于:A. 陆地的剖面B. 海洋地壳C. 平均地壳D. 大陆地壳答案:B. 海洋地壳2. 当地震波从上倾斜的地壳进入下倾斜的地壳时,它们将会:A. 向上绕射B. 向下绕射C. 被吸收D. 反射答案:A. 向上绕射3. 地球上最活跃的构造边界类型是:A. 陆—陆型构造边界B. 海—陆型构造边界C. 海—海型构造边界D. 平均型构造边界答案:C. 海—海型构造边界4. 以下哪种岩石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A. 花岗岩B. 砂岩C. 苦岩D. 玄武岩答案:D. 玄武岩5. 板块运动是由下列哪个地质过程引起的?A. 地壳抬升B. 地壳沉降C. 地壳悬崖D. 地壳运动答案:D. 地壳运动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句子的正误,正确的标记为“对”,错误的标记为“错”。
1. 震源是地震发生的地点。
(对 / 错)答案:错2. 砂岩是一种火成岩。
(对 / 错)答案:错3. 板块边界是构造地质学中最重要的概念。
(对 / 错)答案:对4.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对 / 错)答案:错5. 火山口是火山爆发时形成的。
(对 / 错)答案:对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地震的产生原因。
答案: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引起的,当地质构造发生变化时,岩石断裂破碎或滑动移动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地震波,从而引起地壳的震动。
2. 请简要说明火山喷发的原因。
答案:火山喷发是由于地球内部岩浆的积聚和压力释放而引起的。
当地下岩浆充满了火山口和火山体系时,超过了岩石的承受力,岩浆会喷发而进入地表,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物质。
3. 请解释板块运动的原理。
答案:板块运动是地球上地壳外层以及上部上负责地下岩石层的移动。
板块运动是由地球内部的对流和岩石的流动所驱动的,这导致了地球表面的板块在地壳上移动、碰撞和分离。
四、应用题1. 请简要描述地震带的概念,并以东亚地震带为例进行说明。
答案:地震带是指地球表面上一条地震相对集中的地带。
普通地质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普通地质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72641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e.png)
第一章地球1 地球的密度、压力、重力磁性等的基本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地球的密度: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推算出地球的质量是5.98×1027g。
地球整体的平均密度为5.52g/cm3.地表的密度直接测得其平均值为2.7g/cm3.地球密度变化的总趋势是向深处增大,由地表的2.6g/cm3,可增加到地心的13.06g /cm3,甚至更大。
地球的压力:地球内部物质从总体上说是处于高压状态的。
岩石的重量是引起内部物质承压的主要原因。
压力是随深度递增的。
地球的重力:地球任何一点上的物质所承受的重力的数值都是地球的万有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地球各点所受万有引力F=G×M×m/r2。
因此总的来说赤道半径长,重力加速度小。
两极半径短,重力加速度大。
重力的计算公式:g=978.0318(1+0.0053024sin2θ-0.0000058 sin2θ)。
Θ为纬度,g的单位为伽。
重力异常指由于物质的不均一性,特别是物质密度的不均一性所引起的各处所测得的重力数据经过高度校正后所得的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的不同,正异常,负异常。
重力勘探。
地球磁性:磁力线是由磁南极出发到磁北极汇入的一条条环行线。
地表上各点的磁场可用磁场强度(单位面积上的磁力大小,包括它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单位为奥斯特或高斯),磁偏角(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夹角)和磁倾角(磁场强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等地磁的三要素表示。
磁场强度北为正值,南为负值。
磁偏角东为正,西为负。
磁倾角把磁针的指北针下倾为正,指南阵下倾为负。
地磁场在地表的变化主要受地球内部物质成分和结构的影响。
地磁场在空间的变化总的是远离地球由强变弱。
古磁场是指保存于古代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磁场。
普通地质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普通地质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a18f2f0066f5335a81217c.png)
第一章地球1 地球的密度、压力、重力磁性等的基本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地球的密度: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推算出地球的质量是5.98×1027g。
地球整体的平均密度为5.52g/cm3.地表的密度直接测得其平均值为2.7g/cm3.地球密度变化的总趋势是向深处增大,由地表的2.6g/cm3,可增加到地心的13.06g/cm3,甚至更大。
地球的压力:地球内部物质从总体上说是处于高压状态的。
岩石的重量是引起内部物质承压的主要原因。
压力是随深度递增的。
地球的重力:地球任何一点上的物质所承受的重力的数值都是地球的万有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地球各点所受万有引力F=G×M×m/r2。
因此总的来说赤道半径长,重力加速度小。
两极半径短,重力加速度大。
重力的计算公式:g=978.0318(1+0.0 053024sin2θ-0.0000058sin2θ)。
Θ为纬度,g的单位为伽。
重力异常指由于物质的不均一性,特别是物质密度的不均一性所引起的各处所测得的重力数据经过高度校正后所得的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的不同,正异常,负异常。
重力勘探。
地球磁性:磁力线是由磁南极出发到磁北极汇入的一条条环行线。
地表上各点的磁场可用磁场强度(单位面积上的磁力大小,包括它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单位为奥斯特或高斯),磁偏角(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夹角)和磁倾角(磁场强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等地磁的三要素表示。
磁场强度北为正值,南为负值。
磁偏角东为正,西为负。
磁倾角把磁针的指北针下倾为正,指南阵下倾为负。
地磁场在地表的变化主要受地球内部物质成分和结构的影响。
地磁场在空间的变化总的是远离地球由强变弱。
古磁场是指保存于古代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磁场。
地磁场对正在凝固或沉积的岩石都会有磁化作用。
地球温度:地表温度主要来自太阳的热辐射引起的增温,又被称为变温层。
主要受控于地质构造条件,可用热流值来表示。
热流值指单位面积上的热量。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754a2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5.png)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氧B. 硅C. 铝D. 铁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沉积岩的特征?()A. 层理结构B. 化石C. 岩浆活动D. 沉积物颗粒答案:C3. 地球上最大的地质构造单元是()。
A. 板块B. 大陆C. 洋盆D. 地壳答案:A4.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不包括()。
A. 重结晶B. 熔融C. 变形D. 变质答案:B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矿物是()。
A. 石英B. 长石C. 云母D. 方解石答案:A6. 下列哪一项不是外力地质作用?()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沉积作用D. 岩浆活动答案:D7.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铝B. 铁C. 铜D. 锌答案:A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 氧B. 硅C. 硫D. 碳答案:A9. 下列哪一项不是火成岩的特征?()A. 矿物结晶B. 玻璃质C. 层理结构D. 气孔答案:C1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岩石类型是()。
A. 沉积岩B. 火成岩C. 变质岩D. 混合岩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
答案:氧2. 沉积岩的特征包括层理结构、化石和________。
答案:沉积物颗粒3. 地球上最大的地质构造单元是________。
答案:板块4.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包括重结晶、变形和________。
答案:变质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矿物是________。
答案:石英6. 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和________。
答案:沉积作用7.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答案:铝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
答案:氧9. 火成岩的特征包括矿物结晶、玻璃质和________。
答案:气孔1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
答案:火成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球1.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学上,以平均海平面为基准,并将其扩展到陆地而构成一个封闭球形体,代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此球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山:陆地上海拔500M以上,切割深度200M隆起的高地。
3.丘陵:海拔低于500M,相对高差在200M以下,具有一定起伏的高地。
4.高原:海拔500M以上,广阔而较为平坦的地区。
5.平原:海拔高度500M,面积宽广,地势平坦,略有起伏。
6.盆地:四周被山地包围,中间较低且起伏不大的地区。
7.大陆架:围绕大陆分布的浅水台地。
8.大陆坡:大陆架以外坡度明显变陡的斜坡地带。
9.大陆基:介于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缓坡地带。
10.大气圈:大气环流及气候带.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扩散层,是由包围着固体地球的大气层构成的。
11.重力校正:消除高度、地形等因素影响,把重力值校正到相当海平面高度的重力值。
12.重力异常:校正后的重力值与正常值偏离并达到一定程度。
13.岩石圈: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和地壳之间的部分,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
14.不连续面:地震波速度变化明显的深度,反映在该深度上的物理性质、成分,两者有突变。
15.地质学研究的方法和特点?研究方法:历史比较法、激变论。
特点:空间的广泛性、时间的漫长性、地质过程的复杂性。
16.山的分类.低山:海拔500M—1000M中山:海拔1000M—3500M高山:海拔3500M—5000M最高山:海拔5000M以上16.气候带如何划分及各类型气候带的特点。
根据降水量、气温温度划分为潮湿气候带、干旱气候带及冰冻气候带。
各类型气候带的特点如下:潮湿气候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面流水发育,湖泊众多,地下水充裕,植被生物繁茂。
干旱气候带: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地面流水一般为暴雨时形成的暂时性流水,湖泊一般为咸水湖,风力强,植被稀少,一般形成干旱沙漠。
冰冻气候带:气温低,降水以雪为主,生物较少。
17.地球表面水圈层是如何循环的。
河流降水蒸发⇔大气植被⇔大气大气⇒地下水⇒河流大气降水(雪)蒸发⇔冰川18.影响重力的因素(1)地球两极略扁。
(2)地球内部物质密度和分布状态。
19.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物质状态的依据。
(1)参照地球表面岩石的密度及其它物理性质(地球物理方面的依据)。
(2)从研究一些只能在地幔深度形成的岩石得到启示(地质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
(3)与研究陨石的数据对比(宇宙地质的依据)。
20.地球内部各圈层是如何划分的.莫霍面以上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地球最外层圈层—地壳;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的圈层称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的部分称为地核。
第二章地壳1.克拉克值:某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称为该种元素的克拉克值。
2.矿物:在地壳中由单质化学元素或其天然化合物组成,具有相对均一固定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
3.节理:矿物受到外力后,沿晶体格架向一定方向裂开。
4.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或岩层组成的集合体,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5.岩石的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和组成方式,是反应岩石中矿物颗粒本身的特点及颗粒之间的组合特点。
6.岩石的构造:岩石中各种矿物颗粒在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的特点。
7.片理构造:指片状矿物或柱状矿物按照一定平面呈定向排列,沿片理面劈成薄片,片理面多是平整的,也可以是波形弯曲的。
8.变晶结构:在变质过程中,矿物可重新结晶而形成结晶质结构。
9.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分布规律。
(1)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克拉克值相差悬殊。
(2)地壳中最多的元素:O、Si、Al、Fe、Ca、Mg、K、Na(3)地壳中的金属元素与主要元素含量相差几个数量级。
(4)各种元素的克拉克值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减少。
10.矿物的物理性质.(1)透明度:光线透过矿物的程度。
与矿物吸收可见光的能力有关,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个阶段。
(2)光泽:是矿物的表面对可见光反射、折射、吸收能力的反映。
按光泽强弱分类:玻璃光泽、金刚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属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和土状光泽。
(3)颜色:对不同波长可见光线吸收、反射的反映,分为自色、他色、假色.11.矿物的分类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矿物、含氧盐类矿物、卤化物矿物12.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分类。
(1)a.根据岩浆冷却成岩的环境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b.按岩浆中SiO2的百分含量分为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45% <SiO2<52%)、中性岩(52%< SiO2<66%)、酸性岩(SiO2>66%)。
c.按结晶程度分: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d.根据矿物颗粒大小分类:显晶质结构(伟晶质结构:颗粒直径>10mm、粗颗粒结构:5mm<颗粒直径<10mm、中粒结构:2mm<颗粒直径<5mm、细粒结构:2mm<颗粒直径<0.1mm)、隐晶质结构e.按颗粒相对大小分为等粒结构和不等粒结构。
(2)变质岩:根据变质作用类型划分为接触热变质岩,气成水热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区域变质岩和混合岩化变质岩。
(3)按成因把沉积岩分为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其中碎屑岩按颗粒大小分为砾岩(颗粒直径>2mm)、砂岩(0.05<颗粒直径<2mm)、粉砂岩(0.005<颗粒直径<0.05mm)、泥岩(颗粒直径<0.005mm)。
火山碎屑岩按颗粒大小分为集块岩(颗粒直径>100mm)、火山角砾岩(2mm<颗粒直径<100mm)、凝灰岩(颗粒直径<2mm)。
粘土岩按固结程度分为粘土、泥浆、页岩。
第三章地质年代1.地层层序律:在一个地区内,如果没有发生巨大的构造运动,沉积岩层的原始产状将会保存下来,它们大部分是水平或接近水平的状态,而且先形成的在下面,后形成的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
2.地层:在地质历史中的每个地质年代都有相应的地质沉积岩层,这种在一定地质年代内形成的层状岩层称为地层。
3.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1)相对地质年代——根据生物界的发展和演变,把整个地质历史划分为一些不同的历史阶段,借以展示岩石的新老关系。
(2)同位素地质年代——主要是利用岩石中某些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规律,以年为单位来测算岩石的形成年代。
4.相对地质年代依据规律.生物演化律(生物界演化的不可逆性、地壳的发展演变具有阶段性)、地层层序律和地质体间的切割律。
第四章地质作用概述1.地质作用:地质学把自然界引起的岩石圈、地壳以及整个地球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以及地表形态等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2.风化作用:在地表环境中,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作用,使地壳的岩石和矿物在原地分解和破坏,这种地质作用称为风化作用.3.剥蚀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营力在其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岩石产生破坏作用,并把破碎或分解了的产物剥离原地的作用。
4.搬运作用:被各种动力破坏和剥蚀下来的物质可由风、流水、冰川、海流、海浪等营力作用,从原地搬运至另一地方,这种自然现象称为搬运作用。
5.沉积作用:被各种介质搬运的物质,当其搬运的介质的动能减小或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时,会在新的条件下堆积下来,这种作用称为搬运作用。
6.硬结成岩作用:通过各种沉积作用堆积下来的各种疏松沉积物,在压力作用下失去水分,其结构构造也会发生变化,并可有新矿物产生,最后固结成沉积岩,这种作用称为硬结成岩作用。
7.内、外力地质作用的能源。
(1)内力地质作用的能源:地球的重力能、热能、地球的旋转能、化学能、结晶能。
(2)外力地质作用的能源:太阳的辐射能、日月引力能、生物能。
第五章风化作用1.风化作用:在地表环境中,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作用,使地壳的岩石和矿物在原地分解和破坏,这种地质作用称为风化作用.2.物理风化作用:又称热力风化作用,主要是在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机械破坏作用。
3.温差风化作用:由于岩石表层温度发生周期性变化而使岩石崩解的过程。
4.冰劈作用:充填在岩石裂隙中的水分因结冰膨胀而产生应力,使岩石缝隙扩大或发生崩解。
5.风化作用的分类。
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6.温差风化作用产生的原因。
(1)岩石的导热性较差,热传递速度慢。
(2)岩石内部各种矿物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
(3)气温变化的幅度和速度不同。
7.化学风化作用的方式。
溶解作用、氧化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
8.岩石抗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1)岩浆岩、变质岩比沉积岩易于风化。
(2)较高温度条件下形成的岩石要比较低温度下形成的岩石易于风化。
(3)岩石的矿物成分。
(4)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岩石裂隙的发育程度。
(5)气候、地下水循环情况、地形因素。
第六章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1.地面流水的活力:地面流水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不断将势能转换成动能,这种动能称作流水活力。
.2.地面流水的负载:地面流水用于克服其内部粘滞阻力、各种摩擦力以及搬运泥沙所消耗的能量的总和。
3.层流:水质点运动速度和方向恒定。
4.紊流:水质点运动速度和方向随意发生改变。
5.环流:水质点的运动方向常在垂直其流动方向呈螺旋状有规律变化,这种螺旋状水流运动状态称为环流。
6.下蚀作用:河水及其携带的碎屑物对河床底部产生破坏,从而使河床降低,加深河谷的作用。
7.侧蚀作用:河水及其携带的碎屑物对河床一侧产生破坏,从而使河床加宽,扩大河谷的作用。
8.推移式:河水对碎屑产生推力,使碎屑物在河底产生移动。
9.跃移式:当上举力大于碎屑重力时,碎屑在河流中流动;当上举力小于碎屑重力时,碎屑物又移到河底中移动。
10.悬移式:上举力大于自重,碎屑物始终在水流中处于悬浮状态。
11.地面流水地质作用的意义。
(1)在塑造地貌形态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改变地表物质的分布状况。
(3)在河流的沉积物中,含有各种矿产。
12.片流地质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
降雨量、降雨强度、斜坡坡度、斜坡的岩性、植被的发育程度13.河谷的三要素谷坡、谷底、河床14.水系的组成由主流和注入它的所有主流共同组成的地面水流网。
包括支流汇聚区、干流运输区、散流堆积区。
15.水系的主要类型树枝状水系、格子状水系、放射状水系、平行状水系、羽毛状水系16.河流水文状况的影响因素:17.河流下蚀作用的结果“V”形谷、瀑布.18.河流下蚀作用产生“V”形谷、瀑布的原理.(1)加深河谷形成V型谷。
(2)向源头发展的趋势形成瀑布。
(3)随着河水水面趋近于注入水体的水平,下蚀作用也趋于停止。
19.河流的化学搬运作用的方式.真溶液形式和胶体形式20.有利于机械沉积的场所(1)河床的坡降和流速发生显著变缓的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