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诗三首》导学稿(教师版)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上册(汉魏晋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 教案

高二语文上册(汉魏晋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 教案

汉魏晋诗三首教案汉魏晋诗三首魏晋五言诗三首第一课时短歌行一、导语:在《沁园春-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诚然,以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

如果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二、解题《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

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

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三、作家介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某某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

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某某北部尉,迁顿丘令。

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某某某某)。

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某某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X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封魏王。

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

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教学目标:1、了解汉乐府和魏晋时期的五言诗。

2、根据作者及相关背景,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最新《汉魏晋诗三首》学习要点教学教案-word文档

最新《汉魏晋诗三首》学习要点教学教案-word文档

《汉魏晋诗三首》学习要点教学教案《迢迢牵牛星》一、关于《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的《文选》。

它们不是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古诗十九首》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它代表汉代五言抒情诗艺术的最高峰。

诗作者善于用极其自然、平淡的语言表达委婉、深挚的感情,具有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含蓄蕴藉的艺术魅力。

《古诗十九首》奠定了五言诗的稳固基础,对后世的抒情诗产生很大影响。

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是“游子之歌”和“思妇之辞”,从这一侧面真实地反映出了东汉后期政治混乱、没落的时代风貌。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

《古诗十九首》的另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古诗十九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多,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例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行行重行行》)二、《迢迢牵牛星》简析《迢迢牵牛星》借天上的牛郎织女双星故事,写人间的夫妇离别之苦的作品。

虽取材于古代民间神话传说,却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诗作构思巧妙,想象丰富。

本诗的作者关于织女形象的描写具体、细致、生动。

比如“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两句,把织女手指的形状、颜色、织布时的动作、声音都形象地描摹了出来。

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是本诗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

全诗没有一句不在叙事,也没有一句不在抒情。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高二上导学)-教学教案-高二语文教案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高二上导学)-教学教案-高二语文教案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高二上导学)-教学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晨读课堂【字词拓展】(一)字音字义衿(巾):衣领呦(y6u)呦:鹿鸣声契(qI色)阔:久别的情愫(二)古今异义一去三十年: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某处。

方宅十余亩:方,古义方圆,周围,今义方正。

(三)特殊句式1.省略句开荒(于)南野际。

采菊(于)东篱下。

2.倒装句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主谓倒置,正常的语序应为“远人村暖暖,墟里烟依依”。

【作文万花筒】(一)<古诗十九首>精妙的比喻句1.“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这“菟丝”,是一种爬蔓的植物.依附其他植物生长。

这“女萝”,也是一种爬蔓植物。

这句话是说,和你结为夫妻,如同菟丝依附在女萝上一样,得不到依靠。

这个比喻,把妻子精神上的失落、空虚之感,全部烘托了出来。

2.“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这句话,由景物盛衰,联想到人的盛衰。

既然人有衰老,那么就应该及时努力,干出一番事业,以免负此一生。

含有自我勉励之意。

3.“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这句话是说:南有簸箕星,但不能用来扬米;北有杓星,但不能用来舀酒;牵牛虽名牵牛,但不能用来拉车。

这个比喻巧妙地讽刺了那些身居高住而名不副实的人。

4.“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借物抒情。

用比喻的手法来表情达意。

丈夫远行不归,妻子望眼欲穿:胡地的马到了中原还总是依恋着北风;越地的鸟儿到了中原也总是把巢筑在树的南边枝上。

它们是怀念故土啊!人难道连马和鸟都不如吗?(二)曹操诗作中的名句曹操的乐府中,有些句子形象地表现了动乱的社会状况,读来令人触目惊心,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连年的军阀混战,死得最多的还是百姓。

死后尸体无人埋葬,烂成了骨头,布满了原野。

千里之内,连鸡的叫卢都听不到,说明已到处是废墟,没有人烟了。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则描写景物。

当时正是秋天,秋风萧瑟地吹着,面对着这一望无际的大海,诗人胸襟为之抒扩,思想为之奔腾。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汉魏晋诗三首》(教案) 精品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汉魏晋诗三首》(教案) 精品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目的:1.学习体会汉魏晋时期五言诗体裁式样更新、题材内容广泛、表现技巧丰富的特点及与《诗经》四言诗和《楚辞》骚体诗的区别;2.分析理解三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及其表现的手法和技巧;3.逐步培养学生掌握诗歌欣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教学难点:1.通过诗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及其表现的手法和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歌的意境。

2.逐步掌握诗歌欣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作家作品(一)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

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

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

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古诗十九首》中国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上成就相当突出。

将抒情、议论、叙事、写景融而为一,达到高度的自然和谐;善于抓取人物的典型活动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语言浅近凝练,自然和谐。

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

并且发展为泛指后来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体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二)建安文学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极混乱的时期;但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与文学艺术,却是中国历史上甚活跃、且富于创造精神的时期,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

(乱世出英雄,盛世无华章)公元一九六年,曹操奉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建安”,于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企图重建统一大业。

同时,他不断招纳才士,在北方形成一个文学中心。

建安年代并包括其后若干年的文学创作,习惯上就称为“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既延续了东汉中后期文学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在特定的条件下,使渐进的演变过程呈现为显著的转折,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转变时期。

曹操和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既是建安时代政治的中枢,又是文坛的领袖。

[精品资源]粤教版必修一《汉魏晋诗三首》导学案

[精品资源]粤教版必修一《汉魏晋诗三首》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一《汉魏晋诗三首》导学案粤教版必修一《汉魏晋诗三首》导学案工作室主持人高歌课题:《汉魏晋诗三首》班级:姓名:学号:编写人:施媛编写时间:2012年9月13日审稿人:廖霞执教人:使用时间:年月日一、课题:《汉魏晋诗三首》二、课型:新授课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学常识;掌握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比喻和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背诵、默写。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诵,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迢迢牵牛星》中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曹操思贤若渴及统一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陶渊明厌恶官场、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学习内容及程序:《迢迢牵牛星》一、自主学习1、《古诗十九首》:是民歌体的文人诗,为东汉末年的一批文人所作。

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成就颇高。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为。

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2、字音、词义迢迢()皎皎()擢素手()机杼()脉脉()几许:盈盈:素手:间:二、合作探究1、描写的重点人物是谁?抒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这首诗用了很多叠词,请找出来感受一下魅力。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是叠词的运用。

请在2分钟内将所学的内容迅速地回顾一遍。

四、课外延伸比较《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在表达情感上的异同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短歌行》一、自主学习1、曹操:字,东汉末年著名家、家、家,他曾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中国北方,并与其子、被称为三曹,是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2、字音、词义譬()衿()呦呦()笙()瑟()掇()阡()匝()哺( ) 契()阔谈宴()当歌:几何:何以:但为:沉吟:相存:契阔:不厌:二、合作探究1、通读全诗,请找出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诗眼是字,诗人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找出诗中四个化用典故的句子,并分析讨论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结合书下注解进行讨论)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中学]《汉魏晋诗三首》教案.docx

[中学]《汉魏晋诗三首》教案.docx

《汉魏晋诗三首》教案【教材分析】这个单元的诗歌可以说是高中学生学习诗歌的第一阶段。

单元内容包括:《V诗经湎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

按照诗歌发展的历程汉魏晋五言诗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诗经》和《离骚》的基础上接着学习的,为以后学习唐诗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曹操的四言诗特点与成就;②了解陶渊明平淡、朴素中见真情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诗歌,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理解曹操这位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求贤若渴的情怀及其慷慨之气。

②体悟《归园田居》中作者的那种悠然自得的心态【教学难点】1、巧用典故、比兴的艺术手法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迢迢牵牛星》一、导语设计:逹歌发展到汉魏晋时期,五言诗成为了逹歌的主要体例,学习了《孔雀东南飞》我们了解了乐府诗的特点。

在那一时期除了乐府诗歌外,还有文人创作的五言诗,这些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两首逹歌分别出自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二、解题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

是民歌体文人诗,艺术成就颇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蝶在《诗品》中称之为“惊心动魄,所谓'一字千金'”。

以后历代文人经常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 《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

其诗语言朴素平淡,着重表现诗人的超凡脱俗,希望挣脱名缰利锁,远离龌龊官场,回归清新自然的闲适之情。

三、研习课文1. 《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 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叠词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诗作中织女的深情是通过她的活动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像表现出来的。

比如,织女整日忙碌在织机上却织不出布帛,说明她被思念折磨而无心织布,那么她又为什么要徒劳地在织机上忙碌呢?恐怕是为了转移注意排遣苦闷吧。

语文必修Ⅰ粤教版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导学稿配套课件

语文必修Ⅰ粤教版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导学稿配套课件

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喟叹,
是要表现一种美好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悲凉。
要点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1.《迢迢牵牛星》中叠音词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探究整理】叠音词的使用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
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叠音词:“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 写织女星之明,“纤纤”写素手之细,“札札”写机杼之声, “盈盈”写银河之水,“脉脉”写相视之态。这些叠音词既是 诗句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情感的巧妙抒
教学目标:
1、领会五言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比喻、铺叙和 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铺叙和情景交 融的艺术手法。 2、背诵、默写。 3、重点字、词: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 式。
【学法指导】
1.了解诗歌的意义和方法,再仿照朗读示例, 大声朗读课文多遍,力求背诵。 2.参照教材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粗知文 章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
相 爱
结 婚
受 阻
恳 求
分 离
遥 望
( 《 古 诗 十 九 首 》 )
第一课时
抒写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却 不能团聚的相思之情。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灿烂。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
摆动,举起。
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经纬交织的布幅。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 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称织女为“河汉女”是
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

汉魏晋诗三首(第3课时)导学案

汉魏晋诗三首(第3课时)导学案

课题:汉魏晋诗三首(第3课时)【学习目标】1、把握全文“归”为线索,通过诗中的意象来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2、体会诗中流露出的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感受田园生活乐趣的欢愉。

3、学习写景方法。

【学习重点与难点】把握诗歌意象,欣赏诗歌的意境,体会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语言特色。

预习案一、问题导学阅读诗歌,用诗中词、句回答: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1、尘网、樊笼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3、归向园田4、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知识梳理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

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

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但是,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

后又时隐时仕。

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

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陶渊明既是隐逸诗人也是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直接影响到唐代的田园诗派,唐代的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三、预习自测1.下列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暧暧(ài ài)迢迢(tiáo tiáo)呦呦(yōu yōu)B.机杼(zhù)羁鸟(jī)阡陌(qiān mù)C.擢升(zhuó)吐哺(bǔ)三匝(zhā)D.衣衿(jīnɡ)掇取(duō)脉脉(mò mò)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盈盈泣涕朝露羁鸟B.俗韵故渊樊笼忧思C.沉吟尘杂吐哺札札D.守茁嘉宾皎皎德泽3、翻译诗句,注意加点词的意义。

诗句:迢迢..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牵牛星,皎皎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册汉魏晋五言诗三首备课资料、教案和练习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册汉魏晋五言诗三首备课资料、教案和练习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备课资料、教案和练习备课资料一、课文悟读《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一开始就把情景设置在离散后,抒写了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女主人公绵长无助的思念之情。

全诗没有一字一句提到织女如何思念牛郎,但其思念之情已自见。

唧唧的织机声,在苦恋的心灵里一次又一次地回响;清清的银河水,不但未能稀释刻骨的相思,反而使情倍增、愁叠加。

一水之隔,相视而不得语,这种可望不可即难道不是比远而未见更为难受吗?越是强调相隔之近,就越能见出织女的哀怨之深。

《白马篇》年少爱追梦。

《白马篇》展示了诗人的军人梦。

诗人生逢乱世,素有“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功立业之大志,但却没有机会,只好借诗表现他追求政治理想的执著和实现个人抱负的愿望。

诗中的少年,武艺高强娴熟,英勇无比;大敌当前无所畏惧,浑身是胆,冲锋陷阵;只要能保家卫国,哪怕赴汤蹈火,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

本诗塑造了一个为解救国难,为消灭入侵之敌而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的英雄形象,让我们景仰之至,倍受鼓舞。

《归园田居》长期以来,历代文人多把陶渊明看成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浑身静穆的隐逸诗人。

《归园田居》正是其仕宦情结与田园情结激烈碰撞而最后以田园情结获胜的精神产物。

陶渊明曾受老庄、玄学、佛学等思想的影响,而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与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天性一拍即合,加上家境的衰败、社会的动荡、世风的陡变,使他产生了隐逸思想。

他专注于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体现其生活的快乐和心灵的安慰,体现其生命的变奏,人生的变调;在田园生活中实现其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理想。

二、亮点探究1.《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叠词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探究学习:诗作是让织女的深情通过她的活动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像表现出来。

比如,织女整日忙碌在织机上却织不出布帛,说明她被思念折磨而无心织布,那么她又为什么要徒劳地上机呢?恐怕是为了转移注意排遣苦闷。

汉魏晋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版

汉魏晋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版

《汉魏晋三首》导学案(教师版)高一导学案学科:语文编号:5编制人:审核人:学生班级:姓名:小组号:评价:《迢迢牵牛星》一、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了解五言诗的特点。

2、体会《迢迢牵牛星》中叠词使用的妙处;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

二、教学重难点1、体会《迢迢牵牛星》中叠词使用的妙处;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

(重点)2、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

(难点)三、教材助读《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

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古诗已形成一种特定含义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发展成为一种新诗体,后人有不少拟古作品。

《迢迢牵牛星》预习案一、翻译诗句,注意加点词的意义。

诗句:迢迢..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牵牛星,皎皎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看那天边)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迢迢牵牛星》探究案一、诗句中反复使用叠词有什么作用。

答:迢迢形容牵牛星之遥远,皎皎形容织女星之明亮,纤纤形容手之细长,札札形容织布之忙碌,盈盈形容水波之晶莹,脉脉形容注视之含情。

叠词的作用是增强了诗的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也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

二、《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答:诗作是让织女的深情通过她的活动、情态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像表现出来的。

17.《汉魏晋诗三首—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参考答案

17.《汉魏晋诗三首—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参考答案

阳山中学高一年级语文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导学案(20180920)1.了解《短歌行》以及曹操基本知识。

2.能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诗歌,理解诗歌的“诗眼”和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全诗,理解《短歌行》用典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4.体悟曹操思贤若渴及统一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能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诗歌,理解诗歌的“诗眼”和感情层次;理解《短歌行》用典和比喻等修辞手法。

【学习方法】诵读、交流【学习过程】【预习案】一、生字与词语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譬.( pì)衿.(jīn )呦呦.(yōu )笙.( shēng )瑟.(sè)掇.( chu ò)阡.( qiān )匝.( zā)哺. ( bǔ ) 契.(qì)阔谈宴.(yàn )2.解释词语。

当歌:应当放声高歌几何:多少何以:用什么但为:只是因为沉吟:低声吟诵相存:问候我契阔:聚散,此指久别重逢不厌:不满足,厌通“餍”二、整体感知1.感知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2.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自读全诗读时要尽量以“曹操的身份”来朗读(2)个别学生朗读(师生点评)(3)老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的内容(4)解题: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一般篇幅较长,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节,共分八章四节。

《汉魏晋诗三首》导学案

《汉魏晋诗三首》导学案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导学稿(教师版)主编人:审稿人:定稿日:2013-9-16协编人:高一语文科组使用人:高一语文《汉魏晋诗三首》一、学习目标1、体会《古诗十九首》、曹操四言诗、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风格特点;2、鉴赏三首诗中各具特色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如叠字、用典、情景交融等。

3、品味《迢迢牵牛星》中情趣盎然的语言及委婉动人的别离之感;感受曹操“忧”而奋发、慷慨旷达的思想情感;领悟陶渊明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精神品格;4、背诵并默写三首诗。

二、学法指导诵读、自主、合作、探究、联系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学习内容及程度第一课时学习注记一、知识链接1.文学常识(1)《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男子从征服役,家庭破裂、夫妻分别,那些有抱负的文人也因混乱的时世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所以《古诗十九首》主要内容就是抒写仕途碰壁后产生的人生苦闷和厌世情绪(游子诗)以及离别相思之情(思妇诗),主题主要是感喟生命短促、坎坷和向往爱情的忠贞,希望夫妻团聚,怨恨虚度青春。

《迢迢牵牛星》是其中艺术成就颇高的一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

(2)曹操(155-220),字,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3)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

东晋田园诗人、散文家、辞赋家。

浔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

他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抒写田园生话的恬静和谐。

他的诗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自然,诗味醇厚绵远,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此后,田园诗不断充实、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典故: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词句。

白描: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设喻、不加烘托、不尚修饰,文字质朴,寥寥数语就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2.加点字词解释迢迢..: ..:皎皎..:擢.:札札机杼..: ..: 零.: 章.: 脉脉子衿.:何时可掇.: 契阔: 三匝.:阡陌..: ..: 吐哺: 羁鸟: 守拙暧暧..: 荫后檐: 墟.:..:.呦呦掇.:.俗韵.:颠.:自然:...二、学习过程(一)学习鉴赏《迢迢牵牛星》1、《迢迢牵牛星》全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联系此诗的写作背景)?(P152教参“诗歌内涵”)2、这首诗在语言、手法上有何特别之处?A、比兴手法的运用,以牵牛星和织女星起兴。

高二语文上学期《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精选

高二语文上学期《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精选

高二语文上学期《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园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作文大全、励志故事、演讲致辞、诗词诗句、口号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essays, inspirational stories, speeches, poems, sloga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高二语文上学期《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高二语文上学期《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教学目的1、领会五言诗的特点。

汉魏晋诗三首 导学案(教师用)

汉魏晋诗三首 导学案(教师用)

化州市第一中学高一级语文导学案(教师用)17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的四言诗、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2、学生能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境、分析修辞格、体会情景交融、分析诗歌语言特征等。

3、品位《迢迢牵牛星》中的爱情美,《短歌行》中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1.《迢迢牵牛星》用平凡意象表达的销魂之情。

2.《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3.《归园田居》悠然自得的心态。

难点: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铺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学法指导】1.点拨法。

即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代面。

2.诵读法。

即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重点提示。

3.联系法。

本课的练习设计精要,以练习题为纲,纲举目张。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学习《迢迢牵牛星》一、课前预习1、《古诗十九首》介绍《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无名氏文人创作的五言诗,从思想内容上可分为游子诗和思妇诗。

游子诗中常常流露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感慨,这是失意士人在社会大动乱前夕内心苦闷的表现。

思妇诗则是东汉末年文士游宦他乡漂泊异地的写照。

常用的艺术手法有融情于景或运用比兴。

《古诗十九首》标志着五言诗歌形式从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

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2、疏通字词、翻译﹙见课本﹚二、研读诗歌1、请同学们自行鉴赏诗歌,逐句分析诗句内容。

诗句描写内容赏析迢迢牵牛星写景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从远景皎皎河汉女写景写起,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纤纤濯素手写人、状形纤纤,写手之修美;轧轧,写织布之声。

视线移札札弄机杼写事、摹声到织女星,先人后事,形声生情。

终日不成章写事揭示出现实和愿望的矛盾,由事﹙不成章﹚而人泣涕零如雨写人之悲伤﹙情﹚﹙零如雨﹚,再到人之忧思。

高中语文 汉魏晋诗三首 第2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汉魏晋诗三首 第2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

课题:汉魏晋诗三首(第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本诗的创作背景;2. 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3. 品味作品用典、比兴等艺术技巧。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领会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

难点:诗歌中运用用典、比兴等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艺术特色。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页内容,阅读资料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要求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来背诵全诗,之后齐声背诵。

2、解决难懂的字词句。

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

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3、叫二个学生读诗歌。

分别叫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诗。

再指出其优缺点。

二、知识梳理1、曹操,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坛领袖和重要诗人。

三国志说他: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鲁迅先生曾誉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北征乌桓,统一了北方。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天,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饮马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在江上设酒置乐,款待文武众将,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

年过半百的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2、短歌行“汉旧歌”。

乐府有长歌短歌之分,一般认为指歌声长短而言。

短歌一般节奏短促,适于抒发忧愁、苦闷的情绪,长歌一般比较热烈、奔放。

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预习自测1、解释加点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学科导学稿(教师版)一、课题:《汉魏晋诗三首》(粤教版语文教材《必修1》第四单元)二、教学目标:1、领会五言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比喻、铺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铺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背诵、默写。

3、重点字、词: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

四、学法指导1.了解诗歌的意义和方法,再仿照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多遍,力求背诵。

2.参照教材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粗知文章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

五、教学课时:3课时(每首1课时)六、学习过程《迢迢牵牛星》一、自主学习1、《古诗十九首》中国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

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昭明文选》。

作者为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也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失意文人仕途碰壁后所产生的生命无常、及时行乐等颓废情绪。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上成就相当突出。

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

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夫妻分离。

2、字音、词义迢迢(tiǎo)皎皎(jiǎo)擢素手(zhuó)机杼(zhù)脉脉(mò)几许:多少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素手:白皙的手间:相隔二、随堂导学探究要点一: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感情《迢迢牵牛星》写的是牛郎织女的愁苦,诗人真正要抒发的感情是什么?【探究整理】这首诗借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牛郎的愁苦心情,比喻思妇与游子的相思,抒发的是人间别离之感。

深深流露出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喟叹,是要表现一种美好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悲凉。

要点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1.《迢迢牵牛星》中叠音词的使用有什么作用?【探究整理】叠音词的使用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

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叠音词:“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纤纤”写素手之细,“札札”写机杼之声,“盈盈”写银河之水,“脉脉”写相视之态。

这些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情感的巧妙抒发。

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韵味深长,哀婉动人,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色彩,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有人说“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请你具体说说其“巧妙浑成”在哪里。

【探究整理】这两句分别从牵牛、织女两处落笔,“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著。

牵牛何尝不“皎皎”,织女又何尝不“迢迢”呢?它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

但以“迢迢”言牵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状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

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

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

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

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

“河汉女”就活脱多了。

“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

这样安排使用文字,确实意味深远。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是叠词的运用。

请在2分钟内将所学的内容迅速地回顾一遍。

四、课外延伸(选做)比较《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在表达情感上的异同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明确:同:都根据传说,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作者对爱情的看法,曲折的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情景交融,以情动人。

异:《迢》诗表现的是离愁别恨;《鹊》词却是对纯洁、高尚、忠贞不逾爱情的赞颂。

《短歌行》一、自主学习1、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人。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外建武功,内兴文学”,在北方形成了一个文学中心,习惯上称“建安文学”。

其诗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富有独创性,气韵沉雄,古直悲凉,代表了“建安风骨”的特色;其文亦清峻通脱。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

他的诗多是乐府歌词,朴实无华、感情深挚,苍凉悲壮。

代表作品有《短歌行》、《龟虽寿》、《蒿里行》、《观沧海》等。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2、字音、词义譬(pì)衿(jīn)呦呦(yōu)笙(shēng)瑟(sè)掇(chuò)阡(qiān)匝(zā)哺(bǔ) 契(qì)阔谈宴(yàn)当歌:应当放声高歌几何:多少何以:用什么但为:只是因为沉吟:低声吟诵相存:问候我契阔:聚散,此指久别重逢不厌:不满足,厌通“餍”3、通假字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通辍,停止)4、一词多义去日苦多(形容词,过去的)去一去三十年(动词,离开)相去复几许(动词,距离)5、词类活用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②对酒当歌(名词活用为动词,唱歌)③鼓瑟吹笙(名词活用为动词,弹奏)④去日苦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苦于)6、文言句式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何以”为“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二、随堂导学探究要点一: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感情1、通读全诗,请找出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诗眼是字,诗人“”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忧”。

一忧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和忧愁)二忧求贤不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及求贤不得的忧思。

)三忧功业未就。

(作者在感叹人生短暂,贤才难求之时,油然产生了功业未就的忧虑,愿意海纳百川,学“周公吐哺”,使“天下归心”,实现一统天下的宏愿。

)要点二: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方法2、找出诗中四个化用典故的句子,并分析讨论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结合书下注解进行讨论)明确: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文出《诗经•郑风•子衿》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

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③化用《管子•形解》中的话,以山高海深为喻,作者要以博大的胸怀招揽天下贤士。

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史记•鲁周公世家》作者以周公为自己的榜样,要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怎样的心情?还有哪些运用同样的修辞的诗句,除了以上修辞外,还运用了那些修辞?请找出来并分析。

明确:以乌鹊南飞,寻找栖枝来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贤才尚在徘徊选择,犹豫不决,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以“朝露”喻人生短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高空的明月比喻为贤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的山高水深比喻执政者的阔大胸怀, 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同时表明自己要完成统一大业的志向。

此外,还用了起兴和类比的手法。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起兴,表现对贤才的礼遇和贤才难求的孤寂。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有类比的作用,表现自己礼遇贤才的殷切态度。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是比喻的运用。

请在2分钟内将所学的内容迅速地回顾一遍。

四、课外延伸(选做)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曹操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明确:“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眼睛,描写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海景图:苍茫动荡,山岛高耸屹立。

树木丛生,绿草丰美兴旺。

秋风飒飒,大海巨浪滔天,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诗人正是通过这一诗歌画面,抒发了一统天下的雄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归园田居》一、自主学习1、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举棋不定。

后期(41 岁以后)陶渊明因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毅然辞官归隐。

陶渊明的创作包括诗歌和文章两大部分,而以后期的诗歌成就最高。

陶诗今存125 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其中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弃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代表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字音、词义羁鸟(jī)守拙(z huō)暧暧(ài )荫后檐(yán)误落尘网:文中是比喻说法,指随俗当了官。

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暧暧: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3、一词多义盈盈一水间(动词,间隔)间草屋八九间(量词,用于计算房屋)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动词,夹杂)守拙归园田(动词,回归,返回)归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动词,归服,归附)不图子自归(动词,回娘家)少无适俗韵(动词,适合,迎合)适适彼乐土(动词,到)4、文言句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主谓倒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状语后置)二、随堂导学探究要点一: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感情1、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

“归”字是题眼,请同学们围绕“归”来解读诗歌。

①从何而归?②为何而归?③归向何处?④归去如何?(用原文回答)明确:①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③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④方宅十余亩……复得返自然。

要点二: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方法2、“尘网”、“羁鸟”、“池鱼”、“樊笼”这些词语各比喻什么?诗人运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温馨提示:抓住这些喻体的本质特点分析)明确:“尘网”是尘世的罗网,比喻庸俗污浊的官场,“樊笼”原指鸟笼,这里比喻仕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