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萨特说:“……在写作行动里包含着阅读行动,后者与前者辨证地相互依存,这两个相关联的行为需要两个不同的施动者。精神产品这个既是具体的又是想象出来的客体只有在作者和读者的联合努力之下才能出现。”

一,学习目的:

写作的一条基本规律就是"四体化一",指得是写作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受体","写作载体"融合为一体.这四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构成了一个严整和谐的写作体系."写作主体"是以"人格意识"为主导,统摄其他因素;"写作客体"以"题材意识"为先导,给写作提供原材料;"写作受体"是以"读者意识"为指导,实现写作的社会效应;"写作载体"是以"成品意识"为驱导,凝聚个因素并使写作行为最终完成.

第一节, 写作主体:立诚,立美

一,怎样写作

借鲁迅的话说:"写作是一门需要多读练多写的学科.写作课是大家动手写的课,不应是老师一个人"讲"的课;写作课是互相交流的课,是每个人大量阅读名著时文的课.写作课堂不在教室里,它应当在大自然中,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教室只是个驿站,跑累了,在这里歇一歇,喝口水,再补充一点粮食,然后再度起程.至于怎样写作确实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指认的事,它需要大家热爱它,并为之不断地勤奋耕耘.也许你在不短的将来就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也许你要花一辈子的精力去浇灌它.

写作主体必须掌握两方面的知识:一个写作基本素质,一个写作的相关素质.

写作基本素质指的是写作能力.

如:观察能力,感受能力,立意能力,选材能力,想象能力,结构能力,表达能力,修改能力,鉴赏能力等等写作中必备的能力.

写作的相关素质指的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

人格品位对写作主体的文章起着事关重要的作用.

二,人格品位:

1,立诚

1998年高考作文《战胜脆弱》要求学生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文章.……

考生与社会上弄虚作假表现,触发了2001年高考的作文考题要求考生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片文章.从命题者的立场,她已经不再允许不着边际的"侃大山"说大话假话了.

教育家陶行之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下面举三个名作家的创作态度,同学们可以从中鉴别哪个作家是最值得学习的. 郭沫若

巴金

沈从文

"――写文章写文章,可是我怎么写下去如果我放弃写作,我又做什么,又能做什么"他面临着人生的选择."在承受了新的社会要求的文学领域内,自己的落伍是注定了的.与其于己于人有害无益,不如避贤让路.既然实证生命价值的途径不只一条,文学创作已经难以为继,尽可以另外的方式为社会服务."其时,沈从文已经50岁了.最终他选择了博物馆里给文物分类写标签的工作.在这片领域内,他以他的韧劲,以他对自己命运的憬悟,和他对文学的不可亵渎的体认,他默默地耕耘着.耕耘换来的是收获,一篇篇文物研究的学术论文发表了,一部部专著――《唐宋铜镜》,《战国漆器》,《中国丝绸图案》,《龙凤艺术》相继出版了,他的生命之火再次发出耀眼的光辉.

朱光潜在《谈文学》一文中指出,低级趣味的写作和作者的写作态度的‘不忠实"有关.他说:"一个作家如果无绝对的必要,他最好是守缄默;得已而不已,勉强找话来说,他的动机就不纯正,源头就不充实,态度就不诚恳,作品也就不会有很大的艺术价值……一个作者肯以深心的秘蕴交付给读者,就显得他对读者有极深的同情,同时也需要读者的同情报答.所以他的态度必须是诚恳的,严肃而又亲切的.如果一个作家在内心上并无这种同情,只是呀偶像读者博取一点版税或是嘘声,为达到这种不光明的目的,就不惜择不很光明的手段,逢迎读者,欺骗读者,那也就决说不上文艺.……作者对自己不忠实,对读者不忠实,如何能对艺术忠实呢许多低级趣味的表现都从此起."(朱光潜《谈文学》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P268) 人格意识的提高需要作者具有美的修养,美的理想,美的追求.而美的追求是需要写作者具备一定的审美理想

2,立美

A,美是什么美感首先是一种感觉,审美首先是一种心理活动,人对美的感悟是一种综合效应.

这种复杂的综合效应一般服从于三条原理:"基层的决定作用","总体的决定作用","实感的决定作用".

_ _ ▲ 基层的决定作用也就是指美的感觉首先要在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有了温饱的基层保障得以实现的情况下,才会对事物发生美感.

▲ 总体的决定作用有时侯,一些基层的感觉并没有最大程度的实现,"如果其它层次的感觉强度上升,便有可能形成总体优势,改变人的感觉总效应.精神美,道德美,社会美等价值观念,改变了我们的某些未达最大强度的基层感觉的反感,使我们形成了总体效应的好感.

_ _ ▲_ 实感的决定作用_ 明确了美不是孤立片面的而是具有异性感觉综合效应的一些原理后,前面所提的问题就也就迎刃而解了.迪斯科对于老年人来说,视觉效果可能不怎么好,但迪斯科可使人筋骨活动,运动适宜的话可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使老年人益寿延年.这种感觉就推翻了"视觉效果"产生的否定态度,从而改变了他们的审美观念,并付之行动._ _

三,对美的认识:

1,墨荷谈美(见奇文共赏)

2,创造美需要激情黑格尔认为:艺术家一方面要求助于常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浓厚的灌注生气的情感.沈从文说:"美是不固定无界限的,凡事凡物对一个人能够激起情绪,引起惊讶,感到舒服就是美."

3,创造美需要美的知识除激情外还要具备丰富的美学常识和美学理论,因为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美学常识和美学理论,才能在创作作品结合欣赏作品的时候,进入美的境界,抓住美的本质所在.

[案例1]徐刚的《红杜鹃》一诗的把握:

你,悬崖上的红杜鹃,

对着我莞尔一笑,

却使我心惊胆颤,

我惟恐你掉下来,

在峡谷里粉身碎骨――

美,从来都面临着灾难.

读懂这首诗,首先要把握诗中三种意象:(悬崖,红杜鹃,峡谷)……诗歌这样,其他的文学作品也是这样.

[案例2]

乡间小路

(有一小轿车与独轮车相遇.)

司机令老汉让路,

老汉道:为何

司机道:我开的是小车.

老汉道:我的也是小车.

司机道:小车是首长车.

老汉道:我的也是手掌车.

司机道:首长车是小轿车.

老汉道:我的也是小叫车,不信你听.

说毕,驾起车,果然吱吱作响,像蝈蝈唱,蹒跚而去……

(李其祥的微型小说)[分析]小说虽短,但有人物,有事件,有矛盾冲突,事件的结局.…… _

[案例3] :

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他的一部最著名的小说《百年孤独》的开头这样写道: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哪个遥远的下午."

这个开头好在那里呢请仔细分析.

第二节写作客体――题材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