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十七章--习题答案
易纲《宏观经济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 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圣才出品】
第17章 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17.1 复习笔记一、名义刚性名义刚性是指宏观经济中价格水平或工资水平不能进行充分调整的状态,包括名义价格刚性和名义工资刚性两种情况。
新凯恩斯主义者从垄断竞争出发,用菜单成本和近似理性说明名义刚性的宏观经济后果。
1.菜单成本菜单成本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昆提出的一个比喻型的名词,以说明调整价格可能带来的成本,菜单成本的存在会给名义价格调整带来阻力。
2.近似理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指出,在定价过程中作出非最优选择的企业会遭受损失,但这种损失可能很小,因此企业的惯性价格行为是一种“近似理性”的行为。
如图17-1所示,原来的需求状况下企业最佳利润点为A ,发生需求冲击后企业的最佳利润点为B 。
如果企业维持A 点的价格不变,将获得C 点的利润。
虽然02ππ-较大,但12ππ-却相对较小,此时企业选择不调整价格的损失较小,所以维持价格不变是一种近似的理性行为。
图17-1二、真实刚性 真实刚性是指经济行为人缺乏动机去改变实际工资或实际产品价格,真实刚性分为真实工资刚性和真实价格刚性两类。
1.真实价格刚性在真实价格刚性方面,新凯恩斯主义者主要的解释集中在“密集”市场的外部性、存在搜寻成本、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等方面。
2.真实工资刚性(1)不完全竞争产生不完全竞争的原因主要有:工会的存在导致工资的议价谈判,以及存在劳动力流动成本。
(2)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主要包括逆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种:①逆选择是指由于劳动者的异质性,企业对工作申请者的生产率特征的信息不完全,工人在被雇用前关于自身信息自然掌握得比企业多,在雇用成本(如上述那些成本)无法忽视的情况下,企业为避免投入大量资源用以甄别或培训工人,宁愿以高工资向劳动市场发出信号,以吸引相对令自己满意的工人来申请岗位。
②道德风险是指工人在被雇用后,即在签订工资合约后,由于劳动合同不可能很完善,导致工人有机会主义的动机,可能会选择利于自己而非企业的努力程度。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
上图为IS—LM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
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
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1.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解答: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收入和支出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通胀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进而影响经济的政策。
由于国民收入在短期内的波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失业和通货膨胀主要来自需求方面,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可以调节需求的政策,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2. 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解答: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GDP的冲击的内在机制。
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
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变动要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当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的增加额要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
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纯粹私人经济中要小一些。
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针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
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纯粹私人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越大,自动稳定作用越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eq \f(1,1-β(1-t))中得出。
边际税率t越大,支出乘数越小,从而边际税率变动稳定经济的作用就越大。
举例来说,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当边际税率为0.1时,增加1美元投资会使总需求增加3.57美元=1eq \f(1,1-0.8×(1-0.1)),当边际税率增至0.25时,增加1美元投资只会使总需求增加2.5美元=1eq \f(1,1-0.8×(1-0.25)),可见,边际税率越高,自发投资冲击带来的总需求波动越小,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宏观经济学第7版第十七章
增加
不确定
第五节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
政策中的应用
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特
点是时间不一致性。
时间不一致性也称为动态不一
致性,指决策者提前宣布政策以
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然后在
整理课件
30
第六节 关于总需求管理政
策的争论
1.要不要干预来稳定经济。但是,一些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
《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第7)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整理课件
1
17.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
济政策影响
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第三节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五节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
的应用
整理课件
2
17.2 本章内容要点解析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
整理课件
24
(1)货币政策效果因IS曲线 的斜率而异
整理课件
25
(2)货币政策效果因LM曲线 的斜率而异
整理课件
26
6.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
(2)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
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
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
为前提。考虑到这一前提并不存
整理课件
13
5.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
析
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
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
转移支付等)使IS曲线变动对国民收
入变动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
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
区别。
整理课件
14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
第17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17.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政府债务规模扩大的原因(见表17-1)★表17-1政府债务规模扩大的原因考点二:预算赤字衡量指标的问题★★1.政府预算赤字的含义政府预算赤字是政府为其运转而融资所需要发行的新债务量,等于政府支出减去政府收入。
2.政府预算赤字指标存在的问题(见表17-2)表17-2政府预算赤字指标存在的问题考点三: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见表17-3)★★★表17-3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考点四:李嘉图学派的政府债务观点(见表17-4)★★★表17-4李嘉图学派的政府债务观点考点五:关于政府债务的其他观点★★★1.平衡预算与最优财政政策大多数经济学家反对要求政府平衡其预算的严格规定,认为应采用最优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有时可能要求预算赤字或盈余。
预算赤字或盈余的优点见表17-5。
表17-5预算赤字或盈余的优点2.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1)政府为预算赤字筹资的三种途径是:增加税收、发行债券和发行货币。
(2)当政府无法通过征收更多税收和发行债券为支出筹资时,政府就会增加货币供给,过多的货币供给会引发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最深层的原因就是政府预算赤字,它的结束依赖于财政改革(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3)高的债务水平也可能鼓励政府制造通货膨胀。
因为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债务的实际价值会下降。
这就是由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所引起的通常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再分配。
3.预算赤字的国际影响(1)当预算赤字减少了国民储蓄时,往往会导致贸易赤字。
(2)预算赤字导致的高债务水平会降低投资者对本国的信心,可能引发资本外流;而且高的债务水平会降低一国在世界事务中的政治影响。
17.2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资本预算答:资本预算是一种既衡量负债又衡量资产的预算程序,它考虑到了资本的变动。
采用资本预算,净国债等于政府资产减去政府负债。
按现行的预算程序,当政府出售其资产时,预算赤字会减少。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说明1.授课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2.课后习题范围为:第十三章至第十七章。
3.目前所给出的习题答案主要包括以上各章计算题,其他习题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或读者自学解决。
第十三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因为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故GNP、NNP、NI均不受其影响,又因为它是由企业上缴的职工收入中的一部分,所以PI和DPI均受其影响。
4.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N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假定不存在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情况,则合并对GNP总和没有影响。
因为原来甲国居民在乙国的产出已经计入甲国的GNP,同样,乙国居民在甲国的产出已经计入乙国的GNP。
在存在双重居民身份生产者的情况下,则GNP减少。
5.从下列资料中找出:(1) 国民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3) 国民生产总值(4) 个人收入(5) 个人可支配收入(6) 个人储蓄答:(1) 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利息支付+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3)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4)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消费者支付的利息6试计算:(1) 国民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收入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答:(1)国民生产净值=GNP-(总投资折旧-净投资)=4800-(800-300)=4300(2)净出口=GN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4800-(3000+800+960)=40(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60+30=990(4)个人可支配收入=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4300-990=3310(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7.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元),试计算:(1) 储蓄(2) 政府支出(3) 投资答:(1)储蓄=DPI-C=4100-3800=300(2)因为:I+G+(X-M)=S+T所以:I=S+(T-G)-(X-M)=300-200-(-100)=200(3)政府支出G=1100第十四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0,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则应该为0。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十七章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判断题(×)1.财政政策能影响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货币政策则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3.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价格水平和工资总是处于粘性状态,经济恢复一般均衡需要较长的时间。
(×)4.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5.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6.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提高,总需求将下降。
(×)7.潜在总产出就是资本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产出。
(√)8.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9.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0.在AD-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二、选择题1.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B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2. 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D )。
A.当价格水平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3.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D )。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4. (A)5. 当(A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文档资料
c. 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价格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家强调,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 状况变动的调整是缓慢的,存在粘性。部分原因是因为调 整价格存在菜单成本(印刷、分发目录和改变价格标签等 所需要的时间)。由于这些成本短期中价格和工资可能都 是粘性的。在价格总水平下降的过程中,某些企业在价格 调整过程中的粘性,导致价格过高,产品销售减少,企业 削减生产和就业,物品和劳务的供给减少。
(2)a. 由凯恩斯提出的价格变动的利率效应:物价下降 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 下降,产品市场投资需求和居民户消费需求增加,总需 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b. 皮古的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所持有 的货币以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 际价值上升,人们会变得相对富裕,于是消费水平相应 增加,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c. 税收的影响:价格水平上升,会使人们的名义收入增 加,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从而使人们的税负增加,可 支配收入下降,进而使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下降。总需 求减少,国民收入降低。
• *d. 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在固定汇率制 度下,物价水平下降,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 品相比变得比较便宜,替代作用使进口下降 和出口增加,净出口和总需求增加,均衡国 民收入增加。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物价水平 下降,使利率下降,受套利动机驱使的资本 流出,增加本国货币贬值压力;货币贬值使 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变得更为便宜,从 而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导致净出口上升和 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b. 凯恩斯主义的粘性工资理论
凯恩斯及其追随者认为,名义工资在短期内调整缓慢,或 者说在短期中是粘性的。所以物价水平下降时,实际工资 就上升,较高工资使企业的实际成本增加,于是减少劳动
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
上图为IS—LM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 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
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
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宏观经济学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十七章习题答案宏观经济学第十七章--习题答案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7.设总供给函数为ys=2000+p,总需求函数为yd=2400-p:(1)谋供需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4)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5)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解答:(1)由ys=yd,得2000+p=2400-p于是p=200,yd=ys=2200,即得供求均衡点。
(2)向左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yd=2160-p于是,由ys=yd有2000+p=2160-pp=80ys=yd=2080与(1)较之,代莱平衡整体表现出来经济处在不景气状态。
(3)向右位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yd=2640-p于是,由ys=yd存有2000+p=2640-pp=320ys=yd=2320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4)向左平移10%的总供给方程为ys=1800+p于是,由ys=yd有1800+p=2400-pp=300ys=yd=2100与(1)较之,代莱平衡整体表现出来经济处在通缩状态。
(5)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属于常规型。
8.引致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存有哪些?答疑:引致总需求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存有:(1)家庭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2)企业投资市场需求的变化;(3)政府购买和税收的变化;(4)净出口的变化;(5)货币供给的变化。
引致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存有:(1)自然灾害和战争;(2)技术变化;(3)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4)工资水平的变化;(5)对价格水平的预期。
9.设立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75y,投资函数为i=200-25r,货币市场需求函数为l=y-100r,名义货币供给就是1000,政府出售g=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浙大版《宏观经济学教程》习题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宏观经济学教程》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总产出二、分析与思考1,在总产值中包含着中间产品的价值,如果以各部门的产值总和来合算总产出,则会出现重复计算。
2,因为这只是证券资产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获得的利润或蒙受的损失与本期生产无关。
3,可能会,因为销售的产品可能是上年生产的产品。
GDP与GNP应该以后者,即本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为口径。
因为它是用来衡量国家当年总产出水平的量的。
4,不是,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NP或GDP中减去折旧、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障支付、个人所得税,再加上转移支付得到的。
5,购买住宅属于投资行为,因为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购买或建造住宅一般都是使用银行贷款,而且住宅也像企业的固定资产一样,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逐步消耗的。
6,一般中间产品在当期生产中全部被消耗掉,其价值完全包含在产品的销售价格中。
而,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则是被逐步消耗的,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成本的仅仅是固定资产中部分被消耗掉的价值,即折旧。
7,不是。
因为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并不只是在消费最终产品上。
8,不是。
总产出包括的是净出口,对外贸易规模大,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则总产出规模不会因对外贸易规模大而变大。
9,可以。
因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是消费价格平减指数,平减指数可以衡量物价水平变化,所以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率。
10,不一定。
因为购买力平价在计算时有样本选择的典型性与权重确定上的困难,不能很好地反映两国货币实际比率。
三、计算题1,解:Y = C + I + G + NXGN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NNP= GNP-折旧NNP=16000-500=15500NI= NNP-间接税NI=15500-2000=13500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 政府转移支付PI=13500+500=14000DPI=PI-个人所得税DPI=14000-(3000-2000)=13000第二章 消费、储蓄与投资二、分析与思考1,不包括公共产品的消费。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政 策【圣才出品】
第17章政策17.1复习笔记一、政策作用的时滞1.政策时滞含义与分类当经济出现扰动,均衡国民收入偏离充分就业水平时,政策行动影响经济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存在时滞,这些时滞可以分成两种时间层次: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1)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指从经济发生变动,认识到有采取政策措施的必要性到决策者制定出适当的经济政策并付诸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是与“外部时滞”相对而言的。
内部时滞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
不同的经济政策具有不同的内部时滞。
政府要有效地影响经济运行,其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的内部时滞就必须尽可能地缩短。
但由于内部时滞受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制约,故其变动不可能太大。
①认识时滞认识时滞指从一种潜在的不稳定的动乱情况发生时起到这种情况被政策制定者认识为止的一段时间,处于决策时滞和实施时滞之前。
如果政策制定者能准确地预测经济变动,并在这种变动发生之前采取相应政策,那么,认识时滞就小于零。
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认识时滞一般是正的。
认识时滞的长短取决于加工整理资料所需的时间和政策制定者对经济运行规律的把握程度。
②决策时滞决策时滞指对一个经济问题,特别是宏观经济问题,从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到实际做出决策之间的时间间隔,介于认识时滞和实施时滞之间。
决策时滞的长短取决于决策者的意见是否一致,立法程序是否复杂等。
一般而言,不同种类的经济政策的决策时滞是不同的: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滞比较短;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比较长。
③行动时滞行动时滞,也称实施时滞,指从做出决策到具体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处于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之后。
实施时滞的长短受经济管理当局的制度结构和运行效率的影响。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决定和实施,因而实施时滞较短;财政政策由立法机构做出决定,再由财政部具体实施,因而实施时滞较长。
另外经济管理当局的行政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行动时滞。
(2)外部时滞外部时滞指从一项经济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开始执行到其充分地发挥全部效果并达到预期目标之间的时间间隔,是与“内部时滞”相对而言的。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7章消费
第6篇 再论支撑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第17章 消 费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长期消费函数比短期消费函数更陡峭。
()【答案】T【解析】短期消费函数有下降的平均消费倾向,长期消费函数有不变的平均消费倾向。
2.贫富差距的拉大不利于提高社会的总收入水平。
()【答案】T【解析】一般说来穷者消费倾向高,富者消费倾向低,倘若贫富差距拉大,会降低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消费减少,社会总收入水平下降。
3.按随机游走理论,消费的变动就是不可预期的。
( )【答案】T【解析】根据随机游走理论,消费者面临波动的收入并尽最大努力在不同时期平滑消费,在任何时刻,消费者根据现在对一生收入的预期进行选择,消费的变动反映了一生收入的“意外变动”,消费者只对那些完全不可预期的事件感到意外,因此消费的变动是不可预期的。
4.持久收入较高的家庭有同比例较高的消费,因此高收入家庭平均消费倾向较高。
( )【答案】F【解析】持久收入较高的家庭平均消费倾向/P APC Y Y α=,高收入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更低,持久收入较高的家庭有同比例较高的消费。
5.可以用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解释短期边际消费倾向高、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低的现象。
( )【答案】T【解析】在长期中,财产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大致是不变的,可支配收入中劳动收入的比率也是大致不变的,因此,长期平均消费倾向是稳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大致相等。
但在短期中,财产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是变动的,其原因主要是资本市场的价格变动,因此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十七章答案解析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判断题(×)1.财政政策能影响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货币政策则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3.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价格水平和工资总是处于粘性状态,经济恢复一般均衡需要较长的时间。
(×)4.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5.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6.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提高,总需求将下降。
(×)7.潜在总产出就是资本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产出。
(√)8.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9.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0.在AD-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二、选择题1.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B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2. 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D )。
A.当价格水平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3.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D )。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4. (A)5. 当(A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最新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汇总
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
上图为IS—LM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 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
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
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每章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人大版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第17-18章
第十七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均衡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解答:(1)汇率也像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外汇的供给和对外汇的需求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
均衡汇率处于外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
(2)如果外汇的供求发生变化,则均衡的汇率就会发生变化,并按照新的供求关系达到新的均衡。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影响外汇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和影响外汇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都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
在现实中,经常提到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进出口、投资或借贷、外汇投机等。
2.说明固定汇率制度的运行。
解答: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中央银行随时准备按事先承诺的价格从事本币与外币的买卖。
以美国为例,假定美联储宣布,它把汇率固定在每1美元兑换100日元。
为了有效实行这种政策,美联储要有美元储备和日元储备。
一般来说,固定汇率的运行是会影响一国货币供给的。
仍以美国为例,假定美联储宣布将把汇率固定在1美元兑换100日元,但由于某种原因,外汇市场均衡汇率是1美元兑换150日元。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的套利者发现有获利机会:他们可以在外汇市场上用2美元购买300日元,然后将300日元卖给美联储,从中获利1美元。
当美联储从套利者手中购买这些日元时,向他们支付的美元自动地增加了美国的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以这种方式继续增加直到均衡汇率降到美联储所宣布的水平。
如果外汇市场均衡汇率为1美元兑换50日元,则市场的套利者通过用1美元向美联储购买100日元,然后在外汇市场上以2美元卖出这些日元而获利。
而当美联储卖出这些日元时,它所得到的1美元就自动地减少了美国的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以这种方式继续下降直到均衡汇率上升到美联储所宣布的水平。
3.假设一国的出口方程为X =A-my 。
当m 变大时,经济的IS 曲线将发生什么变化?当A 增加时,IS 曲线又发生什么变化?解答:由所给条件,有如下开放经济下的产品市场均衡模型y =c +i +g +(X -M ) (1) c =α+β y (2) i =e -d r (3) g =g 0 (4) X =A -my (5) M =M 0 (6)将式(2)至式(6)分别代入式(1),经整理有y =α+e +g 0+A -M 01-β+m -dr1-β+m(7)式(7)即为开放经济下的IS 曲线的代数方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英文第十七章答案
Note that C′is greater than C,and T1′is greater than T1, as shown. This is because in part (b), the consumer has lower consumption in the first part of life, so there are more resources left when there is no constraint—consumption will be higher. The case where people are borrowing constrained in their early working years is more realistic since it is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to borrow against expected future income.6.The life-cycle model predicts that an important source of saving is that people savewhile they work to finance consumption after they retire. That is, the young save, and the old dissave. If the fraction of the population that is elderly will increase over the next 20 years, the life-cycle model predicts that as these elderly retire, they will begin to dissave their accumulated wealth in order to finance their retirement consumption: thus, the national saving rate should fall over the next 20 years.7.In this chapter, we discussed two explanations for why the elderly do not dissave asrapidly as the life-cycle model predicts. First, because of the possibility of unpredictable and costly events, they may keep some precautionary saving as a buffer in case they live longer than expected or have large medical bills. Second, they may want to leave bequests to their children, relatives, or charities, so again, they do not dissave all of their wealth during retirement.If the elderly who do not have children dissave at the same rate as the elderly who do have children, this seems to imply that the reason for low dissaving is the precau-tionary motive; the bequest motive is presumably stronger for people who have children than for those who don’t.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is that perhaps having children does not increase desired saving. For example, having children raises the bequest motive, but it may also lower the precautionary motive: you can rely on your children in case of financial emer-gency. Perhaps the two effects on saving cancel each other.8.If you are a fully rational and time-consistent consumer, you would certainly prefer thesaving account that lets you take the money out on demand. After all, you get the same return on that account, but in unexpected circumstances (e.g., if you suffer an unex-pected, temporary decline in income), you can use the funds in the account to finance your consumption. This is the kind of consumer in the intertemporal models of Irving Fisher, Franco Modigliani, and Milton Friedman.By contrast, if you face the “pull of instant gratification,” you may prefer the account that requires a 30-day notification before withdrawals. In this way, you pre-commit yourself to not using the funds to satisfy a desire for instant gratification. This precommitment offers a way to overcome the time-inconsistency problem. That is, some people would like to save more, but at any particular moment, they face such a strong desire for instant gratification that they always choose to consume rather than save. This is the type of consumer in David Laibson’s theory.。
高鸿业版 宏观经济学每章课后习题答案全之欧阳地创编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设总供给函数为 y s = 2 000+ P ,总需求函数为 y D = 2 400— P :
(1) 求供求均衡点。
(2) 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 (平行 )移动 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
(3) 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 (平行 )移动 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
(4) 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 (平行 )移动 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 (5) 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
解答:⑴由y s = y D ,得
2 000+ P = 2 400 — P
于是P = 200, y D = y s = 2 200,即得供求均衡点。
(2) 向左平移 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
y D = 2 160— P
于是,由y s = y D 有
2 000+ P
= 2 160 — P P = 80 y s = y D = 2 080
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3) 向右平移 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
y D = 2 640— P
于是,由 y s = y D 有
2 000+ P = 2 640— P
P = 320 y s = y D = 2 320
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4) 向左平移 10%的总供给方程为
y s = 1 800+ P
于是,由 y s = y D 有
1 800+ P =
2 400— P
P = 300 y s = y D = 2 100
与 (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滞胀状态。
(5) 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属于常规型。
8•导致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解答
:导致总需求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
有:
(1) 家庭消费需求的变化;
(2) 企业投资需求的变化;
(3) 政府购买和税收的变化;
(4) 净出口的变化;
(5) 货币供给的变化。
第十七章 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1)的结果相比较。
(1)的结果相比
较。
导致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1) 自然灾害和战争;
(2) 技术变化;
⑶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
(4) 工资水平的变化;
(5) 对价格水平的预期。
9.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 C = 200+ 0.75Y ,投资函数为1 = 200 — 25r ,货
币需求函数为L = Y — 100r ,名义货币供给是1 000,政府购买G = 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 数。
解答:收入恒等式为 Y = C + I + G ,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政府购买代入其中,得
Y =200 + 0.75Y + 200— 25r + 50,化简后,得
Y = 1 800 — 100r(1)
式(1)即为该经济的IS 曲线方程。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 M/P = L ,将货币需求关系式和货币供给数量代入其中,有
1p 00= Y — 100r ,其中P 为经济中的价格水平
上式化简为:
式(2)即为该经济的LM 曲线方程。
为求该经济的总需求曲线方程,将式 (1)、式(2)联立,并消去变量r ,得到
上式即为该经济的总需求曲线。
Y = 100r + L0°°(2)
Y = 900 + 500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