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为王 教案
《我若为王》教案
《我若为王》教案《我若为王》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问题特征2、理解作者对国民王权意识、奴性意识的深刻认识和无情批判。
能力目标1、学习作者以调侃的文笔借戏说的形式表现自己思想的写法。
2、品味__中含意丰富的语句,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3、体会杂文鲜明的思想性、文学性。
德育目标学习作者敢于直面现实,痛斥奴性,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调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是深刻含义3、体味杂文的思想性、文学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导入1、故宫图片及漫画导入二、初步感知1、“我”若为王,这世界会成为一种怎样的光景?请大家阅读课文,分点作简要说明。
妻——王后子——王子、太子女儿,亲眷——公主、皇亲国戚“我”——天子,万岁2、地位如此尊贵,有条件吗?——只因为“我”是王,“我”有权。
三、深入探究1、看来这王是个好东西啊,引无数人竟折腰。
问世间,王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唐朝玄武门之变,手足相残;明朝靖难之役,叔侄反目;近有袁世凯称帝,卖国求荣;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不就是为了王位,为了王权吗?那么,王究竟是什么东西呢?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王是封建残物,奴才的首领2、看来作者对王的态度很明显,是蔑视,是批判。
(生活在奴才们中间,做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四、难点突破1、作者假定自己为王,却发誓要将所有的臣民杀死,这是为什么?提示:①臣民们犯了什么错,要一齐杀死?——他们是奴才,作者憎恶一切奴才和奴才相。
②奴才相是怎样一副嘴脸,再文中找一找——第五段,请大家读一读。
③请大家用成语概括——阿谀奉承,卑躬屈膝,低三下四,奴颜媚骨……④看来奴才有很大的危害性啊,下面请大家看一个小故事。
——易牙善烹调,齐桓公召之。
一日,齐桓公说:“我尝遍天下美味,却不知道人肉是什么滋味。
”易牙听后,烹子,以媚桓公。
语文教案我若为王教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若为王教学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创新思维。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领袖,尊敬师长,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想象与联想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黑板等。
(2)学生预习课文,预习生字词。
2. 课堂导入:(1)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教师讲解并板书。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解释作者的表达意图。
(3)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生字词。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公开课《我若为王》教案设计
《我若为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作者的观点;(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分享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3)通过课后实践,将课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正正义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作者的观点;(3)能够将课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寓意;(2)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3)将课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我若为王》的作者和背景;(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们成为了王,你们会怎样做?”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若为王》,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2)学生标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作者的观点;(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寓意;(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课堂分享;(3)教师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四、课后实践: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2.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导学生提高解题能力;3. 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成果进行分享,进行课堂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积极性和表达能力;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在作业中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3. 课后实践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问题解决能力;4. 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我若为王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专业21篇)
我若为王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专业21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我若为王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专业21篇)导语。
2024年语文教案-我若为王
2024年语文教案-我若为王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主题思想,领略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1.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3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我若为王》的内容介绍。
2.2 课文的文学特点和语言风格。
2.3 课文中表达的理想主义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主题思想。
3.2 分析课文的文学特点和语言风格。
3.3 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4.1 讲授法:介绍课文的内容、作者、背景等。
4.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文学特点等。
4.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理想主义情怀。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我若为王”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5.2 介绍课文《我若为王》的背景和作者。
5.3 分析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5.4 分析课文的文学特点和语言风格。
5.5 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进行案例分析。
5.6 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5.7 总结课堂教学,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6.1 请学生阅读其他有关“我若为王”主题的文学作品,如《王者归来》、《王者之心》等,对比分析与本课文的异同。
6.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我若为王”的作文,谈谈自己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
七、教学评价:7.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估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对未来憧憬的表达。
7.2 在课堂上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讨论成果,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八、教学反思:8.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的参与度等。
8.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拓展学习:9.1 推荐学生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如《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生命的意义》等,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文学思想和风格。
《我若为王》教学设计[袁卫星]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内容;(2)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运用;(3)了解作者袁卫星的背景及其作品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2)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3)学会尊重他人,关爱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若为王》的内容介绍;2. 作者袁卫星的背景及作品特点;3. 课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运用;4. 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5. 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我若为王》;(2)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运用;(3)了解作者袁卫星的背景及其作品特点;(4)深入分析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5)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某些抽象和深层次的含义的理解;(2)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袁卫星及其作品特点;(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我若为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和情感;(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字词障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主题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运用;(2)讲解作者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5. 解读作品:(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2)分享解读心得,进行全班交流。
6. 创意写作:(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2)挑选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
《我若为王》教案
《我若为王》教案教学目标1. 解文章大开大合的结构, 假设的论证方法和幻想虚拟的写法, 理清全文思路。
2.理解作者对王权意识和奴性思想的深刻认识, 在批判王权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奴性的危害。
3.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
教学方法:1.讨论点拨法。
教读本文, 应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2. 品读鉴赏法。
体味杂文的思想性、文学性。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联系历史人物, 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二、简介作者聂绀弩的杂文是“有力的响箭”。
三、文本探究1 从文章最后一段切入, 提出两个问题, 整体把握全文:①我若为王, 为什么最终不能为王?②既然不能为王, 为什么又会成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a学习2――5段, 让学生认识到王的两面性——显赫之至与寂寞之至。
b学习6——7段, 明确中心, 思考“我终于不能为王”的原因。
重点理解“我将变成一个暴君, 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 连同尊长和师友, 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这个句子。
明确: 在上文中, 作者对于王权和奴才这一对“孪生子”表示了深深的憎恶和愤慨。
“生活在奴才们中间, 作奴才们的首领, 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 最大的悲哀。
”作者在这里又翻出一层意思, 认为奴才比王权更可怕, 因而要“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斩钉截铁地表示铲除一切奴种的强烈愿望, 体现了作者语言的犀利和思想的深刻。
c齐读最后一段, 联系全文, 理解“最大的王”及“真的人”的含义。
明确:世界上没有了奴才, “我”终于不能为奴才们的首领, 那么, “我”和所有的人都变成“真的人们”了。
对这种景象, “我将和全世界的真的人们一同三呼”。
2 师生再次品读第5段, 感受作品的文学性, 归纳奴性的特点。
四、课外拓展开放性讨论: 什么是奴才?奴性和王权有何联系?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所仅存的唯一美德。
———卢梭对于羊显凶兽相, 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
2024年语文教案-我若为王
一、《我若为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文章的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思考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国王的故事或诗歌,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题思想。
3. 课文解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讨论作者为何要写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
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权力。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若为王”的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我若为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熟读课文,理解生僻词语和句子。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生僻词语和句子。
2. 识别并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文熟读:让学生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3. 词语解析: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修辞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我若为王》教案范文
《我若为王》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到《我若为王》这篇文章的独特魅力。
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文章中所表达的作者观点和情感。
1.2 教学内容简介《我若为王》的作者及其背景。
引导学生初步阅读文章,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采用分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二章:作者背景与写作背景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个人背景和写作背景,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2.2 教学内容介绍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成就。
分析文章中所体现的作者写作背景和社会背景。
2.3 教学方法采用资料展示法,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背景资料。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文章背景对文章的影响。
第三章:文章主题与观点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探讨文章中所使用的事例和论据对主题和观点的支持作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第四章:文章语言与风格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欣赏并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文章,注意并欣赏文章的语言风格。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特点。
4.3 教学方法采用朗读法,让学生朗读文章,感受语言风格。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文章的语言特点。
第五章: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欣赏。
5.2 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辩论等。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采用反馈与评价法,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六章: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6.2 教学内容选取文章中的重要场景或对话,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我若为王公开课教案
我若为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激发对“我若为王”这一主题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我若为王”的含义和背景。
讨论什么是优秀的领导者以及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1.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优秀领导者的看法。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领导者的责任和挑战。
第二章:领导者的品质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这些品质。
2.2 教学内容:讨论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如智慧、勇气、公正、诚信等。
分析如何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培养这些品质。
2.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领导者品质的看法。
利用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领导者面临的挑战和决策。
第三章:领导者的责任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领导者的责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履行领导者的责任。
3.2 教学内容:讨论领导者的责任,如带领团队实现目标、关心团队成员的成长等。
分析如何有效地履行领导者的责任。
3.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领导者责任的理解。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领导者如何应对挑战和困难。
第四章:领导者的决策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领导者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
4.2 教学内容:讨论领导者在决策中的角色和影响。
分析如何利用数据和信息来做出明智的决策。
4.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领导者决策的看法。
利用模拟决策游戏,让学生体验决策过程和结果。
第五章:领导者的沟通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领导者沟通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效地沟通。
5.2 教学内容:讨论领导者沟通的重要性和影响。
分析如何通过有效沟通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
5.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领导者沟通的看法。
利用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领导者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第六章:领导者的团队建设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领导者对于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打造高效团队。
语文教案我若为王教学教案
《我若为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文章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学会如何欣赏和评价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培养学生的理想主义情怀。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我若为王》的主要内容及其主题思想。
(2)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文章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如何欣赏和评价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3)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课文内容、生字词、语法和修辞手法等。
2. 自主学习法:用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资料、完成练习等。
3. 合作探讨法:用于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互相评价等。
4. 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准备课文《我若为王》的文本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2)安排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 课堂导入:(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简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我若为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讲解文章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并进行实例分析。
4. 课堂练习:(1)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
公开课《我若为王》教案设计
《我若为王》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我若为王》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1.2 教学内容简介作者及其作品背景引导学生阅读选段,感受作品风格1.3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作品《我若为王》的背景学生阅读选段,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语言、形象描写等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引导讨论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第二章:作品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我若为王》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2.2 教学内容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环境等元素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3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环境等元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第三章:角色扮演3.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3.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选择作品中的角色进行扮演学生通过表演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3.3 教学过程教师布置角色扮演任务,学生分组准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表演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学生分享扮演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第四章:创意写作4.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4.2 教学内容学生根据作品《我若为王》的情节和人物,创作自己的故事4.3 教学过程教师提出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和构思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成果,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思考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对作品的理解教师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5.3 教学过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教师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思考第六章:课堂互动讨论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6.2 教学内容针对作品《我若为王》中的某一议题,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准备自己的观点,参与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6.3 教学过程教师提出讨论议题,如作品中的权力、人性的探讨等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各小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讨论,总结观点第七章:课外阅读推荐7.1 教学目标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7.2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推荐与《我若为王》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介绍这些阅读材料的特点和价值7.3 教学过程教师介绍推荐的课外阅读材料,包括其他鲁迅作品、相关历史背景书籍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第八章:文学鉴赏方法指导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鉴赏方法8.2 教学内容教师介绍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如关注语言、形象、情节等分析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鉴赏《我若为王》8.3 教学过程教师讲解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分析和鉴赏《我若为王》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过程和心得第九章:作业布置与反馈9.1 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作业反馈,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9.2 教学内容教师布置与《我若为王》相关的作业,如写作、思考题等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9.3 教学过程教师布置作业,明确作业要求和提交时间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学生自我总结学习成果教师反思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10.2 教学内容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总结收获教师分享教学体会,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10.3 教学过程教师收集学生的总结,进行教学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重点解析重点:1. 作品《我若为王》的语言、形象描写及其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欣赏。
《我若为王》教学思路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若为王》教学思路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若为王》教学思路教案教学设计1《我若为王》是一部以社会思考为主线的小说,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问题,了解社会现状以及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思路的设计应以学生的思维诉求和提高能力为中心,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我若为王》的主要内容、情节组织和文学特点。
2. 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深入思考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3. 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自我检测和反思能力。
(二)情感与价值目标1. 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质疑,促进其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发展。
2. 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主动思考、勇于表达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选择小说《我若为王》是一本充满现实可感、思想深刻的小说,它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真正地思考社会问题,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相关技能。
本次教学的选择,就是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使学生具有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和习惯。
2. 教学方法与策略1)活跃气氛,激发阅读兴趣一个教师,你可以通过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层次,从而更好地通过讲授的方式,让学生们真正读懂小说,并思考其中的问题。
同时,你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证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们深入到小说中,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性,促进他们的思考与观察。
2)讲解文本结构,梳理思路给学生分配分段为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整部小说的文本结构。
在对其中的段落进行分析,梳理思路时,可以采用“五步法”,即寻找大意——-画重点——-抽象——-翻译——-理解。
只有明白具体的意思和文学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情感层面(如情感共鸣,情感表达),价值观层面(如人生态度、个人价值观等)的广度与深度剖析。
3)灵活运用教材资源,巧妙设计教案通过“多维度”“多手段”的教材解读,促使学生对阅读对象进行深入思考与思考,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发现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更好地切入教学。
语文教案我若为王教学教案
《我若为王》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主题思想和内容;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4.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我若为王》的阅读与理解;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3. 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4. 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训练。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课文《我若为王》的阅读与理解;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2.2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刻思想和哲理;2.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3. 实践法: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3.2 教学手段1. 课本:提供课文《我若为王》及相关辅助材料;2. 多媒体:利用幻灯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 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和关键词语。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我若为王》的作者和背景;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3. 内容分析: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4. 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5. 口头表达: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4.2 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阅读理解:15分钟;3. 内容分析:20分钟;4. 思考讨论:15分钟;5. 口头表达:10分钟;6. 写作训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下一节课前提交。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学生口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3. 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和思考。
我若为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若为王》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文章主题及背景介绍2. 文章结构分析3. 重点词汇和句型讲解4. 课堂讨论和练习二、教学准备教师用书:《我若为王》原文及相关教学材料学生用书:《我若为王》原文及相关练习题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词汇和句型。
b. 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文章主题及背景介绍(10分钟)a. 简要介绍《我若为王》的作者及其背景。
b. 阐述文章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3. 文章结构分析(10分钟)a. 分析文章的总体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b.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论点和论据。
4. 重点词汇和句型讲解(10分钟)a. 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b. 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和练习(10分钟)a. 引导学生针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6.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a.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b.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文章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思维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师生互动。
2. 案例分析:以《我若为王》为例,分析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吸取教训。
我若为王公开课教案
我若为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思考“我若为王”的主题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1.2 教学内容介绍“我若为王”的主题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1.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第二章:王的角色和责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王的角色的多样性以及所承担的责任。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并学会承担责任。
2.2 教学内容介绍王的角色的多样性以及所承担的责任,包括领导力、决策力、公正性等。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并学会承担责任。
2.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第三章:王的力量和影响力让学生了解王的力量和影响力,并思考如何正确运用这些力量。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并学会正确运用自己的影响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王的力量和影响力,包括权力、决策力、影响力等。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并学会正确运用自己的影响力。
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第四章:王的道德和价值观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王的道德和价值观,并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并学会在生活中践行道德和价值观。
4.2 教学内容介绍王的道德和价值观,包括公正、诚信、仁爱等。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并学会在生活中践行道德和价值观。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我若为王》教学设计[袁卫星]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若为王》教学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段:八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梦想和追求。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
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辅助材料:课文朗读录音、相关文学作品的资料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我若为王》。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标记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
三、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生字词的解释、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等。
四、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我若为王》。
二、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对课文进行进一步的讲解,深入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整个课文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激发学生的梦想和追求。
五、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和追求的短文,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程度,以及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我若为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若为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若为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我若为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金庸的创作特点。
(2)理解《我若为王》的核心思想及故事情节。
(3)掌握小说讲述方式,如时间结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等。
2. 能力目标:(1)学会读懂小说中的经典语句,并借鉴其谋篇布局的技巧。
(2)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提高自己的情感领悟与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1)通过阅读小说,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历史文化的关注。
(2)让学生在品味经典的过程中感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方式1. 教学内容:《我若为王》2. 教学方式:(1)导入:通过介绍历史文化背景、作者金庸的生平和创作特点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分析:通过分组的方式分析小说中的时间结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等细节,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情感领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情感领悟和个人能力。
(4)作业布置:布置课外阅读及写作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音频介绍历史文化背景和作者生平,使学生进入小说阅读的主题。
2. 阅读分析以分组为单位,每组负责分析小说中的一段或一章,分析时间结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等细节,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与个人独立思考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 情感领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提高学生的情感领悟和个人能力。
4.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和自身兴趣,选择一篇与小说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和写作,并在下次课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和笔记感受。
四、教学手段1. 图片和音频设备(导入环节)2. 个人电脑、小组展示设备(阅读分析)3. 讨论板、讨论桌(情感领悟)4. 学习笔记本、自由阅读材料(作业布置)五、教学评价1. 客观评价:阅读理解测试题,作业写作评分2. 主观评价:课堂讨论表现、小组展示表现、自由阅读分享表现3. 效果评价:对学生成绩提高和学习兴趣的调查评价。
语文教案我若为王教学教案
我若为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我若为王》。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
(3)提高自己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我若为王》的文本和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 课文中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展示课文中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情境。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合作探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背诵课文的实践活动。
(2)学生展示自己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品。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等。
2. 朗读和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等。
《我若为王》教案范文
《我若为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技巧。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思考权力的本质和责任,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若为王》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4. 写作练习:以“我若为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引导学生思考权力的本质和责任,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权力?权力意味着什么?(2)简介课文《我若为王》的作者和背景。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我若为王》。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4.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我若为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将课堂上的作文草稿修改完善,准备下次上课交流。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准备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我若为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引导学生思考权力的本质和责任,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若为王一、教学要求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全文思想内容。
2.理解作者对国民王权意识、奴性意识的深刻认识和无情批判。
3.掌握杂文的艺术特点。
4.品味文章中含意丰富的语句,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5.学习作者以调侃的文笔,借戏说的形式表现自己思想的写法。
二、课文分析(一)解题无论是中国的历史,还是世界的历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造就了奴性。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王,就是“奴才的首领”,因为王能够生杀予夺,能够鞭笞天下,四海子民一律臣服。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民主和奴性便格格不入起来。
作者的这篇杂文,实际就是一篇鞭笞奴性的檄文。
文章对奴性的盲从、奴性的畏葸、奴性的阿谀而设想,表达了对奴性的厌恶和憎恨,表达了对民主的期待和呼唤。
(二)内容与结构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假设的缘起。
在这一部分当中,“王是什么东西呢?”难道我脑中还有如此封建的残物吗?是反问句,它们同“完全可笑的幻想”、“根本看不起王”、“王是什么东西呢”等句子,直接表明了作者对王的态度,这是对王的否定与蔑视。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表达对于奴性的悲哀与批判。
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4自然段)尊贵的王后“纵然没有任何德行,纵然不过是个娼妓,也会被人们像捧着天上的星星一样捧来捧去”;尊贵的王子纵然是一个白痴也会“被人们像捧着天上的星星一样捧来捧去”;丑陋的公主、顽劣的皇亲国戚也一样“被人们像捧着天上的星星一样捧来捧去”。
三个“我若为王”的排比,将三个自然段并列叙写,十分形象地将我若为王,我的亲属们的尊贵,众人的恭敬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这里,“有趣”一词具有令人玩味、令人深思的意思。
这里的“纵然是”形式上是假设,实质上还有对封建社会这类现象的抨击之意。
“像捧天上的星星一样捧来捧去”,这是因为,在奴才的眼里,尽管王后是无德行的,尽管王子是个白痴,尽管公主是丑陋的,尽管皇亲国戚是顽劣的,但捧他们实际上就是在捧权势。
这表现了作者对势利者的厌恶与鄙弃。
第二层(第5、6自然段)作者先从我的姓名改作“万岁”写起,形象生动地叙写了人们对我的敬畏,“我将没有……”、“我将没有……”、“我将看见……”、“我将看不见……”、“我将听不见……”等五个句式相同,结构相似的句子排比,写了王所受到的“拥戴”。
两个“我将没有”写出了王的专断、跋扈。
“我将看见”和“我将看不见”、“我将听不见”形成对比,真实地再现了奴才们在主子面前卑躬屈膝、唯唯诺诺的丑态,而“没有和我同等的人了,我甚至会感到单调、寂寞和孤独”,又道出了“王”这个孤家寡人听不到真话,没有真正的朋友的窘状,从侧面又表明了作者对奴才的阿谀奉承的厌恶。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作者是十分憎恶奴性的,即使是“敬畏的尊长和师友们”,如果有奴性他也一样地憎恶。
因为“生活在奴才们中间,做奴才们的首领”是我一生最大的耻辱和悲哀。
正是由于这种憎恨,我才要杀死所有的人,为的是不留一个奴种在人间,而我也决不再做奴才们的君王。
在这一层中作者表达了自己最深切的愿望,做民主之王,让民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全文的思路是:由看到影片的名字而想到“我若为王,这世界会成为一种怎样的光景呢”而设想,而后叙写我若为王,我和我的亲属所受到的种种待遇,然后指出之所以我会得到这样的礼遇是因为我是王的缘故,而奴性所敬畏的是权势,最后表明自己对奴性的憎恶之情,进而呼唤民主,呼唤自由。
(三)主题思想本文是一篇杂文。
课文假设“我若为王”以后的种种情景,然后引发议论,采用了大开大合的结构形式。
作者先假定“我若为王”之后将如何,接着对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表示了强烈的憎恶和愤慨,之所以对其进行批判,在于它们是“封建的残物”,泯灭人性,阻碍社会发展。
通过对奴才的首领地位的反省和痛恨,表示了铲除王权、奴性的强烈愿望。
(四)写作特点1.文章结构严谨,从假想“我若为王”到“我若为王”之后的种种情形,到对这些情形引发的感悟,过渡自然。
4个段落的铺排,层层推进,加强了表达效果,也给后文正面批判“王权”和“奴性”作好了铺垫。
文章论述自然,论证跌宕起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想象手法是以看到影片的名字《我若为王》起笔的,具体而形象,具有极强的可感性。
例如:五个以“我若为王”起笔的自然段,既写出了我若为王时我的亲属和我将受到的待遇,又写出了我若为王时将会产生的感觉,十分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对奴性的憎恶,对民主的追求。
3.语言活泼而实在,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关联词的使用上。
例如:“我并不以为我的儿子会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但纵然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也仍旧是太子或王子”,“我的意欲,我的贪念,乃至每一个幻想,都可尽全体臣民的力量去实现,即使是无法实现的”这些关联词的使用,使语言更严谨,表达更透彻。
4.排比手法的使用,使表达增强了力度,使表意更深刻。
全文的五个“我若为王”的排比,展现了作者的思路。
在第6自然段中五个“我将”的排比,极其俭省而深刻地表现了我若为王时人们将会对我的畏惧和阿谀。
而第7自然段中的五个“我将”,又表达了我对奴性的深深的憎恶,表达了我与奴性彻底决绝的坚定态度。
三、教学建议(一)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段落结构,理解段落之间的过渡和层层推进,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本文幻想虚拟的写作手法,掌握作者以假设立意,以“我若为王”的假想引发论述,具体形象,构思新颖。
(二)教学难点1.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幽默讽刺,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关联词的使用上。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语言,透彻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2.体会文章排比手法的运用,明白排比手法的作用,即增强文章表达力度,使表意更深刻。
(三)教学安排2课时。
1课时指导学生通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体会文章段落结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另1课时着重讲解幻想虚拟手法和排比手法的使用,并选取重点段落语句指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语言。
四、思考与实践解题1.作者的妻子就是王后,儿子就是太子或王子,姓名就会改为“万岁”,每一句话都成为圣旨,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成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
不喜欢。
第三问略。
2.由一部电影的名字联想到的。
作者借此来抨击人身上的奴性。
3.(1)表达了没有真正朋友的窘态。
(2)奴性在当时的社会中普遍存在。
(3)表达了对奴性的憎恨和消除奴性的强烈愿望。
(4)对奴性的抨击和对真正自由平等的呼唤。
4—5.略五、有关资料聂绀弩(1903—1986),现代散文家。
曾用笔名耳耶、二鸦、箫今度等。
湖北京山人。
1923年在缅甸仰光《觉民日报》、《缅甸晨报》当编辑时,读到“五四”时期在北京出版的《新青年》,深受影响。
1924年考入广州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2期,参加过国共合作的第一次东征。
20年代中期,曾去前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927年回国。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20世纪30年代中期,先后编辑《中华日报》副刊《动向》和杂志《海燕》。
这时,他以短小精悍、犀利泼辣的杂文,引起读者注意。
抗日战争时期,聂绀弩在桂林与夏衍、宋云彬、孟超、秦似编辑杂文刊物《野草》。
“皖南事变”后不久,他在《野草》上发表了《韩康的药店》,从诙谐中体现讥刺,回击了国民党掀起的反共逆流,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杂文集《历史的奥秘》、《蛇与塔》,都是作为《野草丛书》出版的。
前者杂论社会现象,后者评说妇女问题。
后来又以二者为基础,编为《二鸦杂文》出版。
解放战争时期,他的散文集《沉吟》和杂文集《血书》出版。
《沉吟》通过人物记述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血书》是对黑暗现实的针砭、挞伐,并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公布的土地改革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聂绀弩在香港办报期间,仍以杂文为武器,批判各种怪现状、怪议论,宣传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聂绀弩在杂文写作上,有意学习鲁迅的笔法,但又形成自己的风格:行文恣肆,用笔酣畅,反复驳难,淋漓尽致,在雄辩中时时显出俏皮。
他的作品多已收录于《聂绀弩杂文选》(1955)、《聂绀弩杂文集》(1981)、《聂绀弩散文》(1981)。
聂绀弩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
缅怀聂绀弩冯亦代自从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作协现代文学馆为聂绀弩诞辰90周年召开座谈会的请柬,对绀弩的思念始终萦绕我的心头,久久不散,而且越来越强烈。
特别在座谈会上听了丁聪、吴祖光二位谈及老聂的往事,心情更是不能平静。
他们二位自称是五七届“北大(荒)同学”,而且以热烈的口吻回忆同老聂在一起的日子,但在这些思往言辞的背面,我却感到那些日子的苦涩和凄惨。
在祖国的大地上正照着一片明亮阳光,而在这一冰天雪地的荒原里,只是一垛生死关心的门槛。
多少有为的人在这里落入死神的魔掌,幸而逃生的人也都是梦残魂断了。
但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坚强的,特别是那些堕入噩梦的人,他们舐干了身上的斑斑血渍,重又站起身来,迎接祖国母亲的召唤。
老聂就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
吴祖光说老聂是传奇人物。
他是弃文习武投奔革命的书生,是文坛继鲁迅、茅盾之后的一位学贯古今的大师。
他写的杂文可以媲美鲁迅,他的旧体诗开创了以时代精神贯入诗意的前路,他对古典文学的研究,独辟蹊径,树一家之言。
总之,他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读书人,他是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以无期徒刑在山西的班房里,将马克思的《资本论》通读了4遍,写下了几十万字的笔记,可惜这些笔记已成为“反动言论”而不知所终,如果留至今日,则他必为后学者开启了读《资本论》的门径。
我和老聂相识是在抗战后期的重庆,但是我知道他却远在抗战初期。
我读了他在《野草》杂志上写的文章,深为他的犀利与深邃的笔锋所倾倒。
他大我10岁,我虽然叫他老聂,衷心则以师事之。
1962年到“文革”前期,他住在京西半壁街,我是他家的常客,有时他和周婆(周颖大姊)也来前纱络胡同我的寓所小坐。
第一次他到我家,看见我居室的湫隘(jiǎo’ài低洼狭小),不禁摇头叹息,称我是公子落难。
他是很用功的人,于各家对《红楼梦》的观点,十分注意。
有次他借到一本吴世昌先生在英国出版的《红楼梦考》,便让我逐句翻译给他听,一共花了4天,他边听边记下了书中的要点,而且特别注意吴对高鹗续四十回的意见。
我对他说,你有自己对《红楼梦》的看法,为什么还要记下别人的观点,他说正因为他有自己的观点,他才研究别人的观点来对证自己的观点。
那时他买了不少古人的碑帖,每天练字,其时我也以写字代气功治疗我的高血压症,他深为称许,但看了我的毛笔字,又大摇其头,说我练字不得法,不能入门。
这正是他的直率处,我就喜欢他这一点。
他劝我学写旧体诗,我说戴望舒说我没有诗才,所以我只顾欣赏而不愿自作。
他宽厚地笑了,说我弱不禁风,受不了打击。
他是个饿怕了的人,但他的饭量并不大,只喜欢和少数几个友人在饭店里,小饮几杯,吃几盘好菜,于是纵谈上下古今,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