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复发性喘息预测与治疗2017年
儿童喘息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儿童喘息的诊断与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30c4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6.png)
探索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改善饮食 、增加运动等,来缓解喘息症状的方 法。
喘息的病因学研究
环境因素
研究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喘息的发生和发展,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遗传因素
探讨喘息的遗传因素,以理解喘息的发病机制,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儿童喘息的诊断与治 疗方法
contents
目录
• 儿童喘息概述 • 儿童喘息的诊断 • 儿童喘息的治疗方法 • 儿童喘息的预防与护理 • 儿童喘息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儿童喘息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儿童喘息是指由于气道炎症、痉 挛或肿胀引起的气道狭窄,导致 呼吸时气流受阻,产生特殊的声 音。
症状
儿童喘息的症状包括呼吸急促、 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有时 可听到哮鸣音。
进行治疗。
免疫疗法
免疫调节剂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减少喘息发作, 如干扰素等。
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以 预防感染性喘息发作。
环境控制
避免过敏原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烟雾、花 粉、宠物毛发等。
改善室内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定 期清洁和消毒家居用品。
饮食调整
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如牛奶、鸡蛋等。
喘息的分类
急性喘息
由感染、过敏等因素引起,持续时间较短,通常数天至数周 。
慢性喘息
持续时间较长,通常数月或数年,可能与过敏、哮喘等慢性 疾病有关。
喘息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儿童喘息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过敏体质、哮喘家族史等高危人群中。
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都可能影响儿童喘息的发病和病情。
对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再认识
![对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再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db930d99804d2b160a4ec087.png)
对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再认识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反复喘息的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选取40 例反复喘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 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使用普米克气雾剂吸入雾化治疗,观察对比二组的疗效。
结果实验组中13 例显效,6例有效,1 例无效,其有效率为95%,明显比对照组中的85%要好的多;验组半年内复发喘息患儿2 例,占10%,对照组复发喘息反复8 例,占4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结论普米克气雾剂吸入治疗婴幼儿反复喘息,其疗效确切,再发率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婴幼儿反复喘息;普米克气雾剂;疗效婴幼儿反复喘息多发生在3 岁以内的婴幼儿,常有温疹及其他过敏史,尤以肥胖者多发[1]。
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史。
临床表现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患儿低热或不发热,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2],不咳时喉部常听到痰鸣音,喘鸣声大,但无明显呼吸困难、无喘憋表现,夜晚或清晨哭吵时咳喘加剧,似哮喘样,喘息严重进可出现紫钳 [3]。
因其反复性,故常难以根治,现对婴幼儿反复喘息的最佳治疗方案进行探讨性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 年12 月至2012 年12 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治疗的40 例反复喘息的患儿,其中男18 例,女22 例,年龄3 个月到3.5 岁。
其中,诊断为喘息支气管炎12例,毛细支气管炎11 例,鼻后滴漏综合症9 例,支气管肺炎8 例。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均未使用激素治疗。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上均无统计学上差异(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使用抗病毒、抗感染、解痉、止咳平喘等的对症治疗。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普米克气雾剂吸入治疗。
其中,普米克气雾剂每喷含2009g布地奈德,每次200ug,每天1-2 次。
急性喘息好转后,仍继续吸入3 个月作为干预治疗。
1.3 疗效评价每天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包括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等。
小儿喘息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1)
![小儿喘息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1)](https://img.taocdn.com/s3/m/100fd9dabb4cf7ec4afed05e.png)
小儿喘息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概述喘息是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症状,是呼吸气流急速通过狭窄的气道所产生的一种高调声音。
小儿喘息性疾病是指一组具有喘息症状的呼吸道综合征,包括多种呼吸道疾病,但主要是指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喘息性支气管炎(简称喘支)、小儿支气管哮喘等三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发病机理毛支是一种小儿常见的间质性肺炎,多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尤以6个月左右的婴儿多见,可有多种病原体感染所致,但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近几年人类偏肺病毒感染也引起重视。
由于母传抗体不能预防感染的发生,所以出生不久的小婴儿即可发病,但新生儿少见。
毛细支气管因感染产生粘稠的分泌物阻塞气道,并有黏膜水肿及平滑肌收缩而发生气道梗阻。
近年来有关毛支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以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IL)-4为代表的T H1 /T H2型细胞免疫失衡与毛支发病有关。
毛支患儿的气道分泌物和血中发现大量类似哮喘病人的炎性物质,INF-α、INF-γ、IL-2水平降低,而IL-4、IL-5、IL-6、IL-8、IL-10及血清IgE升高;RSV 可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尤其T H1不能被激活,不能产生INF和IL-2等细胞因子,而释放IL-4的T H2则相应被激活,IL-4等分泌增加,从而使特异性IgE合成增多。
组胺、白三烯C 4、花生四烯酸等炎性介质也较非喘息性呼吸道感染者明显增多。
这些炎症介质都是支气管的强收缩剂,并刺激气道黏膜增生,参与日后的哮喘发作。
对毛支患儿给予吸入蒸馏水激发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儿,也提示毛支存在气道高反应性(AHR)。
这些病理变化与哮喘的发病机制基本相似。
喘支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只是诊断标准的差异,两者均存在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及AHR,在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可使气道平滑肌过度收缩,造成支气管狭窄,导致气喘发作。
患毛支后,约33%~50%的患儿可反复喘息,最终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病因分析及诊疗程序-V1
![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病因分析及诊疗程序-V1](https://img.taocdn.com/s3/m/e5cae4d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1a.png)
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病因分析及诊疗程序-V1正文: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若家长不重视,可能会导致婴幼儿因缺氧而出现神经系统异常和发育迟缓等情况。
以下是对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的病因分析及诊疗程序的详细介绍:一、病因分析1. 呼吸道感染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导致呼吸道感染。
在患病期间,呼吸道粘膜受到刺激,容易引起反复喘息。
2. 过敏性疾病有些婴幼儿经常发生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
过敏性疾病会导致的机体免疫系统反应使呼吸道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婴幼儿持续喘息。
3. 气道畸形有些婴幼儿因先天性气管软化症等原因,导致气道畸形,气道狭窄,容易引起反复喘息。
4.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也可以导致婴幼儿持续喘息,特别是心脏病、心肌炎等情况。
二、诊疗程序1. 科学喂养提供足够的营养是婴幼儿健康的关键,家长应该科学喂养,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饱过饥。
2. 对症用药对于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这种庸医西药针对性比较强的疾病,家长应该选择对症用药,切忌盲目服用抗生素等药物。
3. 加强体育锻炼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提高婴幼儿的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机会。
4. 注意护理家长应该注意护理,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定期清洗婴幼儿的鼻腔,避免烟雾、尘埃等有害物质的摄入。
5. 就诊医院如果婴幼儿持续喘息或反复呼吸困难,请及时到医院就诊,经过专业的医生诊断和治疗,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对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的病因分析及诊疗程序的详细介绍,家长们应该认真对待这种情况,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保障婴幼儿身体健康。
反复发作的活动后喘息
![反复发作的活动后喘息](https://img.taocdn.com/s3/m/22f3b07c7e21af45b307a8cc.png)
Surg.2012.143(I):144・151.
S,Elliott
[3]Speggiorin
MJ.Is slide tracheoplasty alone enough
IO
improve the surgical outcome.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 1.
142(2):475.
病房。全身皮肤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皮下脂肪菲薄,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咽无肿大.甲状腺不大。呼吸 略显费力,胸骨E凹轻度吸气性凹陷,气管居中,双侧胸廓 运动对称,双肺叩诊清音,语颤稍降低.听诊双肺呼吸音略 降低。对称,呼气相延长.未闻及干湿哆青。心律齐,心音有 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胃 蠕动波,未及包块,无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 及,肠鸣音3~5次/min。四肢关节无红肿,活动正常,肌 力、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杳:血常规:WBC 粒细咆l%,Hb
[1]Perotin IM.Jeanfaivre
menl of idiopathic T,Thibout
・44l・
果不理想时需要考虑先天性气管畸形的可能,此时胸部CT 检杏照得十分有意义,而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气管狭窄原因 的判断具有莺受的临床意义…。 先天性气管狭窄可以表现为烟囱状、圆锥形或短段狭 窄,气管狭窄通常会合并其他畸形,70%的病例有其他畸 形,包括心脏异常(50%),大血管畸形(30%),气管型支气 管(15%),肺发育不良(10%),VACTERL综合征(10%), 2l三体综合征(7%),其他畸形(10%)。完全性气管环畸 形是造成先天性气管狭窄的常见病理改变。肺动脉吊带者 合并气管桥、完全性气管环的町能性大【2 J。 先天性气管狭窄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婴儿期即有表 现的患儿通常狭窄程度较为严重,该人群病死率较高;约有 10%的完全性气管环患儿不需要霞建气道,气管环随患儿 同时发育,这样的病例通常是偶然发现;另有10%一15% 的患儿随着生长发育逐渐的出现症状,其原因是因为气管 环的牛长跟不上孩子的擎长发育,表现为狭窄随着生长发 育日益严重,这样的病例早期易被漏诊或误诊,而贻误最佳 治疗时机。 先天性气管狭窄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一J。手术方 法近年来有不断的更新,包括气管狭窄段切除后端端吻合 术,有肋软骨补片修补重建气道.还有Slide气管莺建术,由 Grillo在1990年最初介绍.可以“放大”气管,使气管直径 和面积均翻倍,阻力减小16倍.较长的斜形吻合口不容易 发生吻合口瘘,不损伤血供,长段和短段均适用,Slide手术 在近年来由于生长性好,不影响气道姐供而被较为广泛的 接受。手术困难程度与年龄相关,大孩子的手术操作会比 较简单,而年龄小,狭窄段长将是手术的危险因素。 该患儿于入院后10 d接受气管Slide成形手术.手术 后随访气管镜!也气道情况较术前改善。本病例的诊疗经过 提示我们。有些症状较轻的先天性气管狭窄,可能被其不典 型的表现所混淆.在诊治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于治疗效果 不理想的儿童喘息病例,需要在疾病表现的初期早期进行 鉴别诊断。尤其要排除类似的罕见疾病。早期明确诊断.有 利于更好的观察病情变化。为患儿制定更合理的治疗计划。 参考文献
婴幼儿喘息的诊治-
![婴幼儿喘息的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ab81472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c.png)
升枝陡,高峰前移,峰值较高, 降枝凹陷
27
+ 无特异性改变 + 两肺过度充气 + 随病情进展,出现斑片状肺泡浸润影,呈毛玻璃
样,边缘不清 + 可有单侧透明肺
28
+ HRCT征象:
马赛克灌注征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壁增厚
气体捕捉征
+ 呼气相CT: 较吸气相CT能更好地 显示小气道病变
29
API阳性77%确定该婴幼儿在学龄期有哮喘; API阴性 68%该婴幼儿在学龄期喘息停止。
5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婴幼儿反复喘息和儿童哮喘最常见的 诱发因素之一,也是哮喘和喘息加重的最常见因素之一。
流行病学显示,多达85%的儿童哮喘和60%的成人哮喘 急性加重与病毒感染有关。
与哮喘加重有关的呼吸道病毒: 大部分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中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最多见,副流感病毒和鼻病毒较少见。 在年长儿童和成人中 鼻病毒(RV)占比例>50%。
★ 毒气的吸入 ★ 感染
病毒 :腺病毒 、流感病毒、麻疹病毒 细菌: 金葡菌、 B族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肺炎支原体
22
★ 结缔组织病、组织器官移植: 自身免疫性溶血、骨髓移植、心肺移植、 类风湿性关节炎、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 其它: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 先天性心脏病、囊性纤维化(CF)
碍、囊性纤维化、异物吸入、先天发育异常、结核、 艾滋病和其他免疫功能缺陷等。
30
激素(泼尼松) 足量:1~2mg/kg.d 1~3个月,必要时冲击。 维持: 1年以上
大环内酯类 小剂量红霉素、阿奇霉素
孟鲁司特 文献报道对BO有效 主要机制为抑制平滑肌增殖,
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病因分析及诊疗程序课件
![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病因分析及诊疗程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40ce3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9.png)
原发性肺结核, 最具特征性的病理、临床和X 线特征, 是纵膈-肺门 干酪化淋巴结肿大, 侵蚀及压迫气管、支气管而造成内膜损害。胸片 或CT 检查显示肺门有结节性致密阴影等肿大的淋巴结征象。可行结核 菌素试验、痰检及支气管镜检查。
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病因分析及诊疗p程ret e序rm inf ant s.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 al Ed, 1996, 74( 3) :
第七页,共三十五页。
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 病因(bìngyīn)诊断程序的探讨
①详细询问病史(bìnɡ shǐ)可得到重要的诊断线索和治疗方向。
儿童BO 最常见的原因为感染, 在亚洲地区以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 染后常见。
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病因分析及诊疗程序
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
婴幼儿反复(fǎnfù)喘息的治疗
婴幼儿喘息的治疗因病因人而异,原则上包括: (1)病因治疗(抗感染、取异物、抗反流治疗、解除腔
外压迫)
(2)祛痰解痉平喘(化痰药物、B2受体激动剂、抗 胆碱药等)
病史应包括某些流行病学史, 如流感或支原体等呼吸道感染 史、异物吸入史、接触史特别某些传染病如结核接触史等、 以及特应性疾病症状史及家族发病史等。
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病因分析及诊疗程序
第八页,共三十五页。
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 病因诊断(zhěnduàn)程序的探讨
②体格检查应全面, 除详细检查呼吸系统的体征外, 亦应注意 全身情况, 发育情况如消瘦、贫血, 呼吸困难性质, 耳、鼻 、咽及相关部位的检查。
儿童喘息的评估和治疗方法
![儿童喘息的评估和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75416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a.png)
协同治疗
合理搭配不同机制的吸入药物,发挥药物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
个体化治疗
根据儿童病情特点,制定最适合的联合吸入治疗方案。
剂量调整
根据症状缓解度动态调整联合用药的剂量和比例。
依从性提升
通过简化给药方案,提高患儿及家长的用药依从性。
特殊情况下的治疗
1
并发症管理
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儿童喘息患儿,需要及时处理感染、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以确保治疗效果。
既往病史
了解患儿是否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或过敏史,有助于鉴别诊断。
生活习惯
询问居住环境、饮食习惯等,分析可能的诱发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方案。
喘息的鉴别诊断
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可引发呼吸道积液和肺部充血,从而导致喘息。需鉴别与感染相关的喘息症状。
噪音性喘息
声带痉挛或上气道狭窄可能导致喘鸣音,需鉴别是否为喘息而非其他呼吸困难。
家庭配合
强调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并严格遵医嘱,确保治疗效果。
心理辅导
关注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焦虑和压力。
预防喘息发作的生活方式建议
保持室内洁净
定期清洁卧室和生活区域,避免积尘和过敏原。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合理锻炼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肺功能,但要避免在空气质量差或天气寒冷时运动。
总结与展望
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儿童喘息的评估和治疗方法,为提高儿童喘息管理水平提供全面指引。展望未来,希望能推动儿科喘息诊疗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患儿带来更好的预防和治疗体验。
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流刺激呼吸道可引起咳嗽和喘息。需了解胃肠道症状与呼吸症状的关系。
支气管镜在小儿反复喘息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支气管镜在小儿反复喘息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2b44a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5.png)
428Vol.32 N o.4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Apr2021的:Hi。
因此研究采取轴型复合组织瓣修复与扇形组织瓣修复相对照,旨在分析轴型复合组织瓣对唇癌患者者进行唇部修复手术后的恢复效果。
结果显示,采用轴型复合组织瓣进行修复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显著降低,瘢痕情况、唇形情况、唇部功能恢复程度显著优化,且P<0. 05,有显著差异性。
此手术对自身组织进行有效利用,可适用于唇癌术后发生小中大面积缺损的组织瓣修复,而对于特大的面积缺损的患者这一手术方式不适用。
在国外最新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对于有特大的面积或者唇部全部面积的唇部面积缺损患者,在进行修复手术时利用脂质体的特殊结构来进行皮瓣修复术,经过发展成熟可应用于唇癌患者较重时期的修复或是自身组织缺陷的患者,以弥补患者自身唇部组织面积不足的问题;121。
综上所述,轴型复合组织瓣修复更能有效减少唇癌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并且明显改善患者的唇部外形以及功能的恢复。
轴型复合组织瓣修复可以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支持,在今后的唇癌患者的修复术中可多加应用。
参考文献[1]杨文娟,张桂云,吴在永,等.轴型复合组织瓣在修复唇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 52(2):115-117.[2]陈俊文,徐前,刘坤,等.改良M形瓣在下唇癌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口腔疾病防治,2019,11(9) :577 -581.[3]刘建华,张志愿,石冰,等.唇缺损局部组织瓣修复重建专家共识[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丨9,02(5) :89 -90.[4]易杰,黄桂林,胡小华,等.唇颊三角滑行瓣修复下唇癌切除后唇大部缺损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7,23(7) :112 - 113.[5]常世民,张宁,韩培彦.上唇滑行Z形瓣即刻修复下唇癌切除后缺损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5, 013(006) :334 -336.[6]苑绪光,李天竹,朱駿飞,等.改良唇颊扇形瓣修复下唇癌缺损的临床效果[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9 , 025(003) :221 -223.[7]陈俊文,李军.唇癌切除术后缺损修复研究进展[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 006(013) :22,24.[8]王耀钟,杨银辉,官群立,等.应用上唇动脉逆行血供邻近瓣和Bernard- Webster颊部推进组织瓣修复巨大下唇癌切除术后缺损: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国口腔领面外科杂志,2019, 17(01 ):101 -104.[9] Chen L ,Wang L Z ,Zhang S,et al.A novel method forreconstruction of the lower lip after lip cancer ablation:double Abbe flap[J].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Surgery, 2019,23(07):119 - 120.[10 ]Xiyuan,Mao,Lili,et al.Adhesive nanoparticles withinflammation regulation for promoting skin flap regeneration.[J].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official journalof the Controlled Release Society, 2019,15(02) :222 -223.[11]牛良君,赵保军.不同游离组织瓣对耳鼻喉头颈肿瘤患者术中缺损与修复的应用价值对比[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 22(024) :67 -68.[12]胡恺,李建成,陈默,等.两种不同游离组织瓣在上颌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09) :1424-1426.(收稿日期:2020-09-19)支气管镜在小儿反复喘息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郭淼牛银萍刘长生[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镜在小儿反复喘息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旨在为相关疾病的患者临床诊 疗提供参考依据。
喘息反复发作患儿潮气呼吸参数与哮喘预测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喘息反复发作患儿潮气呼吸参数与哮喘预测指数的相关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8028c727d3240c8547ef9d.png)
64• 临床研究 •喘息反复发作患儿潮气呼吸参数与哮喘预测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赵凌丽(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辽宁 丹东 118000)【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喘息反复发作患儿的潮气呼吸参数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哮喘预测指数之间的联系。
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喘息反复发作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参与研究,另选择该时间段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参与研究。
对比治疗后各组儿童的潮气呼吸参数,分析潮气呼吸参数和哮喘预测指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治疗后,哮喘预测指数呈现的阳性的患儿与哮喘预测指数呈现阴性的患儿以及对照组儿童相比,其TPEF/TE和VPEF/VE明显降低,并且吸气时间T1和MV数值也明显降低,但是BF数值显著提升,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
采用Spearman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患儿的TPEF/TE和VPEF/VE和哮喘预测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结论 喘息反复发作患儿的潮气呼吸参数变化与哮喘预测指数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对于患儿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临床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喘息反复发作;潮气呼吸参数;哮喘预测指数;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3-0064-02哮喘预测指数是指患者喘息发作的次数在1年时间内达到4次以上,同时患者伴有1个或以上主要危险因素,或者患者伴有2个或2个以上次要危险因素[1]。
主要危险因素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患者的父母任意一方存在哮喘病史;二是患者经过诊断后存在特异性皮炎;三是患者存在吸入变应原而出现过敏的情况[2-3]。
如果患者的喘息预测指数表现出阳性,则代表患者需要接受相应的哮喘治疗,但是部分情况下患者会出现过度治疗的情况。
因此本次研究针对喘息反复发作的患儿的哮喘预测指数进行了分析,查看其与患儿潮气呼吸参数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报道如下。
儿童复发性喘息的预防与治疗
![儿童复发性喘息的预防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8e26fc280eb6294dc886c04.png)
3、畸形 如先天性喉喘鸣、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喉蹼、支气管食管瘘、支气管软化、支气管发育不良等。
三、分型 表型:(phenotype)指机体可观察到的特征 1、早期暂时性喘息:3岁以前有1次以上喘息症状,到3岁以后消失。在出生 后1年有80%以上、第2年有60%以上,第3年有30-40%表现喘息的患儿属于此 种类型,这些不是哮喘,母孕期吸烟、母亲年龄较大是主要危险因素,与早 产、低体重有关。喘息机制与结构有关。
2、早期非过敏性持续性喘息:一部分在生后早期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其喘息 可持续到3岁以上,其中40%为非过敏性,与早期RSV感染有关,多不少哮喘。 3、过敏性喘息
早发型:3岁以前发生。晚发型:3岁以后发生。这两种病儿都在6岁时表现对 常见的吸入过敏原过敏。这类患儿肺功能多有问题。过敏性喘息常持续到成 人期,即哮喘。常有气道重塑、肺功能损害。
⑶有吸入变应原致敏的依据。
2、次要指标 ⑴有食物变应原致敏的依据;
⑵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4%;
⑶与感冒无关的喘息。 有2项主要指标或一项主要指标加2项次要指标------诊断:过敏性喘息(哮喘)。
采用严格标准API(儿童哮喘预测指数)预测:3岁以内API阳性的喘息儿,至 6-13岁时仍有喘息者预测值高达70%,反之如果API阴性,虽3岁内有频繁喘息, 但其至学龄期发生持续持续的机会仅5%。 应用ICS(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达到哮喘的长期控制: 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一年内至少有4次喘息发作,如API阳性,推荐每天使用 ICS。分析临床使用依从性差原因:⑴药物副作用 ⑵使用不便。 吸入激素远期副作用小。吸入后10-20%沉积在肺部,大部分经口排出。很多 研究显示对成年后身高无影响,对骨密度无影响。但也有研究认为:治疗2年 后身高与未用药者比较身高要低1-2cm,但这一差别持续到成年未进一步扩大, 相比哮喘病本身,则不重要。
婴幼儿反复喘息并非必然都是支气管哮喘
![婴幼儿反复喘息并非必然都是支气管哮喘](https://img.taocdn.com/s3/m/6a4f42f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b.png)
婴幼儿反复喘息并非必然都是支气管哮喘关于婴幼儿哮喘的诊断,过去的教科书里面有“评分法”、“主症法”等方式,若是按教科书里面的诊断方式,给很多小儿过早戴上“哮喘”的“帽子”,加上某些厂商宣传,进行所谓的“正规医治”,过度用药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专门大的经济负担,同时过度的医治也对小儿带来专门大的副作用,严峻阻碍小儿的健康成长。
早在10年前,我就极力反对那时专家们制定的“诊断标准”,可是人微言轻,没有多在的作用。
最近几年来,随国外对婴幼儿喘息熟悉的进展,国内专家们的观点也在改变,可是还有很多的“专家们”,给小儿乱戴“哮喘”的“帽子”,为此,写了这篇文章,供大伙儿参考。
一、喘息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病症喘息是婴幼儿罹患下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症,喘息的病理基础是由于细支气管的炎症,粘膜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加、粘液栓塞使气道狭小所致,由于婴幼儿排痰困难,因此在患下呼吸道疾病时,咳嗽与喘息常同时存在,常见于毛细支气管炎。
由于婴幼儿气道发育尚不完善,喘息常常反复发生。
大多数婴幼儿喘息的发作和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相关,最多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
研究觉察,某些婴幼儿可能仅有单次、轻度的喘息,持续2-3天,常是由于第一次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毛细支气管炎症。
另一些婴幼儿,可能每次受凉后即有喘息发作。
二、婴幼儿反复喘息并非都是支气管哮喘有专家以为,婴幼儿反复喘息在除外异物等其他喘息性疾病后要考虑支气管哮喘,并主张初期激素吸入医治。
其实婴幼儿反复喘息并非必然都是支气管哮哮喘。
反复喘息是支气管哮喘的要紧诊断标准之一,但并非所有儿童的反复喘息都是支气管哮喘。
有证据显示在儿童中有几类以反复喘息为要紧特点的呼吸道症候群,其中一部份病程远比支气管哮喘短,病毒相关性喘息确实是要紧类型之一。
病毒致使的喘息性疾病中最多见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性毛细支气管炎,该病恢复后常表现以反复喘息或哮喘样病症为特点的反映性气道疾病,同时该病也是支气管哮喘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
婴幼儿反复喘息的预后随访及持续喘息的危险因素分析
![婴幼儿反复喘息的预后随访及持续喘息的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c274f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d.png)
婴幼儿反复喘息的预后随访及持续喘息的危险因素分析胡晓光;俞红梅;吴秋萍;林立;张海邻;李昌崇【摘要】目的:调查0~3岁儿童反复喘息的预后及持续喘息的危险因素,检验当前哮喘预测指数预测效力,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住院的0~3岁反复喘息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在出院4年后对其进行随访。
结果:出院4年后仍有喘息者30例(占28.3%),改良哮喘预测指数(m API)阳性者在调查时占44.2%(23/52)仍有喘息,而m API阴性者占13.0%(7/54)仍有喘息,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6,P〈0.01),优势比(OR)为5.33,OR 95%可信区间为2.03~13.97。
m API预测该组患儿持续喘息的敏感度为76.7%(23/30),特异性为61.8%(47/76)。
医生诊断的湿疹史(x~2=8.17,P〈0.01)、食物过敏(x~2=7.25,P〈0.01)、非上感因素引起喘息(x~2=22.95,P〈0.01)及父母鼻炎史(x~2=22.83,P〈0.01)是持续喘息的相关因素。
其中父母鼻炎史、食物过敏及医师诊断的湿疹史是持续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我国婴幼儿人群中m API阳性者可能仅有不到40.0%左右在学龄期仍持续喘息;父母鼻炎史、湿疹史及食物过敏可能是学龄期持续喘息的独立风险因素。
【期刊名称】《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46)005【总页数】4页(P365-368)【关键词】反复喘息;哮喘预测指数;婴幼儿;哮喘;危险因素【作者】胡晓光;俞红梅;吴秋萍;林立;张海邻;李昌崇【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浙江温州325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儿童哮喘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其患病率在不断上升。
哮喘患者有80%以上在3岁之内首发喘息[1-2],而普通人群约有50%以上在学龄前有过1次以上喘息病史,但仅有约20%的患儿其喘息可持续到6岁以后[3]。
3岁以下患儿反复喘息的相关因素研究
![3岁以下患儿反复喘息的相关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59a1f3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3.png)
3岁以下患儿反复喘息的相关因素研究张雪医;亢杨;白明辉【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8)036【摘要】目的探究≤3岁患儿反复喘息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523例喘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年龄均≤3岁,依据患儿喘息发作次数将其分为反复喘息组(喘息次数≥3次)和对照组(喘息次数≤2次).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3岁患儿反复喘息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患儿出生方式、纯母乳喂养时间、家族过敏史、其他个人过敏史、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感冒次数、血嗜酸细胞(EOS)、胎龄、体重增长、食物过敏史、湿疹、被动吸烟、饲养宠物及肺炎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进一步分析,剖宫产、纯母乳喂养时间≤4个月、有家族过敏史、有其他个人过敏史、血清IgE>60IU/ml、感冒次数>6次、血EOS>5%、有湿疹、有被动吸烟、有饲养宠物、有肺炎史为≤3岁儿童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对具备危险因素的≤3岁反复喘息患儿加强监控,以期降低其反复喘息的发生率.【总页数】5页(P100-104)【作者】张雪医;亢杨;白明辉【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儿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儿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儿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相关文献】1.5岁以下儿童住院死亡病例相关因素研究 [J], 李敬风;吕义荣;胡艳萍;邹佩霞;胡要飞2.红塔区7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相关因素研究 [J], 冯民华;杨丽萍;李征雄3.165例5岁以下反复喘息症状患儿的相关过敏原检测及意义 [J], 陈晓;张融;徐金梅;李婷婷;蒋丽军4.2岁以下小儿单纯性肥胖相关因素研究 [J], 欧阳峰;余红艳5.2岁以下小儿单纯性肥胖相关因素研究 [J], 荆莉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婴幼儿反复喘息的预后随访及持续喘息的危险因素分析
![婴幼儿反复喘息的预后随访及持续喘息的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2b375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b.png)
婴幼儿反复喘息的预后随访及持续喘息的危险因素分析胡晓光;俞红梅;吴秋萍;林立;张海邻;李昌崇【期刊名称】《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46)005【摘要】目的:调查0~3岁儿童反复喘息的预后及持续喘息的危险因素,检验当前哮喘预测指数预测效力,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住院的0~3岁反复喘息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在出院4年后对其进行随访。
结果:出院4年后仍有喘息者30例(占28.3%),改良哮喘预测指数(m API)阳性者在调查时占44.2%(23/52)仍有喘息,而m API阴性者占13.0%(7/54)仍有喘息,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6,P〈0.01),优势比(OR)为5.33,OR 95%可信区间为2.03~13.97。
m API预测该组患儿持续喘息的敏感度为76.7%(23/30),特异性为61.8%(47/76)。
医生诊断的湿疹史(x~2=8.17,P〈0.01)、食物过敏(x~2=7.25,P〈0.01)、非上感因素引起喘息(x~2=22.95,P〈0.01)及父母鼻炎史(x~2=22.83,P〈0.01)是持续喘息的相关因素。
其中父母鼻炎史、食物过敏及医师诊断的湿疹史是持续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我国婴幼儿人群中m API阳性者可能仅有不到40.0%左右在学龄期仍持续喘息;父母鼻炎史、湿疹史及食物过敏可能是学龄期持续喘息的独立风险因素。
【总页数】4页(P365-368)【作者】胡晓光;俞红梅;吴秋萍;林立;张海邻;李昌崇【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浙江温州325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相关文献】1.护理干预对婴幼儿反复喘息预后及家长心理行为的影响2.婴幼儿反复喘息危险因素Logostic回归分析3.婴幼儿反复喘息的预后随访及持续喘息的危险因素分析4.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研究5.哮喘危险因素对0-3岁反复喘息婴幼儿气道炎症指标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哮喘预测指数 (Asthma Prediction Index ,API)
Guilbert 对 原 有 的 API 进 行 了 修 改 , 制 定 了 修 订 版 API (mAPI),并在285 例患儿中进行了验证。
机体对气传性过敏原致敏的发生是一个缓慢过程,因此在生 命早期过敏原的检测多不敏感,一旦出现阳性结果,强力提示机体 对过敏原的易感性。在mAPI中将对1 种以上气传性过敏原致敏作 为一项新增加的主要指标,而对食物性过敏原致敏作为次要标准。
这两种病人都在6 岁时表现对常见的吸入过敏原过敏, 但早发性 的患儿表现有最为低下的肺功能和最高的IgE 滴度
在生后的3 年内, 早发的喘息症状和早期的致敏是和肺功能损伤 有关的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
早期暂时 性喘息
非过敏性持 续性喘息
过敏性 喘息
喘息症状更为持续 和病毒感染的相关程度相对不高 症状常持续到成年以后 更多的过敏证据
临床表型
表现为在3 岁前有1 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的喘息, 到3 岁后就无喘息症状
在生后第1 年有80% 以上、第2 年有60%、第3 年有30% 40%表现喘息的患儿属于这种类型
母亲怀孕时吸烟和母亲较年轻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其喘息的机制可能更多的是由于气道的机械因素所致, 个体的过 敏证据较少。
一部分患儿在生命早期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后, 其喘息症状可持续到3岁以 上, 其中40% 为非过敏性喘息
由于机体的基因型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 也是能将生物体分成不同独立类群的一系列特征。
—— 《韦氏词典》
临床表型 Clinical Phenotype
定义:指从临床上可以观察到机体的特征。这一概念 被2009 版 GINA 首次引入, 并提出基于表型的分类有助于 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虽然指南并没有明确作出哮喘表型的 分类, 但主要指的就是临床表型 。
次要指标
1.有食物变应原致敏的依据 2.外周血嗜酸性细胞数4% 3.与感冒无关的喘息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162:1403-6
严格指标
宽松指标
一年内喘息发作≥4次
一年内喘息发作<3次
符合一项主要指标或两项次要指标
哮喘预测指数 (Asthma Prediction Index ,API)
部分患儿间隙性地在病毒感染时发作喘息症状, 并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 逐渐缓解, 这可能是早期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免疫记忆现象, 也可能是病 毒感染对气道上皮及气道神经组织作用的结果, 同时也可能是机体特应性 体质的一种标记
分为早发性即喘息症状开始于3 岁以前和晚发性即喘息症状开 始于3 岁以后2 种
哮喘预测指数 (Asthma Prediction Index ,API)
英国学者在2003 年根据1456 名儿童的队列研究资料,提出 了一个基于4 项指标的评价体系。2009 年,Caudri 等在荷兰通过 哮喘和螨过敏预防和患病率(PIAMA)队列研究制定了一项临床 评估方案。所有这些哮喘预测指数是基于不完全相同的变量,但主 要都涉及了哮喘家族史、个人过敏史和非感冒性喘息或呼吸道/胸 部感染等指标。
喘息是指呼吸过程中呼吸道内发出的持续、粗 糙、高调的干鸣音,是由于气体通过狭窄或被部分 阻塞的支气管树的局部区域时,气体流速变化形成 湍流产生的。
一种症状 儿童喘息性疾病、婴幼儿喘息都是症状性诊断 复发性喘息、反复喘息等的概念缺乏界定,既往哮喘 诊断中有反复发作≥3次的提法,能否借鉴尚无定论
病毒
支原体 衣原体
细菌 真菌
RSV 鼻病毒 流感病毒 偏肺病毒
百日咳 结核
曲霉菌
哮喘 异物吸入 胃食道返流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肺变态反应疾病
呼吸
心血管
先天性喉喘鸣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先天性喉蹼 气管食管瘘 支气管软化 气管支气管狭窄
左向右分流型 肺动脉吊带 双主动脉弓
表型 Phenotype 定义:指机体可以观察到的特征,这种特征是
有更严重的特应性体质的表现 气道也存在有更严重的慢性炎症 最容易发生气道重塑和肺功能损害
早期暂时 性喘息
非过敏性持 续性喘息
过敏性 喘息
3岁及以下儿童
主要指标
1. 父母有哮喘病史 2. 经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 3. 有吸入变应原致敏的依据
哮喘预测指数
(Asthma Prediction Index ,API)
这些患儿多与早期RSV的下呼吸道感染有关,6-11 岁时的肺功能较低 下, 但这种低下的肺功能可几乎被支气管扩张剂完全逆转。由此提示, 这 类患儿由于控制气道张力的某些机制异常,容易发生与病毒感染相关的 喘息, 这些异常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这种异常是患儿出生时就已经存在还是早期的RSV 感染所造成的结果, 现在还不清楚
采用严格标准API 预测学龄期儿童持续哮喘的特异 性较高但是灵敏度较低,阴性预测值的临床意义强于阳 性预测值。如果根据严格标准,3 岁内API 阳性的喘息 儿童,至6-13 岁时仍有哮喘的阳性预测值高达77%, 反之如果API 阴性,虽然在3 岁内有频繁喘息,但是其 至学龄期发生持续哮喘的机会仅为5%。
National Asthma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Program
推荐ICS用于哮喘的长期控制
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如果过去一年内至少有4次喘息 发作,而且API为阳性(表明未来发生持续性哮喘的可能 性升高),美国哮喘教育与预防项目专家组报告3(EPR-3) 推荐每天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作为哮喘的长期控制药物。
哮喘预测指数 (Asthma Prediction Index ,API)
API 的最初目的是识别那些在以后会发生哮喘的 反复喘息的学龄前儿童,意义在于可以在早期对于幼 龄儿童喘息至学龄期发生哮喘的可能性作出判断。考 虑到疾病早期干预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外哮喘指南都 将API 作为婴幼儿喘息中是否应该开始使用控制治疗 的一个指标。
哮喘预测指数 (Asthma Prediction Index ,API)
Guilbert对原有的API 进行了修改,制定了修订 版API(mAPI),并在285 例患儿中进行了验证。
去掉了变应性鼻炎这一项。因为在幼龄儿童中, 临床医生很难准确地作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文献报 道生命早期鼻部症状并不是10 岁时发生持续喘息的危 险因素。